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衣镜,这样,朕就可以赚很多钱,可以用来赈灾,可以用来饷边,还可以用来练军。所以,这件事,得有劳婉儿帮忙了。”杨改革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皇后周婉儿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压力,这赈灾,饷边,军饷,没一样能少的,少了,这大明朱家的天下,就到头了,别人都有退路,唯独这朱家没有退路,首当其冲的就是皇帝、皇后没退路,所以,对于皇帝想千方百计的搞钱,并不是很反感,反而很支持。
基本没有考虑,就答应道:“看陛下说得,这一家人,难道还能写出两个字来?陛下的事,就是臣妾的事,这件事,臣妾知道怎么做了,不会让陛下失望的,呵呵……这方面的事,婉儿现在可有经验了。”周婉儿对于配合皇帝办事,很乐意,这皇帝没有退路,难道皇后就有退路?
杨改革松了一口气,要是自己的皇后吃醋不答应,或者耍小脾气,那自己可有得头疼了。幸好,自己的皇后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好皇后。
“……婉儿,你真好……”
“对了,陛下,这种穿衣镜,田,袁二妃那边可有送?”对于家务事,周婉儿还是很关心的,事关皇帝后宫的和谐。
“送了,送了,都送了。”杨改革觉得这当皇帝的,真的是很幸福。三宫六院,不是白说的,要多少女人有多少女人,这可是二十一世纪的宅男们羡慕的对象啊!这一宿就住在坤宁宫。
……
第二天一大早的起床。
王承恩就忙不迭的过来伺候着,道:“陛下,方弘瓒求见。”
杨改革睡得还不错,精神头挺好的,方弘瓒?立刻明白是什么事:“见。”
“臣锦衣卫指挥使方弘瓒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弘瓒昨天得了皇帝的口谕,立刻开动脑经,寻找可靠的人选,组建这个专利局,不过,这专利局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用,怎么安排,一点头绪都没有,这件事,是皇帝亲自拍板的事,如果皇帝不说怎么干,谁知道怎么干?干坏事了谁负责?所以,一夜没睡好的方弘瓒,一大早,就来见皇帝了。
“起来吧,方弘瓒,可以适当的人选了?”
“回禀陛下,臣推荐前北镇抚司徐本高出任专利局。”方弘瓒报出了自己的人选,这次,方弘瓒决定不再犯错误,向皇帝推荐名不见经传,没有本事的人了,这个人是前北镇抚司的人,也算得上是有几分本事了,想必皇帝也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这推荐成功的几率会大增。
徐本高?杨改革对这个人没有一点印象,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小人物,但是听说这家伙是前北镇抚司。点了点头,道:“嗯,那就他吧,希望他能把这件差事给朕办好,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也不要辜负了你的一番推荐。”
方弘瓒心中大喜,这回推荐,得了皇帝的首肯,多少说明,自己在皇帝心目当中的地位,提高了一点。也知道皇帝对自己说的话的意思,那就是,这个人是你推荐的,那么,出了问题,你就得负责。
“启禀陛下,臣想问,这专利局的职责为何?如何办差?”方弘瓒最头疼的就是这个东西了,皇帝没告诉他专利局干什么,他自己又不好随意的胡乱猜测,只能硬着头皮问皇帝了。
……
杨改革沉默了半天,说实话,专利局是干什么的,杨改革知道,就是管理专利,接受申请专利的机构,虽然杨改革知道,但是却不知道这专利局具体该如何运作,那些东西可以申请专利?那些不能申请?专利如何认定。这些,杨改革觉得自己无从说起。
皇帝沉默了半天,方弘瓒也静静的等待了半天。
“……专利,就是指得专门享受的利益和权利,……至于这个专利如何获得,那得牵涉到发明创造这个东西了……”
皇帝的话,让方弘瓒莫名其妙,专利这个词从本意上,很好理解,不过皇帝说的那个什么发明和创造……这个东西……是个什么啊?
“……专利就是指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
方弘瓒楞了,发明,创造?这个东西是什么?没搞明白皇帝的意图,要想给皇帝办好差,那是不可能的,方弘瓒为了以后不犯错误,硬着头皮再问:“启禀陛下,车不明白何谓发明和创造?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谓之发明,如何谓之创造?”这个标准,方弘瓒觉得,不得皇帝亲自说,自己那样胡乱的以为,自以为是,肯定会坏事,所以,决定把这个事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发明,创造,那就是说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东西,现在有了,这就叫发明,发明这个东西的人,就叫做发明者,明白吗?”杨改革也很累,还得给自己的官僚普及什么叫发明。
“……臣明白了……”方弘瓒摸棱两可,多少明白些了,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方弘瓒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是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
杨改革见方弘瓒好像没太怎么明白,又道:“这个发明,给你举个例子吧,燧发火枪你听说过吗?”
燧发火枪?方弘瓒当然听说过,不就是前一段时间一个姓毕弄出来的吗?难道这就是发明?方弘瓒得了实例一比较,立刻明白发明的意思了。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明白什么叫发明了,这以前没有燧发枪,现在有了,就叫发明创造。”
“嗯,就是这个意思,朕许给发明燧发火枪的毕懋康没制造一杆火枪,他就可以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银钱,你现在明白这个专利局要干什么了吗?”杨改革不断的给自己的下属普及知识。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这个专利局,大概就是专门认定那些属于发明,那些不是发明,不知道臣说得可对……”其实,方弘瓒还是没想通,这个专利局,皇帝到底要用他来干什么,这种事,用得着皇帝下这样大的功夫?问自己要人专门组建这个专利局?
“……嗯,不光是要认定这什么是发明创造,什么不是,更是要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如果有什么人不经过发明人的同意,就使用发明人发明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侵权了,懂吗?这个,就得靠专利局去保护发明人的利益。”
皇帝的话让方弘瓒如梦初醒,恍然明白皇帝要干什么了,那就是自己做独家生意,不准其他人掺一脚,方弘瓒忽然想起来,这锦衣卫里,就有一位千户似乎是在外面专门保护某个店子,某个产业,方弘瓒恍然大悟,明白皇帝设立这个专利局的初衷。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臣知道该如何办了。”完全明白过来的方弘瓒不似刚才那样迷惑不解的样子,声音大得很,不就是皇帝陛下的产业,不准别人插手吗?做独家生意啊!那还不容易,谁敢打玻璃场的主意,自己就叫他知道什么叫做“北镇抚司”。
杨改革见方弘瓒好像是明白了,道:“嗯,你明白就好,专利局的事我也不多说了,这南方,布置得如何了?”
第198章 望城兴叹
“回禀陛下,南方均已布置下去,想要不了多久,这盐场就算是控制住了。”方弘瓒听皇帝说起南方,立刻明白,皇帝这是问盐场的事。
“嗯,这盐场那边的布局,你加紧,不要漏了风声,只能你一个人知道,明白吗?另外,这件事,涉及到专利局的配合,所以,专利局就用你推荐的人,朕希望,到时候动手的时候,不至于配合不到位,你明白了吗?”杨改革一直操心的就是这砍盐商一事,约定了盐政只停一年,盐商们估计依旧会煮盐来制造食盐,杨改革就准备到时候,乘着陕西晋商卖国案的爆发,把商人炒作成卖国的典型,然后在这个大的舆论环境里,用专利来阻止盐商们用晒盐代替煮盐,把盐商们的底子抽走,冲垮盐商们,这样,一举,自己就可以把全国的盐业掌握在自己手上,到时候,恢复不恢复盐政,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不用再看官僚们和盐商们的眼色。
这件事,方弘瓒也是提着脑袋干的,要是皇帝的事干成了,恐怕,大臣们要拿他泄愤,他也落不到一个好,如果干砸了,估计皇帝会把他推出来顶罪。不过,锦衣卫的第一课,就是忠于皇帝,唯皇帝之命是从,方弘瓒没有选择,只能替皇帝把这件事干到底。
“回禀陛下,臣明白,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方弘瓒很坚毅的答道。
“嗯,你明白这专利局和南方的事之间的厉害关系,那就好,希望你不要误了朕的事,另外,这专利,有几个你留心一下,朕以前给过一些人专利的,这个,就再从专利局走个手续吧,从此受专利局的保护,如果谁要不经过发明人的同意就使用这个发明,那么,就该专利局出马了,朕看你选的这个人曾经在北镇抚司当过差,朕希望他到时候不要手软……还有,琉璃斋的玻璃场,你可听说过?可能会有很多专利要到专利局去申请专利,这个,你负责一下……”杨改革交代到。
“臣明白,臣遵命!”方弘瓒明白这玻璃场和皇帝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明白这琉璃斋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产业,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
处理完了专利局的事,杨改革一直很担心的国子监问题,决定到国子监去看看。这李若涟一次性让自己拿一百多万两银子去放高利贷,说实话,杨改革的心,也是有点虚的,这几天,一直在琢磨,万一要是这事不是真的,或者是搞砸了,那自己可就悲剧了,一百多万两啊!大明朝三分之一的岁入啊!提心吊胆总是免不了的。
“陛下,去哪里?”王承恩见皇帝一副要出宫的样子,以为皇帝要出去看“娘娘”,这不昨天才去吗?这频率,也太多了点吧。
“去国子监,看看国子监去。”杨改革十分的不放心自己的钱,那可是一百二十万两啊!不见个虚实,总不能安心。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道。又补了一句:“陛下,钦天监李祖白求见,说是那个能装人的孔明灯做好了,请陛下过去观看。”
李祖白?能装人的孔明灯?杨改革想起来是什么事了,以前自己确实叫这个家伙做热气球来着的,准备搞载人热气球,以此来给大明朝的人开阔视野,开阔思维。
“嗯,这个,那就先见见李祖白吧。”杨改革觉得这件事,不能冷了李祖白的心,这热气球升空的事,可以说是一个大标志。
养心殿里。
西暖阁。
“微臣李祖白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改革仔细看了看这个李祖白,这精神是不错,不过,这人,明显是煎熬得多了,这人明显显老得多。
“起来吧,李卿,听说你的热气球做好了?可以装人?”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的那个热气球确实是做好了,确实可以装人,特此来请陛下去观看的。”李祖白说道自己多日来的得意之作,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也自信多了。
“呵呵,很好,朕正要看看这个能载人上天的东西呢。东西可带来了?”杨改革觉得,这热气球一定能让那些腐儒们大吃一惊!自己要把明朝的这滩越来越死的水搅动起来,使之变成活水,这一剂一剂的猛药,少不得要多下。让这已经麻木的明朝士大夫,明朝的人们清醒过来,活过来。
“回禀陛下,微臣没有带,……微臣以为,这皇宫乃陛下驾驭天下的地方,微臣不敢把热气球放在皇宫内飞,这样,冒犯了陛下,微臣恳请陛下去观象台去观看,那个地方比较宽敞,也不会太惹人注意。”李祖白虽然很想皇帝看热气球,但是也是个当官的,这皇宫是个什么地方?能让人随随便便的在他头上飞?
对于李祖白的这番说辞,杨改革觉得有道理,这皇权,皇帝的象征在明朝人看来,还是很重要的,对皇帝,皇权的敬畏,远超杨改革自己这个穿越者。
“嗯,那就去观象台去看吧。”杨改革决定去看热气球载人,这个东西,一定要支持李祖白,在这明朝搞科技,搞研发的,十分的不容易,要是自己不大力的支持,这明朝想让科技这个东西生根发芽,那是不太可能的。
“陛下,那国子监?”王承恩一盘提醒道。
“没事,一会看完了热气球,再去国子监不迟。”
“启禀陛下,是摆驾去,还是?”
“摆驾?不,太张扬了,微服吧,这样自在。”杨改革很快就决定微服去,这要是摆驾去,这排场实在太大,实在太耽误时间了。
“遵命,陛下。”王承恩得了准信,立刻去安排。
一溜的马车,飞快的奔向观象台。
观象台位于北京城东,不多时,马车车队,就奔到了地方。
杨改革下车,发现,这里已经靠近城墙了。不远处,就是十分高大的城墙,这个,应该是北京城最外围的城墙了,才有如此的高大。杨改革来了明朝这样久,还是头一次走出这样远的地方,头一次看到北京城的城墙。
“大伴,那个地方,可是北京城的城墙?”杨改革很兴奋,这近距离的观看历史的遗迹,怎么能不兴奋?这在二十一世纪,可是看不到的啊!
王承恩扶着皇帝,生怕皇帝从马车上摔下来,见皇帝问话,回答道:“启禀陛下,那里正是京师的城墙,高着呢,敌人想打进来,是不可能的。”说道北京城的城墙,王承恩很自信,想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是保护皇帝的城墙?能不高大吗?
杨改革看了一下这明朝北京的城墙,怕是有十米多高,也就是说,有四层楼以上那样高,想想,站在四楼上朝下仍东西,这楼下的人不被砸死,也被砸得心慌慌啊!杨改革忽然对这北京城的城墙,十分的好奇起来。这日后,自己有可能和野猪皮在这里生死的厮杀。倒是有必要实地的考察一番这城墙的高度,日后十分出名的广渠门之战,自己也有必要实地的去看看,看看这到底如何作战,看看,到底如何的布置。
杨改革的心思,已经飘到日后和野猪皮的作战上面去了,觉得自己实在太宅了点,整天呆在故宫里,连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城墙都没考察过,这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啊!很有必要去实地考察一下北京的城墙。
杨改革觉得自己这个宅男,到了明朝也同样宅,来了几个月,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居然没实地考察过会大战的明朝北京城墙,更没考察过广渠门,这个地方,可是日后和野猪皮大战的地方啊!杨改革的心思,已经飘了起来。
“……嗯,不错,不错,确实挺宏伟的!看着挺厚实的……”杨改革不住的点头称赞,这明朝北京的城墙,实在是太高了,也实在是太厚了。城墙上面好像还修了“房子”。
“那是当然,陛下,不是奴婢吹,这城墙,有三四丈高,敌人就是搭梯子上来,也是件难事,更别说攻城,有了这城墙,京城是不可能被攻破的……”王承恩见皇帝对城墙很感兴趣,也不住的夸这京师的城墙起来,要知道,这天子守边,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胆子和决心?没有一点保障,皇帝他能来守边?
杨改革不住的点头,三四丈高,就是十米多高,按照二十一世纪楼层的高度来看,应该有四层楼高,这要是从四楼上掉个花盆下去,也能把下面的路人砸个头破血流的,电视上常常有这方面的报道,更别说是作战的时候了,这冷兵器时代要攻这种城,不是一个难字能说得清的了,十分的想现在就去看看北京的城墙是如何的。
李祖白一副希翼的样子,杨改革也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这实地考察明朝的城墙,更让杨改革动心,这是自己日后可能和野猪皮大战的地方,关系到大明朝的未来,更是关系到自己日后的生命安全,杨改革又急不可耐的想去看城墙了。
“李大人,本公子忽然对这城墙很感兴趣,想去看看城墙,不知道李大人能否陪同一起去观看一下。”杨改革还是决定,先去看城墙,任何事,现在也没有给自己保命重要。
杨改革出来之后就是便衣。李祖白也换了一身的便衣,正在小心翼翼的站在皇帝身边伺候着,希望皇帝尽快的去看自己的热气球,忽然听到皇帝对他说“李大人”,皇帝自称本公子,吓得够呛。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王承恩站在一边,道:“李大人,公子出宫了,就以公子自称,有个别称,姓杨,名改革,字百度,你可记下了,公子要去城墙上游玩一下,你就带路吧,记住,不要暴露了公子的身份,否则,唯你是问。”王承恩立刻给李祖白普及起这杨改革微服时候的化名起来。
李祖白目瞪口呆,皇帝还有个化名?看样子,也是个喜欢微服出巡的皇帝啊!这朱家的皇帝,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就被大臣们束缚在紫禁城里了,很少能有皇帝走出来到处看看,能走出来的皇帝,都冠以玩闹,嬉戏的名声。
王承恩见李祖白一副白痴样,呵斥道:“李大人,还不带路?难道让公子一直站在这里吗?”
李祖白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王承恩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秉笔太监,大内总管,皇帝的最亲信,得罪了皇帝,皇帝可能还不记得你是哪个,没心思杀你,要是得罪了王承恩,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下官这就去,这就去,陛……不,公子,这边请……”李祖白忙不迭的给杨改革带路。
这观象台挨着城墙的,比城墙还要高一些,很快就到了上城墙的台阶处,却是有官兵把守。
李祖白是钦天监的官,经常来这个观象台,和这里的官兵也是很熟悉了,心中铭记着王承恩刚才的告诫,不要暴露了皇帝的身份,于是,准备和这里的官兵拉拉关系,放自己一行人上城墙去。
守城的官兵对李祖白还是比较熟悉,隔老远就打起招呼:“李大人,今天又来天象台啊!”
李祖白如果是在平日,还会摆摆官架子,这官和兵他就是两个概念,尽管这钦天监的官他不咋样,不过今天,李祖白要把皇帝一行带上城墙上去,就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和几位官兵打商量了,因为这钦天监的官实在不咋地,求别人办事,没份量。
“呵呵,近日可好啊?有些日子没见着张将军了吧。”李祖白热情的和这个驻守城墙的武官张将军打招呼,准备让这个“将军”通融通融,让自己能把皇帝弄上城墙去参观。
这个张“将军”也纳闷,这李祖白李大人今天是吃了什么?这样说话?还叫自己将军?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百户,离将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在这北京城里,随便拿砖头砸一个人,也能砸出比自己职位高的人来。
“呵呵,还好,还好,李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啊?”这个张“将军”也奇怪,这李祖白天象台好好的不去,跑到自己城墙来干嘛?
“呵呵,是这样的,张将军,某有几个朋友,想到城墙上去看一看,还请张将军通融通融。”李祖白也很无奈,要不是皇帝想上城墙,自己何必这样低三下四的求一个小小的百户。
这个姓张的“将军”立刻拒绝,道:“张大人,不是张某不通融,只是这实在是爱莫能助啊!最近陛下下了严令,严防奸细,特别是城门更是重中之重,虽然某这里不是城门,不过,要登上城墙,那某也爱莫能助了。”
杨改革本以为,以明朝的腐败,这种事,必定很快就会通融了的,没想到,这里居然能遇到一个认真执行自己命令的人,杨改革不免对整个人起了一点兴趣。
李祖白求情被拒绝,满脸通红,这在皇帝失面子是小,这耽误了皇帝的兴头,谁吃罪得起?正要训斥这个不知好歹的张百户。
王承恩一直就在看李祖白和这个守城的什么百户套近乎,本来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也就随李祖白去交涉,本以为很简单,可却没想到,居然遭到了拒绝,这样王承恩十分吃惊!这大明朝的守城士卒,什么时候也这样不徇私枉法了?不过吃惊归吃惊,递了个眼色给旁边的“保镖”。保镖立刻明白,立刻走上前去,掏出一块令牌,在那个张百户前面晃了晃,道:“上差办事,不要阻拦,明白吗?”
那个张百户忽然看到眼前一块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吓住了,这个人,好像是个奴仆,就有锦衣卫千户的腰牌,这正主子得是什么级别的?张百户懵了。立刻单膝跪地,大声道:“卑职明白,恭请上差上城墙。”又连忙招呼自己的兵让开道路,让上差上城墙。
杨改革对这个人的印象还不错,跟王承恩提了句:“这个人做事貌似还有点靠谱,日后有机会,提拔提拔。”
一个人的命运,瞬间,在一句话里,就改变了。
“小的遵命。”王承恩答道。
这样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呼哧……呼哧……”杨改革一口气爬上了城墙,手扶着城垛,大口的喘气。这城墙,他也有四层楼那样高,这一口气爬上来的时候不觉得,上来了才觉得,原来很吃力。
这就是大明朝北京城的城墙?杨改革尽管有心理准备,但依旧很震惊!高大的城墙一直延伸到远方,方正,有力,巍峨壮观,雄伟得很,城墙下面,则是渺小和低下。望着下面,居然有一点点的恐高。
杨改革看了一下,这个城墙怕是有四层楼那样高,上面还有差不多一人高的城垛子,这种高度,在古代,实在算得上是高了。
杨改革比划了一下,以前自己家有个能上二楼的木梯子,这种梯子,已经算是相当高的了,站在这梯子上面,还晃晃悠悠的,这城墙起码有四层楼高,加个城垛子,怕是要到四层半的位置了,杨改革还从来没见过那种梯子能直接搭在四层楼的窗户的,除了消防车的云梯,超长消防梯。进攻这种城墙,光是爬梯子,怕就要老半天了,还得经受城墙上面人的攻击,杨改革觉得,这种城墙,可真的是雄厚啊!要进攻这种城,这得死多少人啊?进攻这种城,需要勇气啊!
杨改革望着城墙下面,远方,唏嘘不已,这样雄伟的城,怎么就轻易的被李自成攻破了呢?要知道,野猪皮好几次进关,都是望城兴叹啊!甚至连北京城的城墙都没摸到呢。怎么李自成一下子就攻破这样雄伟的城了呢?怎么这雄伟的城就防不住李自成呢?难道真的是如传说中的是传染病造成了北京守城的官兵大规模的感染,毫无战斗力?李自成才乘机破了北京城?
第199章 问
正在北京城墙上唏嘘不已的杨改革,发现这北京城的城墙,他不是一般的高。四层楼的高度,这个,如果叫自己用梯子爬上来,杨改革估计,自己都有点胆虚,更别说进攻这座城市了,要拿着刀子,举着盾牌,抵挡四楼上面扔下来的砖头,这个,真的不是一般的难,需要用人命填啊!
杨改革抚摸了一下城墙垛子,大青砖做的,相当的结实。
有这样高的城墙保护着,明朝居然都被灭了,不得不说,腐烂、废柴到了极点了,杨改革正在无限的感叹。
刚刚那个让路的张百户也跟过来伺候:“下官东便门值守百户张未易见过上差,聆听上差差遣。”这个百户也是一个有眼力的主,一瞧这一行人的架势不似普通人,更是拿的锦衣卫千户的腰牌,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过来打声招呼,或者说,过来伺候着,说不准就遇到贵人了呢。
“保镖”正要呵斥,赶走这个家伙,以免打搅了皇帝的兴致。
不过杨改革确对这个人有点兴趣了,自己正缺一个比较了解这城墙底细的人,想看看这防守一线的官兵对未来的战争有什么看法。于是道:“张未易?百户?过来,我有话问你。”
几个保镖见皇帝要见这个人,也就不再拦着。不过,却收走了张百户的刀。张百户虽然很意外,也很费解,甚至有点点愤怒,不过一看这情形,别人似乎认为收缴他的刀合情合理,没有一丝不自然,张百户心中又是打鼓,得什么程度的人,和别人说几句话,会收走别人的刀?还是在自己的地头上,想到这里,张百户惶恐起来,更是欣喜起来。自己这位贵人,品级不低啊!
“下官见过上差。”张未易感觉到这个领头的人实在不是一般人,和自己十分熟悉的李祖白在这个人面前,连大话都不敢说一声,毕恭毕敬,说明这个人的品级非常的高,高到让这李祖白不敢喘大气的地步。张未易觉得自己的机遇来了。
“呵呵,上差?对了,张未易,你既然是这段城墙的防守百户,那么,也该对这段城墙很熟悉咯?”杨改革打算实地考察城墙,正缺个人给自己讲解。
“回上差,下官每天在城墙上巡视,要说对这城墙,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张百户十分在行的回答杨改革的话。
“那你说说,这城墙有多高?有多厚?”杨改革打算考考这个人,虽然自己对城墙有一个大致的估计,不过,却没有实际的数字。
“回上差,这个说起来也简单,也复杂。”张未易说道。
“又简单,又复杂?这个怎么说?”杨改革问道。
“回上差,要说整个北京城的城墙,那不是一样高的,这城墙,又分内城,外城,这高度又不一样,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城墙的高度,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比较复杂,不过要说简单点,下官巡守的这段城墙,高三丈七尺六寸,底座厚五丈八尺三寸,顶厚三丈九寸三尺……”说道数据,这个张百户倒是一张口就来。
杨改革觉得这家伙还不错,起码知道自己工作的地方的一些数据、情况,还没到一问三不知的地步。
“嗯,不错,其他城墙,我也就不问了,既然你是这里的巡守,那我就考你几个问题,看你能不能答得上来。”
“上差有什么事只管问,下官有问必答。”张百户很高兴能和这位贵人说得上话,这位贵人,看样子,还挺谦和,挺好说话的,只是不知道这具体的身份是什么,这别人没有透露,他也不好问,贵人是在太“贵”了点。
“如果现在有人来攻城,你怎么看?”杨改革想问一下这个守城的家伙,对敌人的攻城如何的看,有什么看法。
张未易听了杨改革这位贵人的问话,随即就笑了起来,道:“呵呵,不是上差说笑吧,攻京城?想这京城乃天下中心,天子统御四方的地方,什么人胆子大到如此的地步,敢来攻这座城,这个,上差,恕小的不敢言论。”张未易被这位是上差的问话吓了一跳,来进攻京城?是谁吃了豹子胆?天子脚下,皇城根,来攻击这里?谁的脑袋长得太多了?议论这种事,这是要掉脑袋的啊!
问话失败,杨改革有点郁闷,今天要搞这第一手资料,看来,不容易啊!
“这个,最近陛下不是要严查奸细?严防门禁吗?就是说,上面对这城墙防守很重视,所以,才有了我过来过问一下这城墙的事,……这上面要求实地察看,实地的过问一下驻守的将士,所以,我才问一下你,你尽管按照事实说,不要怕,要是你说得在理,可靠,有什么建设性,一旦被上面采纳了,你这飞黄腾达的时候,也就到了,当然,如果你胡说,胡扯一通,和其他人说的对不上,那等待你的就是掉脑袋,懂吗?……现在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