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嫡为贵-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碧珠,“……。”

    得,姑娘使小性了,能随随便便就借四万两给姑娘,随随便便就买一大宅子,像是缺钱用的人么?

    让碧珠把银票拿下去收好,明澜就继续看书了。

    再说静园,楚离一直等明澜去,一等再等,明澜迟迟没去,他就没什么耐心了。

    暗卫站在一旁,道,“这时辰,顾二姑娘应该不会来了,爷想见她,不如自己去……。”

    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谁想见她了?”

    暗卫嘴角轻抽,看着自家爷手里那本被拿倒了将近半个时辰,没翻一页的书,心道,他又不眼瞎。

    不就是去了两趟没见到人没说上话么,再跑第三趟怎么了?

    不过顾二姑娘确实不同寻常,失血那么多,不卧床歇养,还去给长辈请安,这就算了,她还玩雪团子,实在不知道爱惜身子,不然爷也不会故意刁难她。

    想到明澜认得他,暗卫忍不住道,“顾二姑娘知道属下是世子爷身边的人。”

    她梦里见过的人还真是不少,想到那一声娶王妃,楚离眸光就黯淡了下去。

    “爷?”见楚离不说话,暗卫唤道。

    “以后你别在她跟前露脸了。”

    “……是。”

    转眼,就到老夫人寿辰这一天了。

    早早的明澜就醒了,挑了身崭新的裙裳,化了淡妆,用了一碗红米粥,就去长松院了。

    虽然寿宴不大办了,但是长松院内还是布置的很喜庆,正堂内大红描金寿字苍劲有力,左右两边及下方有一百个形态各异的寿字,乃四位老爷亲笔写的,表示对老夫人的一片孝心。

    两旁供着福、禄、寿三星,桌子上则摆放着寿酒、寿面、寿鱼、寿桃……尤其寿糕,堆的高高的,仿佛一座小山,正应了那句寿比南山高。

    几位太太忙着吩咐丫鬟小厮把桌椅摆好,如果不是知道这是长松院正堂,明澜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本来寿堂另设在别处,燃烛结彩,大家一边喝寿酒,一边看戏,但是天太冷了,老夫人年纪大了,就不折腾了,等开春了,再请戏班子进府热闹也一样。

    正忙着呢,丫鬟进来禀告,“大姑奶奶、二姑奶奶回门了。”

    三太太一听,就笑道,“我去前院迎她们。”

    老夫人寿辰,出嫁的姑奶奶肯定是要回来贺寿的,不仅她们回来,还有外孙儿、外孙女一个都不能少。

    二姑奶奶膝下只有一女蒋嘉贞,大姑奶奶却是儿女双全,儿子陆明成,女儿陆明珠。

    一进屋,陆明珠就看见明澜了,脸上挂着甜腻笑容,过来拍明澜的肩膀,明澜回头,却没瞧见人,她躲另外一侧,又拍她肩膀,咯咯笑道,“我在这儿呢。”

    明澜嗔了她好几眼,“一回来就捉弄我,讨打。”

    “哎呀,二姐姐最好了,才舍不得打我呢,”她摇着明澜的手撒娇。

    陆明珠比明澜只小三个月,性子活乏,尤其是脸上带着笑,谁见了都喜欢。

    那边大姑奶奶则和沐氏说话,惭愧道,“二哥高升,碰巧我身子不适,也没回来道贺。”

    她虽未回来,但是贺礼却是建安伯亲自送来的,比她单独回府还给足的脸面,况且沐氏和她关系最好,这些虚礼岂会放在心上?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寿宴(月票570加更)

    其实大姑奶奶出嫁后就很少回门,她是沐氏保媒牵线的,虽然嫁的不如二姑奶奶好,但是现在比二姑奶奶风光多了,老夫人看见她,就想到二姑奶奶的不幸,再加上沐氏没能生儿子,她不常回门也是为沐氏考虑。

    这些事,沐氏岂会不懂,她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呢。

    大姑奶奶难得回来,两人就到一旁闲聊去了,陆明珠则陪明澜说话,倒是陆明成站在一旁,颇显得尴尬,好歹来一个人招呼一下他啊,他怎么觉得自己快成木头桩子了?

    明澜和陆明珠有说有笑,感觉到总有人看她,她回头就瞧见沐氏和大姑奶奶在看她,沐氏一脸笑容,看看她又看看陆明成,那样子看的明澜心咯噔一下跳了。

    脑子里闪出来两个字:完了。

    明澜一脸的生不如死,祖母寿宴喜庆日子,就不能让她放松一天啊啊啊!

    如明澜所料,她又被人惦记上了,大姑奶奶感激沐氏,今儿回府,昨天还特地派了人回来打听,府里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她也好避开点儿,省的说错了话,惹人不快。

    这不,明澜亲事被人搅黄的事是伯府最大的事了,大姑奶奶方才和沐氏就是聊这事,两人无话不谈,沐氏有心把明澜许给沐礼的事也说了,只是姑血不还家这事她还不清楚,打算先问问再说。

    大姑奶奶就笑道,“建安伯府可没这样的家规。”

    言外之意,如果明澜和沐礼的亲事碍于家规成不了,那她就要明澜做她儿媳妇,陆明成也是沐氏看着长大的,虽然没有沐礼那么疼明澜,但也不差,知根知底,站在一处也般配。

    明澜扶额,两眼直望天花板,然后就看到天花板上一道暗影闪过去。

    她眼睛眨巴两下,是她看花眼了吗?

    她怎么觉得那是一道人影?

    眸光在屋子里扫了两圈,没见到人,她就真当自己是看错了。

    再说那道黑影如鬼魅一般回了静园,把看到的和楚离一说,某男漂亮的剑眉顿时拧成了一团麻花。

    她到底有多少表哥!

    这边沐表哥还没有解决,又来一个陆表哥虎视眈眈。

    “爷,先下手为强啊!”

    暗卫心急的很,没办法,谁让人家表哥太多了,能搅黄了其他人,搅黄不了表哥啊。

    老夫人过寿辰,就算不大办,沐阳侯府也会派人来道贺的,极有可能来的就是沐阳侯自己,别在寿宴上将亲事定了,暗卫不放心,要去盯着点儿,结果沐阳侯还没来,就听到这一出,还险些被顾二姑娘发现。

    “爷,建安伯世子和二姑娘有说有笑,远看去,就像是一对璧人。”

    如果建安伯世子陆明成听到这话,绝对会揪着他衣领子骂了:眼瞎啊,站那里半天没人搭理,他是怎么看出来有说有笑的!

    也是难为暗卫了,为了刺激某位爷,不得已说些子虚乌有的话。

    楚离沉默,深邃的眸底晦暗莫名。

    长松院内,欢笑热闹。

    树上积雪堆砌,寒风冷冽,本以为一家人闹热一番就算了,没想到来道贺的宾客还真不少。

    首先是几位太太的娘家人,无一例外都来了。

    还有老太爷的几位门生,几位老爷在官场上关系好的同僚也前来道贺了,四太太赶紧让人添桌子,让大厨房备好美酒佳肴。

    大老爷朝那些大人拱手笑道,“这么冷的天,几位大人还给面子来我伯府,实在是太客气了,快请上座。”

    “老夫人寿宴,我们怎么能不来凑个热闹,顺带沾点老寿星的福气?”

    差不多时辰了,大太太才进内屋扶着老夫人出来,一身五福捧寿的衣裳,衬的她越发慈眉善目。

    老夫人一坐下,大家就起身道贺,齐声道,“恭祝顾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夫人笑容满面,半年前,老太爷过寿,都没这样热闹,来道贺的宾客越多,就代表伯府越兴旺,前程似锦。

    老太爷坐在一旁都有些恍惚,几时起,伯府从一滩死水开始泛起水花来了?

    道贺完,然后坐下,看伯府小辈给老夫人贺寿,这是寿宴的重点。

    先是大老爷大太太,然后沐氏和顾涉,再是三老爷三太太和四老爷四太太,等他们贺寿完,再出嫁的姑奶奶……

    本来二姑奶奶道贺完,就该轮到顾容澜和义安侯世子了,但是顾容澜病逝,义安侯府压根就没派人来,只让管家送了份贺礼来。

    明澜觉得义安侯府这么做,明摆着是激怒伯府,回头义安侯世子续弦,伯府就不会派人去道贺了。

    不来没关系,要是真来了,只会给人添堵,顾绍业和宋媛跪下给老夫人贺寿,将准备的寿礼送上。

    他成家立室,所以单独贺寿,一会儿明澜她们这些未嫁的孙儿孙女则一起跪下,乌拉拉一群,真应了那句儿孙满堂。

    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

    正在兴头上呢,突然一声尖叫传来,让老夫人的笑容凝滞了两分。

    那声音不算大,但屋子有些安静,就格外的响亮了。

    而且这声音还有些耳熟,是碧珠的声音。

    明澜心往上一提,碧珠不是这么没分寸的人,别是出了什么事才好,她转身回头就看到碧珠一脸心急如焚的样子,她快步走过去,问道,“出什么事了?”

    碧珠想死的心都有了,满脸通红,拉着明澜到一旁,把遮盖她准备寿礼的红绸掀开,明澜脸就阴沉了下去。

    她准备的双面绣蟠桃绣屏已经变的面目全非了,上面一个个星星点点的小洞是火灼烧出来的。

    “怎么会这样?”明澜咬牙。

    碧珠摇头,“奴婢也不知道,奴婢端着绣帕站了会儿,嗅到一股子烧焦的味道,掀开一看,就这样了……。”

    她就是吓着了,才叫出声来,她肯定惹恼老夫人了,碧珠想哭。

    不过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这样的寿礼还怎么送上去啊,没得把老夫人活活气死,碧珠急道,“姑娘,轮到你贺寿了,现在该怎么办?”

    别问她怎么办啊,她要知道怎么办就好了,“锦绣坊东西送来了没有?”

    碧珠摇头,“还没有。”

    “你快去问问。”

    碧珠没敢耽搁,赶紧出门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姑血

    那边,顾绍业和宋媛已经送完贺礼起身了,明澜拳头握的紧紧的,想杀人的心都有了,这寿礼她花了那么多心血,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竟然被人给毁了!

    那边,顾音澜看过来,道,“二姐姐,你还磨蹭什么呢!”

    未嫁的孙女儿中她最大,她是第一个贺寿的,她躲不掉。

    明澜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她率先跪下,然后顾音澜她们随后,一起给老夫人磕头。

    等直起身子,明澜就为难了,她大概是唯一一个给长辈贺寿却没有寿礼的,这是对祖母的大不敬,回头传扬开,她名声就完了,对长辈都如此敷衍,还有教养可言吗?

    老夫人坐在那里,看着她,等着她把寿礼送上,老实说,这么多孙女儿,她最期待的还是明澜的。

    明澜没说话,顾音澜就催了,“二姐姐,你倒是快些啊,那么多人瞧着呢!”

    明澜拳头一握,仰头望着老夫人道,“祖母,孙女儿给您谱了一首曲子贺寿……。”

    话音刚落,外面碧珠跑过来,把锦盒递给明澜。

    明澜,“……。”

    等她说完了才回来,还能不能再坑一点啊!

    明澜接了锦盒,来不及看一眼,就双手奉上。

    念夏赶紧接了,大家都以为那锦盒里装的是曲谱,老夫人有些迫不及待了,她的孙女儿竟然还会谱曲,她可从未听说过。

    只是这锦盒装曲谱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快打开瞧瞧,”老夫人笑道。

    念夏赶紧把锦盒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给老夫人看。

    里面是一幅绣品,念夏缓缓展开,才看到一半,老太爷已经起身了,从念夏手里接了绣画。

    就冲老太爷这反应,明澜就大松一口气了。

    老太爷接了绣画,望着老夫人道,“这绣的好像是你我年轻时初遇的场景?”

    听老太爷说这话,老夫人脑海里就浮现出那年花灯节,她带着丫鬟赏花灯,猜灯谜时和老太爷不期而遇的情形,和画上一般无二。

    想起往事,而且老太爷先想起来的,老夫人心里就像是吃了蜜糖一般甜,笑道,“这孩子,是谁告诉她我们年轻时相遇的情形的,你说的?”

    老太爷失笑,“我怎么会跟明澜一个小辈说这事。”

    老夫人就诧异了,她也没说过啊,她望着明澜,用眼神询问,明澜嗡了声音道,“怎么知道的是秘密,不能告诉祖母。”

    “这孩子……。”

    老夫人一脸宠溺。

    顾音澜见老夫人脸上都笑出花来了,可见对这份寿礼有多喜欢了,尤其这份寿礼还是双面绣的,不论是心意还是精细程度,都不是她能比的。

    顾音澜气的一口银牙险些咬碎,又不能当众戳破她这寿礼是锦绣坊绣的,就算是那又如何,至少这画是她画的吧,况且大老爷他们准备的寿礼哪个不是买的,只是她们小辈没钱才自己亲手绣,明澜没钱吗?

    她比谁都有钱!

    想起明澜坐拥十几万两银子,顾音澜就妒忌的发狂,她一忍再忍,努力维持笑容道,“二姐姐不是谱曲贺寿吗,怎么送的却是这个?”

    明澜脸颊微红道,“这么多宾客在呢,我那点小伎俩就不拿出来献丑了,回头我再弹给祖母听,你赶紧把寿礼献上吧。”

    言外之意,如果只是一家人在,她就弹奏了,现在来了这么多宾客,她害羞了。

    明澜这样说,那些宾客笑道,“二姑娘太谦虚了。”

    老夫人相信明澜既然敢说,那就有所准备,便笑道,“待会儿你不妨弹奏一曲助兴。”

    明澜红着脸应了,能怎么办呢,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说是逗祖母,只为了给她一个惊喜吧?

    接下来就是顾音澜她们送寿礼了,有明澜这份寿礼挡在前面,就仿佛是耀眼的夜明珠,她们的寿礼就显得中规中矩平平无奇了。

    等贺寿完,然后才起身,等站到一旁时,碧珠一脸崇拜道,“姑娘,你是不是早料到会被人算计,所以才做了两手准备?”

    明澜,“……。”

    她扶额。

    这可能吗?

    如果她知道这么多天的心血最后会付诸东流,她还会那么尽心尽力的绣吗?她早偷懒了。

    那份绣图,她是纯粹拿来讨祖母欢心的,让祖母挂在屋子里,只要看到就会想起她这个孙女儿乖巧懂事,多疼她些,然后爱屋及乌多疼她娘和云澜,仅此而已。

    顾如澜凑过来,好奇道,“二姐姐准备的寿礼不是蟠桃吗,怎么变成了这个?”

    明澜就道,“那份寿礼被毁了。”

    “啊?”顾如澜惊讶。

    明澜深呼一口气,道,“这事等寿宴过后再说吧。”

    家丑不可外扬,这么多宾客在呢。

    明澜吩咐碧珠去把她的琴抱来,许久没弹琴了,别生疏出丑才好。

    不过最后琴是抱来了,但是她并没有弹奏,正堂就这么大,几张桌子一摆,就没什么空地儿了,四下又摆了炭炉,怕磕着碰着,站了丫鬟守着,根本就腾不出一块地儿给她弹琴,也就不了了之了。

    半个时辰后,宴席就散了。

    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雪花,怕路上积雪厚了不宜行走,所以宴席没有拖延,不然听听戏文,看看杂耍,一顿饭能吃一两个时辰。

    明澜跟在沐氏身后送宾客离开,等回来时,她问道,“娘,你问舅舅了吗?”

    沐氏嗔了她一眼,就那么怕嫁给他表哥不成。

    “问了。”

    “有这条家规吧?”

    “没有这回事。”

    明澜额头一紧,怎么可能呢?

    见沐氏抬手戳她脑门,明澜才回过神来,跺脚道,“娘,你骗我!”

    “你这样,要是叫你舅舅和表哥知道,该恼了,”沐氏佯装生气道。

    明澜揉着脑门,扶着沐氏回长松院,一进屋,就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

    老太爷脸上有怒气,明澜眼睛眨巴两下,问顾如澜道,“祖父怎么生气了?”

    顾如澜小声道,“祖父在生二姑奶奶的气呢,方才下雪,大家聊到炭火,说炭火价格大涨,二姑母就说回头送几马车给她们,方才那些夫人走后,二姑母急着走,就跟祖母一说,还让二姐姐你多给她送几马车去,她怕冷,然后祖父就生气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腰疼

    真的,没见过二姑母这样的,那些炭火是二姐姐的,是二房的。

    她一个出嫁了十几年的姑奶奶,居然也敢替二房做决定,还特别的大方,一人几马车,送人东西这样的事,难道二伯父二伯母不会,用的着她蹿在前头?

    更重要的是,二姑奶奶还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很理直气壮,“二嫂庄子上屯了那么多木炭,送点给别人又能怎么样,娘办寿宴,外头下雪,他们还来贺寿,这份情意比什么都重要。”

    听听这话,牛都能被她给气死。

    上回她就代替伯府答应让义安侯世子迎娶周姑娘一事,这回又是。

    这毛病,当真是惯出来的。

    沐氏上前,冷笑道,“今儿是老夫人寿宴,一家人团聚本该高高兴兴的,不该说些毁气氛的话,但有些话我实在忍不住了,这么一大家子都在陪宾客,外头下雪,我们也都长了眼睛看见了,唯独二姑奶奶你爽快说送人木炭,倒显得我们偌大一伯府人都不及你一个出了嫁的姑奶奶会做人出手阔绰。

    是,庄子上是屯了不少木炭,但那是下雪之前,这些天,庄子上的人进进出出,木炭都卖了个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也全都定了出去,除去借的钱,明澜孝敬老太爷老夫人一人两万两,我和她爹一人两万两,你觉得庄子上还有多少木炭在?

    今儿亲自来道贺的就有十几人,这些人一人送几马车,那些派了管家来送贺礼的,我伯府好意思厚此薄彼?你好意思只送些普通木炭,不添些银霜炭?这么送下来,你知道要搭进去多少?!

    更何况庄子上如今只剩些木炭渣子了,其他的木炭都定出去了,要是毁约的话,要五倍赔偿,二姑奶奶上下嘴皮一掀,木炭几马车几马车的送,我和明澜可没有答应,你自己想办法送吧!”

    上回她插手义安侯府的事,沐氏就不满了,她还变本加厉了起来,不一棍子将她这毛病治好了,十有**还有下次。

    没几天义安侯世子就要娶填房了,这么急的娶妻,她心里能没点怀疑?

    到时候世子夫人进了门,传出喜脉来,她还能登门要人把孩子打掉吗?

    那是一条人命!

    除非她不要名声了!

    沐氏一番话说的很重,二姑奶奶脸色铁青,大太太站出来打圆场道,“二弟妹这话说重了,二姑奶奶也是为了我们伯府好……。”

    她话还没说完,沐氏就打断她道,“既然是为了伯府好,而不是为了我们二房,这木炭若是执意要送,就从公中拿钱送吧,送多少我都不管。”

    这下,大太太脸色也难看了。

    有些人,不涉及她的利益,话说的那叫一个漂亮,反正损失的又不是她,还彰显了她的大度,可是公中关乎四房利益,她向来把伯府当成是她私有的,将来分家,公中一大半产业都是她的。

    让她答应从公中买炭送人,大太太会答应有鬼了。

    “这一场雪,二房挣了个盆满钵满,却要公中破费,”大太太不悦道,“如果不是庄子上有炭,二姑奶奶也不会说木炭送人的话。”

    “照大嫂这意思,二姑奶奶没错,该遭埋怨的是我和明澜了?”

    明澜是适合补了一句,“娘,我腰疼……。”

    这么争吵的气氛下,她一句腰疼,顾如澜直接破功了。

    二伯母说了半天,还不及二姐姐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来的厉害。

    那边,老太爷嘴角都抽了,他这孙女儿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他望着明澜道,“这事,你说说看该怎么办?”

    明澜努嘴道,“自然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啊,上回二姑母替义安侯府说情,娘亲就看在祖母的面子上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当时祖母还呵斥二姑母了……。”

    不过显然啊,祖母的呵斥没管用,但凡听进去一星半点,也不至于会做这么蠢的事。

    这回还想她们帮着收拾烂摊子?

    那她只有三个字:不可能。

    明澜一口回绝,老太爷脸上都有些挂不住,蒋嘉贞瞪了她道,“我娘这么做都是为了伯府好!”

    明澜看着她,笑道,“二姑母这么做为了谁好,我是不知道,反正不是为了我好,连沐阳侯府,我一块木炭都没有送,我娘也说了,真为了伯府好,就从公中拿钱买了木炭去送,我们二房不会反对,你只要说服大伯母她们就行了。”

    说完,明澜在心底补充了一句:就是借你们几张嘴,也说服不动大太太。

    明澜就抱着看热闹的心,二姑奶奶大概也知道说服大太太很难,沐氏和明澜也不好说话,就打算找顾涉了。

    但是眼睛找了一圈,都没看到顾涉的人。

    明澜想笑,想找父亲帮忙?

    可惜找晚了点儿,父亲早溜了。

    她看着他溜的……

    一边是妻女,一边是胞妹,他帮谁都不合适,帮一方势必会得罪另一翻,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

    娘亲这些年温和好说话,那是因为她觉得没能给父亲生下嫡子,亏欠了他,不代表谁都能爬到她头上作威作福。

    顾涉不在,二姑奶奶又望着大老爷,但是大老爷当没看见。

    然后,蒋嘉贞见她娘左右不是人,就装肚子疼,二姑奶奶担忧她,要赶紧回府,打算来个逃之夭夭。

    这样的小把戏,老太爷真心看不上眼,他正要说话,老夫人先一步道,“寿宴办完了,都散了吧。”

    毕竟是她亲生女儿,让老太爷当着一众小辈的面数落,她心疼。

    但是一再犯错,不敲打不行了。

    明澜就扶着沐氏走了,出了长松院,沐氏叹道,“庄子上可还有木炭?”

    明澜望着沐氏,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但应该不多了。”

    还有就好,老夫人和老太爷都是爱面子的人,放出去的话,不可能轻易食言的。

    明澜把沐氏送回幽兰苑,老太爷就派人来把明澜叫了去,他道,“你二姑母这次做的不对,祖父已经数落过她了,她会派人送三千两银子来,算是赔罪,以后肯定不敢再乱说话了,但那些前来道贺的宾客都知道伯府会送他们木炭,这事……。”

第一百三十四章 劫匪

    明澜望着老太爷道,“祖父,这事我不能轻易答应您,我要问过刘管事的才知道庄子上还有多少木炭,万一答应了我做不到怎么办?”

    碧珠站在一旁,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摸不透姑娘在想什么,一出手送出去八万两都不带皱眉头的,怎么一点小钱上反倒斤斤计较起来了?

    何不大大方方的答应了,也省的惹老夫人不快?

    的确,明澜大头都送出去了,委实不应该揪着点小事不放,但她就是见不惯别人来安排她,一而再再而三,泥人都有三分气了,她坚决不惯她们这样的臭毛病。

    这事错在二姑奶奶,明澜也退了一步了,老太爷点头道,“等你问了刘管事的再说也不迟,累了一天了,回去好好歇着吧。”

    但是明澜没有走,她从碧珠手里接了托盘,把绣着蟠桃的绣品送到老太爷跟前,道,“祖父,先前送给祖母的寿礼是我让锦绣坊绣的,这一幅是我亲手绣的,早上看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方才送贺礼时,碧珠尖叫是因为绣屏冒火星她惊着了……。”

    明澜把绣品打开给老太爷过目。

    老太爷眉头拧成川字,府里的内斗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好在明澜乖巧懂事识大体,没有当场闹起来,让人看伯府的笑话,他就说她迟迟不把贺礼送上,还几次欲言又止,丫鬟不懂事冒冒失失尖叫又把贺礼送上,原来如此。

    本来内院的事,应该禀告老夫人的,但是她今儿过寿,方才因为二姑奶奶闹的不愉快了,不想再拿这事去惹她不快。

    “这事我知道了,祖父会让人去查。”

    明澜点点头,这才退出书房,出了门,明澜就让碧珠去庄子上一趟,不用吩咐什么,这丫鬟比她更看重钱财,赔钱的事她不会干的。

    碧珠不辞辛苦,跑庄子上去,看到一个漂亮庄子到处乌漆嘛黑,碧珠心肝肺都疼了。

    大雪飘飘,那些小厮背木炭起劲的很,灰头土脸的,实在好笑。

    但是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木炭真如姑娘所说卖的七七八八就剩一点碎木炭了……

    碧珠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哭好,没敢耽搁,又坐马车赶回来了。

    把庄子上的事和明澜一说,然后道,“好点的木炭只剩差不多十马车了,碎的木炭渣子倒是有不少,但是是给那些穷苦百姓备着的……。”

    可以说,就没有给她挥霍的木炭了。

    第二天,明澜冒雪去前院见老太爷,如实禀告他知道,其实不用明澜禀告,昨天老太爷就知道了,送碧珠去的车夫是李总管的心腹,碧珠问刘管事的话,小厮听得一清二楚。

    老太爷失望之余,又很欣慰,明澜是真的关心那些穷苦百姓,这些天送了不少木炭给他们用,做了好事,还不留名。

    “这事该怎么圆过去?”老太爷犯难。

    明澜努嘴,为自己的心软懊恼,她道,“我花了一晚上想了个既不用送木炭,又能把二姑母承诺的事圆过去,不损害伯府名声的办法,但二姑母的那三千两还要给我。”

    老太爷,“……。”

    没有犹豫,老太爷把二姑奶奶送来的三千两银票给明澜了。

    他这孙女儿拧的很,两万两银子送的不皱眉,三千两反倒拗上了。

    拿了银票,出了书房,明澜在碧珠耳边低语了几句,碧珠接了银票就闪人了。

    碧珠先去米铺买了三千两银子的大米,让人送庄子上去,又去庄子上给刘管事的传了话,把大米和木炭装好马车,浩浩汤汤五六十马车,明天一大清早就送到伯府来。

    但是不是真送,只是做个样子,再让刘管事的找几个可靠小厮装成穷苦百姓,明天拿了木棍把那几十马车给劫了,在巡城兵发现之前,赶紧把木炭和大米给那些穷苦百姓分分……

    左右木炭原就是给他们的,装装样子而已,而她要的是这件事闹大,越大越好,庄子上往伯府送木炭,但是一大清早被人给劫了,没了木炭,自然就没法送人了……

    而且这一场大雪,让她名利双收遭人羡慕妒忌恨了,如此一来,她就不用担个良善之名了,也算是给她减轻了一点负担吧。

    刘管事办事麻溜,第二天明澜起床,粮食和木炭遭劫的事就传遍伯府了。

    而且戏演的很逼真,除了老太爷、老夫人还有碧珠,其他人全都骗过去了,没办法,小厮脸上那淤青是真的,严重的鼻青脸肿胳膊脱臼。

    刘管事为办事不利请罪,当然,所有人中他伤的最重,眼睛都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