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嫡为贵-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茂哥儿才不管灵不灵,拉着明澜往屋子里走。
屋内,沐氏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明澜见了,道,“娘,你怎么下床了?”
沐氏眉间喜色压不住,赵妈妈在一旁抱怨道,“太太前几日就闹着要下床,被我摁着不许,今儿老爷回来,我再阻拦,她都要与我翻脸了,世子妃正好回来,帮着好好劝劝太太。”
沐氏生了四胎,这一胎最凶险,可喂了明澜的血,反倒恢复的最快。
身子轻便的仿佛压根就不像是刚生产过一般,身上那些伤疤隐疾,也都痊愈了,隐隐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就连平常要一两月才能排干净的恶露都好的差不多了。
沐氏是过来人,她现在的身子骨比人家坐足了月子的还要好,出门吹风完全不成问题。
只是赵妈妈谨小慎微,又是为了她好,沐氏也没有什么必须要出门的就无所谓了,可现在不同,顾涉回来了。
明澜见她娘气色红润,想着自己的血恢复力强,便道,“娘有分寸的,我看今儿也没什么风,穿的暖暖的,应该不碍事。”
赵妈妈无奈,她是希望世子妃劝劝太太,她怎么帮着太太劝她,罢了,有分寸就好,她只是觉得安哥儿还小,如今伯府清净了,日子越过越好,要是伤了身子,可就便宜别人了。
珍珠继续帮沐氏梳头,明澜坐在一旁,道,“怎么没瞧见云澜?”
翡翠捂嘴笑道,“九姑娘知道老爷回来了,太太要精心打扮,她也回去沐浴更衣了。”
明澜捉狭道,“我要不要也换一身?”
沐氏回头嗔了明澜一眼。
那边,顾云澜像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跑进来,转了一圈,问明澜道,“二姐姐,你看我漂亮吗?”
她一身淡粉色云锦裙裳,上面绣着彩蝶,俏皮可爱,明澜赞赏的点头,茂哥儿就道,“九姨姨漂亮。”
屋子里,有说有笑。
可是一等再等,顾涉都没有回来。
第六百三十九章 滑胎
皇上日理万机,时间宝贵,极少和大臣闲话家常,顾涉进宫复命,一盏茶的时间足够了。
捡重要的说话,皇上体恤臣子离家太久,会给他们放一两天假,好好陪陪家人,再写好奏折,将事情经过禀告清楚,皇上再论功行赏。
沐氏激动的心情渐渐冷却下来,转而担忧紧张。
他怕皇上动怒,毕竟这一回顾涉剿匪花的时间太久,还失踪下落不明,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别忘了,为了压下他失踪的消息,楚离曾把奏折压下,导致龙颜大怒,挨了皇上二十大板。
沐氏的担忧,明澜看在眼里,她安慰道,“娘,你别担心,爹爹要不了一会儿就会回来。”
沐氏挤出一抹勉强的笑来,道,“娘知道。”
其实,就算挨罚,严重些不过挨一顿板子,轻点不过罚俸禄,比起失踪下落不明,这些都不算什么了。
顾涉失踪的事,她知道时,都有他的消息了,府里上下都瞒着她,她无法想象,要是当时她就知道这样的噩耗,她能不能承受的起。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顾涉迟迟未归,沐氏有些坐不住了,再加上这时辰,明澜以前回门也都吃过回门饭回离王府了,她道,“还不知道你爹什么时候回来,要不你先回王府吧?”
明澜摇头,“再等会儿吧,相公就在前院陪祖父下棋,他没叫我,应该不急。”
反正府里也没什么事是非她不可的,王妃也不在府里,就算在,也会体谅她的,至于其他人,她就更不会放在心上了,当初成亲,楚离可是带着她在外住了小半个月。
楚离不催她,她就当不知道。
又过了一刻钟,顾云澜耐不住性子了,抓着明澜的手道,“姐姐,我们去院子里荡秋千玩吧。”
茂哥儿摆手道,“我要荡秋千!”
明澜就陪他们出去玩了,只是这边顾云澜刚坐到秋千上,那边一丫鬟还没进院子,声音就传来了,“老爷回来了!”
“爹爹可算是回来了!”顾云澜高兴道。
两小家伙心急着见顾涉,要去迎接顾涉,结果走到院门口,顾涉就龙行虎步的进来。
茂哥儿扑过去,顾涉将他抱起来,一手还不忘记拨弄顾云澜额前刘海,问道,“有没有想爹爹?”
“不想!”
两道软糯的声音,异口同声。
顾涉一脸尴尬,院子里丫鬟婆子都捂嘴笑。
结果茂哥儿憋不住,搂着顾涉的脖子,软软糯糯的把顾云澜卖了,“是九姨姨让我这么说的,我想外祖父。”
顾云澜瞪了茂哥儿一眼,死鸭子嘴硬道,“谁让你爹爹这么久才回来,我早想过了。”
粉雕玉琢的脸蛋,还带了几分红晕,看的顾涉心都软了。
这么嘴硬,也不知道随了谁的性子。
明澜走过去,那边沐氏快步出来。
两人四目相对,眼眶都有些红,要不是一院子的丫鬟婆子,还有女儿和外孙儿在,顾涉真的忍不住要把沐氏抱起来。
他,顾涉,想儿子想了十几年,如今三十七岁,外孙儿都有了,总算有儿子了。
这都是沐氏的功劳。
在驿站,顾涉就知道沐氏给他添了一大胖小子,激动的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脑子里全是沐氏和那小人儿,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
他更知道沐氏为了给他生儿子,吃了多少苦头。
这一次分别,他们在不同的地方,都从鬼门关前溜了一圈,如今再见,分外珍惜。
还有明澜,顾涉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
明澜知道他要说什么,感谢她救了她娘,可又怕说出来生分,父女之间谈什么谢字,况且救娘亲是她分内的事。
而明澜不知道的事,顾涉驿站,不是别人故意讨好他,告诉他有儿子了,而是驿站管事的教训儿子,拿明澜以血救母的事做例子,当时顾涉听的鼻子泛酸。
“爹爹,”明澜唤了一声。
顾涉连连点头。
一时间,院子里有些安静。
沐氏嗅到顾涉身上的汗臭味,这么冷的天,想出汗委实不容易,她都能想象的到他快马加鞭赶回京的模样,一边吩咐丫鬟准备热水,一边问道,“怎么进宫复命这么久才回来?”
顾涉迈步进屋,道,“太子侧妃在永宁宫出了些事,我在御书房等了皇上半个时辰,耽搁了些时间,让你们久等了。”
不是挨罚,沐氏就放心了,但太子侧妃是顾音澜,沐氏多问了一句,“太子侧妃出什么事了?”
顾涉把茂哥儿放下,顾云澜对谈话不感兴趣,她甚至都不记得太子侧妃是她三姐姐,她给顾涉倒茶,甜甜道,“爹爹喝茶。”
顾涉接了茶,夸了顾云澜两句,夸的她小脸通红。
顾涉看了明澜一眼,显然,宫里发生的事,他都知道了,他道,“太子侧妃自请滑胎,太后让太医院煎了一剂堕胎药给她,她当众喝下,非但没有滑胎,反而引来无数只蝴蝶环绕,场面蔚为壮观。”
顾涉说的震惊,明澜听得震惊。
蝴蝶送嫁,闹的喧喧嚷嚷,蝴蝶送子,让人议论纷纷,没想到连滑胎,都滑的这么惊天动地。
沐氏更是吃惊不小,她不解道,“好端端的,太子侧妃为什么要自请滑胎?”
顾云澜之后,她就盼着再怀一胎,盼了这么多年,才生下一儿子,倍觉珍惜。
在她看来,杀别人腹中胎儿,是极其残忍的事,何况是自请滑胎了,没有当娘的会这么狠心。
明澜也没想到顾音澜会这么做,她能想到她在宫里说了那么一番话,会有人借机要她腹中胎儿的命,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太子妃和赵皇后,没想到会是太后。
谁想到顾音澜会自请滑胎。
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成功!
太后让太医院煎的滑胎药,不可能是假的。
若是假的,也引发不了蝴蝶蛊。
这一遭自请滑胎,釜底抽薪之计,顾音澜没事,反倒是她和楚离,还要靖宁伯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明澜都不敢想象街头巷尾会怎么传她。
第六百四十章 密室
这个话题没有继续,奶娘把安哥儿抱来,顾涉看到儿子眼睛都挪不开,小小的人儿抱在怀里,生怕弄疼了他。
安哥儿不怕生,难得碰到他不睡觉,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顾涉。
父子对视良久。
最后沐氏伸手把安哥儿抱了过去,顾涉还没抱够呢,道,“我再抱一会儿。”
沐氏嫌弃道,“一身的汗臭味,也不怕熏着安哥儿,先去沐浴。”
顾涉闻了闻,顾云澜努着小鼻子挪到沐氏一旁,还默默的把茂哥儿给拉了过来。
顾涉尴尬,忙起身去沐浴了。
等顾涉沐浴完,刮掉胡子,像是年轻了十岁一般。
一行人迈步去长松院用家宴。
三房就住静园,离的近,沐氏派人把三老爷和三太太叫了过来,还有顾如澜和顾绍清,这才是明澜眼里的团圆饭。
这些天,老夫人调养的好,再加上顾涉回来,精神好了许多,只是脸色有些憔悴,明澜进屋时,她眸光在她身上转了两圈,嘴角动了几回,最后低头拨弄佛珠。
宫里的事传的都特别快,顾音澜自请滑胎,最后引来蝴蝶环绕的事肯定传到伯府来了。
老夫人大概是想问她为什么要弄掉顾音澜腹中胎儿,但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她帮顾音澜质问她,就是扫大家的兴。
没人提不开心的事,一顿家宴吃的高高兴兴。
只是吃到最后,老太爷有些心不在焉。
顾音澜为了不给皇上和太子添乱,为了不和伯府断绝关系,自请滑胎,虽然最后胎儿没掉,但她这样做了,让老太爷有些不知所措,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皇家都不逼顾音澜滑胎了,伯府身为她的娘家,却要和她断绝关系,未免心太狠。
但她做的事……
伯府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再说永宁宫。
太后坐在凤椅上,赵皇后陪坐在一旁。
宫女和太监跪在地上擦地面,擦的锃光瓦亮,几乎可以照镜子,然后铺上牡丹地毯。
太后的脸冷冰冰的,眼前浮现顾音澜跪在地上喝掉滑胎药的一幕。
那一碗药,是她特地吩咐太医院熬制的,明着是滑胎药,也的确是滑胎药,只是多了点东西,能让顾音澜在滑胎之余,血崩而亡。
虽然这么做,会遭太子的恨。
但太子恨的不是她,是离王世子妃。
可她没想到,那一碗药喝下去,顾音澜一点事没有,反倒引来蝴蝶,最后哇的一声,她喝下去的药悉数吐了出来,将她最喜欢的牡丹地毯染的暗红,浓浓的药味夹着酸味,格外刺鼻。
滑胎药吐了,臭味传开,那些蝴蝶也纷纷离去。
蝴蝶送嫁,蝴蝶送子,太后都只是听丫鬟说的,今儿眼前得见,那种震撼……
太后敬畏神明。
这一刻,神明在她心底瓦解。
顾音澜腹中胎儿不凡,得天庇佑,可这帝位是她囊中之物,她必取之,又岂会让她人染指?
她志在必得的东西,谁阻拦,谁死。
即便那个人是老天爷!
她也要拼着这身骨头和老天爷斗上一斗!
太后内心风起云涌,赵皇后脸色淡淡,没多少反应,手心手背都是肉,这皇位谁继承,她都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安享荣华富贵,翻覆手间,要那些敌人生不如死。
大殿内,寂静半晌。
直到太后的声音传来,“来人,去东宫传哀家旨意。”
东宫被烧,太子携太子妃等人住在一旁的宫殿,太子的住处,又名东宫。
顾音澜被扶着回去,虽然孩子没事,但是这一整天经历的事,让她身心俱疲。
她坐在贵妃榻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宫女太监们的奉承,她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是抱着决绝之心吃的堕胎药,没想到老天爷这么庇佑她。
她和孩子都没事。
直觉告诉她,是体内那两只蛊的缘故。
她刚理顺,太后的赏赐就送到了,乌拉拉赏赐一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有,除此之外,传话的公公道,“太子侧妃得天庇佑,身怀龙孙,今日遭难不死,将来必福泽深厚,择吉日去大禅寺,替大周祈福。”
顾音澜欢欢喜喜的跪下接旨。
吃饱喝足后,明澜和楚离就准备回离王府了。
顾如澜和顾云澜送她们,快到大门前,一个熟悉的面孔走了过来。
赵明。
看到她,明澜有些吃惊,他胳膊处绑着纱布,脸色苍白,显然受伤不轻。
明澜向他道谢,“谢谢你救了我爹。”
赵明笑道,“该属下谢世子妃,如果不是世子妃和世子爷搭救,属下又怎么出得了刑部死牢?”
属下?
明澜看向楚离,他怎么没说离王府收赵明做暗卫了,楚离道,“先回府吧,他还有要事禀告。”
明澜便没再问,和楚离坐马车回王府。
王爷正好在书房,就直接去书房了,她本打算先回锦华轩,楚离让她一起去。
推开书房的门,结果书房内空荡荡的。
“父王不在,”明澜道。
赵明在书房外等候。
楚离耳朵一动,就听到有东西碎裂声,他朝一旁走去,手摸着墙壁,那道墙就往后挪动,然后往上升。
明澜看呆了,王爷的书房,她也来过好些回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道暗门,她笑道,“你就不怕我偷偷进来?”
楚离笑道,“这道墙只有我和父王能开,你……。”
想到什么,楚离脚步顿住,他后退一步,那道门又关上了,他望着明澜道,“你试试。”
明澜伸出手摸在墙上,然后墙就开了。
楚离,“……。”
果然,这道墙挡不住她。
明澜眼睛睁圆,楚离扶额,迈步往前。
密室很大,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将密室照的亮堂。
王爷在翻箱倒柜,里面藏了不少好东西,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楚离望着王爷,道,“父王在找什么?”
“随便翻翻。”
他是真的随便翻翻,地上东西乱了一地,明澜弯腰把锦盒捡起来。
她知道,王爷是想从老王爷的旧物里找找看有没有他娘的消息,既然能为了他娘放弃江山,那他娘在老王爷心目中的地位必定很重,他娘留下的东西必定珍藏在库房内,只要找到东西,顺腾摸瓜,就能查出他娘的身份。
第六百四十一章 封地
看王爷翻东西的架势,这是不查出他娘的身份不罢休啊,明澜望了楚离一眼。
楚离摇摇头,让明澜别说话。
这库房里的东西,他和王爷都看过,没什么特别的,父王就是翻个底朝天,也没有用。
明澜便没说话,但是密室里多了两个人,而且明澜还很勤快的帮着收拾,王爷翻东西的速度就更快了,这不,翻出画来,就丢在了地上。
明澜默默的捡起来卷好,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真迹,就这样随手扔,实在是……欠揍。
卷了几幅画后,王爷又扔了一幅。
那一幅画,让明澜的眼神都凝了起来。
画上是名女子。
准确的说,是一名仙子。
皎月之下,仙子脸上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纱,赤脚立于莲花之上,指尖一抹火焰,淡雅出尘。
明澜站的有些远,那抹火焰在她眼里和她额心的火焰胎记一般无二。
明澜心头一震,她快步走过去,把画捡了起来。
看着画上的女子,明澜震惊的眼珠睁圆,望向楚离,见他看过来,明澜指了指手中的画。
楚离笑道,“你喜欢,就拿走吧。”
这画极美,她自然喜欢。
但她想说的是这画上画的十有**就是王爷的亲娘啊。
只是单看这画,只当是画的哪位传说中的神仙,谁也不会往凡人身上想。
有些话,不宜当着王爷的面说,明澜把画卷起来,放在一旁,然后继续收拾。
王爷翻了一通,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见楚离没走,他问道,“找我有事?”
楚离淡淡道,“赵明有要事禀告,在书房外等候。”
“你处置便是,”王爷无心管其他。
楚离道,“这事我管不了。”
他虽然是离王世子,但有些事,他还真管不了。
王爷看了楚离两眼,就知事态严重,便迈步出了书房。
明澜继续收拾,楚离喊她道,“回头让暗卫收拾,出去吧。”
明澜抱起画,跟随楚离出密室。
等密室的门合上,楚离才喊赵明进来。
王爷大概是翻了许久,有些口渴,书桌上的冷茶他一饮而尽。
赵明进屋,先是行礼,然后才禀告。
事情要从他和顾涉追刺客说起,那天,刺客偷潜进军营,刺杀顾涉,被他发现了。
军营围杀刺客,刺客知道行踪败露,难以成事,就逃命。
他们去剿匪许久,那座山头倒是早早的就攻下来了,但不是他们要剿的匪。
这些武功高超的刺客才是。
这样回京复命,回头人一走,刺客继续出来打家劫舍,就是蒙骗圣上,别说有功了,指不定还会挨罚。
这也是为什么顾涉剿匪迟迟没有回来的原因,不敢回来啊。
现在好不容易露面了,岂能放过。
一大半官兵去追那刺客,顾涉和赵明没去。
结果官兵一走,又来了一拨刺客,有十数人,杀人如麻,手起刀落,血流成河。
这些官兵杀杀普通人还行,对上刺客,那真的只能靠人多把刺客拖的筋疲力尽,然后才杀他。
赵明是负责保护顾涉的,杀刺客倒是其次,就护送顾涉逃命。
刺客在后面穷追不舍。
嗯,根本就不是禀告的那样是追刺客失踪的,明明是被刺客追杀……
当时情况之凶险,赵明想想都后怕。
追杀的情况不多说,赵明和顾涉逃命上了一艘船,那艘船上都是男子,身强体壮,混在里面,倒也不显眼,只是船上的人让他有些吃惊。
顾涉在军中待过,船还没有动身,他就发现这些人都是将士,只是穿着寻常衣裳有些不解。
顾涉问那些将士,“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将士们道,“不知道呢,将军看中我们身强体壮,让我们去执行秘密任务,其他的不许多问,咦,怎么一路过来,见你面生的很?是新来的吧?”
顾涉心中正怕露馅,听了点头道,“刚上船。”
那将士还捏捏他的肩膀,道,“比我结实多了,在军中待过几年?”
“待了七八年了。”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倒也没惹人起疑。
上了船,逃过了刺客追杀,却也下不来船,终日提醒吊胆,唯恐被发现,在船上待了一天一夜,才靠岸。
本打算离开,结果一到岸,就被带走了,根本没机会逃。
他们到了崇州。
几乎没歇,就被带去了一座矿山。
他们不是去执行什么秘密任务,就是去挖矿的。
说到这里,王爷额心一皱,“我不记得崇州有什么矿山?”
崇州是先太子,也就是晋王的封地,皇上登基之后,追封晋王,因晋王妃还在,当时腹中还怀着骨肉,封王之后,把崇州给晋王府做封地。
崇州在大周众多州郡,只能算中上,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矿山。
皇上就是看中这一点,才把崇州给晋王的。
赵明道,“是铁矿,矿山中少说也有**百人在挖矿,都是从各军营调去的最精壮的将士,上午挖矿,下午操练,井然有序。”
顾涉也知道崇州没有什么矿山,所以这么多人挖矿才更叫人好奇。
他们本来能逃走,为了查清楚,就多待了些日子。
这些矿石被拉去炼铁,制造兵器。
而且之前,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这么多人在挖矿,最近几个月才多起来。
矿山守卫严明,想逃掉,必定打草惊蛇,知道崇州这么大的秘密,不知道会被怎么追杀。
赵明和顾涉只能装死,被抬到乱葬岗才逃走的。
王爷神情凝重,崇州发现铁矿,却隐瞒不报,私自炼铁,制造兵器,图谋不轨,单私造兵器,就已经是死罪了。
“太后这是想做什么?”王爷眉头拧紧。
赵明道,“顾二老爷说大部分将士是从明州调过去的。”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赵明不懂,他虽然武功不错,但内里就是一打猎的。
但王爷的脸色变了。
明州!
一年前,明州上书军营爆发瘟疫,死了五千余名将士,他知道后,体恤那些将士,让户部拨了一笔钱去安抚军心,宽待那些将士们的家属。
谁想到那些将士们并没有死,而是被“运”去了崇州挖矿、操练。
第六百四十二章 联手
而陈州知州是赵老太傅的得意门生,才华洋溢,一封奏表书慷慨激扬,将灾情奏禀的如闻亲见,百官哀恸,除了天灾**,陈州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朝廷官员三年一任,赵老太傅几次想将他调到京都来,委以重任,陈州知州徐大人都婉拒,他能力有限,管陈州已是勉强,他又是爱管闲事的性子,闲来无事就喜欢上街上逛逛,鸡毛蒜皮,邻里讨价还价的事,他都会管事一管。
而京都,天子脚下,贵人多,一个管不好,便是惹祸上身,他偏安一隅,将陈州管好,报答皇上知遇之恩,恩师提携之恩,他没齿难忘。
赵老太傅把信给皇上看,骂徐大人不成器,杀鸡用牛刀,枉费他栽培之恩,皇上也是惋惜,但朝中要是多些这样的大臣,将本职工作做好,他就没有这么多奏折要批阅了。
是以,徐知州在陈州待了三年又三年,如今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
早些年,王爷也从陈州路过,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是他亲见。
六年前,陈州管理军务的武将因病亡故,徐知州上奏朝廷,保举一人,夸其忠肝义胆,赤血丹心,可委以重任,这是他为官多年,第一次保举朝臣,皇上准了。
可以说,整个陈州尽在徐知州,尽在赵家掌握之中。
而崇州是晋王封地,因晋王早逝,晋王妃寡居,崇州一直是太后在管,虽然这些年太后表现的漫不经心,但崇州没有太后的允许,谁也插不了手。
陈州往崇州运送将士……
赵家和太后早就联手了!
只是他们只看到京都这一片天,赵皇后和太后关系一般,勇国公府不参与立储,太后膝下无子,连仅有的外孙都没了,没有争夺皇权的必要,皇上对太后和勇国公府的防备之心彻底放下。
没想到远在京都,他们早就勾结到一起去了!
只是王爷还有一点想不通,赵家既然得太后相助,为何不早些表露,那样李贵妃又如何和赵家相比,三皇子自然也就撼动不了太子的储君之位,赵家何须冒着国法,私养兵马?
王爷疑惑时,楚离和明澜互望一眼。
楚离眸底闪过一抹深沉,而明澜心中一震。
太后和赵家联手,却不让太子借她的势,还私建军队,这些可都是为谋反做准备……她帮的该不会是赵翌吧?!
都是赵皇后的儿子,太后何必舍近求远,弃太子而扶持赵翌上位,太子已经是储君,扶持他太容易,太后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赵翌可能是她的孙儿!
这个认知,让明澜后背都发凉了。
脑子里混乱如麻的猜测,在这一刻通透清明。
二十年前,太后质疑赵皇后和王爷有婚约,怀疑她清白,才验明赵皇后“清白”之身,嫁给皇上做侧妃。
而赵皇后以侧妃的身份压过李贵妃登上后位,可以说是太后和李贵妃鹬蚌相争,她渔翁得利,从中捡了便宜。
李贵妃是太子妃,初入宫,手下人不懂事,和太后宫里的人起了冲突,李贵妃为了给皇上出气,也为了入宫,太后没有把凤印交给她,只安排她住一偏殿,那偏殿半年前才吊死过人,她心里头膈应,就给太后一下马威,打了那宫人,触怒太后。
太后说李贵妃没有容人之量,做不了贤良淑德母仪天下的皇后,保举另一侧妃为后。
赵皇后当时被晾在一旁,无人问津,当年她嫁给皇上,太后刁难,自然不会举荐她,而太后和李贵妃争执不休,谁也不让,吵的皇上头痛,再加上百官逼迫,皇上就下旨册封了赵皇后。
而赵皇后登上后位,也让皇上刮目相看,平时不争不夺,可她却能在三天之内,逼的太后交出凤印,从凤鸾宫移居永宁宫。
太后也没给她好受,请安时,经常一跪就是半个时辰,宫女扶着出永宁宫。
她吃的苦头越多,皇上就越怜惜她。
宫里宫外,谁都知道太后不喜李贵妃,对赵皇后也不甚喜欢,开始半年,还处处找茬,后来就安居永宁宫,不问后宫事。
而那半年里,赵皇后坐稳了后位,连太后都搞定了,宫里那些后妃和宫女太监还敢不拿赵皇后当皇后吗?
如今再看,分明是太后牺牲自己给赵皇后立威!
只是人家手段高明,帮了赵皇后,还没人看的出来。
如果赵翌真的是太后亲生,那他岂不就是先太子的……儿子?
明澜脑子转的飞快,二十年前,顾涉和沐氏都还没成亲,自然没有她,但听到的消息足够串联起来了。
赵皇后当时和王爷有婚约,可王爷坠崖生死不明,赵皇后肯定怕守寡一辈子,所以和先太子勾搭到一起。
先太子为了给赵皇后太子妃的位置,借口太子妃善妒,没有容人之量杖毙宠妾为由贬她为侧妃。
贬完太子妃没有多久,王爷找到的消息就传回京了,赵皇后和先太子的事肯定成不了,然后就暴毙而亡了?
这么想好像也不对,就算成不了,也不至于暴毙而亡。
何况那时候赵皇后和先太子珠胎暗结,先太子一死,她腹中的胎儿就成了遗腹子,到手的太子妃的位置都飞了。
再然后,王爷双目失明,久治不愈,老王爷提出冲喜。
当时赵皇后已经好几个月身孕了,她不可能带着赵翌嫁给王爷,这么欺负离王府,老王爷绝不会放过赵家,赵家没辄,只能慌称赵皇后病了,把王妃推出来替嫁……
赵皇后生下赵翌,自然就病愈了,她不可能一辈子不嫁人,王妃和王爷闹和离,未尝没有把王爷还给赵皇后的心思,只是不凑巧,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