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仙-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之前去过此处,以洞玄楼的阳神造诣,查探多遍,全无所获,而那里虽然也是人烟罕至,但却也不算什么仙山福地,仅有两分灵秀,生得两头精怪,就是比之于灵溪七镇所在的白皇洞府,也稍有逊色。

    此刻星光所向,当真是有洞天福地所在?

    这就是葛果儿让他避劫的地方?

    为何之前去往此处,却全无半点痕迹?

    清原心中思绪万千,此前花魅说起此处,在他心中也有万般不解,到了此刻所见,疑惑倒也解了大半。

    在浣花阁古老典籍当中,曾经记载过这座洞天福地,但这座洞天福地,从来没有名声,也不知归于何处,至少没有被浣花阁挪走。

    或许,只是因为被朝真山的祖师所得?

    万般想法,一闪而逝。

    而那一道西去的星光,倏忽又转了回来。

    清原伸手一探,将星光接在手中。

    没有文字,没有声音,只是在星光入手的刹那,他便知道了前方的消息。

    此为三危之山,沉浮不定,常隐匿人世之间,一年四季之中,唯有春夏两季时,约四月光景,能寻出处。

    纵观此处,四面八方,多不可得见。

    唯独东面望西,得神光西照,能见入口。

    “神光西照……”

    清原怔了怔,“入口向东,故而从东面望西,才能得见?”

    他这才明白,为何自己前往那处地方时,遍寻各处,均无所获。

    能诞生洞天福地之处,果然不能以常理度之。

    他心中对于这处地方,还有几分疑惑,例如朝真山与这洞天福地之间的联系等等方面……毕竟此刻疲惫不堪,也无太多念头去思索这方面的变化。

    他心知时候急迫,生怕被人追杀过来,立时动身,往西而去。

    然而飞遁不过百里,忽有一道声音入耳。

    清原身形一滞,眼神顿时凝重。

    “魔祖?”(未完待续。。)

章六六六 魔祖之言

    天空之上,那道身影顿了一顿,旋即再度腾空飞起。

    清原不敢有半点停留,若是稍微被人阻拦下来,那么这数百里的路途,必然会是重重杀机。

    他一边腾空而行,一边则是运转阳神,察知魔祖声音来处。

    “不必探了,平白消耗气力。”

    魔祖声音,好似蕴藏无数男女老幼,蕴藏无数喜怒哀乐,声音万千,融合为一,悠悠说道:“你此刻处境不妙,可容不得半点消耗……虽说本座被正一斩了一剑,形体俱灭,但时至如今,暗中恢复,又收回了岁弓身上的一瓣莲花,要比当日魔域你我相见之时,本领高了几分,以本座之妙术,你自是难以察觉的。”

    清原听他开口,却也当真是收了阳神感知,只是淡淡道:“早有猜测,你或许没有这般轻易陨落,但毕竟是正一出手,我倒也一直是真当你已死了。”

    魔祖笑着说道:“能让道祖都难以得见的变数,哪有这般轻易殒命?似你这点道行,不也经临东杀局,而又存活下来了么?”

    清原默然不语,片刻后,问道:“穿破夜幕的那几道金光,是你的手段?”

    魔祖说道:“手段是本座所出,但施为之人,你倒也熟悉。”

    清原眉宇微皱,隐约能明白几分,但仍有几分不敢置信,问道:“谁?”

    魔祖笑道:“古苍。”

    清原身形再度停下,在他脸上,有着阴晴不定之色。

    古苍的道行,清原再是清楚不过,就算得到了妖仙真传,也不该有这等本事。

    关于那妖仙一事,他一直心有疑虑,虽然未能知晓其中真相,但隐约也有不安之处,屡屡叮嘱古苍,务必守住本性,专心修行道家正统法门,好好修身养性。

    如今看来,当初的忧虑,只怕也是成真了?

    阳神运转极快,虽只过一瞬,但在清原心中,仿若已经过了许久,他沉吟说道:“古苍如何了?”

    “肉身已被妖仙所占,借而重生……。”魔祖声音传来,笑道:“至于魂魄,它实则也本是妖仙的一部分精气所化,但本座另有手段,已将它抽出,如今在本座手中,勉强能保。”

    清原没有多说,只是问道:“你想要什么?”

    魔祖笑了声,道:“仅是为了救你罢了。”

    清原默然不语。

    接着,又听魔祖说道:“想你我都是变数,都是道祖所不能见的命外之人,也都是被天地所不容的人物,细说来……你我实如同类,本座自然不愿见同类之人,平白枉死,这才出手相救。”

    “其实,如今你举世皆敌,天下皆要杀你,世人都要灭你……本座知你无意动乱人世,但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何不与本座联手,把这天地都掀个天翻地覆?”

    魔祖声音当中,有着一种难言的诱惑,使人难以抗拒。

    那蕴藏着无数情绪的一言一语,仿若至理名言。

    “不愧是魔。”

    清原忽然开口,叹道:“引人堕落,最是擅长。”

    在这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之下,就算是人仙也极是容易受魔祖引诱,若非他已入洞玄楼,只怕也就被魔祖在心中种下了相关的念头,尽管一时不会答应,但对他魔祖所言,心有同感,也是给今后埋了种子。

    “你我皆为变数,也只有你才有资格,受本座亲自开导……”

    魔祖缓缓说道:“诸圣推演到未来的变化,以他们推演所见,便自号天意。”

    “然而在本座眼中,他们不过是要塑造出他们想要的一方天地景色,但如此一来,人人都是定数,一言一行,一生始终,全都无改,又当真是好么?”

    “在本座认为,诸圣所见的未来,不见得便是真正的盛世。本座所想的,是要一个自由自在,人人逍遥的天下。”

    顿了一顿,才听魔祖又道:“你既然也在道祖预见之外,属命外之人,自有非凡之处,本座需要你来相助。你我都是道祖所不能见的变数,若能联手,必定混乱天机,掀翻天地。此后,道祖无法预见未来,你我再破而后立,重定这天地,在将来后世,人人心中所想,都无需顾忌,都不必顾虑,这才是大世,这才是盛世。”

    清原目光微凝,沉声道:“这就是你有心祸乱人世的原因?”

    魔祖忽然发笑,道:“不是祸乱人世,是重定大世……诸圣之意与我不同,所谓理念不同,水火不容。他们所见的未来,是他们所遵循的天道,但我所见的未来,便是我所遵循的大道,只不过世人不解,故而称为魔道。”

    清原低沉道:“我只见得,离经叛道。”

    魔祖所言,似乎不假,似乎也是一个盛世。

    但清原以洞玄楼的阳神造诣,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变化……若按魔祖所想,成就了魔祖心中的未来,那么,绝不会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到了最后,全无拘束,必是沦为魔域。

    在清原说出离经叛道四字之后,魔祖忽然沉默,似乎消去了一样。

    但清原知道,魔祖还在,因为他还有被人窥探的警兆。

    “也罢,你暂是虚弱不堪,本座不与你争辩,避免害你性命。”

    只听那声音再出,缓缓说道:“你这一劫,还未过去。”

    清原淡淡道:“我自然清楚。”

    魔祖悠悠说道:“星光往东南来,有无数修道人得见,也有无数人追杀过来,其中有真人,也有人仙,甚至是守正道门也派人仙之辈带领诸多真人,追杀了过来,阵势之大,比之于临东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此刻看似安稳,实则危机四伏,或许再过片刻光景,就又要如临东一般,被人团团围住,若不能及早进入那洞天福地,便是必死无疑。”

    清原心中一凛,没有开口。

    临东之时,其实他面临的危局,并非最为恶劣的局势。

    因为各方修道人,所在尚远,未到临东。

    但耽搁至今,无论东西南北,各方修道人,只怕也都能踏足中土。

    人世间绝大多数修道人,齐集中土,清原处处皆敌,并非空言。

    “这一次,不会再有人助你了。”魔祖语气微沉,道:“那洞天福地,近期能开,你即便踏足其中,但未能掌握其法,不能关闭,仍是危机重重。本座通晓天下,能造魔域,也能助你,如何?”

    清原未有开口,但他忽然一步迈出,动用了缩地成寸,已然来到那三危之山的位置,但依然未见洞天福地。

    “也罢,你好生考虑一番。”

    魔祖声音逐渐消去,又念了一遍古怪咒言,随后才道:“念动咒语,本座能知……希望你度过此劫,与本座一叙。切记,古苍魂魄,仍在本座手里。”

    听得最后一句,清原微微握拳,唿吸微滞。

    ps:状态挺好,码字速度还挺快,只是这章不太好写,偶尔卡顿,累……不过章节数挺好的。(未完待续。。)

章六六七 消无声息

    清原立于东方,遥望西方。

    他默然片刻,将手中那道星光,朝着前方抛了过去。

    嗡地一声!

    星光照耀,只见前方忽然出现一片山脉,隐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连绵而去数十里。

    “果然……”

    山脉所在之处,正是清原此前根据花魅指点所探查的地方,当时只觉此处地势平常,仅得两分灵秀韵味。如今所见,果然是隐匿世间,难以探查,甚至,清原可以知晓,若他不是由东往西,而是换了另外一个方向,所见的也不是眼前的场面,只是那之前的寻常山脉罢了。

    “这就是所谓的入口?”

    清原心中略微屏息。

    前方没有什么门户,没有什么洞穴,没有什么入口,但是其他方向,就是有星光照耀,也不能得见这三危之山,可在东面望西,便可得见……这东面的方向,本就是一个入口。

    洞天福地,关乎清原性命所在。

    他如今举世皆敌,就算成就人仙,也难以活命。

    只有避世,才是唯一脱逃之法。

    隐居避世的想法,对于如今的时局,对于如今的清原,也只有寻得一处洞天福地,才能安心隐居。

    千丈崖对于清原而言,本可算是满意,奈何道祖下界,破灭了原来想法,如今这处洞天,不知能否算是归处?

    “洞天福地……”

    清原目光微凝。

    对于这座洞天福地,此时此刻,他依然满是疑虑。

    浣花阁古老典籍曾有记载,那么浣花阁的先辈未必不知此处,可这一处却未曾被浣花阁所得。

    朝真山乘烟观也知晓这一处地方,葛果儿指点清原前来,但是却无相关的操纵法门,可见朝真山也未有将这座洞天福地据为己有,否则,身为朝真山之主的葛果儿必然能知法门,那么这卦盘之中的星光,也定然会有记载,不会是眼下这般,空空如也。

    那么这座洞天福地,是否有着另外的问题?

    可不论如何,这已是眼下清原活命的希望。

    如若不能进入这洞天福地,那么他在外界,将面对世间无数修道人,哪怕本领再高,哪怕能敌人仙,也终究难敌大势所向,也终究难免有力竭之时。

    “罢了。”

    他再无犹豫,一步迈出,入了其中。

    ……

    临东往东南方向,诸多修道人追杀而来,其中守正道门弟子的阵势最为惊人,几乎是在维持中土封神局势的前提下,让守正道门内外所有可以动身的修道众人,全数赶赴了这一方向。

    “这个天杀的混账,居然如此命长。”

    正阳揉了揉眉心,略有苦恼。

    他是正字辈当中三位踏足真人境的杰出弟子之一。

    当初漓江之时,身为七重天巅峰的他,被初入阳神的清原所败,引为大恨。

    在这短短一段时日之间,他几乎觉得守正道门上下,都对他变得十分鄙夷,认为他落了守正道门的颜面。

    毕竟守正道门乃是天上祖师道统,所传乃是至高无上的法门,常能以弱胜强,更是在同等级数之间,从未败于外人之手。然而这一次,正阳以七重天巅峰之境,面对初入七重天的清原,并且是自降身份,与他人联手围杀,仍然被清原所败,简直奇耻大辱。

    直到这一次,清原身为世间变数的真相传遍天下,又在临东之时,几乎展露出人仙都罕有的本事,才让他勉强洗刷了这种耻辱。

    但清原不死,他便一日不能解去心中郁气。

    “八重天之境,最重心境,若是清原不死,道爷只怕要心生魔障,无望突破。”

    正阳长长吐出一口气,恨恨咬牙道:“临东事后,他身负重伤,短时日内难以痊愈,在此期间,正是杀他的最好时机。否则,以他道行之进益,恐怕就连人仙也都难治。”

    想起当初漓江之时,再想起临东所闻,他不禁叹了一声,这两桩事情相隔才有多久,这清原又踏破了八重天之境,就算是他身为守正道门的真传弟子,都有匪夷所思之感。

    只可惜当日追杀清原过去,到往临东时慢了一步,清原已然逃离,憾而未能再度与之交手。

    这般想着,忽然间,在他前面的鸿业停了下来。

    “师叔,可有什么发现?”

    正阳略有疑惑。

    鸿业沉吟道:“众人分头寻找清原,你我应是最为接近的了。之前我运用浣花阁传来的法门,能勉强感应到清原残留的气息,但如今似乎失了源头,难以追索……像是他获得了完整的干坤封闭之术一般,全数收敛了气息。”

    正阳怔了一怔,旋即大惊。

    鸿业说道:“你去禀报鸿烁师兄,我传讯于掌教真人。”

    正阳心中凛然,立时动身,化作一道光芒,破空而去。

    ……

    “全数收敛?”

    鸿烁须发银白,但气息已经不如临东之时那般强盛,似乎也在葛果儿手中受了伤势,他沉吟良久,说道:“问一问浣花阁那边,不过,敛息之术也不见得就只有浣花阁的干坤封闭之术,例如本门的抱婴功也属其类,而朝真山乘烟观,毕竟也是仙家道派,或许也传有敛息之术。”

    顿了顿,鸿烁沉声道:“也罢,待我再费些代价,寻到他气息消失的地方,就算他真是有什么敛息之术,也逃不远的……以那个地方为中心,八方搜索,他逃不掉的。”

    正阳略微点头,顿时退去。

    他看着前方鸿烁师叔脸色苍白,不禁想起了正一师兄。

    以正一师兄的仙根道骨,在感应方面要胜于寻常人仙,就算是鸿烁师叔不惜自损所换来这一时三刻的极强感知,也未必就胜过正一师兄在平常时候的敏锐感应。

    只是正一师兄,不知为何,追杀清原多年,反而错过了临东之事。

    “正一师兄超凡脱俗,早些多年前,就通晓真相,故而,一心要杀清原,灭除变数,他若得知此事,就算相隔再远,也能赶到……以他的本事,到了临东,清原如何能逃?”

    正阳微微皱眉,心中暗道:“只是不知师兄如今又在何处?”(未完待续。。)

章六六八 三危之山

    三危之山。

    清原踏足其中,顿觉与外界相隔。

    他朝身后望了一眼,虽然只隔一步,却如相隔两界,只是,隐约还能感应到身后的几分变化。

    “约莫……比千丈崖下稍微高明些许?”

    清原大约察觉,身在这里,似是如同身在千丈崖下那般,与中土隔了一堵墙壁,只是眼前这堵无形的墙壁,要比千丈崖那里的石壁,厚实了十倍不止。

    “胜千丈崖十倍,但作为洞天福地,本应隔绝外界,绝不仅是如此。”

    他这般想着,站在这片山脉当中,徐徐行走。

    他如今身在这洞天福地,比起身在外界,可算是稍微安稳一些,但还未能真正安宁下来。

    自己能入这洞天福地,其他人只要寻得方法,也能入得这洞天福地。

    清原在外界消失,而以各方修道人的奇妙手段,未必不能寻到他消失不见的确切位置,只要寻到了这个位置,就极有可能发觉这座洞天福地。

    “虽说这三危之山难以寻得,须得从东面望西,以神光西照,才能显现出来……但各方人物,绝非等闲之辈,或是性情聪慧,或是感知敏锐,或是恰好得知此处有着洞天福地,也或是从典籍之上,知晓当年朝真山祖师来过这里。”

    清原心道:“各种人物,各种变化,都极有可能。”

    清原并不认为他在这里,就可以瞒过众人。

    或许再过片刻,就会有人寻到清原消失于人世的地方,然后过一段时日,会有人察觉此处有洞天福地。

    一旦发现此处有洞天福地,自然会寻到踏足此处的办法。

    而那时,若是不能把这入口关闭,三危之山便是任人来去的地方。

    别人或许难以探知这三危之山的所在,但在清原眼中,这种地方,定然是瞒不过守正道门的人物。

    “山川、流水、草木、岩石、尘埃、飞禽走兽等等方面,都是这山中的轨迹。”

    “我只有将这里的一切纹理,尽数探查清楚,才能把这座三危之山的一切都在心中推演清楚,从而算出该用什么样的手法,才能跟这座山脉的各种纹理相合,继而加以操纵,关闭入口。”

    “这绝非易事,就算悟性极佳,就算人仙之辈,只怕也要十年八载的光景,甚至数十上百年也说不定。”

    “但我没有多余的时日了。”

    清原微微闭目,他将踏入洞玄楼的阳神,尽数释放出去。

    六月不净观注重于阳神这一方面,在洞玄楼这一步,有着其他功法难以相提并论的绝妙之处,论起阳神的感悟,纵是半仙也犹有不及。

    他在山河楼时,能观看山河地势,从而借助山河之地势,如今踏足洞玄楼,不仅一眼看透山河玄理,更是有着看清天地玄妙的本事,就算不去借用大势,施展本领起来,也比往常,更具玄机妙理。

    而他借助风雨,山河,地势等等方面,更是远胜之前。

    仗着洞玄楼,他在这洞天福地之中,会有极大的优势,连人仙之辈都难以相比……或许,能让他在短时日之内,悟出关闭东面入口的法门。

    只是所谓缩短时日,怕也有限。

    毕竟,不谈其他方面是何等艰难,单是这些飞禽走兽,便是极大的变化。

    行走于土地上,脚印便是新的痕迹;饮下一口河水,便会让河水少了一些;吃了一些花草树叶,就会让这里生机减少一点;捕杀一头猎物,就会让这里少了一头生灵。

    这一点一滴的变化,时刻改变。

    想要悟出能够操纵这里的法门,就必须把所有变化都纳入其中,否则,只要有一头生灵吃了一片树叶,就是一点变化,之前所有的推演,都前功尽弃。

    “生灵……”

    清原忽然怔了一怔,他从踏足这里,就一直察觉有些古怪,但因为疲累不堪,着实难以在瞬息之间反应过来,此刻心中想起那些极可能引动变化的飞禽走兽,顿时有灵光闪过,“这里……生灵绝迹?”

    自踏足这座三危之山以来,他便没有见过一个生灵,没有飞禽走兽,没有蝼蚁虫豸,看似草木生长,生机勃勃,实则,只有草木生长,没有鸟叫虫鸣。

    这是一种另类的死寂。

    甚至,连风都不可察觉。

    这里如同画中的景色,静止不动。

    “怎么会这样?”

    清原低语出声,实际上,这样的场面,对他而言,自是再好不过,少了飞禽走兽的无数种变化,将会让他掌控这座三危之山的难度降下许多,从而耗费的时日,也会减少许多。

    或许三年五载,便可掌握这三危之山。

    当然,对于清原如今的处境而言,三年五载还是太长了些。

    可清原此刻忧虑的,并不是这三年五载,而是这个地方,为何会生灵绝迹?

    “洞天福地当中,实如小千世界,寄托于大天地,自成一方小天地,而小天地内中的一切,实则与外界大天地无异,足能衍化生灵,而内中生灵,亦是足以繁衍生息。”

    “但这里为何生灵绝迹?”

    “莫非这就是三危之山不曾被人所得的原因?是这座三危之山难以被人挪动?还是此山另有古怪,导致浣花阁和朝真山,都弃了此处?”

    他为人谨慎,不敢轻易涉险,思虑颇多,一时间,万千想法俱都在心中闪过,最终还是一咬牙,心道:“事已至此,我也再无退路,只能谨慎提防,不要大意。”

    他深吸口气,寻了个地方,盘膝坐下,安心打坐,以黄庭仙经恢复法力,以六月不净观温养阳神。

    而古镜悬在头顶,避免变化。

    至于他手中的玉如意,则顺手一挥,游走各方。

    玉如意乃是本命至宝,在清原手中,如臂使指,运转在外,也如眼目一般,可以观测各方。

    ……

    外界白云流转,时日匆匆,转眼已过两日光景。

    两日当中,已经有人寻到清原最后气息的消失之处。

    在这个地方,有过许多修道人,来来往往。

    有人驻足许久,然后认定这清原是有了纯粹的敛息法门,然后前往各方追杀,生怕被他逃得远了。

    而另外有人,则未曾离去,在原处寻找蛛丝马迹。

    其中有些人,经过两日细想,或是经过翻阅典籍,隐约明白了这里非同寻常。

    但一时间,倒还未有人想到这“洞天福地”四字,毕竟世间洞天福地,多是传遍天下,多是有主之处。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清原也再无半点消息。

    在这两日间,外界风起云涌。

    中土之外的各方修道人,经过这段时日,也大多赶到了中土境内。

    一时之间,中土地界的修道之人,似乎显得颇为热闹。

    如以往真人之辈,神龙见首不见尾,如今在中土地界,便常能得见真人行踪。

    而天杀真君之名,已传遍人世各方。

    只是清原本人,却仿佛在世间消失得全无踪迹。(未完待续。。)

章六六九 天杀真君,山中石碑

    当初漓江之事,清原一日力敌七真人,受得七杀真人之名号。

    而在临东之时,他那日浴血而战,不知斗过了多少位真人,甚至就连人仙都被他拦住,又有九位大真人被他困住,临东白氏家主更是几乎殒命……而此前,例如神山尊者郭金厚,例如宁天林之流,等等八重天大真人,俱都陨落于他手中。

    如今,莫说七杀真人,便是十杀真人之名号,也不甚适合。

    消息流传开来,不足一日,便有了诸般名号,其中最为响亮的,莫过于“天杀真君”之名。

    清原不为道祖所容,道祖即为天地,故而他乃天诛地灭之辈。

    再有临东一事,天下大乱,咒骂清原之人数不胜数,久而久之,便也有了此类名声。

    但真正坐实了“天杀真君”之名的,终究还是守正道门发出的一道诛杀之令。

    但外界风起云涌。

    而清原本身,则藏身于三危之山内。

    身在此处,还谈不上长久安宁,但想来近一段时日,外人难以勘破此处真相,难以踏足此地,清原就不会有太大的危机。

    只见清原盘膝而坐,古镜悬于头顶,镜光垂落。

    他唿吸平缓,一身气息显得十分强盛。

    虽然只过两日光景,但是清原所学不凡,加上洞玄楼的玄奥,可以在修行之时,对于细微之处稍加改变,从而加快恢复的速度。

    时至如今,清原将法力恢复了八成,阳神也不再疲惫,只是在临东一战后的伤势,还颇为严重,只是勉强压制,不至于有所恶化罢了。

    但除却恢复精气神等等方面之外,在这两日之间,他竟然就已凭借那玉如意,将这座三危之山的所有轨迹纹路,尽数探查清出,如有神助。

    “虽说这里没有其他生灵,少了无穷的变化,但两日之间,探清这里一切痕迹,也未免快得太过惊人了些。”

    清原心中极是讶异,但事已至此,想得多了也是无用,旋即便取出古镜,借助这古镜的无穷玄奥之处,推演变化。

    仅仅花费一日,他便用玉如意探查回来的无穷轨迹,推演出了能够与三危之山所有痕迹产生唿应的法门。

    他推演得出法门之后,便迫不及待,想要施展开来。

    “这道法门,能够与三危之山的所有痕迹产生唿应,便如同操纵这座山脉的法门。”

    他深吸口气,暗道:“应是不差的。”

    他运用体内地龙之处,操纵山河大势,施展法门。

    法力徐徐而出,顺着这道繁杂的法诀,将一身法力尽数散出,扩散到整座三危之山,细微至一道石壁上的斑驳纹路,细微到土地之间的尘埃灰烬,似乎都染上了他的法力。

    哪怕推演出了法门,但是要将法力遍及整座山脉,要精细到纹路尘埃这等细微之处,就算是已入洞玄楼的清原,都极为吃力……这还仅仅是因为这座山脉并不大,若是再大一些,就算清原踏足人仙,也是力有未逮。

    “起!”

    随着清原一声厉喝,当即轰隆隆骤响!

    法力遍及每一处,渗透到细微之处。

    这座三危之山当中,立时便有声音,此起彼伏,滚滚响动。

    前方忽有一座山峰,陡然破碎,响彻八方。

    无尽岩石四方溅射开来,烟尘滚滚,天地变色。

    而就在此时,在地底万丈之下,清原未有感知到的地方,忽然便有一物事,轰然升起。

    “这个是……”

    清原面色忽然变化,有着错愕之感。

    他忽然明白,为何两日之间,就能把这座三危之山的一切纹路,尽数摸索清楚,完成了原本预计数年光景才能达成的事情。

    因为,这些轨迹,其实都是表象,所以简单得可怕。

    而从这山中轨迹所推演出来的法门,也不是能够与这山脉产生唿应的法门,仅仅是引出前面那一座石碑的法门。

    是有人动用**力,将这座山脉的痕迹尽数改变,以那一座石碑为中心……这等手法,几乎如偷天换日。

    “这是……朝真山的先辈?”

    清原一步迈出,来到那石碑之前。

    石碑高百丈,宽二十余丈,通体漆黑如墨,似如石质,但清原从先前它破山而出的场面可以推测出来,这石碑材质不凡,比精铁更为坚实。

    漆黑石碑上,闪烁着蓝白星光。

    朝真山乘烟观的传承,便是善于运用星辰之力。

    他目光微凝,运用法力在眼中,忽然便见那石碑上,浮现出了许多文字,若隐若现,如若星光凝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