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梭时空的商人-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千名丹阳兵推着盾车、楼车、巢车、云梯等等大型攻城器械。在众多弓弩手的掩护之下扑向城墙。随后数百名精锐陷阵营沿着攻城器械登上城墙厮杀的时候,北海城也就再也没有了坚守下去的勇气。高阳军甚至就连投石车和火油都没用上。

    当陷阵营攻占了一处城墙之后,绝望的孔融很快就选择了投降。豪强们的家仆奴婢。加上一群没什么用处的郡兵是无法抵抗这些虎狼之师的。

    高阳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杀孔融。

    对于这种人,高阳早就已经有了规划。等到日后夺取印度和西方世界之后,像是孔融这种人就会被高阳送去那边做教化工作。消除西方人的血性,奴化他们。

    孔融投降之后。太史慈自然也只能是选择归顺。没办法,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数不清的大军,他就是想跑都跑不掉。更何况他的母亲还在城里。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高阳对于收服太史慈很有信心。先是以朝廷的名义征召太史慈为军将,然后派遣生化战士以御医的身份去为太史慈的母亲治病。

    在这个时代堪称绝症的病状对于先进的医疗水平来说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不出意料的,在母亲的病被彻底治好,而且孔融也没有被斩首的情况下。太史慈顺利成为了张辽的麾下大将。

    北海,平定。(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定天下 (上)

    黄巾起义是一场规模与声势都极为庞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些头裹黄巾,为了活下去而奋起反抗的普通百姓们,在面对大汉朝廷残酷镇压的时候,几乎被全部杀绝!

    以百万计的黄巾虽然战败,但是依旧有着大量的实力残存下来。天底下吃不上饭,即将被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人全都是黄巾们的后备兵源。天下大乱的时候,都不需要人鼓动就会有着大批失去一切的人主动投奔黄巾们。

    青州,是此时大汉天下黄巾们聚集人数最多,势力最为强大的地方。这里的黄巾们粗略估计至少也有数十万之众。

    当然了,和华夏历史上所有的流民军队一样,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青壮实际上不多。这些人也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已。

    高阳暂时并没有攻打这些黄巾的打算。他派遣张辽攻占北海,主要是为了击溃拥有极强号召力量,一直都是反对高阳的一面旗帜的孔融。他的危害可要远远超过那数十万之众的黄巾们。

    高阳原本的打算是等到从各处而来的大军集结的差不多之后,才对黄巾下手的。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青州的大部分黄巾们居然主动派人来拜见高阳,表示愿意臣服!

    “文和,奉孝。”将手中信函扔在身前案几上,一脸疑惑的高阳看向恭敬应声的两人,好奇问道“你们看这事是真的吗?”

    郭嘉是在接到了荀彧的亲笔信之后才动身前来投效高阳的。

    郭嘉出身普通,他的家里可没有什么田地可以征收。此刻天下大势渐渐开始明朗,高阳的快速崛起已经完全无法阻挡。像是荀彧郭嘉这种聪明人自然能够看的出来。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高阳现在虽然还不是帝王,但是意义是一样的。不愿意一身的才华就此被埋没,郭嘉借着荀彧推荐的机会顺利成为高阳的幕僚之一。有才华的人总是需要展现舞台的。

    贾诩郭嘉闻言之后互相看了一眼。贾诩笑着拱了拱手,示意郭嘉先言。

    贾诩的处事之道就是如此。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依靠争抢功劳在高阳的面前讨好。像是现在这种展现才华的机会,他一般都会让给同僚。为人低调。不愿意主动去出风头,这就是贾诩的处事之道。

    “主公。”刚刚二十岁出头的郭嘉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锋芒毕露说的就是他这种人。意气风发的郭嘉大声说道“某以为,此事必然为真!”

    郭嘉用绝对肯定语气说道“盘踞青州的黄巾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大部分都不过是一些老弱而已,他们的战力并不强。之所以能够占据这么多的地方,除了作战勇敢之外,就是因为这边地形复杂,不适合大军展开。”

    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这些黄巾之所以要起事,原本就是因为家中无田无地,生活无以为继。这才被那张角蛊惑,做下了叛逆之事。现在主公发起土地重新分配的政策,这些早就已经打够了仗的黄巾们希望能够得到主公的宽恕,下山过安稳日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嗯。”高阳抬手捏了捏下巴,微微点头。沉吟片刻之后,出声询问道“那要不要接受他们的投降?”

    “回主公。”这次还是郭嘉主动躬身行礼,应声说道“某以为。应当接受这些黄巾们的归顺。此刻黄巾之乱已经过去数年之久,普天之下也就只有这青州左近还有如此规模的黄巾们在活动。一旦收服了他们,那为祸大汉这么久的黄巾之乱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结束了。主公即将成为天下人,自然是要收拾这些反叛的。此外。各处零散的一些黄巾们,不过是一群无根的贼寇罢了。”

    高阳摆了摆手,开口说道“还有汉中的张鲁,他也算是黄巾一脉。而且做的也不小。不过,不足为虑。你继续说。”

    “是。”郭嘉恭敬行礼,接着说道“其二就是主公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取青州左近。这样一来。我军就等于是从两边将整个河北给完全包围起来,战略优势极大。而且主公还能够得到数十万之众的人丁。”

    “嗯,不错。”高阳微微点头,站起身来,沉吟片刻之后,沉声说道“那就接受他们的投降。让张辽加都督衔,统领青州,徐州事务。黄巾的事情也都交给他去做。”

    高阳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接着说道“给张辽留下三万精兵镇守二州,其余兵马,随我去邺城!”

    。。。。。。

    当高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整个中原腹心之地,轻而易举的就将兖、豫、青、徐等地收入囊中。同时接连迫降消灭了诸多割据军阀之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高阳走向天下人道路的脚步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了。

    高阳用一种让所有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方式,在这个交通条件异常恶劣的时代打出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闪电战。

    高阳完完全全都是一战就能奠定胜负的基础。这种作战模式让他的对手们完全无法适应。上溯到黄帝大战蚩尤时期也没见过这么打仗的!

    实际上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高阳使用随身携带着的储存空间为麾下军队提供各种物资补给。这一点才是最为逆天的所在。

    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实在是太差,运输工具也是极为原始。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有百万大军,在没有解决物资供应的情况下也无法远征。

    而使用民夫向着前线供应粮草。距离越远,路上消耗的越多。很多时候一车粮食运到前线之后只剩下了十分之一。这才是困扰大军作战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于那些打仗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诸侯们。步步推进,攻占城池,储备粮秣,建立前进基地才是正途。而像是高阳这样的闪电战打法,没有随身携带的存储空间的诸侯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实现。

    高阳的闪电战几乎击溃了所有人继续抵抗下去的信心。

    当他带着大军重新返回邺城之后,原本还在不断内斗的袁家三兄弟全都争先恐后的派出使节,向着高阳乞降。

    这几人虽然只是犬子,但是最基本的事务判断能力还是有的。原本袁绍的实力在邺城之战的时候就已经损失殆尽。剩下的那些在三兄弟争权夺利的时候内斗又消耗了很大一部分。

    此时此刻,高阳在邺城集结十余万精锐之师,青州那里还有一支偏师在虎视眈眈。而内部无论是武将团还是幕僚们全都损失殆尽。剩下的那些兵马军将们士气低落,几乎没有什么战意。在这种情况下,三兄弟压根就打不下去!

    “有意思。”高阳挠了挠头发,笑眯眯的说道“怎么一个两个的全都来投降了?之前不是叫的挺欢的吗?”

    “主公,这表明天底下还是识时务的人多一些。”贾诩笑眯眯的说道“恭贺主公,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要不了多久之后,主公就能平定天下了。”

    “恭贺主公!”军帐之中的郭嘉、黄忠、徐晃、曹操等人全都恭敬行礼,向着高阳道贺。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他们之前是怎么想,是怎么成为高阳麾下军将的。此时此刻,他们的命运都和高阳捆绑在了一起。高阳眼看着就要一统天下,那他们自然而然的也能跟在后面吃香喝辣。

    “嗯,不错。”高阳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决定要用心经营这个时空,当做自己的后备基地。那高阳自然不会允许这里长时间的处于动乱状态。结束乱世,一统天下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奉孝。”微微思索片刻之后,高阳出声喊道“你与公明一同领兵前往南皮去接受投降。要是他们胆敢有什么异动,那就直接杀掉。如果一切顺利,那就给公孙瓒去一封信,问问他准备何去何从。”

    “领命!”郭嘉和徐晃同时应声领命。

    袁家三兄弟之所以主动投降高阳,实际上还与公孙瓒有点关系。

    在击灭了刘虞之后,公孙瓒没有想着休养生息,好好消化吃到肚子里的好处。反倒是不顾兵马疲惫,强行征伐因为邺城之战落败而陷入绝境之中的袁家势力。

    在高阳闪击中原腹心之地的时候。来势汹汹的公孙瓒一路南下,很是夺取了一大片原本属于袁家的势力。后来甚至逼迫着内斗不休的袁家三兄弟主动抱团对抗公孙瓒的强势入侵。

    被南北俩路大军强行压迫,而且吕布还通过李儒骗取了一支兵马,一路跑去了并州。实力大损到已经没有继续对抗心情的三兄弟非常憎恶公孙瓒。

    在袁家三兄弟看来,被高阳这种绝代枭雄击败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投降高阳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可是,公孙瓒算什么?他有什么能耐?不过是打败了刘虞而已。居然趁着袁家遭遇巨变的时候跑来恬不知耻的大肆捞取好处。这怎么能不让原本就怒火滔天的三兄弟更加愤怒的发狂?

    三兄弟投降高阳也有这么一层意思在内“你公孙瓒不是趁火打劫,把咱们袁家打的落荒而逃吗?那咱们袁家就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高阳,看你怎么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都给吐出来!”

    公孙瓒此刻的确非常懊恼,愤怒。但是却又无能无力。(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定天下 (中)

    公孙瓒完全不明白高阳麾下的军队是怎么做到转战千里,战无不胜的。难道这些军士们都不需要吃东西?不需要更换维护兵刃甲胄?不需要喂养马匹牲畜?不需要运送那些大型攻城器械?天兵天将打仗也得喝露水吧?!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高阳带着麾下那支让全天下的群雄诸侯们全都闻风丧胆的铁军横扫天下!

    哪怕公孙瓒再心高气傲,也不认为自己麾下的兵马会是高阳的对手。尤其是在吕布逃跑去了并州,袁家残存势力全都投降高阳之后。整个北方,几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原本公孙瓒还想着大不了咬咬牙,将这段时间从袁家手中抢过来的地盘什么的全都交给高阳算了。可是,高阳给他的亲笔信上明明白白的写到,要么主动投降,要么抵抗至死!

    如果随便换个人,哪怕是之前实力强悍绝伦的袁绍胆敢给他来这么一封信。那公孙瓒都能暴跳如雷的将使者斩首示众,然后点齐兵马去决一死战!

    只是,当对象换成了所向无敌的高阳之后。哪怕脾气暴躁如公孙瓒,也只能在那个趾高气昂,毛都没有长齐的年轻使者面前收敛住自己的脾气与怒火。

    “蓟侯,难道此事还需多想不成?”面貌英俊的郭嘉一脸不悦的表情,对迟迟不做表态的公孙瓒很是不满。

    郭嘉如此大胆的主动冒险,亲自来到公孙瓒这里可不是为了嘲讽的。

    现在天下大势已成,他郭嘉想要在高阳手下得到重用,那就要展现出自己的实力来。什么是实力?孤身一人说降统领幽州,麾下数万精锐之众的公孙瓒就是实力!

    “呼~~~”公孙瓒长长的出了口气,神色复杂的看向郭嘉,微微沉吟片刻之后,开口说道“贵使。吾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吾愿意遵从朝廷号令,为朝廷继续镇守幽州!”

    公孙瓒的意思很清楚,他听高阳的命令。但是他要留在幽州‘镇守!’也就是变相的割据,听调不听宣的一种。

    “哈哈哈~~~”将手中的酒壶重重放在了自己面前的案几上。面色潮红的郭嘉伸手指着公孙瓒放声大笑。

    “你!!!”被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给这样嘲笑,公孙瓒的肺都快要被气炸了!

    “唰!”的一声,公孙瓒猛然站了起来,抽出腰畔的佩刀。泛着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狂笑不止的郭嘉。门外大批全副武装的军士们也冲了进来,纷纷将手中兵器指向郭嘉。一时之间,整个大厅之中顿时寒光四射。

    面对着无数的刀枪。年轻的郭嘉却怡然不惧。傲然的抬手一挥,目光看向公孙瓒,冷声说道“行了,蓟侯要是真的想杀我也用不着这么多的军士动手。”

    “哼。”面色难看的公孙瓒挥了挥手让军士们全都出去。他本人也闷闷不乐的坐了下来。

    “蓟侯,不用我多说,你也应该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郭嘉整理了下仪容,沉声说道“太尉大人征讨天下,所到之处要么在大军战刀面前化为齑粉,要么举城而降。这天底下还没有谁能走出第三条路来。难道蓟侯认为自己可以?你的依仗是什么?麾下的数万之众?还是那精锐至极的白马义从?”

    “哼。”公孙瓒看了郭嘉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拎起一旁的酒壶闷闷的喝了起来。

    “蓟侯,相必你也知道,太尉大人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他的眼睛里面也容不得沙子。蓟侯想要独身其外也不是不行。只要你能够拿出让太尉大人不得不同意的实力来就可以。”郭嘉的话让公孙瓒的手微微一顿。却依旧还是一言不发。

    郭嘉笑了笑,接着说道“现在摆在蓟侯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主动归顺,太尉大人必然不会亏待,一个将军的位置怎么也少不了蓟侯的。蓟侯只需看看那曹孟德就知道。还有一条路嘛。那就是大家战场上见胜负。谁能打赢,谁就说了算。太尉大人和不少诸侯们在战场上见过真章,一直以来都是太尉大人获胜。不知道蓟侯是否有着打破这个事实的意愿?”

    “要是能打赢。你早就被我砍下脑袋了!”毕竟是跟随卢植在缑氏山中读过书的人物。公孙瓒比起那些纯粹的武夫们来说要强的多,至少他此时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公孙瓒之所以心中不满,主要是因为他手中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就这么一战未打便全军投降,心中自然满是不甘与不舍!

    只不过,如果真的起兵对抗的话,那一旦战败可就再也没有了任何翻身的余地。这一点,之前那些倒在高阳脚下的诸侯们已经用生命来为公孙瓒做了注释。

    因为读过书,所以公孙瓒心中有顾虑。但是却又不舍得。陷入矛盾之中的公孙瓒开始迷茫了。

    “这样吧。”郭嘉多么灵动的脑子,他很快就看出了公孙瓒的不甘与顾虑所在。目光轻转之间,立刻就想出方法,笑着开口说道“蓟侯,太尉大人命吾与公明将军率领一支偏师收取袁家之地。蓟侯若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太尉大人麾下的兵马究竟是什么样的。如何?”

    “哦?”公孙瓒的眼前猛然亮。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因为害怕打不过高阳。现在有机会见识一番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高阳大军,无论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也总比现在这样的要强!

    高阳为徐晃配备了一支以两万名精锐骑兵为主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主要的预备作战目标就是幽州的公孙瓒。因此与公孙瓒的兵马差不多,都是以骑兵为主。

    当公孙瓒见到这支全部兵马都穿戴着精良战甲,手持犀利连环弩,士气高昂的大军之后。他的心中再也没有了一丝的侥幸。

    都不用去说高阳其他的军队了。单单只是这么一支强悍的骑兵就远比公孙瓒麾下的兵马强大许多。或许白马义从可以与之相争一番,但是白马义从的数量才多少?淹也被人给淹死了。更何况,这还只是高阳麾下的一部分实力罢了。

    公孙瓒终于选择了放弃,他知道打不过。

    高阳接到消息的时候也很是诧异。他是没想到公孙瓒居然真的选择了在还拥有很强实力的情况下主动投降。原来自己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这种地步?

    公孙瓒归顺之后,高阳留下了贾诩和徐晃在冀州幽州负责处理各项事务,收编军队,剿灭黑山贼等等。

    公孙瓒肯定是不能继续留在幽州的。高阳一道命令就将他调回了洛阳城,日后是否还有继续出战的机会,那就要看时机了。

    军队的收编改编工作,田地的征收和重新发放的工作,清缴贼寇,安抚民心的工作等等等等。这些事情高阳全都交给了手下的幕僚军将们去做。他只管统筹全局就好。

    郭嘉因为说降了公孙瓒,一兵不损的便得到了幽州。以此功获得高阳的重赏!被高阳从一个小小的幕僚直接提升到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高阳知道郭嘉有大才,天生郭奉孝嘛。但是如果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来,高阳也不好提拔他。毕竟高阳是准备走正规化的道路。

    现在有了一张嘴就说服一整个幽州的大功劳,封候什么的也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郭嘉又一次出击了。他这次的目标是跑去了并州的吕布。

    因为之前在洛阳城内的那些事情,高阳和吕布之间有着很深的敌对意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吕布的心思早就已经开始在动摇了。毕竟,吕布是一个聪明人。

    吕布背叛了一个又一个的主君,带着麾下兵马在这乱世之中挣扎了许多年。他可是一个珍惜生命的人。这一点从史书上记载,被曹操抓了之后还想着投降曹操,一点都没有武将的担当就能够看出来。

    高阳命郭嘉去说服吕布归顺。除了不忍心并州狼骑这样一支精锐之师,和吕布这样一位无敌猛将白白折损在内部冲突之中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并州向北就是茫茫草原了!

    高阳可是明白百年之后这片大地上发生过什么!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在那北方茫茫草原上!

    北上,击灭整个草原就是高阳早早就定下的目标。等到他终结乱世,将整个天下全都收归一统之后,那就是北上草原的时候了。

    确定将这个时空作为自己的预备基地之后。高阳对于这边的投入不断加大。最主要的投入就是大量生化战士的使用。

    生化战士们虽然数量极多。但是原点那里可没有制造工艺和制造机器!也就是说,这些生化战士们都是有数量的,用一个就会少一个。而且,他们和自然人一样是有着类似差不多的寿命的,他们同样也会生老病死。

    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投入到这个时空,就足以证明高阳的重视程度。

    一支支由生化战士们率领的工作队将高阳麾下所有的辖区全都走了个遍。他们将堪称百姓们支持高阳最大动力来源的田地再分配严格的进行下去,为高阳在这个时空做的一切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有了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们的支持,哪怕没有储存空间和时空通道,高阳也一样能够横扫天下!(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定天下 (下)

    吕布最近的心情很不好,英俊的面容也满是忧郁之色。

    虽然再一次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州,但是他却没有任何衣锦还乡的豪迈感觉,因为他是被人赶回来的。这一点甚至让他都不敢会家乡去看一看。

    在河北的时候,面对着那个让他心生无尽的绝望,甚至就连与之一战的勇气都失去的对手。心中惶恐的吕布逃跑了,惶惶犹如丧家之犬。

    李儒也曾经隐晦的建议他主动去向高阳臣服,因为现在双方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了根本就无法一战的地步。

    无论是在地盘实力,兵马战力,天下大势,甚至是吕布本人最为有信心的个人武勇方面,高阳都占据着绝对的、压倒性的优势。只是,这个最为可行的提议却被吕布不假思索的拒绝了。

    吕布并非是看不出来当前的形势来,他只是心中不甘罢了。

    他与高阳一样,都是并州出身。那高阳刚刚去往洛阳城的时候什么都不是,身边只带着一个家仆。而他吕布则是带着近万的精锐并州狼骑,身为将军,天下闻名的猛将去的洛阳城。当时骑乘着赤兔马的吕布,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高阳?那个时候他算什么?

    高阳这样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物,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急速崛起,只差一步就能问鼎天下人的宝座。这样一个起步和他截然相反的人物这么可能不让心高气傲的吕布心中嫉妒不已?

    “将军。”神色有些憔悴的李儒缓步来到吕布身旁,轻叹口气,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原,轻声说道“那高阳的使者今天又来拜见将军了。”

    “不见!”吕布英气的浓眉顿时就立了起来,语气不善的摆手说道。

    李儒身子微微一顿,心中若不可查的轻叹口气,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接着说道“将军。那郭奉孝来的时候就说了,如果今日将军再不见他。那他可就要走了!”

    吕布闻言,壮硕犹如虎豹一般的魁梧身躯顿时为之一顿。

    李儒瞟了他一眼,接着说道“那郭奉孝说,这次他走了。等到他下次再来的时候可就不是只带着几个随从护卫了。”

    这句话是郭嘉的原话,其中的意义自然是能够让人听得懂。“你吕布要是再继续这样傲娇下去,那我可就走了。下次再来的时候,可就是带着大军过来了。”谁都知道,高阳的大军一到,无论是什么样的抵抗都会在瞬间化作齑粉!

    任谁都能看出来。吕布实际上已经是准备投降了。如果不想投降怎么可能一直将高阳的使者放在一旁不闻不问?要是他想战的话,早就或者杀掉,或者赶走了。也不可能一直将使者留在这里这么长的时间。李儒早就已经看出来了,吕布只是抹不开面子而已。

    “将军。”李儒无奈苦笑,出言为吕布找出台阶“将军乃是汉臣,奉天子之命行事即可。而且将军的爵位也未有变动,此刻见一见那使者也无不可。”

    李儒的意思是,咱们不说投降高阳。咱们是汉臣,那高阳用朝廷和皇帝的名义来命令咱们。那就接着就是。而且,高阳没有说收回你的将军封号和爵位,这一点保障有了之后,那就降了吧。别再犹豫了。

    吕布也算是个聪明人,自然能够听出李儒话语之中的意思。他也知道在当前的情形下,就连自己的手下们都已经倾向于归顺高阳,他还能怎么办?

    吕布神色默然的看着面前一望无垠的翠绿草原。心中重重的叹了口气。沉吟片刻之后,默然出声道“请太尉大人的使者过来吧。”

    “呼~~~”李儒心中终于松了口气。僵持了这么久,吕布终于还是选择放手了。这估计是所有人都希望的局面。

    “是。”李儒躬身行礼应声。顿了顿。抬起头看着吕布,轻声说道“将军勿忧。高太尉必然会重用将军的。”

    “嗯。”吕布微微仰起头看着蓝天白云,神情冷漠,没有一丝表情。

    李儒微微叹了口气,悄然退走。

    看着蓝天之上白云变幻莫测,心中大为感慨的吕布双腿发力,策动胯下赤兔神驹逐渐加速。在身后数以百计的亲卫们簇拥下向着茫茫草原奔驰而去。

    从今日开始,他就将走上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随着吕布的归顺以及黑山军被剿灭,张燕被生擒活捉之后送往洛阳城等候重刑处置。整个北方长城以内此时已经完全落入了高阳的手中。

    数量众多的生化战士们带着一大批突击培训出来的基层官吏们奔赴各处上任。战后的恢复重建工作迅速展开。

    张辽和徐晃各自统领一支精锐兵马在北方各处扫荡残余势力。安靖地方。

    华夏在封建时代,朝廷对于全天下的控制力度实际上并不算多么强大。朝廷最底层的触手一般也就是到县一级。再向下就是宗族势力的天下。在汉朝时期,世家门阀的力量极其强大,这种情况也更加严重。

    许多心怀不满,依旧还在与高阳作对的豪强们。以及那些被打散的溃兵,主动逃跑的逃兵,无路可去的流民,以及任何时代都会有的山贼们。这些人和势力都是为祸地方,扰乱正常平静生活的主要祸首。高阳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些人。

    高阳为在各地剿匪的部队们都派去了一支由生化战士们组成的特殊队伍。

    这些生化战士们的数量不多,而且他们的主要战场也不是在前线。他们是去操作一批先进设备的。无人侦察机、热成像仪、夜视仪等等先进工具的使用对那些虽然零散,但是极为擅长躲避的贼寇们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复杂的地形,密集的山林此刻再也不是他们无法无天的藏身之处。那些自认为隐蔽到了极致,在大军围剿的时候悄然躲起来的贼寇们很快就会发觉,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隐秘的老巢就突然被军队给包围了。

    或者,在那些地势险要,强行攻击会造成伤亡的地方。大军干脆就是直接架起了投石机,将一个个致命的火油灌扔了过去,将整个山寨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这个时代的军士们可不知道什么叫做绿色环保。

    在军队的强力清缴之下,整个北方的形式迅速安定下来。张辽开始带领兵马逐渐向南方移动。徐晃则是一路向北,去长城附近屯扎。

    重新回到洛阳城的高阳在安顿好地方事务之后,就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此刻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归顺于他的那些地方。

    高阳首先关注的就是已经被包围起来的扬州和交州。

    因为拥有了荆南四郡,再加上整个荆州的水师以及孙坚的势力都投靠了高阳。原本让北方人畏之如虎的天堑大江,此时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没有了大江的阻隔,没有了强悍水师的抵抗。扬州的刘繇等人完全没有一丝翻盘的机会。

    从徐州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