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嫡为贵-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铁了心废后,大臣们议不议论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福公公刚宣读完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那边一小公公跑过来道,“皇上,不好了!清柔公主上吊自尽了!”
皇上瞥头看过来,道,“拖出去杖毙!”
小公公脸一白,扑通一声跪下来求皇上饶命。
皇上只道,“继续宣读。”
福公公稳了稳心神,把废后的圣旨宣读完,一半的大臣跪下,“皇上圣明!”
王爷没有跪,他不用跪皇上。
但还有一人没有跪,那就是赵老太傅,让他跪下来说皇上圣明,他说不出口。
皇上看着赵老太傅道,“赵老太傅对朕的处决有异议?”
赵老太傅仗着自己年长,道,“皇上,老臣只是觉得皇后罪不至此,她疼爱清柔公主,这没有错……。”
王爷笑了一声,“要依照赵老太傅的意思,哪一天太子做错了,皇上动了废太子的念头,赵皇后为了护太子而弑君,她也没有错了?”
“这不是一码事!”赵老太傅气道。
王爷淡淡道,“这在本王看来,就是一回事,把皇上的禁足当儿戏,就是蔑视君威,把清柔公主看的比皇上都重,就算急着清柔公主的脸,等禁足之后再请皇上恩准出宫不行吗?不知轻重缓急,连最起码的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道理都不懂,何以执掌凤印,母仪天下?”
赵老太傅恨离王妃,连带着恨王爷,他道,“那离王妃和楚家,明知是皇后,还纵容楚家下人殴打皇后,依照大周律法,当处以死刑!”
王爷笑了,“处以死刑吗?”
那些大臣都觉得赵老太傅疯了。
王爷望着皇上道,“本王就是太好说话了,当初赵家指使大理寺卿把本王和王妃关押,皇上只发落了大理寺卿,似乎没有对赵家怎么样过,本王身份虽然比不上赵皇后,却也不差什么了。”
处置别人前,也不动动脑子想想赵家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赵老太傅自知失言,但他不怕,理直气壮道,“皇上,楚家和离王妃就是故意报复当日之仇!”
皇上无语了,还从来不知道赵老太傅的脸皮这么厚。
堂堂离王和离王妃因他赵家,枉受牢狱之灾,不知反省,还这么理直气壮,只许赵家放火不许离王妃点灯都放到他跟前了,知道离王府睚眦必报,就该谨守本分,别让人逮着把柄!
皇上抬手,要把赵老太傅轰出朝堂,省的看着碍眼,赵大老爷赶紧站出来道,“皇上息怒,家父年迈,因皇后被废,悲痛交加,以至口不择言,还请皇上恕罪。”
第七百二十九章 命苦
赵大老爷站出来,还有几位大臣站出来替赵老太傅说好话。
赵老太傅也反应过来,皇上和离王是好兄弟,他对上离王,只会惹皇上不快,遂赶紧跪下请罪。
废后一事,板上钉钉。
福公公宣完圣旨后,就让人去凤鸾宫宣旨,贬赵皇后为淑妃。
淑妃同在四妃之位,但在贤妃之下。
以后赵皇后看到柳贤妃都要唤一声姐姐了。
皇上没有贬她去后宫,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毕竟太子知道赵家居心叵测,心向皇上,身为太子,母后却住在冷宫,太子脸上无光。
赵皇后接了圣旨,颓坐在地上。
太子妃也在,脸色也难看的要命。
东宫内,顾音澜知道赵皇后被废的消息,气的破口大骂。
这么蠢的女人都能做皇后,当初凭什么阻拦太子娶她做正妃?!
摊上这么蠢的女人做母后,太子也是命苦。
顾音澜大概没想过,赵皇后这么倒霉,有她一半的功劳。
要不是她让黑衣人去杀长乐郡主,长公主不会恨赵皇后,从而报复清柔公主,清柔公主也就不会毁容,赵皇后自然就不用出宫找王妃要祛伤疤的药……
至于清柔公主上吊,毁容都没能让她上吊,何况是废后,不过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废后大事,岂会因为一个公主寻死觅活就朝令夕改的?
永宁宫内,太后躺在床上,气的心绞痛。
当初为了保住赵皇后的位置,不惜让御膳房暴露,勇国公府搭进去一半的家财,为此还和离老王妃交恶。
就是为了那六十万两,勇国公进宫,被人杀了。
那天的事,犹在眼前!
这些天,太后只要一闭上眼睛,都是勇国公在要求她替他报仇!
她倒好,为了清柔公主,那么一点点的药膏,把辛辛苦苦护着的后位拱手送了出去!
太后是没力气下床,不然她真的恨不得给赵皇后几巴掌。
议政殿上,废后之后,便是立后。
护国公府等这一天等的太久,好不容易盼到赵皇后作死,把后位让了出来,该轮到李贵妃上位了。
赵家不甘心,要是真让李贵妃坐上后位,还有赵家好日子过吗?
赵老太傅知道赵皇后没有机会在恢复后位,只能寄希望于太子身上,太子登基,其生母自然就是太后。
但一个被粗使婆子给打的鼻青脸肿的太后,也注定会被人在背后耻笑,没有威信可言!
赵家从悲愤中回过神来,继续和护国公对抗。
赵家拥护柳贤妃为后。
态度逆转的,护国公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肃宁侯都愣住了。
他这妹妹到底是走的什么狗屎运,一直生活在夹缝中,结果却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渔翁,一点小便宜就算了,这后位也能捡?
肃宁侯站在那里,什么也没有说。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赵家绝对是想挑拨柳贤妃和李贵妃内讧,他可不能上当。
可偏偏,不止赵家,连太后一党都拥戴柳贤妃,肃宁侯都还没有出力,就力压李贵妃了……
不少大臣都同情李贵妃了,被赵家盯上,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想安稳的坐上后位,难比登天啊。
立后一事,皇上不着急,直接压下,然后商议别的事。
下朝之后,肃宁侯回府,派人把魏国公府大老爷大太太叫去,一起商议该怎么办,要不要争后位。
毕竟是后位,而且柳贤妃也有皇子,现在赵家和护国公府撕咬上,正是肃宁侯府壮大的时候,错过这个机会,指不定就没有下回了。
魏国公府大太太不赞同,“大哥,贤妃她不是做皇后的料,赵家和李贵妃都没有那么好心让小皇子登上帝位,贸然和李贵妃撕破脸皮,只怕连命都保不住,皇上宠爱贤妃,就是看中她的那份不争。”
要魏国公府大太太说,现在这样就很好了,何必去争那位置,如果没有离王世子妃相助,小皇子都生不下来,做人要惜福,知足才能长乐。
肃宁侯也没有一定要争,只是赵家拿鱼饵诱惑他,一时有些动心罢了。
商议完,魏国公府大太太就进宫见柳贤妃了,让她不要妄动心思,“后位咱们不想,也不争,世上没有便宜事,做墙头草没有好下场,你可千万别被赵家利用了,皇上问起来,你就让皇上立李贵妃为后。”
柳贤妃点点头,道,“我心里有数,离王世子妃和赵家关系那么差,她对我有恩,我怎么可能和赵家交好?”
暗处有宫女偷听,等魏国公府大太太出宫后,宫女就直奔昭阳宫,把听到的话告诉李贵妃。
李贵妃笑道,“魏国公府大太太果然是聪明人,本宫没有看错她。”
柳贤妃不和她争,这后位迟早是她囊中之物,赵家想挑拨离间,门都没有。
许是为了气赵家,李贵妃去昭阳宫和柳贤妃商议凌柔公主出嫁的事,两人在花园里有说有笑,比亲姐妹还要亲厚三分。
锦华轩,内屋。
碧珠和雪梨她们在争论,将来谁会登上后位。
有占李贵妃的,也有站柳贤妃的。
各执一词,争的面红耳赤,最后雪梨问明澜道,“世子妃,你觉得谁会成为皇后?”
明澜吃着酸果,笑道,“怎么,还打算先去巴结一番?”
雪梨脸红着道,“奴婢连皇宫都进不了,怎么巴结啊?世子妃就会笑话奴婢们!”
明澜忍俊不禁,道,“我也不知道皇上会立谁为皇后,变数太大了。”
碧珠点头,深表赞同,“谁也没料到赵皇后会偷溜出宫,还被楚家婆子给打了,四儿还说,要去楚家偷扫把,认那婆子做干娘呢。”
四儿点头如捣蒜,笑容甜美,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一股子机灵,“世子妃去楚家见王妃时,把奴婢也带上吧。”
打过皇后,而且还没有被皇上砍头,绝对是福大命大之人,四儿想去沾沾福气,我娘打过皇后,说出去多牛掰啊。
明澜心情愉悦,逗丫鬟道,“也许人家不缺女儿呢,不过你倒是可以给人家做儿媳妇。”
几个丫鬟起哄。
四儿脸一红,跺脚跑了。
第七百三十章 帮凶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一转眼,又过去了四天。
赵皇后被褫夺后位一事,街头巷尾热议了四天,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王府里更是波澜不惊,明澜都不记得有多少天没有去长晖院给老王妃请安了,她不想去,大概老王妃也不想见她。
王府中馈还是她管,当然主要是陈妈妈打点,她偶尔翻翻账册,做做样子,毕竟让陈妈妈管着偌大一王府,说出去不好听。
老王妃一直称病,当然也没人来看她,莫家被灭,街上关于王爷不是老王妃亲生的事传的沸沸扬扬,但因为没人否认,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老王妃和王爷关系一般,所以心里也都有杆秤。
长晖院冷清的可怕。
三太太之前是假意落水装病,在雪地里跪了一夜后,就真的病了,据说一直在咳嗽,三天两头的请大夫,明澜没去看过,也没让丫鬟去探望过,总归都是虚情假意,也懒得维持明面上的和睦了。
就是平常明澜在花园里赏花,还能碰到萧敏和萧柔她们,明澜也不记得被她们无视了多少回,偶尔从身边路过,眼睛都不斜她一眼。
这不,又一次被无视了,明澜没放在心上,迈步往前。
碧珠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和萧敏眸光对上,萧敏眼神冰冷,碧珠还真有点胆怵,“世子妃,二姑娘她们在看你呢。”
明澜头也不回的笑了一声,“肯定没有好脸色。”
一猜就准。
“去那边梅林看看,”明澜兴致颇浓。
王府的梅林很小,里面只种了十几颗梅花,品种不一,有骨里红、紫蒂白、晚跳枝,还有残雪照水,清香淡雅,挺霜傲雪。
明澜站在树下,风吹落梅花瓣,仿佛下了一场梅花雨。
那边,青杏跑过来,看着风掀起明澜的衣袂,卷起花瓣,翻滚远去,不敢上前打扰。
碧珠转头看见了,便道,“有事禀告世子妃?”
青杏轻点头,快步上前。
明澜攀着一枝梅花,听到青杏禀告靖宁伯府的事,她手一松,枝丫乱颤,震落晶莹璀璨的花瓣。
明澜回头问道,“再说一遍,靖宁伯府出什么事了?”
青杏忙回道,“方姨娘被贬去庄子上了,方老夫人中风,被抬回了方家,老夫人半边身子动弹不了了。”
青杏把最重要的一部分禀告明澜知道,然后才禀告经过。
这是要从顾玉澜的亲事说起,之前沐氏怀着身孕,她将腹中胎儿看的比什么都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也是老太爷和老夫人的要求,是以顾玉澜及笄,亲事还没有定下。
这些天,沐氏又忙着沐礼娶亲,方姨娘有意见了,自己府里的事都没管好,还有闲工夫管娘家的事,沐阳侯夫人又没死,轮得到她管吗?
这些话传到沐氏耳朵里,沐氏没有生气,她还犯不着和一姨娘动肝火,但她是当家嫡母,庶女的亲事,她的确要管,可这些天没人登门求亲啊,沐氏也不能跑大街上放话,说靖宁伯府有女儿还没嫁人吧。
沐氏就让顾涉上点心,顾涉就给顾玉澜挑了门亲事,对方家世一般,四品官家庶子,人是顾涉挑的,虽然家世差了些,但为人不错,将来他帮衬一二,前途光明。
方姨娘不知情,以为是沐氏故意把她女儿低嫁,虽然是庶女,但好歹是靖宁伯府女儿,至少也能嫁三品大臣家的嫡出少爷了,指责她心肠歹毒,总之骂了一堆难听的话。
她跑到幽兰苑去骂沐氏,她只有顾玉澜一个女儿,女儿嫁不好,她就没有了指望,再怎么样,沐氏也不可能将她杖毙,替女儿争取利益最重要。
沐氏让婆子摁住她,要给她点颜色看看,方姨娘知道没好事,赶紧跑,扬言要去和顾涉告状。
沐氏也没让人追,可事情就那么巧了,方姨娘气头上,一路走一路骂,竟然自己抖出了当初沐氏生产血崩的事。
又那么巧,被一靠在树下偷懒的丫鬟听了个正着,当即就去禀告了沐氏。
事关性命,而且不只是她的,还有当时她腹中胎儿,顾涉唯一的儿子,还有明澜,为了救她,明澜失血过多晕倒。
一桩桩一件件,沐氏剥方姨娘皮的心都有。
她让人去方家把方老夫人叫了来,还有老太爷老夫人、顾涉,以及住在静园的三太太齐聚长晖院,沐氏审问方姨娘。
有花园的丫鬟作证,亲耳听到方姨娘说她命大,给她下蛊,血崩都要不了她的命。
沐氏被下蛊的事,满打满算只有一只手的人知道,没人告诉过方姨娘,她是怎么知道的?!
只有下蛊毒的人才知道这事!
沐氏一直以为蛊毒是大太太派人偷下的,连明澜都这么认为的,可是那段时间,她没有见过大太太,因为怀身孕,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更是小心又小心,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人算计了。
现在总算明白了,大太太有方姨娘做帮手!
当然,方姨娘会否认,甚至反咬一口,是沐氏指使丫鬟这么说的,她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更没有做过毒害主母的事!
但是她否认没有用,沐氏让人把她托下去,留方姨娘的贴身丫鬟继续审问。
从幽兰苑出去,丫鬟就一直跟在方姨娘身边,一路上方姨娘说了什么话,让她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待会儿和方姨娘说的对不上,错一个字就打十板子。
丫鬟和方姨娘没有机会串供,把方姨娘骂人的话挑了几句说。
然后,把丫鬟拖下去,继续审问方姨娘,她和丫鬟说的完全对不上。
沐氏让人把丫鬟拖出来,再给她最后一次机会,她老实交代,她可以留她一命,卖的远远的,如果她死活不说,直接杖毙。
丫鬟咬唇不语,沐氏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心,直接叫人拖下去打。
方老夫人还护着丫鬟,沐氏冷笑一声,“方家姨娘辱骂主母,打不得了?”
两粗使婆子过来,将丫鬟拖下去,丫鬟见动真格的,吓的脸色苍白,“我招!我招!”
方姨娘气的要杀丫鬟,可是那么多人在场,岂容她放肆。
当着老太爷和老夫人的面,丫鬟把所有的事都招了。
的确如沐氏猜的那般,是方姨娘给她下的蛊毒,蛊毒是大太太派人送进府的,用一小锦盒装好,还有一封信,只要她把蛊毒下在苏氏身上,靖宁伯夫人的位置就是她的。
方姨娘抵抗不住诱惑,再加上她本来就巴不得沐氏死。
那些天,她抄了好几百篇佛经,让丫鬟送去给老夫人过目,她想见见老夫人。
她一番孝心,老夫人准了。
方姨娘去长晖院给老夫人请安,陪老夫人说了会儿话,沐氏就来了,方姨娘起身不小心踩到裙摆往地上一摔,那一回还把老夫人和沐氏吓的不轻,以为会撞到沐氏。
不过方姨娘只碰到了沐氏的裙摆,有惊无险。
这件事,老夫人也知道,沐氏就道,“那天,我觉得脚肚子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一点点的刺疼,我也没有注意,就是那时候给我下的蛊毒!”
那天之后,方姨娘就很安分的待在院子里,再也不抄佛经,也不求出门给人添堵。
她只要等,等沐氏生产一尸两命就够了。
本来计划的很周全,可是谁也没料到明澜会用自己的血救沐氏,而且还救活了。
丫鬟知道的都招了,方姨娘看着顾涉黑的发光的脸,还有老太爷冰冷的脸色,就知道谁也救不了她了。
方老夫人知道方姨娘犯的错太大,她求老夫人看在几十年的老姐妹份上,让她把女儿带回方家。
沐氏不同意。
差点要了她的命,就这样轻松的带回家,她的命还没有那么不值钱!
老夫人没说话,她差点,甚至可以说她就是方姨娘和大太太害沐氏的帮凶。
顾涉和老太爷盼了许久,才盼来那么一宝贝疙瘩,险些被方姨娘给害了,岂能饶她?
老太爷不想听方老夫人叽叽歪歪,直接让人送她回方家,以后不许再踏进靖宁伯府半步。
方老夫人能怎么办,她只能走啊,方姨娘拉着她不让,一拉一扯之间,方老夫人撞到了桌角,直接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嘴歪了,话都说不清楚,幸好方家大太太陪着来的,否则方老夫人在靖宁伯中风,又是一场扯的官司。
方姨娘罪不可赦,杖责四十大板,贬庄子上去了,走的时候浑身是血,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她运气好不好了。
处置完,沐氏就回幽兰苑了,顾涉和她一起走的,老太爷不想和老夫人待在一起,也走了。
老夫人坐在那里,觉得身子都凉透了,就那么一直坐着,半天之后,王妈妈去扶她的时候,老夫人脚抬不起来了,完全不听使唤。
之前大夫就叮嘱过,老夫人切忌伤心动怒,否则有中风的风险,方姨娘是她娘家侄女,早些年有她护着,没少挤兑沐氏,结果她就是那么回报她的,明知道她盼望沐氏早点帮她添一白白胖胖的孙儿,她还敢动歪心思。
一伤心,一愤怒,就应了大夫叮嘱的。
第七百三十一章 父皇
青杏说完,一阵风吹过,明澜伸手接了一朵梅花。
她脸上没有愤怒,也没有喜悦,很平淡,平淡的青杏都反省她刚刚说的是不是别人家的事。
青杏盯着明澜半晌,才听到她道,“挑点补品,送去给老夫人。”
青杏眨眼道,“世子妃不亲自回去看看吗?”
“回头再说吧。”
明澜不想回去,她怕看到老夫人躺在病床上的样子会心软。
老夫人有今日都是她自找的,如果不是她一次次护着方姨娘,护着长房,硬朗的身子骨不会弄到今日地步。
闹这一通也好,方姨娘贬去庄子上,顾玉澜出嫁,老夫人中风,靖宁伯府没有人再烦扰沐氏了。
而顾涉剿匪,误打误撞发现赵家和太后在崇州的阴谋,立了大功。
只因这事还没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所以皇上还没有封赏顾涉,等到灭了赵家和太后,少不了顾涉一个侯爵。
摘了一枝梅花,明澜回了锦华轩。
走到珠帘处,明澜就看到楚离坐在床上,她挑了帘子进来,走近就看到他手里拿着一碎玉阙,眉头皱的紧紧的。
明澜笑道,“你怎么把碎玉阙从皇上那里拿回来了?”
楚离抬头看着明澜,道,“这不是留在皇上的那一块。”
不是?
难不成是另外一块?
这不可能啊。
那一块碎玉阙,性子活泼的令人发指,整个就是一闲不住的主,整日里东张西晃,不是有消息告诉她,就是缺血了,否则它都不回来。
而且就算回来,它也不可能这么乖的任由楚离捏着它,随着她血液增强,楚离打不过玉阙了。
明澜走近,楚离把玉阙递给她,明澜吃惊道,“还真不是,你从哪儿得来的?”
“被子上。”
“……。”
之前那一块就是从床板里扣出来了,也是自己找来的,明澜习惯了。
她挨着楚离坐下,道,“那你怎么一脸臭表情?”
楚离看着明澜吹弹可破的皮肤,双眸清澈,看不见一丝黯淡和担忧,他不知道明澜是真的没有想那么多,还是故作轻松不告诉他,他道,“你有没有想过这玉阙一次次找来,最终的目的?”
明澜老实承认,“想过,但是想不通。”
她把玩着碎玉阙,道,“这玉阙砸不碎,毁不掉,是什么让它四分五裂的,又该怎么合而为一,刺客费尽心思找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它为什么叫神玉,还有什么神女……。”
一连串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解开。
但唯一确定的是她的血碎玉阙喜欢,只有喂过她的血,玉阙才会找来,比起他们,刺客更迫切的想找到其他玉阙,无需他们动手,在家等着玉阙掉床上就行了。
见楚离神情凝重,明澜笑道,“想那么多做什么,玉阙找来了,刺客迟早会寻来,到时候不就知道了。”
她就是这么想的开,这么轻松的心情,大概和她知道自己死不掉有关。
楚离被明澜的心宽给打败了,把玉阙往床上一丢,伸手去捏她的琼鼻,外面,四儿跑进来,看到这一幕,连忙背过身去道,“世子爷,皇上传你进宫。”
明澜把楚离的手扒拉下来,道,“皇上找你进宫做什么?”
“应该没好事。”
明澜嘴角扯了一下,推他快些走。
楚离捏了捏明澜的脸颊,方才起身离开。
等他走远了,明澜才道,“出来吧,别躲了。”
嗖的一下,玉阙从窗外飞进来,方才她拿到碎玉阙的那一刻,她就感觉到玉阙在窗外了,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玉阙。
这应该和玉阙魂魄强大了一点有关,其实玉阙找来是好事,玉阙魂魄不全,才没有记忆,等所有的玉阙都聚齐了,玉阙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玉阙是做什么用的了。
玉阙绕着明澜打转,很诧异明澜居然能感觉到它,连楚离都感觉不到啊。
明澜看着它,问道,“你有没有想出点什么?”
玉阙上下晃荡,然后转圈圈,见明澜扶额,它在纸上写下一行小字:我好像真的是一位皇子。
明澜吃惊,玉阙一直以本皇子自居,他它说它喜欢本皇子三个字,听起来很霸气,没想到他还真是一位皇子。
“哪国皇子?”明澜追问。
玉阙:不知道。
明澜:……
不知道,那你笃定你是一位皇子?
玉阙生气:我脑袋里多了一点记忆,一间宫殿,比你们大周皇帝的寝宫还要气派,龙床上躺着一位君王,一个少年扑在那里哭。
虽然只看的到背影,但是它能感觉到,那少年就是他。
他喊龙床上的人叫父皇。
他不是皇子,他还能是谁?
可他再怎么想,脑子里都想不起来任何东西了。
以前,他无所谓,但是现在,他想去找其他碎裂的玉阙,等玉阙都聚齐了,他应该就能想起自己是谁了。
多给我点血,算是帮我践行,虽然我可能溜达一两天就回来。
玉阙在宣纸上写道。
字里行间有那么点无奈,谁让他只能在明澜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溜达,多一厘都不行。
喂了血之后,玉阙嗖的一下就飞了出去。
明澜闲来无事,做针线打发时间。
半个时辰后,楚离就回来了,明澜问道,“皇上找你什么事啊?”
楚离给自己倒茶,猛灌了一口,才回道,“北凉来给太后贺寿,皇上把迎接使臣的任务交给了我。”
而且,还推脱不掉。
本来最合适迎接使臣任务的是太子,可是太子去了崇州,皇上想来想去,就楚离的身份最合适了。
离王世子,身份尊贵,能彰显大周对北凉使臣来贺的欢迎,又显出那么一点点的轻蔑,毕竟楚离还没有入朝为官,没有官职在身,闲人一枚。
就是闲人两个字扎人啊,他一天忙到晚,哪里闲了?!
明澜知道楚离不喜欢管这些事,以他的身份,几时迎接过别人啊,别人迎接他,还要看他乐不乐意被人迎接,不由得笑道,“一般使臣来贺,见面之时,难免有杀大周威风的可能,皇上是怕其他人招架不住,才委以重任的。”
楚离冷冷道,“不请自来,盗离王府陵墓,我不刁难他们就不错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归来
这一天,天气晴好,天空明净的没有一丝云彩。
楚离率礼部尚书等七八位大臣骑马出京,在距离京都十里的迎客亭迎接北凉来贺寿的使臣。
本来算好的时辰,等上约莫半盏茶的工夫,北凉使臣就到了,可是等了足足两刻钟都不见有人来,楚离就没什么耐心了。
觉察到他的不耐烦,怕他掉头走人,礼部尚书忙道,“世子爷再等等,北凉使臣一会儿就到了。”
话音刚落,那边有声音传来,“我听到马蹄声了,跑的很急!”
礼部尚书就道,“肯定是北凉使臣到了。”
一边安抚楚离,一边让大家做好准备,不要懒懒散散的,叫北凉使臣们瞧了笑话。
大家严阵以待,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不消一会儿,马蹄声越来越近。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远远的,楚离就看到有一队人骑马过来,很明显不是北凉使臣。
其实想也知道,北凉要是真那么急,就不用他们在这里一等半天了,人家还要一路欣赏大周美景,激发下吞并大周,将万里河山收归囊中的雄心壮志。
等人走近了,礼部尚书看清为首之人,眼睛睁大,“太……太子?”
可不就是太子,那一身象征太子身份的蟒袍,阳光下不能更扎眼了。
看到有人,骑马的队伍慢了下来,太子面无表情,可是他身后跟着的将军却大为吃惊,“只是剿匪归来而已,皇上竟派这么多大臣来迎接太子归来?”
来了好几位朝堂大臣,官阶比说话的将军还要高的都有,离京十里相迎,也不怕往自己脸上贴的金片太厚了!
礼部尚书下马道,“皇上派离王世子率臣等在此迎接北凉使臣。”
太子点点头,一夹马肚子就跑远了。
身后一群将军和官兵尾随,马蹄踏踏,掀起一阵灰尘。
顾涉也在迎接的队伍中,皇上怕礼部尚书劝不动楚离,所以把顾涉安排一起,顾涉是明澜的亲爹,楚离好歹要给自己的岳父几分薄面。
可是一群官兵骑马路过的时候,其中一人盯着他看了好几眼。
顾涉也注意到了,他身边的大臣问道,“是靖宁伯府旁支小辈?”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