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且说司马懿父子三人在五丈原被汉军伏击一阵,连渭北大营也不敢回,直接退至扶风。到城中几点人马,本来数十万大军如今之余十万出头,数量上的优势已无。

    “父亲,蜀军锐气正盛,我等要不要上表再请援兵?”司马昭问道。

    “糊涂!如今大魏虽然看似强盛,可住处要隘都要驻防兵力,雍凉兵马能尽数委派给我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若是再请援兵,再圣明的天子也不会答应的。可别忘了,我们父子三人都在军中!”司马懿说道最后,眼中精光一闪。

    “可是,父亲,若是我等不请派援兵,以我等现有的兵力,对敌蜀军,难有胜算!”司马师问道。

    司马懿闻言,脸上浮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缓缓道:“莫急莫急,既然孔明他们引动天象来改变蜀国的国运,我大魏岂会没有护国的高人?且等两天,自有破敌之人!”

    正在司马懿父子谈话的时候,汉军先锋已到扶风城外五里安营。

    总先锋官孙旭升帐,站在帅案,问道:“哪位将军与我打头阵?”

    忽听帐外一阵马蹄声响起,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人掀开帐帘,阔步而入。

    “末将请为先锋,献司马懿父子三人首级于麾下!”

    “此人是谁?”孙旭看着这幅面容,有些眼熟。

    只见此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若非那副长髯短了些,活脱脱便是关将军再世!

    帐中早有小校解释道:“此人乃是关侯之子,姓关名兴字安国。只因此次北伐前他身患有恙,丞相便没有带他出征。”

    “既然安国有病在身,何苦在此辛劳?还是安心养病为好!”孙旭道。

    不想关兴听了这话,不仅不感激,反倒双目圆瞪,怒道:“吾自随丞相征战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且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

    孙旭还待再劝,关兴却不耐烦了,说道:“若非我因病,这先锋之位岂能落在你手上?你若不依我,我便单枪匹马去挑了扶风城!”

    孙旭无奈,只好调拨了数千精兵给他。

    关兴领了兵马,欢天喜地的去了,来至城外,排开队伍。副将压住阵脚,关兴上前讨战。

    早在孙旭到来之时便有人将消息传到扶风帅府,司马懿正在处理军务,听到这消息,手中一个不稳,毫笔跌落在地。

    “好快啊!这是效仿我当年克日擒孟达之举吗?孔明,当真了不起啊!”司马懿叹道。

    “父亲,那我等要出战吗?”司马昭问道。

第225章 哭岳擎司马再失权

    “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面前卖弄?”

    孙旭见这岳擎憋了半天,竟然还是用了这招,不禁冷笑。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那箭矢到了孙旭面前,便被他轻轻地拿在手中,然后也不用弓弩,只是看似轻轻地将箭矢回掷向岳擎。

    岳擎尚在得意自己射中了孙旭,哪想到转眼间孙旭便接在拳中,还回了一箭,没有防备之下,“噗嗤”一下被箭穿透落马!

    关兴在一旁,见孙旭大发神威,早纵马上前,手起刀落,将那岳擎一刀劈做两半。

    其余的魏军哪里是汉军的对手,见主帅一死,有的直接降了汉军,有的则是跑回城中了。

    孙旭也不做那种鞭尸泄愤的事情,反倒是让不愿投降的魏卒将岳擎的尸首带回城中,让司马懿再择人来战。

    且说魏军把岳擎的尸骸抬进扶风帅府时,那司马懿一见,犹如万箭攒心,登时昏绝过去。

    魏军众人赶忙请来医官救治,半晌转过气来,大哭不止,道:“擎公啊,我苦劝你不该出战,你就是不听!哪想到你一世英名今日竟然死在此处!”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话,都道:“世人都说司马公与擎公不和,看来是无中生有的事!”又想到此前司马懿再三劝岳擎不要出战,更是觉得司马懿为人忠厚,乃是绝佳的挚友。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司马懿这根本不是为了岳擎而哭。如今岳擎死了,他手下的那些将士的归属权给谁?司马懿心中算的可是这笔账!

    司马懿哭完,忽然想起什么,又问道:“我记得擎公有一手异术,蜀军为首之人不过是个病秧子,怎么会如此轻易便被人夺了性命?”

    “大都督,岳将军刚开始的时候势如破竹,马上就要将那红脸的汉子射死当场了。哪想到突然出现了一个书生,那书生不仅徒手接住了岳将军的神箭,还反手掷出。岳将军毫无招架之力,被红脸汉子斩于马下!”

    听了士卒的话,司马懿面上更加痛苦了,跟众人道:“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汝等再表奏一位新都督,抵御蜀军?”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话,都是跪倒在地,一旁的郭淮更是朗声道:“大都督,如今国中诸公,能与诸葛亮抗衡者,大都督一人而已!若是大都督卸甲,伯济情愿追随!”

    郭淮这话一出,众人都是齐声附和。

    “那尔等可愿真心听我的号令?”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

    “大都督请发令!”

    “那好,即刻起,将城中辎重粮草全部搬空,我等退守长安!”司马懿目光深沉地看向蜀军的方向。

    “大都督,未曾一战,为何便要放弃扶风?”

    “三辅之地,一旦弃之,何日可复?”

    “大都督,莫非接连诸葛亮,暗为内应也!”

    刚才还说请司马懿发令的那些人听了这话,顿时不依了,都是咄咄逼人地问道。

    司马懿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诸位,如今我等困守扶风有何益处?还不如将此地让给蜀军。蜀军得了此处,雍凉却不在掌握,本就备受粮道困扰的蜀军战线再一拉长,岂能长久?”

    “可是,大都督,丢城失地的责任,谁来承担?”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声高亢的声音,众人一看,是一位不认识的人。那人旁边站的却是夏侯霸。

    自从五丈原失利之后,夏侯霸便不见了踪迹,这会儿出现,不知道要干什么。他是曹魏宗亲,先天便比司马懿高了一头。

    毕竟,这天下,是他曹家的天下。

    而他旁边那人,隐约间跟已经死去许久的曹真有些相似。

    “昭伯?你,你怎么来了?”司马懿显然有些意外。

    原来那人便是曹魏已故大司马曹真的长子,曹爽。

    “哼哼,我要是再不来,你把我曹家的天下都卖了,我们还得感谢你呢!”曹爽一脸的骄横。

    司马懿从起初的震惊中已经醒悟过来,看着曹爽身上的服饰,还有身后几个侍从手中的节钺,他苦涩地道:“武卫将军,陛下有什么旨意,请下吧。”

    说完,由两个儿子搀扶着跪在了地上,身形比方才又佝偻了几分。

    曹爽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司马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心中哪里有半分敬畏,顺手从身边的侍从手中接过诏书。

    “诏曰:朕闻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今有西蜀叩边,疆场未净,特诏司马懿主动出击。”

    司马懿听言,并不言语。

    曹爽乐得司马懿拒诏,冷眼旁观。

    夏侯霸虽然去请了曹爽,可他本意可不是将司马懿排挤走。见司马懿不吭声,夏侯霸道:“仲达公,宣诏已毕,该奉诏了!”

    司马懿却仍是以头触地,说道:“此诏,臣不敢奉之。”

    “仲达公,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蜀军已兵临城下,我军还等着您主持大局呢。”夏侯霸继续劝道。

    司马懿却是不为所动,看向了事不关己的曹爽:“我想,陛下还有第二道诏命吧。”

    曹爽听了,脸上满是笑意:“真不愧是三朝老臣,你猜的不错。”说着,就从身后的另一个侍从手中接过另一封诏书来。

    夏侯霸此时却是拦住了曹爽:“昭伯,还是让我再劝一劝仲达公吧。”

    “仲权!你我俱是曹氏宗族!怎么净向着外人说话?你莫不是眼红我做了这个大都督?”

    曹爽一脸的不爽快,不再顾忌夏侯霸,直接念起了第二道诏书。

    “诏曰:司马懿违抗朕命,姑念其操劳国事,不究其忤逆之罪,革去其一切官职,回乡为民。”

    众人一听,都是愣在当场。

    上一刻还是权倾朝野、一时无两的大都督,现如今已是草芥小民,当真让人唏嘘不已。

    扶风城中自然有汉军的暗谍,很快便将这个消息传了回来。

    这时,汉军大部也已经到了。

    诸葛亮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禁道:“上天有眼啊,若是魏军用了司马懿的计策,我等不知要废多少工夫才能扫荡长安以西。如今世家子弟曹爽掌权,他不通兵事,长安必入我手!”

    说着,对汉军众人道:“众位各安其位,今夜好生修整,明日先锋一部继续搦战!”

第226章 不听良言金汤破

    且说关兴,数次北伐之后,身子日渐虚弱,旧疾复发。如今强拖着病躯上阵,白日里又被岳擎差点害了性命,心中又怒又羞。

    夜间,关兴正在自怨自艾之时,却见孙旭从帐外走入。

    “孙先锋何来?”关兴疼得咬着牙问道。

    孙旭一指关兴身躯,说道:“特为安国病躯而来。”说罢,步至床前,轻轻掀开甲胄,细细观看。

    只见关兴身上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肉,背脊上还有个口碗大的新伤,青红紫绿,肿起一二寸高。

    “征战多年,才落下了这一身伤,不知可有解救之法?”关兴虽然是个硬汉,可是日日受这等折磨,心中也是难熬。

    孙旭轻言道:“伤虽重,有我在即可痊。”言罢,吩咐侍候的军士取来一碗阴阳水。

    不多时的功夫,军士便将水捧来。

    孙旭遂取出两粒丹药,一丸红,一丸白。先将白的用阴阳水化开,轻轻搽在了关兴伤痕之处。

    还真是仙家妙用,顷刻间关兴身上肿退红消,伤痕已痊愈!

    孙旭又将红的用水化开,让他口服下去。

    关兴吃下药,只觉得三关通泰、七窍流行,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便觉得自己如同一头壮牛一般。

    “子平,白日承蒙搭救,夜间又来送药,如此情谊,兴如何报之?”关兴上前,满怀感激,用力地冲孙旭拱了拱手。

    “同为汉室出力,何出此言?”孙旭笑道。

    ……

    此刻,魏军主帅已经换了初出茅庐的曹爽,他可不跟司马懿一样,只想着畏敌不战。见城下蜀军营寨尚未完全建好,便想着趁夜偷袭蜀军大营。

    司马懿虽然被斥退,可是他麾下的将士仍在。

    这会儿听闻曹爽要趁夜劫营,郭淮、孙礼赶紧劝阻道:“大都督,蜀军精锐,孔明多谋,司马都督在日尚未劫过蜀营,如今我军新换主帅,冒然劫营恐怕……”

    曹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到这等扫兴的话,心中大为不悦,冷声道:“正是因为司马都督从未劫营,蜀军毫无防备,我等劫营才必获全胜!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言毕,便命令城中诸军准备。

    此事早有人报知了司马懿,司马懿听了,赶紧让两个儿子跟自己一起往扶风城外逃去。

    “父亲,纵然曹爽劫营,蜀军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攻占此城,父亲何必如此慌张?”司马师问道。

    “你等不知诸葛亮,若是你龟缩城中不与他交战,尚且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旦你出击,那便是你的末日到了。如今曹爽刚履新职,便滥用威权,士卒不能听令,将校不能用心,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是必败之局!”司马懿道。

    “那父亲,你为何那么痛快地交出了兵权?”司马昭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对父亲乖乖交出兵权之事很是耿耿于怀。

    “子尚,不交出兵权,难道让我谋反不成?放心,就如同孟达造反之时一样,魏主早晚有再找我等父子的一日!”

    ……

    不说司马懿父子三人连夜逃奔,却说汉军营中正在列队之时,狂风骤至,忽听一声响亮,将一面牙旗吹折。

    众人来报,诸葛亮闻言,连忙推演了一番:“今夜魏军必来劫营!天叫我等今日攻取扶风!”

    汉军人马遂分为数队,只留少许人马在营中扎寨,余众则在寨周围埋伏。

    是夜月色微明,郭淮在左,孙礼在右,曹爽居中,分兵三队往蜀军大营进发。扶风城中只留下了少量的士卒。

    曹爽自以为自己这劫营是攻其不备,便领轻骑在前,毫无阻碍地突入蜀军营寨,但是一进去就发现不妥,只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

    正在犹疑的功夫,忽的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

    曹爽知道中了计,急忙往寨外而去。哪想到刚到寨门,便见四面八方数不尽的蜀军杀将过来。

    曹爽虽然是个官宦子弟,可是武艺并不弱,杀条血路突围而走,欲跟孙礼、郭淮二将合兵一处再做良图。

    可是孙礼、郭淮那边也不妙。

    二将引军劫寨,将近寨门之时,已然听到身后喊杀声大震,随即后面各冲出一军。

    这两支人马勇猛无匹,二人麾下的兵士被人一冲,便散去了许多人马。

    孙礼、郭淮想仗着自身武勇斩杀敌将,然后挽回颓势,可是二人一人对上的是关兴,一人对上的是姜维,都是旗鼓相当,哪里能斩对方?

    不多时的功夫,二人都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很快,三人便合在一处,往扶风城而去。

    到了城下,见城门紧闭,吊桥高悬,曹爽不禁怒火中烧,高声道:“大都督回城,还不放下吊桥?!”

    不想,他这话刚一说完,城头上却是一展旌旗,一阵乱箭射下。

    三员魏将惊疑不定,仔细一看,原来城头上挂的魏国旗帜竟一个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蜀国的旗号!

    “蜀军莫非都是天神吗?他们是何时取得扶风?”曹爽第一次对敌便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心中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大都督,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快走吧。”郭淮、孙礼二将急忙上前,将乱箭拨开,护着曹爽往长安方向逃窜去了。

    见魏军逃走,扶风城门大开,跟汉军一起驱赶魏军去了。

    原来,孙旭到了这里之后,便已经做足了准备,放岳擎手下败卒入城时混了一些汉军进去,送回岳擎尸首的时候又混了一些进去。

    这些士卒平时作用不大,可是方才趁着魏军劫营的功夫,孙旭率领一彪人马,在那些城中接应人员的帮助下,很快便打开了城门。

    那时的扶风城中,只有一些老卒弱旅,岂是汉军敌手,很快便肃清了城中反抗的力量。待曹爽等人回来时,遇到的自然是汉军的乱箭了。

    “子平又立一功啊!”诸葛亮一见孙旭,紧紧的将他的手握在手中,真是上天有眼,让辅弼归位!

    “此战若非丞相与诸位将军将曹爽主力吸引在大营,城中只有些老弱病残,旭安能坐享其成?何功之有?”孙旭却是推辞道。

    凡事不过三,任何事情一次是运气,总不能次次是运气吧。如今孙旭三战皆捷,便是那些资格老的将领也对孙旭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227章 贪功张虎险丧命

    却说诸葛亮累胜魏军之事,早已报回洛阳,魏主曹睿急急架设早朝与众臣商议。

    曹睿虽然不是个万世不出的英主,可是在位这许多年间,国家丰厚,庶民安业。若非孙旭到来,当真是人心思魏。

    魏主曹睿将蜀军进犯之事说了,问群臣道:“朕日前才以曹爽更替司马懿之职,不想又拜于蜀军,此刻扶风易手,如之奈何?”

    司徒董寻奏道:“陛下,此次蜀军入叩,非比往常,臣夜观天象,发现大魏气势已非中天之势,此已非人力可以抗衡。”

    曹睿闻言大惊,道:“似此,如何是好?”

    董寻深施一礼,奏请道:“我主可听过管辂之名?”

    “爱卿所说之人,可是神相管辂?”曹睿问道。

    “正是此人。此人正在洛阳城中,只需陛下一道诏书,他便可上阵抵御西蜀!”

    “朕下诏倒是不难,只是不知此人可是蜀人对手?”

    “陛下宽心,此人神相之名世人尽知,然其还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术,却不足为外人道。此人西去,必取诸葛亮首级矣!”董寻言之凿凿。

    曹睿正要高兴,忽然想到一事,冷笑道:“既然管辂有如此本事,爱卿为何不早日举荐?”

    董寻闻言急忙跪倒,再三触地,说道:“陛下,并非是臣刻意隐瞒,实在是时机未到!如今西蜀越界,已非天意。既然逆了天意,那自然有卫道之士去扶正祛邪。”

    曹睿听了,知道董寻所言有理,便不再追究。一边调拨兵马增援长安,一边差人去请管辂去了。

    而夺了扶风的汉军,一面整肃军备、补给粮秣,一面以孙旭领三千人为前锋,往长安而来。

    不上几日,便到了长安附近。在离城池不远的地方,孙旭传令安营扎寨。

    早有魏军中探子,已报到与大都督曹爽知道。

    曹爽自从劫营失败,失了扶风,便来到了长安。长安城中虽然以他的官阶最高,可是主事的却不是他,乃是一位曹魏的元勋,曹魏太祖武皇帝的从弟,曹洪。

    曹爽得知后,连忙去了曹洪的府邸上,跟曹洪禀报道:“叔爷,有探子来报说,蜀国差先锋孙旭率数千之众,已到城下!”

    曹洪听了,冷笑道:“来得好快啊,真是欺我魏国无人了!那孙旭是何人?”

    一旁跟的郭淮道:“此人虽然不知来历,但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寻常人物只是连他一合也接不下。今带兵前来,恐我魏将并无一人是他对手。依末将之意,还是坚守不战,待彼军生乱时,再做区处。”

    只听帐下一员大将,大声叫道:“郭将军何故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末将不才,愿立斩孙贼首级来献于麾下!”

    众人视之,乃曹洪麾下大将张虎也。此人乃是名将张辽之子,有开山裂石之勇。

    郭淮便道:“张将军虽然武艺高强,但这孙旭有万夫莫敌之勇,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敌。将军不可轻敌!”

    张虎道:“郭将军不信,可在阵边观战,到时便可自见分晓。”

    郭淮还待再言,却被曹洪打断了:“谅此黄口孺子,如何能与虎将抗衡?张将军速去,本将军为你摆下庆功宴!”

    张虎得了将令,立马全身披挂,率领一千精锐士兵由郭淮做副将,浩浩荡荡地出阵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城门大开,张虎令魏兵一字排开,自己如巨灵神一般,手执开山大斧,蓝脸红须,好凶恶相!真是个混世魔王临凡,巨灵神下降!

    孙旭早知道这些魏将平日里骄横惯了,贯会轻视汉军,必定会来搦战,所以早做了准备。在城门打开的时候,孙旭也整备了人马,跟魏军对峙。

    张虎见对面这员蜀将,既不戴盔,也不着甲,便跟左右笑道:“对面这人莫非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这样的小娃娃,也能上阵为将?”

    见张虎立定,孙旭身后闪过关兴,大喝道:“张虎休得猖狂,你家关爷爷久候多时了!”

    这一声吼,如同雷霆,震得人有些心慌。

    张虎闻听,这才看到了关兴。

    见这员蜀将才有些意思,虎头盔,金锁甲,胯下浑红马,手执青龙刀,威风凛凛。便微笑道:“蜀狗你既知我的威名,还不下马求生,等待何时?你父关羽当年的汉寿亭侯还是我太祖给讨封的爵位,你若归降,兴许仍是你袭爵!”

    关兴闻言大怒,骂道:“呸!好匹夫,休走!”

    说着便催动坐骑,照张虎顶上一刀砍来。

    张虎见了,赶紧用大斧隔开。

    两马相交,“铛”的一声巨响,直欲震破耳膜,随即张虎便觉得自己的虎口传来好一股钝痛。

    张虎心中暗道:“好猛勇的匹夫,不愧是关云长的子孙!”

    此时,关兴的马早已圈回,关兴双手抡刀道:“方才爷爷只用了五成力,今番看你怎么招架?”说着,又是一刀劈来。

    张虎见偃月刀来得沉重,便手举大斧,用尽那平生之力,把刀磕开。

    郭淮在阵上看得清楚,知道张虎不是关兴对手,若是如此下去,必然是张虎丧命。见状,便是取弓搭箭,对准关兴的后心就是一箭射去。

    关兴的副将在阵角上看得明白,立刻高叫提醒道:“敌将放箭!”

    此时关兴又出一刀,那张虎已经是摇摇欲坠了。闻言,关兴扭头一看,见箭来的不远,喊了声不好,一侧身堪堪躲过那箭矢,身形晃了几晃,险些跌下马来。

    关兴稳住身形后不禁大怒,就要一刀结果那边的张虎,却忽见另一侧飞来一将,大叫着:“勿伤吾兄,某来也!”

    只见这人身穿锁子甲,外罩皂罗袍,坐下乌骓马,手中开山刀,杀气腾腾,一刀便隔开了关兴。

    关兴自从得了孙旭的神药,不仅旧疾痊愈,便是武艺也精进了几分。

    那张虎已经是魏军中有名的武将了,可是在他手中仍走不过五招。如今眼前这人竟然能隐隐与他抗衡,关兴不禁问道:“哪里来的将官,速通姓名!”

第228章 意难平再闯汉营

    那突然窜出的人嘿嘿一笑道:“我乃大魏国皇帝驾下,平蜀先锋官许仪是也,你敢伤我虎兄,不要走,吃我一茅!”说完便撺起手中铁脊蛇矛,猛地向前就刺。

    关兴忙把刀架过,挡住了来势。

    趁着二人战在一处的功夫,魏军早来人将张虎救归阵中。

    关兴、许仪二人相斗足有百十余合,未见胜负。

    那许仪与岳擎一般,都是左道之士,跟异人学了一些邪术。如今见关兴刀法纯熟,愈杀愈妙,便灵机一动,一圈马往正西上走去。

    关兴不明就里,以为许仪败走,大笑道:“好贼子,往哪里走,看我来擒你!”于是催马赶将下来。

    许仪见关兴赶来,忙取一珠子在手,念动真言,祭在空中,大叫:“关兴休走,看我的神珠来伤你!”

    关兴骑马正急,此时闻听这话,猛勒住缰绳抬头一看,见空中无故多了一块诡异的乌云,云中正托着一颗拳头大小的珠子,呼啸着飞奔而来,打向自己的面门。

    关心心道不好,忙伸手取弓搭箭,意欲射落此珠。

    谁知此宝乃是由修仙之士经年累月练就之物,非同小可,哪是一般兵刃能够破掉的?弓箭刚碰上那珠子,反倒被撞得断做几十截。

    说的迟,来的快,珠子早至顶门而来,关兴一见,忙把头一偏。

    眼见珠子就要打在关兴头顶之时,一道变光闪过,直直地击在那珠子上。只听“咔嚓”一声,那来势凶猛的珠子登时被击得粉碎。

    许仪正在得意之时,忽觉心头一阵剧痛,再看自己的法宝,却是化作了一堆粉末,不禁又气又怒,连带着伤了元气,吐出一口鲜血来。

    受了这伤,许仪实力打了些折扣,此刻也就没了提防。

    一旁的关兴哪管得了这些,这妖人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不趁此时砍了他更待何时?当即手中青龙刀闪闪,要将许仪砍做两段。

    这时,耳边却响起孙旭的声音:“安国,放他去吧。”

    关兴见孙旭一副平淡的模样,知道自己刚才是被他救了。只是听孙旭话中的意思是要放走许仪,顿时不干了,震了一下臂道:“先锋,他可是魏军大将,放他回去,不啻于放虎归山。”

    孙旭却是笑了:“我能败他一次,便能败他两次。”眯了眯,又冲着许仪道:“我让你回去,是让你跟那些人传个话,若是紧闭山门,静诵黄庭,仍有大道可期,若是执意卷入红尘,杀劫临身无人能躲!”

    许仪听了孙旭的话,瞪大了眼睛,不禁指着他道:“你……你是……”

    孙旭却是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道:“我今日看你修为不易的份上,饶你一次,回城去吧。”

    许仪哪里敢停留,赶紧一声不吭地带着士卒进城去了。

    魏军入城之后,知晓孙旭能耐的众将再也不敢提出战之事了。

    ……

    直到这一日,洛阳敕使到了,不仅带来了犒赏的物资,还册封了一位军师。

    众人只见这位新军师双目如电,满脸霞光,身穿一袭蓝色道袍,一副仙人之姿。

    曹洪见了此人,大吃一惊,不禁道:“管神仙?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为了破蜀军而来!”来人正是管辂。

    二人原是旧识,曹洪在邺城中曾经也向管辂问过吉凶。

    “既然是管神仙来了,那诸事便由管神仙做主了!”曹洪一锤定音,也不管曹爽一脸的不乐意。

    得了曹洪的授意,管辂也不矫情,直接升了青纱大帐,而后擂鼓聚将。

    众将听闻都来参见,分班站立。

    管辂问左右道:“我为破蜀而来,如今我军士气低沉,哪位将军愿去蜀营踏营报号,扬我军威?”

    只见许仪应声道:“小将愿往!”他可没有被孙旭的话吓破胆,听了管辂的问话,便请出战。

    只见他身后闪出张虎,也应声愿往。

    管辂一看,许仪他是知道的,此前见他还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怎么今日倒有几分要归天的样子?细看之下便知道他被人伤了本元,赶紧从怀中拿出一个葫芦,从中倒出两粒丹药,让许仪服下。

    片刻之间,许仪便觉周身通泰,伤势好了大半。

    管辂再看张虎,却没有见过此人,便问:“你是哪员小将,要去哪里?”

    张虎上前单膝跪地禀道:“末将张虎,愿与仪兄一同去蜀营报号!”

    管辂却道:“许仪有异术护身,纵然无功也能全身而退;你去不得,你若要去,必凶多吉少。”

    张虎道:“军师哪里话,生有时死有日,大丈夫当世,莫说预兆不吉,就是鬼头刀临头,也不带皱眉的。若非仪兄日前相救,我早已亡命,如今岂能让他独闯虎穴?吉凶二字,小将却是从来不放在心上。”

    “好好好,真不愧是刚侯之子,有情有义!”管辂道:“既如此,我便救你一救。”说着,从怀中拿出一道灵符来,交于张虎,让他随身带着。

    随后,又从葫芦里倒出一粒丹药来,让张虎服下。

    张虎待那丹药入口,只觉自己臂有无穷之力,心道:这位管神仙名不虚传!

    张虎、许仪二人准备妥当,便等着天黑,然后各骑征马,齐出城来。

    二人见到蜀营,催马加鞭,闯将了进去,高声大喝:“你等众军,避我者生,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