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七年-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构架,在石井和周仲之下,便直接是各个杀手队的编制,各个杀手队的队正直接听命于他们两人,中间并没有另外一层。
当初人少,就三十个杀手队,这样做自然是无可厚非,指挥很灵活方便。但现在随着人越来越多,这样做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势必要在中间再加一层编制才行。
第949章 九六七 归家
不过这等大事想来他们还是不敢擅专的,对于他们这种比较谨慎的做法,董策心中也是颇为满意,暗暗点了点头。
说话间一行人便是过了桥。
过了桥之后,董策这才弄明白,之前突然出现了一百多名士兵十个杀手队的兵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了。
就在桥尾后面不远处,一座小丘后面,竟是建造了一处小小兵营。不过是十来间营房,营地面积也不大,也就是能够容纳百十来人而已,想来之前那些人便是驻扎在这里了。
这处兵营距离桥尾很近,也就是不到十米的距离,而由于躲在小丘后面,从洢水河南岸往这边看,根本就看不见这处兵营。
和白莲教的那一战,着实是让磐石堡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比如说,战后他们便极其深刻地认识到了洢水河上这座桥对于整个磐石堡的意义、当时若不是有这座桥,若不是把这座桥给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只怕那场仗打得不会如此之容易。
所以守卫这座桥,便是成了相当重的一个任务。
石进和周仲在这里放了十个杀手队。一旦有异常情况,杀手队立刻抢占桥头,阻止敌人上桥。而只要这些人能挡得了一时三刻,磐石堡中的大部人马便会出动,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援。
刚过了桥,往前走了没多久,便有一队骑兵从磐石堡南门策马狂奔而来,带起阵阵烟尘,他们过来的方向正是这里。董策眼尖,等他们离得稍近一些了,便瞧见了那支骑兵队伍最前面的两个人。
不是石进和周仲又是谁人?
在这一支不多的几十名骑兵后面,还有数量庞大的步卒在紧紧跟随,这些步卒分成一个个方阵,手中武器森然,刀枪林立,正一路小跑着向这边逼近。虽然前进速度不满,但阵型却并不乱。
显然这是城中听了桥头这边的号角声之后派出来的援军。
董策微微一笑,心中更是满意。这反应速度,确实不慢,石进和周仲,干的很可以。
石进二人本来正在公事房中处理事务,但桥头的号角声响起之后,两人豁然站起身来,立刻招集兵马杀出城去。整个过程,用了也就是一盏茶多一点的时间,这等反应速度,这等士卒的集结速度,可说得上是相当罕见了。
董策瞧见了石进和周仲,石进和周仲自然也就看见了他。
两人都是有些不敢置信地擦了擦眼睛。
这些时日以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董策归来,而当董策终于回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却是不敢相信了。毕竟董策离开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他们早就不知道盼望了多少次,而每一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董策朗声笑道:“石进周仲,怎么?一些时日不见,竟然认不得本官了么?”
这一声喊才让他俩回过神来,两人赶紧勒马停住,周仲回头朝着后面大喊道:“停,都停下来。”
但队伍如此庞大,也不是说停就能停的,队伍借着惯性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方才停住。
石进和周仲两人赶紧滚鞍下马,快步走到董策马前,齐齐跪地,高声道:“属下叩见大人。”
董策从马上跳下来,一手一个,将他俩给搀了起来,朗声笑道:“起来吧,都起来吧!”
石进和周仲两人站起身来,董策打量了他俩一眼,笑道:“不错,很是有些威严的上官模样了,看来这段时间,手中握着权柄,这日子过得也很滋润吧?”
石进和周仲听了,不由得心里都是一突,摸不清楚董策这话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敲打他们。
但是想象,董策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两个虽然做了许多事,也算得上是大权在握,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董策走之前定下来了的,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已经定好的,而且如何做到,也有之前的例子可以依循,他们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做而已。
倒并没有什么擅权逾越之举。
如此一想便放下心了,想来这应该是大人开玩笑的话。
其实董策都不知道自己的话到底是开玩笑还是在敲打他们,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或许是他已经在这个时代呆了太久,融入的太深,官场之上倾轧的太厉害,以至于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官场上的烙印。所以久未见面之后,他一开口,便是敲打自己的属下。
或许,是因为心中存着一个念头——生怕他们架空了自己。
其实完全没必要,今日归来重逢,乃是大好的日子,不应该去做这种事。
董策打了个哈哈,算是把这件事给揭过去了。
他指了指驻扎在桥尾的那些兵丁,又指了指石进周仲两人身后的那些步卒,笑道:“这些兵我都瞧了,不错,很是不错。你们两个人在练兵上面,看来应该是煞费苦心了。本官回来的时候,便想着要考校你们。现下操练兵马这一关,在本官这儿算是过了。走,咱们再看看军营和大校场经营的如何了。”
石进和周仲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请大人移步。”
数百家丁簇拥着董策等人,从大部军队旁边绕了过去,直接由南门进了磐石进堡。
跟在董策身边的只有石进,周仲则是留了下来,整顿那些兵马,带他们重新入城。
一路过去,一直到大校场。
看见大校场现在的样子之后,董策点点头,眼中露出一抹满意之色。
等他进了大校场,再瞧见里面那一排排,数目比之当初多出何止数倍的营房,更是露出一抹笑意,冲着一边的石进道:“石进,你和周仲差事办得很好,我要重重地赏你们!”
石进赶紧在马上欠了欠身,恭声道:“这都是属下该当作的,乃是份内,大人您实在过奖。”
董策哈哈一笑,点了点他:“咱们都是老弟兄了,跟我别玩儿这套虚的。当初我给你定的目标其实是颇高的,现在看来,你们应该是完成得差不多,这已经是让本官喜出望外,赏,必须要赏!”
在这大营之中转了一圈儿,他便是策马朝着自家府邸而去。
进了府中,董策朝着跟在身后的石进道:“把大伙儿都招来,半个时辰之后,我要在府中大堂见大伙儿,去吧!”
丢下这句话,他便是急匆匆的快步朝着后宅走去,其他人瞧见,嘴角都是露出一抹会意的微笑。
一路穿堂过厅,终于到了后宅门口,董策只觉得此刻心里酸酸涩涩的,心情说不出来的激荡。
这样的激荡心情又和之前不太一样,若是说之前的激荡更多的是男儿豪情的话,现在这心情之中,则是多了几分柔情。
董策刚走到内宅门口,忽然旁边的签押房中传出来一阵动静,接着‘吱呀’一声,签押房那厚重的木头门被打开了,一个十来岁的清秀少年从里头走出来。这少年手中还提着一个小水桶,里头有半桶脏兮兮的水,水里还漂着一块儿抹布。
想来他刚才应该是在打扫签押房。
董策瞧了那少年一眼,粉雕玉琢,漂亮的有些不可思议,白衣如雪,长发如墨,泼洒下来,不是白墨又是谁人?
大半年没见,白墨似乎长高了不少,也越发的俊俏了,头发用一个玉环简简单单的束了起来,看着不像是奴仆,倒像是个贵公子。
“啊?”
白墨见到董策,不由的张大了嘴,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直愣愣的瞧着他,连手中的抹布什么时候掉在地上的都不知道。
他看了好一会儿,眼中方才露出狂喜,差点儿便一蹦三尺高,口中就要高声叫喊出声。
第950章 九六八 一切安好
不过他那一句‘老爷’还没出口,董策便是把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嘘,嘘,别说话!”
白墨眼中有些疑惑,不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但见自家老爷这般吩咐,那么照做就是了。他赶紧把地上的抹布捡起来抖了抖,然后凑到董策身前,压低了声音,笑嘻嘻道:“老爷您可是回来了,可想死小的了。”
他少年心性,加上之前那一主家规矩也不算很大,董策对他也是颇为纵容,这会儿又是许多时日没见了,是以在董策面前便有些失了规矩,没大没小的。
不过董策倒也并不在意,他摆摆手,道:“待会儿再与你说话。”
董策上前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儿,里头才传出一个懒洋洋的,略带些沙哑的声音:“谁呀?”
这沙哑不是那种充满磁性和诱惑的沙哑,而是那种喊破嗓子一般的嘶哑。
董策听着耳熟的很,正是大丫的声音,显然,外面的号角声并没有引起内宅他们这些人的注意,只怕大丫还没有猜到是自己回来了。
董策不说话,只是接着敲门,门里头的声音顿时变得不耐烦起来:“这他娘的谁呀?做弄老娘是吧?”
接着,门被打开了。
大丫气势汹汹,满是怒容的脸,出现在董策面前。她的脸盘圆的跟个面盆似的,满脸横肉,瞧着似乎比原先还要胖多了,这会儿简直就是个大肉团,把身上的衣服都给撑得紧绷绷的。只不过她原先的肤色是黄中偏黑,现在却是白皙了许多,看来这段日子,应该各过得还算滋润。
大丫手里头拿着一根粗大的擀面杖,正自气势汹汹的推开门要出来跟人决一死战一般,一抬脚却是瞧见了董策,顿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董策笑吟吟道:“怎么,不认识我了?”
大丫却不答话,只是呆呆地看了他半响之后,忽然一转身,撒丫子疯狂的朝里边儿跑去,一边跑口中一边高声喊道:“老爷回来啦,老爷回来啦!”
声音洪亮,只怕整个府邸内宅外宅都听得清清楚楚。
然后内宅之中便是一阵鸡飞狗跳,不断有人的叫喊声传来。董策倒也不着急,就在外面很是耐心的等候着。过了好一会儿,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董策抬眼一看,只见一个盛装女子在前,另外几个人簇拥着他,快步向这边过来。
那盛装女子二十来岁,长得很是秀美,身上穿着非常郑重,衣衫繁复而华丽,头上带着全副的头面,整个人看上去端庄非常。脸上妆容也很精致,瞧得出来,方才出来之前是好生打扮过的。
不是红袖又是谁人?
而站在她旁边的,则是柳氏,柳氏穿的就要朴素多了,只不过那一身普通的青布衣服,也遮掩不住她的身材。
两个女子瞧着董策的眼神都是水汪汪的,只不过红袖看向他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激动、思念与眷恋,而柳氏的眼中,则是多了几分羞怯,和期待。
红袖走到董策身前不远处,便停下脚步,怔怔地看着他。她的嘴唇翕动,浑身颤抖,眼圈有些发红,似乎就要忍不住扑到董策怀中痛哭一番,以发泄这段时间的思念之情。但她终归还是要维持她作为家中主妇的脸面,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很是矜持的微微一福,口中轻声道:“妾身恭迎老爷回府。”
在众人面前,董策也不会对她太过轻薄,而是会维持她的面子。
他走上前去,将红袖搀了起来,微微笑道:“夫人请起,这些日子为夫不在,家中有劳夫人操持,辛苦夫人了。”
这一句话,让红袖险些没能控制住心中情绪,泪珠差点就掉落下来。
有他这句话,这段日子受的那些煎熬,做的那些事,似乎也都有了回报。
董策凝视着红袖,眼中似乎有无限柔情在涌动,只不过此时大庭广众之下,也着实是不好有什么亲热的举止。他倒是没什么,但红袖脸皮薄,若是那般做,只怕她在大伙儿面前便会有些下不来台。
因此董策也只是轻轻捏了捏红袖的小手,轻声道:“我先去看母亲大人。”
红袖有些羞涩,微微一笑:“该当如此。”
大丫二丫及柳氏三人便都各自散去,董策和红袖一路进了客厅,乔氏正自坐在厅中,很是悠闲的品着茶。
老太太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衣服上面有着大红色的富贵花枝图案,老太太往身上那么一穿,倒是平添了几分精神,看着也很是有些富贵姿态了。她的头发许多已经是银白,却是梳洗的非常干净,脸上也很是红润,甚至比董策走的时候还要胖上那么一点儿,整个人瞧着气色非常好。
乔氏素来是非常沉得住气的,方才听到董策回来的动静,她还是稳稳地坐在厅中并没有起身,这会儿董策进来了,她也只是眼皮微微一抬,淡淡道:“回来啦?”
仿佛董策不是远去数千里,而只是出门去安乡墩转了一圈儿,当日去当日回一般。
“是,孩儿回来了。”
董策趋前两步,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响头,道:“母亲大人一切安然无恙否?”
乔氏指了指自己,微微一笑:“一切都好,一切都好。你不在的这些日子,红袖把这个家操持得很好,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我这老婆子也被她伺候的很好,没看比之前还胖了点儿么?”
说着便看向红秀,眼中露出一抹慈祥,感觉她对红袖似乎比对董策这个亲儿子还要亲一般。
董策笑道:“母亲安好就好。”
董策又看向红袖:“当真是多谢你了。”
红袖低下头,脸色微微有些羞红,过了一会儿方才抬起头来,柔声道:“夫君,咱们是夫妻啊,这都是我该当做的。”
董策笑了笑没再说话,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袱来,轻轻放在桌上解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这青布包袱看上去很是简单,但解开这包袱,里头却又是一层,乃是一层上好的绸缎,这绸缎中包裹着的竟是几件首饰。有玉镯子,玉钗,项链儿,珠串等等。
其中瞧着最是珍贵,品色最为上乘的是那一串项链。这项链比一般的要长出许多,在董策看来,不像是一般女子戴的项链,倒像是和尚经脖子上挂着那种一长串的佛珠一般,或者再类比一下,就跟后世清朝大臣们脖子上经常挂的朝珠没什么区别。
这串项链足有一百零八颗,颗颗浑圆,都有小拇指肚一般大小,散发着柔和的白色光芒,毫无瑕疵。而最难得的就是,所有的珠子几乎大小品相都是一模一样,看起来竟无丝毫区别。一颗单独的这样的珠子拿出来,算得上是贵重,但也不算是特别罕见的东西。但一百零八颗这样的珠子一起出现,那就可算得上是稀世奇珍了。
毕竟有的时候数量多了,这东西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而除了这串项链之外,其他的那几件玉钗玉镯子之类的,也都可算得上是品相不错。尤其是那对儿玉镯,乃是用上好的羊脂白玉制成,看上去便知道价值不菲。
董策向乔氏笑道:“孩儿出去这一趟,倒也不是白给的,总还发了一些利市,也算搜罗到了一些好东西,特意在其中挑出来几件,献给母亲大人。”
乔氏看了一眼,又看向董策:“这都是给我的?”
董策笑道:“当然。”
乔氏看了他一眼:“你是我儿子,对我这也算是一片孝心,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董策笑道:“您千万别客气。”
第951章 九六九 心事
乔氏挑了半天,却最终只是选了一根玉钗而已。在这所有东西中,这根玉钗品相只能算得上是一般,价值也不是多高。
董策赶紧道:“母亲您不如再多挑两件儿。”
乔氏摆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我都是个老婆子了,要这些东西作甚?这些东西啊,你还是给红袖留着吧!”
她拉着红袖的手,放在手中轻轻磨搓着,笑眯眯道:“我这媳妇儿啊,乖巧的真是令人心疼,这好东西我也想给她。再说了,她现在年轻,带这些东西正合适。我呀,不合适了,老喽老喽。”董策劝道:“您可不老,您年轻着呢!”
他和红袖两人又劝了一阵,乔氏却是始终不肯再多拿,董策没法子,也只好把剩下的东西让红袖都收了起来。
“行啦,你们小两口也这么些日子没见了,怕有不少体己话要说,老婆子这儿不用你们陪着,去吧,去吧!”
董策和红袖又陪着乔氏说了一阵话,乔氏便是挥手赶人了。
董策笑嘻嘻道:“谢过您老人家。”
然后,董策和红袖便回了自己屋,自然是一番温存不提。
两人大半年没见面了,心中都各自想念的很。不过却并没做什么**之事,而是抱在一起,压低了声音,在耳边说一些体己的话。
如此倒也是别有一番温存滋味儿。
说了好大一会儿,董策站起身来道:“我得换衣服了,待会儿还要和石进他们见面,一路风尘朴朴,脸上也有灰头上也有灰,衣服都脏兮兮的,可不能这般样子去议事。”
“老爷说的是。”
红袖宛然一笑,站起身来便向外走去。
董策有些诧异道:“你去做什么?”
“我把柳氏叫过来,让她来伺候老爷您穿衣。”
红袖笑道。
董策瞧着他,半开玩笑道:“怎么,你不伺候我,却让别人来伺候我么?”
红袖身子一颤,脸上露出一抹凄凉,低声道:“妾,妾身也是想伺候老爷的,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董策见她眼圈有些发红了,心中便是一急,赶紧上前把她拥到怀里,低声道:“有什么话好好说,你别哭啊!”
他这般一说,红袖更是泫然欲泣。
她赶紧深吸了几口气,这才控制住情绪,没有哭出来,泪珠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儿了,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声音也变得有些颤抖。
“夫君,其实你该当明白我的意思的。我是想让你收用了柳氏。“”为何?“
董策拧了拧眉头道:”难不成还是因为子嗣的事儿么?是母亲又跟你说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便有些不是滋味儿,红袖跟了他已经有段时日了,但两人却始终没有子嗣,乔氏对这件事意见很大。在她看来,红袖这个媳妇怎么着都好,但唯独这一点,实在是让人不够满意。
而且,在乔氏看来,这子嗣绵延,才是一个家族最大的事情,红秀迟迟没有怀孕的消息,更别说诞下子嗣了。她就算是千好万好,但就凭这一点缺陷,便足以遮盖她所有的好。
其实乔氏这还算是比较开明的,别说在此时明朝,哪怕是后世,因为媳妇儿不能怀孕,不能生孩子,婆婆和媳妇闹得关系极差的也很是不少。在这大明朝,这种情况就更是厉害。若是,换个别的婆婆,只怕红袖这会儿就要整天受气了。
对于乔氏的想法,董策很理解,但他理解归理解,却是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得那么重。在他看来,顺其自然就好。再说了,他和红袖在一起才多久?也未免太着急了一些,且等着瞧看,再过两年若是还不能怀孕那就再说。
但乔氏却是急着抱孙子,因为这事儿,她已经暗示过董策不少次了,大体意思无非便是让董策再纳上一房妾室,好歹先为董策生下子嗣来才是。
听董策这么一问,红袖慌忙摆摆手道:“不是,不是,夫君你别多想,你离开这段时间,母亲大人并未跟我说过此事。”
她瞧着董策,神色有些郑重,道:“夫君,除了医术,别的书我也没读过多少,但却知道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的大事乃是打仗和祭祀,而一个家族的大事,便是绵延和壮大,子孙兴旺,繁衍生息,香火传承,百世不绝。”
“夫君你家男丁不兴旺,只有你和大伯两人。大伯膝下现在也没有子嗣,而且,你也该当知道的,因着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母亲大人对大伯和嫂子,终归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并不喜他们。所以,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咱们这边,只是希望你早日有后,董家也有后。原先母亲这般想,这般跟我说,我心里还有些委屈,但现在我却想通了,跟了你差不多也有一年多了,这肚子却始终不争气,所以在这些日子我也想着,你回来之后,就赶紧把柳氏收了吧!”
“瞧柳氏是那样子也像是个好生养的,而且她也生过儿子,把她收用了之后,说不得还能为董家诞下麟儿,董家便有后了。”
虽然口中这么说着,但声音却是一阵颤抖,泪珠也刷刷地掉了下来。
她倒不是委屈,而是在担心自己以后的事情。
要知道,若是董策纳了柳氏为妾,那柳氏便也是妾了,而她,此时也不过是个妾侍而已。她很清楚,现在无论是在董策心中,在乔氏心中,以及在府中的地位,柳氏都远远无法和他相比,但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她肚子不争气,而若是柳氏怀了孕,生了儿子,那么在府中的地位,在董策和乔氏心中的地位,只怕立刻就会超过她,到了那时候,她又该怎么办?
董策似乎明白添福她的心思,他叹了口气,坐到床上,而后把红袖拉到自己怀里,让她横坐在自己大腿,低声道:“纳柳氏为妾的事儿,以后再说,我现在还顾不上这个。但我有句话,现在就要在这里跟你说清楚。”
他瞧着红袖,正色道:“红袖,你是我第一个女人,无论如何,在我心中都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以后不管怎么样,我都绝对不会对不住你,以后哪怕是有了正妻,在有了别的妾,在这后宅之中,你仍然是我心中独一无二之人。”
这番话说得红袖心情荡漾,嘤咛一声,伏在他怀中,双臂紧紧的环着她的腰肢,似乎便想这么一直抱着,再不起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董策方才轻轻地拍了拍她,笑道:“今日我不让柳氏为我更衣,我就要让你伺候我。”
他嘿嘿一笑,伸手在红袖的小鼻子上捏了捏,调笑道:“怎么样?我的小媳妇儿。”
红袖羞红了脸,不依道:“你又欺负我!”
口中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很麻利的帮董策换好了衣服,还拿热毛巾把子给董策擦了擦脸,擦了擦身子。
一路风尘朴朴,身上早就很是难受,被热毛巾这么一擦,浑身舒服的不得了,又换上一身清爽的棉袍,外面裹上皮大氅,董策舒服的叹了口气。
还是家里好呀!
红袖掩口直笑,也不说话。
一刻钟之后,董策来到了府中前厅,他到的时候里头已经站满了人,石进等人都已经到了。
董策从屏风后面拐出来,在桌子后面坐定,大伙儿齐齐跪了下去,齐声道:“属下叩见大人。”
董策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起来吧,都起来吧!”
大活儿站起身来,董策上下打量着他们,观察着他们现在的样子。
看了好一会儿之后,他便发现,自己这段时间不在,似乎大伙气色都变得好了一些,而且普遍都长胖了,看来这段日子过得还真是不错。
第952章 九七零 镇住了
大伙儿瞧着董策的目光,有期待有激动,当然也掩不住些许的紧张。董策在走之前给他们每个人都布置了任务,而现在董策回来了,只怕就要问他们这活计做得如何了。不过紧张归紧张,到还没有多少害怕的,因为他们每个人手上的任务都完成的还算不错。
董策目光在大伙儿脸上转了一圈,而后叹了口气,慨然道:“诸位,本官这一次随着兵备道刘大人,跋山涉水数千里,去到了甘肃镇外的大草滩。这一来一回,便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时日,磐石堡多有来有赖诸位操持,在此,董策谢过诸位了!”
说着站起身来向着众人拱了拱手,大伙儿都连称不敢,纷纷站起身来还礼。
而后各自落座,
董策笑道:“这次离家大半年,很是辛苦,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也是几番险死还生。”
说着这里,他忽然又是深深叹了口气。原来这会儿,董策却是想起白添福来了,当初和白添福等人随同刘若宰一起出发的景象宛若还在眼前,但此时他已经顺利回传,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坐在了自家的厅堂之中,而和他一起出发的,随着刘若宰去往肃州卫的白添福,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白添福在澄城县战死之后,他的尸体已经装殓入棺,就停在澄城县,由他几个幸存的家丁看守。董策本来打算从大草滩回转大同镇的时候中间路过澄城县,把他的棺材带上,却没想到回到澄城县之后,听李可受一说才知道,原来白添福家里过来人了,带着那几个家丁,已经把他的棺木运送回乡了。
这个时间大概就在他们离开澄城县之后大约三个月。
李可受言道,闯军退去之后,一支从澄城县去往大同镇的商队,把白添福战死的消息带到了他夫人许氏那边。许氏听了之后,竟是不顾危险,带着十几个精悍家丁,随着那商队,一起来了澄城县。而后在她的坚持之下,便是扶棺归乡。
作为在澄城县战死的军官,这事儿李可受当时也参与了来着,许氏还曾经拜访过他,感谢这段时日他对白添福身后事的照顾,并且请他向董策等人转达谢意。
接下来的事,李可受就不知道了,也不知许氏一行是顺利回来了,还是路上又出了些什么变故。董策打算过几日就去问问,白添福虽说跟他也不是什么刎颈之交,但终归也是一起并肩打过仗的,而且他是不屈力战而死,董策也很是佩服,他既然战死,以后有什么能照料的地方,还是要照拂一二。
董策收拾心情,接着道:“虽说颇为惊险,但终归,还是有些回报的。”
他微微一笑道:“这一次,在兵备道刘大人主持下,察哈尔部已然归顺了我大明,本官在其中也颇立了些功劳,只怕过不多些时日,本官就要再升上那么几级。”
他顿了顿,看着大伙儿道:“本官既然升官了,你们自然也不会被落下。”
大伙儿互相看看,神色间都很是雀跃兴奋。
正如大人所言,大人升官了,咱们又岂会被落下?自然也是随着水涨船高!
都以为董策这次出去是个辛苦活,却没想到回报如此之丰富。大人如此之笃定,而且他说的是升几级而不是升一级,也就是说他这次立下的功劳非常大,足够他连升好几级。而大人若不是非常肯定,定然也不会把话说得这么满。
这说明,大人连升几级的事儿基本上是板上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