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我不会败了。”
清原看着对面的自己,认真地说道:“哪怕不能取胜,但至少,我不会再败给你了。”
当清原自信能与这个显化出来的“自己”斗个平手,也即是说,他已是相信,此刻的自己,已经能够将自身所有本事,以最完善的方式,施展出来了。
静等片刻。
清原顿时露出惊愕之色。
因为对面墙壁中的影像,并没有如之前那般消失,然后出现在空室中央……那影像就倒映在岩壁之中,一动不动。
清原怔了片刻。
“莫非……当我已经达到这般境地之后,便算是通过了考验,不必再与这显化之身动手?可直接通过这一方阻碍?”
清原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随后抬起铁棒,使尽浑身气力,往前打去。
一棒打落。
前方岩壁迸出无数道裂缝,仿佛蛛网,密密麻麻,遍布其上,然后在顷刻间破碎,落地化灰,显露出岩壁之后的场景。
一片迷茫,看不出任何景象。
清原眉宇微皱。
眼前是无数朦胧雾气,灰白昏暗,混沌不分,哪怕是以清原的眼力,也看不真切。他伸手一拂,真气挥出,顿时狂风席卷。
迷雾卷动,逐渐散去,便显露出前方的景象。
这也是一间空室,方圆不足三丈。
中间有一物,当空悬浮。
“这就是广元古业天尊所遗留的至宝?”
清原微微屏息,“这就是能解我地龙入体隐患的宝物?只须得了此物,我便能解去隐患,从此修行之道,再无阻碍,再无患害。”
他深吸口气,素来沉静淡然的眼睛当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上前去,一把拿住此物。
恍惚之间,仿佛拿回了自家的性命。
从此之后,性命安稳在我身,脱去囚笼之困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章百二六 先天至宝
这宝物悬在当空,微微转动。
形状浑圆如镜,长宽一尺,其色如铜,看它样式古朴,然而色泽斑驳残旧,竟是一面古老铜镜。
正面是光洁的镜面,而背面则稍微拱起,布满了无数纹路,纵横交错,玄奥莫测。
“这不是铜铁所制……”
清原拿住这件宝物,入手沉重,“我从未见过这般材质……”
他低头看着这一面古镜,心头恍惚。
一路走来,他已经历经磨难考验,数次险死还生,甚至在身后的空室之中,也险些死在另一个“自己”的手上。但此时得到了这一面铜镜,他却依然觉得,有些梦幻迷离之感……不敢相信,就这般得到了这一桩宝物?
这是广元古业天尊天尊都看重的宝物!
清原深吸口气,正要运转真气时,这古镜之上,蓦然迸发出一道亮光,宛如水光一般,照射在洞穴顶上。
他抬头上看,便见洞穴顶上,在亮光普照之下,显现出无数文字。
……
天地未分,阴阳未开,五行不分,乃鸿蒙混沌之时。
混沌所生之物,先于天地乾坤之前,号为先天。
此类宝物,非神仙鬼怪所能炼制,须是自然生成,方有五行兼备,阴阳合一,化为混沌。如此,不在阴阳之内,不在五行之中,反是内中蕴含着阴阳五行,才属先天级数。
此宝生于许多年前,凝天地精华而成,分属先天。然而天清地浊,乾坤分明,其孕育之地已消了混沌之气,五行分化,阴阳两极,气候偏向炎热,又受到世间浊气侵染,此宝几乎跌落先天。
本座以玄妙**,将之挪移至此,布下五行大阵,用日月为阴阳。
如此,将五行阴阳,重归混沌,再滋养此宝,复转先天。
此宝以天地为生,故而无名,本座以古镜相称。
……
“先天之宝?”
“混沌未分,阴阳五行未有分化之时所孕生的宝物?”
清原怔了一怔。
他听过这种物事。
道书所记:混沌化阴阳,阴阳化五行。
都说五行生万物,但凡世间一切,均是以五行为根本。而先天之宝,不是五行所生,而是混沌而生。
“这件宝物不在五行之中,反而蕴含五行在内,囊括了五行阴阳等等诸般变化……”
清原低头看着手中的古镜,忽然感到许多沉重之意。
按说……这等先天宝物,多是天地交感,混沌孕育生成,就算是道祖人物,也难以炼制。
紫霄大仙手中,就有一柄三宝玉如意,乃是天地未开之时所生,自大仙成道之前所得,陪伴至今,宛如一体。
“这古镜竟然是一件先天法宝?”
清原惊愕到了极点,他曾想过广元古业天尊这等最古老的仙人,也都能够重视的宝物,只怕是一桩品阶较高的仙宝,但从未想过,此宝位属先天。
他出自仙宫,知晓一些隐秘。
仙宝未必是先天之宝。
而先天之宝,五行尽在其中,必是仙宝级数。
他深吸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这一面古镜,孕育之地不再属于混沌所在,阴阳分化,五行之中又以火为重,故而渐渐化作一件倾向于火类的仙宝。但广元古业天尊不忍此宝跌落后天,重新将它温养,直至不再倾向于火焰一方,才恢复到五行均衡的地步。”
“随后,又布下五行大阵,用太极阴阳的手法,把五行阴阳返本还源,复返先天之位?”
他已把这些事情梳理清楚,便想灌注真气,将这宝物归位己有,摸索一下该如何解去自身祸患。
就当他把法力灌注其中时,脚下蓦然一颤。
体内升起一声龙吟,悠远绵长,而又古老沧桑。
他右手执铁棒,左手掌古镜
忽然有龙形显化。
铁棒为龙尾,本身为龙身,而那古镜,赫然便是一个硕大的龙珠。
遥遥看去,就仿佛一头金龙,盘卷在地,口含龙珠,龙尾摇摆。
清原神色迷茫,恍恍惚惚。
脚下大地不断开裂。
……
离玥底谷。
地火蓦然停歇,岩浆不再翻涌,有着异样的平和,似乎还在渐渐降温,然后凝合。
大地之下,火焰不断朝着清原所在而去。
……
伏重山深处,又有地界,水流寒冷,比之冰霜犹身无数,但仍未凝结,悠悠流转。只因过于寒冷,使得内中无鱼虾存活。
陡然之间,地底泉水仿佛也不再冰寒。
水流速度快了些,而流向……正是清原所在。
……
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在,正是五处险地。
随着火,水二处地方先行变化,其余三处,也有了类似的变化。
滚滚声响,天地皆鸣。
神雷受此变化,登天而上,入云层之中,化作闪电,旋即散开,朝四面八方而去,落入天地各处。
下方山摇地动,上方乌云闪电。
天地变色。
……
守正道门阵法蓦然破碎。
四方上人均有五重天的道行,却也都各自张口,吐出一口鲜血,气息萎靡。
天空之上,鸿阳神色大变,他以六重天的道行,坐镇中央,都有着难以抵御的感觉。俯视下方,只见伏重山不断裂开,山崩,地裂,飞禽走兽奔逃,妖物精怪惊慌四散。
许多修道人都在慌乱之中,不明所以,甚至还有些人认为是守正道门要杀尽伏重山一众修道人。
“怎么回事?”
鸿阳亦是惊惧,以他六重天的道行,加上四位师弟,均五重天的道人,五方合一,阵法凝结,就是真人来此,也不会在顷刻之间破碎。
这断然不会是那花妖所为,另有高人在此?
还是……之前有大神通者在此留下的布置?
正惊疑之间,陡然有一道光华,混沌浊白,迷茫如雾,从伏重山中央,往上方而来。
鸿阳坐镇中央,首当其冲,慌忙往侧方移去。
他逃得性命,却终究挨了一下,然后喷出一口鲜血,身受重伤。
怎会如此?
鸿阳惊怒交加。
下方伏重山已经千疮百孔,无比纷乱。
而适才那道光华,冲上天空,立时云雾交叠,阴霾无穷。
伏重山中,有许多道雷光,往上方而来。
这是还未被人得手的神雷,足有近二十道。
神雷冲上了天空,在天空上化作一道又一道的闪雷,撕裂天穹,仿佛天地的裂缝。
雷声轰隆,震得各方惊骇。
陡然间,这数十道雷霆,朝着四面八方,天地各处,迸射了出去,再也寻不到痕迹。
而伏重山中,声息仍未止住。
“怎么会有这等变化?”
鸿阳法力运转,镇压伤处,喝道:“鸿谷,你传讯宗门……并联系诸弟子,截住孙家和七灵门以及那些散人,不能放任何人离开,待我回来再作处置,在此期间,若有强行反抗者,一律镇杀!”
“其余三位师弟,去截住浣花阁弟子,万万不能被他们逃走。”
“我去拿下那花妖!”
章百二七 惊变
轰隆隆炸响。
雷音和地裂之音,纠缠在一起。
伏重山变故陡生,地动山摇,而神雷上天,化作一道又一道的闪雷,连天空仿佛都被撕开了无数裂缝。
饶是伏重山里都是修道人,也都有震耳欲聋之感。
地动山摇,便摇断了一截山峰。
而山峰之下,正是浣花阁一众弟子,她们抬头看见那一截山峰坠落下来,均为之变色。
那位周师姐大声喝道:“合力把它击碎。”
“免了。”
花魅伸手一挥,衣袖轻展,大风吹拂了过去。
那一截山峰,登时寸寸崩碎,化作无数碎石,散落各方。
哪怕这几个弟子都是浣花阁这等道祖传承出身,也不由得露出敬佩之色。
花魅悠悠说道:“看来是出现变故了。”
玉灵站在一旁,眼圈儿稍红,闻言不惊反喜,问道:“那娘亲是不是可以不用走了?”
适才她们母女正是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时,却未想出现了这般变故。
“没这般简单。”花魅缓缓说道:“只不过,这场变故,崩碎了守正道门的阵法,伤及了鸿阳等道人,乱了他们原本的布置,如此,我等便更为容易脱身。”
就在这时,那动静渐渐消了下去。
其余浣花阁弟子忽然显得有些惊讶,却也不免担忧。
陆瑜霜眉头轻蹙,说道:“诸位师姐,我等原本便是要在守正道门的布置下离开,如今有了变故,守正道门布置凌乱,此刻虽然动静已消,但鸿阳等高人也已受了波及,正是大好的机会。”
“说得不错。”
花魅拍了拍手,说道:“此刻该分开走,你等各取一个竹筒,事后,该往哪边走,该往哪边会合,本姑娘会告诉你们的。”
周师姐拱手施礼,道:“多谢。”
……
顾县。
老人看着门口那里的小女孩儿,面色冷肃,只是眼中稍微柔和了些。
这小姑娘,跟他的孙女儿,有着十分相像的地方。
尽管他一直冷面相对,但久而久之,相处下来,心中终究还是颇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而那小姑娘的父母,对这丫头来此,也不阻拦,甚至对他这老头子还颇多敬畏。
对于这小姑娘来到这里的原因,老人也大抵明白,多半是受了那个年轻人的蛊惑。
那年轻人也是一番好意,想要让这小丫头来安慰他这孤家寡人,稍解他孙女离去之悲痛。但老人倔强,仍是心中哼了声,暗道:“多管闲事。”
正要开口让那小姑娘去干活时,他面色骤变,偏头看去,桌上卦盘的指针,不断旋转,他眼神惊疑不定,连忙跑出门外,看向远处。
远处的天边,有五彩祥云,呈流云之状,往下而来。
“怪事……”颜望瞳孔一缩,“祥云五彩,各按五行而分,以流云之状,往后方落下,此乃落港之状,怎么酷似传闻中的开天之云?但这是反向……按说,当今天地,不该出现这种异状的……”
谢璟雯小跑出来,惊问道:“爷爷,怎么了?”
颜望摇头道:“我看不出来。”
谢璟雯惊讶到了极点,这些日子以来,她跟随颜望学习,只觉这个老人学识渊博,无所不知。如今竟然还有连他都不知道的事情。
“我看……就连明源道观的道长,都不能看得出什么端倪来。”
颜望顿了顿,忽然又道:“不过,有个人或许看得出来。”
谢璟雯惊讶道:“谁?”
颜望沉吟道:“一个书生文士。”
……
山中有一行人。
当头是个粉红衣裙的少女,五官精致,肤如凝脂,绝色无双,她手中牵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姑娘,似乎低语着什么。
身后有两人,一个是老者,另一个是文士。
老者是葛老,文士是云镜。
“唔?”
葛果儿抬起头来,黛眉轻蹙,讶然道:“这是什么异象?”
她自幼修道,却也未曾听过,不禁看向云镜先生。
云镜先生学识渊博,能知天文地势,善会真人道理,识得六甲风云,辨别三光五气,九流三教,无所不晓。
这眼前的异象,应也在此列。
云镜皱着眉头,露出少见的惊异之色,低声道:“按说,天地之间,不该出现这般异状的。”
他抬起头来,看向葛老,葛果儿,葛瑜儿,微微拱手,道:“我有些好奇,看来要转道去看看。”
葛老略感惊讶,未想云镜先生才看了一眼,竟然就要转道,去往那异象诞生的方向?
葛瑜儿身为修道人,反而对此有些理解,只是碍于礼貌,出声挽留了一番。
“朝真山距此不远,如今乘烟观是我所掌,先生不如暂作歇息,再往异象之地而去?”
“不了。”
云镜摇头笑道:“我很好奇。”
葛瑜儿闻言,便不再挽留。
云镜先生此人,言语甚是谦和,平常说话,若是好奇,便只说好奇二字……如今他说的是“很好奇”,增添了一字,已是代表他的决心。
……
守正道门。
这是一个道衣老者,盘坐蒲团之上,背后是太极阴阳鱼,他年如花甲,头发灰白,但面容红润,颇有道骨仙风之状,此刻正双目微闭,静静修行。
忽然间,他抬起头来,眼中有着璀璨的光芒。
“开天之云?”
昔年这天地只是一片混沌,后来分化阴阳,清者天,浊者地,又有五行诞生万物。
太上道祖所记,当时天地之间,便是有五彩祥云,阴阳两分,记载中称:霞光瑞彩,祥瑞纷呈。
而如今,这云彩跟当时的开天之云不同,倒转而来,仿佛要把天地重归于混沌?
“异象只是局限于一处?”
老道沉思道:“要么有大人物出手,要么有大机缘,又或是先天至宝?”
他伸手一摄,拂尘在手,沉声道:“童子何在?”
旁边出来一个道衣童子,躬身拜倒:“拜见掌教,”
老道沉声道:“南方有异象,速去查明。”
童子顿了顿,说道:“鸿阳师叔在南梁落越郡。”
老道摇头道:“他未足真人级数,道行还低,你去请鸿梁过来,让他过去。”
童子点了点头,正要动身,又迟疑道:“近期蜀国与南梁交战,东海那边有先秦山海界的弟子齐新年,成了南梁国师,对我守正道门弟子,但凡达到真人级数的,都极为忌惮。此去只怕不易……”
守正掌教沉声道:“那就杀过去!”
道家有二宝。
拂尘,宝剑。
宝剑护身,可降妖除魔,亦可斩尽一切阻碍,不论缘法因果,还是仇敌阻路,均以一剑斩之。
章百二八 古镜!古镜!
离玥底谷。
动静已消。
地火熄灭,岩浆凝结,寒水回温,冷意消散,其余金木土三方,亦是如此。
清原右手执铁棒,左手掌古镜,沉浸其中。
当他从中醒转过来后,便隐约发觉,空中五行之气均衡,且浓烈得令人难以承受。既是炎热,又有寒冷,也有锐利,还有厚重,期间却还泛着一缕清新的生机。
“五行化阴阳……归于混沌……”
他闭上双目,能够感应到这五种气息,不断朝着古镜灌注进去。
而清原眉宇中的九重玉楼,也不断壮大,尤其是第三重楼中的凝法楼,五行兼备,得此助益,竟也不断提升。
此时此刻,他已经达到了三重天的巅峰,也即是人所能达到的极限。
所谓武道大宗师,到了这一步,便到了巅峰极限,无法再往前一步了,因为武道终究是人法,人路有尽头。而道学……才是仙法,因此,修道之路,仍有前路。
清原达到三重天巅峰,再借着古镜,已是触及到了那一层极限的壁障。
如若踏破这一层壁障,那么便不再是常人,而是上人……
人上之人,那便是非人力所能达到的境地。
……
古镜中还有记载。
内中详述广元古业天尊当年凝结地龙时,乃是先取龙珠,灌入古镜之中,才能用伏重山来聚敛山河大势,凝就五行阵法。
除此之外,他还在古镜中留下了记载,乃是关于那大山妖以及地龙的讲述。
如若有人得了古镜,可往漓县,去寻地龙。
“把地龙的一部分,打入古镜之中,于是这古镜和地龙已经有了极大的关联?”清原皱眉道:“天尊在大山妖体内,留下了关于古镜的消息,而在古镜这里……便是留下了大山妖的消息么?”
他仔细看去,这古镜妙用无穷,乃是先天至宝,然而,却曾险些跌落先天级数,故而有了缺憾。
原本清原得手的,该是一桩达到仙宝级数的先天至宝,而如今,这一桩宝物,便有了些异处。
最大的异处,还是本命二字。
清原得了地龙入体,而古镜乃是龙珠。
本命至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所得的不再是一件仙宝,而是一件位属先天的宝物,其威能高低,跟清原道行深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当清原今后成仙得道之后,方能让这一桩先天至宝,彻底圆满,踏足仙宝级数。
“缺憾……”
……
古镜有无穷妙用,只因有了缺憾,广元古业天尊亦是不曾炼化,故而不知其中究竟,只是摸索出了三种法门。
其一,此宝善于防护。
但凡道术打来,以古镜抵御,尽数冰消瓦解。
若在全盛未损时,便是仙术打来,亦可视若等闲。但如今已有缺憾,又和清原息息相关,因此便要视清原道行而定。
若是对方道术低于清原太多,便可轻易瓦解;若是相差不远,则要运用真气法力来抵御;可若是……远胜清原,那么,古镜自然无损,也可以抵御住许多威能,可超出界限之上的余下威能,则将会打在清原的身上。
“善于防护,可是我若道行太差,对方本领太高,也终究还是有性命之危?”
清原略微沉默,略感遗憾,只不过,这或许也算一种磨砺。
……
其二,古镜分属先天,内中蕴藏阴阳五行,而五行生万物,也即是说,内中藏了一方小天地,蕴藏着外界应有的一切物质。
借助这方小天地,便可以解析外界一切,不论生灵死物,不论高低如何,都能解析清楚,从而化出镜像虚幻之身。
就如清原那般,从踏足离玥底谷,便被古镜映照。
然后到了这里,那古镜早已把他解析得清楚,照出了一具镜像虚幻之身,与他本身,几乎一般无二。
甚至,古镜属先天之物,可以自行推演,将解析出来的任何物事,都加以完善。
于是,清原所面对的,便是一个完善的自己。
这一种法门,并不局限于什么物事,无论生灵死物,乃至于道术神通,只要道行够高,便能解析透彻。当解析透彻,便能显化出来的……
比如道术,若解析得成,到时,只要清原借着古镜施展,就相当于能够施展对方的道术,且更为完善。
但局限所在,依然是在清原本身。
倘如解析的物事或是道术,其品阶细数来,要比清原本身道行更低,便可轻易解析,若是高了些……则要耗费时日,具体多少,便须得看那物事比清原本身高出多少个层次。
以他当前三重天的道行,若是异想天开,要去解析一门仙法,自然是天方夜谭之举。哪怕这是先天古镜,可解析仙法,少说也要千百年之久,而解析出来之后,他道行若是太低,甚至还无法施展得出来。
“解析道术……甚至推演到完善的地步?”
清原默然不语,适才他被倒映出来,是因为古镜残存了广元古业天尊的法力。
而他如今道行还低,根本显化不出来。
若能显化出来,不论今后他得了什么本事,都能在其中磨砺到完善的地步。
就如雷法神通,又如他的五行道术,甚至是运使这一身劲力的诀窍。
“完善己身的一种法门么?”
……
古镜另有一种效用,便是那内中潜藏的一方小天地。
其中乃是一方乾坤,可容纳物事。
“倒是酷似于古仙袋。”
清原心有惊异,然后便又发现了广元古业天尊对此的运用方法。
内中能藏万千兵器,可随着法力运使,一涌而出。
内中所藏兵器宝物,数量越多,威能越盛。
内中所藏兵器宝物,品阶越高,威能越盛。
此法,广元古业天尊称之为:神宝天河。
……
“防护,解析,小天地。”
清原低下头,沉思道:“是以我道行深浅,决定了这些法门的高低?”
对于此事,他不免欢喜。
因为他一心修道。
护道之法,是要护持自身,不会遭遇灾劫,致使身死道消。
根源终究是在道行二字。
如今道行越高,那么自身本领自也水涨船高,而自身的防护,也会增强。如此,他便可以在护道之法上面,节省一些精力。
“现在,我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罢?”
他握紧铁棒,握紧古镜。
当他炼化了古镜,那生死后患,便即消去了。
章百二九 一人两本命
阴暗的山道,蜿蜒崎岖。
岩浆稍稍凝结,余光稍红,余温稍热。
脚步声徐徐而来。
清原握着铁棒,将古镜收在左胸,充当护心镜,缓缓沿着山道而行。
若没有诸多外因,他便留在这里,揣摩古镜的诸般变化,然后静心修行了。可是外界变化颇多,诸位上人,孙家老祖,乃至于守正道门,都是无形的隐患,如今得了古镜,他不愿再有停留,只好收了古镜,离开此地。
“古镜到手,今后时日还长,细细揣摩。”
清原一边行走,一边运用真气,从胸口而入,不断熟悉古镜的每一处,细致入微。
而与此同时,广元古业天尊遗留的气息,也随之渐渐炼化。
“出口应该在前方,只是,就怕先前荡动,有所变化。”
清原心道:“不过我本领大增,或能尝试打破阻碍,离开此地。”
对于脱困一事,他心中并无多少忧虑。
……
遥想当初,他得了地龙入体,得以修行,万分欢喜。
但毕竟地龙乃无数年地脉之气汇聚而成,乃大地之根基,非常人所能承受,故而有祸患在身。
尽管因为那死期未近,因而显得平静,可是隐患毕竟是要命的隐患,事关性命,实则并非是表面那般平静。时而想起,也颇有喘不过气的味道。
要解除这要命的隐患,要么数年之间成仙,自身成就仙根道骨,便可以承载这地龙入体,否则便是取得一桩仙宝,镇压自身。
数年成仙,实乃虚无缥缈,前无古人,只怕也后无来者。只有以仙宝救命,才是唯一的道路,唯一的活路。
在这人世之中,清原所知的仙宝,就是广元古业天尊遗留下来的这一面古镜。
他可谓历经艰难险阻,才算得手。
时至今日,才算彻底脱去了束缚。
“已能修行,又无后患之危……”
清原闭上双目,心中想道:“若能得一方仙山福地,诵黄庭,烧金丹,结内气,安稳修行,该是多好?”
对于他而言,最好的修行之所,莫过于紫霄宫。
但自下界之后,缘生缘灭,紫霄宫已是回不去了。
更何况,如今他凝成法意,一举一动都有了五行变化的气息,就是身在紫霄宫,最终也不能再炼丹取药了,否则会影响火候,影响丹药变化。
“求知而不得,得之而怅然……”
……
古镜内藏龙珠,清原身怀地龙,故而成本命至宝。
而此前,铁棒得了龙尾,亦是本命至宝。
“一人两本命……当今世上,想必也不多罢?”
清原忽然笑了声。
本命至宝,对于寻常修道人而言,自是想也不敢想,甚至还未必知晓此类宝物。而对于道行高深的人而言,宝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既然道行较高,那么宝物品阶也不能低,而炼化起来,也是不易。
一般修道人,哪怕出身仙宗神岛,也未必有此深厚福缘。至于仙家人物,要炼成本命至宝,其一,要把宝物炼成仙宝,其二,要将仙宝与自身炼成一体,这两步亦是十分艰难。
就算有哪些仙人,怜惜后辈,为后辈创造福缘,修成本命法宝。但是……又有哪位仙家,会大费周章,再添一桩本命宝物?
“我竟是借着天尊布置,得了两桩本命至宝。”
清原心有难言之感,只是想道:“广元古业天尊……果然如典籍记载,性情洒脱不羁。”
这般浩大机缘,就是守正道门,浣花阁,先秦山海界等等仙宗神岛的真传弟子,又如何能有?
……
约莫绕了十余条山道,清原便停下了脚步。
山道之中,光线稍暗,色泽暗红,宛如血色,实则乃是岩浆尚未彻底凝结所致,余温犹热。
前方暗红的光芒之中,有一具尸首,死状凄惨。
这尸首半边身子都已消融,只剩半具残尸,但他真正的死因,却并非是半具身子被岩浆融化,而是头颅挨了一记道术,近乎破碎。
这一记道术,才真正要了他的性命。
至于这具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