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围观党一阵唏嘘,暗骂的人不少,但是并没有出声的。
杨改革不禁好笑,这出门就遇到这样的事,还和书上写的差不多,配角欺男霸女,然后主角来个英雄救美,好俗的烂套路啊!
正在杨改革暗笑的时候,门面里的两兄妹和那恶霸男争执升级了。
“刘为仁,你再敢上前一步,我可就不客气了。”本来是堵在门口的板凳男,现在已经拿着板凳退到门里了。声色俱厉的对门外的人吼道。
“刘为仁,这里可是天子脚下,你还敢光天化日之下抢人不成,你还有没有王法?”俏丽小美人脸更加白了。
同样是烂套路,恶霸男叫嚣道:“在这琉璃厂,我就是王法,你家欠了我的银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还不出钱,我拿人抵债,就是到了公堂,也是我有道理。小的们,给我上……”说着,恶霸男已经动手了。
杨改革眼看这架就要打起来了,心道围观党还没有人出来说句话,看来今天铁定归我出来主持公道啊!心里又在盘算,自己一会拿块板砖,上去就开了那恶霸男的瓢,这里又没有警察叔叔,不会让我到派出所去的,哦!对了,我是这大明朝的皇帝,我的话就是法律,我还怕个鸟啊!开了那恶霸男的瓢,我根本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啊!何况还有一大群保镖护驾,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想到这里,杨改革就下定决心了。眼睛瞟了瞟地面,还真的给发现了半块砖。杨改革二话不说,捡起那半块砖,冲上去使劲的就朝哪恶霸男刘为仁脑门上砸去。
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这种声音,一块砖砸在脑门上。脆响!牙酸!恶心!心悸!
杨改革还没砸第二下,周围几个大汉就三下五除二,把恶霸男的几个家丁打倒在地,动弹不得。
围观党里不知道是谁一声大喊:“开瓢了。”然后围观党一哄但没散,都齐齐的退了三五步,如同演练过的一样,留出好大一个空间出来。让杨改革的身形是无所遁地。
杨改革心里骂道:围观党真靠不住。才开瓢,你们就退那样远。
“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没有王法了?居然敢在我杨改革面前强抢美女。”杨改革愤愤的表现了一下自己。当然,眼光一直就在瞄俏丽美少女。
俏丽美女也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半天才回个神来。“多谢这位公子相救。小女子在这里谢过了。”
好漂亮的小女子啊!嘿嘿,那身段,真的不错,佳人俏丽小娘子。
“呵呵,不用谢,不用谢,这天子脚下,朗朗乾坤,还是有王法的。”杨改革随口就来个不用谢,这还多亏了党多年的素质教育。
“管家,把这些个惹人嫌的家伙架出我的视线,碍眼呐!”杨改革很想和俏丽小娘子探讨一下人生,觉得躺在地上哼哼的刘为仁碍眼,就让假扮管家的王承恩把刘为仁弄走。
“是,公子,来人啊!把这些碍眼的家伙拖走。”王承恩也不含糊,一声号令,立刻来了好几个壮汉,架起地上躺着的几个人就走,就像拧了几只小鸡。
围观党“唰”的一下散了大半,原因是杨改革的做作太彪悍了,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主。还是不要围观的好,该打酱油的就快点去打酱油。
俏丽小娘子道了一道万福,说道:“多谢公子仗义,还请公子进屋喝杯茶吧!”
“好,好,好,我正口渴,准备喝口茶呢。”说着,俏丽小娘子就把杨改革迎进了门面。
这个门面不算大,但是布置得还不错,明亮的光线,八仙桌,屏风,字画装饰,有几分意思,偶尔透出一些细节,可以看出,这里的布置出自一位女孩子之手。
那俏丽小娘子给杨改革倒的茶,杨改革没有喝,原因是出来的时候,杨改革再三的给王承恩保障,不吃外面的东西,包括茶水等等,否则打死王承恩,王承恩也不敢让杨改革出来。要吃东西,可以,先让人试吃了再说,但是眼下这光景,当然不可能安排一个人试吃了。
“怎么,公子,是小女子的茶泡得不好吗?这可是上好的龙井啊!”孙丽娘发现杨改革没有动一下茶杯。
杨改革不知道说些什么,不喝外面的东西是再三保证的,当然不能说我是皇帝,不能随便吃外面的东西。正不知道说些什么,王承恩却在耳边窃窃私语了一下,杨改革就明白了眼前这对兄妹的情况。
原来,眼前这俏丽小女子名字叫做孙丽娘,今年才十八岁岁,开了这样一家古玩店,有点商界女强人的味道,她哥哥是一个研究琉璃的狂人,天天就想着怎么让琉璃变成透明的,或者其他各种颜色,所以,天天,月月都需要依靠妹妹在古玩店里赚的钱支持。但是,这不是他们兄妹欠钱的原因,原因还是老一套,有一个烂赌的老爹,被人下套,输了钱,就把孙丽娘的古玩店抵押了,结果,被债主追债,强迫孙丽娘做小妾,事情的来由就是这样的老套。
杨改革心里想:想瞌睡,就来枕头,自己想出玻璃,就送来一个专门研究琉璃的狂人,老天真的待我不薄啊!还另外送了一个俏丽小娘子给我。嘿嘿,想到这里,杨改革邪恶的笑了起来。
第9章 先泡妞还是先烧玻璃
杨改革用手指敲着桌子,思索着到底是泡妞为先,还是出玻璃为先。想了想,考虑到野猪皮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入关了,还是先出玻璃吧,美人嘛,日后再说。
杨改革问道:“孙姑娘,我听说你哥哥是一位烧琉璃的高手?”
对于杨改革首先问她哥哥的事,而不是先打自己的注意,孙丽娘很意外,眼前这个一看就是一位猪哥的公子哥居然先问她哥哥,明显无视她,让孙孙丽娘很不爽。但是很快回答了杨改革的话。
“公子,是的,小女子的哥哥在这琉璃厂都是出了名的烧琉璃高手,可以烧出各种琉璃来。不知道公子……”
“嗯,能烧各种各样的琉璃?透明的呢?能烧吗?”杨改革估摸着琉璃是能烧,但是应该烧不出纯净的透明的琉璃来,要是透明的那就是玻璃了。
“呃,这,透明的琉璃,杨公子,这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啊!说实话,小女子在琉璃厂这样多年,还没见过整块的透明琉璃呢。”孙丽娘如此以“专家”的身份说到。
“哪,能把你哥哥叫来一起谈谈吗?”杨改革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一场感谢茶话会,就变成了一场技术研讨会了。
……
“在下孙大有,见过公子,多谢公子仗义出手。”孙丽娘的哥哥首先给杨改革鞠了个躬,然后才自我介绍。
“孙大有?嗯,坐,我想问你,你懂得烧琉璃吗?”杨改革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居然让主人坐。孙大有也很自然的就坐下来,没觉得这里自己才是主人。话说这人的身份变了,态度就不同啊!
“回公子,确实如此,我对别的可能不太懂,但是要说到琉璃一道,我也算得上是个高手。在这琉璃厂的地界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孙大有如此的自我介绍,一改刚才木纳不说话的形象。
“专家?呵呵,那你见过透明的琉璃吗?或者一种叫做玻璃的东西?整块透明的。”杨改革描述着自己心目中的玻璃。
“公子,您确定,是整块的,透明的玻璃?琉璃?”孙大有皱着眉头问道。
“嗯,一种透明的玻璃,或者琉璃,整块的。”杨改革不确定西方是否出现透明玻璃。
“公子,恕在下见识浅薄,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能烧公子所说的透明玻璃,要说透明的琉璃嘛,有时候偶尔会在琉璃的烧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但是只有一些局部的透明,远达不到公子说说的整块纯净透明。”孙大有的眉头更皱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遇到麻烦,十分的难受。想了想,又说道:“不瞒公子说,我听说在极西之地,也许能烧这种东西。”
杨改革继续用手指敲着桌面,“嘀嘀啼咵”,“嘀嘀啼咵”,如马奔腾一般的声音响彻在这间不大的房子里。
“本公子也是听说有种玻璃,是透明的、纯净的,很大一整块,而且能烧出各种形状,所以,此次来琉璃厂这边,就是哟啊看是否有人能烧得出没有。”杨改革听说西方能烧玻璃,更是下定决心把玻璃弄出来了。
孙大有眉头皱得很深,以专家的身份说道:“公子,在下也是在这琉璃界混了很多年的,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琉璃,哦,对了,玻璃出现过。”
杨改革思索了一会,说道:“孙公子,嗯,这样的,如果我有生产这种玻璃的配方和工艺,你能不能生产出来?”
孙大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失声的问道:“公子,真的,你真的有能生产这种东西的配方?”
杨改革思索了一下,才点点头。
“公子,不是在先吹,只要公子有配方,在下绝对能过生产出公子说说的那种玻璃。”孙大有激动的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能做出玻璃,这十分相符他琉璃狂人的名号。
杨改革也不再犹豫,决定就让孙大有做自己的玻璃工程师,给自己烧玻璃。
“嗯,我的配方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是这,生产出来以后的分成问题……孙姑娘肯定明白,这其中的利润。”说完,杨改革看了看一边的孙丽娘。
孙丽娘也震惊了半天,所以杨改革问道利润的时候,很干脆的说道:“利润分成?五五之数如何?”
杨改革“叱”的笑出声来,还五五之数,你这小姑娘也不怕把身子撑坏了。你不知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啊!
孙丽娘见杨改革笑了起来,又说道:“那就四六开……”话还没说完,见杨改革皱眉头,又改口说到:“那就三七开。”
杨改革收起笑脸,心道:“我出技术,出资金,你就组织一下生产,居然要拿三成,要知道,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给国外的公司代工,才赚个零头呢。”
见杨改革没出声,孙丽娘咬咬银牙,又道:“公子,那就二八开吧,这总行吧。”
杨改革收起漫不经心,道:“你一我九,我负责提供技术,资金,保证技术保密,保证没有官府的麻烦,保证没有别人用我们的技术烧出玻璃来,孙姑娘,如何?”
杨改革知道这个家是孙丽娘当家,她哥哥是个研究狂,只会花钱,在经商这方面,从来没什么发言权,也就直接和孙丽娘谈了。
孙丽娘那个心惊啊!首先一条,保证没有官府的麻烦,那得多大的能量啊!少不得有一个大人物为靠山。这可是一步登天的好事啊!和这样的人攀上关系,以后在京城做生意也就算是有根基的人了。另外一条更加心惊,保证别人不会用我们的技术,难道你以为锦衣卫是你家开的吗?就算你是皇亲国戚,也不敢下这样的保证啊!
“一言为定。”孙丽娘很快就下了决心,不管如何,以后就有了这样一大尊靠山了。就算玻璃生意不赚钱,在其他事情上也是稳赚不赔啊。端得是一门好生意。
“一言为定!击掌立誓!”杨改革说道。说完,杨改革自己举起了右手,手成掌,要和孙丽娘击掌,孙丽娘大概没想到还会有击掌立誓这一说,明显生硬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回过神来,也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纤细的手指很好看,和杨改革的手在空中碰了一下。杨改革只觉得这孙丽娘的小手说不出的滑嫩,细腻,只想握住好好的品尝一番。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和孙丽娘小娘子谈天说地的时间,外加和孙大有扯一些技术上的东西。时间那可是过得相当的快。
回到紫禁城,杨改革才对王承恩说道:“大伴,派人严密保护那对兄妹,特别是那个妹妹,千万不要出事了。对了,还有,你给朕找一个可靠的人,负责玻璃生产的保安和保密工作,这生产配方不能让别人偷了去,就算偷了去也不能让别人生产,更不能让别人卖,断我们的财路,知道吗?”
“回皇上,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交代下去,找可靠的人保护孙丽娘兄妹,特别是孙丽娘小娘子,保护玻璃的秘密。”王承恩当然知道杨改革打的什么主意。
晚上的时候,杨改革没有和皇后快活,而是一个人专心的躺在床上,梦回百度,搜索玻璃的配方和技术,好抄下来给孙大有,作为自己在大明朝赚钱的金手指。
其实,杨改革梦回百度的时间并不能坚持长,杨改革给自己估算过,长的也就一二十分钟,短的才几分钟。
第一天晚上,杨改革通过梦回百度,得到的制作玻璃的方法,就只有这些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至于这些原料怎么弄,杨改革是莫名其妙,头大得很。
还有更麻烦的是后面的工艺,杨改革看得头晕眼花,不明所以,勉强背了几行,居然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醒来之后头疼欲裂。十分的不舒服。奈何为了玻璃工艺,杨该给只好勉力为之。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大约半个月时间,杨改革终于勉强从一篇小说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技术。这是明朝能完全实现的技术。又花了几个晚上,才勉强背了下来,默写在纸上。这都是后话。
杨改革的玻璃配套技术,例如粉碎原料,本来再不济,也要弄一个水坝,用水力作为粉碎原料的动力,但是杨改革想到,现在已经是明末了,动乱就要开始了,人力很不值钱,要的就是能容纳下更多人的工厂,所以,连砸石头这种最基础的技术,都准备交给人工去干,这样可以更多的吸纳流民,破产的农民等等。也算是为将来谋划了一番。至于工钱,成本的问题,杨改革相信以玻璃的那种暴利程度,还不缺一些工人的工钱。至于攀高科技,出水力碎石机,还是等等再说吧,杨改革现在还没有那样多的精力去搞这事。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杨改革的技术方案才最终落下,至于上朝,朝政,杨改革的办法很简单,听太监们唱奏折,当然是近乎白话文程度的奏折,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道些眉目的,或者实在是重大的事情,一般就自己直接点头或者交代怎么做,由太监代笔,然后直接盖印,交给有司去完成就是,至于那些自己不懂,或者没有历史记忆的,或者不太重要的东西,就直接PASS,意思就是由内阁大臣们去解决。还有很多歌功颂德的奏折,杨改革连看都没兴趣看一眼。
内阁大臣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七位内阁大臣开内阁办公会,有首辅负责主持会议,然后逐条审议皇帝PASS过的奏折,如果没有统一的意见,七位大臣就投票,多数的就通过,遇到一些实在麻烦,或者有争议的东西,内阁解决不了的东西,还是由皇帝下最终的决定。
这样一来,尽管大明帝国各地的奏折相当的多,但是每天杨改革最多需要一两个时辰来处理这些公务,其他时间都可以休息,做其他的。杨改革乐得清闲,大臣们乐得了权力。
崇祯元年,二月初三。
杨改革下了朝,就对王承恩说到:“大伴,今天准备去一趟琉璃厂,对了,朕让你挑的人怎么样了。”杨改革让王承恩推荐一个人,负责玻璃的保安,保密工作,意思就是要从锦衣卫里挑一个人,才适合干这样的事。杨改革自己对大明朝的人士是两眼一抹黑,所以才让王承恩替他找人。
王承恩也知道皇上对于这件事的重视,也知道一旦那个什么玻璃一旦出世,将给皇帝带来很大的利润,这个负责玻璃保安和保密的人,肯定会是皇帝一等一的心腹,所以,这件事他还是不敢自己做主,给杨改革准备了几个备选的人员,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崇祯。这人选,王承恩也还下了些心思的,有三个备选的,一个四十来岁,属于老成的,一个三十来岁,属于正有精力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
“回皇上,奴婢选了三个人,都是锦衣卫的人,籍贯都在这里。”说完,王承恩就掏出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几个人的情况,供杨改革自己挑选。
杨改革觉得既然王承恩选的,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想想自己才十八岁岁,觉得还是选一个年轻的,以便将来自己栽培,好大用,毕竟怎么着,给自己看守玻璃的秘密,怎么也是自己的心腹。于是,就选了那个二十多岁的。
“叫这个叫什么沈福元的来见朕吧,今天朕还要去琉璃厂一趟呢。”杨改革选定了那个叫做沈福元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回皇上,奴婢明白,这就让人去传那个沈福元。”王承恩应到。
杨改革睡了一小会,起来又吃了些饭食,这才接见那个叫做沈福元的锦衣卫。
“臣锦衣卫千户沈福元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福元极为工整的在地上磕头。
第10章 敲定玻璃厂方案
“你就是沈福元?”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臣正是沈福元。”沈福元回答道。
“嗯嗯,不错,锦衣卫千户。沈福元,你可知道什么是锦衣卫?”杨改革问道。锦衣卫和其他卫所都是世袭的,老子是千户,这儿子将来也继承千户。所以二十来岁的锦衣卫千户也不奇怪。
“回陛下,锦衣卫乃陛下的亲军,以时刻保卫陛下为己任;以时刻为陛下牺牲为己任;以实现陛下的意志为己任。”沈福元大声的说道。
杨改革听得沈福元这样一说,顿时更加来了兴趣了,这不就是锦衣卫将来的三己任吗?嗯,这个好,不错,将来一定要推广到整个锦衣卫里去。要让锦衣卫明白这三己任的好处。
杨改革对于眼前这人,暂时还是满意的,至于实际能力,就要看他以后的表现了。
杨改革嗯了一下,说道:“沈福元,朕有件事准备交给你去办,你愿意吗?”
“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实,这件事也不用你赴汤蹈火,也不用你拼命,但是需要有智慧,有能力。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智慧和能力。”杨改革道。
“……”沈福元一阵沉默,不知道该如何说。
好在杨改革继续说道:“这件事你暂时别问,也不要多说,跟着朕出去你自然会明白,这件事就在一个密字,保密的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也就算成功了,你可明白了?”
沈福元一头雾水,这叫什么事,陛下不说,自己又不能问,不过说到密字,不是说臣不密则失其身么,说明陛下把我当大臣培养啊,想到这里,沈福元又忐忑起来。
换过衣服,杨改革是少爷,王承恩是管家,沈福元自然得扮成跟班了。一行人出紫禁城。直奔琉璃厂。
琉璃厂。
琉璃斋。
杨改革一抬头,就看到这个招牌。信步踏了进去。
“孙姑娘,孙姑娘。”
“小女子见过杨公子。”孙丽娘听见杨改革的声音,立刻迎了出来。
迎进内厅,孙丽娘说道:“公子请坐。”说完又泡了壶茶。然后又说:“公子,我这就去叫我哥哥回来。”
杨改革说道:“丽娘不用急,我派人去叫,丽娘在这里喝茶就可以了。”
“多谢公子。”孙丽娘也不矫情,自己坐下来喝茶。
坐了一会,挺尴尬,没有话说,杨改革也不知道要对这明朝的小姑娘说些什么话题,这可是头一遭啊!总不能直接说我是皇帝,我准备上你,你答应吗?
孙丽娘开口道:“不知公子的配方可准备好了?”
杨改革一听到配方,就觉得自己脑门有点疼。为了这配方,自己查了百度半个月时间呢,总算查到一份这个世界能搞定的技术。每次梦回百度,第二天起床,脑袋就疼。实在是活受罪。
“呵呵,丽娘你放心,自然是有了我才来,否则就变成无信的小人了。”杨改革故作轻松的说道。
“那就好!”
“其实,我也只有配方,并没有实地的烧制过,其中有许多的诀窍什么的还需要你哥哥自己去实验。这其中的过程,少不得有些危险和艰难。”杨改革还是打算把烧玻璃的风险先说一下,免得将来小娘子怪自己。
“这个小女子自然省得。做什么事都有风险,就算呆在家里,也会有祸从天降,又何不舍命博一回呢?公子,您说是吗?”
“呃,这到是没错。人生不博上几博,总算是虚度啊。”杨改革承认这话说得对,孙丽娘不是坐在家中被豪强找上门么?
正说话,孙大有已经进来了,先就给杨改革鞠个躬,道:“见过公子,公子可算来了,配方可是弄好了?”孙大有也是着急,一来就问配方的事。
“嗯,配方弄好了,只不过,刚才也和你妹妹说过,配方我是没有实验过的,但是绝对能烧出我说的那种玻璃,这其中的一些诀窍和危险,全靠你自己把握。”杨改革道。
“多谢公子提醒,在下谨记在心。不过什么事又没有风险呢?坐在家中也会祸从天降呢,我又何不出去博一回?”
孙大有这话和他姐姐说的一模一样,估计是受了恶霸男那件事的影响。
“呵呵,你们不愧是兄妹,说的话居然都是一样。恩,我也不废话。配方是弄好了,今天来,除了给你送配方之外,还给你介绍一位人,这位是沈福元,由他来负责技术的保密,负责生产的保安,至于他的来路,你们就不要打听了,有什么不能摆平的事,就交给沈福元,如果有连他都摆不平的,就来找我?明白吗?”
“属下明白。”沈福元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皇帝要做什么玻璃,让他负责保密,看样子这玻璃的利润极大,如果做好了,以后少不得是皇帝的心腹,功成名就之日可待啊。于是很愉快的接受了。又暗想,这大明朝还有您皇帝摆不平的事?什么人不长眼找皇帝的麻烦,那真的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小女子记下了。”
“这样也好。”
杨改革想了想,又说道:“大有,你负责这玻璃的烧制,建场子的钱由我来出,你们不用担心。丽娘,负责销售就是你的事了,福元,你的任务就是负责这场子的安全和保密,特别是丽娘和大有,明白吗?这保密还包括不能让烧制玻璃的技术外泄明白吗?还有,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一家的玻璃厂,明白吗?”
“属下明白,当效死力。”沈福元心情澎湃,这是多么大的权柄和利益啊!当下决定,以后凡是来打玻璃厂主意的人,不打残就打死,想泄密的人!哼哼,咱们锦衣卫的镇抚司可有不少好东西。没想到这孙丽娘小娘子还是皇帝看中的人,更是打定主意好好伺候,将来入了宫,也是自己的靠山啊!明朝平民入宫成贵人的可不在少数。
“小女子记下了。”
“明白。”
“管家?”杨改革叫了声王承恩管家,王承恩也很痛快的掏出一大叠的银票来。递到杨改革的手中。
“这是十万两。是首期,主要是给大有用来实验的费用,首先把技术吃透了。然后去建厂,那时候我再看情况,该拿十万还是二十万。”杨改革把钱递给了孙丽娘,而不是孙大有。明显的,说到理财,还是孙丽娘小娘子可靠些。
“丽娘,接着啊!”杨改革拿着孙丽娘的小手,把银票塞到孙丽娘的小手中,暗中摸了一把,过了下干瘾。
孙丽娘微微张开的殷桃小口,因为吃惊,已经半天没合上了。十万两,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钱啊!就这样给了自己,孙丽娘的小手因为震惊,轻轻的抖了起来。
啊!……
呃!……
孙大有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不知道说什么。
沈福元对于银子则是不太震惊,心想这整个大明朝都是陛下的,十万两虽多,但是还不算什么。知道杨改革的身份,自然不会太震惊,发出呃叹的是皇帝居然乘机揩油,捏孙小娘子的小手。这更加坚定了保护,讨好孙丽娘的心思。指不定那天就入宫当凤凰了。
“福元,你和孙大有去商量这保安和保密的事去吧,我和丽娘有些事要聊一聊。”杨改革性趣大增,决定打发走两个电灯泡。好好的和孙丽娘谈谈人生理想。
哦……
呃……
房间只剩下杨改革和孙丽娘了,虽然没叫王承恩自己出去,但是王承恩自己还是自觉的出去了,免得当电灯泡,白讨皇帝不喜欢。
孙丽娘又娇又羞。直拿白眼丢杨改革。杨改革装作不知道。两人谈天说地,杨改革喝了一壶又一壶的茶。
第11章 正气歌和漂没
崇祯元年,二月初六。
太和门。
刚上朝,杨改革就拿出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对着下面的大臣们说:“诸位爱卿,朕观这《正气歌》,写得是浩然大气,慷慨激昂,正合朕之心。所以,朕决定给诸位爱卿看看,并且一起朗诵,君臣一起感受一下这位爱国宰相的情怀。”
说完,小太监们就给大殿里的大臣人手发了一本。
大臣们面面相窥,不知道皇帝这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只得拿起那《正气歌》,阅读起来。要说这些大臣,不知道文天祥的估计没有,没有读过他的《正气歌》的人估计也没有。有的人因为读的专心,居然就在这大殿上摇头晃脑,高声念了出来。
杨改革眼见大臣们也读了一段时间了。于是出言打断道:“诸位爱卿,都读过了吗?”
众位大臣都答曰:读过了。
“嗯,很好,这样的,朕以为,这位爱国宰相的情怀是在是让人佩服,朕决定同诸位爱卿一起朗诵这位爱国宰相的诗,以来缅怀这位爱国宰相,二来,增加胸腹之间的浩然正气,诸位爱卿以为怎么样?”
还没等众大臣回过神来,杨改革挥挥手。一位太监走上来,用细长的嗓子喊道:“诸位大人,准备好了吗?请跟我读。”
“天地有正气。”这位领读太监的声音很大,很高,但是多少带了点异样的味道,多少令这浩然正气的《正气歌》变了点样。
“天……地……有……正气……”众大臣一时还没回过神来。朗诵的结结巴巴,稀稀拉拉的。
杨改革大声喝道:“大声点,都没吃饭吗?《正气歌》是多么一首慷慨激昂、有浩然之气之歌,居然让你们诵读成这样,实在是……重来。”
那个领唱的太监看了杨改革一眼,又重新开始领唱:“天地有正气……”
这回下面的大臣明白套路了。也跟着大声的朗诵道:“天地有正气……”
太监的声音:“杂然赋流形……”
众大臣的声音:“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一首浩然正气,慷慨激昂的《正气歌》诵读完毕,杨改革拍手鼓掌,道:“好诗,真的是一首好诗。”
“啪,啪,啪,啪……”杨改革的鼓掌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诸位大臣刚朗诵完诗,正沉浸在诗所带来的震撼之中。一时忘乎所以。听见皇帝在一个人鼓掌,一群大臣连忙响应,一起鼓起掌来。
一时间,“啪啪啪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大殿。
杨改革的心情很舒畅。看到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们表演了一回唱诗,觉得很有意思,决定以后长期把这个项目保留下去。
“诸位爱卿,朕以为,常诵此类诗歌,有助于提高人的浩然正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人格品德,所以,朕绝定,日后也要常诵此类诗歌。以提高我们君臣的整体素质和修养品德。”
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