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仙-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关呼吸都为之一滞。
正在他点头,将要回话之时。
便见清原神色依然如旧,轻描淡写地把手一抖。
整个布袋,连同内中物事,刹那化作灰烬,全数洒落。
“你……”
苏关浑身僵住,如遭雷击,脑袋只剩一片空白。
章八三九 帝君现身
此宝出自于魔祖之手,后传于罗禅座。
这些年来,苏关儿在罗禅座身上,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
后来神国破灭,罗禅座死无全尸,这机缘落在妖狼身上。
为了这一桩机缘,苏关儿费尽心力,耗费无数,把这些年来的积累尽数用上,却也全无所得,但他依然没有后悔。
因为这是一桩天大的机缘。
这一桩机缘,可以在短短时日之内,让这头妖狼,逼近妖王之境。
这一桩机缘,也是他今后修行的依仗。
为此,他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为此,他不惜与那头几近于妖王的妖狼,狠斗了一场。
为此,他不惜冒着触怒眼前这位人仙的危险,不惜丢了性命的危险,明里暗里,试图要挟这位天杀真君。
而此时此刻,这一桩机缘就放在眼前。
触手可及!
但天杀真君轻轻一抖,所有一切,尽数成空。
“你……”
苏关儿呼吸粗壮,不禁颤抖。
他脑袋一片空白,只是看着清原,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开口。
对于入魔之人而言,这一件宝物,便是举世无双的至宝。
但是就这么轻易被毁去了?
这个天杀真君,便是连一句话也没有问,甚至没有打开布袋观看一眼,便将这等至宝,随手毁去了?
若是天杀真君把这宝贝据为己有,他反而不会觉得意外。
然而天杀真君毁去此物,着实是在意料之外,不禁让他失神至今,也不知如何开口。
愤怒、怨恨、惊惧、惶恐等等万般情绪,俱是一涌而上。
但刹那之后,他清醒下来,顿时冷静。
两人之间的差距,实如天壤之别。
对方吹一口气,也足以让他烟消云散。
过于不智,没有半点好处。
“真君……”
苏关儿眼角抽搐了一下,斟酌着言语。
然而清原不待他开口,已是说道:“此为魔物,留下即是祸患,自当毁去。”
说着,清原徐徐走来,屈指一弹,隔着十丈许,把苏关整个人都弹了起来,他又是凭空一抓。
苏关只觉一股巨大的吸力从前方传来,不禁飞了过去,到了清原身前。
清原伸出手来,搭在苏关肩膀。
苏关蓦然想起适才鸿离的下场,惊道:“你要干什么?你要做的事情,我已经全都依你了,你莫不是还想要杀人灭口?”
“放心。”清原平淡道:“念在你配合行事,以及当初一点故交之情,今次我不杀你。但是,既然你已入魔,染了魔性,凡事近邪,处事多恶,那么这次饶你,今后多半要为害各方,所以……”
言语一落,清原手上捏住印诀,打在了苏关的头顶之上。
苏关惨叫一声,蓦然惊退数步,对于这手,他适才见清原施展过,而且本身道行不算太低,也能察觉清原所为的目的,不禁又惊又怒,喝道:“你竟想奴役于我?”
清原仿若未闻,只是眉宇一挑,说道:“果然,你受魔祖亲自引入魔道,魂魄之中有他的气息,早已浸染魔性,此法竟然无功。”
说着,他眼中闪过异色,旋即手上一按,顿时光华隐现。
苏关满是惧色,禁不住开始颤抖。
“不能操纵于你,也不能放任你这邪魔之类为祸人世,以你如今恶性,日后行事必非善事。”
清原往前而来,到了苏关面前,抬手压下,沉声道:“今日我便废了你!”
他法力运转,光华闪烁。
然而正当一掌落下时,清原闷哼了一声,脸色煞白。
之前出手对付鸿离,几近全力出手,已经触及到了那一道界限,而适才施展分神化念之法,与魔祖气息相撞,也有了些许触动。
清原脸色苍白如纸,几乎开始抑制不住,一身气息,法力难以收拢,将要溢散出来。
四面八方,因他气息泄露,俱是压抑到了极点。
苏关只觉呼吸凝滞,心悸万分。
“清原,你该躲进洞天福地去了。”
就在这时,一道金色的光华,从天而降,落在清原身上。
清原没有躲避,任由这道金光入身。
然后他这一身气息,便暂时被拘禁在体内。
那一道金光,是一种困禁法门。
此法出自于帝君!
“其他事情,我可故作不知,但你若是踏破仙境,从而打破人世封神之局的平衡,便是大祸了。”
西南方向,只见那位如同尘世富家公子般的帝君,缓缓走来,说道:“这人世之事,到此为止,你不该触及了。”
清原深深看了他一眼,又朝着苏关儿看了一眼。
然而这时,便见一个壮硕身影陡然现身,顺手提起苏关儿,仿佛提着一只小鸡,随手便抛了出去。
这么一抛,便见苏关儿化作了一点,消失在天际。
九黎体魄强悍到了极点,随手一抛,便把人抛出数百里外。
以苏关儿如今的道行,以及他如今的伤势,被抛出数百里外,八成是凶多吉少了……但在场三位,俱都没有多么在意。
一个道行浅薄的苏关儿,如蝼蚁一般,无足轻重。
帝君和九黎在意的清原。
而清原在意的是帝君。
苏关儿的分量,在此便显得微末到了极点,他的生死,也没有谁去理会。
“很好。”
清原朝着他看了一眼,道:“前次有幸得见,有幸同饮,未想尊驾竟是天庭之主,当世帝君。”
帝君微微一笑,说道:“我这回下界,与玄松子下界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绝非相半仙之流可比,也不算犯了诸位道祖的忌讳,反而是你,毕竟是当世变数……”
清原眼中忽有一丝嘲讽,道:“知道我是变数,但帝君也曾助我一回。”
帝君闻言,略有感叹,道:“一时眼拙,本帝君也是悔不当初,若是那时诛杀了你,或许极好。现如今,你到了这个地步,我又不是本身下界,不能在顷刻之间把你诛杀,避免人世大局破碎,也就只能劝你一回了。”
清原默然片刻,然后看着帝君双眼,道:“我这磨刀石太硬,刀也会断的。”
这句话显得颇为突兀,没有来由。
但说完这句,便见清原一步迈出,朝着南方而去。
章八四零 南行,千丈崖,漓江
看着清原留下一句话,便挥袖离去,九黎粗犷而黝黑的面容上,有着几分恼怒之意。
“区区一个小辈,数十年道行,也敢对帝君如此不敬?”
九黎面露杀机,道:“若非碍于封神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必要亲自把他扯碎。”
帝君微微摆手,露出笑容,轻描淡写地道:“他如今连道祖都不敬,何况是我?而且,他似乎也察觉了什么,嗯……也不算坏事。”
说着,便见帝君稍微挥手,说道:“行了,这个封神的局势,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你我也不能再有逗留,是时候该回去了。”
九黎闻言,略略点头,道:“如此,那一株金莲?”
帝君说道:“道玄是无上祖师的高徒,也是正仙道的创派祖师,在仙界都是非同寻常的仙尊,这朵金莲便暂时交于他手,待封神事后,栽种于天庭之上便是。”
九黎面色之上,满是愁容。
帝君挥了挥手,浑不在意,道:“走罢。”
……
清原一步迈出,往南而行。
途中经过渭城,经过迁移而来的明源道观,但他只是扫了一眼,并未落下。
后来经过朝真山乘烟观,他也只是顿了一顿。
乘烟观之中,已是无人,但阵法密布,非同寻常,却也不是谁都能轻易踏足,鸠占鹊巢的。
清原拿古镜照了一下,沉默下来。
内中无人,但有一墓碑。
“葛老……”
清原怅然一叹,收了古镜,没有停留,一步迈出,继续南行。
他不再停留,不断行走。
在这期间,有不少道行高深的修道人发觉到了他的踪迹,但没有人胆敢拦他。
上一次,他在这人世之间,便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狼狈不堪。而这一次,他主动现身,也再无人胆敢招惹。
哪怕是各方祖师道统,也只作未曾看见而已。
当他道行高得几近超脱人间之时,这个人间便没有谁胆敢再来招惹他了。
清原在这世间行走,踏足了南梁地界,朝着当年那原本将要当作栖身之地的千丈崖而去。
……
千丈崖,这里本是蜀国人仙吕伯江的隐居之所,后来他入世而去,成了蜀国一大支柱,这千丈崖下的草庐也就荒废了。
何清的魂灵,就在这里。
已经修得魂魄稳固,几近阴神的何清,足能称得鬼王二字。
当日清原前路渺茫,不敢与她同行,便将她送走,但何清没有回到景秀县,也没有去明源道观,她来到了千丈崖下,依附在此地。
清原以八方道眼之术,寻得了她的踪迹,以缩地成寸的法门,一步又一步,从北方大地之上,来到了千丈崖下。
“出来罢。”
清原站在这里,伸手一招。
前方那大树之上,陡然飘出一道光华。
那光华落地化人,正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哪怕如今已是青天白日,她也能显化出来。
看着这个小姑娘,清原不禁想起了当年初见之时。
岁月悠长,何清眉眼依然如旧,只是如今阴灵之身,毕竟冰冷,已少了当年灵秀之气,没有了人之生气。
清原不禁叹了口气,心有怜惜。
何清静静看着清原,浑身散发着清冷的气息,眼底深处似有些许激动,但面上却也没有什么笑意。
以她的道行,显露出身子来,已是难得,无法细微到让面容表情都随着心绪而变化。
“你的手臂……”
何清抬起手来,指着他的手笔,语气显得颇为低落。
清原微微一笑,尽量收敛气息,避免自身几近仙道的气息,冲散了阴灵鬼气,他伸手一挥,微微笑道:“没有大碍,这手臂待会儿便长出来了,上次与你分别,本以为今后再无相见之日,未想我还是侥幸逃了性命……如今,危机暂时算是过去,我也替你准备好了一具肉身,只是现下时候还是较为紧迫,不容细说,你先随我离开?”
何清没有犹豫,点了点头。
清原取出古镜来,朝着她晃了一下。
镜光迸射,将何清笼罩其中,旋即收回,便将之收入了古镜当中。
收了古镜,清原一步迈出,往西山而去。
然而就在动身之时,心中蓦然一动,看向了漓江方向。
“那个地方……”
清原顿了一下,朝着那个方向而去。
以他如今的道行,从此处到漓江去,也不过三五步罢了。
……
滔滔大江,汹涌澎湃。
漓江曾经是漓城。
这里被大水淹没,一切都消逝成空。
清原一直认为,那是相半仙所为。
但后来思及此事,总觉另有隐情。
相半仙绝非是肆无忌惮之人,更何况,他作为仙家下界,行事也必然更为谨慎。
以此来看,淹没漓城之事,多半不是相半仙所为。
“这里……”
清原目光扫过,阳神到了这个地步,已能看出许多端倪。
他目光扫过,大约明白了一些。
这里本就要出大水,淹没漓城,只是相半仙稍作阻拦,后来他似乎察觉天道不可逆,才赶忙放开了这滔滔洪水。
但因他一时阻拦洪水,便已出现了许多变故。
例如自己与古苍等一行人,例如赵徐等等此类人物。
若是洪水没有被相半仙阻断,早已冲破漓城,那么许多人都不会经过漓城,许多事情或许又有了变化……若是洪水恰好在自己等人身在漓江之时爆发,那么,以自身当时的道行,也躲不过去。
这种种变化,多半是相半仙后来察觉的,才放开了这洪水大势。
“有些古怪……”
清原这般想着,目光落下。
大江之水,在他眼中,不是阻碍。
江水下,淤泥中,那些废墟及尸骨,俱在清原目光之中,显露无遗。
他想起了当初相半仙的卜卦。
“鲤鱼上楼时……”
当初那一家富户,阁楼早已被洪水冲垮,在江水之下,泥泞之中,有游鱼来回游动。
但是,当初去寻相半仙卜卦的那人,却也一并淹没在了洪水之中。
这在清原眼中,不禁显得有些讽刺。
但他如今道行渐高,却看见了更深的一面。
“沧海桑田。”
清原这般念着。
章八四一 一夜观道,遂得之
高楼总要腐朽。
山水总会流转。
千年万年,沧海桑田……大地化作沧海,汪洋变作土地,在无穷岁月之后,一切都将变化。
相半仙曾说,鲤鱼上楼时。
即便他没有施法,即便没有这一场洪水,但许多年之后,终究会有“鲤鱼上楼时”的景象,只是不知多少年的光景了。
“沧海桑田……”
清原这般念着,看着江河里的废墟,看着废墟中的残骨,默然不语。
他曾在漓城行走,他曾与这些人擦肩而过,甚至曾与这些人交谈。
现如今,漓城已是废墟,那些人也已是残骨。
长长吐出口气,饶是清原几近仙道,经历颇多,却也不免感慨。
他沿着漓江而行,来到了当初渡江的地方。
他曾在这里,遇上一位砍柴的老者。
后来那老者也死在了蛟龙兴风作浪之时。
“人之性命,何等脆弱。”
清原悠悠念了一句,忽然看向上游。
……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从上游驾船而来。
这是一艘渔船,那是一个渔夫。
老翁轻哼着曲儿,洒下渔网。
就在这时,一旁林间簌簌声响,又有一人出来,貌若花甲,衣着朴素,背着一捆柴火,手执一柄短斧。
“老友。”
那老樵夫见得渔船,顿生喜色,摇了摇手,大声喊道:“好些时日,不曾见过,当真是好生挂念。”
那老渔翁也是面露喜色,驾着船只靠岸,忙是道:“快些上来饮酒。”
……
清原微微皱眉。
他沿着河流,逆流而上,隐了身形,只在一旁观看。
这渔翁和樵夫,显然是旧识,年纪也都不小,交情似乎不错。
清原本是扫了一眼,便要离开,只是心中忽有些许触动,便静静观看。
……
“这十天半月见,来此打柴,总不见张老哥驾船,心中甚是挂念。”
那樵夫松了口气,眉宇间忧虑散去,道:“本还想着,过多两日,便去你家看看,究竟何事,好在今日便是见了老哥,了去这忧心事。”
老渔翁叹了口气,道:“年事已高,难免病痛缠身,李老弟你是不知,前些时日,老哥哥险些丢了性命,养了这些天,才算恢复过来。”
樵夫闻言,眉眼黯淡了几分,道:“遥想当年,咱们这些人中,也就剩下你我了罢?”
“是啊。”老渔翁点了点头,叹道:“人有生死,当年那些老友,一个又一个辞世,你我如今年岁亦是不低,只怕也会不了几次面喽。”
老樵夫饮了些酒,似乎闷闷不乐。
人活一生,不论精彩还是平淡,到头来,终究都归于尘土。
哪怕自家活得长久一些,也不过是看着老友们先一步离去,独自承受几年孤独,然后看着没有故旧的世道,等待着寿命到头的那一日。
“不提这些了……”
老渔翁摇了摇头,笑着道:“说来,我的年岁,比起那位蜀国葛相逝去时,可要大了几岁,我这打渔的,却还是比那葛相活得还长哩。”
老樵夫闻言,顿时笑出声来,道:“老哥说得是,人活一世数十年,只要当下开怀畅饮便是,理他作甚么?他什么葛相,他什么姜大将军,也都尘归尘,土归土……古往今来,大人物,小人物,不都是要死的么?”
两人对杯痛饮,欢声大小。
……
清原眉宇紧皱,露出深思之色。
尽管这两人谈不上什么高深才学之士,但他们所见所觉,却是要比世间俗人,高了不知多少。
清原脸色变幻片刻,朝着二人方向施了一礼。
漓城化漓江,是沧海桑田,是天道变化。
然而他们二人,则让清原对于人道沧桑,看得更深了一步。
“岁月沧桑,人世变化。”
清原站在了人间的顶峰上,俯视这个天地,看到了无穷的变化。
人生不过数十年,无论你是九五之尊还是凡尘百姓,无论你的日子过得是精彩激昂,还是热血沸腾,又或是平淡庸碌,到头来,都随着人死灯灭,归于尘土。
什么金榜题名,什么平步青云,全都是空。
想葛相治理天下,想姜柏鉴戎马一生,想郭仲堪及陈芝云等等人物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到头来,都将是枯骨,一切都如浮云散去。
千年万年之后,不论你任何人物,不论你王侯将相,贩夫走卒,也都是一捧黄土……任你功盖千古,流传美誉于后世,也都只是空谈,随着岁月悠长,渐淡,渐散。
当世间再无此人,一切的一切,都在岁月当中冲刷殆尽。
哪怕一具枯骨,也都将在岁月之中,化作尘土。
“看人道浮沉,悟天道无常。”
清原低语道:“只有长生,才是唯一。”
世间千年万年之后,如今的一切物事,都已不在,所有的生灵,都已死去,所有的名声,都将淡忘。
世间一切,是非成败,转头俱成空。
帝皇至尊又如何,位极人臣又如何,富贵堂皇又如何……不过都是空谈。
就连葛相,就连姜柏鉴,就连整个蜀国,都已成了如今与渔翁与樵夫饮酒谈笑的谈资罢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唯有仙道之辈,驻世长生,依然永存。
“愿世间千年万年之后,还有我在。”
清原这般说着,不禁心神沉入体内。
……
眉心祖穴之内。
迷雾朦胧,
明月清照。
但见六轮明月之下,光芒清澈,照出九重玉楼。
第九重楼,水月楼中。
这里空无一物,唯有中间一方水池,倒映着上方明月。
清原阳神显化,于池边盘膝坐定,静静观看。
水池中的明月倒影,便是虚幻道果。
那么,上方六轮明月,便是真正的仙家道果?
清原这般看着。
他监察天下,观看梁国、蜀国、元蒙之间的各种博弈,看朝堂争斗,看战场厮杀,看市井百态,观看人道变化。
他修得此境,观看天机,观测天时,知天道无常。
此次踏出洞天福地,见蜀国灭亡,见姜柏鉴败军之将,见人世变动……又见漓江之事,沧海桑田,岁月无情。
这一番感触,让他再无法抑制,踏出了这一步。
“明月……”
清原阳神往前一探,伸手入水中。
他掌心向上,托在那明月倒影之下,往上托起。
水流朝着手掌四方流散洒落。
水声清灵,涟漪荡漾。
只见他从水中托起了一轮明月。
月光柔和,皎洁白皙。
一夜观道,遂得之!
章八四二 天不封我,我自!
仙界。
紫霄宫。
大殿之内。
紫霄大仙已闭关多日。
因清原当日窥探封神榜及仙根册一事,宫中规矩愈发森严,已无人胆敢未经许可,踏足此处。
大殿已安静多日,然而仙家道宫,却也仍是尘埃不染。
就在这时,殿外有罡风轻吹。
风儿吹拂,桌上的仙根册,被风吹开数页,才停了下来。
这一页之上,密密麻麻有着无数个名字,如正一,如齐师正,如鸿烁等等。
而在页面最顶端处,赫然有一个名字,位在最顶端的位置。
这个名字,上半部分已是看不见了,只有下半部分,依然留在页面的最顶端。
细细辨认之下,这个名字,赫然是“清原”二字。
上端纸边的两个字,已有过半部分,探出页面之外,不见踪迹,然而剩余小半,也显得朦胧恍惚,看不真切,似乎如同活物一般,不断浮动。
忽地,那两个字跃动起来,彻底消失在了这一页。
仿佛有什么物事,跳出了这页面的束缚。
这一页最上方的名字,只有齐师正以及正一,并列而排。
呼呼风响。
又掀开了一页。
“清原”二字,赫然便在这一页当中。
与这个名字并列的,还有一个名字,赫然是“炎君”。
……
东方。
先秦山海界。
界中深处,阵法重重。
这里是东天海运帝君居所。
然而帝君为避封神大局,于二百年前便已登天,在帝君登天之后,此处再无人踏足。
只见那原本的静坐之处,摆着一面棋盘,上面棋子零落,呈现出来的棋局,显得散乱不堪。
然而就在这时,陡然一个棋子,颤了一颤,旋即跌出了棋盘之外。
棋子尚未落地,便化风而去。
……
南方至深处。
一个又一个灯笼,在迷雾深处,泛着朦胧的光泽。
灯笼之中,是无数的萤火。
每一个萤火,代表了人世间每一个修道人。
而在最深处,并非萤火,而是青蝶。
这是那一只无故出现萤火,在前些时日,化作青蝶!
后天君吩咐,严加看管。
然而在这一日。
那青蝶陡然颤动,旋即长鸣!
灯笼刹那破碎,化作无数碎片!
只见笼中一只青鸾,展翅高飞。
青鸾神骏万分,通体如青玉,光芒闪烁,难以直视。
周边的弟子及侍女,无不感到惊愕。
“大胆!”
一个淡漠的声音响起,忽有一道光芒,朝着青鸾点去。
光芒落下,青鸾当即一颤,但却并未停下,而是跌入了迷雾深处。
下一刻,在迷雾之中,多出了一道身影。
那身影看不真切,不知面貌,不知身材。
你看见了他,却未必是他。
“终究散开了。”
他低声念了一句。
声音清澈,却又充满了迷幻之意。
见得这道身影,周边众人,纷纷拜倒,称呼天君。
此人赫然便是浣花阁祖师,南方无色无雾天君。
……
三十三天外,九十九道宫。
云深不知处。
太上道宫所在。
池塘陡然沸腾。
无数鱼儿来回游动,景象万分壮观。
周边道童纷纷侧目,惊惧万分。
然而就在这时,忽有一道人现身,气息强盛,磅礴大气,他看着池水之中,不禁面露沉重之色。
周边道童见他,纷纷拜倒,口称仙尊。
“鱼生角,为化龙之兆,已是蛟龙。”
道元仙尊瞳孔微缩,自语道:“这次,这头蛟龙是要化真龙了……”
就在他这般念着时,声音未落,便听一声长吟。
池水陡然掀开。
无数池鱼被波及。
有一道水柱冲霄而上。
水柱当中,赫然有一头赤金真龙,冲天而去。
它在水柱中,摇头摆尾,冲霄之上,显得势不可挡。
道元仙尊赫然见得,那真龙红鳞金须,霞鬃金眸,充满了威严祥瑞之色。
“停下!”
仙尊低喝一声,双手一按,顿时滔滔天地之威,压了下来。
然而那赤金真龙,仿若不觉,冲上了三十三天之上,再也不见踪影。
道元仙尊脸色微变,似有些许骇异。
就在这时,他便听得一声叹息。
道元连忙收起心绪,转身拜倒,道:“弟子见过恩师。”
只见在他前方,有了一道身影。
这身影貌似苍老,却又极似少年,他站在那里,但却不在这里。
“那条龙升天而去了。”道元低声说了一句,又道:“弟子道行低微,竟不能阻之。”
“不是升天去了,是散开了。”
太上平淡道:“散入天地间,这是有人得道的景象。”
道元心中一震,道:“有人在世间成仙?”
然后他想到了更深的一层,不禁露出惊色,道:“是那人间变数得道,掀翻了这个封神局势?”
那条赤金真龙,前身所化的池鱼,乃是凭空而生,正如清原此人,没有轨迹,凭空而来。
清原得道。
封神事变。
道元意识到其中变化,饶是以他千年道行,也不禁心中震骇。
就在这时,又听太上缓缓道:“无妨。”
……
人间。
漓江。
清原静立不动。
然而在他身上,气息氤氲,无法窥测。
他身在人间,然而已超脱人间。
属于仙家的气息,席卷天地各方,与这个封神的浩大气运,相互纠缠,不断冲刷。
他独身一人,掀动整个人世,依然不倒。
他站在那里,宛如一座巍峨山岳,顶天立地。
眉宇祖穴之内,迷雾朦胧,六月清澈,照出九重玉楼。
第九重楼,水月楼中。
清原阳神显化池水边上,然而池水之中,已无明月倒影。
明月在他手上!
“修道至今,方能知晓,道为明月……”
清原低声念着。
道是明月。
月映水中。
今朝水中捞月,遂而得之。
仙家道果!
清原看着手中的一轮明月,心如明镜,古井不波。
他初下界时,无仙根,无神命,无得道成仙之望,无榜上封神之名。
然而今时今日,历尽艰辛,终于踏足这一步。
得道成仙!
长生不朽!
“天不封我,我自封仙!”
清原看向天上,低沉道:“自今日始,我命由我……不由天。”
仙家之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