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意听了,思量片刻,然后叫来管辂:“道友,说不得我二人要齐力对敌。”

    管辂欣然同意,二人各自招来自家坐骑,李意骑的是一只梅花鹿,管辂坐的是一头花斑豹。

    二人辞了魏主,带着数千精兵,冲出营去。

    魏主也有意看神仙斗法,便传令摆驾长安城头,就在城垛上观看。

    李意二人来到蜀军阵前,孙旭尚未收阵,正静待二人到来。

    “道友,既有如此道行,必知天时,为何强要逆天行事?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他日天劫到时,岂不可惜了这一身道行。”管辂这还是第一次跟孙旭对阵,他打算着兵不血刃地劝降孙旭。

    孙旭却没有理会管辂,而是看向了李意:“当年先主兵败夷陵,是不是你们从中作梗?”

    李意一愣,立马吼道:“刘玄德不识天时,强要复汉,此事不为天地所容,与我等何干?反倒是足下,如今水德当灭,金德当兴,足下却以高深道行阻碍更替,不怕上天降罪吗?”

    他生于汉文帝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岁,夷陵之战前,刘备曾向其询问吉凶。

    李意乃索纸笔画兵马器械四十余张,画毕便一一扯碎。又画一大人仰卧于地上,傍边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大“白”字,遂稽首而去。

    后来之事,都如他所料。

    至今他还以此事为荣,常常与旁人炫耀。不想今日被孙旭揪出,言语间似是说他们不该阻拦刘玄德伐吴,他岂能赞同孙旭所说,当然要训斥一番了。

    言毕,冷笑道:“你若是知时务,快去奏知蜀主,早纳降表。万事全休,若敢迟延,我定然让此地成为你等葬身之地,一如刘备败于夷陵!须知三国归于金德乃是上天旨意,你如今仗着一点道行便强渡渭水,硬取扶风,不怕五雷轰顶吗?”

    孙旭却是不语,只是轻蔑地看着两人。

    李意大怒,催开梅花鹿,又幻化出一条龙头拐杖来,照着孙旭的头面就打过来。

    这龙头拐杖可不是凡物,乃是王莽篡汉时李意斩得一条巨蟒后,用其身躯所化。

    见李意来打,孙旭右手迎风一招,便有一柄长矛出来,长矛轻轻一格便将拐杖架开,二人就交起手来。

    孙旭本就是群仙之主,不管本界异界,凡是修道众人,天生便矮了他一头。就以如今而论,他手中那柄长矛就如同是一条神龙一般。

    这一顿打,直打得李意一身是汗,根本无力招架,在梅花鹿背上气喘吁吁。

    管辂见了,也顾不得以多欺少之名,催动花斑豹就上前加入战团。

    然而,即使二人联手,对上孙旭,也是处于完全的下风,不多时的功夫,李意身上的道袍便多了几个口子。

    李意暗想:“怪不得这小子能助蜀军扭转乾坤,这一身大力,莫说凡界,便是修道界也难觅敌手。如今与他真杀真砍,谅难取胜,何不祭了法宝杀他!”

    正想时,见孙旭一矛搠来,李意连忙侧身躲避,阴兮兮一笑,遂伸手在怀中取出一个玉盘。稳住身形后,把头点了三点,又摇了三摇,而后将那玉盘用力往天空中一抛。

    那玉盘被抛在半空之中,不曾落地不说,反倒立在空中,逐渐响起哗啦一片的声响。

    孙旭虽然仍在跟二人交战,可是这周围所有事物的动态他都看得真切,只见那玉盘上刻有诸多飞禽走兽,随着那阵声响响起,上面忽的一只飞禽抖动起来。再看时,早已掉下一个活蹦乱跳的红羽雕来!

    待那红羽雕落下来之时,早已化作一团火,照得上下通红,烟飞焰烈,径直朝着孙旭而来。

    关兴等人见孙旭下有李意、管辂二人缠斗,上有火雕攻击,不禁有些担心。

    忽的,孙旭身前出现一尊神将,此人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

    神将走向前去,照着那个红羽雕轻轻的一晃宝剑,火雕大一声叫,重新变回一个玉鸟,飞到那神将手中。

    还不待蜀军众人高兴,只听得又是一声响,那仍在空中的玉盘又飞下来一直火红的老虎来,朝孙旭后背扑去。

    这时,孙旭身后又现出一尊神将,只见此人与刚才那神将面目相仿,只是手中所持的乃是一柄混元珠伞,伞上面各种宝石、明珠相串,形成“装载乾坤”四个字。

    这神将也是向前,将伞一晃,那火虎也被收走了。

    众人见神将收了火虎,都紧盯着那空中的玉盘。

    果然不出所料,只听得又是一声响,玉盘中飞下来了一条血红的火蛇来,直朝孙旭前胸而来。

    这火蛇还未逞凶,便被又飞在空中的一物吞在口中。

    众人视之,却是一头大如白象、肋生飞翅的紫金花狐貂,待收了火蛇,此貂便回转孙旭身侧。

    此时孙旭身侧又多了一位神将,花狐貂便窜入了此人腰间的一个宝囊之中。

    火蛇刚收,那玉盘中却又落下一头火龟。

    火龟还未动静,众人便听到一阵急促的琵琶声,随后便见那火龟应声落地不说,仍在空中的玉盘也“咔嚓”一声碎掉了。

    管辂、李意见了,都是吓得魂飞魄散,也不跟四天神见礼,径直回归本营去了。

    孙旭也不阻拦,只是跟四个天神道:“有劳四将为我护法。”

    那四人听了,慌忙下拜道:“小神分内之事,何须至尊道劳?此间无事,小神回转天界去也。”说罢,四人脚下各升起一朵祥云,飞升云霄去了。

第234章 李意焚香请紫虚

    原本曹睿跟管辂、李意二人商量好了,只要他二人一归本阵,魏军大队便一掩而上,攻杀蜀军大营。

    可那是基于李意他们取胜的基础上想的,如今管辂二人败阵,魏军却没有改变策略,一齐催骑领众,摆旗呐喊,竞奔蜀营而来。

    曹睿在城头观战,自然清楚地看到李意二人败阵。念及蜀军劳师远征,不占优势,魏军又是以逸待劳,又是守势,如今出击,都是牟足了劲要建功立业的。

    因此,曹睿自觉大魏兵强马壮,那西蜀单凭军力不是自己对手,便也没有阻止。

    孙旭见状,暗自和关兴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在马上念动真言,用了个《六甲天书》中的遁甲法,在魏军和蜀营之间布了一处奇门遁甲。

    但说这道术一使出,魏军便觉自己的身形和周围景物有些异样。随即便觉不对,眼看蜀营不远,可是不管如何催军前进,都是越赶越远,那座营盘只在目前,离有数丈地,再也不能赶到。

    众将只赶得气喘力乏,片刻后许仪大惊道:“不好了,又是那孙贼的法术?这又是弄甚么虚玄?”

    郭淮是个凡人将军,闻言忙道:“两个仙长似乎没能在孙旭手中讨到便宜,莫要中蜀军的奸计,快走罢了!”

    众将闻言,这才发现跟事前说好的不一样,连忙传令退兵。

    而此时,关兴早通知了诸葛亮,又知会了汉军将领,见魏军深入重地,已成死局,顿时金鼓齐鸣,摇旗呐喊,围困上来。

    孙旭看得分明,见蜀军已经布置妥当,便将营外的遁甲撤去,另布置了一处遁甲法。

    魏军众将忽然发现自己身边的景物又是一变,上一秒还离自己数丈之地的蜀营,此刻已经身置其中,四面八方都有蜀兵,正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围将上来!

    魏军众将大惊失色,哪里还敢接战,都是落荒而逃。

    关兴、姜维等毫不迟疑地赶将下去,一场大杀,将魏军人马伤亡了十之六七。

    许仪、郭淮等将虽并力杀出重围,可汉将岂会放过他们,紧紧地跟在后面追赶而去。

    然而,许仪等人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退却,还没走多远,便见了一座营盘。

    郭淮抬头一看营盘的旗号,大叫:“不好,我等怎么撞进了诸葛亮的中军营盘?”

    众将闻言也抬头一看,见辕门里刀枪密布,剑戟如林,不敢往那里走,一齐转马又往正东逃命。

    正走之间,再一看,又见一座营盘,仔细一看,又是诸葛亮的中军营盘!

    众人摸不着头脑,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只好掉头再往南逃走。

    可走未数里,仍旧碰上了一座蜀军营盘,只得再次圈回马往北边跑……

    ……

    而孙旭那边,许仪等一齐舍命奋力,杀出重围去了后没多久,孙旭又折腾了魏军一阵,也就放那些残兵败将走了。

    因汉军大获全胜,诸葛亮早已高高兴兴地备筵庆贺去了。

    ……

    却说许仪等败进魏营,查点将士兵卒,伤亡许多,都是齐至魏主座前请罪。

    曹睿叹道:“不干卿等之事,方才朕在城头若是喝止卿等出击,岂有此败?”

    正说话间,却见李意、管辂二人回来参见曹睿。

    先前时,曹睿见两位道人意气风发、仙风道骨,抬手间招来异兽为坐骑,这才下座迎接、礼遇再三。

    可是方才在长安城头,魏主将两方交手看得一清二楚。如今不止一死两败,还牵累魏军丧师,不禁有些怠慢于他们。

    如今见了两人参见,曹睿也没有太过礼遇,只是僵硬地略微欠了欠身子道:“真人请坐。”

    二人听了,自然品出魏主言语中的不待见,也觉颜面无光。

    李意没奈何,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

    曹睿见了,也不叫吃茶,也不传备膳,开口就问道:“真人上阵,胜负如何?”

    李意和管辂听了,只羞得面红耳赤,勉强答道:“陛下明知故问,方才战场上大败亏输,便无将官来报,陛下在城头也看清楚了。只因孙旭神通广大,请动上界仙神下界,破了贫道法术。贫道不能取胜,败阵而回,还惹得魏军失利。

    不过陛下宽心,贫道定然改谋定计,誓平蜀军!”

    曹睿闻言,冷笑连连道:“设哪里的谋?定哪门子的计?如今蜀军之中,诸葛亮多谋善断,孙旭神通广大。真人焉能是他的对手?依朕所见,真人仍回洞府修行,朕也向蜀国称臣,倒是一个万全之计。”

    曹睿是个心机深沉的君王,他这番话可不是真要投降,而是为了激动李意怒气,为了让他跟孙旭拼个你死我活。

    刚才他在城头看得清楚,这种奇人异士一旦出手,便是百万大军也是等闲。就算李意不如孙旭,可若是让凡夫俗子跟孙旭交手,岂不是更是没有胜算!

    李意纵然是个得道的人,但是他应了此劫,心志昏沉,曹睿三言两语便挑动他心中嗔火,只见他咬的牙关格格作响道:“陛下,不过小败一场,何出此言?天意不在西蜀,便是他能逞得一时威风,又岂能扭转乾坤?陛下,不必烦恼,虽然贫道的本领不如他,待我请一位道人前来,与他战个高下!”

    曹睿听了,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却不言语。

    李意知道必须使出真功夫才能说服人,便吩咐人速把香案设起来。

    当时便有几个侍卫布置完毕,李意撩袍跪下,焚起信香,远望锦屏山下礼。只见阵阵香风起在空中,直奔高山而去。

    ……

    且说锦屏山绝顶之上有一关元洞,洞中住着一位有道高士,道号紫虚上人。

    此时正在洞府中正诵黄庭,忽然一阵信香送进洞门,紫虚上人拿住香头、抓住香尾,神念一辨,便知其情。

    他此时尚是未入局的人,自然耳聪目明,知道这其中的厉害:“管公明、李意二人自己应了杀劫,何苦来攀扯我?只是若闭门不管,不仅难却往日交情,便是三界之中也会留个恶名。不如下山一走,得尽朋友之义,见机的早,抽身而退便可。”

第235章 摆恶阵紫虚逞凶

    紫虚上人想罢,便将几卷道经合上。随后站起身来,去往洞府带了几件宝贝,叫来几个侍候的童儿,吩咐道“好些看守洞门,我下山走走就来。”

    嘴上说着回来,心中想着及时抽身,可是既已身入杀劫,岂能全身而退?

    紫虚上人起身跨上一头三足神牛,驾起一朵祥云,径直往长安方向而去。

    不一时到了魏军大营,落下云头。

    营门将官正在守备,忽然见一人从天而降,还骑着一头怪牛,生怕他图谋不轨,赶紧抽刀在手,警惕地问道:“道者何来?”

    紫虚上人见状,也不着恼,只是轻甩浮尘,去了将官手中兵刃,言道:“烦你通传一声,就说锦屏山关元洞紫虚上人来见。”

    军校被这一手隔空卸刃之术惊了一跳,不敢怠慢,飞报大帐驾前。

    帐前将官报知曹睿,曹睿问李意、管辂道:“紫虚上人却是哪路神仙?”

    李意闻听紫虚上人来到面色大喜,听闻曹睿问话,便答道:“此人乃是贫道的道兄,是一位有道的修士,若非红尘羁绊,他早已得了道果。他今下山相助,何愁蜀军不灭?”

    曹睿经过李意的事情,知道这些人都是有真本事的,即便不敌孙旭,可也不是凡人能够抗衡的,就算自己是人间天子,遇到人家也要保持礼遇。

    于是,曹睿便道:“既是仙人到来,吩咐大开营门,朕当亲去迎接!”随即带着李意、管辂二人出至营门,把紫虚上人接进,至御帐坐下。

    曹睿详观此人,觉得他仙风道骨,比那二人更有几分仙气,甚至隐隐有脱俗之风,心中暗喜,赶紧吩咐侍者茶水伺候。

    茶罢,紫虚上人对李意道:“贤弟下山而来,与蜀军对阵,胜负如何?”

    李意默然良久,才道:“弟今日下山,不想出师不利,遇上了蜀军阵中高人,此人姓孙名旭,先是雷劈了吴雄,后来又请来天神将小弟的本命法宝给破了。不得已我才焚信香,请兄长前来拔刀相助,恳兄大展经纶,与弟报仇!”

    紫虚上人听罢,大怒道:“这贼子如此逞强,令人可恼!贤弟且请放心,哪怕他神通广大,管教他死在明日!”

    紫虚上人身入红尘,如今被曹睿一捧,又被李意一激,早已将静诵道经抛在了脑后。

    众人闻言,都是大喜。便是曹睿也大悦道:“全仗真人妙用!”而后吩咐摆宴款待。

    次日,曹睿升帐,忽有探马来报:“后将军文聘率领雄兵三万,战将数百员,在营外候旨。”

    曹睿闻报,大喜道:“既然文将军调大军而来,急令觐见。”

    文聘领旨,进了大帐,参见已毕,奏道:“臣奉天子诏命,至荆、扬、徐、青诸州调取可用之兵三万,名将五员,副将共有五百员。”

    曹睿道:“来得正好,朕这里人马,被日前蜀军伤损大半,正在兵微将寡之时,今日救兵到了,朕无忧矣!”

    言罢,降诏宣众将进来。

    不多时,便有五员将领领旨进帐,跪伏在地三呼万岁。

    曹睿微微点头,逐个观看众将,见都是难得的将帅之才,金口一开道:“平身,众将可各自报上姓名上来与朕知晓。”

    五将起身,拱手道:“臣陈泰、王基、牵招、文钦、乐,得睹陛下天颜,此生无憾矣!”

    曹睿听罢,龙颜大悦,传旨赐宴接风,将五人点入营中安顿。

    随即,才对紫虚上人、李意、管辂道:“朕今日国中新到雄兵数万,要指日踏平蜀营,夺回扶风。只是蜀营中那个恶道难敌,不知哪位真人愿出力为朕分忧?”

    紫虚上人听了,上前一步稽首道:“陛下,不是贫道夸口,若要捉拿孙旭,不用多少人马埋伏,贫道用些小术,摆下一阵,便是天庭正神,也休想活命!”

    曹睿听了,虽然不知真假,但面上仍是大喜,问道:“真人既要做法,不知要预备哪些物什,朕让人去准备。”

    紫虚上人捻须道:“那孙子平有些道行,已可请动四大天王下界,等闲法术也伤不了他。因此,贫道便想着跟两位道友布一个三才弑神阵!凡人入此阵,顷刻而亡;天仙入阵,只消三天三夜,即化为浓血。”

    曹睿听了这个阵法妙用,抚掌笑道:“好好好,此阵名曰弑神,谅那孙贼岂能强过仙神?岂能当之?”

    随后紫虚上人又说了些要预备的物件,曹睿当即命令诸多将官去预备应用之物。

    却说汉军营中,诸葛亮正与孙旭对弈,忽然心血来潮,六神无主,连忙掐指一算,知道了其中原故,惊呼一声:“怎会如此?”

    孙旭闻听,也是掐指一算,心中知晓原委,正要跟诸葛亮说话,却发现他早已去了帐外。

    孙旭跟随步出帐外,发现他此时正在仰首观天。

    看着诸天星斗,诸葛亮心中抑郁,低头叹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子平的弼星怎么会被人摄走?难道天意要绝汉室,人力真的不能扭转乾坤?”

    孙旭却是笑着说道:“丞相观天象,何故如此悲戚?”

    诸葛亮见孙旭还在笑,不禁有些气不打一处来,道:“子平,你岂不知?你的本命星都被人给摄走了,怎么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孙旭闻听诸葛亮此言,仰首细观,见满天星斗,唯独昭示着自己的那颗星辰没有。只是他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纵然这颗星没了,对他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诸葛亮不知其中奥妙,叹道:“子平乃是复汉的关键,若是子平陨落……。”

    “丞相,魏营东南角处,有人摆下一座营盘,十分严整,不敢不报,乞令定夺。”忽然,一个小校过来报知军情。

    诸葛亮听了,让他下去,随后又是掐指一算,跟孙旭道:“原来你的本命星是被他们给摄去了,子平可有良策?”

    孙旭本意是想不搭理他们的,毕竟这对自己并没有妨碍。可是这样一来折损士气,二来少了一个观摩阵法的机会,想了想,孙旭还是决定去会一会。

    “丞相,魏人所摆之阵,乃是三才弑神阵,丞相所赐《六甲天书》上有言明。”孙旭道。

    诸葛亮听了,大惊道:“这李意从哪里请来的恶人?竟然布下这样一座恶阵来!子平的本命星定然是被他用拘魂法给拿走了!此阵只需三日便能夺道行之人性命,厉害无比啊!”

第236章 斥众将孙旭入阵

    孙旭却道:“天下岂有不可破之阵?既是他有能耐摆下阵来,我也有本事破他的阵势!丞相何用如此张皇?”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回了军帐。

    不多时,天已大亮,诸葛亮便传令擂鼓聚将。

    汉军中文武官员、大小将校都来帐前点卯。参见已毕,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众位将军,我等北伐中原,只望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后来得了子平相助,克司马、渡渭水、取扶风,皆是一战而下。不想在此遇了李意等人,他们在魏营上摆下了一座弑神阵,要夺子平性命。”

    关兴见诸葛亮脸上有些惧色,便道:“丞相为何惧他,料想一个阵势,有何难处。不是小侄夸口,如今得了子平相助,浑天锤发动之时,莫说是一座阵势,就是十座百座,一锤也将他锤破了,怕他作甚!”

    诸葛亮道:“你不知道,这比不得别的阵势,阵内有种种阴兵、邪宝,夺人道行不在话下,专门克制到门中人。”

    众将都是知道诸葛亮本事的,南征北讨他从无惧色,如今只是听了此阵名号便如此逡巡,都是心中惴惴,都道:“既如此,孙先锋大可避而不战,谅那阵势总不能隔空取人性命吧!时日久了,阵势自解!”

    诸葛亮苦笑道:“诸将不知,那阵确有隔空夺魄之能!”

    众将闻言大惊,又听诸葛亮道:“那阵布成之时,布阵之人在台上高呼某某姓名,便可拘走某某魂魄。你若不去破阵,三日之后,三魂七魄俱散。可你若去破阵,此阵厉害无比,按三才之数,又分三个小阵,只要有人进入,三阵或结为一体,或各自绞杀,入阵之人必然毙命!”

    众人听闻此阵凶险,都是劝孙旭不要入阵,再思对策。

    孙旭还未答话,却见辕门小校来报:“魏营来了一位骑着怪牛的道人,此时正在营门讨战,点名要请孙先锋答话。”

    关兴听了,目眦欲裂道:“好魏贼,仗着恶阵便来耀武扬威?”又冲着孙旭和诸葛亮道:“愚兄自遇子平,多成恩惠。今日子平若是进阵,愚兄便是舍了这条性命,砍出一条血路也要护住子平周全!”

    众多跟随孙旭充作先锋的将领也齐声道:“我等都愿跟随先锋进阵!”

    孙旭见了,心中不禁感动,面上却是一冷,斥责道:“尔等以为这是赴宴么?如今丞相尚未发话,尔等岂能如此儿戏?”

    此时,诸葛亮羽扇轻摇,脸色微沉,道:“尔等保守大营,以防魏兵趁子平破阵冲踩我军!”

    看他这样,众人无奈,只得道声遵命。

    孙旭则是挑了一匹良驹,出了营门,来至战场。

    举目望去,见与魏军对阵处有一个道人,鹤发童面,坐牛举杖,有些仙人之姿。孙旭便在坐骑上拱手道:“道友在哪座仙山清修,为何来此俗世?”

    紫虚上人一见孙旭如此,伸手不打笑脸人,也拱手道:“来者可是孙旭孙子平?贫道乃是锦屏山关元洞散修紫虚是也。”

    孙旭道:“原来是紫虚上人,久闻真人大名,今日有幸相会。不知孙某有何得罪之处,以至真人下山,与汉军对敌。”

    紫虚上人道:“孙子平,你我素未谋面,这得罪之说无从说起。只因如今之世,虽三国鼎立,然天意在北,总有南下吞并之时。可西蜀蕞尔小国,居然逆天而行,你孙子平仗着道行高深,要助西蜀北伐,此前打伤管辂、李意,打死吴雄,只显你之能,可将我等同道放在眼中?

    故此贫道下山,看在你是孙伯龄后人面上,没有直接取你性命。贫道劝你回营撤兵,谏蜀主早纳降表,上顺天意,下和民心,彼此又不伤和气,你也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孙旭听罢,大笑了一阵,道:“我原以为上人道行高深,来到此地必有高论,何期亦出此王景兴之语?”说着,忽然想到一事,又道:“哦,我想起来了,当年昭烈皇帝入蜀之时,刘璋麾下四将曾找你问卜吉凶,你还泄露了天机给他们。可惜四人凡夫俗子,没有听从,否则,汉嗣绝矣!”

    紫虚上人听了,冷笑道:“刘玄德也敢妄称天数?若非他命中该有一国之数,早就化作路边枯骨了。”说完,又道:“看来你是不愿放手了,那便不要浪费唇舌了。我在此地摆了一个小小的阵势,你有本事进我阵中走走,出得阵来,我就奏知魏主,将这长安让与西蜀。你若出不得阵去,莫怪贫道心狠,叫你眼下身亡。”

    孙旭闻言,冷笑道:“谅你有多少法力,也敢发此狂言大语?你快引路,我若不破此阵,枉来此间一遭!”

    紫虚上人闻言,暗笑孙旭不知死活,也不再与他说话,只是一纵坐骑,往本阵中而来。

    孙旭催动坐骑,紧紧地跟在紫虚上人身后。

    忽听得后面銮铃阵阵,回头一看,见是关兴等人撒马赶来。

    孙旭心中感动之余,却是大喝道:“汝等休往下走!若不去防守大营,我便是破了此阵,也羞于与你们这班不听号令的恶军为伍!”

    众人见孙旭发怒,纵然心中担忧,也只好赶紧勒住缰绳。

    孙旭跟着紫虚上人下来,早有人报知守阵的郭淮。

    郭淮听了,胸中大快:“好,这贼子今日也中了真人之计。”

    随即郭淮传令三军闪路,孙旭便催动坐骑,过了此阵的外圈。

    紫虚上人在前,孙旭在后,齐往东门而进。

    孙旭一进阵,早望见不远处一座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健壮军汉正在大呼。周围有三座阵势,按天、地、人三才布置,三阵各有一门,门上杀气腾腾、阴气森森,看似杂乱无章,但又浑然一体,颇得阵法真谛。

    三阵阵眼处又各有一个道人守着。

    守着天阵、地阵的人孙旭认得,乃是李意、管辂二人,而守着人阵的道人孙旭虽然不识得,可眉目间却跟此前被打死的吴雄有些相似。

    紫虚上人也不管孙旭是否在观阵,先上了法台,从台上的香案中拿起一面七星旗,然后连展三展。

    登时阵中天昏地暗,日色无光,伸手不见掌。

    孙旭见状,不慌不忙,从诸天宝库中拿出一柄千回百转大罗伞来。

    但见那罗伞一出,便放出光来,照出一丝光亮,孙旭借着光,便举目把弑神阵一看。但见此阵果然有些门道:阴风侵骨,杀气冲霄,四面八方,俱有神将把守。

第237章 孙旭被困弑神阵

    孙旭再抬头往中央看去,见紫虚上人所在的法台上有红漆桌一张,摆列香烛、朱砂、黄纸等物,桌子旁边有一个三尺高的泥塑雕像,眉目间分明是孙旭的模样。

    此时法台下面果然如诸葛亮所说,有几十个军士,手中都执着一杆招魂幡。口中都是大呼高喊,这个喊孙旭来了,那个答孙子平到了。

    孙旭经历过那么多事情,自然知道这是叫魂之法,不禁笑道:“这牛鼻子,我又没有失魂,如何叫着我的名字?且看这妖道弄的什么玄虚。”

    法台前有一座深坑,坑前后左右四边各有一面旗子,旗子旁各有一位神将把守,坑的上方神将在照着。孙旭看得真切,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神仙。

    但见正东青龙位之人头挽双髻,坐骑金钱豹,手执混元珠,正是灵霄殿高元帅;正西白虎位之人身骑狴犴,掌握开天珠,正是凌霄殿王元帅;正南朱雀位之人面如重枣,一部长髯,坐骑狰狞兽,手里拌黄珠;正北玄武位之人,面如锅底,须似朱砂,坐骑狻猊兽,掌中劈地珠。

    而那空中的神将,左手托着黄金塔,右手倒拖方天戟,不是那位托塔李天王又是何人?

    孙旭见了他们,毫不在意他们竟然敢对自己出手。只是继续看此阵形势,再观看阵中,那法台上边,一个老仙翁模样的人正看守着一口盒儿。

    孙旭一看便知,这口盒子里装的乃是诸葛亮口中自己的本命星。

    孙旭暗想:“纵然我不惧这本命星辰陨落,可是若是放任不管,岂不是堕了名头?何况我学奇门遁甲时日尚浅,这个弑神阵杀我不易,我破之也是万难。何不抢上去,揭开盒盖,把本命星放回本位,再将阵眼中的那三人打死,我出阵就容易了。”

    孙旭想罢,一催坐骑,便往台上奔来。

    他坐下的本是一匹凡马,可是跟了孙旭之后,便开了灵智,一纵数十丈不在话下。

    紫虚上人一见孙旭上前,暗道:“不开眼的孺子,还想上台来与贫道动手?”

    说罢,拿起香案上的一个宝盒揭开,便把一粒珠子拿在手中,大声吆喝道:“孙子平无礼,看法宝!”刷的一声,往空中一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