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跑出我人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调侃了一句。
“麦教练当时可在,我这次纯粹是被余总教练赶鸭子上架来的。”陆建明笑着回答,语气里却有几分骄傲。
麦绍强抿了抿嘴,露出丝微笑,也不吭声。在他一旁那位袁郭华教练反倒看着苏祖拖着杠铃片跑动有些兴趣,“陆教练,我看回头有机会的话,来练一练4x100米。”
“这不行,袁教练你这说太早了,苏祖还得先集中精力练百米。”陆建明知道袁郭华是4x100米的专项教练,这是见猎心喜,想要拉人了。
“唉,怎么不行,练接力不影响你练百米的,早点练技术有改进空间,跑个第四棒直道总没什么问题。”
“你这太急了,现在是……”
陆建明还想再说什么,旁边的余立伟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老陆,先别扯这个了。和你说说情况吧。”
“后天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陈建和杨光宗几个都会参赛,这次比完了,我准备带队去国外一趟,大家都见见世面,为下半年的世锦赛做点准备。”
“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陆建明问了一句,“我们短跑的几个应该都没达标成绩吧。”
“嗯,英国伯明翰这次能参赛的就一个60米栏,不过下个月7号和9号两天,奥地利林茨和维也纳,有室内赛和国际室内赛,这个参赛标准大家都够了。刚好刘阳宇也要参加这两个室内赛,然后3月16号再去伯明翰参加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这个好,我说你们怎么都赶着趟跑我这来了。”陆建明一拍手,没想到余立伟带来的是这名一个消息,这完全符合他的设想预期。
毕竟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规格高,苏祖差了0。01秒没能到达标成绩,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
同样也是国际赛场,能够起到练兵的目的就行。这次来的几个队员陈建杨光宗,都是当前国内最顶尖的选手,大家对于国内和国际水平的差距也有清晰的认识,不求这种国际大赛一下出什么成绩,但能够获得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件好事。
路漫漫其修远,想要在男子短道项目追赶上国际水平,绝不是闷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就可以的,还是要走出去,接触各路高手,交流经验,提高水平。
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纪录
2月25日,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津门站第二站比赛开始。
津门体育中心室内田径体育馆,今天来看比赛的观众比起前几日第一站的人数要多上一些。
场地旁边的观众席上,不少人挥舞着小旗子,举着横幅示威加油。这些新来的观众多数是冲着陈建和杨光宗来的。
两人从99年开始,先后都拿过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九运会冠军等等,去年又同时都拿到了亚运会铜牌,4x100接力季军,在此时国内的男子短道项目上,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即便成绩水平和国际一流选手还存在差距,国内的男子短跑项目也偏于冷门,但依然有少部分田径爱好者前来观看比赛。
这种体育赛事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和比赛选手的知名度有着直接关系。
苏祖虽然在去年的田径大奖赛拿到了一个分站冠军和总决赛冠军,受到体育系统内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算是刚冒头的新人,但在普通人眼里,他还是无名小卒,和陈建杨光宗等人比起来差距甚远。
像陈建2001年即便错失了九运会的男子百米冠军,又在去年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总决赛以0。01秒之差败给了苏祖,但他之前已经有两个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在身,打破过大运会男子百米纪录,有东亚运动会亚军,亚运会季军等诸多大赛荣誉。
有心人或许会注意到苏祖这位刚刚在田径场崛起的新人,但此时无论是国家队内部的教练组成员,还是普通的运动员体育记者之类,都不会认为苏祖现在的实力比陈建强。
一个是苏祖的年龄还小,训练远远不够,算是后起之秀;另一个则是像陈建和杨光宗尹航朝等运动员正在进入巅峰期,实力处在一个高速的提升状态。一两场的比赛失利,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实力评估。
衡量一个人的竞技水平,终究还是要落到一场场的比赛上,有足够多的成绩,才有说服力。
傍晚18点。
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决赛开始。
陈建在第四道,苏祖在第五道,两人是预赛中的一二名。陈建在预赛中跑出了6秒63达到了室内世锦赛参赛水准的好成绩,也是他当前个人在60米项目上的最好成绩。换做是上一站跑出,陈建去参加世界田径室内赛的资格都拿到了。
而苏祖在预赛中跑出的是6秒64,以微弱劣势居于第二位。60米和100米相比,选手之间的成绩会更加接近。
田径场上,众多人的目光都被这场男子60米的决赛所吸引,短跑项目精彩的就是一瞬间,尤其是男子60米和100米短跑,更是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直来直去,毫无花俏。
瞬息之间,奔腾而出,就是输赢胜负。有时你稍微一眨眼,可能就错过了最精彩的比拼环节。
能和陈建这样处于国内最顶尖的选手较量,对于苏祖来说也是一件既有挑战又有收获的事情。
运动员进入到一定是水平之后,特别需要的就是对手、强手。和实力比自己强或者伯仲之间的对手同场比赛,很容易就能够激发起个人的最好状态。
从赛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调整准备,到比赛中的全力比拼,都会有着强烈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会导致不少选手发挥失衡,但同样也能够让选手取得突破,攀升到更好层次,跑出更好的成绩。
从陈建预赛中跑出第一的成绩后,苏祖整个人的状态就开始兴奋了起来。上一站的全国室内赛他没能跑出世界室内赛达标成绩,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赢得太轻松。
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预赛中有人比他快,他就有了很明确的目标。体育竞技无论大小项目上都是这样,需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手,超越他击败他,才能不断变强。
这也是田径队教练员的意图,余立伟最开始想让苏祖跟着麦绍强训练,未尝不是希望苏祖和陈建两人在训练中有适度的竞争,能够相互砥砺,共同进步。
虽然最终麦绍强难以分散精力的理由拒绝,但在赛场中总是会遇见的。同样陈建此时在国内的男子60米和100米项目上,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对手也寥寥无几,现在出现一个新人,有竞争压力,田径队里的一些教练是乐见其成的。
“上次能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赢你,这次我也一定能赢。”
苏祖目光灼灼地扫了一眼身边的陈建,胜利的**和斗志逐渐燃烧了起来。
重生一世,他几乎放下了所有的羁绊,专注,简单,纯粹,在系统的帮助下,一步步训练提升自己。
为的就是能够走上更大的舞台,去实现和成就年少时的梦想。
来比赛,就是为了赢的。
这无关于个人恩怨,事实上,这一两天在津门体院大家还一起训练,相处得还颇为融洽。只是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也只能是我。
苏祖并不认为他现在的实力会比陈建差,即使陈建现在正处于竞技状态巅峰,实力提升飞快,被大多数人看好,但同样他也一直提升,大家都在进步,那就赛场上见真章。
起跑线前,陈建感受到苏祖扫过他的目光,不过他没有转头,前天和教练们在津门体院见面,后面还一起聊天,昨天也是在一块做适应性训练。
总体上说,他对苏祖的观感也非常好。他本身性格是比较内敛的人,而苏祖那种专注于训练的精神状态也很容易感染人,不像他曾遇到过的年轻运动员,实力没几分,一个个叽叽喳喳拿着鼻孔看人。
不过上了赛场,大家就是对手了。
私下里可以是朋友,是兄弟,但赛场上,只有竞争者。每一个冠军都是踩着无数对手拿到的。
像他当年走上赛场一次次把之前的师兄前辈挑落下马,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同样后面也会有很多崛起的新人,以他未目标做同样的事。只是,没想到时间会来得这么快。
他去年亚运会之前经历过一些伤病,在冬训的这几个月里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他现在的年龄状态,是真正的当打之年,处于男子短跑的黄金时间。
不久前在训练中他百米还跑出了10秒29的成绩,刷新了他自己之前个人的最好成绩。要是亚运会再来一次,他也许还跑不过第一的萨法尔,这个归化的沙特黑人选手,但第二名朝原宣治肯定不会是他对手。
他可以清晰地感觉得到,他今年的状态非常好。
“上一次冠军赛是我大意了,这一次,我可不会输。”
即便只是室内赛60米,但只要是比赛,一颗想要拿冠军的心是一样的。
有了挑战者,自然需要拿出全部实力去捍卫自己当前国内百米第一人的荣誉。
……
“各就各位”发令员拖曳得老长的提醒声音中,含糊地吞掉了第三个各字。男子60米决赛的八名选手舒展活动着自己的身体,走回起跑线前,双脚落在起跑器上,附身蹲下。
“预备”运动员起身,准备发力。
“啪!”
比赛的枪声响起,十六条胳膊瞬间前后高高抬起,开始快速大幅度摆臂加速。
前二十米,苏祖比陈建稍稍落后半个身位,但很快进入直身的途中跑,三十米,四十米,两人已经并驾齐驱,紧紧咬在了一起。
在他们身后,其他六名决赛的运动员先后都落后了一个身位到一米多的距离。
谁会赢,谁会第一?
场面无论是观众还是教练员运动员,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牢牢地跟着几个人的跑动。
陆建明紧锁着眉头,双手不自觉的就握拳,指甲狠狠地陷入了手掌的肉里。在他身旁,陈建的教练麦绍强丝毫不平静,习惯性地紧张起来就咬着牙,腮帮子高高鼓起。
比起陆建明和麦绍强两位紧张的主管教练,余立伟虽然也认真了几分,但脸上总的还是稳坐钓鱼台的神色。
两人从上次的田径大奖赛后,再次交手,肯定是棋逢对手。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这是国内当前男子短跑最好的选手比拼。而从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的角度看,这些都是自己的队员,胜负不重要,能够跑出更好的成绩才是目的。
除了身边队友的挑战,更多的还会是外部无数的强敌。
60米的距离,伴随着快速强烈的啪啪脚步声,八道身影先后飞速而过。
冲线了!
苏祖和陈建几乎是一起冲过了终点线,两人位置实在太过接近,咬得太紧,用肉眼看几乎无法区分谁先谁后。
6秒60!
新的全国男子60米纪录,也是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的男子60米纪录
苏祖和陈建同时撞线创造了这个纪录,在此之前,国内的男子60米纪录是6秒62,按照历史轨迹,这个全国男子60米纪录要到2005年才会被一名广州的17岁小将以6秒61的成绩打破,之后2008年以6秒58成绩刷新,最后到2011年苏祖本家的另一位短跑悍将以6秒56再度拔高了这一项纪录。
而现在,这个纪录提前两年,被苏祖和陈建双双打破,刷新了历史。
陈建这名当前国内最好的短跑运动员,本身就是前半程好手,60米的成绩就是接近全国纪录的水平,这一次在苏祖的刺激下,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时体育场内连续播报了几遍这一新纪录诞生的喜讯,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了起来。毕竟一个全国纪录刚刚就在眼皮子底下诞生了。
不过陆建明和麦绍强两位教练并没有松弛下来,依旧有些紧张地等待着终点裁判给出最后的名次。
苏祖和陈建在百分之一秒以内的成绩相同,如果要排名次,那就要计算到千分之一秒。在电计时代,又有着终点录像的慢镜头回放,基本不会出现并列第一的情况。
又过了一两分钟,宣布名次的广播再次响起,苏祖以千分之五秒的优势先撞线,拿到了本次全国田径室内锦标赛第二站男子60米的决赛冠军。
余立伟看着刚刷新男子60米记录的冠亚军,笑容灿烂,对于接下来的欧洲之行,也有了更多的底气。
第一百零四章 抵达林茨
林茨火车站。
一行穿着红白黄相间运动服,胸口绣着小五星红旗图标的黄种人面孔,从出站口浩浩荡荡推着行礼走出。
“不用紧张,你这是第一次出国吧,熟悉了就好,大家都是一样的。”陈建推着行李车笑着和一旁正在东张西望的苏祖说道。
苏祖左右微微扭活动了一下坐太长时间而有些酸涩的脖子,打量着机场周围都是迥然异于国内相貌的来往旅客。
听到陈建的话,笑了笑,“陈建哥,你这么淡定,你也是第一次来奥地利吧?”
昨天从帝都到奥地利维也纳机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做欧铁从维也纳赶到林茨。一路都坐着,身体着实有些僵硬。
“欧洲是第一次来,不过之前有到过日本韩国,其实出了国门也都差不多。你跟紧自己的教练,别离队乱走就行。”
陈建笑着回答,其实运动员到国外比赛的行程一般很简单,都有主委会提前安排,随行还有教练组或者翻译人员规划好路线。也就是场地和比赛对手变了,还有语言不通,其他的都差不多,飞机,汽车,酒店,训练场,比赛场,就这么几个地方。
“嗯,我会注意的。”苏祖点点头,他曾经到也出国过两次,不过都是在新马泰,欧洲确实还是第一次来。由于后世的影响,要说有多少好奇算不上,几分新鲜感还是有的。
出国在外,主要还是语言的问题,他的英语也就是个四级水平,能有限地进行一点口头表达,况且奥地利还是德语国家,估计他会的那点英语也派不上用场。
不止是他,这次来奥地利的人员里,恐怕除了翻译还有一些有海外交流经历的教练组成员外,大部分人基本都处于语言不通的状态。
国家田径队里自己也有翻译,国家队的教练组里就有两个外聘的意大利竞走教练,这次到奥地利,田管中心又向外事部门借调了两个翻译工作人员过来,二十几个人的队伍里,光翻译人员就有两男两女四个。
“其实国外比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不用担心。”站在队伍后面的杨光宗带着副墨镜,推着行李箱跟了上来。
队伍里苏祖算是年纪最小的,陈建杨光宗等人都是以师兄大哥自居,他们了解的信息里,苏祖还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小孩,怕他有什么不适应。
“对了,有问题,多问问你杨师兄,他到国外参赛的经验不比我少。”陈建笑着说,他们俩在百米上有竞争,但都在国家队,私下感情还算不错。
“我这点经验算什么。”杨光宗将墨镜取下,挂在衣服拉链上,指了指走在前面的刘阳宇道,“阳宇才是你们要求教的对象,他去年一年都在欧洲跑呢。”
“怎么了,说到我呢。”刘阳宇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回过身和几人笑笑,他从2000年开始就有出国比赛,智利法国瑞典比利时希腊瑞士等等国家,在一众运动员里算是出国门比赛经验最多的。
“都是大部队行动,哪有什么经验,比赛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人影响就好了。”
刘阳宇和杨光宗都是从魔都田径队出来,算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大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熟悉了也爱玩爱闹,比赛场上或许偶尔还能爆发点火花,私下里一般都挺好相处。
“我们大概一周就回去了,阳宇你呢,什么时候回国?”陈建伸手将杨光宗的行李箱放到他推的行礼车上,朝刘阳宇问道。
“我估计没那么快吧。等这边奥地利比完,就得去伯明翰,大概半个月肯定是要的,现在也不知道教练还有没有其他安排,不过四月份的大奖赛我肯定会到的。”刘阳宇回想了一下比赛日程安排回答道。
陈建和杨光宗对视一眼,眼里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遗憾。
陈建在男子百米项目上,他也就能出亚洲比比赛,想参加国际赛事还没那么容易。不过这次刷新了国内的60米纪录,这个成绩不错,已经达到了世界室内锦标赛的参赛标准,要早一站跑出来,等林茨和维也纳的两场室内赛比完,就能够和刘阳宇去英国伯明翰参加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但现在也只能是和大多数的运动员一样,参加普通的国际室内赛,在比赛级别上相差了好几个档次。
“嘿,你们几个,别闲聊了,马上要上车。注意点外事形象。”队伍前方,一个瘦小个子的男子回头朝几人低喝了一声。
说话的是袁郭华教练,他是4x100米的教练,也是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助理教练。运动员出身,创造过国内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个全国纪录。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二左右,说起话来却是直来直去,很有冲劲。
被袁郭华教练呵斥了一声,几人不再闲聊,漫无目的的在出站口观看起往来的人流和别样于国内的风景。
等了十来分钟,接待的大巴车才出现,在负责外事的翻译人员带领下,一众教练员和运动员上了车。
苏祖坐在车内靠窗的后座,一路看着路旁两侧的风景,别样的人文自然景观,确实会提醒着此时此刻身处异地。
车上在德国留过学也在奥地利生活过一年多的翻译人员,津津有味地讲起在林茨的旅游胜地,中央广场,博物馆美术馆,还有圣玛丽大教堂。
可惜只说了几句,就被坐在车辆前方的余立伟打断了,这次带队是来参赛的,可没有空旅游。
而且时间安排上也很紧。
今天已经是3月5日了,3月7日就是林茨室内赛。等林茨室内赛比完,第二天队员们就得再次返回维也纳,3月9日的国际室内田径赛是在维也纳举行。
这个时候说风景旅游,实在不是件高兴的事。别说是一二十岁的年轻运动员,最是耐不住好奇,就是他们这些老于世故的教练员,听到了也难免生出想四处走走的心思。
林茨是奥地利第三大城市,虽然是重工业中心,但沿路所见,给苏祖最大的感觉就是干净,城市的楼都不高,但欧式的城堡教堂式样的尖顶建筑风格,看着还比较舒服。
而且在这所城市也是体育重镇,体育基础设施良好,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举办过马术场地障碍赛,wta国际女子网球联赛,手球联赛等。
苏祖他们入住的酒店离后天林茨室内赛的lissfeld社区体育馆不远,奥地利大众体育事业方面,和国内不同。他们由政府的联邦体育文化部和非政府的体育联邦组织一起管理,下辖的体育设施都是与民间俱乐部有着紧密联系的社区体育馆。
到了酒店安顿好之后,已经到了晚上五六点的时候,因为时差关系,一天的飞机火车,田径队的一行人各个都哈欠连天。余立伟嘱咐了几句,就将这些运动员都赶着回房间内睡觉。
“余教练,我能在酒店附近跑两圈吗?”等大部分人都离开后,苏祖朝余立伟申请道。他的主官教练陆建明年纪相对较大,已经先回房歇息了。
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动弹的缘故,苏祖总觉得身体有些异常,他在系统面板上还出现了一栏名为倦怠的负面状态。
“嗯?”余立伟皱了皱眉,“你不去睡觉跑什么呢?”
“就慢跑两圈,不走远。在飞机和火车上我都睡过了,现在肯定睡不着。明天还是没精神。”苏祖和余立伟解释道。
“行吧,你就这酒店附近走走。”余立伟犹豫了一阵,还是答应了下来。他也知道倒时差这事因人而异,而且奥地利是治安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倒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而且苏祖是他很看重的一名队员,而且年纪小,也不想他闹什么情绪。
从口袋里拿了一张酒店的名片扔给苏祖,又说道,“就半个小时,我等下让王翻译在大堂等你。”
第一百零五章 SUZU?
苏祖沿着酒店外沿河的一条小路跑了几圈,可能是林茨总人口相对少的缘故,酒店外围的颇为开阔,设立了花圃公园等地方供人小憩。偶尔还能看到穿着风衣匆匆走过的游客旅人。
暮色渐渐沉下来,路旁两侧的路灯散发着蒙蒙微光,不算明亮,但配合着远处灯火和别样的景色,倒有几分异国情怀。
苏祖绕着酒店周遭的水泥和碎石小路,慢跑了十多分钟,感觉身体渐渐热起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逐渐从长时间旅程带来的萎靡感里调整过来后,又在一个偏僻的河岸边找了干净的场地,原地做了一些快速的高抬腿,斜角支撑,俯卧撑之类的运动。
直到系统内那一栏标识着身体【倦怠】的负面状态属性逐渐消失,他才停了下来,准备回酒店。
虽然余立伟同意他出来,但走出国门的运动员,都是集体一份子,长时间离队还是影响不太好。目的达到,也就没有多耽搁的必要。
回去的路上刚好又一段一二百米的直道,苏祖以冲刺跑的速度稍稍快了几分,结果就在经过一个小路交叉路口的时候,突然叮叮叮一声,一个黑影蹿了出来。
“怎么突然有人?!”苏祖被吓了一跳,好在长期的训练,身体反应快速,一个侧身就朝旁边跳开。
与此同时,突然冒出来的黑影也是尖叫一声,一阵吱吱吱刺耳的摩擦声响起,同样朝旁边让开,但可能速度太快,依旧没能停下来,一下撞在了旁边的护栏上。啪啪啪的有东西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响起。
这时,苏祖借着旁边的路灯光才看清是一个骑车单车的白人少女,一只脚垫在地上,一幅惊魂未定的模样。自行车前面的篮架上放着橙子和书本,撞在栏架上后掉了下来。
“费幅度欧。”白人少女神情还有几分紧张,侧着头朝苏祖问了一句。
苏祖眨眨眼,一脸懵逼状态,完全听不懂对方的意思,只是最后两个音节有点像ok,大概猜测对方可能是问自己有没有受伤。
白人少女瞪着碧色的眼睛,认真地看了下苏祖的相貌,抿着嘴露出丝微笑,似乎也猜测到苏祖可能没听懂,转而又用英语问了遍。
这里得说的是奥地利虽然是传统的德语国家,但是英语普及程度相当高,基本很多民众能讲英语。
“我没事,谢谢,你呢?抱歉,刚才没注意到你。”
苏祖前半句回答得特熟练,毕竟是学英语第一课的经典回答。后面半句,就有些磕磕绊绊,但到底一个一个单词回想起来,还能表达明白。
接着少女又叽里咕噜地用英语说了几句,这回因为语速和口音的缘故,苏祖半猜半蒙也没太听明白。他的四级水分太大,又扔了多年,干脆将少女散落在地上的书籍和橙子捡起来还给她。
少女大概也知道两人存在交流障碍,说了声谢谢,笑着招招手,骑着单车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回到酒店,果然在大堂就看到了随行那名姓王的翻译,他看到苏祖出现似乎也稍稍松了口气。毕竟外事工作人员,对待这些事情都是当做工作任务来完成的。
他将苏祖送回房间,又再三叮嘱了不要随意外出,强调了一下组织纪律,苏祖点点头,一一答应了下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余立伟陆建明还有袁郭华三位教练,在几名翻译人员的带领下,直接到了lissfeld社区体育馆的公众馆进行适应性的恢复训练。
在林茨的室内比赛倒不是这次比赛的重心,主要还是为了应付几天后的维也纳国际室内赛,林茨这场室内赛就是个过渡和恢复性训练。
公众馆内训练的人不少,各地过来参赛的各种肤色的运动员都有。苏祖在旁边观望了一会,也没看到什么熟悉的面孔。他对这个时候知名的短跑名将熟悉也不多,而且听余立伟将林茨这场室内赛级别较低,很多有名的运动员都没过来。
倒是三天后在维也纳的国际室内赛,会有不少名将出场,也是当为了后面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练兵。
第三天,3月7日,林茨的室内赛开始。
男子60米项目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也不过六七十人,一天两场,先预赛后取前八决赛,和国内室内赛差不多。
不同的是上午进行的都是预赛,下午进行的决赛。
室内赛男子60米里,苏祖跑了6秒61以预赛第二的成绩进入决赛,陈建可能是刚抵达林茨的缘故,状态算不上好。跑了6秒79,无缘进入下午的决赛。
这也是苏祖感觉系统带来的一大好处,能够提前了解身体处于的一些异常状态,及时调整。在教练组看来,苏祖的发挥就是特别稳定,基本很少有状态起伏下滑。
早在禾岛市的时候王远斌其实就发现了这一特点,不管是什么比赛,苏祖基本成绩都是在稳步上升中,很少出现发挥失常下滑的现象。这一点对于运动员尤为难得,毕竟长期保持住竞技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几项室内赛的参赛项目上,杨光宗以预赛第七的成绩进入了男子200米室内赛的决赛,刘阳宇以预赛第四的成绩进入了决赛。
下午,lissfeld体育场馆竞技馆内。
来观看这场林茨室内赛决赛的选手,比上午的预赛明显多了不少。奥地利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人数将近50%,远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
而且田径项目在欧洲这边的受欢迎程度也远远大于国内,商业化的体育比赛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像每年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也是大型的几个赛事之一。
苏祖明显感觉得到,此时田径男子短道项目上,国际选手和国内选手水平上的差距,这次林茨室内赛来的还不是最顶尖的选手,但在60米这个项目上却依旧给了他不小的压力。预赛的第一成绩是6秒59,已经跑入6秒60这个槛。
当地时间下午15点。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开始。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国际大赛。”
起跑线前,苏祖看着身边两侧的除了一名是林茨当地的白人选手外,其他六名几乎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黑人选手。
原本他以为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应该会是亚洲锦标赛,亚洲运动会之类的比赛,没想到竟然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