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膳过后,众人便各自散了。

    往常因为还要处理府里的诸多琐事而向来是最先离开的孙氏,今天却留了下来,显然是有话要与老太太说。

    徐玉见则跟着姜氏去了丝竹苑。

    才进了屋坐下,徐玉见就有些好奇地问姜氏,“母亲,昨天从您这里回去的时候,半道上遇见了大嫂,她的样子有些不好,应该是被大伯母斥责了,今天早膳大嫂也没有来荣寿堂,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氏在府里虽然不管事,但她怎么说也是侯府的三夫人,府里的事能瞒得过她的却也不多。

    徐玉见问起了,姜氏自然也就不会瞒着她。

    “你大嫂啊……”姜氏一边说话一边摇了摇头,“这次是真的惹恼了你大伯母了。”

    孙氏昨天就很生气。

    在她看来,文氏也太没眼色了些。

    明知道老太太是最疼徐玉初的,徐玉初又正有孕在身,偏还要拿了徐玉初的事作伐子,后来还去挑拨徐玉初与徐玉见姐妹之间的关系,直接被那对姐妹俩打了脸。

    文氏倒不是站在徐玉初和徐玉见这边的。

    若是文氏有那个本事能将这姐妹俩压下来,文氏定是最高兴的那一个,但文氏明明没有这样的心计,偏还要伸这个手,这就叫文氏不能忍了。

    昨天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从小事里往往就能看出来很多。

    文氏在自个儿府里尚且是如此了,若是哪日让她一个人出门,又得闹出多少笑话来?

第234章 道歉

    孙氏将文氏带在身边教了这么久,却没收到任何的成效,却是叫文氏将她那股子小家子气暴露无遗,她又哪里能不动怒?

    这次动怒,可就不像上次那般容易让文氏躲过去了。

    “你大伯母昨儿晚膳后就直接让人去了甘福院将浩哥儿抱到了熙风院,还发了话,以后你大嫂也不用再跟着她学习如何理事了,只叫她安安静静呆在甘福院里也便是了。”姜氏道。

    后宅妇人,平时闲来无事,还真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呆在院子里的。

    但文氏却不一样。

    文氏如今是武定侯府的世子夫人,将来是要做侯夫人成为一府主母的,这样的人又如何可能天天闲着?

    就比如前面这几个月,文氏就天天由孙氏教了,如何处理侯府里的大小事务,如何应对各府之间的人情往来等等。

    对这后宅妇人来说,忙可绝对要比闲好。

    文氏纵然这段时间以来在心里叫苦,但她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

    也所以,得了这个消息之后,文氏只觉得似乎天都塌下来了。

    当然,最让文氏不能接受的,却是孙氏将浩哥儿抱去了熙风院的事。

    文氏嫁进来几年,也就只得了浩哥儿这一个儿子,平时那是当作眼珠子来看待的,前面这几个月更是因为孙氏曾经透露过的那么点意思,就再没将浩哥儿抱到荣寿堂来,可见是有多重视浩哥儿。

    如今孙氏直接让人将浩哥儿抱走,这可不是要了文氏的命?

    事实上,文氏昨天之所以会故意为难徐玉蕊,以及挑拨徐玉初和徐玉见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与她嫉妒徐玉初有关。

    文氏嫁进武定侯府几年,虽然进门没多久就一举得男,在侯府里站稳了脚跟,但这可并不是说她就不想再要孩子了。

    膝下只有一子,到底还是单薄了些,文氏当然也想再得个儿子,就算是再生个女儿也好。

    只不过,自打生了浩哥儿之后,文氏期待了这两年,肚子却一直都不见动静。

    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是几年没有子嗣的徐玉初,不仅有了身孕,而且还怀的是双胎,文氏又本就不是个大气的,会嫉妒徐玉初也就不难理解了。

    她却没想到,她只不过是因为嫉妒而没忍住多说了几句,孙氏这次就毫不给她留脸面。

    文氏后来在熙风院里哭求了许久,却始终没让孙氏松口。

    这才有了后来徐玉见遇到她仪容不整的从熙风院回来的事。

    徐玉见听完姜氏的话,倒也没什么感慨。

    文氏若一直是这样的性子,她做个什么都不管的世子夫人、侯夫人倒也不错,总好过她出门在外被人轻易的下套算计好。

    姜氏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只不过……

    文氏显然是不甘心的。

    所以,徐玉见和姜氏正说着话,方嬷嬷就进了屋,在姜氏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话说完,方嬷嬷朝着徐玉见笑了笑,又退了下去。

    徐玉见看着姜氏听了方嬷嬷的话之后就有些若有所思,便有些好奇地问道:“母亲,方嬷嬷与您说什么了?”

    姜氏这才回过神来。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她看着徐玉见,“就是……你大嫂娘家来人了。”

    来的是文氏的母亲金氏。

    想来,为的也就是昨天发生的事了。

    金氏此行的结果,徐玉见在午膳后就知道了。

    武定侯府上下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人,这些并不如何隐秘的消息,传得快些也不奇怪。

    孙氏最后还是将浩哥儿送回了甘福院,也收回了昨天让文氏从此老老实实呆在甘福院的话,同意她仍跟着理事。

    这些自然是金氏的功劳了。

    只不过……

    金氏虽然让孙氏改变了主意,但孙氏将这件事抹过去,可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这条件嘛……

    徐玉见看着坐在碧水阁的花厅里,一改从前看到她就横眉冷对,反而极为诚挚的与她道歉的文氏,只觉得这世间事果然有些奇妙。

    她用过午膳之后就午睡了大半个时辰的样子,醒了之后还没起身呢,就听锦年说文氏早早的就到了碧水阁,已经在花厅里等了半个时辰,就是茶水也换了几杯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锦年既不解,又觉得有些解气。

    徐玉见由锦年和锦华服侍着起身,一边穿衣裳一边问,“既然大嫂早就来了,你们怎的不叫醒我?”

    锦华忙道:“回姑娘的话,是大少夫人再三吩咐了,一定不能打扰了姑娘您午休,还说她总归也是闲来无事,等一会儿也不碍事。”

    所以,锦年和锦华也真的就依着文氏了。

    徐玉见忍不住笑出来。

    “既然这样,”她冲着锦年和锦华眨了眨眼睛,“反正大嫂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想必再多等一会儿,她也定不会生气的。”

    主仆三人便都抿唇一笑,眼里带着愉悦。

    话虽如此,但锦年和锦华在服侍徐玉见梳洗时也没有刻意放慢了手脚,只不过,因为徐玉见今儿下午要梳的发式有些繁琐,倒是比平时要多花了一些时间。

    等到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徐玉见才领着锦年和锦华去了花厅。

    看着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了文氏,徐玉见一脸的歉意,“大嫂,你来了怎的也不让丫头们将我唤醒,怎么好叫大嫂等了我这么久。”

    文氏闻言微微笑了笑。

    她这一笑,徐玉见立即就看出不同来。

    因为对徐玉见那莫名其妙的敌意,文氏平时见着徐玉见时的常态,就是话还没说先就瞪一眼,又何曾有过笑得如此温和的时候?

    徐玉见正思忖着呢,文氏就说话了。

    “五妹妹,我今天是来向你道歉的。”文氏说着话,面上再无任何的不忿,“为昨天,以及以前那么多次的恶意向你道歉,五妹妹,你能原谅大嫂吗?”

    说完,文氏抬头看向徐玉见,眼里面上都是诚挚。

    徐玉见忍不住挑了挑眉。

    明明只隔了一天不到的时间,但现在的文氏看起来,倒是与昨天有了很大的变化,看起来倒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第235章 认清

    这样看来,倒还是金氏更了解文氏些,只不过来了这么一会儿,就能让文氏真的醒悟过来,而不是先之前几个月那般表面上柔顺,实际上半点没有改变。

    文氏是长嫂,她都已经这样上门来道歉了,虽然不知道文氏心里是如何想的,但至少她表面上是极为诚恳,也是给足了徐玉见面子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徐玉见心里是怎么想的,也绝不可能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

    当然了,徐玉见也是确实没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就如她与锦年和锦华说的那样,文氏从头到尾也就是说几句酸话,妨碍不到她半点。

    既然如此,文氏好好的道歉,她这个善解人意的小姑,自然也就顺势原谅,然后姑嫂一笑泯恩仇了……

    嗯,说得都有些像话本子了。

    徐玉见轻轻抿唇一笑,“大嫂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都是一家人,而且我也知道,大嫂从来都只是嘴上说说,并不是真的就对我有什么恶意,又何谈什么原谅不原谅呢?”

    文氏听得一顿。

    虽然徐玉见这话也就是变相的在说她原谅自己了,但是怎么越听越叫人觉得别扭?

    什么叫“从来都只是嘴上说说”?

    这是在刺她,以前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半点没真的让徐玉见吃到什么苦头?

    文氏一时之间觉得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若是以前,文氏只怕早就被气得跳起来了,说不定还得指着徐玉见的鼻子,说上一声“走着瞧”了,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只是这么一瞬间,文氏随即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她朝着徐玉见笑了笑,就像是完全没听出那弦外之音一般,还松了口气地道:“恬姐儿你这么说,我就真的放心了。”

    文氏这样的表现有作秀的意思,但她也确实是松了口气的。

    昨天孙氏是真的狠了心一定要治她,不仅将浩哥儿抱去了熙风院不让她见,就连她哭求了好半天都半点也没理会。

    没办法之下,文氏也只能给娘家去了信。

    这才有了今天金氏上门的事。

    金氏本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见了文氏之后没有理会文氏的哭诉,而是第一时间就将文氏呵斥了一通。

    也是在之后,文氏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她虽是武定侯府的世子夫人,但上面还有孙氏这个婆婆,孙氏如今可也才四十出头,再管着侯府二十年却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若孙氏真的下定决定要让文氏当个摆设,将来直接将侯府交到孙媳手里,文氏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更别提,孙氏还要将浩哥儿抱到熙风院去。

    文氏就指着浩哥儿这个嫡长孙来给她长脸呢,要是真的让孙氏将浩哥儿抱了去,那她还能剩下什么?

    剩个世子夫人的空名头吗?

    真要是这样,她只怕连府里那些下人都压不住。

    做主子的连下面的下人的都压不住,那还不得叫人笑死?

    这些文氏之前并非不知道。

    只不过,她一直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位置,以为孙氏不可能这样不给她脸面。

    她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将来会是侯夫人,她还生下了侯府的嫡长孙,是侯府的功臣!

    文氏一直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说来,文氏也就是没认清自己的身份。

    在被金氏骂醒之前,文氏一直是这样想的。

    就算是昨天孙氏动了怒,将浩哥儿抱走,还当着她的面放了狠话,但文氏心里其实还是一直存着侥幸心理。

    事实证明,这武定侯府若是多一个什么事也不管的世子夫人,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这种事在京城各府的内宅之中其实并不是没有过,金氏拿了这些例子来说与文氏听,直听得文氏胆战心惊的,跟着就向金氏求助。

    无论如何,她都不要落到那样只剩个空架子的地步。

    金氏都已经到了武定侯府,自然是为了帮文氏才来的,就算文氏什么也不说,她也绝不会坐视不理,随后就去了熙风院见孙氏。

    两个人到底说了什么,没有其他人知道。

    但跟着,孙氏那里就退了一步,道是可以不追究以前的事,也仍同以前那样事事提点着文氏,但有个条件就是要文氏去向徐玉见、徐玉蕊、徐玉初三人道歉。

    孙氏这也是想给文氏一个教训了。

    若只是让文氏给徐玉见和徐玉初道歉也就罢了,文氏就算有抵触也不会太大,毕竟徐玉见姐妹俩都是侯府正经嫡出的姑娘。

    徐玉初嫁去了东宁伯府,将来会是伯府的当家主母。

    徐玉见虽然尚未定下亲事,但京城里可是人人都知道安阳郡主对她的喜爱,说不得哪一天就做了安阳郡主的儿媳妇了,就算不能嫁给沈熙做郡王妃,以侯府嫡女的出身,以及安阳郡主的亲近,徐玉见将来指定也能嫁个好人家。

    哪怕只是想着这些,文氏想要向她们低头也没那么困难。

    可是徐玉蕊……

    不过是长房的庶女,还只有五岁不到,更是文氏之前几次三番为难过的人,让文氏去给徐玉蕊道歉,这只怕会让她的脸疼上好些时日。

    但再怎么脸疼,总也好过下半辈子心疼。

    所以,文氏在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倒也接受了要向徐玉见三人道歉的事。

    她首先就来了徐玉见这里。

    文氏其实也不是什么愚笨之人,从前在闺中时她就颇有才名,现在心里对自己有了准确的定位,再行事时自然也就没了以前那股子郁气,而是真的心甘情愿起来。

    这是为了她自己的将来,不是吗?

    给徐玉见赔礼,又送上一些精巧却又不至于太贵重的礼物聊表歉意,文氏又略坐了一会儿,便站起身向徐玉见告辞,“……我就不在五妹妹这里多坐了,时辰也不早了,我还要去东宁伯府一趟,回来之后还得去看看蕊姐儿……”

    文氏这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了。

    这些事本就瞒不住的,与其让徐玉见从那些嚼舌的下人嘴里得知,倒不如她自己亲口说出来,倒显然她心里坦荡。

第236章 求子

    徐玉见笑着点头。

    然后起身将文氏送到院门处。

    目送文氏走远,徐玉见有些感慨。

    文氏到底是被孙氏给吓着了,只能说,在这后宅之中若是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女子来说同样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

    文氏不就是因为认识到孙氏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这才会像现在这样言辞恳切的到她这里来赔礼道歉吗?

    徐玉见忍不住就想到了自己。

    不过……

    端郡王府可没有那么多事,就连人,满打满算的也就只有安阳郡主、沈熙再加她自己。

    想到这里,意识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将自己和安阳郡主、沈熙算到了一家人里,徐玉见双颊顿时就飞上两抹红霞。

    谈起自己的婚事时,她是没有什么好羞怯的,但是这男女情事,她是真的没有经历过啊。

    在心里啐了自己一口,徐玉见转身准备回屋。

    便在这时,她突然看到不远处一个穿了一身天青色家常初级子的人直直的朝着她所在的位置走过来。

    却是徐玉见的二嫂何氏。

    何氏看起来很有些心神不宁,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越靠近碧水阁,她的脚步倒是越发的显得迟疑起来,隐隐还有要立即转身离开的样子。

    直到抬头间看到了站在院门处的徐玉见。

    这让何氏不知道怎么的就下定了决心,她先是脚步一顿,然后快步来到徐玉见跟前,“五妹妹,我有些事想请你帮忙,不知道……”

    后面的话没说完,显然是很不好意思。

    徐玉见有些奇怪。

    何氏这个人平时就话少,虽然嫁进侯府也有几年了,但与府里的众人却甚少有来往,有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的意味。

    尤其是这一年来,也不知道是将精力都放在了慧姐儿的身上,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却是更显得沉默了。

    徐玉见的二婶吴氏,就没少为此暗自嘀咕。

    那么,这样一个平时就算是同住一个屋檐之下,却也极少有来往的人,这次是想让她帮什么忙?

    徐玉见又有些疑惑,又有些好奇。

    她伸手将何氏往院子里引,“二嫂,有什么事咱们先进屋慢慢说好吗?”

    何氏犹豫了一会儿,然后便跟着徐玉见一起进了碧水阁。

    花厅里才送走了文氏,就又迎来了何氏。

    徐玉见吩咐丫鬟们送上茶点,见着何氏那副有些坐立不安的模样,便挥手让丫鬟们退下了,这果然让何氏松了口气。

    端起面前的茶浅浅啜了一口,徐玉见随后问道:“二嫂,有什么事你但说无妨,若是能帮的,我一定不会推脱。”

    帮不了的……

    她当然也不会逞强。

    听徐玉见这样一说,何氏的神情倒是轻松了些,“五妹妹你一定能帮的!”

    这却更叫徐玉见疑惑了。

    之后,何氏就说明了来意,徐玉见也才知道了她所谓的帮忙是什么。

    还是为了子嗣。

    何氏与文氏是前后脚嫁进武定侯府的,文氏有福气,进门没多久就一举得男,如今浩哥儿都两岁多了。

    但何氏却不一样。

    作为唯一庶出的一房,二房在侯府里的处境本就有些尴尬,所以何氏更希望早日生个儿子让自己站稳脚跟。

    不仅是何氏,就是二夫人吴氏亦有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事与愿违的是,何氏进门两年才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却并没能如愿生个儿子,而是得了个姐儿。

    就是如今还有两个月就满周岁的慧姐儿。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何氏倒也不是不疼慧姐儿,只不过她更想要的是个儿子,因此在慧姐儿出生后很是郁郁了一段时间。

    后来慧姐儿满月后,何氏就调养好了身子,只想着再要孩子。

    却不想,这都快一年了,肚子仍没有任何的动静。

    求子心切之下,何氏可没少想法子。

    比如七夕时种生求子,上次因为徐玉初去了光华寺上香之后不久就有了身孕,何氏后来也跟着去光华寺上了香。

    结果嘛,看何氏现在又求到了徐玉见的头上就知道了。

    这一次,何氏却是冲着徐玉见来的了。

    起因就是因为昨天徐玉初回娘家时开玩笑那般说的一句话。

    昨天得知徐玉初怀了双胎,文氏出于嫉妒不仅为难徐玉蕊,还试图挑拨徐玉见和徐玉初姐妹之间的关系,当时徐玉初就道,早在去光华寺上香的时候,徐玉见就说过她指不定会怀了双胎一举得男。

    后来文氏是被孙氏的脸色吓得再不敢造次了,但就这个话题,侯府的女眷们却是摆谈了好一会儿。

    也因为徐玉见的话简直是太灵了,那时四夫人郑氏还开玩笑说了一句“恬姐儿难不成还真有那金口玉言了”。

    谁都知道这只是玩笑话。

    若真有什么“金口玉言”,那徐玉见只需要坐在家里说话也就行了。

    可何氏却是当了真。

    她也是因为求子而有些魔怔了,竟是连任何可能都不愿意放过,这不在考虑了许久之后,到底是来了碧水阁找徐玉见。

    听完这些,徐玉见忍不住面带惊色地重复一遍,“……二嫂,你的意思是,让我陪着你一起去光华寺上香,再像当初对二姐姐那样说几句好话?”

    她简直哭笑不得了。

    但何氏却是半点也没开玩笑,“恬姐儿,这于你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你就帮帮二嫂吧!”

    说着话,何氏连眼泪都掉下来了。

    平时在府里也没个说话的人,她大概也是憋了太久了,这时情绪有些失控,没等徐玉见有所回应,就一边流泪一边道:“……恬姐儿,你一定要帮帮二嫂,若是二嫂能怀得身孕,将来就是给你供个长生牌位也使得……”

    徐玉见更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竟然连给她供个长生牌位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这可是半点也没准儿的事!

    当初会那样与徐玉初说,只不过是因为徐玉见知道徐玉初原本过不久就会有身孕,而且还是得的一对龙凤胎。

    但对何氏……

    何氏……

    徐玉见突然就是一顿。

    说起来,她还真的知道何氏会在什么时候有孕。

第237章 三日

    徐玉见前面七世嫁了七次人,其中有四次是在她满了十六岁之后的半年内,算算时间也就是今年的下半年,两次是来年开了春之后不久。

    只有前一世,因为她拧着不肯嫁人,后来拖到了徐勋不得不去榜下捉婿,给她找了个中第的新科进士做夫婿。

    那一次,她是后年才出嫁的。

    前面六次,徐玉见都是一出嫁就重生,自然也就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只有前世这一次,因为拖到了后年才出嫁,她比前面几世多活了一年多的样子,也就知道了更多的事。

    比如说英国公府的事。

    又比如,何氏有孕的事。

    何氏在子嗣上格外的艰难,说得难听些,在生了慧姐儿之后,她想生个儿子都想疯了,但也直到前世徐玉见出嫁前,也就是后年的六月,才终于有了好消息。

    至于何氏这一胎生的是男是女,徐玉见也不知道。

    所以……

    何氏至少要到后年,才会再有身孕?

    这可还有一年半多些呢,这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何氏的眼里,也不知道该有何等的难熬了。

    看着何氏在自己面前落泪,徐玉见也只能安慰了,“二嫂,你还年轻,只要调理好了身子,将来总会得个哥儿的……”

    只不过,这样的安慰在何氏如今的悲伤面前,无疑显得太过苍白了。

    何氏闻言不仅没有被安慰到,情绪还突然就激动了起来,“……恬姐儿,你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是再不能怀了身孕,母亲,母亲就要给夫君纳妾了!”

    何氏口中的“母亲”,自然是指的吴氏了。

    徐玉见一怔。

    她随即想起来,前面几世里,似乎就在明年开了春之后,二婶还真的张罗着给徐承文纳了个良妾,那个良妾肚子也争气,进门不过一个月就有了身孕,到后年何氏传出有孕的消息时,那良妾已经生了一个姐儿了。

    难怪何氏这次会这么急切,原来竟是这样。

    “……母亲她不是说笑的,她真的会给夫君纳妾的,甚至她都已经开始在特色人选了……”

    既然都已经说出来了,何氏自然也就再没了要藏着掖着的意思。

    看着伤心的何氏,听着她说出来的这些事,徐玉见心里萦绕上淡淡的悲哀。

    做女子天生就比做男子要艰难,尤其是出嫁之后,在旁人眼中所有的价值便都落在了是不是能生儿子这一件事上,一旦不能,似乎就立马没了任何的用处。

    当初姜氏就因为进门多年不得子而面临了何氏这样的情形,还有徐玉初,因为几年不得子,即使夫妻恩爱,婆媳和睦,也始终心里带着担忧。

    还有现在的何氏……

    徐玉见也不是个会庸人自扰的人,她倒是没往自己身上想,但因为先前的这些感慨,她再面对何时时,心里倒也真的多了几分不落忍。

    只不过,这件事,她也是真的无能为力。

    她一个做小姑的,可没有插手兄嫂的房里事的道理。

    虽不能做什么于何氏有利的事,但应了何氏所求,与她一起去光华寺上香,再说几句好话,徐玉见却是难做到的。

    她于是道:“二嫂,你也别伤心了,过些时日二姐姐会约了我一起去光华寺还愿,到时候你与我们一同去可好?”

    烧香拜佛有没有什么用,徐玉见也说不清楚。

    但这总也能让何氏心里有个寄托,应该比让她一个人在府里瞎想要好些吧?

    何氏今天来找徐玉见,本就是为了这件事的,这时得了徐玉见的应允,自然跟着便喜极而泣,拉着徐玉见的手连连道:“二妹妹,谢谢你,谢谢你……”

    看这模样,她先前所说的若是能偿了心愿就给徐玉见立长生牌位的事,只怕是一点也不假。

    何氏得了徐玉见的应允,也没有在碧水阁里多呆就离开了。

    在她走后,徐玉见想起之前的事,到底忍不住又摇了摇头。

    因为今天这一天经历的事不少,徐玉见用过晚膳之后什么都没来得及想,就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徐玉见天还没亮就睁开了眼睛。

    心里装了事,大抵总是睡不安稳的,徐玉见现在就是如此。

    今天……

    就是沈熙所说的三日之期了。

    没收到徐玉见拒绝的信,沈熙今天就该和安阳郡主一起上门提亲了。

    想着这件事,徐玉见哪里还能睡得着,两眼睁得大大的,看着头顶那栖红色的纱帐发起呆来。

    想沈熙上门时会是什么样子,想他们真的定亲之后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想着她会在什么时候出嫁……

    八世为人,徐玉见倒是第一次有些期待起出嫁了。

    在她这样东想西想中,时间一点点流逝,天边也渐渐泛出微白。

    眼见着时辰差不多了,徐玉见坐起身,扬声唤道:“锦年……”

    昨晚是锦年值夜。

    锦年本也早就起身了,只是听着徐玉见这里没有动静这才一直候在外面,这时听到徐玉见的声音,跟着就进了内室,“姑娘,您醒了……”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徐玉见眼下淡淡的阴影。

    原还要问徐玉见是不是做什么恶梦所以没睡好,但在想到今天是什么日子之后,锦年便也止了话头,只轻轻抿唇一笑。

    作为徐玉见的贴身丫鬟,锦年和锦华知道的事可不少。

    就比如,沈熙与徐玉见那三日之约。

    两个丫鬟跟在徐玉见身边多年,她们当然也是希望徐玉见能嫁个如意郎君的,如今那个人既然已经出现了,她们高兴都来不及呢。

    想着自家姑娘脸皮薄,锦年也没有打趣,直接将垂下来的帐子用银制帐钩钩起来,待徐玉见从床上下来之后又动作利落的将床上收拾齐整。

    做完这一切,她才又重新出了门,将小丫鬟们叫了起来,与后来的锦华一起服侍着徐玉见梳洗。

    想着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锦年给徐玉见梳头时选了个极考验手艺的灵蛇髻,乌黑的发丝在锦年的一双巧手下被拧起,先是在头顶拔高一些,然后一路蜿蜒下垂,显得颇为灵动。

第238章 鲜花与牛粪

    “……姑娘,好了!”

    锦年选了支点翠的步摇插在徐玉见的发间,然后捧了一把小些的铜镜放到徐玉见的后侧方。

    徐玉见面前的大铜镜里,于是就映出了她发髻现在的模样。

    她有些不习惯。

    平素在府里,徐玉见的打扮大多是简单大方,出门作客时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