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澜心-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澜心去掉外袍,坐进水里,舒服地喟叹一声,笑着说道:“宫里有宫里的规矩,我们虽然不懂,可好在有珍嬷嬷和吴公公在,也不算是两眼一抹黑。”

    红绡坐在旁边的小杌子上,用玫瑰花瓣水替澜心清洗头发。笑着说道:“郡主说的是。宫里面都是各司其职的。什么身份的人,就要做什么事情。要是你做了不符合你身份的事情,即便是好心,也没有人感激你。

    要么被人说你逾越,要么嘲笑你土包子。总之,出力不讨好,还落下一个不懂规矩的骂名!”

    “呵呵!”澜心轻笑一声,“宫里的主子多,宫女、太监也多,若是不这样管理的话,岂不是乱套了?入乡随俗,要想在宫里生活地自在些,我们只能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环境。”

    “郡主说的是。好在我们有盼头的。”红绡舀了一瓢玫瑰水,从上到下浇下来,冲洗着那一头浓密的头发,嘴里感叹道:“郡主的头发真好,又黑又密,还特别顺滑。

    冲洗干净后,她拿起一块干净的棉布将其包裹住。轻声说道:“对了,郡主,奴婢昨天在进宫的路上看到红袖了,那个小妮子看到咱们的车队后,拼命地挥舞着胳膊。

    还有春草和杨妈妈,她们也很激动。待册封仪式结束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宫去看看她们了?”说着,说着,眼圈儿不禁红了。

    唉!想起红袖那湿润的眼眶,澜心的心里也是一酸,叹息道:“她们三个人只身来到京城闯荡,也是挺辛苦的。只可惜,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出宫的。这也是为了她们的安全考虑。”

    其实,澜心比谁都着急出宫一趟。因为宫里耳目众多,所以,冰姑姑几人只好留在了宫外。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形如何,有没有和最早送进京城里的人联络上。

    可惜,现在时机不对,不能贸然出宫的。

    “哦!”红绡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郡主做事一向思虑周全,只要听从安排便好了。

    澜心沐浴过后,转过屏风走了出来,只见一排的小宫女捧着衣物和首饰站在那里侯着。一个年纪稍大一些,大约有三十多岁的做管事打扮的宫女对着澜心屈膝行礼,笑盈盈地说道:“奴婢芳缨见过郡主。奴婢是奉尚衣局掌事之命,前来给郡主送衣服和首饰的。”

    “见过郡主。”其他小宫女也屈膝行礼,齐声说道。

    “大家都免礼吧。”澜心笑着招呼道,“芳缨姑姑辛苦了。”说着,向身后看了一眼。

    珍嬷嬷会意,从袖口里掏出一个荷包,递到芳缨的手里,笑着说道:“芳缨姑姑辛苦了!这是我们郡主的一点心意,留着姑姑及各位喝杯热。”

    “多谢郡主,多谢珍嬷嬷!”芳缨接过荷包后,笑着向澜心和珍嬷嬷道谢。并且,不动声色地捏了捏荷包,发现里面的东西不多不少,中规中矩的。眼睛转了转,心里不禁对澜心和眼前的珍嬷嬷有了新的计较。

    对着澜心屈膝见礼道:“这是尚衣局给郡主准备的吉服。”说着,侧开身子,指了指跟在她身后的几个小宫女,笑着说道,“还请郡主试穿一下,若是有什么地方不妥之处,奴婢也好替郡主修改一下。”

    澜心淡淡地扫了一眼跟在她身后的几位小宫女,以及她们托盘上的东西。最后目光落在了芳缨的身上,笑着说道:“那就有劳各位了。”

    芳缨脸上的笑容不由得一僵,为何这位从乡野来的郡主的身上,竟然会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呢?一瞬间后,她便重新恢复了自然,笑着说道:“多谢郡主体谅!”

    小宫女们得到暗示后,便走上前,忙而不乱地替澜心穿上吉服。芳缨看着张开双臂,面色平静,任由着小宫女跪在地上替她整理裙摆的澜心,心里一阵复杂。

    “哇,真漂亮!”红绡啧啧有声地说道,“郡主,回头奴婢一定要替您多缝几件这样颜色的衣服。”

    “也不怕芳缨姑姑笑话你!”澜心嗔怪地瞪了她一眼,“真是个口无遮拦的小丫头。”

    红绡脸红地吐了吐舌头,赧然地看了芳缨一眼。

    芳缨笑着说道:“这位姑娘说得没错,郡主······”

    “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她的话。

第六百四十六章 撕裂

    一袭瑶红色攒心海棠吉服深浅重叠,粉白色“蝶恋花”抹胸,底下是桃红底色繁复长摆凤尾裙摇曳于地。粉黛未施,却依然明艳动人,俏丽非凡。

    红绡啧啧有声地夸赞着自家的郡主,并且许下“宏愿”,定要替自家主子多缝制几件这样颜色艳丽的衣服。

    珍嬷嬷也被惊艳到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澜心,突然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

    芳缨姑姑行走在宫中多年,夸人自然也是自有一套的。她笑盈盈地说道:“澜心郡主的皮肤细如温玉,再配上这身瑶红色的吉服,简直如天仙下凡一般,真是太漂亮了!奴婢行走宫中多年,还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郡主呢!”

    澜心眼角的余光斜了芳缨姑姑一眼,心里好笑,宫里的人果然一个个都非常狡猾。

    放眼整个大宗朝,统共就自己这一个郡主,以前可不是没有见过么!

    “老奴可是知道的,尚衣局里卧虎藏龙,个个都生的一双巧手。”一直站在旁边的珍嬷嬷欢喜地说道,“这次,还真是辛苦你们了。”说着,从另外一个袖口里掏出一个荷包,准备递给芳缨。

    芳缨眼尖地发现了珍嬷嬷的小动作,心里一阵高兴,这次定会是一个大封红的。嘴上却谦虚地说道:“珍嬷嬷过奖了,还是咱们郡主的气质好。我们尚衣局······”

    芳缨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刺啦”一声响,澜心身上的吉服的两个掖下缝合处裂开了。

    这细微的一声响,仿佛有魔力一般,将屋子里的人都定住了。

    澜心张开着双臂,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似乎是吓到了。可仔细看过去,就会发现,她的眼睛微不可查地转动着,不动声色地将屋子里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屋子里的几双眼睛,或惊诧,或疑惑,或惊恐地盯着澜心腋下的破洞,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吧嗒!”一声,珍嬷嬷手里的荷包掉到了地上,惊醒了珍嬷嬷,也惊醒了其他人。珍嬷嬷惊慌失措地向内室走去,嘴上安慰道:“郡主不必担心,老奴·······老奴······老奴这就去拿针线。

    对去拿针线,给您缝好。您······您别担心,没事的,没事的。”她的脸色惨白,嘴里低喃着,不知道是在安慰澜心,还是安慰自己。

    她在宫里多年,她知道皇上震怒时,会有多少人尸横遍野。想到自己的主子身首异处,血······血······丝毫眼前一片血色,连鼻翼处都充斥着血腥味儿。身子一晃,便向旁边倒去。

    “嬷嬷!”澜心惊呼一声,眼疾手快地将珍嬷嬷扶住。看着珍嬷嬷脸上的两行清泪,心里一阵叹息。

    “对,对,对!去拿针线,拿针线,奴婢也帮忙缝,很快就会好的。”红绡嘴上说着,人也向内室跑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将郡主的吉服缝好。

    “回来!”澜心低声喝道,“遇到点事情就慌了,成何体统?!”

    红绡脚步一顿,慢慢地走了回来,眼睛了还是那掩饰不住的担忧。低声唤道:“郡······郡主!”

    澜心横了她一眼,低声呵斥道:“帮着把嬷嬷扶到那边的椅子上!”

    “是,郡主!”红绡和澜心两人合力将珍嬷嬷扶到了旁边的椅子上,澜心顺手提起茶壶,给珍嬷嬷倒了一杯茶,塞到了她的手里,轻声安慰道:“嬷嬷喝杯茶顺顺气。衣服的事情,你不必担心的。有尚衣局的人在,哪里就劳你动手了?”

    “对哟!”红绡眼睛一亮,眼神灼灼地看着尚衣局的那几个人。

    芳缨姑姑还是呆呆的,不可置信地盯着澜心的腋下,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好好的衣服,怎么就这样裂开了呢?一瞬间,便明白了,自己这是被人陷害了。

    心里一凉,浑身忍不住哆嗦了几下。不,不,我不想死,我不想死的!心里不甘的哀呼着,可是这又该怎么办呢?

    眼角的余光扫到地上摇曳的裙摆,眼睛转了转,看着澜心的背影时,便多了一丝算计。

    而另外几个小宫女,早在珍嬷嬷手里的荷包掉到地上惊醒时,便身子抖如筛糠地跪在了地上。

    澜心将身上的吉服脱了下来,丢在了芳缨姑姑的面前,似笑非笑地说道:“姑姑与其在那里算计别的,还不如想想改如何修复这件吉服吧。”

    芳缨姑姑看着眼前地上的吉服,暗暗地吐出胸口的这口浊气,毫不内疚地说道:“郡主,我们尚衣局的人,做惯了宫里的主子们衣服,向来谨小慎微的。”

    “哦?”澜心坐在圈椅上,接管红绡递过来的茶,轻轻地抿了一口,笑着问道:“听芳缨姑姑的意思,这倒是我的错喽!”

    “奴婢不敢!”

    “不敢?”澜心好笑地反问道,“可我怎么在芳缨姑姑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栽赃、陷害的痕迹呢?”

    “郡主······”

    澜心轻声打断她的话,轻声问道:“难道是我看错了?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冤枉。”

    澜心没有错过芳缨眼睛里那一闪而逝的亮光,继续说道:“宫里的主子们,穿尚衣局的衣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可是乡下过来的这个野丫头,竟然将那么好的衣服给撑坏了。”

    芳缨姑姑心里一惊,忍不住诧异地抬起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澜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声音低柔地说道:“你应该庆幸,我这是在凌波殿里就让这身衣服‘露出了破绽’,可要是到了金銮殿上,我跪拜行礼的时候。动作幅度比现在的还要大。

    当着皇上以及文武百官的面儿,发出一声‘刺啦’的声音,姑姑觉得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依着皇上的脾气,你们尚衣局是什么样的下场,不用我多说吧?!”

    芳缨姑姑浑身一激灵,整个人如坠冰窟一般。而另外的几个小宫女更是吓得脸无血色,有的人甚至开始“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计

    芳缨到底是混迹宫里多年的老人,很快便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低声说道:“郡主说的是,只是······恐怕郡主的名字会家喻户晓的。”

    这是说自己在金銮殿上出丑的事情会被传得沸沸扬扬的,自己也会名声扫地的。

    澜心不以为意地淡笑道:“芳缨姑姑与其在这里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不如看看这件衣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吧。能成为尚衣局的管事姑姑,想必在针法上也是有些造诣的。就是不知道眼力如何了?”

    红绡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澜心,见自家主子没有反对,也屁颠屁颠地凑过去,伸着脖子好奇地看着。只可惜,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而芳缨姑姑倒是不同了,她将衣服翻转过来,一眼便看出了问题所在。也正是宫里常用的陷害别人的手法。这种手法很巧妙,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甚至正常的穿戴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是动作幅度大时,必然会开裂的。

    澜心看着芳缨不断闪烁的目光,淡笑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姑姑能看明白的东西,自然也会有人看明白的。姑姑在宫里混迹多年,心里应该很清楚。在这个皇宫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芳缨姑姑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已经有汗珠顺着脸颊淌下来了。手指颤抖地抚摸着手里的衣服,不仅仅是生气一大早晨,就被人坑了。还有,她没有想到这位澜心郡主竟然这样不好拿捏。

    “姑姑,姑姑。”有一个小宫女轻轻地拽了拽芳缨姑姑的衣袖,眼睛红肿地抬起头,声音颤抖地说道,“不如······不如······不如我们一起缝上吧。”

    “是呀,是呀,姑姑。或许这样还会有一线生机的。”另外有个小宫女哽咽地附和道。

    芳缨抬头看了一眼澜心,“噗通”一声便跪到了地上,面色悲戚地说道:“郡主明鉴,这身衣服绝对不是奴婢所为。还请郡主大慈大悲,救救奴婢几人吧。

    若只是奴婢一人也就罢了,可是·······可是她们,她们都是刚进宫的孩子,豆蔻年华,天真浪漫,郡主······”

    说着,头重重地触在地上。那实实在在的声音,让澜心都觉得头疼。后面的几个小宫女更是身子颤抖着叩头。

    “唉!”澜心叹息道,“姑姑让我如何帮你们?”

    听到澜心的语气有所缓和,芳缨姑姑心里一喜,声音颤抖地说道:“奴婢不敢奢望郡主出手,只希望珍嬷嬷能够去跟常公公说一声,能否缓和一下。这样奴婢们,也会拼尽全力将吉服修好。”

    澜心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觉得好笑。这宫里的人,心眼儿真是多,说一句话就这样绕来绕去的,还真觉得自己这个土包子好糊弄是吧?

    澜心温声细语地问道:“姑姑的意思是,让珍嬷嬷去求皇上,让册封的时间向后拖延一下,你们也好有时间把衣服修好,对吧?”

    “是,郡主。”芳缨姑姑点头说道,“多谢郡主!奴婢以及······”

    “行了,你先别着急感谢。”澜心摆手打断了她的话,好奇地问道,“不知道姑姑觉得,拖延多长时间够用呢?”

    芳缨姑姑抬起头,眼睛转了转,认真思量了一番后,说道:“一刻钟!一刻钟便好了。”

    “一刻钟的时间,够吗?”澜心挑着眉头,担忧地问道。

    芳缨姑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甚至刚才还战战兢兢的那几个小宫女也都抬起了头,红肿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只要有时间将吉服修好,即便是回去后,挨一顿板子,也比丢了性命强。

    “够的。”芳缨姑姑眼神认真,语气坚定地点头说道,“一刻钟的时间,虽然紧了些,但是奴婢几人拼尽全力,也是可以的。”

    珍嬷嬷急得脸上的汗都下来了,她用力地吞了吞口水,对澜心说道:“郡主······郡主,老奴······”

    澜心冲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她急得眼睛都红了,“郡主,您放心,老奴和皇上之间的情谊······不是·······真的·······郡主!”

    看着澜心那平静无波的眼睛,嘴唇蠕动着,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说出来。心里着急,手上的茶杯也拿不稳了。

    澜心那柔若无骨的小手轻轻地敷在了珍嬷嬷的手上,示意她稍安勿躁。真正的情谊,不是这样挥霍的。

    见珍嬷嬷脸上慌乱之色渐渐地平复下来,她转头笑着对芳缨,讥讽地说道:“芳缨姑姑这副即便是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的样子,还真是令人感动呀!”

    芳缨姑姑的脸色一僵,没有想到澜心竟然说翻脸就翻脸。她沉声问道:“郡主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澜心轻声反问道,“芳缨姑姑对我玉澜心还真是看得起呀!皇上乃九五之尊,你不会不知道吧?”

    你觉得皇上的金口玉言,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郡主而改变吗?再者说了,册封的时辰都是由钦天监推算出来的,误了吉时,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宫里的人都是通透的,澜心短短的几句反问,那几个小宫女面如死灰地瘫坐在地上。

    芳缨姑姑深吸一口气,脊背挺直,眼睛里充满了仇恨,咬牙切齿地说道:“奴婢怎敢小看郡主呢?郡主既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弊,为何要耍弄奴婢等人,错过修补吉服的时辰呢?”

    还真会倒打一耙呀!

    澜心好笑地问道:“从吉服破裂到现在,芳缨姑姑又做了些什么?!吉服放到你手里这么长时间了,你可把心思放在如何修补吉服上面?

    再者说了,这修补过的吉服,可是不吉利的。不知道芳缨姑姑是在咒我玉澜心呢,还是别有用心?”

    芳缨姑姑心里一颤,声色内荏地说道:“澜心郡主不要血口喷人!这么大的罪名,奴婢可是承担不起的。”语气一挑,好奇地问道,“难道郡主就不担心误了吉时了吗?”

第六百四十八章 焦急

    芳缨姑姑在皇宫里混迹多年,也不是吃素的。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优越感,真心没有将澜心放在眼里。尤其是发觉绕来绕去,竟然被澜心耍了一通时,心里更是如猫抓一般难受。

    她嘴角微翘,眉头微挑地问道:“郡主,难道你就不担心耽误了吉时吗?”语气微扬,似乎非常好奇澜心的态度,实则充满了挑衅。

    澜心轻抿了一口茶,淡笑道:“这里是皇宫,不是玉王府。”

    “什么意思?”芳缨姑姑紧蹙着眉头,下意识地问道。

    澜心微笑着解释道:“道理很简单,在皇宫里,皇上是这里的主人,而我不过是这里的一个过客而已。”

    芳缨眨巴着眼睛,一脸疑惑地看着澜心。红绡和珍嬷嬷也是不明所以地看过来。

    澜心轻轻晃动着手里的茶杯,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看着芳缨那蹙着的眉头,好心问道:“还是不明白?”

    不明白!芳缨轻轻地摇摇头。

    澜心笑着说道:“那我就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在江州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邀我去府上赴宴。当我到了府上以后,她将宴会的地方设在湖边的一个小亭子里。

    凉风习习,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她府上的茶点也甚合我意,酒菜也十分美味。只是后来,上了一道她们府上的厨子做的最拿手的鹌鹑蛋莲子甜汤。

    我只喝了一勺便放下了。我的朋友纳罕地尝了一口,也放下了勺子。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厨子那天不在状态上,把糖放多了,令汤甜的发苦。

    再后来,听说我的那个朋友将那个厨子辞掉了。想想那个厨子在她的府上也呆了十多年了,就因为一次失误而失去了好差事。”

    “若是那次失误在平时也就算了,或许会看在多年的情分上饶恕了她。可她偏偏搞砸了主子的宴席,让主子丢脸。这样的人,试问有哪个主子容得下呢?”红绡站在一旁,不急不慢地说道。

    “啊!”芳缨姑姑惊呼一声,瘫坐在地上。嘴唇颤抖着,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宫里的捧高踩低,明争暗斗的事情多了去了。

    芳缨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存环境。所以,她习惯地将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将自己摘出去。这种自以为很高明的手段,却恰恰打了自己主子的脸。

    皇上乃一宫之主。只有他不想知道的,没有他不知道的。眼下又在慈宁宫,又如何能瞒得过耳聪目明的太后呢?

    芳缨姑姑面如死灰地看着坐在那里,一派闲适的抿着茶的澜心。嘴唇颤抖着,有心想开口求情,可嗓子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般,发不出声音来。

    珍嬷嬷到此时才明白过来,自家郡主竟然被人作筏子了。心里真是又气又无奈。

    澜心见珍嬷嬷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湿了,轻声说道:“嬷嬷走一趟,去将炉子上的燕窝粥端过来吧。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我也饿了。”

    呃?珍嬷嬷诧异地看了澜心一眼,低头看着自己身上被汗湿的衣服,脸不由的红了。急忙歉意地说道:“老奴真是失礼了。这就去,这就去。”

    澜心见珍嬷嬷的眼神晃了晃,低声提醒道:“嬷嬷快去快回,我饿了。”她语气坚定地提醒到。

    “郡主!”珍嬷嬷的脚步一顿,那复杂的语气中蕴含着焦急、乞求和心疼。

    澜心面色平静地说道:“我饿了!”语气平淡却毋庸置疑。

    “是,老奴知道了。”珍嬷嬷答应一声,无奈地叹了口气,唉!

    澜心的目光在珍嬷嬷的背影上顿了一下,才慢慢地收了回来。

    珍嬷嬷离开后不久,芳缨姑姑拿着那点破损的吉服和托盘上的那些首饰,带着那几个小宫女也急匆匆地离开了。

    一缕晨曦冲破云层,洒向了大地,驱散了晨间的浓雾。

    吴公公身穿太监服,手里抱着拂尘,一动不动地站在凌波殿门口,似乎和廊下的红漆的柱子融为了一体。无论是珍嬷嬷出门,还是芳缨姑姑带着小宫女们急匆匆地离开,他都视而不见。

    红绡扫了一眼不远处的沙漏,眼睛里闪过一丝焦急。偷眼看了自家主子一眼,嘴唇蠕动了几下,想说点什么,又担心给自家主子添堵。只好默默地垂手而立。

    澜心眼角的余光扫到红绡欲言又止的样子,低声安慰道:“不用担心,有人会比我们还要着急的。”

    太后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早起,到小佛堂里,诵读一段经文。而且,这段时间里,就是天塌下来了,也不许打扰她。

    她跪坐在金黄色的蒲团上,手里捻着佛珠,双目紧闭,面容祥和。檀香萦绕,心里一片宁静。

    桂嬷嬷面色平静地站在小佛堂的外面,衣袖下的双手不住地搓着,眼睛不时地望向沙漏。

    “吱呀”一声,小佛堂的门由内到外被拉开。桂嬷嬷屈膝行礼后,急忙上前扶住了太后的胳膊。嘴唇敷在她的耳边,低声地将凌波殿的事情说了一遍。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太后的脚步一顿,转头看向桂嬷嬷,平静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凌厉。

    桂嬷嬷的心一颤,似乎从太后决定搬到慈宁宫来,不再理事起,就没见过她发这么大的火儿。她僵硬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守着凌波殿的小宫女过来禀告的。”

    太后老佛爷的目光顿了一下后,便没有再说话,一路沉默地走进了前殿,坐到紫檀木椅上,接过桂嬷嬷捧过来的茶,轻轻地抿着。

    主仆多年,桂嬷嬷对老佛爷是最为了解的了。她知道老佛爷这是真的生气了。她心下虽然着急,可也不敢多说,更不敢表现出来,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

    唉!不知过来多久,太后老佛爷放下手中的茶盏,无奈地叹息了一声。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墙角高几上的沙漏,沉声说道:“找人将这件事情透露给未央宫里的皇后娘娘知道。”

    老佛爷这是不打算过问这件事情喽?

    “是,老佛爷!”桂嬷嬷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去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未央

    未央宫

    “贱人!”皇后娘娘狠狠地将手里茶盏扔了出去。“哗啦”一声,那雨过天晴青花瓷茶盏碰到了殿内的柱子上,顿时四分五裂。

    “娘娘息怒!”珍珠瑟缩一下,战战兢兢地跪在了地上。其他手里捧着托盘的小宫女们也跟着跪到了地上。

    “禀皇后娘娘·······”小宫女刚挑帘进来禀报,被皇后娘娘一个凌厉的眼神一扫,吓得一哆嗦。硬着头皮,怯生生地说道,“大公主过来了。”

    “瑞儿?!”皇后娘娘的胸口不住地起伏着,微皱着眉头,语气阴晴不定地问道,“她怎么过来的这么早?”眼神意味不明地盯着殿门口的帘子。

    “母后可是说过,让儿臣来您未央宫用早膳的。怎么,母后反悔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大公主那爽朗的笑声飘进来,皇后娘娘的眼睛转了转,想起了昨天晚上临睡前,是这样吩咐的。面色缓和,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和蔼的笑容。

    “见过大公主。”小宫女们挑开帘子,屈膝请安。

    “都免礼了。”大公主笑着说道,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

    大公主是皇后和皇上的第一个孩子。当年皇上与皇后成亲一年后,便诞下了大公主。这对于处境艰难的三皇子府来说,却是一件喜事。

    就连先皇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跟着松了口气。毕竟生下一个女孩儿后,盯着三皇子府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高兴之余,先皇吩咐内务府,按照惯例,打赏了三皇子妃和大郡主,随意在纸上写了一个“瑞”字,也算是赐名了。

    也就当时一干人等被先皇那随意的态度蒙蔽了。仔细想来,先皇的孙子孙女众多,又有那个孩子得到了他亲手赐名呢?

    大公主陈瑞的眉眼间和皇上更为相似一些,她身穿一身杏黄色的宫装,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看到殿里的情形,脚步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走到皇后娘娘的身边,挽着她的胳膊,笑盈盈地问道:“这是怎么了?是谁惹母后不高兴了?”

    唉!皇后娘娘长叹一口气,对着珍珠吩咐道:“你亲自去尚衣局,告诉东嬷嬷,亲自将吉服送到凌波殿去,若是耽误了吉时,让她提着脑袋来见我!”

    皇后娘娘语气平和,却句句透着狠戾。

    “是,娘娘!”珍珠不敢耽搁,答应一声,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有人竟然对吉服动了手脚?难怪母后生这么大的气?!

    大公主挥手让人出去,小宫女们默默地行礼退了出去,并轻手轻脚地将茶盏的碎片收拾出去。大公主倒了一杯茶,轻轻地放到了皇后娘娘的手中,轻声说道:“母后,别为那起子小人生气,不值得的。”

    皇后娘娘接过杯子,轻轻的抿了一口,便将茶杯放到了旁边的桌案上。拉着大公主的手,示意她坐在旁边。烦躁地抱怨道:“这个澜心郡主真是没有好事儿!

    她这一进宫,便搅得宫里不得安宁。这一大早晨的,也不让人清净。还有老佛爷,这件事情就出在慈宁宫里。可她偏偏要让人将消息透露过来。”

    大公主听到皇后娘娘编排太后老佛爷,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小徐氏在五皇子府出事后,徐氏族里的人便把目光盯到了三皇子妃这边。见到她生下一个女儿后,不但没有受到冷落,还得到了赏赐。

    对此,徐氏族里的人的心里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三皇子妃至今没有失宠,忧的是,只生下一个女儿,三皇子将来若是嫌弃了该怎么办?

    于是,众人聚到一起商量着对策,几乎把头发全都熬白了,才想出一个自认为完美的主意,那就是从族里选人送进三皇子府中来,巩固地位。

    当年,皇后娘娘看着一个个貌美如花的族妹在自己的眼前晃荡。纵然心再宽的人,也受不了的终于受不住压力,病倒了。

    太后老佛爷知道此事后,派人去徐氏族里训斥了一番。然后怜惜大公主,将其抱到宫里照顾着。所以说,大公主从小长在太后的身边,对太后是真正的儒慕之情,而对皇后也不过是尊敬有余,儒慕不足。

    她眼睛转了转,轻声说道:“皇祖母自从搬到慈宁宫那一天起,她就没有想过再插手后宫之事。”

    皇后娘娘抬头看了大公主一眼,垂下眼帘,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对徐家,也就更多了一份怨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