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梭时空的商人-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在躲过了煤山殉国之后。觉得当时的内阁全都是废物。因此就下旨将东林领袖钱谦益调入京师,出任新一届的内阁首辅。

    这位一生蹉跎,四次起复却又四次被撸掉的探花郎,从二十九岁到现在才做过四年的官。这次一步登天终于做到了天下文臣至高的位置上。哪怕已经六十多岁了,现在的精神却比那些小年轻们还要好!

    来到京师之后,为了不至于干上一段时间就被再次踢走。钱谦益详细打探分析了朝廷内外的所有情况。得出的结论就是,整个京师之中,唯有崇祯皇帝和高国师不能得罪。否则估计他的这个首辅也做不了多久。

    当高阳提出要直接把满清使节抓起来的时候,钱谦益就悄悄观察了崇祯皇帝的脸色。发觉皇帝陛下没有一丝的不满,甚至还微微点头,目光之中一片满意之色。钱谦益当即就抓住机会跳了出来,出言支持高阳。

    “水太冷?”殿内众人全都一副莫名的神情,谁都不明白高阳说的是什么意思。

    高阳很明显没有什么解释的意思,他不插手大明朝廷的事务。崇祯皇帝想用谁做什么官是他自己的事情。高阳没有兴趣掺和。

    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礼义廉耻也要看是对什么人用。整天纠结这些事情,还不如好好去处理事务。”

    “国师说的没错。”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穿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形依旧消瘦,但是往日里蜡黄的面色此时却已然红润起来。目光也是炯炯有神,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

    “这些个叛逆们无恶不作,连年犯境烧杀劫掠的落下了累累罪行。此时兵败式微了,就想着要招安?这个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也不用见了,直接拿下压入天牢着有司严审。日后此等叛逆皆是如此处置。”崇祯皇帝给这件事情来了个一锤定音。

    数十年的残酷搏杀,为了对付这些叛逆们,崇祯皇帝几乎丢掉了整个国家。现在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怎么可能会同意在这个时候放满清一马?他又不和满清搞走私赚钱!

    “还有件事情要说一下。”殿前的大汉将军们离开太和殿去宫门外面抓人去了。殿内各位大臣们小声细语,交头接耳的想要继续下一个议事项目的时候。高阳突然出声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崇祯皇帝背手回到龙椅上坐下,轻笑着问道“国师还有何事?”

    高阳轻笑着对崇祯皇帝躬了躬身,笑着说道“一件小事情,只是让诸位大人们带个话而已。”

    说完转身环视着惊讶看着他的殿内大臣们,微微勾动嘴角,面色渐渐冰冷,捏了捏手指,冷声说道“各位大人,我请你们去给那些和满清做生意的人传个话。十天,十天之内到官府自首的人,我可以放他们一条活路。只查没家产作为惩罚,不要他们的命。十天之后,那就连命一起还回来吧!那些死在满清手中的百姓官军们都在等着他们呢。”

    能够在边境一线和敌国做大规模走私生意的人,哪一个会没有背景?哪一个的背后不是通着朝廷大员?没有人在背后支撑,敢做这种血腥生意的人早就已经被人给吞的渣滓都不剩了。

    高阳的一番话在太和殿内激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这些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大臣们来说,哪一个不是收了那些走私商人们的孝敬?就连刚刚来到京师没多久的钱谦益前段时间都收到了某位大商人送来的两万两银子的孝敬。高阳的这番话听在这些人的耳朵里,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高阳这就是直接操刀子要杀人了。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大头巾们气愤填膺的想要反驳高阳。可是话还没有说出口,抬头迎上高阳那冰冷的,不带一丝感**彩的双眼。全都像是一团小火苗遇上了万年冰封的雪山一般,瞬间都没了声音。

    双方的实力严重不对等。大头巾们除了动动嘴巴之外,什么都做不了。而高阳却一向喜欢直接动刀子!这些人精们还没有到为了银子不要命的地步。

    “砰!!!”一声重响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过去。那是崇祯皇帝奋力的拍了椅子扶手!

    “该死!该死!!都该死!!!”如果说还有谁能够比高阳更加气愤那些出卖国家利益换取个人利益的走私商人们的话。那就只有崇祯皇帝了。他是皇帝,整个国家都是他的!那些走私商人们的行为就是在割他的肉,放他的血啊!

    “国师!还等什么十天,直接把所有人全都抓起来,严加审讯!这些人统统死有余辜!”崇祯皇帝胸膛急剧起伏不定,双手紧紧攥拳,手指关节都隐隐泛白。面色涨红的几乎是吼着喊出来!

    大殿里面的群臣们全都垂下了目光。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多说话,生怕一张嘴就被当成了那些走私商人们的同伙。私通敌国这个罪名,谁也抗不住。(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一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 五

    “陛下稍安勿躁。”高阳笑了笑,说道“大明是有王法的。大明也有礼义廉耻的。给他们一个自首的机会也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高阳话说的好听,其实他的打算是用这种方式去逼迫那些走私商人们。要是谁真的自首了,那就查没家产,人送去矿山做苦力赎罪。虽然说同样没有出头之日,不过怎么说也还能留下一条性命多活一段日子。

    要是到了时间还心存侥幸的。那就不好意思了,直接连人带家产全都查没掉。高阳从来都没有放过他们的打算。他只是想省下些气力罢了。

    “此事全都交给国师了,一定要严查到底,一个都不放过!”崇祯皇帝好不容易才收敛了心中的愤怒,将事情交给了高阳去处置。他的心里明白,一旦高阳上手了,那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些人。

    大殿里面寂静无声,所有的大臣们全都垂下了头,目光虚幻的看着自己的鞋子。

    谁都不敢出声,谁都不敢去接高阳的话茬。虽然人人都收了钱,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可是被按在水面下和被人挑破完全就是两码事!

    这个时候出声为那些人说话,不是直接表明自己收了钱嘛?皇帝和国师都在冷眼看着呢,没有人会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高阳双臂环抱在胸前,身子侧立,轻轻晃着一条腿。带着笑意的眼底深处却满是冰冷之色!

    这些大殿上的大臣们全都没救了。他们都说传统的大明读书人。贪墨和接受孝敬对于他们来说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哪怕高阳大规模提高了他们的俸禄待遇也是一样。

    对于这些人,高阳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他已经安排一批优秀的生化战士们出任基层官吏,要不了多久就能让这批人快速上位。这批生化战士们可不会有大明读书人的种种弊端,必然会很好的打理整个国家。哪怕日后高阳离开了也无所谓,因为同样由生化战士们掌握的总参谋部会全力支持他们!

    日后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取消这些生化战士们的地位。等到这些生化战士们老去之后,高阳在各地建立的学舍培养出来的全新人才就可以接班了。

    往日的那种做用词优美的诗句。文章华丽的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式,必然会被彻底砸碎!

    实际能力与道德规范才是唯一的标准!会不会吟诗作赋,能不能将圣人说过的话全都背出来。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日后大明的官吏们。最重视的就是实际能力!毕竟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帝国将会有着太多太多的海外领土。同样也会有着太多太多的土著居民们。

    ‘之乎者也’估计是感化不了那些土著手中的弓箭和长矛的。唯有铁血的手段才能维护住大明帝国的利益!这才是为官应该做的事情。

    。。。。。。

    “混蛋!混蛋!!放开我!”年近四十岁的代善四子瓦克达奋力挣扎着身躯。强壮的身子来回扭动,险些将架住他的大汉将军们甩了出去。

    几名拿下瓦克达的大汉将军面色微红,几个人居然拿不下一名手无寸铁的随从。这让他们的面子往哪搁?旁边那些宫门守卫们可都在看着呢。

    一名大汉将军冷着脸扬起了手中的佩刀。甩手就将厚重的刀鞘甩在了瓦克达的后脑勺上。

    “咚!”的一声闷响,遭到重击之后,高声喝骂着的瓦克达瞬间就晕了过去,强壮的身子软到在地。一旁宫门守卫们看着都感觉疼的要死。

    “唉~~~”已经六十余岁的代善长叹口气,缓缓闭上了浑浊的双眼。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堂堂天朝上国居然会做这种事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啊!

    “圣上说了。你们只是叛逆,不是什么使节。”这是来抓人的大汉将军的话。

    代善心中一片凄苦之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已经被注定的命运。更加是为满清的未来在担忧。

    现在居然就连谈都不愿意谈,大明的意图已经昭然预揭。这是想要将他们赶尽杀绝的节奏啊!

    要是在以往,代善绝对不会在乎这些事情。打就是了。可是,现在大明突然之间冒出来一支强悍到无与伦比的强大军队。并且在宁远城外展示出了其彪悍绝伦的战斗力。根本打不过!

    想起之前在京师城外见到的连绵成片,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庞大军营。看着那无数面在寒风之中猎猎作响的鲜血般殷红的鲜艳旗帜。早已经看透世间一切的代善心里清楚的很。大清,要完了。

    等到寒冬过去,春意萌发的时候。这支军队必然会北上沈阳。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甩不开的坛坛罐罐的满清,拿什么去抵抗这支军队?是与沈阳城一同玉石俱焚?还是抛弃这些年来的一切。再次回到那遥远北方的深山老林子里面去打猎?

    “走!”代善年纪大了,而且还是正使。大汉将军们并没有用绳索将他捆住,只是在一旁看管。推着他的身子就向天牢方向走去。

    跟着代善一起来的人全都垂下了头。一副爹死娘改嫁的表情。这些人又不傻,这些年两边杀来杀去的,谁的手里不是沾满了鲜血?现在大明这种态度,这些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被推搡着向前走的代善奋力转头看了一眼越行越远的巍峨皇宫。那深红色的厚实城墙在他眼中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他这一生,恐怕是没有机会在看第二眼了。

    。。。。。。

    京师西北方向,数百里外的张家口此时正是隆冬时节。关墙外面大雪飘舞,入眼望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里长期以来就是大明走私商人和北边的满蒙做交易的重要关口。以往皇太极入关的时候周边所有的长城关口全都打过了,单单就是放过了这里没有攻打过。

    张家口这里商铺众多。人丁兴旺,银子与各种货物更是数不胜数。以满清那种没见过钱穷苦性格。单单是放过了这么一大块肥肉,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前段时间李自成的军队占据了宣府一带。张家口的商人们奉上了大笔的银子。买通了守将们,对他们和塞外的走私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城头上大旗变了,但是生意却还是照样做。

    而等到高阳带着大军风卷残云一般收复了宣大一线之后,没等这些商人们筹集好银子去找高阳孝敬,高阳就已经回京师去了。

    等到他们拿着银子去宣府找到负责镇守这里的生化战士将领,要求多多关照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人被轰出宣府之后没过多久,高阳的边境封锁令就到了。任何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百姓全都不允许出边墙一步。任何东西,不管是铁料铜料还是一针一线都不允许运出边墙。

    现在在这边驻守的可不是以往那些早就已经被喂熟了的明军。驻扎在这边的是那些新兵营中没有被几支野战部队选上的新兵。他们虽然没有入选精锐的野战部队。可是同样是以合格的成绩从新兵营里面出来的优秀军人。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来到这边以后因为违反军纪被砍掉了脑袋挂在城墙上的那十几颗大好头颅一直在提醒着所有的新兵们。走私商人的生意瞬间就被断了。

    张家口内一座装饰华丽的茶馆,二楼的一座烧着取暖炉,温暖的雅间内。几名在张家口赫赫有名的大商人正聚集在这里商谈着北边来的信息。

    “听说了没?那位二贝勒在京师里面被抓了起来。就等着问斩了。”一名大腹便便,皮肤白皙,穿着厚重皮裘的中年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说道。

    “嗯。”坐在他身旁的一名年过六旬,满脸皱纹,皮肤却白嫩至极的华服老者应了一声,接着说道“那位国师说十天之内让咱们去官府自首,诸位怎么看?”

    “个此扯淡!那个寡货当咱们是什么?说自首就自首?真是疯了!”一名端着温酒酒杯的华服商人气急败坏的出声吼道。

    “王掌柜的,别急了。咱们今天聚在这里就是要商讨一番此事应当如何应对。骂人要是有用,咱们还用在这里喝闷酒?”那名穿着皮裘的中年男子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眯了眯眼睛,冷声说道。

    被唤作王掌柜的中年男子仰头喝干了手中青瓷酒杯中的温酒。抬手抹了巴嘴角,将目光投向一旁那位一言不发的老者,喘着气说道“乔老爷子,那国师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手中握着千军万马,也不稀罕咱们的银子。他要是真的想要动咱们,咱们可扛不住。一直以来大家都以您老人家马首是瞻的,此事您老意下如何?”

    那位神色一直古井无波的乔老爷子抬了抬眼皮,带着冷意的目光环视在座的几位大家,神色淡然的说道“王掌柜的,要是真的这么说。我拿了主意之后,大家伙可否真的听我的?”

    “那是当然!”在座的一众掌柜东家们急忙出声应和。

    与北边做生意的人之中,一向都是以这位乔老爷子为首。他的生意做的最大,身后更是通着天!

    乔老爷子和朝廷里的诸位大人,和宫里的几位大太监全都有着联系。甚至能够直接和建虏大酋长说上话。在这宣府的一亩三分地上,说是手眼通天也毫不为过。

    今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议这件对他们来说生死存亡的大事件!(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二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 六

    “诸位。”神态倨傲的乔老爷子掸了掸衣服,缓缓站了起来。

    看着在座的几人都将目光集中到自己的身上之后,乔老爷子抿着嘴角淡然一笑,慢吞吞的说道“大明可是有王法的。国师大人说我们勾结建虏,走私物资。他有什么证据?让我们自首?那岂不是主动把自己的脑袋伸到他手中钢刀之下?”

    “不错。”那名穿着皮裘的中年男子随声应和道“咱们都是本分守法的商人。给宫里的商税一文也没有少过。各位大人的孝敬也从来都没有断过。总不能国师动动嘴皮子,说咱们是,那就真的是了?”

    在座诸位全都轻笑着应声。事情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大家伙心里都清楚的很。只不过,有些事情明面上可以说,但是却只能在暗地里悄悄的做。

    “自首的事情就当做没有听过就行了。大家伙都出点银子,送去京师找人通融通融。就算那位国师大人高风亮节,不收咱们的孝敬。可是他手下那么多人,总是要养家吃饭,置宅买地的吧?”乔老爷子一番话让所有人全都眼前一亮。

    那位国师心狠手黑,杀人不眨眼。但是他总不能所有事情都自己去做吧?办事的时候还不是得那些手下们去做?总不能他那么多手下都和他一样对白花花的银子视而不见?

    千里做官为了什么?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上好良田。那前三后三的华屋美宅。那天南海北的奇珍美味。那江南水乡的娇柔女子,扬州瘦马不都是要用银子来换?

    只要能够用银子摆平那些国师手下办事的人,那国师也就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自己跑过来一家一家的去翻账本,亲自带着人马在边墙巡逻吧?

    “此计大好。”那名中年男子拍手叫好,笑呵呵的出声应和。

    “既然李东家也觉得好,那李东家就多出些银子吧。”王掌柜冷笑着出声说道。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收买办事人的计策说着简单,可是要花的银子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心里全都明白像是这种查抓商人的案子。经办的人必然是那位国师的心腹。而且,办这种案子的油水那绝对是油汪汪的。想要收买明显能够大捞一笔的国师心腹。谈何容易!

    “银子少了是不成的。话我不用多说,大家伙心里也都能明白。想要喂熟办这种案子的人,让他可以心甘情愿的去硬顶着失去国师的信任的风险为咱们办事,那必然是要狠狠砸上一笔的。”乔老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飘飘的说道。

    “那大家伙觉得该如何出这笔份子钱?”李东家皱起了眉头,出声问道。

    在座的都是赚杀头银子的狠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银子吗?现在让这些商人们白白从口袋里面掏银子出来。那和拿刀割他们的肉没有任何区别。

    “当然是谁赚的多谁就出的多了。”王掌柜瞟了面色古井无波的乔老爷子一眼,出声说道。

    “就是,就是。”其余几位生意不大的商人急忙出声附和。

    “呵。”乔老爷子抬了抬眼皮,皮笑肉不笑的轻声说道“诸位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脑袋上面来了?当我乔某人好欺负吗?”

    顿了顿,乔老爷子勾起嘴角冷笑一声,阴冷的目光环视在座诸位。满是皱纹的面孔渐渐红润起来,冷声说道“这笔银子我乔某人自己出了也无所谓。只不过,要是真的可以买通办事的人,让人家高抬贵手放过我等。也还要给出一些替罪羊让人家好去和国师交差才是。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乔老爷子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座的各位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不想出银子?可以,等人家来了之后就去做替罪羊吧!

    “这是大家伙的事情。理应大家平摊。怎么能让乔老爷子出大头呢?”心思活泛的李东家出言打破了雅间内的尴尬气氛,其余几人也急忙出声附和。

    神色淡然的乔老爷子倨傲的环视了在座的诸位一圈,冷声说道“既然大家伙都想出银子,那就这么着吧。在座的每家出五万两银子,我亲自去一趟京师。宫里的关系也该动用了。”

    乔老爷子之所以能够在这和北边走私的生意上占据大头,除了朝中有大人物关照之外,他和宫里的某位贵人同样保持着联系。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等国师手下办事的人过来之后。今天没来的那几位,咱们就检举他们私通敌国的罪行吧。”乔老爷子轻声细语的就将往日里不怎么对付的另外没来的几家走私商人推进了火坑之中。

    “就是,就是。”众人急忙应声附和。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事情。他们最喜欢做了。因为出了一大笔银子而隐隐作痛的心也稍稍好受了一些。

    心头大患有了应对的方法之后,在座的几位又开始有说有笑起来。谈谈朝廷最近的变动。谈谈那些整天冷着脸的边军,谈谈江南的风花雪月什么的。一直到那位王掌柜的抛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北边来的这趟生意。咱们还做吗?”王掌柜的一句话就让屋子里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因为高阳的封锁战,导致满清的日常生活用品大规模缺乏。虽然和大明相比根本什么都算不上,但是满清毕竟是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每天的消耗极为惊人。

    同时,宁远城外的一场大败也惊醒了所有的满清权贵们。皇太极死后被抛弃的火器重新得到了巨大关注。

    遭到重创的天佑军被再次重建,得到了几乎是倾国之力的鼎力支援。往日里叫嚣着满清弓马得天下的人全都闭上了嘴,现在一切都以天佑军的重建为主,所有资源都向这边倾斜。

    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在宁远城外或是战死,或是被抓。全新的天佑军就改由汉军镶红旗梅勒额真孟乔芳统领。

    不是满清权贵们不想将这支军队抓在自己的手里,而是他们真心对火器不通!

    这些脑袋里面全是肌肉的满清权贵们拉弓射箭还行,让他们去玩火枪火炮,计算射角什么的就太过难为人了。

    多尔衮在全新的天佑军大量填充了满人,八旗中剩余的精锐几乎被完全抽调一空。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还有那些来充数的蒙古人和汉人们。汉军主要是做教授的事情,其主要兵力已经改由满人们来充当。

    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满清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不是二百多年之后的后代们能够比拟的。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压迫下,满清权贵们迅速统一了步调,只用了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更加强大的天佑军给重建了起来。

    军队是建立起来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同样参加了宁远之战,战后侥幸逃脱的孟乔芳向多尔衮进言,天佑军使用的火器根本无法与那支明军相提并论。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威力上,全都有着云泥之别。他希望可以得到一些那支明军使用的火器作为样本来仿造。

    此外还有一点,满清这里有许多掳掠来的工匠,生产出东西来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缺乏建造火枪的铁料还有铸造火炮的铜料!

    这下所有的事情全都汇集到一起了。生活物资,明军使用的火器样本,建造火器用的物料等等。甚至还有满清权贵们急需的,京师里坊出产的那些奢侈品。

    想要得到这些东西,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这些走私商人们。多尔衮咬着牙从各旗和宫中筹集了一笔巨额款项,给这些走私商人们下了一笔天价订单。开出的价格非常非常诱人,诱人到了可以让人冒着被绞死的风险去做事的地步!

    “此事,做与不做全看各位的了。我是没有意见的。”乔老爷子垂下了眼睑,低声说道。

    “做!为什么不做!天上掉下来的银子谁不要?!”满面红光的王掌柜几乎是吼着出声。

    满清开出的价格让这些人根本无法拒绝。可是,相对应的是,这件事情同样有着巨大的风险!

    生活物资什么的还好说,这种东西有的是。可是那些新军用的火器哪里去弄?之前也曾经花费巨额银子诱惑过新军军士买了几杆,可是人都没来得及出城就被拿下,现在脑袋还在城墙上面挂着呢!

    至于铜料铁料的,数量太多,重量也大。小路根本出不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城关。可是现在长城边上的所有城关都被新军接手了,别说这些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了,单人匹马都过不去!

    “干了!”李东家的眼睛都变红了。想到满清开出的价格,他的心都在燃烧着。风险再大也值得!

    “看朝廷的样子,估计开了春之后就会北伐建虏。咱们的生意就要断了。”乔老爷子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全都皱起了眉头。

    宁远之战的疯狂战果他们也都知道。以此时朝廷强大的军力,只要开春之后北上攻打建虏。那满清几乎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

    等到满清败亡之后,他们这些做走私生意的人还能和谁去做生意?那些穷到衣服都穿不起的蒙古牧民们?

    这个屋里的人全都是人精。乔老爷子的潜台词他们都听出来了。这单生意要做,还要做最大的一次。(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三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 七

    得到这批物资之后,满清如果抗下来朝廷的这次攻击,那乔老爷子他们日后自然还能继续和满清做这种暴利生意。

    要是满清这次扛不住了,那大家就借着这次的大好机会狠狠的捞上最后一笔天价银子!手里有了银子,日后这条买卖断了还可以去做别的生意嘛。没有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在座的几人统一好了想法之后,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这些做大东家的只需要定下是不是接这笔生意就行。至于具体怎么去做事,自然是有着数量众多的手下们去办。他们可不用费这个心神。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养活这些手下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办事的吗?

    这些人心里面清楚的很,朝廷和那位国师大人一旦得知这件事情,必然会有着雷霆一般的报复。可是,在最为看重利益的商人眼中,这笔生意根本就无法拒绝!哪怕是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

    张家口东边二十里地,大白阳堡关口。

    新军驻防宣大一线的驻守军,负责驻守张家口一线的边防第九团三营三连的一个排,三十七名新军军士们负责这处关口的防御工作。

    大白阳堡关口只是一个很小形的长城关隘。军士们驻守在关墙内,主要工作就是在敌人来袭的时候发出预警,同时监控走私活动。墙外面就是蒙古草原。

    他们的连部就驻扎在墙内十里开外的葛裕堡,这个连同时还负责另外一边的长裕口堡关口的边防工作。两个关口平时各自驻扎一个排的兵力,另外一个排和连部在葛裕堡,三个排每十天轮换一次驻防地。

    厚实的关墙上,几名身穿迷彩军用大衣的军士们正聚拢在一起抽着烟聊天。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天空之中阴沉沉的很是昏暗。军士们用过了晚饭大多都在休息。这几名负责值勤的军士抽着烟。喝着保温壶里的温水在关墙上闲聊。

    “你们家里今年免税了没?”一名双手捧着保温杯的军士紧了紧身上厚实的军用大衣,抬眼看了看昏暗的天空,小声对一旁的袍泽问道。

    站在他身旁的那名身高体壮的军士瞟了他一眼。撇撇嘴说道“咱俩一个村子的,你家的免了我家的也就免了。”

    高阳为了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给出了许多项的优惠政策。家中有人参军就可以免除田赋,在这个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年代,那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三天,咱们就能回葛裕堡歇息十天去了。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一名面色年轻的军士笑眯眯的说道。

    “是迫不及待的想去楼子里了吧?”一旁的几名袍泽同声取笑着他。

    一大帮子大老爷们常年出门在外,尤其是这种驻守边关的军士们。这附近就连户人家都见不到,整天和袍泽们面对面的发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高阳可不是二战时期日本大本营里的那些参谋们,认为皇军哪怕是吃树叶也可以坚持作战。军人首先是人!尽可能的为军士提供生活保障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