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世宠妻-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应蓝这边闭了闭眼,将嗓子眼里的甜腥咽了下去,摇摇头,道:“不用,我已经好多了。”

    “姐姐那次的病真是蹊跷,到底是吃错了什么东西呢?说出来以后大家也好防范一些。”盈袖不断提那次的事,就是故意要膈应元应蓝。

    元应蓝苦笑了一下,拿帕子擦了擦脸,道:“盈袖妹妹,你就别笑话我了。我知道我出了那样的丑,就应该躲在屋里不出来见人。可是我母妃病成这样,我真是没法子了,顾不得自个儿,也要来求求大伯娘放过我母妃!”

    绕来绕去,终于还是要把沈咏洁往那件事上绕!

    盈袖心里也有气,她想,本来是你娘跟戏子不清不楚,现在居然想把这件事栽到我娘头上!

    不要想得太美!

    ※※※※※※※※※※※※※※※※※

    加更求亲们的保底月票和推荐票!O(∩_∩)O。

    今天是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亲们晚安。O(∩_∩)O……(未完待续……)

第279章 谣言

    “蓝姐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娘亲一向待人宽厚,出了名的良善,怎么着就不放过齐王妃了?”盈袖的脸色严肃起来,一点都不肯示弱,“这话我听不明白,不如咱们说出去,让京城里的人评评理。看看到底是齐王妃厉害,还是我娘不让人?”

    她立在窗前,一只手搭在窗边的书案上。

    那书案上有一盆玉石条盆的水仙,抽了长穗,开着几朵纤弱的水仙花。

    条盆里养着几颗玛瑙,和水仙花的球茎相映成趣。

    阳光透过烟霞色窗纱照进来,落在她白玉般的手指上,照得她的手指几乎透明。

    元应蓝窒了窒,她深知自己母妃和舅家的名声在京城并不好。

    人人都知道齐王妃就是以前的太子妃,她的娘家鲁家骄横跋扈,坏事做绝,太子妃更是从不让人。

    而元王府这一家子才刚刚从皇商变为皇室贵人,还没来得及在京城众人心里刷恶感……

    如果真的让别人评理,大家铁定认为是齐王妃仗势欺人

    元应蓝的目光落在盈袖纤细的手指上,深吸一口气,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知道自从冬至筵以后,我母妃就起不来床,恹恹地饭都吃不下。看了很多郎中,都不见好。现在更是病得奄奄一息。我和哥哥逼问急了,我母妃才说希望元王妃放她一马……“说完抬头定定地看着盈袖。

    元应蓝的眼睛又大又圆,瞳仁更是黑沉沉的。看上去澄澈干净,见之忘俗。

    对着这双眼睛,盈袖有再大的气也发不出来。

    她仔细回想着那天的情形。难道元应蓝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戏子赵孟旭确实在元应蓝来到暖阁之前就逃走了的……

    正经说起来,那天看见赵孟旭和齐王妃之间诡异情形的人,只有自己娘亲、娘亲的贴身婆子,还加上一个躲在横梁上的自己吧?

    元应蓝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当时也在场?

    盈袖眨了眨眼,声音软和了下来,摇头道:“这话不通。我虽然当时没有亲见,但是从常理推断。也不应该是我娘怎么着你母妃了。你想,当时的冬至筵是在你家,我们是客人。有什么能耐去你家搞七搞八?——只有主家设陷阱害客人的,我还没听过有哪个客人这样厉害,能够在护卫重重的齐王府害齐王府的主子!”

    元应蓝听盈袖这话,好像在暗示那天其实是他们齐王府的人企图对元王府的人不轨一样。也有些头疼。叹息道:“总之我是病急乱投医。我只希望我母妃能好起来,别的我什么都不管。我母妃说只要元王妃放过她,她就烧香拜佛,一辈子吃素都可以。但求元王妃开恩,高抬贵手……”

    盈袖的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难道是她想错了?

    齐王妃的意思,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娘亲不将她和戏子勾搭的消息张扬出去?

    齐王妃的病,是心病?

    这样一想,倒也说得通。

    如果沈咏洁真的给她抖出来。她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肯定不能安安稳稳继续做她的齐王妃。更别想隔三差五看戏听曲,还和戏子眉来眼去了……

    盈袖想着元应蓝骨瘦如柴还要为母妃奔走,敬她是个孝女,便正色说道:“我实在不知道齐王妃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娘亲不是个爱说是非的人,而且不爱管闲事。你让你母妃不要想多了,别什么事都赖在别人头上。”

    元应蓝面上一喜,知道盈袖这样说,一定会劝她娘亲元王妃沈咏洁吧?

    自己的母妃应该也会放心了。

    她脸上绽出笑意,道:“多谢盈袖妹妹和大伯娘了。我回去也会劝我母妃不要庸人自扰,别没事也扯出有事,就不好了……”

    “这是正理。”盈袖微笑着点头,道:“我去给你煮一杯新茶。”说着,走到耳房,拿起茶吊子上的小茶壶,倒了热水进去,悄悄弹了一点解药放在里面。

    她不是狠心肠的人,让元应蓝吃这么大亏,也只是不忿皇后的手段。

    如果元应蓝不知情,她跟着皇后受的就是无妄之灾了。

    结果茶送了过来,元应蓝根本碰都没碰,只端起来虚应了一下,就放下告辞离去。

    元应蓝走了之后,盈袖定定地望着那盏元应蓝动都没动过的茶盏,叹了口气,想元应蓝这人真是心眼多,没福气……

    若是喝了她这茶,她的拉肚子那病会马上痊愈。

    这下子好了,起码还得断断续续再拉半个月……

    下午沈咏洁、小磊和元健仁都回来了。

    盈袖对沈咏洁说了上午元应蓝的事。

    沈咏洁冷笑道:“这娘儿俩唱双簧呢,你不用理会她们……”

    盈袖顿了顿,悄悄问道:“娘,到底是什么事啊?齐王妃为什么要您放过她?”

    沈咏洁不屑地撇了撇嘴,道:“不过是那些腌臜事,你是姑娘家,不知道为好。”

    盈袖马上闭口不再问了。

    结果过了一天,就传来消息,说齐王妃疯了。

    她披头散发跑到大街上,看见妇人模样的人就拉住说:“元王妃,我什么都没看见!我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就算看见了,也什么都不知道!求求你!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再不敢了!我……我……挖了自己的眼睛给你看!”说着,就往自己脸上乱抓,抓得面上血肉模糊,生生地毁了容。

    元应蓝急得要命,跟在齐王妃身后疲于奔命,可是她又重病在身。根本就拉不住身强力壮的齐王妃。

    就这样放任齐王妃满大街的跑,终于把这件事传得尽人皆知。

    齐王妃疯了的第二天是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龙抬头,按东元国的习俗。二月初二也是土地神的生辰,被称为“土地诞”,家家户户都要给土地神贺寿,到土地庙祭祀。

    这一天也是阳气回升的时候,正是春耕之际。

    前朝大周的皇帝重农桑,务耕田,每年都会在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以示亲农。

    京城的世家高门也不例外,都会摆土地宴庆祝。

    盈袖和沈咏洁接到不少请帖。他们挑了几个推辞不了的人家赴宴。

    第一家就是张家。

    元王府的人听了元宏帝的旨意,凡是三侯五相这样人家的请帖,他们都应该能去就去,跟他们搞好关系。

    张家的土地宴摆在张家郊外的农庄上。

    盈袖跟着沈咏洁去张家郊外的农庄赴宴。一路走来。见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心里也很高兴。

    去年东元国雪下得又早又多,瑞雪兆丰年,今年肯定是个好年成。

    他们一行人来到张家的庄子上,迎面就看一个非常古拙的门楼,上书“劝耕堂”三个大字,正是这农庄的名字。

    张家四爷张绍天专门在大门口迎接他们。

    当知道沈咏洁接了他们家的帖子,张绍天在心里暗暗高兴。只是不敢露出来。

    盈袖对张家印象不好,很讨厌张家的女眷。但是沈咏洁却说要还张家的人情,所以第一家就来到张家做客。

    盈袖不敢让沈咏洁一个人赴宴,因此还是跟了过来,只是没有带小磊。

    张绍天看着婆子将沈咏洁扶下大车,忙道:“快把暖轿抬来。元王妃和盈郡主都生得娇弱,受不得冻。”

    盈袖无语地用手扇了扇风。

    这天气,虽然不热,但是绝对不冷好不好?

    不过在沈咏洁身边,盈袖不敢太出格,规规矩矩跟在沈咏洁身边,看着她跟张绍天正正经经福了一福,自己也忙跟着福了下去。

    “多谢张四爷照应。”沈咏洁彬彬有礼地说道。

    “不……不谢……应该的……应该的……”张绍天没料到沈咏洁还专门跟他说话,只觉得半边身子都木了,连舌头都不好使,说话打结。

    盈袖听得在旁边暗笑,想这张四爷看起来跟张家别的人倒是不一样,就是不怎么会说话,怎么他照应她们,就成了“应该的”?!

    沈咏洁和盈袖进了张家的劝耕堂农庄,很快被从里面迎出来的张家大夫人曾惠言和二夫人赵桂婵接到内院去了。

    张绍天要在外院招待男客,没有去内院。

    不过他一想到沈咏洁就在他家农庄内院做客,心里就乐开花,见谁都笑吟吟地。

    他本来就能干异常,又是张家几兄弟里面最有本事的。

    前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无心仕途,大家还惋惜了很久。

    如今看他在人群中长袖善舞的样儿,都说张家好不容易出了能人。

    张家大爷张绍洪是副相,一直想让四弟能帮衬自己。

    现在看见他终于想通了的样子,还以为是娘亲的主意起作用了,已经在暗暗盘算等过了二月初二土地宴,他就要着手给四弟娶媳妇。

    自从齐漱玉来到张家,他觉得四弟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盈袖跟沈咏洁进了张家内院,就被分开了。

    沈咏洁跟那些夫人奶奶们坐在一起。

    盈袖当然就跟未婚的小姐们在一起。

    她一去,没有看见沈家的姑娘,别的人都不熟,已经觉得落了单。

    就百无聊赖走到院子中间看花树。

    因是在乡间,这些院子前面的场地都非常宽敞。

    场地上种了垂丝海棠、素心腊梅,还有梨树,开的花各种颜色都有,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鹅黄的腊梅,姹紫嫣红满是春。

    她走到一棵海棠树下,伸手攀折了一支海棠,凑到鼻子边闻有没有香味。

    就在这时,她听见树后有人在说她家的闲话。

    “嗐,这你们都不知道?齐王妃疯了,那是被心病逼疯的。什么心病?嘿嘿,你可问对人了。你们那时候不在场,我可是在场。去年冬至筵的时候,元王府有女眷跟庆喜班里的人有染,结果被齐王妃撞见了,才吓出病来……”

    一听这话,盈袖气得脸都紫了。

    看来她还是太善良了。

    本来是齐王府里面的脏水,生生泼到元王府!

    不仅她娘,连她本人都被拖下水!

    你听这谣言说的,并不指名道姓是元王府的谁,而是一句“元王府女眷”,就把她和她娘包圆了!

    盈袖从海棠树下转了出来,盯着那个传谣言的人细看。

    果不出她所料,就是唐海洁这个贱人!

    “唐大小姐,我想问问,到底是你真的蠢,还是告诉你这谣言的人认为你比较蠢好骗所以才借你的口传谣?”

    “你血口喷人!”唐海洁背后说人闲话,没想到被正主抓个正着,有些惊慌失措地退了两步。

    “我血口喷人?就许你州官放火,不许我点灯乜?我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唐大小姐有脑子吗?元王府的人该是有多蠢,要跑到齐王府去跟戏子有染?!”盈袖啪地一声用力折下一根海棠树枝,握在手里,对着唐海洁指过去,“你说话啊!我问你,如果你要偷人,你会趁张家这一次请客的时候,专门跑到张家偷人,还被张四小姐亲眼撞见吗?!”

    “够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偷人?”唐海洁脸都绿了。

    刚才她说别人的八卦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儿,现在被人泼脏水泼到自己身上,立马就不干了,揪着盈袖非要问个青红皂白。

    “我没有看见,我只是依着你的话说。——难不成,你在齐王府亲眼看见有人偷人?呵呵,堂堂齐王府,为了抹黑别人也是拼了。这自己家内院都能让戏子自由进出的范儿,也是京城里的头一份吧!我真不知道,这谣言到底是贼喊捉贼呢,还是狗急跳墙?”盈袖嗤笑一声,手里拿着海棠树枝在这些小姐们面前晃了一晃,吓得大家缩了缩脖子,生怕被那树枝抽到自己身上。

    不过这些贵女小姐们听盈袖这样一说,也都觉得有理。

    是啊,如果这事是真的,外人都能在齐王府内院跟戏子偷|情,那他们自己该是有多乱啊!

    真是篱笆松了就莫怪被狗钻……

    元应蓝跟着齐漱玉从人后走过来。

    前面说的那些话,她还可以不用理会。

    但是听见盈袖把水引到齐王府的内院,她就忍不住了。

    “盈郡主,请慎言。”元应蓝淡淡说道。

    盈袖其实早就听见后面有脚步声过来,她回头,看见元应蓝穿着一身月白缎裙,外罩粉蓝色蝶舞戏枝纱衣,头上只戴着青金石首饰,倒是衬得她的脸色不那么黄瘦了。

    “蓝郡主,啧啧,我才刚帮你辟谣呢。都说齐王府内院松懈,连戏子和外人都能跑到你们齐王府偷人,你倒是要仔细查查,是谁那么阴险,传这种毁人名节、断子绝孙的谣言!”盈袖抓住那谣言的不当之处,逼着元应蓝回应。

    她知道这一次势必不能善罢甘休,所以她不会再心慈手软!

    ※※※※※※※※※※※※※※※※※

    第一更四千字,感谢亲们昨天的月票、推荐票和打赏!O(∩_∩)O。

    晚上尽量加更……(未完待续……)

    PS:感谢enigmayanxi昨天打赏的仙葩缘。感谢浅笑轻纱昨天打赏的灵宠缘和仙葩缘,感谢May1977昨天打赏的和氏璧。感谢shimingxin昨天打赏的和氏璧。感谢歆上昨天打赏的灵宠缘。恭喜歆上成为倾世宠妻第十个盟主大人。么么哒。O(∩_∩)O。

第280章 败家 (加更)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盈郡主你这样说又有什么意思呢?”元应蓝说话的速度很慢,像是很吃力的样子。

    她本不想回应那些谣言,可是盈袖说得也不无道理。

    仔细想一想,她还是很懊恼的。

    那谣言初听还不错,但是只要细想一想,就会想到这其中的不当之处。

    特别是对齐王府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

    这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了……

    “蓝郡主,你还没有定亲吧?如果任凭这个谣言传下去,可就不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了。”盈袖的眼神灵动,杏眸在海棠树下闪亮如星,映得整个人都生动起来。

    元应蓝心里一窒,她闭了闭眼,缓缓点头:“多谢盈郡主。”说着,她转身看向刚才说闲话的唐海洁,淡淡地道:“唐大小姐,这种无稽之谈,以后请你不要乱说了。给元王府抹黑,也给我们齐王府抹黑……”

    “就是,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盈袖在旁边插嘴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真是防不胜防……”

    “盈郡主真是会用成语,瞧这说话一套一套的。”齐漱玉在旁边掩袖笑道,然后扶起元应蓝的胳膊,“蓝郡主,您还病着,别太劳神。”

    “唐大小姐,你也还没定亲,就这样跟八婆一样四处说闲话,也不怕以后嫁不出去?”盈袖这时候一个都不想放过。

    别以为造谣不用负责任,她一定要让她下次再不敢多嘴多舌。

    唐海洁有些害怕盈袖手里的海棠树枝。往后又退了一步,嘴硬说道:“奇怪了,又不是我传出来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做什么只说我,不去说那传出这话的人?”

    “那是谁告诉你的?”盈袖的眼眸眯了起来,她就是故意激唐海洁,好让她说出来是从谁哪里听来的。

    “是……是……是……”唐海洁正想说那人的名字,却发现自己张口结舌,怎么也说不出来那个到嘴边的字!

    而且她细想想。就连那人的样貌在她脑海里都逐渐模糊,就像一张褪色的画片,逐渐消失了踪影。只剩一片空白。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想不起来了……我怎么会想不起来了……”唐海洁喃喃念着,脸色逐渐发白,脑子里突然一阵没来由的疼痛,就好像有人突然拿锤子照她的后脑勺狠狠敲了一下一样!

    于是唐海洁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晕了过去。

    盈袖忙伸开双手。道:“不关我的事。大家都看见了。我连她的衣裳都没有碰过!”

    确实没有碰到,她们还隔着起码十步的距离。

    而且唐海洁刚才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就这样两眼一翻白,倒在了地上。

    “行了,别装了。”人群里有跟唐海洁不睦的姑娘不屑地哼了一声,“明明是自己造谣,还要推到别人身上。现在被人顶着问,编不出来了。只好装晕……这一套,我三岁之后就没有玩过了……”

    盈袖往人群中瞥了一眼。发现说话的姑娘是王家的大姑娘王锦园。虽然她和她不像跟沈遇乐一样熟悉,但是看在她大舅母王月珊份上,盈袖还是对王锦园微微笑了一笑。

    王锦园回了她一个微笑,飞快地低下头,跟身边的姑娘说话去了。

    唐海洁的下人忙跑上来将她抬走。

    等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头疼的厉害,刚才发生的事,几乎忘了一半,那个最先告诉她谣言的人,当然再也想不起来了。

    不过她这样说,却没人信她。

    大家都认为是她自己编瞎话传谣,诋毁齐王府和元王府的名誉,对她很是不满。

    唐海洁百口莫辩,连着了谁的道儿都不晓得。

    张家的土地宴,除了出了唐海洁的事,别的一切正常。

    盈袖仔细又仔细,这一次总算没有出任何纰漏。

    她和沈咏洁两人走出张家劝耕堂的大门,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张绍天赶过来送她们,轻声向沈咏洁道歉:“唐大小姐的事,是我们的错,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敢在他家里传这种诋毁沈咏洁的谣言,看他不整死他们!

    沈咏洁不是很在意,笑着道:“没什么,袖袖已经教训过她了。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张四爷不用管了。”

    张绍天很是感动,忙道:“不麻烦,不麻烦,一定要管……一定要管!”

    盈袖:“……”

    沈咏洁笑了笑,带着盈袖告辞离去。

    没几天,唐安侯府的侯爷唐谦,也就是唐海洁的亲爹,被发现克扣军饷,唐安侯府统率的右路大军八万将士有三成被拖欠饷银三个月之久。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元宏帝震怒,一旨圣旨传到唐安侯府,夺去唐谦的唐安侯爵位,改由他的儿子世子唐海峰继任。

    唐谦被兵部锁拿入狱,关在了黑牢里面。

    唐家被这一通打击弄懵了,四处托人说情,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家女儿嘴太长,传闲话,同时得罪了齐王府和元王府两大王府的缘故。

    唐安侯府虽然是世袭罔替的三大侯府之一,但也扛不住同时得罪两大王府。

    而且唐谦正当盛年,算是唐家真正有出息的家主,却被元宏帝夺了爵,由他刚刚二十多岁的儿子继任唐安侯,大家都不看好唐家。

    元宏帝也不看好唐家,借军饷的事将唐家的兵权又削了一半,只留四万给唐安侯府,另外那四万被编入御林军,成为天子亲兵。

    东元国的另两个侯府长兴侯府和万宁侯府看在眼里,都知道唐安侯府是被人整了。

    拖欠军饷的事。三路大军都是常事,并不算是特别大逆不道。

    但是这种事,不能拿到台面上说。

    一旦得罪了人。别人有心整你,一抓一个准。

    唐老夫人震怒之下,对唐海洁这个罪魁祸首更是深恶痛绝,一看见她就生气。

    唐海洁没想到自己从堂堂侯府的嫡长女,变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祸害,心里又害怕,又懊恼。还有几分委屈。

    但是她还没有来得及想法子扭转颓势,外面也传开了有关她的谣言,说她“颧骨高耸。眉藏阴鸷,克父伤母,是败家之相。”

    正好她的亲爹唐安侯唐谦被锁拿下狱,娘亲唐安侯夫人张韶华气得一病不起。天天在家里请医问药。唐家的八万大军生生少了一半,只剩下四万,都是因为她的过错。

    这样一来,恰好坐实了这句传言。

    当唐老夫人听见这个传言的时候,叹了口气,吩咐自己的儿媳妇张韶华:“算了,洁儿也不用嫁人了,让她剃度出家。就在家庙里修行吧。”

    “啊?娘啊,您不能这样啊!洁儿才十五岁。刚刚及笄啊!您怎么能这么狠心?让她这么小年纪就出家?”张韶华急哭了,顾不得下人们都在场,就给唐老夫人跪下了。

    唐老夫人摇头道:“要怪,你怪你自己没有好好管教好她。一个姑娘家,嘴这么长,祸延父母亲族,你知不知道?——和咱们这一大家子人比,就只能委屈她了。”

    张韶华听这话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心里更是着急。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被逼出家。

    从唐老夫人那里离开之后,她连忙叫人备车,要回娘家找自己娘亲过来说情。

    张韶华便是张家的女儿,张绍洪是她亲大哥,张绍天是她亲弟弟。

    回到张家,张韶华还没有见到张老夫人,就见到在他们家寄居的表妹齐漱玉拉着她悄声说道:“表姐,你是不是为了你家的事回来找姑母帮忙的?”

    张韶华忍着羞耻点点头,道:“我要去见我娘。”

    “表姐,这事你不如求求你四弟,可能还管用些。”齐漱玉惋惜说道,“这些天,听说他在兵部帮忙。”

    “真的?”张韶华听了大喜,但是想想自己丈夫的事不急,还是女儿的事更着急一些,还是先去找张老夫人说话。

    张老夫人听她求了半天,就是不肯松口:“韶华,这件事确实是洁儿不对。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洁儿吃口舌的亏,不是第一次了,你不好好管管,由得她把你们侯府的军力弄丢了一半!这样大的过错,若是在我张家,我就给她三尺白绫自我了断了。你婆母只让她剃度,在家庙出家,已经是留了余地。你就不要到处乱跑,惹你婆母生气了。”

    张韶华被张老夫人说得吓了一跳。

    仔细想想,女儿确实有些胆大妄为,就先悄没声息在家剃度吧,等以后再说。

    到了二月十五,唐安侯府的大小姐唐海洁正式剃度出家,进唐家家庙为唐家和东元国祈福。

    这一天正好是大朝会。

    元宏帝下朝之后,宣了沈大丞相和四个副相,还有唐安侯、长兴侯和万宁侯,以及战世荣、元应佳和元晨磊去御书房说话。

    新任唐安侯唐海峰有些为难,在御书房里坐立不安。

    元宏帝问他有什么事。

    他忙对元宏帝道:“今日是舍妹剃度出家之日,微臣想早些回家参加她的剃度礼。”

    “哦?”元宏帝笑了笑,“这是大好事。佛门清静,正好修心养性。”

    谢东篱在旁边笑道:“正是。陛下,不如您给唐安侯的妹妹赐个法号,以示恩宠,唐安侯以为如何?”

    唐海峰在心里大骂谢东篱狡诈:还恩宠?恩宠你个头啊恩宠!

    如果让元宏帝一赐法号,那他妹妹以后想还俗都不行了!

    这个尼姑,就得一辈子妥妥地做下去了……

    正要推辞,元宏帝已经点头赞好,道:“行啊,不如就叫‘妙善’,唐爱卿觉得怎样?”

    皇帝说出了话,他不敢推辞,只好拱手道:“多谢陛下赐名!”

    元宏帝满意地点点头,“那好,就叫‘妙善’吧。谢爱卿,拟旨。”

    谢东篱马上一挥而就,写下圣旨,由元宏帝看过之后,用了玉玺,交给太监,跟着唐安侯一起回唐安侯府去了。

    张韶华在家里看见元宏帝的旨意,当场就晕了过去……

    这边唐安侯走了之后,元宏帝就说起元应佳的亲事。

    “佳儿今年就年满十八了,这亲事还未议,众位爱卿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元宏帝慈祥地看了元应佳一眼。

    元应佳有些不安,喃喃道:“皇祖父,孙儿不着急。您日理万机,不用操心孙儿的这点小事。”

    “朕怎么能不操心呢?你皇祖母和亲娘都病了,朕不替你操持,谁来替你操持呢?”元宏帝感慨说道,看了战世荣一眼,又道:“再说,南郑国那边的质子也催得紧,朕希望,你还是成亲了,带着媳妇一起去比较好。”

    元应佳深深低着头,手里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指甲一直掐到他手心的肉里。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这个质子的事,还是落到他头上了,他不服…………(未完待续……)

第281章 为难

    “众位爱卿,你们议一议,看看派谁去南郑国比较合适?”元宏帝笑着说道。

    如今的皇子只有元健仁一个人,不过他瞎了一只眼,又伤了腿,至今还在调养。

    皇孙倒是有两个,元应佳和元晨磊。

    元晨磊到今年下半年才满十一岁。

    元应佳到年中就年满十八岁了张家一向是站在皇后齐雪筠这边的,而且一直觉得元应佳是太子后嗣,才是正统。

    现在听元宏帝的意思,好像是要元应佳去南郑国做质子,张绍洪马上表示不妥,他拱手说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咱们东元国满打满算只有一个皇子,两个皇孙,这去南郑国做质子的事,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元宏帝看了他一眼,白胖的面皮耷拉着,似笑非笑道:“朕并没说一定让佳儿去南郑国做质子,张爱卿这是怎么回事?是想代朕做主了吗?”

    “微臣不敢!不敢!”张绍洪的身子弯得更厉害了,忙笑着转移话题,“质子的事当然由陛下全权做主。微臣并不想咱们东元国任何一个皇子、皇孙去别的国家做质子。”

    元宏帝叹了口气,默默地闭上眼沉吟半晌。

    陆副相笑了笑,点头道:“张副相言之有理。北齐国皇帝光儿子就有十多个,皇孙加起来有五十多个,甚至连重孙,微臣都听说生出来了。南郑国虽然没有北齐国的皇子那么多,但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