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娘盯着他的眼角:“刘家瑞,你说说,你出来不知道洗个脸哈,眼屎还挂着呢!”
刘家瑞可是非常注重形象的,连忙用手指在眼角一顿胡路:“奶,干净没?”
刘大娘看着自己的大孙子,点点头:“干净了。”
以前她认为孙子会长,把儿子、儿媳的优点都吸取了,在这一片是数一数二的帅小伙!可是,一想起今天看到的兄妹俩,即使再偏心自家孩子,她也说不出孙子比人家不差的话来。
刘大娘看着孙子一手端着果子,一手臭美地捋着头发,决定好好打击打击他:“别捋了,再怎么捋,也赶不上宋家的孙子!今天,我算是见识了,那模样长的真俊!”
刘家瑞挑着眉毛问道:“奶,你说的是谁呀?我怎么不知道这么个人呐!”
刘大娘呵呵笑着:“刚回来,以前不在这里住。”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当然,你奶从不说谎!”
“真比我好?”
“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
一老一小就这么一问一答,回了家。
宋依依回到家的时候,赵老根正从怀里拿出一个大信封:“宋叔,这是侯书记和王局长,让俺带给你的钱,就是以前村长他妹和会计媳妇借的钱,全部都还了。”
“昨天俺忙活忘了,嘿嘿,今天才想起来……宋叔,你数数,看看对不对。”
宋爷爷接过信封,撕开封好的信封,拿出里面的一摞钱,递给宋奶奶。又从信封里拿出一张叠着的信纸,打开信纸从头到尾溜了一遍,然后统统交给宋奶奶:“老根,谢谢你哈,大老远地给我们把钱带过来!”
赵老根憨憨地笑笑:“俺这不是正好过来嘛,顺便的事儿,一点都不麻烦!”
等到几个孩子放好了炕桌,摆好了碗筷,倒好了豆浆,大家坐在一起开始吃早餐。
赵二彪吃着香喷喷的大果子,想起了之前遇到刘大娘的事儿,就绘声绘色地为爹娘讲起了当时的情景。
赵婶子听了直发愁,宋叔一家都是好人,这么帮自己家,要是再让外人说,可怎么好,她有些忐忑地说:“宋叔、宋婶,俺去跟她解释,不是她想的那样……”
宋奶奶根本没当回事,反倒安慰她:“老根媳妇,不用解释,大彪说的就挺好的。你要是特意去解释,别人才会多想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趣事(一)
各位伙伴们,别忘了投票哦~
~~~~~~~~
宋奶奶不知想起了什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见大家都有些诧异地看着自己,干脆把趣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刘大娘的名字叫刘柔,温柔的柔。她的父亲大字不识一个,但也是有决断之人,十六岁就毅然参军,保家卫国,参加过不少战役。”
“因着军功,从小兵一级一级地升到副团长,但是因为没有文化,这辈子就没把那个副字去掉。”
“建国之后,他爸驻军在石市,所以刘柔她们一家人,就从晋察冀根据地搬到了石市。哦,对了,刘柔她妈在根据地时,是妇女队长,枪法很好,还跟着民兵打过鬼子呢。”
“刘柔的名字是她爸起的。她妈生她的时候,她爸的部队正好在根据地休整,她爸前头有了二个秃小子,这次得了个闺女,非常高兴。”
“那时她爸是连长,就跑到团政委那里,请教如何给女孩子起名。在他眼里,他们团政委是个有文化的人。”
“当时,团长和团政委都在,就一起帮着他起名。结果,起了好几个,都被她爸给否了,说是没有女孩味。”
“然后,这三个大老爷们就开始讨论女孩子要什么样子才好。团政委是南方人,他就说女孩子要温柔才好,那样的话,什么刚硬之人,都会化为绕指柔!”
“她爸想起她妈的火爆脾气,在家里两人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吵架都是轻的,好多时候甚至会动手。他觉得政委说的有道理,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温柔似水才好!”
“最后,她爸就把女儿的名字定为刘柔。然后,她爸就跟着部队开赴前线了,这一走就是好多年。”
“她跟着她妈、她两个哥哥长大。她妈一直信奉‘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一直把刘柔当成男孩子来教养。”
“等到战争结束,她爸回来了,看到小时候柔柔软软的闺女,长成了一个假小子。如果把头发剪短,那他就多了一个活脱脱的儿子!”
“她爸这个痛心呢,等到全家搬去石市时,就让她去上学。虽然那时她已经成年了,但是她爸还是希望能把闺女改造过来,并在她住校前,找她深谈了一次。”
“但是,刘柔根本没有往心里去,甚至觉得自己这样爽快、风风火火的性格挺好!”
“她爸把她送去的是护士学校,里面清一色的都是女孩子。经过与那些女孩子相处,她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她们言行方面的不同。但是,刘柔仍旧坚持着自己的风格。”
“直到有一天,她喜欢上了一个很出色的男军人。刘柔鼓起勇气,找那个男军人当面表白,却被拒绝了。原因就是,那个男军人喜欢温柔贤淑的女人。”
“刘柔痛下决心,开始改变自己。你还别说,一个学期之后,她爸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闺女有了一些转变。”
“就这么过了一年,刘柔不再是原来假小子的做派,表面看着就是一个爽利大方的女孩子。她爸满意了。”
“刘柔上班,当了一名护士。她爸妈开始托人给她介绍对象,但不是她看不上对方,就是对方看不上她。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她爸妈有些发愁了。”
“要不说,缘分这东西是奇妙的!有一次,刘柔下大夜回家,正值早上上班时间,路上的人很多。突然,有人喊抓小偷。刘柔就看到一个男青年追着一个小个子男人,她马上加入追赶的队伍。”
“刘柔和那个男青年合作,终于把这个惯犯小偷抓住了,并将其扭送到公安局。”
“两人就这样相识了。男青年挺喜欢刘柔的自然、爽快,刘柔对他也有好感。”
“可是,这名男青年不是当地人,他当时是过来看小时的一个朋友。这之后,二人就开始鸿雁传书。”
“刘柔的父母对男青年的印象也不错,为了稳妥,就调查了一下他的家世。男青年家在沈市,父亲是沈市公安局副局长,他本人也在公安系统工作。两家门当户对,后来刘柔就嫁到了沈市。”
宋依依眨眨眼睛:“奶奶,您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我们家跟刘柔熟吗?”
宋奶奶摇摇头:“还行,不算熟。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她的妯娌在东工教书,我们虽然不在一个系,但是关系不错,她闲聊时,讲给我的。”
宋依依歪着头:“奶奶,一定有更可笑的,就刚才那些事,我才不信您会笑成那样!”说完,嘟着嘴等着回应。
宋奶奶暗叹孙女的聪慧,只得说:“刘柔身上的趣事好多呢,我从中挑一件讲,然后,我就得安安静静地吃饭了。”
宋奶奶见孙女喝了口豆浆,笑眯眯地等着她讲故事,笑骂一句:“调皮!”
“好了,就一件哦,我开始讲了。”
“刘柔这个人,属于心直口快,没有坏心眼类型的人。但有的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
宋子安非常认同奶奶的话:“比如今天早上,刘大娘不管不顾,对着我一顿说,这要是碰上个老实人,还不得背了黑锅呀!”
宋依依又喝下一口豆浆,这豆浆真不错,非转基因的黄豆榨出来的纯豆浆,没有添加任何东西,里面只放了一点白糖,口感醇香。刘大娘确实如奶奶说的,心直口快,没有花花肠子,不然能够听到她内心想法的自己,哪里容得下她恶意攻击自己的家人!
宋依依微眯着眼睛,接着听奶奶讲趣事。
“刘柔有一次去邻居家串门,她刚进了屋子,就看到那家儿媳妇坐在椅子上,婆婆却蹲在地上,给儿媳妇系鞋带。她立时怒了,对着那家儿媳妇一顿教训。”
“那家儿媳妇,被说得有些生气,但还是忍着没有反驳。她婆婆一个劲地劝刘柔,该回家做饭去了。”
“刘柔虽然直爽,但并不是缺心眼呀。看着那家婆婆拐着弯地维护自己的儿媳妇,刘柔更生气了,自己还不是替她说话,她却不领情,还撵自己。”
第一百二十八章 趣事(二)
求票中,加更送上哦~
~~~~~~~~
“于是,她对着那家婆婆又是一番摆事实、讲道理,最后说的那家婆媳二人,一起向她认错才算完事。”
“事情过后,刘柔拿着这件事做了典型例子,经常教育其他年轻人要尊敬老人,孝敬公婆。”
“二个月之后,那家婆婆终于向外宣布自家儿媳妇怀孕了。”
“然后,又亲自找到刘柔,告诉她,她去自己家里遇到的那次系鞋带事件,是因为她的儿媳妇不知道自己怀孕,上班时抻着了,差点流产。医生说,一定要在前三个月,好好保胎。所以,自己才会不让儿媳妇下蹲,亲自帮她系鞋带的。”
“可是,她们老家有个传统,就是怀孕三个月以上才可以对外宣布,所以才没有说明的!”
“然后,那家婆婆瞪着她,你说说,你还拿我儿媳妇做不好的典型,害的她在家里直哭!”
“刘柔有些不好意思,但她更觉得自己委屈,也瞪着眼睛,叫唤着,那你悄悄告诉我呀,我又不会向外说!我不知道怀孕这事,当然会认为你儿媳妇不对!”
赵二彪生性活泼,听着宋奶奶的讲述,乐得前仰后合。赵大彪扶住他,憋着笑说:“别打扰宋奶奶,还没讲完呢。”
宋奶奶笑眯眯地说:“这就要讲完了。那家婆婆知道她的性格,撅着嘴走了。”
“刘柔虽然要面子,但是她觉得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误会了人家。当天晚上,就带上五斤鸡蛋,送过去做为赔礼。”
“之后,还跟其他人解释,说是自己没搞清楚,误会了人家的儿媳妇。”
“大家都知道刘柔是什么样的人,绝对不会东家长西家短地搬弄是非,也没什么坏心眼去诬陷某个人,所以都笑着安慰她一番。”
宋泽珉意有所指地问道:“刘柔可有女儿或者孙女?”
宋子安刚喝了一口豆浆在嘴里,一下子呛得他连连咳了起来。
宋爷爷瞪了儿子一眼:“子安,没事吧?”
宋子安好不容易止住咳,红着脸应道:“没事,爷爷!”
赵婶子虽然刚来时,有些拘谨,但是这一天来,她已经感应到了宋家人的友善,心态渐渐放开了些。
此时,她对这位个性鲜明的刘大娘,真是非常感兴趣:“宋婶,刘大娘这么直肠子,她家男人能受得住吗?”
宋奶奶非常肯定地说:“受得住,而且就喜欢这种性格的。听说她老伴刘革新一直在公安系统做刑侦工作,回家了就不想再用脑,简简单单、有啥说啥的生活正是他所需要的!”
赵婶子是懂非懂地点点头:“宋婶,你真厉害,分析得挺到位的!”
宋奶奶笑了:“哪里是我分析,这是有一次,刘柔又因为这性子,险些得罪人,有好事的人偷偷问她老伴,是不是后悔娶了她时,她老伴自己说的!”
赵婶子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半晌才说:“刘大娘真有福气!”
宋依依歪着头问:“奶奶,不是同姓之人不能通婚吗?”
宋奶奶摇摇头:“那都是旧时的规矩了。现在只要没有血缘关系,都可以的。”
宋爷爷插嘴道:“有底蕴、有传承的家族可能还会避免,其它的人家就不会在意这些了。”
宋依依思路迅速转变,笑嘻嘻地提醒:“奶奶,您还没回答爸爸的问题呢。”
宋泽珉正用筷子夹起大果子的手,顿了一下:“小调皮,你爸我不需要答案,我只是担心他家的女孩子随了刘大娘。”
桌上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宋爷爷打趣道:“都不用担心,他家五个儿子,没一个女儿。”
赵二彪眼睛亮亮地追问着:“宋爷爷,那他家有没有孙女哈?”
宋爷爷想了想:“在我们没下放之前,他家都是孙子,邻居们都说,老刘家旺男。也不知这几年有没有新添孙女。”
早饭后,宋依依让赵老根遛遛食,一个钟头后就开始给他治腿。
前几日,宋泽珉惊喜地告诉宋依依,他的神识进入绿植空间,在药田的一个角落里,发现那里自成一个小圈子,正一一鉴别之时,绿植空间突然给他传来信息,这些是麻沸散所有成分的药植。
父女俩很是高兴了一番!
麻沸散是华夏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所创制,服用后可达到全麻的效果。不过,真正的麻沸散处方早已失传。前世,宋依依所接触的是经后人研究、揣摩出的方子,并不能完全达到麻沸散原方的效果。
而绿植空间却直接为宋泽珉提供了,真正麻沸散所需的全部药材!虽然没有药方,但这已经足够惊喜了!
其中有二味药材,宋依依和宋泽珉并不认识,但是并不影响他们使用和研究。因为现有的中药药典中,根本没有记录这二味药材,父女二人认为很有可能,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那两种药植已经灭绝了,也就是说,他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再也没有这二种药材了。
当时,宋依依用羡慕的小眼神,瞅得宋泽珉直发毛,刚想宽慰女儿几句,宋依依却小手一挥:“没事!我只是羡慕,又不是嫉妒!”
赵老根非常听话地在院子里,溜达了半个多钟头,然后就回到屋子里等着。
宋依依端着一只碗,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小纸包,走进来的时候,坐在炕沿上的赵老根立马紧张起来。
宋依依看了他一眼,咽下了口中想要安慰的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起不了大作用,她直接把手里的小纸包递过去:“赵叔,把纸包里的药末服下去。”然后,稍稍举了下手里的碗:“用这个送服。”
赵老根接过小纸包,用有些发抖的手打开,见自己媳妇、二个儿子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稳了稳心神,扯出一丝笑容,然后迅速地把纸包里所有的药末倒进嘴里。
赵大彪已经从宋依依手里接过碗,适时地把碗伸到他爹的嘴边。
赵老根就着儿子的手,喝了一大口咽下去。一股酒气直冲脑门,让因紧张一点都没有察觉到碗中是何物的他,登时满脸通红。
第一百二十九章 敲骨
求票中,一更走起~
~~~~~~~~
赵老根哈了口气:“这是酒,还是高度酒!”
宋依依点点头:“对,是酒!都喝了,然后在这里放条褥子,脱了裤子,再躺在褥子上就可以了。”
赵老根脸更红了:“为啥要脱裤子?”
宋依依脸一板:“不把两条腿露出来,我怎么给你治疗!”
赵婶子连忙说:“依依,俺会看着他做好准备的。”
赵老根喝干了碗里的酒,宋依依拿过碗:“你们先准备,我五分钟之后,再过来。”
等到宋依依离开了屋子,赵婶子埋怨道:“孩子他爹,你可真是,你穿着裤子,人家怎么给你治腿?”
赵老根觉得脑袋有些迷糊:“俺好像喝醉了,快!扶俺一下。”
赵婶子也顾不得再说别的了,上前扶住他:“先上炕,俺帮你脱裤子。”
赵大彪把赵老根的鞋子脱下来,把他的腿抬上了炕。
赵二彪机灵地爬上炕,从被垛上拽下一条棉褥子,放到宋依依刚才指定的位置。
这边,母子二人合力把赵老根的裤子、袜子都脱下来,只留了一条大裤衩。
赵大彪想了想,又把他爹的外衣脱下来,身上留了秋衣,免得在炕上呆时间长了,出汗。
宋子安陪着妹妹进来的时候,赵老根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褥子上,闭着双眼,要不是胸脯还微微起伏,都会让人误会!
宋依依看了眼一直盯着她的赵婶子:“赵婶,要不你带着孩子去奶奶那屋等着?”
赵婶子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依依,俺和大彪、二彪,站在那面墙那儿,不吱声,绝对不影响你!”
宋依依看着她,认真地交待着:“站在那里可以,但是不能喊、叫、说话、动作,如果控制不住自己,哥哥,你就马上让他们去奶奶屋里!”
宋子安之前问过妹妹,要怎样治疗赵老根的腿。妹妹怎么回答来着,她非常淡定地看着自己说:“把没有长好的腿骨敲断,再重新接好,涂上我的独家药膏,就可以了!”
此刻,他真有些担心做为赵老根家人的这三人,到时会不会尖叫!
宋子安应着:“依依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影响你治疗病人的!”
说着,他用手一指火炕对面的墙壁,还没说话,赵婶子就拉着二个儿子,走过去站定。
宋依依把身上斜背着的军用书包,解下来放在炕沿上,从里面拿出一把纯铜的小锤子。
站在墙根的赵家三人,一头雾水地看着宋依依,不知道她拿把锤子干什么!
宋依依右手拿着小锤子,左手仔细摸了摸赵老根靠外那条腿的旧伤处,果断抬起小锤子,对准之前骨折没有长好的位置,以一种刁钻的角度,打在了腿骨上。
“咔擦”一声脆响,在众人都屏住呼吸,极为宁静的屋内,显得非常刺耳!
赵二彪一缩脖,两手紧紧捂住嘴巴,有些害怕。
赵婶子睁大眼睛,看宋依依的第二捶又快、准、狠地落下了,“咔擦”声再次响起,她终于明白了这把锤子是干什么的,张开嘴就要喊出声,却被赵大彪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巴。
宋依依放下锤子,她虽然没有回头,但是极为灵敏的五感,也让她听到了后面几人的动作:“哥,我们屋子的外屋地有两副夹板和布条,你带着赵婶子他们去帮我取来。”
赵婶子的腿发软,一时站在原地动不了,赵大彪搀着她的胳膊,硬是把她带出了屋子。宋子安则拽着赵二彪也快速出了屋子。
在院子里,赵婶子抖着声音说:“停一下,让俺缓一缓!太吓人了,为什么要把腿打折,这是治伤吗?这腿不会彻底废了吧?”
宋子安虽然知道他们看到,一定会心疼,但是听着这些质疑的话,他不干了,妹妹可是用心在给他家顶梁柱做治疗呢:“赵婶,赵叔的腿部骨折没有长好,却也歪着、斜着长上了。不把没有长好的部位打开,重新接好骨,那就一辈子都好不了了!”
赵婶子想想,确实如此,但想想刚才那个恐怖的情景:“怪不得一开始,依依让俺们去宋婶屋子里等着,真吓人!”
宋依依把小锤子放在一边,双手握住腿骨打折的地方,左右一错,上下一对,“嘎嘣”一声响后,她又用手捋了遍刚才接骨的地方,不错,位置正确!
接下来,宋依依用相同的手法,把另一处打断的腿骨接好。然后,从军用书包里,拿出一盒墨绿色的药膏,涂抹在接骨处的皮肤上,再用纱布缠上,系好。
宋子安手里拿着二块夹板,打头进了屋,见宋依依已经直起腰,转向自己:“依依,夹板拿过来了。”
宋依依接过宋子安手里的夹板,把赵老根已经处理好的伤腿,上下一夹:“哥,用布条把夹板固定住。”
宋子安在部队的时候,看到过士兵如何简单处理骨折,他迅速地用布条把两块夹板绑好。
宋依依再次征求赵婶子的意见:“赵婶,你要不要带着孩子去奶奶屋子,等我接好骨,你再回来?”
赵婶子这次没有反对:“行,依依你放心治,俺真是不敢看,这就出去。”
她一手拉一个,就要走。赵大彪挣脱了她的手:“娘,你带着二彪出去吧,俺留在这里,也可以打个下手。”
宋依依直接指挥着屋子里仅剩的两个人,拽着褥子,把赵老根掉了个个儿,把另一条腿换到挨近宋依依这一侧。
宋子安和赵大彪,心情紧张地看着,宋依依又用小锤子,敲断了赵老根的另一条腿。宋依依还对他们说:“还好,这条腿的情况比上一条腿要好,只一处骨头长得不太好,但不影响走路,只是阴天下雨时,腿会疼。”
赵大彪头上冒出冷汗来,这么一位天仙似的女孩,如此淡然地干着敲人腿骨的事儿,还能这么平静地讨论他爹腿骨的具体状况,他在暗暗佩服,宋依依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大夫同时,心中拉响了警笛,再三告诫自己,以后绝对不能得罪宋依依!
第一百三十章 徘徊
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二更送上~
~~~~~~~~
就在他走神的几分钟内,宋依依行云流水般地接好骨,抹好药,把另一对夹板摆好位置,宋子安配合着缠上了布条。
宋依依看了眼仍在麻醉状态下的赵老根,边收药膏盒,边说:“哥,你和大彪把赵叔往炕里挪挪,安全一些。”
二人毫不费力地把赵老根挪到了炕中间,赵大彪轻轻摸了一下,他爹被夹板夹得笔直的腿:“是治完了吧?这么快就治完了,俺还以为要治好几个钟头呢!”
宋子安斜了眼,满脸傻笑的赵大彪,不满道:“什么叫这么快治完了?依依光是做那个抹腿的药膏,就花了挺长时间的!”
赵大彪呵呵笑着解释:“你别误会哈,俺是说依依治的真快!俺爹这下子好了,俺忒激动!”
宋依依觉得有必要让赵大彪清醒一下,指了指炕上的赵老根:“你爹的腿虽然只重接了三处,可因为是陈年旧伤,周围的骨质已经发生变化,放到别人身上大概三个月就能痊愈,但是他的时间就需要的时间就要多些。”
坐在宋奶奶屋里,还是心里不踏实的赵婶子,干脆领着赵二彪站到了自己男人所在的外屋地。
她刚巧听到自己的大儿子说已经治完了的话,咧开的嘴角微微颤动着,赵婶子和赵大彪一样的高兴!一样的激动!
可是,接下来听到宋依依的话,赵婶子忍不住了,直接伸着脖子叫道:“要多多少时间?”
赵二彪拉了下他娘的手:“娘,进屋说。”
赵婶子三步并做二步,出现在宋依依面前,焦急地问:“依依,孩子他爹能好吧?”
宋依依早就知道他们母子俩站在外面,听着赵婶子的突然发问,她并不吃惊:“别人需要三个月,赵叔会多用一些时间恢复,这样其实对他是有好处的!”
宋依依徐徐讲着道理:“他的身体在过去十年里受到不小的损伤,趁着这次一起调养一下,岂不是好事?”
“痊愈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半年,所以赵婶子不用着急,只要在这段时间里细心照顾就可以了。”
宋依依寥寥的几句话,让赵婶子彻底放下心来:“依依,俺一定好好照顾孩子他爹!谢谢你哈,依依。”
宋依依拎着书包刚要走,想起一件事:“赵婶,赵叔的药力过了清醒之后,会有酥痒的感觉,那是骨头再生长和愈合引起的,必须受着、挺着!”
赵婶子连忙应道:“我明白!”
宋泽珉正在屋里拄着单拐走呢,看到宋依依和宋子安一前一后进来,就笑呵呵地问:“依依,治完了?”
宋依依把手里拎着的书包,放在炕柜里:“治完了,以后就定时换药就行。”
宋子安看看爸爸,最后把目光定在他的腿上:“依依,爸爸的腿能不能抹那个药膏?”
宋泽珉拍了拍有些兴奋的儿子:“不能!病不一样。那药膏是接骨头的,我骨头没有问题。”
宋子安有些失望,不过很快调整过来:“爸,你最近感觉好些了吗?”
宋泽珉也运动有一会儿了,坐到炕沿上,把单拐递给儿子,让他立在墙角:“这伤需要慢慢地养,不急,总有痊愈的一天!”
中午,宋依依做了排骨、西红柿、卷心菜、土豆的乱炖,一家人就着大米饭,吃得杠香。
宋爷爷连吃了两大碗的炖菜,放下筷子,非常斯文地掏出手绢擦了擦嘴。他没想到自己刚尝了一口孙女做的大炖菜,就欲罢不能了!
菜与肉叠加在一起的味道,层次分明,却又相互融合,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呐!东北的大炖菜,果然适合东北的天气,适合居住在东北的人!
宋爷爷眼冒精光地瞅着宋依依:“依依哈,现在外面的天气还冷,家里烧着炉子还燥,这段时间至少三天做一次炖菜吧!你看看有菜、有肉、有汤,吃着也舒服不是。”
宋依依知道爷爷一贯对饭菜上心,多换些菜式来吃,对她来说,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好啊,爷爷以后您和奶奶,哪天突然想吃什么,都可以跟我说。”
宋爷爷那叫一个乐哈,孙女太孝顺了,这话说到他的心坎里了,他连连点头应下,拉着老伴饭后散步去了。
以前宋家人散步都是在院子里,但是今天宋爷爷心情好啊,再加上原来蔺家的警报已经解除了,他拉着宋奶奶直接开了院门,要去周围遛遛弯,遇到过去的熟人们打个招呼,还可以间接地告诉周围的老住户,他们回来了。
宋爷爷、宋奶奶刚开院门,就看到一个小伙子在他们家门口徘徊着。
小伙子显然没想到,这时候宋家会出来人,他抬脸看着门口站着二位老人,躲是躲不开了,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自我介绍道:“二位是宋爷爷、宋奶奶吧?我是隔条小马路,西胡同老刘家的大孙子刘家瑞。”
宋奶奶看着眼前这个有些尴尬的小伙子,长着老刘家标志性的宽额头,根本不用确认,就可以肯定这小伙子确实是老刘家的孩子。就给他递过去一个台阶:“我们是,你从这里路过?”
刘家瑞抿着嘴没回答,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就着这个话茬走呢,还是跟宋奶奶说明呢?
宋奶奶一看他这模样,明显是有事儿呀:“刘小子,那你是来帮大人传话的?”
刘家瑞终于做出了决定:“宋奶奶,我听我奶说,您家有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大孙子。我就想着,大家都在这片住,是不是应该认识一下,呵呵。”
宋爷爷听着刘家瑞说的漂亮话,才不会全信呢!如果像他说的那样简单,为何来了不敲门,被问话了还犹豫如何回答,看来是有什么事儿瞒着他们呢!不过,让子安多接触一些人,尤其是这样的人精,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还是有好处的。
宋爷爷本想领着刘家瑞进院子,一回头正好看到跑过来挂门栓的赵二彪,就说道:“二彪,你领着他去找你子安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