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七年-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ㄕ饬礁鲇突崧姨住
更何况这俩人,一个是自己的爱将,一个是自己的老弟兄,怎么就舍得杀呢?别说是把他们杀了,哪怕是把他们弄到大帐之外打上一顿,那对他俩的威望,也你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郭汝磐甚至都舍不得这么做。那还能怎么着啊?就只能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28章 七八七 老杨,我不得不杀你!
“滚啊!怎么还不滚?”
郭汝磐瞪着眼大骂了几句,曲凉等人赶紧告辞离开。
直到走出这座中军大帐,端木柒和曲凉两人,感觉自己还是跟做梦一样,没想到如此轻易的就逃过了一劫。
而大帐之中,待众人离去之后,郭汝磐颓然靠在椅子上,深深的叹了口气。
董策从刘若宰的驻地出来之后,立刻去了南城,此时南城门外面的闯军早已退去,只留下了一地尸体。董策把南城门的防务暂时交给了窦七水,而后带着手下这些家丁,策马扬鞭而去。然后他又到了西城门,把耶律斡里和和那一都家丁都给拉了过来。
董策的目标,是杨府。
今日一大早西城门和南城门就传来了一阵阵喊杀之声,城内的百姓自然猜得出来这是闯军在攻城,是以大伙儿基本上都躲在家中,没人敢出去,大街之上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本来因为闯军暂停攻势而在前两日暂时开起来的那些店铺,一个个又重新关了。
这样正好,更方便董策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杨府,书房之中,杨家家主正在写信。信有两封,分别是给他的二弟和三弟的。他们兄弟三个感情特别好,所以在信中,杨家家主也没什么客套的,直接就是把最近家中发生的这些事情,给说了一遍。刻意强调的,自然就是在不久之前,杨家被董策给狠狠地欺负了一通,然后勒索走一万两千两银子的事情。
杨家家主只是把这件事儿说了一遍,并没有问两个弟弟该怎么做?
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也知道,自家这俩弟弟肯定能明白,也知道该怎么做。
自然是,极其凶狠的报复!
如果他不想报复的话,根本就不会写信,哪怕写了也会在信中特意说明。而他写了信,又没说该怎么办,其实里面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二弟三弟,你们俩看着办吧!
虽说杨家的老二和老三,都是做官的人,论起地位比他高太多,但杨家内部的大小事物却还是他这个当大哥得一言而决。而两个弟弟,从来对他的决定都是非常的尊重。
写完信,又仔细地看了两遍确定没有什么错漏之后,杨家家主便把两封信封了起来,而后小心地放在了一旁多宝格上的一个匣子里面。
现在闯军围城,四门紧闭,谁也出不去,他这信自然也是送不出去的。他准备当闯军撤了之后,就立刻派家丁送到自家弟弟手中。
杨家家主脸上露出一抹凶狠的神情,轻轻地敲了敲桌子,口中低声自语道:“董策,我说过,要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对我们杨家做的这些事情,我要十倍百倍的偿还给你!”
而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他心中一震,霍然站起身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并不认为是闯军打进来了,虽说他对董策又是痛恨,又是不屑,但他对董策等人的战斗力还是颇为认可的的。不过这并不能改变董策等人在他心中卑贱的地位,或许在他看来,董策这些下贱的军汉,也就只剩下这一个用处了。
他正要推开房门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忽然听到了一声惨叫,惨叫声很急促,只是响了一声便是戛然而止。可见下手之人必然是又准又狠,一击毙命。
这一声惨叫声,就近了很多。而这一声惨叫像是拉开了序幕,接二连三的惨叫声不断地响起,而且越来越近。杨家家主惊恐地发现,这似乎是从自己府中传来的。
竟然有人在自己府中杀人?!
他又惊又怒,推开房门,就在他推开房门的一瞬间,便瞧见一队军汉打扮的人,从院子外面闯了进来。
为首之人全身披甲,身材高大,身上鲜血淋漓,杨家家主定睛一看,瞧清楚了他的相貌之后,立刻便是浑身一个哆嗦,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高声叫道:“董策,竟然是你?!”
“怎么就不能是我?”董策轻轻一笑,大步向前走来。
在他身后家丁们紧紧跟着,他们一个个手中哥萨克骑兵刀已经出鞘,刀身之上都沾了鲜血,院子里本来几个伺候的下人看到这一幕,吓得四散奔逃,这些家丁们也毫不客气,立刻追上去便是一刀砍翻。几声短促的惨叫声过后,院子里又多了几具尸体,鲜血汩汩流出,在青砖铺成的地面上,向四周扩散过去。
杨家家主满脸惊骇,他手指这董策,嘴皮子哆嗦着:“你!你!”
“我什么我啊?”
董策轻轻一笑,走到他面前,满脸戏谑地瞧着他,轻笑道:“老杨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像是你们这种人,对我们这些军汉根本就看不上,认为我们最是卑贱。当日被我收拾了一通,你心里肯定很不服气。那日你虽然服软了,但我知道你肯定是不会放过我的。”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笑道:“巧的很,老杨,我也没打算放过你!你那俩弟弟,官儿实在是不小,我现在还招惹不起,保险起见,我只好一刀将你杀了。而你府上这些人,有不少也知道当时发生事情,没办法,他们也必须去死!”
杨家家主看着他,胸口剧烈起伏着,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他忽然嘴一张,哇的一声,一口鲜血便是喷了出来,整个人也软软的委顿在地。
“老杨啊,咱们两个人,都是心狠手辣之人,只不过啊,我下手快了一步。我要是现在不下手,到时候死的可就是我和我的家人了。没什么好说的,老杨,我也不折磨你了,这就送你上路吧?”董策叹了口气,淡淡道。
“别,别杀我!”杨家家主满脸惊恐地大喊道:“我还有钱,我还有银子。我给你银子,你饶我一条性命……”
“把你杀了,你的银子,自然就是我的了。”董策轻轻吁了口气,手中刀一挥,血光乍现,一颗大好头颅骨碌碌地滚了出去。
他脸上还凝固着绝望与后悔,也不知道是不是后悔当初竟然招惹了董策。
一刻钟之后,阖府上下,已经没有一个活人。
而后董策等人又用了半个时辰,将府内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收拾一空,装在带来的大车上。这些大车是董策这段时日,通过李可受,用守卫城池的名义征调过来的,数目相当不少,足足有十几辆之多。
这件事儿,是董策私底下委托李可受去做的的,而刘若宰根本不知情。
等杨府中所有值钱又便于携带的东西都被装上大车之后,董策又把府邸里里外外都给检查了一遍,包括柴房,地窖,甚至井底这些有可能藏人的地方全都搜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一个漏网之鱼之后,便是命令家丁们开始在四处放火。
火焰熊熊而起,没多一会儿,便是将整个府邸笼罩在其中,甚至还有向四处蔓延的趋势。而李可受早就已经得到了董策的暗示,于是在这时候,他很恰好的赶了过来,开始组织人灭火。而此时,大部分家丁早已经押着那些大车绕路朝着董策的驻地而去。董策则是带着几个家丁直奔刘若宰处。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29章 七八八 辞别
火势猛烈,自己实在没有办法,便率领家丁退了出来,而此时,大火不但焚烧杨家,更是向周围的民房蔓延过去。李可受正在组织灭火,只是不知那杨家,是不是还有人幸存。
说到这里的时候,董策脸上一片黯然,在刘若宰看来,董策显然是有些自责。
董策的这一番说辞,要说漏洞,是没什么漏洞的,但却经不起推敲,只要是仔细一查肯定就能揭穿他的谎言。只不过刘刘若宰对他极为信任,丝毫都没有怀疑,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董策竟然会竟然敢干出这种事情。
再者说了,这会儿大事那么多,他也无暇关心这个。闯军闯进城来这是大事,但既然被剿灭了,那不就没事儿了?
刘若宰反而还宽慰了董策几句,而后,董策便是告辞离开。等他回到住地,看到停放在院子里的那十几辆马车,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
看来,自己的这性格到哪儿都是能发财的。
这一次从杨府得到的钱财之多,让他也是有些瞠目结舌。仅仅是白银,便就足足有五万两之多,其他的金银首饰,黄金玉器,古董字画等,更是不可胜计。只不过这些东西想要变换成现银,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保守估计,除了那些现银之外,这十几辆大车上拉着的所有财物,其价值绝对超过二十万两。
横财!当真是好大一笔横财!
而且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之前勒索的那一万两。
如果出手比较顺利,卖的价格比较好的话,这些财物加上现银,很有可能能够达到三十万两。
董策轻轻地吁了口气,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这种事儿,能不做还是不要做。这种事做的多了,肯定容易出问题,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给揭发出来,到时候等待自己的就是万丈深渊!
其实董策已经收敛了许多,这一次他本来也没想着跟杨府怎么样,只是在征调民夫这件事情上,杨府做的实在是太不地道。而董策又不可能置身事外,被卷进这个事儿来之后,想善了就不那么容易了。像是杨府这种存在,骄横惯了的,你略微得罪了他一点儿,他就恨不得弄死你!董策心里清楚,那一日除非是自己给杨府磕头求他们派丁,否则只要是略微跟他们起一点儿冲突,他们就要置自己于死地!而且以那杨家家主那等极度瞧不起军汉的性子,只怕董策就算是给他们磕头,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先下手先下手为强。
大火整整燃烧了两三个时辰,直到下午才被扑灭。还好,除了杨府被烧成一片白地之外,造成的损失倒并不是特别大。杨府行事霸道,前一段时间又计划着要扩充宅子,所以杨府周围的那些百姓都已经被他们家给驱赶了,其他人家的房子也都被拆了,自然而然的,杨府周围便形成了一片空地。
正因为有这片空地的,所以火势才没有蔓延到周围的地方去,那些当日被杨府逼着迁走的百姓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董策又亲自去那里查看,确定没有留下什么破绽之后,方才离开。
杨家上上下下都死了个干净,等到那两位在外头做官的得到消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第二日一大早,董策就被外面的喧闹声被吵醒。喧闹声之中,似乎还夹杂着一阵一阵的欢呼,他推门出去一看,也脸上也是不由得露出惊诧的表情。接着,惊诧的表情便是化作一抹微笑。
原来,城外的闯军正在缓缓撤离。他们人多势众,也不怕城内的官兵出来追击,所以大摇大摆的,毫无遮掩。、
一个时辰之后,闯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站在南城门的城头向远处看,荒野之上,留下不少闯军曾经在这里驻扎过的痕迹,但人是一个都没有了。
闯军撤了!
压在董策心头,压在刘若宰等人心头,压在澄城县所有百姓心头的这座大山,终于挪走了。
董策长长地嘘了口气,突然感觉身子有些发软,似乎要支撑不住。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仰着脸哈哈大笑。
“娘的!这一劫,老子挺过来了!老子不但保住了这里,还立下了这般大的功劳!心里真舒坦,哈哈,舒坦!”
没多久,消息便传了出去,整个城池都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
而杨府招了兵灾,又遭了祝融,全府上下都被闯军杀了个干净,连府邸都被烧成白地这件大事,转眼间就已经被百姓们抛在了脑后。
刘若宰得到了消息之后,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回到了屋里。只是,素来不怎么喝酒的他,却在当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
又过了两日,刘若宰等人找到了消息,秦督洪承畴已率大军返回关中,正向西安城进发,而闯王高迎祥则是招集各路义军,欲与洪承畴决一死战。
洪承畴忽然回到陕西,让董策有些猝不及防,他原先制定的一些计划也不得不改变了。比如说,他原先打算把一些比表现较好的民夫选出来,再训练一阵儿之后,就使出各种手段把他们拉到自己的家丁队中,但现在,显然是不成了。
随着洪承畴回来,局势稳定下来,刘若宰肯定会尽快离开,毕竟已经在这里耽搁了太长时间了。
又过三日,刘若宰带着董策等人,辞别了李可受,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队伍出城之后重新打起了旗帜,缓缓向前。澄城县主薄,代理知县李可受,则是带人出城远送。
这一次刘若宰手下这些人损失也可以称之为惨重,白添福所部只剩下三个人,就连白添福自己都战死于此。而经过连番鏖战,田实手下也只剩下一百五十余人,甚至就连董策手下的家丁,也在那一日闯军偷袭打进西城门之后的战斗中,折损了足足五个人。
对于董策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毕竟他手底下的兵,精却不多,折损一个都会很心疼。
保存最完整的,则是谢鼎坤所部,他们负责护卫刘若宰,轻易不出动,因此一个都没死。不过这也未必是什么好事,这一次在澄城县和闯军这一番纠缠鏖战。在武官之中,毫无疑问,董策功劳最大,而次之的就是田实。可以想见的是,董策和田实,以及两人手下的军官,必然都会因为在澄城县之战中的表现而升官。
白添福战死,但他的遗孤,也会受其殷泽。
倒不是说谢鼎坤就一点功劳都没有,毕竟大伙都有功劳不可能不给他分润一二,但比起董策和田实来就差得太多了。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董策的功劳足以让他连升三级的话,那么谢鼎坤的功劳让他升半级都很困难。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毕竟董策也不可能连升三级,但由此也可看出两人的功劳差距是何等之大。除了战死的还有一些受伤的,重伤之人,刘若宰直接将他们留在澄城县中,托李可受好生照看。而那些轻伤的,经过这几日的修养都已经没太大问题了,便随军继续向西而行。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30章 七八*九 抵达
队伍缓缓前行,李可受便陪在刘若宰身边说着话,很快便是已经出城十里了。
刘若宰摆摆手,队伍便停了下来,他对李可受道:“李大人,就到这儿吧,城中事务繁忙,乱局初定,还需你回去主持大局,这是大事,我可不敢耽搁了你。”
说到最后便是轻笑一声,李可受也是跟着笑。有了在城中的这一番交情,两个人关系也是颇为不错,若不然刘若宰也不可能跟他开这种玩笑,他向来是一个很严肃甚至有些古板的人。
李可受笑道:“那下官这便回去了,预祝大人,马到功成!”
虽然刘若宰没透露要去甘肃镇做什么,但李可受也知道肯定是去做一件大事,反正说这种吉利话肯定是不会得罪人的。
而后两人又说了几句,李可受便去跟那些将官们一一告辞。
董策是最后一个,当然,大伙都知道两人交情不一般,人家留到最后肯定是有很多话要说,跟你这儿不过是客气几句而已。
两人策马走到一边,见离着大伙儿已经有一段距离,确保别人听不到两人对话之后,董策方才低声道:“李兄,我那些东西你可一定要帮我照看好了,万万不敢出差错啊!若不然,被那俩人知道了,咱们俩都得倒霉!”
“当然,老弟放心,到时候,里头什么东西都少不了。”李可受低低一笑:“我明白其中利害。”
他当然明白,现在他跟董策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杨府被屠灭的那事儿,他也有所参与,而董策也从得到的好处中,足足分润给他万两白银!这事儿一旦捅出去,俩人都得完蛋!
董策提了一下,便不再多说,只是去扯些闲话,聊点轻松的话题。对李可受,他是很放心的,知道说一句就已经足够。
从杨府中得到的那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玉器首饰等东西,足足有十几辆大车之多,董策自然是没法子带着走,毕竟他如果要把这些大车出来带出来放在队伍中,那任是谁都能一眼看出来,他是在城中得了诺大的好处。刘若宰也不是瞎子,自然可以看到,到时候仔细一盘查,董策杀了杨府上上下下,然后一把火烧掉杨府的事情,可就瞒不住了。
所以这些东西当初他是悄悄的运进自家的驻地,由于生怕窦七水的人发现这些大车走漏风声,甚至在那一日,他还以别的借口把窦七水以及他手下的家丁都给安排到了另外一处居住。
而后又悄悄地运出来,放在李可受安排的一个很安全的地方。
两人都不是什么婆婆妈妈的人,说了一阵之后,董策便回到队伍之中。而后,李可受又郑重的再次向刘若宰告辞,带着他的人回城。
等他走了,刘若宰下马,回到马车之中,沉声道:“出发!”
队伍向西,不断前行。当日傍晚时分,抵达白水,便宿在在白水城中。
第二日一大早,继续前行,两日之后,过马栏山,抵达同官。
又三日之后,抵达邠州,而后从邠州去往泾州,到了泾州,就已经出了西安府的地面,到达了平凉府。
从泾州,一路向西北而行,过平凉府,进入巩昌府,而后又进入临洮府,到了此地可以说就已经到了西北边陲。从这里再往西,就是朵甘思宣慰司,也就是后世的青海西藏一带。由此往北,则是陕西行都司,也就是后世的甘肃,当然并不是甘肃的全部。
在元朝的时候还有甘肃行省,只不过等到大明建国,甘肃行省便被撤销,陕西,甘肃一带,通通并入陕西布政使司。而甘肃地面,则是设立陕西行都司进行管理。
行都司,也就是行都指挥使司,而一看到都指挥使司这几个字,就知道,这里实行的,不是一般的民事管辖,而是军事管辖。
崇祯八年五月十四,队伍终于抵达了陕西行都司西宁卫,也就是后世的的青海西宁。
于西宁卫修整一日之后,继续前行,过永昌卫,过山丹卫,抵达甘州五卫。甘州五卫,是整个陕西行都司的核心区域。一开始的时候这里设立的是陕西行都司,而到了后来,则是又设立了甘肃镇,为边关重镇之一。
不过陕西行都司并没有被废除,都指挥使司管理卫所,而甘肃镇则是管理实际在编的兵丁,以及负责具体该如何打仗,两者之功能虽说略有重叠,但整体来说还是泾渭分明,各自管着各自的那一摊子。
甘肃镇和陕西行都司的治所,都在甘州,也就是后世的张掖。到了甘州,刘若宰可不敢直接大摇大摆的过去,这甘州城中还有好几个大人物,是需要他去拜访的。
比如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王都指挥使,比如甘肃巡抚白贻清,还有甘肃镇总兵,刘大器。
只不过等抵达甘州城的时候,却是没见着这三位大人,一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这三位早在一个月之前就都已经赶到肃州卫去了。
于是刘若宰又带人急匆匆地赶往肃州卫,过高台所,终于抵达肃州卫地面。而此行的终极目的地,嘉峪关外大草滩,就在肃州卫的西北边缘之外。
肃州卫其实就是后世的酒泉市。在崇祯年间,这里是大明朝最西北的一个角落。本来并非如此,在大明朝刚刚建国的时候,在肃州卫以西,还有赤斤蒙古卫,有沙洲卫,有安定卫,还有哈密卫等,从哈密卫往西才是亦力把里。
只是,百年沧桑,大明朝的领土不断被蚕食。现在,大明朝早就已经失去了对肃州卫以西地盘的控制权。
此地为大月氏故地,汉之酒泉郡。
这里靠近沙漠,本就气候干旱,而到了大明末年,由于小冰河时代的降临,更是连年大旱,雨水稀少。在这种气候下农业自然不可能多么的繁盛发达,董策本来以为这里会相当之贫困穷苦,但事实却是出乎他所预料。
一路走来,董策细心观察,发现虽然这里农田凋敝,农业破败,已经到了近乎崩溃的程度,但其实地方上并不穷困。
因为这里的商业实在是太发达。
走不了多远就能碰到一座城镇,城镇的规模都不小,怎么说也有数百上千户居住。而镇上市面非常繁华,店铺众多,行商来往,商业非常发达。城镇中的居民,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能体现出来此地是颇为富裕的。
除了这些数量众多的商业城镇之外,这一路走来,给董策另外一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商旅特别特别的多。
他们沿着官道,一路向西北而行,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碰到一队商旅,规模或大或小。小的不过是三两个人,外加几匹用来驮运货物的马而已。而大的商队规模则是相当骇人,人数往往超过一百,赶着几十辆大车,大车之上的货物堆积得跟小山一样。从官道上过去,就会从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痕迹。而像是这等规模的商队,一天总能碰上那么一两拨。这带给了众人,相当大的震撼。他们中的许多人,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多的商队。就连刘若宰都是啧啧称奇,他是安庆人,安庆紧靠着长江,来往的商船如过江之鲫,从不断绝,商业十分发达,是从小就见识过繁华景象的。而刘若宰中了进士做了官之后,更是去了不少地方,可说是见惯了大场面。但他还是感觉,似乎从甘州往西,这一块儿的商业发达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江南地区,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惊诧。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31章 七九零 肃州卫
在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当真是极度繁荣。但董策却还不知道,大明朝西北边陲的陆地贸易也这么发达。
在他印象中,感觉陆上丝绸之路似乎早就已经断了。
等抵达肃州卫城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初八了。
在董策原来的那个时空,崇祯八年三月,多尔衮就已经收服了囊囊福晋及其手下的一千五百户牧民。四月,收服了苏泰福晋以及林丹汗的儿子额哲。
不过,现在他们可没有这么幸运。范家运往归化城的那些粮草,被董策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而出了这件事之后,范家甚至还不知道。多尔衮虽然已经抵达了归化城,但由于没有粮食,根本就无法继续前行,只好留在当地,而后派人回国禀报皇太极,询问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毕竟滋事体大,他也不敢一人擅自决定,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岔子,板子都打到他一个人头上。
离着城池还有一段距离,刘若宰便不断派出人手去,到城中报信儿。在距离城池还有五里的时候,董策便已经瞧见,远处有烟尘腾空而起,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向这边不断接近。
等到队伍离得近一些,董策便看到,这一行人几乎全是骑兵,足足有数百人之多。
而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则是三个人。
在这三个人前面,有骑兵手中举着认旗,有的手中则是举着官牌。距离还是有些远,董策看不大真切他们三个的长相。他们身前那些人手中举着的认旗和官牌上面的字从这个距离上看也比较模糊,根本瞧不出来写的是什么。
但董策猜也能猜出来,这三人既然被众人簇拥在其中,那么理当就是此间地位最高的三个人了。不消说,自然就是甘肃巡抚,甘肃镇总兵,以及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了。
见到这三人,刘若宰赶紧下令队伍停下来,而对面看到之后,也是让队伍停了下来,两支队伍中间隔着大约有十几丈的距离。
刘若宰从马车中钻出来,翻身上了一匹马,而后带着董策等人向前行去。
在距离那三位大人大约还有三丈远的地方,刘若宰翻身下马,快步向前走去。董策等人自然也是纷纷下马跟在他身后。
而对面三人见到刘若宰下马之后,也是下马向前来迎接。
这次离的近了,董策也看得真切了。三人中走在中间那一人,身材高瘦,约莫四十余岁,长相颇为俊朗,他身穿四品文官袍服。他左手边那个,大约五十余岁,身量不高,长得却挺胖,一张脸圆圆团团的,看起来倒像是个富家翁,脸上也挂着很和善的笑。只是他的长相和神情,却跟他身上穿的衣服不搭,此人穿的,赫然是正二品武官的袍服。而站在右边那人,却没有穿官袍,而是一身铁甲。此人也是四十岁上下,身材雄壮,长相却是颇为丑陋,而且在她的左脸和右脸上,各自有一个指甲大小的白班,让人看了就更感觉颇为怪异。
董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面,自然要对这里有一番了解,早在过来之前,董策就已经打听的清楚了。因此此时一看那三人的打扮,便知道他们是谁。
中间的那四品文官,便是甘肃巡抚白贻清。他的本职是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文官。他左手边那个,则是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王武略,都指挥使,乃是堂堂正二品武官。至于白贻清右手边那个,则是甘肃总兵刘大器。
刘若宰快走两步,走到白贻清面前,作势就要跪下。那自然是做个样子,甘肃巡抚虽然品级比他高,但这一次,这个行动主事儿的人是他,而且他身负皇命而来,隐隐然有一点儿钦差的意思,可说是地位超然。
白贻清又怎么敢让他跪自己?
还没等刘若宰跪下,白贻清便是牢牢的抓住了他的胳膊,笑道:“刘大人,免礼,免礼,你这是要折煞老夫啊!”
刘若宰坚持要跪,白贻清却是坚持不让他跪,两个人僵持了半天,把样子做足了,刘若宰这才挺直了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