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九一 推举

    不过也可算作长枪手的队总被安排在了自家的右翼,却也是补强了右边儿的实力…

    在众人身后,则是王土根,他也握紧了铁尖扁担,准备哪里有情况便补过去。

    几乎是在董毅英喊完了‘三擂三吹,三喊三进’的下一刻,十二个杀手队的士卒便是摆好了这个架势。整个过程,用时也绝对不会超过十秒钟。每个人都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没人站错,也没有慌乱。

    他们当然不是天生就这么熟练的。

    事实上,能够如此熟悉且迅速的站好,完全是得益于无数次的训练。

    一擂一吹,一喊一进。再擂再吹,再喊再进。三擂三吹,三喊三进。

    这便是临阵时候向前的三大步!

    杀手队与敌近接作战时,照鸳鸯阵势听号令而动,第一声响信号响起须跟着大声呐喊并往前推进一步,第二声响信号响起再大声呐喊一次再往前推进一步,第三声响信号响起再大声呐喊一次后,不限阵形所有人等一拥而上与敌缠斗,不理会伤亡直到敌人败阵为止。

    号声响起方才动,可以使得所有人都很明确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动作,不至于走错,提前动作或者是落后延迟。

    而每前进一步都要大吼一声‘杀’,则是会增强己方的气势,自己这边有些胆气弱的士卒,跟着大吼了几声杀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被这种情绪所影响,所感染,所激励,胆气便是会雄壮许多。而敌人则是会被这一声声巨大的喊杀声打乱心思,打乱节奏,影响气势。

    现如今还瞧不出来,以后真要是打起仗来,自己这边人数一多,齐声大吼,当真是会让敌人心惊胆颤。

    在一开始的时候,前面两步总还比较顺利,但是一到了第三步站位,便总有人站错位置,或者是姿势不对,兵器的朝向不对等等,反正是问题不断。训练上一整日,也是不见成效。

    到了后来,董毅英干脆让他们摆好架势,就站在那儿,然后把自己身边是谁,应该怎么站,兵器指向哪儿,都记得牢靠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走,先挨牌手动,再狼筅手动,再长枪手和队总动,再镗钯手动,再大棒手动,再火兵动。

    如此反复操练了好几日,才算是熟悉了。

    董毅英围着他们转了几圈儿,见并无错处,便让他们原地站上一盏茶的时间。

    一盏茶之后,董毅英宣布重新整队,然后来到众人之前,沉声道:“今日,有一桩大事要做。”

    他目光缓缓扫了众人一眼:“由你们这些人,推选杀手队的队总和伍长。然后上官酌情任命!”

    “什么?咱们自己推选伍长,推选队总?”

    众人一听,顿时都是心中惊诧莫名。

    来到磐石堡,来到大营之后,他们便是习惯了服从,却是根本未曾想到会有自己推选伍长和队总的那一日。而且之前也根本没听说还有这事儿啊?

    不过诧异归诧异,这些日子锻炼的极好的纪律性让他们没一个人说话,只是神色却是各异。

    郑发奎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只觉得一颗心跳得厉害,他血液加速流动,似乎脸也有些红,极为克制自己,才让自己没能颤抖起来。只是终归,呼吸却是免不得变得粗重了一些。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董毅英,他很清楚,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便在今日到来了。

    这由不得他不激动。

    来到磐石堡,进了大营,他才知道,原来人还有这么一种活法儿!

    不用每日为一口吃的抢死抢活,不用整日担心自己饿死或者提防着周围的人生怕被他们砸死煮了吃,也不用像是成为流民之前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每日只知道吃饭睡觉干活儿,身心麻木,连自己为什么活着都不知道。

    现在,他每日吃得好睡得好,打熬身体,刻苦训练,训导官要求的做的一丝不苟,从未有所懈怠。因为他知道,这是改变自己人生的最好的一次机会。

    他的脑子比别人格外的要清明一些。

    董大人建军是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打仗?只要是打仗,咱就有机会立下军功!而一旦是立下军功了,那就有机会继续升官儿。董大人这么年轻就当了这么大的官儿,大伙儿都传着他是武曲星下凡。是不是武曲星下凡他郑发奎不知道,但他清楚,只要是跟着董大人,就有机会升官儿!

    “有朝一日,若是我做了大官,何等的光宗耀祖?”

    这是郑发奎的最高追求。

    但是今日当上队总,却是最最重要的一步。

    一旦当了这个官儿,虽说是只比伍长大的这么一个小官儿,那也跟一般的士兵完全不一样了,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升迁起来,也是完全不同。

    回头再想想之前,只觉得前半生完全就是庸庸碌碌,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情绪波动最大的就是郑发奎了,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最有希望当队总的,现在便是临时队总,也代表训导官大人是认可他的。

    至于其他人,就要平淡了许多。

    像是钱一川,王土根,陈水生这种,根本就对这个没什么念头,无欲则刚,自然就很平淡。而蒋老三这厮,虽然有些想法,但他也清楚,自己人缘儿太差,怕是没人要推举自己的,便也不抱什么想法了。

    杨二眼珠子咕噜噜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狗蛋却是瞪着眼睛,呼吸有些粗重。

    董毅英把众人的表情都收在眼底,他倒是不怎么在意他们心里怎么想,毕竟对于磐石堡军来说,他不过是个过客而已。之所以在这里尽心竭力的做事,不过是因为大人的吩咐,在他看来,这段时日最大的收获,其一是明白了如何训练别人,其二是通晓了步军的作战方式,其三则是,认识了一些很有趣儿的人。

    比如说那个给他收拾的老老实实的混不吝儿蒋老三。

    这一次的推选,是董策定下的。

    当然,也仅仅是推选而已。决定的权力,还在上头掌控。作为一支封建军队,一支全部由十七世纪的人组成的军队,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足够的开明,这也是在董策力主之下方才能够通过的。其实石进和周仲,对此都颇有些不以为然,只不过是因为董策的巨大威望和权力,方才能够通过而已。

    而且在军中,把权力过分下放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军队是机器,是冰冷的战争机器杀人机器,只需要服从,听从命令就足够了。

    军队,不需要存在自己的意志。

    所以董策把推举的对象,定为了伍长和队正,而更高级军官的任命,是不可能由这些士兵决定的,他们只有知道的权力。

    之所以让这些士兵们推举队正伍长,则是因为这两者,一个管着五个人,一个管着十一个人,乃是最基层不过的基层军官,但同时,也是这一支军队的基石。他们就像是一座房屋中,构建了地基的那些庞大青石,撑起了整个建筑物。

    磐石堡军中的作战单位是鸳鸯阵,而当鸳鸯阵中的伍长和队正都是下面的士兵推举产生的,士兵对他们才能真正的心服口服,做的坚决执行命令,指挥起来也是畅通,如臂使指。如此一来,整体战斗力就能增加不少。

    就好像是军中往往有些在某个集体中颇为威望的老兵,他们可能不是军官,但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士卒们无论是作战,或者是隐蔽,甚至是逃命,效果往往都很好。

    董策现在要做的,便是让这种人成为军官。

    在他的理念中,在磐石堡军中,是需要这种人当军官的。

    “来,都跟我过来!”

    董毅英向众人招呼了一句,便带着他们往营房走去。

    来到第一杀手队的营房外头,董毅英让他们站成三排,人和人的距离都相当远,至少保证他们没法子私下里悄声说话。

    “这一次推选队总伍长,你们每个人,想选谁就选谁,不用担心说错,没人笑话你!不用忌惮被人报复,因为你们待会儿是一个个的进来,把你们的人选给我看,所以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你选的到底是谁!”

    董毅英沉声道:“石大人已经吩咐下来,谁如果敢因为这件事打击报复,严惩不贷!”

    他指了指,郑发奎:“来,你先跟我进来。”

    “是!”郑发奎挺直了身子大声应是,跟着董毅英进了营房。本来营房门是敞开的——只要是开始训练之后,营房门便是如此,通风通气——董毅英示意郑发奎把门带上。屋里面很干净,按照磐石堡军军规,营房每日睡前都是要打扫一遍的,清扫尘土之后洒上水,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士卒们都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床之后被褥都叠的整齐,物品也摆放的整齐,屋子里面也没有异味儿,说是一尘不染有些夸张,但也差之不多了。然后他坐在炕沿儿上,淡淡道:“说,队总你选谁?”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九二 意料之外

    郑发奎有些诧异他为何不拿纸笔,不过他自然不会蠢到把这个问题给问出来,他在回来的时候心里早就已经不知道把人选给过了多少遍,他有七八成的把握自己是可以当上队总的,队中他敢断定肯定不会给自己投票的就只有蒋老三一个。

    其他的,都有些把握。

    他想选自己,但是国人的习惯使然,是肯定不会选自己的,而且真要是那么干的话,未免会给上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队总俺推选赵水生。”郑发奎道。

    他本来是想选钱一川的,钱一川这人忠厚诚恳,对人对事都很让人放心,但是转念一想,赵水生跟自己似乎更交好一些。真要是万一自己当不了队总的话,赵水生当也是好的,至少以两人的关系,总能照应一二。

    总归是要跟自己亲厚一些的才行。

    董毅英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一伍伍长呢?选谁?”

    一伍便是行军阵型时候,队总后面左边那一伍,由第一兵,第三兵,第五兵,第七兵,第九兵组成。二伍则是第二兵,第四兵,第六兵,第八兵,第十兵组成。火兵直属队总。

    “俺选钱一川。”

    这个就没什么犹豫的了,赵水生已经推选过,一伍剩下的四个人中,杨二他根本看不上,秦逵高安俩人是老乡,打小就认识,好的跟亲兄弟似的,被磐石堡招募之后也一直住的很近,进了军营之后第一杀手队里头他们两个也是关系好。郑发奎跟他们也不熟,自然不会选。

    那就只有钱一川了。

    “二伍伍长呢?”

    “俺选王鼎柱。”

    王鼎柱为人沉默寡言,平素是不怎么说话的,人缘也很一般,几乎是不可能有什么希望的。郑发奎也知道这一点,他并不指望王鼎柱能选上,只要是让蒋老三选不上就成了,所以他胡乱推选了一个。

    “成,出去吧!把钱一川叫进来。”董毅英摆摆手,吩咐道。

    “是!”

    郑发奎恭敬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等郑发奎出去,董毅英便把床上铺着的苇席挪开,露出了下面铺着的木板,他拔刀在赵水生所在的位置划了一条约莫有半尺长的划痕。然后又在钱一川和的位置上各自划了一条短一点儿的,划完之后,直接拿苇席一盖,便是谁也看不见。

    钱一川进来,照例还是这三个问题。

    队总他选的是郑发奎,这倒是不出董毅英的预料之中,毕竟平心而论,郑发奎是最有这个资格的。一伍伍长他选的是赵水生,二伍伍长则是选的第四兵,狼筅手马京。

    董毅英看得出来,前面一个人选他还是选的比较快的,但是后面一个明显就是在胡扯了。

    然后是王鼎柱……秦逵……马京……赵水生。

    毫无疑问,赵水生队总选的是郑发奎,一伍伍长则是钱一川,二伍伍长乃是王鼎柱。

    董毅英暗自点头,赵水生和钱一川这两个人,倒是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赵水生之后便是蒋老三。

    蒋老三晃着膀子大咧咧的推门走进来,他虽然已经被董毅英给收拾了几次,但身上那混不吝儿的劲儿是改不了的,时时刻刻的总想着冒点儿刺儿。不过总体来说,在董毅英面前他还算老实。

    至于一些其他的小动作,董毅英也就懒得管他。

    他进来便是没正行的嘻嘻一笑:“训导官。”

    董毅英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儿道:“别嬉皮笑脸儿的,少说废话。说队总选谁,一伍伍长选谁,二伍伍长选谁?”

    “队总,俺选……”蒋老三本来想说自己,但是想想也是不可能,而且他估计郑发奎这个队总怕是十拿九稳要当上了在,自己是绝对争不过他的,还不如退而求其次。便道:“俺选钱一川。”

    他知道钱一川是没什么赢面儿的,但是跟郑发奎的心思一般,反正不选郑发奎就成,管他是谁。

    “一伍伍长俺选杨二。”

    这些人里头,他也就是跟杨二关系好些,杨二也是个惫懒的性子,只不过胆子比不上他而已。

    “二伍伍长……”蒋老三看了董毅英一眼,有些没底气的问道:“能选自个儿么?”

    “能。”董毅英淡淡道。

    “那俺就选俺自个儿。”蒋老三立刻兴高采烈起来。

    “高兴个屁,除了你这腌臜厮谁还能选你?”董毅英骂了一句,蒋老三却是浑不在意。

    接下来进来的是赵狗蛋,这个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虽说在这个年代这岁数儿已经能当爹了,但终归心性摆在这里,他一脸压不住的兴奋,脸上似乎都冒着红光,浑身透着躁动不安。

    队总他推选的是郑发奎,一伍伍长是钱一川,二伍伍长则是他自己。

    到目前为止,他和蒋老三是唯二推选自己的人。

    董毅英似乎能在这个少年的眼中看到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在闪烁。

    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让董毅英颇为的意外,截止到火兵王土根进来之前,已经有十一个人推举过了。在队总这个职位上面,毫无疑问是郑发奎占据了最大的优势,除了他自己和蒋老三之外,所有人都是选的他。而一伍伍长中,赵水生和钱一川则是各自有四个人推选了,打成了平手。而最让董毅英诧异的则是二伍伍长的人选——这个人选很分散,这可能跟二伍没有一个众望所归的人物有关。唯一一个有希望众望所归的,偏偏是蒋老三这个混不吝儿。

    于是二伍伍长竟然有两个三票的,分别是王鼎柱,马京,还有三个两票的,其中自然有蒋老三。

    除了蒋老三自己之外,杨二也选了他。

    而王土根进来之后,说了自己推举的人选之后,董毅英不由无言。

    队总郑发奎,一伍伍长钱一川,而二伍伍长,竟然是蒋老三、马京和王鼎柱并列!

    所有人都推举完毕之后,董毅英把大伙儿都叫了进来,把苇席掀开,指着上面那些刻痕道:“都过来看的清楚。大伙儿推举的队总,乃是郑发奎。一伍伍长,乃是钱一川。二伍伍长,则是王鼎柱,马京,蒋老三一样多。”

    “这只是你们推举的,不代表就定下来了,还须把人选报上去,由上官定夺。”

    董毅英面向众人沉声道。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郑发奎心中先是一喜,然后便是一惊。喜的是自己看来这次是十拿九稳能当上队总了,惊的则是——这般看来,蒋老三那厮岂不是有当上二伍伍长的可能?

    但是转念一想,便是再无一丝担心。以蒋老三这德行,上官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任命他当伍长?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当了伍长那又如何?自己这个队总难不成还压不住他了?

    自己跟钱一川关系不错,只要是两人联手,有的是机会收拾这厮!

    钱一川则就是完全的诧异了。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在众人之中已经有了这些威望,他是从来未想过能当上军官——哪怕是这种最低级别的都不能称之为军官的伍长——以至于现在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意思。

    蒋老三却是得意的左顾右盼,就差咧着嘴笑了。

    赵狗蛋则是攥紧了拳头,咬着嘴唇一脸的愤懑。

    “回去,接着训练!”

    董毅英又把大伙儿待会训练场,安排他们原地打熬自己位置所需的武艺之后,便是去了石进和周仲那里,把自己这边的情况登记汇报。

    在这个上午,推选队总和伍长的工作很顺利且迅速的弯成,很快,一份儿名单便是统计完毕,然后送到了董策的案头。

    其实他只是看一眼而已,毕竟之前定下的是基本以士卒们推选的为准,董策自然是不会出尔反尔。就算是那些有争议的,比如说几个人得票一样多,也是在送到这里之前,石进和周仲就已经定下来选好了。毕竟他们两个对这些士卒的了解,要比董策准确的多。不过却是一定得董策过目的,这是他作为这个势力第一人的权威体现,下面人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一点。

    名单上面人数不少,毕竟是三十个杀手队,一个杀手队一个队总两个伍长,这加起来就是九十个人。

    而董策很快便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

    洪大康。

    当初十里铺下血战马贼,董策把十里铺所有能扛得动的武器的男丁都给组织起来出去杀敌,他们差点儿崩溃,但是被董策射杀了几个震慑之后,便只得硬着头皮,满心绝望的冲了上去。

    一场血战之后,就活下来六十六个。

    洪大康是其中给董策留下了最深印象的一个。

    他现在被第七杀手队推举为队总。

    董策又往下仔细看了看,发现有不少人名他虽然记不清楚,但看着却是有些眼熟。仔细一想,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当初在十里铺外那一场血战中生存下来。

    他们是董策手中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他们这些可以称之为是见过血,杀过人,经历过战场的老兵,占据了这份名单上相当大的一块。想想也是理所当然。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九三 机缘

    他们本就是十里铺的军户,虽说军户的战斗力已经越来越差,但好歹之前每年也都是会经历几次走过场一般的演练和检阅的,因此这基本功就比流民出身的要好不少…而且虽然日子过得穷困,但好歹不至于饿死,这身体的底子,也比流民要好。

    更别说活下来的这六十六个人,每一个都经历过那般的血战,都感受过那被人逼着不得不前进,前进尚可生,后退必然死的巨大恐惧,以及那给逼到了极点的疯狂和爆发,还有战后心中的庆幸和或多或少虽然说不出来但心底都有的感悟。

    这些宝贵的经历,自然而然就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让别人感觉到不同之处,能展现出来。

    他们更沉稳,更能从容面对训练和有可能到来的战斗,而谈起当日那一战来更是会让其他人听的目眩神迷。总而言之,他们整体的素质是要更高一截的,也比较会让人服气。

    能有如此,并不奇怪。

    接着往下看,董策又看到了一个熟悉些的名字——蒋老三。

    这名字看着眼熟,但董策想了好一会儿方才记起来——这不是当初在食堂碰到的那无赖厮么?这厮都能当伍长?

    然后董策仔细一看,不由得便是一笑:“原来三个人得票竟是一般,倒是有点儿意思。”

    他思忖片刻,便把石进划在王鼎柱这个名字下面的线给抹花了,然后在蒋老三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儿。

    这对董策来说,不过是兴趣上来随意划了这么一下而已。虽说蒋老三给他留下的不是什么好印象,但终归是留下印象了。

    ……

    今日,大营里头热闹,而霍青桐在城外的院子里头格外的热闹。

    在小院儿外头,聚集了许多人,都是留守在家中的妇人,她们有的手里提着一个挺大的布包袱,看来里面的东西很沉重,以至于不少人都把包袱放在了地上有的人干脆是抱了个木盆过来,里面层层叠叠的不知道放了什么。

    有些相熟便是聚在一起聊天儿,还有的甚至还把自己手里的包袱打开,互相交换着看看对方的作品。

    今日,便是这些妇人们来交青蚨编成的大甲片以及棉片儿的日子。

    她们只负责这一步基础的制作,至于后续的东西,她们没能力完成,只能交给其他人。

    郑氏也端着木盆站在人群中,周围几个相熟的都在小声说着话,只有她怔怔的看着那扇门,神色有些复杂。

    那一日她强忍着心中巨大的羞耻,把甲长孙阿大调戏自己的事儿告诉了霍姑娘,结果霍姑娘当然就把孙阿大给教训了一遍。她本以为这样便是结束了,毕竟孙阿大被如此教训一通,听霍姑娘说怕是肋骨都给打断了。想来有了这一番教训,他日后是不敢再来找自己的了。

    却没想到,这根本不算完。

    第二日,所有的甲长们被招走,过了好久才纷纷回来,而孙阿大却没回来。

    因着这事儿,郑氏对这个消息格外的敏感一些,因此一直偷偷的关注着苏那单家里的情况。那日她窥见李贵李大人带着几个人进了孙阿大的家中,很快出来,而他们出来之后,孙阿大的婆娘便是紧闭大门,里面隐隐传来阵阵哭嚎。

    当然她就觉得不对。

    过了几日,孙阿大的婆娘方才出现,不过神色已经憔悴了许多,整个人都看起来有点儿神神叨叨的了。

    几个相熟的姐妹有事情劝慰又是试探她才说话:“上头的大老爷跟俺说,俺家男人犯了事儿,已经给抓紧大狱里头去了,让俺这辈子,别指望了……”

    然后便是一阵嚎啕大哭。

    听完这个消息,郑氏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家的,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了。、

    这个消息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唯有她心里清楚,怕是孙阿大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不说是关进大牢还是已经死了。原来,要杀孙阿大,只不过是霍姑娘一句话的事儿么?

    等到神智慢慢恢复过来,她心里的激荡变成了渴望——我也要做这种人,我也要有这样的权势!谁还敢辱我欺我?

    只是,要想成为这样的人,靠着她自己是不成的,在这个时代,女人依附男人而存活,通常拥有巨大权势的女人,不是因为她自身,而是因为她的男人。

    她暗暗下定决心,等自家男人回来,一定要好生劝劝他,要在军中努力表现,当官发财。她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若是钱一川还是那蔫蔫儿的死样儿,自己就给他下一剂猛药!

    身旁凑过一个人来,却是周白香。

    她看了郑氏一眼,神色幽幽道:“孙甲长给抓去了这许久,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到现在了,连个信儿都没有。”

    她的眼神中似乎有着一丝说不出的意味,让郑氏听了不由得心里一颤,好在她控制情绪的能力还算是不错,微微一笑,打趣道:“怎么,白香妹子想他想得紧?”

    “净瞎说,咱都是嫁了人的了。”

    周白香口音很软糯,娇娇俏俏的,她忽然看着郑氏,压低了声音道:“那姓孙的整日价胡乱钻别人家的屋子,怕是姐姐你想他想得紧吧。”

    郑氏一哆嗦,脸上的笑容再也维持不出,她正要说什么,忽然小院儿的门轧轧的响动,被打开了。

    霍青桐从门里走出来。

    她今日难得没穿那一身似乎从来不离身的棉甲,而是换了一件儿青色的缎子长袍,这套衣服比较偏男性化,跟一般儒生的长衫没什么区别。虽说是偏男性化的衣服,但是跟她素日里穿着的那一身甲胄相比,这已经是非常女性化的了。她身材高挑,比一般的男人还要高一些,用后世的标准的话差不多一米七多是有了,被这一身衣服衬得身材高挑而窈窕,只是似乎略微瘦了点儿,很是纤细。

    不知道的人断然是想不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杀伤力的。

    她长长的头发梳成了马尾,在脑后垂着,一晃一晃的。

    “喝,来的都挺早。”霍青桐笑了笑,冲着众人道:“来,都排好队,等到府库的人来了,咱们便把你们手中的甲叶和棉片儿一一验过,当场就发给粮食。”

    大伙儿本来有些心里忐忑的,这会儿一听霍青桐把当初的承诺又重复了一边,便都是放下心来。

    她们在霍青桐的指挥下歪歪扭扭的排了一队,不少人都是想要抢着往前挤,尽早把自家的东西换了粮食,也不用再在这儿站着了。而且粮食早些到了手,拿在自己手里这才安心,万一临到末了儿,这些官儿们变卦了不给咋办?

    女人争斗起来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男人,很快便有人因为争抢位置而起了冲突,而且冲突还有升级的倾向,两个女人已经纠缠在一起,一个扯着对方的头发的,一个用长长的指甲挠对方的脸,嘴里一边痛呼一边恶毒的咒骂。那骂人的话,句句狠毒粗鲁,听的霍青桐都是不由得有些脸红。

    她走过去,沉着脸喝道:“抢什么抢?老老实实站好,再闹下去,你们两家都不收了,等着烂在手里吧!”

    跟着做了这许多事,和她们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霍青桐已经知道怎么应付这等人。你跟她好声好气的讲道理是不成的,就得强硬一些,威逼胁迫,这才能让她们乖乖听话。

    果然,霍青桐这么一说,那两个妇人顿时就不大了,有一个还摆着笑脸跟霍青桐赔不是,说好话。

    霍青桐哼了一声,没搭理他们,绕着走了一圈儿,让众人排好。

    本来以为挺轻松的,却没想到这个工程还是相当的浩大,现场的几百口子妇人,可不是好整治的。这个年代人的无纪律性和散漫性简直是令人发指,她们每一个人都想着往前头站,推推搡搡的拥挤,结果最后导致的便是,排在前面的大部分都是满脸横头,身材粗壮的悍妇,那些瘦弱的,性子软弱的,不愿意跟人争的,便是只好站在了后头。

    对这个结果霍青桐也是无可奈何,心里想想,大概自己就算是不来干涉,她们最后也会排成这个样子。若是董策在这儿,用后世的一句话说便是,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等到队伍排好整齐了,从磐石堡南门也出来了一队车队。约莫有二十几辆大车,上面堆满了高高的粮包,车上有车把式,车下面有穿着短打的库丁跟着。车队向着这边过来了,这些妇人瞧见,顿时便是一阵小小的骚动。

    她们自然猜得出来,这些车上运的多半都是粮食。

    这可是粮食啊!让人活下去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