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嫡为贵-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头也不需要什么大军了,让楚离和明澜带着玉阙去对敌,以一当万……

    这不荒谬吗?!

    皇上实在没看出玉阙有什么奇特之处,就放在手边小几上,问太后道,“太后确定杀人的是这块玉阙?朕瞧这玉阙当暗器杀人都很勉强,何况是它自己杀人。”

    太后摇头,“哀家没见过,如果是宝物,谁会这么轻易的交出来?”

    太后怀疑玉阙是假的。

    明澜两眼直翻,这一幕,正好被太后捕捉到,她冷道,“离王世子妃那是什么表情?!”

    明澜就道,“太后笃定是玉阙杀人,皇上派人传我们来,我们乖乖把玉阙带来了,您又说玉阙是假的,您凭什么就认定它是假的?”

    好一张伶牙俐齿,勇国公道,“那离王世子妃要怎么证明它是真的?”

    证明玉阙是真的,太容易了。

    叫玉阙当着大家的面溜达几圈,保管把一大殿的人给惊的分不清东南西北。

    可她有那么傻吗?

    如此一来,岂不是不打自招,帮他们证明玉阙能杀人。

    明澜笑道,“怀疑玉阙杀人的是太后和勇国公,我和相公进宫,只是送玉阙来给皇上过目,仅此而已。”

    至于证明玉阙的真假,那不是他们的责任。

    皇上轻笑道,“离王世子妃说的不错,这玉阙看着普通,摸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太后凭什么笃定它就是假的?”

    太后判定真假很简单,因为她觉得楚离和明澜不可能那么乖,让他们把玉阙送进宫,他们就送来了。

    这么听话,不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但这些话,太后不能说,她看着皇上道,“这玉阙看起来普普通通,离老王爷连大周的江山都不要,却把这么一块小碎玉阙当宝贝,皇上不觉得奇怪吗?”

    皇上点头,他没法否认,这确实奇怪啊。

    这么块碎玉阙,还有人抢,甚至为了它都去刨皇陵了,足见珍贵。

    楚离笑了,“谁规定稀罕东西就一定长得很漂亮,玉阙它就长这样,太后要看漂亮的,出宫之后,我给你打造几个。”

    太后气的脸发紫,“哀家没见过玉阙,但是有人见过,来人,传离老王妃进宫!”

    这一来一回,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不用太后发话,楚离扶着明澜坐下,安静的等候。

    不过老王妃比他们想的进宫的快的多,大概他们瞧见离开王府,老王妃后脚就出发了。

    给皇上请安之后,皇上让福公公把玉阙拿给老王妃过目,老王妃看了两眼,道,“这是假的。”

    明澜一口茶没差点呛喉。

    这玉阙就是真的好么!

    他们有必要作假吗?

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顺眼

    可老王妃是老王爷的枕边人,她的话,比楚离和她的更叫人信服的多,毕竟老王爷出事时,楚离还小,太后听了就道,“皇上,离老王妃都说玉阙是假的,它就真不了。”

    明澜实在憋不住了,她问老王妃道,“那老王妃见过的玉阙长什么模样?”

    老王妃给的答复,能把牛都给气死,“和这模样差不多。”

    皇上嘴角抽了下,不过仔细想,差不多也很正常,既然是造假,肯定要真假难辨。

    皇上弹了弹龙袍,道,“老王妃一眼认出这玉阙是假的,应该对玉阙了解不少,说来听听。”

    老王妃哑巴了,她压根就没见过玉阙,她怎么知道玉阙长什么模样,便胡诌道,“我记得玉阙这一块是淡红色的……。”

    她随手一指托盘里的玉阙,只是老王妃没有料到,她指尖所指之处果真变成了淡红色。

    福公公见了低呼,“这玉阙果然神奇。”

    老王妃,“……。”

    明澜想笑,玉阙能听得懂所有人的谈话,你要哪里淡红色,它就哪里淡红色。

    本来还没法证明玉阙是真的,现在老王妃正好帮忙证明了。

    皇上坐在高座上,兴奋道,“拿来给朕看看。”

    福公公赶紧端了托盘,将玉阙送到皇上跟前。

    玉阙一角淡红色,当着皇上的面,它缓缓恢复原状,但它的确呈现过淡红色,就如老王妃“曾经”在老王爷那里看到的一样。

    楚离神情慵懒道,“老王妃还执意认为这玉阙是假的吗?”

    老王妃哑然,她望着太后,她是没辄了。

    不过太后的目的就是要真的玉阙,现在也送进宫了,接下来就看太后的了。

    皇上对玉阙兴致颇浓,问楚离道,“这玉阙除了会变色之外,还有什么奇特之处?”

    楚离倒也不隐瞒,他道,“这玉阙砸不碎,摔不坏,烧不化,毁不掉。”

    勇国公听了就道,“那它是怎么碎的?”

    本来是一句能把人堵的张口无言的话,但楚离不是第一次听到,一点都不尴尬,他道,“大概是我本事还没学到家,勇国公本事大,可以试着把玉阙砸成粉末看看。”

    皇上暗暗用力,除了卡的掌心疼之外,玉阙一点都没碎。

    “拿铁锤来,”皇上吩咐道。

    很快,公公就拎了个大铁锤来,福公公将玉阙放地上,勇国公挥着铁锤,狠狠的砸下去。

    永宁宫大殿的青石地板碎成粉末了,玉阙就躺在粉末里。

    勇国公惊骇,竟真的砸不碎。

    他不死心,又砸了一次。

    太后看着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宫殿第一次被糟践成这样,她怒了,“够了!别在砸了!”

    楚离淡淡道,“我和内子孤陋寡闻,从来没听过什么样的玉是砸不碎的,我也找不到什么样锋利的匕首能仿造出这么一块碎玉阙来,祖父为什么稀罕玉阙,我不知道,但单凭玉阙砸不坏,毁不掉,就足以证明它是件稀罕东西,值得收藏。”

    这话,皇上赞同,望着太后道,“现已证明这玉阙是真的,太后要怎么证明玉阙能杀人?”

    太后见皇上明摆着袒护楚离和明澜,她内心愤怒道,“皇上,这玉阙是离王府的东西,哀家怎么能使唤的了它?”

    楚离紫金面具下,一双眸子晦暗莫测,“这块玉阙是老王爷的,但老王爷从何处得来,没人知道,而且它是碎的,太后说玉阙杀人,目前只是听说,没有人证,就算是真的,太后又凭什么认定杀人的就是这一块,而不是其他的?”

    太后被反问的招架不住。

    勇国公就道,“离王世子要人证,我会派人将晋王府丫鬟小厮接来,玉阙碎成多少块,我不知道,但不排除杀人的就是这一块,在事情查明之前,这块玉阙不能回离王世子手中,暂由太后保管。”

    明澜望着勇国公道,“勇国公不是说玉阙不止能杀人,街上香铺也是玉阙给毁的吗?这玉阙本事这么大,你确定留在太后手里,不是给太后惹祸上身?”

    太后冷冷道,“这玉阙哀家收着,要是有什么万一,正好证明玉阙杀人事真!”

    明澜一脸,你高兴就好。

    太后命人拿了铁匣子来,当着皇上的面把玉阙放进去,吩咐福公公道,“找把锁来。”

    福公公赶紧命人拿锁来,太后将铁匣子锁好后,钥匙丢给福公公,然后将铁匣子装进一锦盒里,再次锁上。

    太后道,“玉阙想出去,只能穿破铁匣子,必定会留下痕迹。”

    勇国公夸赞道,“太后睿智!”

    太后看明澜和楚离的眼神,仿佛在说和哀家斗,哀家横扫后宫的时候,你们娘都还没出生。

    皇上喝了两口茶,道,“太后收好钥匙,这锦盒和玉阙,朕带走,御书房的守卫比永宁宫好。”

    不等太后答应,福公公已经把锦盒抱在怀里了,然后默默把钥匙放下。

    皇上起身,道,“御膳房还有不少奏折,朕就先走了。”

    皇上走了,楚离和明澜自然没有留下来的必要,只是刚出门,太后就气的摔茶盏了。

    辛苦了一通,给皇上做了嫁衣,本来计划的栽赃,也被皇上给卡死。

    皇上都说了,御书房守卫严明,就别打偷玉阙的歪心思了,而且回去之后,皇上会再加一个玄铁盒和锁,谁也别想耍花样。

    楚离和明澜打算回王府,走了没一会儿,就过来一公公,皇上传召他们。

    然后,楚离和明澜又去了御书房。

    皇上手搭在锦盒上,御书房内,除了福公公,没外人在,皇上道,“玉阙真杀人了?”

    楚离看着皇上道,“皇上信吗?”

    皇上笑道,“和朕也要说假话?”

    楚离就知道瞒不过皇上道,“赵家派人杀晋王妃,玉阙杀了刺客。”

    玉阙果真能杀人……

    皇上心中惊骇,之前被他掐死的想法又冒了出来,“你们谁使唤玉阙的?能不能帮朕打仗?”

    明澜嘴角抽抽,道,“皇上,玉阙是自己杀刺客救晋王妃的,没人使唤它,它能不能帮皇上打仗,我们也不知道。”

    楚离知道皇上有雄心,但是皇上忘了一点,他提醒道,“这只是一块玉阙,还有在别人手里,皇上用玉阙杀敌,敌人未必不会这样杀大周将士。”

    皇上赶紧把这念头打消,国库养着的将士,可不能被别人当成白菜给切了。

    不过杀不了敌军万千将士,杀一两个人还不在话下吧。

    “杀了勇国公,朕看他不顺眼。”

    臣也看他不顺眼……

    这句话,楚离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只见玉阙从明澜手袖里钻出来,围着皇上转了一圈,在他跟前的龙案上写下三个字。

    臣遵旨。

    然后,嗖的一下,玉阙就飞出去了。

    皇上,“……。”

    “这玉阙合朕胃口,朕要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匪患

    皇上说完,见楚离和明澜都不说话,皇上挑眉道,“不愿意?”

    楚离笑道,“臣当然愿意。”

    这么爽快……

    皇上眸底闪过一抹疑惑,这玉阙能听得懂人说话,还能杀人,可比他库房里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稀罕的多,就这样找他要,他就给了?

    而且那神情,仿佛是烫手山芋,有人接手求之不得的模样,皇上心里打鼓了,知道楚离不好说话,他望着明澜道,“这么好的玉阙,你们当真舍得给朕?”

    明澜眸光清冽,淡笑如山茶花,道,“皇上,您别看玉阙这会儿听话,它脾气大着呢,在府里的时候,没少和相公抬扛,它速度奇快。”

    “难怪……。”

    皇上端起茶笑道。

    看着龙案上的锦盒,皇上道,“玉阙是朕亲眼看太后放进去的,它是什么时候跑出去的?”

    福公公接口道,“奴才抱着锦盒回来,路上晃过,玉阙在里面。”

    说着,他还把锦盒抱起来,轻轻晃了晃。

    锦盒里还有响动。

    然后福公公就不明白了,先是望着皇上,然后和皇上一起望着楚离和明澜。

    明澜释疑道,“碎玉阙有两块,一块能飞,一块不能。”

    皇上笑道,“难怪晋王妃和朕辞行之前,让朕代她向你道谢。”

    这事,明澜不知道,因天降大雪,所以皇上也没打算让明澜进宫回话,只要离王府对他忠心耿耿,其他的事,皇上并不关心。

    知道太后和赵家勾结起,皇上就寝食难安,就像是头顶上悬着一把剑,不挪掉,他如何安寝?

    他虽然比一般皇帝疑心病轻点,但不是没有,谋逆这样的事,哪怕是一点影子,都要扼杀在摇篮里,皇上至今都不知道太后和赵家勾结了多少年。

    崇州的矿场,赵家挖了多久,又养了多少兵马。

    因为不知道,怕太后和赵家狗急跳墙,起兵谋反,祸及百姓,只能忍着,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忍的太久,皇上就越担心啊,他既然知道这件事,就不能当作没有发生,他对待皇后的态度急转直下,对太后也没有之前恭敬,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掌握天下人生杀大权,让他去和想抢他皇位,甚至想要杀他的人有说有笑,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他不宠皇后,任由李贵妃挤兑她,和她针锋相对,皇后的心一冷,估计就更想弄死他了。

    这些天,想的太多,皇上都多了几根白头发了。

    有时候想想,既然怀疑,何不干脆杀了,天下臣子那么多,死一两个心怀不轨的,有的是忠心的顶上来。

    皇上在走神,没人敢打扰他。

    直到外面传来公公的惊呼声,“有刺客!护驾!”

    急切而胆怯的公鸭嗓音,格外的刺耳,听得人耳膜都疼。

    小公公连滚带爬的进来,道,“皇,皇上,勇国公被,被杀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速度这么快,皇上内心还是狠狠的震撼了下。

    万幸离王府不在乎皇位权势,对他忠心耿耿,不然他这个做皇帝的还能有活命?

    “怎么死的?”皇上将震撼压下,问道。

    小公公赶紧把知道的都说出来,“皇上和世子爷、世子妃走后,勇国公陪太后坐了会儿,不知道怎么一片树叶飞进来,直接割破了勇国公的喉咙,太后当场吓晕了过去……。”

    当然,太后和勇国公密谈,身边只有徐嬷嬷伺候,直到徐嬷嬷叫救命,小公公才跑进去。

    他是根据勇国公倒在地上的死状,还有那片削进大石柱子里的带血的树叶推测出来的。

    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上回刺客闯进宫,也只敢放一把火,没敢杀人,最后挟持了清柔公主出宫,现在倒好,在宫里头就敢杀人,还是用树叶杀人,传说中的飞叶杀人啊啊啊!

    不过刺客脑子有病吧,想杀勇国公,去勇国公府杀啊,跑宫里头来,还当着太后的面杀,弄得宫里头人心惶惶,小公公跪在地上,福公公叫他起来,他都腿软站不起来。

    小公公哆嗦着双腿退出去,皇上吃惊的看着楚离。

    玉阙还会非叶杀人?

    楚离表示,他也是刚刚才知道。

    大概是明目张胆的杀刺客,被晋王府丫鬟小厮看见,给明澜和他惹祸上身,所以引以为戒吧。

    这些且不管,勇国公在永宁宫被杀,太后当场晕倒,皇上肯定要去看看的。

    只是他刚从龙椅上起来,外面进来一侍卫,将一份奏折送到皇上跟前,道,“皇上,崇州出事了。”

    皇上眉头拧成一团,他三两步走到侍卫跟前,拿过奏折,看了一眼后,眼神都凝成了冰块,勃然大怒。

    见状,楚离问道,“崇州出什么事了?”

    皇上将奏折递给他,楚离看了一眼,眸光也深邃了起来,明澜凑上去瞄了一眼。

    好家伙,崇州闹匪患,一群土匪占山为王,烧杀抢掠,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更巧的是,占的那座山正好是矿山。

    这不明摆着是赵家和勇国公府养的那群将士,为了掩人耳目,改行做土匪了吗?

    一群训练有素的将士,手里有铁矿,兵器充沛,百姓遇到他们,还有还手之力?

    而且据奏折上所写,那群山匪不知道是从何处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以雷霆之势洗劫了还没有来得及搬走的晋王府和当地的乡绅富户,如今的崇州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就连崇州府衙都被山匪给砸的破破烂烂的。

    崇州知府不惜下跪求山匪饶命,求他们不要伤害崇州百姓,山匪将崇州府准备上缴的库银和粮草洗劫一空。

    崇州知府携带家眷连夜逃命,这封奏折除了禀告崇州情况,再就是向皇上请罪的,他胆小怕死,没胆量和崇州百姓对抗山匪,只能先斩后奏,逃到临州,请王将军派兵剿匪……

    不巧,王将军的媳妇正好是顺平侯的妹妹,和赵家拐着弯的亲。

    说的好听是请王大将军剿匪,难听点就是让王将军带去崇州走一趟,装模作样打几仗,再把那些山匪收编,引他们向善,对朝堂,王将军救崇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赢得民心,剿匪有功,加官进爵少不了。

    对赵家和太后来说,解了崇州之危。

    一箭双雕的好计谋,不得不叫人佩服。

第七百一十五章 上瘾

    不但手段高明,而且戏演的还很足。

    崇州知府是勇国公的人,山匪从晋王府洗劫起,那山匪和晋王府显然不是一伙的,甚至晋王府是最直接的受害人。

    这会儿勇国公被杀,太后晕倒,不然接下来应该太后和勇国公找皇上哭诉,痛斥山匪,让皇上给王将军增派兵力,务必将山匪绞杀。

    不论皇上派多少人去,最后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是去给王将军壮大兵权的。

    楚离现在还没有正儿八经的上朝为官,皇上吩咐道,“传离王和楚大将军进宫!”

    吩咐完,皇上就迈步出御书房,要去探望太后。

    不过皇上最终还是没去,有两位大臣正好有事禀告皇上,将皇上拦下,道,“皇上,您还是快回御书房吧,刺客潜进宫,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从永宁宫离开,等确保永宁宫安全,您再去探望太后不迟。”

    皇上也不是真的想去看太后,再加上勇国公的死是怎么回事,皇上很清楚,所以就听了大臣的建议,先回御书房处理政务。

    皇上都不去,刚和楚离从永宁宫出来的明澜就更不会傻到顶着寒风去凑热闹了。

    两人悠闲踱步,欣赏着皇宫雪景。

    刚坐马车出宫,那边王爷骑马进宫,不期而遇。

    楚离掀开车帘看了王爷一眼,王爷目不斜视,一夹马肚子就直接进宫了。

    王爷以为皇上传召他是因为勇国公被杀一事,见到皇上,王爷就问道,“刺客抓到了吗?”

    皇上喝着茶,淡淡道,“你就是能抓到,你也处不死。”

    王爷听不明白,皇上就道,“要勇国公命的是朕,执行命令的是玉阙,朕找你来不是为了这事。”

    说着,皇上把奏折丢给王爷。

    王爷看过后,眉头拧成麻花,千算万算,没想到太后和赵家会来这么一手,他道,“我派了暗卫去崇州,并未有消息送回来,现在崇州知府却送了这么一份奏折来,要么奏折呈报是假,要么暗卫出事了。”

    两种可能,王爷更倾向去后一种。

    崇州肯定是乱了,只有乱了,太后和赵家才能浑水摸鱼。

    现在对太后和赵家来说,还不是谋事的好时机,匆忙举兵,只会一败涂地,保留实力,总能等到好时机。

    只是,王爷想不明白,太后为什么要搭上勇国公府陪赵家这么冒险?

    还有,现在太子之位已经是赵皇后和太子的,杀一个三皇子,难道不比举兵谋反更容易吗?

    皇上望着王爷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爷一时间也没有头绪,他道,“崇州知府先斩后奏,请了王将军去剿匪,皇上再派人去已经太迟了。”

    “朕也知道太迟了,但什么都不做吗?”皇上神情冷肃。

    明知道别人把他们当猴耍,演戏给他看,他还要赏赐他们,这口窝囊气,皇上咽不下啊。

    但现在,咽不下也得咽下。

    说话间,楚大将军匆匆赶来,他道,“等王将军剿匪后,皇上传他回京封赏,到时候再处置不迟。”

    王爷道,“勇国公被杀,太后和赵家必定会警惕,皇上传召,王将军未必会回京。”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人家王将军刚刚剿匪有功,完全可以借口整顿那些从良的山匪,脱不开身为由,晚三五个月回京,这么尽职尽责的将军,皇上能罚他吗?

    非但不能,还得夸赞。

    说来说去,就是拿人家没辄,皇上刚解决了勇国公这个心腹大患,心头火有点大,道,“朕派玉阙去灭了他!”

    玉阙刺杀王将军,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只是看皇上这样,王爷怕皇上会杀上瘾……

    这对朝臣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先前东宫被烧,清柔公主被挟持,再往前,老王爷陵墓被盗,现在勇国公在宫里被杀,回头王将军再死于非命……

    找不到杀人凶手,有损大周朝廷威名啊。

    王爷头疼。

    皇上心意已决,王爷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皇上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皇上在御书房等了玉阙,玉阙明知道皇上等它,愣是满皇宫溜达,端着架子,等的皇上耐心全无它才出现。

    被皇上哄着捧着,讨价还价之后,玉阙才接了任务,然后屁颠颠回锦华轩同明澜告辞,顺带要点血。

    玉阙怕到不了崇州,到时候半道上没血掉哪个山沟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就太惨了……

    玉阙是为了正事,现在有皇上做靠山,他有恃无恐,在楚离跟前瑟的晃过来荡过去,把楚离差点气出内伤来。

    明澜咬破指尖,喂了玉阙不少的血。

    玉阙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故意气楚离,当着他的面,在明澜脸上蹭了好几下,被楚离一把抓住,丢到了窗外。

    ……

    转眼,三天过去了。

    雪停后,太阳出来,积雪融化。

    才三天,除了屋顶上还能看到一点雪之外,仿佛不曾下过雪一般。

    明澜身怀有孕,没事不用出府,偶尔翻翻账册打发时间,但街上的流言却是听了不少。

    勇国公被杀,还是被一片树叶,当着太后的面封了喉,举朝震惊,纷纷上奏皇上,一定要查出真凶,处以极刑。

    勇国公府上下更是惶恐,短短几个月,先是三老爷被毒杀,还没查出下毒之人,现在连勇国公都出事了,勇国公府其他老爷能不害怕吗?

    对勇国公府来说,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屋内,明澜在绣肚兜,神情温柔,阳光打在她身上,漾出一层柔和的光辉。

    添了最后一针,明澜拿剪刀剪掉绣线,伸手抚摸,越看越满意。

    这时候,窗户传来一阵敲动,碧珠愣住,“谁敲窗户?”

    雪梨摇头,忙过去推窗户,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她四下张望,那边一暗卫从树上跳下,走到窗户处,将掉在地上的玉阙捡起来道,“是它敲的窗户。”

    雪梨见了就喊道,“世子妃,玉阙回来了。”

    明澜将拆了一半的绣绷子放下,雪梨拿着玉阙走过来,边走边道,“玉阙出了趟远门,都懂礼貌了,知道进屋先敲门了。”

    以前都是直来直往,不知道穿破了多少绡纱,丫鬟换的心疼。

    明澜听得一笑,可真见到玉阙,她心头一震。

    因为玉阙从雪梨手心腾起,还没有飞起来,就像是没有了力气,哐当一下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不是去杀人吗,怎么弄成这副德行回来?

第七百一十六章 分忧

    雪梨赶紧将玉阙捡起来送到明澜跟前,通过颜色,明澜可以判断玉阙将她喂给它的血用完了,它是真的“体力不支”才会晕倒。

    只有玉阙活蹦乱跳,明澜才能问出这几天玉阙到底经历了什么,走之前喂的血都足够它来回两趟了。

    用绣篓里的绣花针扎破指尖,明澜滴了两滴血给玉阙,顿时就能感觉到它精神了。

    玉阙很颓败的宣纸上写下一行浅淡小字:我只能在离你三百里的范围内活动。

    可怜它,志得意满的替君分忧,以可斩千军的气势去灭王将军,速度极快,结果被一倒看不见,牛和人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障碍给弹了回来,重重的摔在地上。

    它爬起来,又继续往前,可是不论它怎么努力,都越不过去那道鸿沟。

    可那道鸿沟倒也不绝对,偶尔过去几米,十几米,最远的时候达到三百米,它停着不动,又被拉了回来。

    他绞尽脑汁才想明白,大概是明澜在花园里溜圈,来来回回的走,牵制着它。

    玉阙很不爽的想,它这不是被人“遛狗”了吗?

    而且那根无形的绳子长足三百里!

    它速度奇快,再坚硬的东西在他跟前和豆腐块差不了多少,居然被明澜一个弱不禁风的姑娘家牵制,简直是奇耻大辱。

    玉阙怎么能甘心,它就到处想突破口,它不想被束缚住,它还要去杀人呢。

    结果越撞,脾气越大,最后气头上忘记自己是靠明澜血维持的,最后反应过来时,赶紧罢手往回赶,路上为了节约用血,还爬人马车里,搭了一天一夜的顺风车。

    回来时,不想被明澜和楚离看到它落魄的样子,卯足了一口气想冲进屋,结果被窗户给挡住掉在了地上……

    想它都能和楚离打个平手,英姿飒爽,挥斥方遒,居然落魄到这样的地步,玉阙都想一头撞死算了。

    崇州距离离王府至少也要五六百里,按照玉阙说的,只能在她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活动,那她得离京两三百里才行。

    要是平常,她去也没关系,可她现在身怀有孕,又天寒地动,不宜远行。

    王将军是赵家的人,杀了他,正好破坏赵家和太后的算计,现在玉阙杀不了他,得尽快禀告楚离,让他和王爷早做谋算。

    明澜从小榻上起来,穿好鞋后,就去了书房。

    去的凑巧,她这边推门,那边暗卫从书房出去,然后将窗户关好。

    楚离坐在那里,眸光灰暗,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明澜见了就道,“出什么事了?”

    楚离望着明澜道,“北凉派人送了帖子进宫,说是太后寿辰,北凉会派使臣进宫给太后贺寿。”

    还有不到一月时间,就是太后寿辰了。

    要是有意给太后办寿宴,早两个月宫里就开始准备了,长公主一双儿女先后离世,勇国公又当着太后的面被杀,太后哪有心思过寿?

    再者,国库空虚,办一次寿宴,至少要从国库拨几万两银子,大臣之间互相攀比,肯定要破费,再加上太后一党虽然势力不小,但委实没有必要过于巴结讨好太后,几乎没有大臣提过这事。

    现在倒好,大周不提,北凉提。

    皇家都爱面子,连北凉都来给太后贺寿了,朝堂能不给太后办寿宴吗?

    只是北凉怎么吃饱了撑着要来给太后贺寿?

    两国相交,任何一点不寻常的举动都要仔细琢磨,没准儿就是战争的祸端。

    本来楚离还打算去问问明澜,正好明澜先过来了。

    不过,明澜摇头道,“这一世和前世大不相同,前世太后并未大办寿宴,一直都很低调,倒是明年皇上过寿,北凉公主亲自来给皇上贺寿。”

    这一回,北凉公主会不会来,明澜也不敢保证。

    甚至,她有一种预感,北凉此行是冲着她来的。

    但愿是她想多了。

    将心中涌起的不安压下,明澜望着楚离道,“玉阙回来了,它只能围着我三百里的范围内活动,到不了崇州,杀不了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