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仙-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相较之下,守正道门更为强势,底蕴更深,并奉太上祖师圣意,维护中土乃至于天地各方秩序。

    至于正仙道,随无上道祖的淡然无为,门中之人行事低调,常年隐居修行,不仅修炼内家炼气道学,也同样并重于采药炼丹。至于这炼丹之道,不仅取草药之类,更是能取霞光,能炼云雾,以此成丹。

    “本门昔年曾是国教,门中祖师神像,受得世人朝拜,香火鼎盛。”

    “香火?”

    听到这里,清原面露讶色,他知晓香火代表着愿力,也即是意念。

    修道之初,便是意念改变自身,滋生气感,继而生出真气。但这是意念对于自身的改变,而若是传到了外界,便是微乎其微。

    但再是微末的念头,当无数万人敬仰膜拜,也就成了洪流。

    西北那边,有神灵从香火之中诞生,与大山妖这一类天地所生的神灵不同,这一类香火神灵,便是以人之意念,应运而生。

    香火愿力,也可算是一种另类的法力。

    只不过,清原一心修道成仙,不敢沾染此类。

    沉吟片刻,清原问道:“道长与晚辈说这些,有何深意?”

    水源道长说道:“神像的香火,原是该用天上祖师本身汲取而去,但不知为何,兴许是无上祖师淡然无为,这香火愿力从未被上天取走。”

    清原迟疑道:“道长的意思是?”

    水源道长沉声道:“香火愿力,可以助益修行。”

    “这个……”清原眉宇微皱,说道:“晚辈对此也有所耳闻,不过,弊端也是不小。这毕竟是众生的念头,他们朝拜祖师,只因是心中有所求,因而便有着不同的念头,也就是无比纷乱的杂念。”

    “晚辈所知不多,但大抵知晓最为重要的两个弊处。”

    清原说道:“其一,得了香火愿力,沾染众生因果。其二,得了香火愿力,内中杂念纷乱,会伤及自身魂魄真灵,若是汲取过多,自身有所不足,那么……会疯?”

    “不错。”水源道长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弊端。”

    清原见状,愈发吃惊,道:“那么道长这是……”

    “本门在盛唐之时,受众生百姓香火,后来发觉天上祖师未有汲取香火愿力,惶惶不安,再后来,请教正仙道,但正仙道却无回应。”

    水源道长说道:“如此过了十多年之久,本门诸多先贤,便创出了一种法门,可以滤过杂念,只吸取最为纯正的愿力?”

    清原闻言,吃惊道:“还有这种法门?”

    须知,许多从香火之中诞生的神灵,都因杂念纷乱,有着许多异常之处,不乏试图摆脱这种香火愿力枷锁的,但无一例外,尽都失败了。

    明源道观祖辈至今,真人境似乎也只在记载当中。

    然而明源道观,竟然创造出了这种法门?

    他忽然想起唐时钦天监在传闻中的盛况。

    “集思广益么?”

    虽说修为尚浅,但个人观看事情,都有不同见解,偶然有人灵光闪现,悟出什么道理来,似乎也并非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纷乱杂念可以解决,那么因果呢?”

    “因果确实不易剥离。”水源道长叹了声,说道:“因此,自从封神之局开启,本门就再也无人胆敢从上面汲取香火愿力为修行。可是,魂魄真灵,原本就已经是死了,因果的枷锁虽然不能尽去,但并不如我等这般受限……”

    清原微微沉吟,其实若能壮大魂魄真灵,自是一件大好之事,但因果的弊端,不好去除。他心中沉思,暗自想道:“壮大魂魄真灵,另有方法,但这沾染因果一事,还是免了罢。”

    然而这个念头才起,忽然又想起那青莲的天生神灵之体。

    若能以神灵之体复生,何清便是神灵,只要解去了纷乱念头的变化,那么此事,反而有益无害?

    “此事……晚辈且是先与何清询问一番,听她的意思才好。”

    “全凭先生之意。”

    ps:本来还想再来一更的,但是真的好累,该睡觉了。另外,11更和光棍含义无关……(未完待续。)

章二三四 道祖神像,修复真灵

    明源道观供奉的这一尊神像,已是运送了过来。

    神像历经多年,已经在岁月间侵蚀得极为粗糙,但隐约能见一名道袍老者,虽然纹路线条俱都模糊不清,但隐约能见几许缥缈难测之感,淡漠尘世,高居,世称无上。

    道门二祖之一,无上祖师!

    清原目光从神像之上收回,心中吐出口气。

    道祖乃是大道显化之真身,每一位道祖俱都不同,眼前这位,即便是一尊模糊的石像,依然有着令人感到仰望的淡然仙气。

    “无上祖师……”

    清原知晓,这是明源道观的一件至宝,而那汲取香火愿力的法门,同样是极为珍贵。

    此前水源道长已经知晓他手上有一道魂魄真灵,需要修复,而那时,水源道长并未道出神像之事。只是经过了这一次,清原花费极大代价,放弃仙莲根茎,又自取法器融入其中,以身涉险,镇压住了蛟龙,解去明源道观多年隐患,并定下根基。

    这般浩大恩情,才让水源道长愿意让他翻阅道观的传承典籍,并送出了这一门秘术,送出了这一尊神像。

    “何清,此事要交与你来决定。”

    清原看向那通灵宝鉴之上的魂魄真灵,说道:“但你魂魄不全,思虑有损,我如今既然已是四重天巅峰,观道有成,把握更高,也不应该拖延了。今夜便替你修复魂魄真灵罢……”

    何清那里传来一个声音,算是应了一声。

    ……

    入夜。

    清原已有吩咐,让启铭等人不得临近房间,以免打扰。

    “好了。”

    清原深吸口气,看向这点微弱的光芒。

    通灵宝鉴被他接过手,法力运转,抹去了上面所有痕迹以及阵法纹路,恢复到了最原本的材质。

    通灵宝鉴原本的用处,是辨识诸般物事,里面记载了丹溪上人授业恩师的见识。但这位丹溪上人的师父,道行也谈不上高,见识也并非多么广博。此前清原也尝试过这通灵宝鉴里面,是否记载了什么东西,一番探查,发觉所知不多,后来还带了些侥幸的心思,用来鉴别青莲仙种,但自然是没有结果的。

    此时,对于清原而言,这通灵宝鉴最大的用处,便是材质非凡,有利于魂魄阴神,可以对修复何清魂魄真灵加以助益。

    “你就当睡一觉便好。”

    清原看着那微弱光芒,语气温和,伸手一按,那通灵宝鉴当即化作粉末。

    他把粉末洒落在地,按照阴阳两仪排序,形成图案。

    随后何清的真灵,便安方于阴鱼眼中,属阳。而清原则站于阳鱼眼中,属阴。

    何清真灵已经沉睡过去,清原立身阳界,站于阳中之阴,而眉宇之中,乃是玄都紫府所在,有九重玉楼镇守,随着他念头转动,阴神游荡,从九重玉楼而出,继而从他眉宇间脱出。

    这是一个虚幻的清原,因是阴神所化,故而肉眼不能见,唯有上人才可用法眼得见。

    阴神越过界限,来到了何清这里。

    于是,阴神便伸手捧起了何清的真灵。

    肉身是阳者,如今阴神脱出肉身之外,便不惧怕损伤何清的魂魄真灵,也就可以开始为她修复真灵。

    房外,繁星明月。

    内中,灯火皆灭。

    ……

    夜色渐深。

    寂静平淡。

    忽地,那虚幻身影双手放开魂魄真灵,逐渐退回,依着原路,退到清原肉身之前,然后往后一跃,便再度沉入了体内。

    阴神入体,居于眉心祖窍,再入九重玉楼之中,连过四重楼,回到了观道楼,置身星空之内。

    这时,清原方自睁开双眼,手上一拂,有风吹起。

    那通灵宝鉴的尘埃,尽数吹散,破开了窗户,扬到了房外。

    “你……”

    何清的声音,带着些迟疑,“我……”

    之前魂魄受损时的所有经历,都还记得,只是那时颇算迟钝,也略微迷糊,此时再想,彷如梦境一般。这时魂魄修复,意识补全,与生前无异,思虑已经完全,反倒有些梦幻之感。

    “没事了。”

    清原笑了声,然后斟酌一下言语,才将魂魄壮大,以及对何清未来的变化,这神像的香火愿力,诸如此类,等等事情,尽数告知于何清,并陈述利弊,以及风险。

    甚至,他也把今后极有可能得到一具“神灵躯体”的希望,稍微透露给了何清。

    但他也知道,许多事情,仍是不能说得太满,毕竟凡事总有意外。

    尽管仙种落于清原之手,但清原今后能走多远,犹自未知,而今后能否保住仙种,能够栽种成功,均是未知之数。

    所以此事他不敢断言一定能有神灵之体,便只是稍微透露一丝,未有断定,再询问何清的意思。

    “魂魄?真灵?香火?”

    何清原是一介凡人,未经修行,不知内中利害,但经过清原一番讲述,她想了许久,最后才出声,轻声道:“我相信你的……”

    借着道观的法门以及神像,汲取香火愿力,壮大自身魂魄真灵,如此虽然有些后患,但只要换了一具天生的神灵之体,便可无忧。

    清原所担忧的,无非是今后仙种被人所夺,或是仙莲栽种不成,得不到神灵之躯。

    此刻她说相信清原,答案也算是明朗了。

    “对你而言,事关重大,我还是再慎重考虑一番为好。”清原吐出口气,没有即刻下定决心。

    何清应了一声,然后便又沉默,不再有动静。

    阴神修复魂魄,实则便是两者的魂魄接触。

    魂魄是人身之内的根本,何清家教严厉,自觉这般接触,比肌肤之亲更甚,已属越礼,虽说年纪尚小,却也难以释怀。

    清原反倒未有想到这一方面,正欲开口,说些事情。

    然而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道声音。

    “你逃不掉的。”

    声音沉重,带着几分杀意。

    “谁?”清原浑身一凛,露出了大惊之色,伸手将何清真灵收回,而与此同时,手中一翻,白玉尺落于手上,古镜悬于头顶,镜光垂落。

    他阴神扫过,周边并无异处。

    声音从何而来?

    “何方道友?”

    清原声音低沉,一身威能尽展。

    四野寂静无声。

    唯有风声消寂,带着些许肃杀之意。(未完待续。)

章二三五 一缕传音起波澜

    没有半点痕迹。

    这声音就这样莫名响于耳中,来得极为诡异。

    “正一?”

    清原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位守正道门的当代弟子。

    若说有这个本事的,又是想要追杀他,并且还用“逃不掉”这等带有坚定意念的话语,在他所知的人当中,唯有正一。

    哪怕是被他坏了好事的无生公子,也没有正一这般令人感到心寒。

    但这声音十分沉重,没有正一天生的淡然出尘之意。

    可细想之下,也只有正一。

    “尽管有着乾坤封闭之术,他还是能够传音于我么?”

    清原目光凛冽,他原以为施展了乾坤封闭之术,远离正一之后,便算是高枕无忧。

    但现在看来,正一仍是有着寻到自己的法子,并且,他想要对付自己的念头,似乎十分坚定。

    原本这几日间,轻而易举拿下简海沙这位上人,布阵压制临近妖王境的蛟龙,加上道行又有增益,着实有意气风发之感。而此刻这一道声音,便犹如当头棒喝,打去了这刚刚才升起的一点心气,让他明白,自家道行比之于守正道门的当代弟子,还差了太多。

    “正一……”

    清原深吸口气,眼眸神色凝重。

    遥想当初,从天宫乘仙鹤而落,踏入凡尘俗世,为的只是要得以修行。

    经过数年,在漓县时,得了地龙入体,便算是踏入了修行之门,可算得偿所愿。但伴随着地龙入体,只因此物是千万年的地势凝合而成,地龙之身,筋脉根骨均非是常人能够受得,于是也有性命之危,有隐患加身。

    此去南梁,所为的是要解除隐患。

    如今恍惚之间,得以修行,隐患已解。并且,修为已是上人境,又有了得道成仙的底蕴,还有了两件本命至宝,有了道意在身,诸般道术,造诣通玄。

    原本苦苦渴求的,如今已经获得,眼下只想着觅得一场修行地界,安心修行,得道成仙,修得一具长生不老神仙体。

    只不过,许多东西,都由不得他。

    只因此时的他,还远远未有达到能够使他“安然静心,避世修行”的境地。

    比如守正道门正一,此前虽无消息,但他隐约觉得,正一仍在身后追杀。这次传音,便坐实了这点猜测。

    再比如无生和尚,临东白氏等等,对他都难免。

    再比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此时清原身怀至宝,近了说是青莲仙种,远了说,甚至是古镜,是白玉尺,这些宝物,都是寻常上人,难以想象,也难以保住的至宝。

    “危机无穷?”

    除了这些可以计算出来的,暗中或许还有许多危险,只是这些危险,仍在暗中,不在明面上,自己如今尚未遇见,所以也还未有想到。

    清原低声道:“道行还浅,本事还低。”

    对于常人而言,他如今已是高不可攀的上人,哪怕同为上人,他也是极为厉害。

    但放眼整个天地,相较于诸般大人物,真人乃至于人仙,他仍是道行还浅,本事还低。

    打落简海沙,镇压蛟龙等事情升起的些许快意,刹那间消散无踪,荡然无存,只有满心凝重。

    “清原先生……”

    水源道长匆匆赶至。

    他知晓清原先生今夜要修复魂魄真灵,故而不敢打扰,可未有想到,忽然间一阵气势冲霄,滚滚迫人。

    待得来到房中,便见清原先生手提白玉尺,头悬古镜,神色凝重。

    “这……”水源道长蓦然一惊,他知道清原先生本事极高,便是拿下简海沙,也不过是一记道术出手,而没有展露宝物。

    只有在之前镇压蛟龙之时,才见清原先生用上了白玉尺,用上了这古镜。

    莫非道观之中来了一位堪比蛟龙的大敌?

    水源道长大惊失色,手中一翻,拂尘闪现,才问道:“清原先生,莫非是有来敌?”

    清原没有答话,沉吟着道:“适才道长可曾听见什么声音?”

    水源道长摇头道:“不曾。”

    清原忽然收了古镜,收了白玉尺,歉然说道:“没事了。”

    说着,他又叹了声。

    水源道长不明所以,随后才施礼一番,退出房外。

    这时,他隐约听见,房中的清原先生,似乎低语着什么。

    “只有……我一人听见……果然是冲我一人来的……”

    “正一……”

    类似的言语,模糊不清。

    ……

    南梁,越元,震雷山。

    声道人眉头紧锁,看着手中那一缕气息消逝殆尽,心中猛然提起。

    但这句话,总算在秘术的最后一次施展间,传出去了。

    正一传授于他的那一门秘术,颇为高深,屡屡尝试都未能成功,而这一缕丝线般的气息,日渐消散。

    正一没有在此等候,而是留下了一道剑气,悬于天空之上。

    在这一缕丝线般的气息,消散殆尽之前,如若声道人还未能将话传出,那么剑气就会当头落下,连同这座洞府,一并斩灭。

    声道人战战兢兢,直至今日,方能把声音传出。

    感知到天空上那一缕剑气散去,声道人才长长松了口气。

    尽管此次得了一道秘术,自身所得宝物又添一种用处,可却连性命也都险些丢了,好生险恶。

    声道人闭目仰面,喘息不定。

    就连守正道门的一位年轻道人,都是这等高深莫测么?

    “不愧是守正道门。”

    这般想着,洞府蓦然摇动了一下。

    嘭!

    陡然间,大门破碎。

    “谁?”

    声道人本就怒极,这一声喝出,颇有山摇地动之感。

    然而洞府大门处,尘埃之中,徐徐走来一人。

    来人是花甲老者,手中一杆长幡。

    “老夫是算命的。”

    这老者微笑道:“天道人道,俱能测之,但这回测了个算不着的,全无头绪,因而来找你问些事情。”

    声道人神色凝重。

    对面这个老者,分明是个无法力在身的凡人,但他竟有一种面对正一的错觉。

    仍是一位高深莫测的人物?

    “先生是谁?不知要寻何人?”声道人不敢放肆,恭敬问道。

    “老夫相半仙。”

    老者笑道:“根据痕迹来看,守正道门有人来此寻你,所为的人,应是与老夫所寻之人,脱不掉干系。”

    ps:恭喜剑主浮屠同学荣升盟主,但没有加更,打我也没用,因为昨天保持着打字姿势太长,今天肩膀酸痛,人还有点迷糊,等状态恢复了才码字,所以这两章很晚。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同学居然不相信我十八岁生日,我一直在想是哪里暴露了我十六岁的事实,这都被你们看穿了……真的好厉害o(n_n)o哈哈~(未完待续。)

章二三六 辞别

    原本清原倒也想过,或许能在这明源道观之中,静心修行,只待得风声过后,再往南梁而去,寻找古苍。

    与古苍会合之后,便可再另寻一处好山好水,好生修行,静候封神事毕,日后得道成仙。

    然而此事过后,他也知晓,守正道门手段无穷,如今已能传音到自己耳中,今后或许便能寻得自己。

    乾坤封闭之术,原以为高枕无忧,但无奈守正道门传承无数,未必不会被正一寻得。

    “我对此术造诣还浅,不能尽数封闭气息。”

    “些许气息外泄,距离正一若是遥远,不足为虑。但是若长久定居于一处,只怕要被正一找上门来,除非……游历各方?”

    “只有这样,居无定所,才不算坐以待毙。”

    清原盘膝坐于床上,左手掌古镜,右手握紧了白玉尺。

    现今对于寻常凡人而言,他不亚于神仙人物;对于一般修道人而言,也是超脱了人身界限的上人;面对同为上人境的人物,他在其中也算得是极为厉害。

    但是对于真正的大人物而言,道行还是太浅。

    天界之上的真仙天神暂不能入世,那么世间的大人物,便是真人境。

    只有达到真人境,才算是天地之间的大人物。

    若有这等道行,哪怕是面对正一这守正道门的杰出弟子,也有了保命的希望。

    “修行……修行……”

    清原起身来,推门而开。

    ……

    水源道长尚在修缮道观,眼见着已经到了尾声,至多再过几日,也就可以完善。虽然修缮之后,仍不能恢复到原本之时,但大致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细节,也就是长年累月的改变。

    当清原道出告别之意时,水源道长显然是有着惊愕之色。

    “清原先生怎么忽然这般急切?”

    水源道长说道:“贫道忙碌这几日,总算修缮将成,再过一二日也就能够得空。这些时日,先生身为贵客,屡次出手相助,不仅自取宝物,更以身涉险,贫道本该好生招待,无奈事情太多,如今好不容易才将要有所空闲,正想一尽地主之谊,先生怎么就走得这般急切?”

    清原说道:“之前忽略一桩急事,晨时方自惊觉,只恐耽误,这才要尽快离去。”

    这话虽然不实,可仔细说来,也谈不上假。

    正一追杀,确为急事,再留于明源道观,长久定居,只怕被他寻得踪迹。只有离开这里,对人对己,皆是稳妥。

    “那么清原先生是要何时动身?”

    “明日晨时。”

    清原顿了顿,又说道:“此次是有事情要托水源道长的。”

    水源道长微微拱手,说道:“先生有事但请吩咐。”

    ……

    房中,神像依旧。

    清原运使法力,已经把何清打入了神像的眉心之处,这神像也仿佛肉身一样,不再让这魂魄真灵成为风中浮萍。

    “我要走了。”

    “嗯……”

    何清沉默了一下,道:“你不带我走?”

    这是一个聪慧的小姑娘,只从这句话,便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意思。

    清原点头说道:“此去乃是游荡各方,居无定所,而且背后大敌追杀,隐患重重,指不定哪一日被人追上,着实性命堪忧。若真到那一日,你跟随在我身边,不免也要遭难。”

    “而如今,你如今在这明源道观,得了神像在此,又得秘法,可以杜绝纷乱杂念,从而汲取香火愿力,壮大自身,益处不小。这道观众人均为善者,你虽是与他们不熟悉,但日子久了,也就不会陌生了。”

    说着,清原又叹道:“倘如跟随在我身边,只好日夜留在古镜之中,魂魄真灵难以壮大。并且,古镜之中内藏乾坤,虽然得以分化,但是我道行尚浅,内中不够广阔,争斗起来,总要有所顾忌的。”

    何清沉默许久,然后应了一声。

    清原笑了笑,道:“你如今要在此修行,我已经让水源道长多加关照,但你孤身在此,仅能用秘法汲取香火愿力,只怕不免烦闷,我再传你一道法门,安神凝气,也可以感知外界。”

    其实关于此类法门,最好是观想之法,而其中最为出色的,莫过于紫霄宫秘传,六月不净观。但既然是紫霄宫秘传,也即是不能外传,哪怕清原有心传授于何清,也不能在未有请示大仙的情况下,将此法传于他人。

    至于请示大仙……他甚至不知道此生此世,是否还有希望有幸得见紫霄大仙。

    “此法谈不得上等,是我早年用来凝神静气的法门,后来道行高了,稍微推演一番,也算不错。对于你如今而言,不仅可以助益自身,还可以用以感知外界。”

    清原说罢,何清便轻轻应了一声。

    随后,清原将这法门尽数告知,待何清尽数记下之后,又为她细细解析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诸般要点,但凡能够记起的,俱都不厌其烦地说来,只想着没有半点疏漏。

    夜深月明。

    只见那年轻人,盘膝坐于神像之前,对着神像徐徐说来,神色平静,语气温和。

    这原是一个令人心惊的场面。

    但不知为何,充满了温和良善之意。

    ……

    翌日,晨时。

    清原早早起身。

    水源道长,颜老先生,启元,启铭,甚至连重伤未愈,刚刚脱离险状的老道士,也都前来。

    水源道长仍是颇为愧疚,未能一尽地主之谊。

    那老道士为着之前的质疑,之前的恶念,而深感惭愧。

    启元启铭辈分稍低,不敢说话,不过启元性子稳重,启铭性情跳脱,便在身后挤眉弄眼,嬉笑不止。

    颜老先生一直也当清原是故人,见他这就将要离去,不免伤感,自嘲道:“人到老来,不免多愁善感。”

    说着,又听他道:“算算日子,你那便宜徒弟,也该从南梁接回了父母,何不暂歇几日,稍作一聚?听说她那父母,你也是认得的。”

    清原稍微摇头,笑道:“若有缘法,自会相见的。”

    说罢,他摆了摆手,辞别众人。

    临行前,回望一眼,伸手摇了摇,笑道:“我先走了啊……”

    水源道长等人都未有回话,反而稍微侧开身子。

    这话是对内中那个魂魄真灵说的。

    “我会回来看你的。”

    “待得道行高了,我也会接你的。”

    清原轻叹了声,回过身子,往山下而行。(未完待续。)

章二三七 思虑至深白继业

    离了明源道观,清原没有远离,而是来到了源镜城。

    之前因为白继业而得钥匙,得以打开宝函,此后去往南梁,期间多次接到白继业的消息,也曾有过主动向白继业问话的时候,

    源镜城的白氏分支,与他如今也勉强可算是交集不浅,甚至清原还欠了二十万两白银的债。

    尽管如今有了竹筒,可以从花魅那里得知消息,并更为迅速,宛如当面所知,胜过了白继业传来消息的速度,但清原还是对于这白继业十分看重。

    “竹筒,若非此物与花魅关联,或许可以送给何清,让她得以与外人交谈,也不至于多么烦闷。”

    清原这般想着,略有遗憾。

    其实花魅也非恶类,只不过言语之间颇是轻挑,加上如今已入浣花阁,而且严令清原不得将这竹筒抛弃,清原却也无奈。

    行行走走,他来到源镜城,继而来到了白家。

    这里是白氏分支,也是源镜城的第一家族。

    这一次来,没有白晓在门口等侯,只有两个家丁,各立一旁。只因白家是源镜城之首,这两个家丁也是昂首挺胸,但却并无什么嬉笑之举,可见规矩秩序俱是严明。

    清原徐徐走来,这一次那两头栩栩如生的石麒麟,已经对他造不成半点压力。

    “这位是?”

    左边那家丁迎了上来,面带笑意,未有半点大富人家府内的倨傲之状,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可是来人气质出尘,衣着不俗,显然不是他这下人所能得罪的。

    “我名清原,意欲拜访贵府白继业。”

    “求见家主?”

    这两个家丁,闻言俱都一惊,随后左边那家丁便即低笑道:“你且稍候,小的这就让人通禀。”

    说罢,他偏头朝着另外一个家丁使了个眼色,原来那站在右边的家丁,也就会意,转身入府,通报去了。

    适才那家丁回过头来,恭敬道:“请公子稍候片刻。”

    “嗯。”

    清原应了一声。

    过了许久,才有一个管事,匆匆出来,观其面貌,已有五十开外,眉间颇显稳重,但面上却带着些讪笑之色,躬身道:“清原先生好。”

    “你知道我来?”清原微微皱眉。

    “也算知晓罢。”这管事笑道:“此前先生拜访家主之事,小的曾远远看过一回,只不过先生应该未有看见小的,自然也不记得了。”

    清原略微点头,接着问道:“你家家主现今何在?”

    管事躬身说道:“我家家主前两日受白氏主家之令,去往了临东本家。”

    清原闻言,略感愕然,道:“去了临东?”

    他隐约知道,这个白继业跟临东白氏那边,应该算不得好,尤其是经过落越郡一事,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