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堂上,也几乎都把精力关注在了这件事上,不上个奏本表明一下自己关心人坛,只怕都会被人当成是不忠不孝的数典忘祖之辈。

人坛纪念碑讨论得热烈,杨改革的工作量也是与日俱增,既然保持这件事的热度,又想轻松躲懒,这有着不小的矛盾。

杨改革依旧是每日都要翻海量的这方面的奏本文牍,除了回复官员们的,还得回复一些有代表性的,平民老百姓的,整日都忙得头昏脑胀。

杨改革今日依旧是在忙碌着,翻看了众多的奏本,杨改革才舒了口气,今日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接下来,可以有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来自由安排了。

“大伴,张显庸到了吗?”杨改革扯了个懒腰,问道。

“回禀陛下,已经到了,等候多时了。”王承恩连忙说道。

“呃……,到了就让他进来吧……”杨改革说道,放下笔,揉了揉自己的手臂。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一声,就去请正一真人张显庸了。

张显庸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成为天下人都敬重的老神仙,有着肉身成圣的架势了,整日里除了做各种研究,就是卖弄玄虚。

听到皇帝召唤他,是立刻放下手头的事,立刻往皇宫里跑。

“臣参见陛下!”张显庸倒是没有穿那种极为显眼和艳丽的天师道袍,而是一个朴素简单的道家打扮,倒是有几分归真的意思。

“卿家这打扮,朕看着,倒是比以前舒服多了,……现在这身打扮,不张扬,倒是暗合了大道至简的道理……”杨改革笑着说道,张显庸一进来,倒是给了杨改革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有几分飘逸和神仙的架势了,杨改革也是有感而发。

“谢陛下夸赞,臣也是受陛下指点,才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故此,这穿着,也就尽量的简单,以合大道。”张显庸立刻说道,倒是有模有样,一派高人模样。

“呵呵呵,卿家的事业忙得如何了?”杨改革笑着问道,看如今张显庸的模样,杨改革就知道张显庸过得不错,也就不打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多计较,直接说正题。

“回禀陛下,托陛下的福,一切都还顺利,陛下交代的事,臣一直都在摸索着,不曾有半分停滞……”张显庸立刻认真的回答着,开始讲述自己最近这些日子干了些什么,取得了那些进展。

“嗯,不错,卿家还得坚持下去,争取取得更多的成果,……最近朝野都在议论人坛的事,想必卿家也知道吧,……若是卿家能做出一番事业来,能惠及我华夏千年,这人坛,卿家也未必不能上啊!”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这可算是半个玩笑话了,人坛那都是上的死人,没有活人能上,即便是张显庸的功劳够大,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上,没有一点历史沉淀,那是上不了的。

“陛下说笑了,臣何德何能,怎敢妄想上人坛,能上者都是我华夏数千年的传承,臣怎敢比肩这般人物……”张显庸立刻谦让,虽然嘴上谦让,可实际,张显庸也还有那么一丝试试的意思。

“好了,朕也不说笑了,还是说点正经的吧,人坛纪念碑的事,想必卿家也知道……”杨改革笑呵呵的换了个话题,不再拿张显庸开玩笑。

“回禀陛下,臣知道。”张显庸肯定的说道。

“嗯,朕这些日子,倒是收到不少关于人坛的谏议和问题,朕想了想,或许这件事,还得卿家出面比较好……”杨改革说道。

“敢问陛下是何事,臣能为陛下效力,乃是臣的荣耀,臣求之不得……”张显庸立刻认真的说道,如今“封圣”有望,皇帝答应他的事正在逐渐的兑现,他对于皇帝,那自然是一万个归心的,皇帝有事要他办,他是绝不会推辞的。

“也没什么事,卿家可还记得,朕以前为卿家做个一个有趣的实验?是关于电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电……”张显庸有些诧异了,他的研究内容,不仅仅只有生物医疗卫生相关,也包含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个“电”,正是包含在里面,当初皇帝就给他展示过相关的实验,比如,拿玻璃棒摩擦丝绸,然后可以吸附纸屑。

“……回禀陛下,臣遵照陛下的吩咐,一直都在摸索其中的道理,不过没什么进展……”张显庸立刻想起了那件事,立刻回答道,这个事,他以前也有一些研究,也摸索过一段时间,可随着显微镜以及封圣的不断上演,他倒是把这件事个淡忘了,没想到皇帝如今又重新提起。

“嗯,是的,如今这个人坛纪念碑即将建设,这个建筑必定十分的高,有不少人向朕谏议,应该采取切实可靠的防雷的办法,不然,到时候人坛建好了,可却被雷劈了,这不是上天惩罚朕么?朕耗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修这个人坛,岂不是费力不讨好?……朕想了想,雷电卿家在研究,或许,该把这个任务交给卿家,不知道卿家有没有兴趣来做这个事……”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陛下交代的事,臣本责无旁贷,可对于雷电,却是知之甚少,臣怕贸然间,会坏了陛下的事,陛下,人坛之事事关重大,不是臣不愿意承担起这幅重担,实乃是承担不起……”张显庸稍稍的犹豫了一下,回答道,这个可真的不能怪张显庸滑头,而是这个事,实在是太大了,张显庸实在没什么把握,他如今“装神弄鬼”,都还是皇帝给他支的招,论真才实学,几乎为零,要说画符驱鬼,他更在行,在外人面前,他可以装神秘,故弄玄虚,可在皇帝面前,他也只能有什么说什么。

“不要紧的,如今人坛纪念碑还在议论之中,还在征询意见,到真正的修建,还有很长一段时日,卿家有得是时间来想办法……”杨改革笑着说道,倒是没给张显庸退缩的后路。既然一开始就选定了你来研究电,到了如今需要你上场的时候,焉能让你退缩?天下间就没有光吃肉,不挨打的事。

“臣领旨!”张显庸看着皇帝不容置疑的口气,只能答应下来。心里暗叹,自己在皇帝面前,还真的是什么也别装,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皇帝叫他往东,他最好别往西,想想不仅仅有那些夷人教士在一旁虎视眈眈,怕佛门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除了任皇帝摆布,还能咋样?想当初皇帝在选他还是选那个夷人传教士的时候那表情,张显庸就只能把一切推脱的话咽下,圣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臣愿意冒死为陛下找到可行的防雷的办法,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张显庸倒是一脸决然的表情,认真的说道。

“呵呵呵,卿家想到哪里去了,朕既然叫卿家去做,那自然是有了些想法的,当然不会让卿家去送死的……”杨改革说道,若是说搞避雷针没一点危险,那也是假的,那天上的雷电打死人的新闻也不是一条两条。不过,如今,杨改革也只能让张显庸上了,谁让张显庸分到的“活”就包含了“电”呢。杨改革原本就是想借道家那神秘的面纱,把电这个东西给弄出来,当时给张显庸展示的是玻璃棒摩擦丝绸沾起纸屑的实验,就是给他起了个头,让他在这条路上发展下去,走“黑科技”的路。本来杨改革给张显庸的时间也是很充足的,也不打算催张显庸,毕竟生物领域,医疗卫生技术方面也很重要,可如今,要建人坛纪念碑了,也就顾不得了,准备把张显庸赶上架子。

“谢陛下成全。”张显庸立刻道谢道,既然皇帝说有办法了,那就好多了,起码比他一个人瞎琢磨要好得多,那他就只能装神弄鬼骗自己了。

“好!其实说句实话,虽然研究电比较危险,可也不得不说,若是卿家能把电这个东西研究透彻了,那也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那卿家可就真的称得上神仙了,想这雷电,从来就只有神仙们才能操控,若是卿家能弄懂雷电的来龙去脉,岂不是比神仙还要神仙?那可就不是‘真人’了,而是‘真神仙’,再说,卿家那正一道,不是向来有五雷正法这些玩意么?卿家就从来没想过关注雷电?从来没想过研究它?”杨改革说道,和张显庸说话,倒是直来直去的。

张显庸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暗叹一声歹命,在外面,他是受世人尊敬和敬仰的神仙,在皇帝这里,他可是一点遮羞的东西都没有,皇帝把他的老底剥得干干净净,还说什么五雷正法,若是他真的懂什么五雷正法,会打妖精,还用得着这么辛苦的为教派奔波吗?难道做神仙不好吗?

张显庸擦擦汗,道:“……陛下说得是,臣实在惭愧,这五雷正法虽然叫雷法,可实际……,这……”张显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中颇为苦恼,他如今接触显微镜研究生老病死,做神仙做得好好的,现在皇帝叫他研究雷电,还扯到什么五雷正法,张显庸觉得,只怕多半是雷劈死他,而不是他掌控雷。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阵,看着这个老神仙在自己这里吃瘪,也是一种享受。

“……卿家跟朕说实话,道家历来就声称掌握有雷法,那道家就没对这雷电有过研究?或者说,收集过相关的资料以及数据?”杨改革笑着问道,不是杨改革瞧不起张显庸,而是两人的科学水平根本不是一条线上,相差数个档次,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可对于如今的张显庸来说,无一不是天书,所以,杨改革有着巨大的优越感,和张显庸说话的时候,总是将这种优越感时不时的撒漏出来。

显然这次杨改革又把优越感撒漏出来了,可也是在教导张显庸研究雷电的方法。从最简单可行的做起。

“回禀陛下,……说实话,除去陛下教导臣的那些,……除此之外,也就无甚研究了,更别说收集资料,我道家对此,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从不肯轻易的和人就这个方面过多交谈,也从来不会轻易的展示雷法,若是说真的能拿得出手的‘雷法’,实际不如说是火药,可火药如今,臣哪里敢拿火药当雷使……”张显庸低着脑袋,在皇帝面前勇敢的诉说着,将自己的底细说得一干二净。

面对张显庸真诚而勇敢的话,杨改革听了,也就收了笑容,把那撒漏出来的“优越感”收拾干净了,自己确实不该嘲笑张显庸,自己的知识,也是前人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而得出的,自己实际没有多少资格来嘲笑古人。

“嗯,实际研究这个雷电,和那研究生老病死也是一样的,无外乎都观察,多总结,多吸取经验罢了,……既然如此,那卿家研究雷电的第一步,当然是收集资料,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从各人的口中收集关于雷电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判断,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其他实验……”杨改革收拢了优越感,开始正儿八经的说事。

“陛下所言极是,臣倒是糊涂了……”张显庸听了皇帝的话,松了口气,第一步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倒是没有太大的危险。

“……除了历史文献上的关于雷电的资料,除了如今人们口口相传的关于雷电的资料,我大明现如今是如何防雷的,也在卿家收集之列,反正,既然要把雷电研究透彻,就不要怕资料多,这些资料都是宝贵的……”杨改革教导着,得益于中国向来有保留写史,保留文字记录的传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记录,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可也是极为宝贵的经验了。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科研和外国科研有着极大的区别,外国由于没有什么历史文献参考,完全得靠自己的勇气去一点一点的辩证,而中国,却有着极为庞大的历史文献数据库,可以有相应的参考,这一点,比外国要强得多,当然,用不用这些资料来做科研,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除了收集历史文献和资料,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更加了解电的特性,再把这些实验和文献资料,和如今避雷的办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来,然后再根据这个结论进行相应的实验,以验证想法,这一步步走下去,卿家未必就不能摸透雷电的脾性,若是卿家真的摸清了雷电的脾性,说句掌握雷电的话,也不算是大话,或许,卿家可以真正的成为一个掌握‘雷电’的真人,若真的如此,那必定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卿家的大名,绝对会流传千古的,这人坛,也未必不能上……”杨改革这回,倒是没有“嘲笑”张显庸了。而是认真的说的。

按照杨改革的想法,要是张显庸能发明发电机,能在电的领域有较大贡献,日后这个电的单位,怕都得用张显庸的名字命名了。

“陛下交代下的事,臣都记下了,臣一定尽力搜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且尽快的展开实验……”张显庸立刻说道,刚开始和皇帝说话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快晕死了,这件事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听了皇帝说的,张显庸又觉得,这事有些谱了,确实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也未必没有路可走。当然,人坛他是不指望上的,这事心里想想就行了。

“……若是卿家能研究出这个避雷的东西,能把雷电研究透彻,别的不说,光是朕就会对卿家感激不尽的,卿家想必也知道,朕这紫禁城,也是经常遭受雷火,大殿烧毁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若是能有切实可靠避雷的东西,把雷电研究透彻了,朕也就不用担心这紫禁城遭雷火了……”杨改革又说道,这个倒是说的实话,明朝的皇宫,挨雷劈不是一次两次,大殿烧毁也不是没有过,杨改革也怕自己睡觉的时候来个雷劈杨改革。杨改革倒是想立刻把避雷针弄出来,可想想,还是算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

看过了孙元化搞科研,杨改革是绝了自己做科研的心思,那个累,真的不是现在的杨改革能受得起的,再说了,这个雷电,还是十分的危险,杨改革可不想冒险。

“回禀陛下,臣明白,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一定把雷电的脾性弄清……”张显庸见皇帝异样神色尽去,是一副严肃的模样,也是正色的说道。

“好,此事卿家要多关注,随时跟朕回报过程,另外,此事毕竟是和雷电打交道,卿家还是要注意安全,一些危险的实验,不要亲自动手,还是要多让学徒们做……”杨改革又说道,若是张显庸被雷打死,那可就好笑了,一个会五雷正法,掌握雷电的人被雷打死,那可就是笑柄了。

“谢陛下关怀,臣记下了。”张显庸又说道。

第744章 “阿波罗计划”

杨改革是不得不每日都过着这种“天昏地暗”的日子,对于人坛的事,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偷懒。

没日没夜的忙碌,也不是没有成果。

杨改革翻了翻今日送来的要件,就立刻对王承恩说道:“大伴,立刻把孙元化招来,朕有话问他……”杨改革一直都在跟踪孙元化那里的事,见孙元化的实验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了,杨改革觉得有必要跟进。

“奴婢遵旨!”王承恩道。

杨改革再次看着手上的要件,仔细的思索着,这钢筋水泥的进展,还是蛮快的,已经到了可以搭建构架体的地步了,也就是说,“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建筑,可以尝试了。

孙元化很快就到了。

进来之后,依旧是一幅黑的不能再黑的酱油孙元化模样。

“臣孙元化参见陛下!”孙元化是急急忙忙的过来的,浑身的汗水就不说了,还带着不小的味道,也没办法,谁叫做实验这么艰苦呢。

“起来吧!”杨改革道。看着黑得不像话的孙元化,杨改革只能叹息,搞科研,可真的是一个累活。

“谢陛下隆恩!”孙元化道。

“大伴,给孙卿家拿块冰镇过的西瓜吧,朕光是看孙卿家这模样,就觉着累……”杨改革说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然后指挥着小太监给孙元化奉上一块冰西瓜。

冰西瓜一进这暖阁,立刻就散发出一股沁人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的咽口水。

“臣谢陛下赏赐!”孙元化有些不好意思了,这西瓜满是汁水,他是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吃了难免吃相难看,有碍詹观,不吃,这又是皇帝赐的。

杨改革也看到孙元化的尴尬了,笑道:“吃吧,卿家吃过了,朕再来谈事情。”杨改革笑着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没法,只好低着头答应了,这东西已经送到手上了,口水都咽了好几口了,那是不吃也得吃了,低着头,尽快的把西瓜吃完。冰西瓜一入口,立刻就是一阵沁凉环绕全身,加上这暖阁里有冰块降温,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格外舒坦,浑身的汗立刻收了。

杨改革看着孙元化吃过了冰西瓜,这才开始说正事。

“朕见卿家说,水泥柱子的事,已经有一定眉目了?将水泥柱子搭成框架可试过了?”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如今造出来的柱子,确实比较牢靠了,臣私下里用大炮轰击过,除了掉落一些水泥块之外,柱子安然无恙,甚是坚固……,即便是轰出了裂隙,可依旧是比较牢固的,依旧可以承受更多次大炮的轰击,和普通的砖石造出来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若是用来建堡垒城墙,那是不惧大炮轰击的,可以说固若金汤……”孙元化立刻说道,言语之间的兴奋,就不用说了。

“好,既然卿家造的柱子已经可以用大炮轰击了,那朕就准备安排一场戏给众臣看看,也好把钢筋水泥建人坛的事给定下来……”杨改革说道。钢筋水泥造碉堡,虽然也比较实用,可如今杨改革更看重的是,不少世家大族想参与水泥厂的买卖,杨改革打算借他们的力,将工业学校这东西弄出来,好为培养工程师打下基础,更看重的是钢筋水泥这个东西对于工业变革所起的作用,准备全力推进水泥的普及。既然这“钢筋水泥”的构架已经能够抗大炮的轰击了,那倒是可以拿出去表演一番了。

“陛下的意思是?”孙元化问道。

“没什么,就是让诸位卿家看看这钢筋水泥修出来的东西是很结实的,也好把人坛用钢筋水泥建给确定下来,这个事确定了,水泥的事也就没得跑了,等水泥的事确定了,朕这心,也就放下来了,其中的道理,卿家莫非还不明白?”杨改革带着笑意问道,如今说是给大臣们演戏看的,不如说是给那些想参与水泥买卖的世家大族看的,人坛的事本来就很热闹,天下人都参与其中,借着这个热闹劲,把这钢筋水泥的优点宣扬出去,他们不急都不行,杨改革自己则掌握着更多的主动,什么事还不得随着自己来。

“可陛下,虽然这个水泥柱子可以做出来,可也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锻接,比如这钢筋实际还只是大内造的枪管锻接的,和真正的钢筋还有不小差别,那钢筋,臣还在琢磨怎么才能大规模的炼出来……,只怕……”孙元化是个做技术的,听到皇帝要把这些个介绍给大臣们,有些虚了,立刻道出了这里面的不足之处,比如,皇帝说的是用钢筋铁骨,可实际,现在所谓的钢筋铁骨,用的是大内造的枪管锻接的,实际离钢筋铁骨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真正的造出那种数丈长的钢筋,还得等他把水泥的事初步搞定之后才有时间去搞那个,如今,用的是大内造的枪管做的代替品,只是为了验证水泥柱子的可行性,离实际运用,可有着不小的差距。

杨改革一阵汗颜,这搞技术的,基本上都是这么“老实”,动不动就会把老底掀出来,这钢筋水泥确实是用大内造的枪管锻接了,可好歹也是“精铁”,虽然不如真正的钢筋那么结实,可也不是很差了,用来唬弄外人已经足够了,你这一张口就把实情倒出来,实在是……

“这……,钢筋的事,暂且不说,那大内造的枪管虽然差些,可也配得上铁骨这儿二字了,不算很差了……”杨改革赶紧说道,如今正是要乘着人坛热议的这股风,将水泥吹上天去,实际和真正的建人坛没多少关系。

“这,是,陛下,臣明白了……”孙元化立刻说道。通过穷举法炼钢,孙元化可以说,对各种钢铁的性能是了如指掌,通过对比和观测,早已对建造钢筋水泥建筑该使用那一范围的钢筋有了主意,这些钢筋,如今在安排生产了,正在琢磨改进工艺和扩产,以供给实验所需,如今用大内造的枪管锻接,一是为了省事赶进度;二来,这大内造的枪管也确实不错,虽然离理想的钢筋有差距,可如今用来验证水泥,也足够了,所以,才一直用枪管锻接“钢筋”,可绝不是真的就要用“枪管”去建人坛,见皇帝要把这代用东西拿出来显摆,孙元化自然是要掏老底的。

“明白就好,人坛纪念碑,实际,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耗费的时日,可能是数年,宣扬水泥的事,自然不可能完全等到人坛纪念碑建好了再去宣传,所以,有了一些进展,自然要尽快的宣扬……,若是这水泥的买卖能做起来,朕也好收回一些本钱,不然,投入了这么多的银钱修人坛,朕不是要亏死……,这经济账,卿家也不能不算啊!”杨改革笑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明白了。”孙元化见皇帝说到了钱的问题上,立刻没有疑问了,想到自己花皇帝的钱花得那么痛快,孙元化就一阵汗颜,皇帝支持他,可谓倾国之力,想到那海量的实验用掉的材料,孙元化就觉得皇帝说得没错,不赚回些本钱,孙元化都觉得自己肉痛,花别人的钱花到自己肉痛……

“明白就好,那就尽快的安排好这次显摆,建个几层高的水泥柱子,然后拿大炮轰击试试,朕让那些大臣去观摩,再让邸报好好的吹嘘一番,这水泥还不立刻风靡天下?风靡天下了还不得建水泥厂?如今这水泥厂的技术和配方全在朕这里,还能逃得了朕的手?朕还不赚个盆满钵满?若是运气好,说不准,还没等人坛纪念碑建起来,朕这本钱就赚回来了呢……,卿家可万万别耽误了朕的财路啊……”杨改革笑着,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不做赔本的买卖,这是杨改革的信条。人坛纪念碑虽然看上去耗费巨额的资金,好似是在搞政绩工程,可实际,这更是一个整合整个大明工业技术的超级工程,通过这个工程,可以极大的提高大明朝整体的工业水准,可以把大明朝的工业技术水准向前推进一大步,这对于日后启动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好处。

杨改革也一直在寻找这种能促进明朝工业水准提升和融合的超级工程,比如灯塔,比如建设上海城,实际都有这些意思,可这些也都有着不小的短板,工程总量虽然不小,可实际,工程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对整个工艺的提升,远不能和人坛纪念碑相比,对于融合整个大明朝的工业、工艺技术,帮助有限,也是杨改革忽然碰到了活人祭拜那事,杨改革才偶然间想起来,可以通过人坛纪念碑这么一个超级工程来融合和促进整个大明朝的工艺、工业水准,将大明朝的工艺、工业水准提升一个档次,按照历史书的解释,大明朝本就处在了资本主义的前夜,有了工业化的雏形,又有了自己不断的催化,若是再临门一脚,大明朝必定能跃入工业化时代。人坛纪念碑的好处,不是震慑异族那么简单,也不是聚集人望那么简单,也不是承载传承那么简单。

这倒是有些像后世的曼哈顿工程,或者阿波罗工程,这种超级工程,虽然难,虽然耗费的资金多,耗费的时日多,虽然牵涉的范围广,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意味,可对于整合和推动整体科学水准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

杨改革相信,这就是自己的“阿波罗工程”,处在工业化黎明前的大明朝,经历了这次“阿波罗工程”的推进,一定可以迎接工业化的黎明,一定可以踏上工业化之路。

“……臣明白!……”孙元化擦了不止一把汗,皇帝的说辞,实在是过于开玩笑。什么叫别耽误皇帝做买卖,什么叫别拦皇帝的财路,那个皇帝会对人说这种话?同时心里也暖暖的,皇帝能和他如此轻松的开玩笑,也说明了他和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心里同时也有了一些明悟,自己做技术,搞工程,做事实还行,要说当官,和人精们比算计能力,自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也幸亏自己跟的是皇帝。

孙元化离去了。

杨改革又在盘算着,自己的这个“阿波罗计划”还有那些带动作用,建人坛纪念碑所需要的钢筋和水泥,肯定是一个大数目的,钢筋水泥的需求量就不说了,这是必然,顺带的,也把电气方面的技术带动起来,那避雷针,多少也涉及到不少的电学方面的知识。那张显庸虽然人不咋样,可也绝不敢偷懒的,找资料和做总结也还是会的,自己再给他指点指点,再给他几个“装神弄鬼”的招数,让他这“圣人”做得更加安稳,想必他也乐意照办。

杨改革觉得,张显庸那里,可真的算得上是“黑科技”了,远不如孙元化那里正儿八经的有各种基础和经验支撑。

杨改革想想,觉得还是算了,黑科技就黑科技吧,这火药也不是道家弄出来的?本就披了一层神神秘秘的面纱,弄点神神怪怪的东西也好理解。

除了这两点,其余的就是建筑方面的带动作用非常大,随着人坛纪念碑的热议,相关的建材和建筑手段,也必定会被热炒到无人不知的地步,这钢筋水泥,是注定要风靡整个大明的。一想到整个大明都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无数的各种钢筋水泥建筑,杨改革就一阵得意。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兴起,这运输也必定要跟着兴起,这海上跑的还少得了船?船其实一直就是一个用铁大户,这陆地上跑的,还能少得了马车?这又需要钢铁,反过来促进钢铁业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也是一个大促进,交通发达了,各种工业品,农产品,原料才能更加方便的聚集和散布到大明的各个角落,交通业的兴起,又无疑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对于信息的传递,人的交流有着不小的作用……

一个活力四射的大明朝,已经逐步的呈现在杨改革的面前。

想着想着,杨改革想到几个字:房地产兴国。想到自己要依靠房地产来兴国,杨改革的脸就黑了半边,这可真的是有些黑色幽默了。这在后世,可不是什么好话。

不过又想想,又觉得没错,自己确实是房地产兴国,这钢筋水泥的建筑方式在如今,那绝对是高科技的存在,绝对是引领世界科技水准的东西。而后世,房地产相关的工程和建筑技术,根本和高科技粘不上多大的边,这会儿的“房地产兴国”和后世的“房地产兴国”不可同日而语。

……

有皇帝做依靠,有整个大明朝作为后盾,孙元化的实验,可以说,进展飞速。

有了任何进展,总结出任何经验,就可以立刻不计成本的进行新的试验,以验证想法和收集数据,远不是个人和某个家族支持能比拟的,所谓的倾国之力,只有到了此时,才让人知道什么叫恐怖。

那源源不断消耗的用以支持实验的材料,绝对会让普通人感到绝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