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大圣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驾~!”
李修远没有多想,此刻骑着龙马,迎着夕阳准备返回郭北城。
那里的瘟疫虽然不会继续得到扩散,可是漫延开来的疫病还需要得到治理,而这需要想过另外的法子。
不过谁能想到。
这寻常的一日,整座金陵城的百姓都不知道,因为李修远的缘故而免去了一场瘟疫,少了一场动乱。
“李修远?”
蓦地,一辆马车从对面驶来,前往金陵城,马车之中此刻传来了一个轻咦的声音,一个富家公子此刻深深的皱着眉头,往小窗外看了一眼。
李修远听到声音下意识的也看了一眼那马车。
两人彼此照了一下面,却又很快擦身离去。
“楚家。。。。。。楚天。”李修远也是神色一动,认出了这个富家公子。
竟是郭北城楚家的那个楚天。
可惜的是这位原本郭北城有名的公子,如今因为一场洪水的缘故,楚家在一夜之间就已经凋零了。
现在,郭北城的楚府之内都满是淤泥,无人清理。
因为楚家无人管理,下人们早就各自离开了。
现在的楚府是一处废弃的荒宅,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楚家应当有不少的人死在了那场洪水之下。
“他这人到是运气好,那么大的洪水居然没有让他遭受到,反而跑到了这金陵城来,看样子楚家早有准备啊。”李修远心中暗道。
从刚才那一个照面来看,这楚天似乎这段时间在金陵城内生活的不错,出门有车马,身上穿锦服,楚家虽散,可底蕴还在。
李修远现在的心思没有放在这个楚天上,而是骑着龙马在天色刚刚入夜的时候回到了郭北城外的破庙中。
平日里没有人烟的破庙,今日却是灯火通明。
明明看上去没有几个人,但是却显得热闹无比,里面似有无数的人汇聚在那里一样。
“哈哈,徒儿,离开了足足两日功夫,你可总算是回来了。”
瞎道人此刻盘坐在破庙的屋顶之上,迎着星辰月光而坐,一呼一吸之间,似有莹莹月光被他吞入腹内。
这吞吐日月精华的手段,不知道胜过其他修道之人多少倍。
旁人是汲取,他这算是鲸吞了。
“如何?这几日奔波可有成效。”瞎道人纵身一跃,身体像是一片树叶一样飘飘荡荡的落了下来,稳稳的踩在了地面上。
李修远道:“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不知道师傅想听哪一个。”
“先苦后甜,先坏消息吧。”瞎道人说道。
“坏消息是今后扬州地界的神明将会陆陆续续的撤走,这里将成为妖魔鬼怪汇聚之地了,世道会比之前更乱。”李修远说道。
瞎道人说道:“那这是一个好消息了。”
“哦,为何?没有了天上的神明限制妖魔,怎么反而成了好消息了。”李修远道。
瞎道人抚须笑道:“本来就适逢乱世,神明退避,妖孽横行,神明自身的香火都难保,哪还有精力去降妖除魔,而修道之人降妖伏魔,又怕得罪本地的神明,受本地的神明制约,若是没有了神明,到是可以放开手脚了,相信天下的修道之人闻言,定会纷纷前往此地来降妖除魔,救世济人,这可是修功德的大好机会,到时候徒儿还怕此地妖魔鬼怪不灭?”
“师傅这算是安慰我么?”李修远道。
“不是安慰,而是事实,到时候你自会明白。”瞎道人说道。
李修远道:“那第二个消息是,我成功制止了瘟神传播瘟疫。”
“哦,那这是一个坏消息了。”瞎道人说道。
“这有如何成了一个坏消息。”李修远问道。
瞎道人说道;“你让瘟神退走了,那势必会得罪一些天上的神明,这对你而言自然是一个坏消息。”
“算了,是好是坏全在一念之间,现在当务之急是在治病,不知道师傅有什么办法么?”李修远道。
瞎道人说道:“徒儿你且先随为师来。”
李修远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瞎道人进了破庙。
破庙的一间破房间里,有几个之前跟在李修远身边的护卫这个时候浑身虚弱的躺在草席上,时不时的发出咳嗽声。
“他们也感染了瘟疫?”李修远惊道。
“不止,而且开始恶化了。”
瞎道人伸手一点,一团璀璨的火光漂浮在了屋内,将这里照亮的清清楚楚。
这个时候李修远看见,几个护卫不但身体虚弱,而且浑身长满了脓包,看上去恶心无比。
“能治么?”李修远脸色沉了下来。
瞎道人说道:“为师出手的话自然能治,只是为师能治的了几人,却救不了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要治瘟疫需有良方才行。”
李修远说道:“良方需要良医来开,可派阴兵,鬼差出去搜寻,询问附近所有的良医,看看他们有什么治瘟之法。”
“已经派出去了,八百阴兵,近五百鬼差,皆出去寻找良医治瘟。”瞎道人说道。
“师傅不是能掐会算么,这算不出来么?”李修远问道。
瞎道人摇头道:“此事与你有关,为师如何能算的出来?”
李修远当即心中一凛。
是啊,有自己的存在,推算之法皆会失效,除非是此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的话那么就一定算不出来。
“等等。。。。。。师傅这么说起来岂不是表明,这治瘟之法和我有关?”李修远忽的想到什么立刻道。
“也可以这样说。”瞎道人点头道。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破庙外一股阴风吹气,夹带着香火的味道飘了进来。
成为了阴兵的铁山这个时候有些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说道:“大,大少爷,找到了,找到了治愈瘟疫的法子。”
“哦,找到了?很好,快说,用什么法子能治疗这瘟疫?”李修远忙走了过去,想要抓着铁山问道。
但想起来了现在铁山已经是鬼神之流,自己不能碰,所以只得急忙止住了步伐。
铁山说道:“有一位阴兵在百里外的一个小村庄里路过,见到了一位古怪的老者,治病救人,恰巧那个村子里的人都感染了瘟疫,可是经过了那个老者的医治,没有不好的。”
“古怪的老者?是什么样子。”李修远问道。
“是一位身高只有七八岁的孩童大小的老者,没头发没胡须,杵着一根拐杖。”铁山说道。
“他用什么法子治好了瘟疫。”李修远道。
铁山道:“用枣树的叶子煮水就将瘟疫给治愈了。”
“枣树叶子能治瘟?这良方竟如此简单。”李修远顿时愣住了。
旁边的瞎道人说道:“这并不觉得奇怪,自古以来瘟疫皆是如此,病发的时候凶猛如虎,可一旦找到了针对的良方那么瘟疫很快就会被扑灭,以前瘟神传播瘟疫的时候,往往前脚传播完了瘟疫,后脚就会托梦将治疗瘟疫的良方传授出去,让百姓去治疗瘟疫,这是因为瘟神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所以才要扼制瘟疫的继续漫延。”
“而所谓的良方,通常多是极其简单的一些药草,因为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喝的起,不会因为药贵而病死,现在既有良方,当迅速的将良方传播开来,治病救人。”
铁山道:“可是道长,这枣叶通常是北方才有,南方少见啊,现在一时半会儿的到哪去找枣叶?即便找到了几株,也远远不够。”
瞎道人不由沉吟了起来,以自己现在的道术搬运来一些枣树不难,至于份量的话,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保证的。
“我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李修远这个时候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哦,徒儿你有什么高招么?”瞎道人问道。
李修远从鬼王布袋之中取出了三枚青枣,却见这三枚青枣,莹莹生光透露出神异:“这是天上的真武神君送给我的三枚枣子,之前我不明白有什么用,现在我却明白了,他是送我一剂良药,用来治疗瘟疫的。”
“既是仙种,那么这感染瘟疫的病人有救了。”瞎道人笑了笑,当即接过了三枚青枣然后走出了破庙。
一出破庙,他便将手中的三枚青枣丢了出去。
青枣落地,在地面上滚了几圈,落到了泥土上竟立刻蹦出了嫩芽,生出了根须,然后迎风就涨,没一会儿工夫就已经长出了枝干,展开了树冠。
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枣树就有三丈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而且上面还迅速的结出了一枚枚青枣,这青枣虽然不如那三枚青枣神异,但也碧绿无暇,果实丰硕。
“可以了?”李修远道。
他已经不止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事情了,也就见怪不怪。
瞎道人摇头道:“需要你几滴鲜血浇灌,好让三枚仙种结的果能作种。”
李修远也不疑有他,滴了几滴血在三棵枣树的树根上。
鲜血被枣树吸收之后,原本挂在树梢上的青枣,此刻竟浮现了斑斑红色的印记,仿佛是被他的鲜血染红了一样。
瞎道人点了点头,伸手一抓,一枚青枣从树枝上落在手中,随手丢出这青枣竟如之前一般迅速的生长出来,很快的破土而出,长出了一棵枣树,只是这枣树只有枝繁叶茂的枣叶,却并没有结果。
李修远见此立刻就明白了,他道:“铁山,把所有的鬼差,阴兵都唤回来,让他们来这里摘取枣子,去各处发生瘟疫的地方播种,并且托梦给那些病人,说枣叶煮水服用能治瘟病。”
“是,大少爷。”铁山当即应了声,化作了一股阴风迅速离开了。
随着他的命令一下,很快就有鬼差阴兵陆陆续续的敢来了。
他们也不用等同伴聚集,受了李修远的纷纷各自摘取了一袋子枣子便迅速的离开了,前往各地播种。
说也奇怪,三颗枣树上面的枣子无论如何都摘取不尽。
摘掉多少立马就会长出多少,根本就不会有短缺的可能。
“幸好徒儿你没有把这三枚青枣吃了,不然便是有仙种,也结不出这么多果子。”瞎道人道。
“为何?”李修远问道。
瞎道人笑道:“仙枣的仙气都在果肉里,你若吃了,哪有这么多仙气结出果实?”
李修远沉吟了起来,回想当时一幕,自己被真武神君邀请入座的时候,三枚仙枣就摆放在眼前,闻着就想吃,不断的诱惑自己,可是因为顾着说瘟疫的情况了,所以饮了一杯酒便没有来得及吃。
毕竟仙家果子摆在面前,吃之有益,哪能没几分动心。
可谁能想到这青枣是用来治瘟疫的。
如今一切串联起来,李修远却是不禁暗暗觉得好险。
之前只要自己稍微动了一点私欲,吃了青枣,这疫情只怕都不能十全十美的平了。
第两百二十九章感恩
郭北城内,这几日虽然一股死气腾腾的样子。
但是在今日,这座城池再次爆发出了一股蓬勃的生机。
在城内的各处的街道之上,架起了一口口巨大的铁锅,铁锅里面热水滚滚,旁边有人不断的向铁锅里面投放一把把碧绿色的枣树叶子。
熬煮之后的汤汁,再依次派放给受了瘟疫的百姓。
百姓们这几日被瘟疫折磨,身体虚弱,一脸病态,浑身长满脓包,但所幸的是瘟疫发生的事情不长,虽然病情恶化,但却极少出现人病死,如今瘟疫的良方得到了传播,再加上夜晚李修远排除了阴兵,鬼差四处播种枣树,托梦告知治疗瘟疫的方子。
如今各地的疫情都得到了一个迅速的控制。
李修远和几位好友还有护卫们行走在街道上,看着依次排队领取汤汁的百姓,心中那根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松懈了下来。
这次的祸端总算是彻底的平息了。
“李兄,这次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及时找到了治疗瘟疫的方子,这次全城的百姓只怕是难幸免了。”同行的书生王平开口道。
“何止是全城的百姓,这次瘟疫谁知道遍布了多少地方,传播了多远,就连朝廷都已经放弃了赈灾救人,让这一片地界的百姓自生自灭呢。”
一旁的朱昱无奈的摇头道:“我等饱读圣贤书,可朝廷如此的昏庸无能,真不知道这一身所学又有何用?”
“话不能这样说,正是因为朝廷昏庸的官员太多,我们才要考取功名,为百姓造福。”宁采臣一本正经的说道。
李修远笑道:“这世道变坏了,有人可以避世,有人可以不作为,但是我们却不行,我们既然生在这个时代,走上了科举为官之路,就有责任改变这世道,难道诸位也想随波逐流,碌碌无为一辈子么?大丈夫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应当唉声叹气,自暴自弃,这是妇人,不是大丈夫所为。”
“李公子此话,言之有理。”旁边同行的书生喝道。
“是啊,这世道变坏了,我们就有责任改变这世道,此城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见证,若非诸位齐心协力,哪有今日万民的存活?”
“李兄,就凭此话,将来无论李兄身在何地,身处何时,都值得我等追随,这世上可以少的了我们,唯独少不了李兄。”
其他的几位书生个年少热血,意气风发,被李修远的一番话给感染了。
李修远笑了笑:“未来的路还很长,当与君共勉之。”
他的道,的确需要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一起走。
眼下朱昱,王平,宁采臣等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机缘巧合汇聚在了一起,这就是上天给他的同道之人,有他们在,李修远觉得自己并非孤家寡人一个。
在城内转了一圈之后,见到一切情况都在好转,李修远也就放心了。
剩下的事情可以交给属下去办,让朱昱,王平他们去管理,自己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大事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小事总不能还让自己操心吧。
带着护卫回到府上,却见府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
又一篮子鸡蛋,有好几只新鲜的鸡鸭,还有一些蔬果,更有一些做好了的馒头,包子之类的,甚至有一些腊肉,香菇之类的山货,
吕伯正招呼府上的几个护卫把这些东西搬进去呢。
“怎么回事,门口怎么堆放着这么多礼品?”李修远大步走来,好奇问道。
吕伯施了一礼:“大少爷,这些东西都是城内的百姓送过来的,他们念及大少爷赈灾救人,又平息了瘟疫,心中感恩,便特意送来了这些礼物,以报答大少爷的活命之恩,之前老奴已经清了一批了,这是第二批。”
话还未说完。
便有一位妇人,牵着孩子来到了李府的院墙旁,放下了一篮子馒头之后,然后和孩子一起跪在来,对着李府磕头了几个头之后便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城内的百姓受了灾,遭了瘟疫,并不富裕,这些东西虽是百姓的一片心意,但对现在的百姓而言负担太大了,有这份心意就可以了,东西就不能要。”李修远道。
吕伯说道:“老奴说了,可是拦不住啊,老奴看这还只是刚开始过几日会更多。”
李修远沉吟道:“那就收下吧,回头办一场宴席,请城内百姓吃一顿,顺便吧之前十两的月钱发下去,大灾过去,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得让百姓手中有点闲钱在手。”
“老奴记下了。”吕伯说道。
“吴非,望川山之中的那批银钱还没有用掉吧。”李修远忽的问道。
吴非走了出来道:“大少爷是说上次运到望川山的九万两白银,是的,这银两没有用掉一分。”
“去望川山走一趟,把银子运来,现在就去。”李修远道。
“是,大少爷。”
吴非应了声,便立刻准备了一匹快马,然后迅速的离开了。
又吩咐了一些事情下去之后,李修远方才清闲了下来。
说是清闲,也不清闲。
这几日,李修远每日都要看看城内的情况,见到城内的疫病正在迅速的被治愈,他心情也越发的轻松了起来,时不时的还和王平,朱昱,宁采臣等几位书生,饮酒聚会了几次。
这要是在之前那肯定是没有这个心情的。
但善后的事情也是不少。
几日之内,吴非运来了银钱。
而百姓的疫病也好了个七七八八。
李修远便通知全场的百姓,但凡是赈灾时候接受了李家雇佣的短工皆可以来李府门前领取月钱。
算算时间,一个月的时间也正好快到了。
李修远并未爽约。
这一日清晨,李府的门前人山人海,百姓云集。
一位派遣来的账管,这个时候拿着名册,大声喊道:“齐东?齐东过来领钱。”
“来了,在这里,我在这里。”一个叫齐东的汉子急急忙忙的挤了过来,举起手道。
旁边的伙计,递给了他十两月钱。
“多谢东家,多谢东家。”这个叫齐东的汉子拿了月钱,又惊又喜,而后感恩戴德的跪在地上对着李府磕了几个头,然后便迅速的返回了人群。
人群之中有一妇人牵着孩子,见到自家男人得了十两月钱,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只觉得以后的生活有盼头了。
“刘二,刘二在哪?来这领钱。”账管又喊道。
很快又有一个汉子兴奋不已的挤了过来:“在这里,在这里。”
刘二很快领了钱,也是兴高采烈,但也不忘对着李府跪拜了几下,感激李家的恩德。
城内的百姓都明白,这次如果不是李修远赈灾,如果不是李修远治了瘟疫,这满城百姓的人都得死去,这份恩德百姓们都记得。
发放月钱的事情,要的是一个公平公正,所以李修远当着百姓的面,如实点清,让百姓无人怀疑,这是在立一个信字。
“周大,周大,来领月钱。”
“来了。”很快,月钱继续发放一个男子激动的领了月钱,然后迅速的离开了。
“等,等等,我是周大,他不是周大,他是冒领的,他叫马丘,是城里的地痞,他没有受过李家的雇佣。”
可是那个男子前脚一走,又有一个自称是周大的人急匆匆的挤了过来,忙乎道。
“什么?”账管见此一惊。
没想到这都会出现冒领的事情。
“你们等等,此事我要去问过大少爷。”这账管说完,急急忙忙的返回了府去。
他一走,李府门前的百姓却都义愤填膺起来。
“那个马丘真是缺德,连李公子的钱也敢冒领,就不怕遭了报应么?”
“呸,什么东西,这马丘真是我们郭北城的耻辱,老子都看不下去了。”
“妈的,这狗东西,回头见到他了定要好好的教训他一顿。”
第两百三十章新的水神
李修远此刻正在和瞎道人也就是自己的师傅坐在大堂之中。
他一声不吭,静静的等待着。
瞎道人手捧着生死簿,不断的翻阅,上面的纸张似乎无穷无尽,无论怎么翻都翻看不完。
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时辰。
直到这个时候瞎道人才放下了生死簿,目中光芒一闪,随后露出了几分笑意。
“如何了?”李修远问道。
瞎道人笑道:“这次平息瘟疫的确是一场大功德,总共救得十二万九千六百人,生死搏上都清清楚楚的记着呢,你说的果然没错,天数是能改变的。”
李修远摇头道;“非天数能改变,而是有人妄称天数。”
“此话有理。”瞎道人说道。
“不过你和天上的神明对赌,这扬州地界,你打算如何治理?”瞎道人又道。
李修远说道:“还没有头绪,此事需要容我多思量一番。”
“治理好了,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若是治理不好,只怕是劫难重重,不过这也正常,你是天生圣人,哪能不经历劫难。”瞎道人说道。
李修远道:“扬州的事情暂时没有一个头绪,但是郭北城的事情我却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哦,和为师说说看。”瞎道人道。
“木道人为下一任城隍,铁山等八百阴兵辅之,相信足以掌管郭北城地界。”
瞎道人点头道:“人手充沛,这一地方乱不起来,庙宇的话就在那破庙重建,原先的城隍庙已被官府占据,怕是取不回来了,不过地界是有人掌管了,那水域呢?”
“八大王可以负责这一地界的水域,它之前救了郭北城不少的百姓,功德不少,足以担任这一地界的水神了。”李修远道。
瞎道人掐指一算,笑道:“原来是一只鳖精,到也可以成为这一地界的水神,如此这一城之地的便算是结局了,可扬州不止一城,其他地方只怕情况却要复杂的多。”
“我知道,但这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眼下天上的神明不是也给了我一年的时间么?这一年之内,应当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李修远道。
之后又和瞎道人商议了一下其他的事情,多是鬼神之事。
“大少爷,刚才在发放月钱的时候,有人冒领了十两银钱,不知道如何处理?”
账管这个时候来到了大堂,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同时脸色有些紧张,拘谨,生怕被责罚。
“有人冒领工钱?”
李修远皱了皱眉道:“不过这百姓如此多,出现冒领的也是正常,不过此风不可长,不然会有更多人冒领,你先且通告百姓们,谁将冒领之人抓到官府去,谁可得他身上十两冒领工钱,相信这个时候那个宋远宋大人,是很希望借此立威的。”
瘟疫平了。
剩下的就是治理,如果那个宋远不想劳碌无功的话,这个时候肯定会迫不及待的表现一番,而捉拿贼匪就是功绩之一。
“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下去继续发放月钱?”李修远说道。
“是,是,是大少爷。”账管连忙应了声,然后退下了。
李修远又道:“再发放工钱的时候当心一些,虽然百姓淳朴,但是也不能纵容了那些居心不正之徒。”
账管又连连点头,然后方才退了下去。
很快,当账管去了府外,将这事情一说的时候,立刻就有城内的泼皮,闲汉,两眼放光,然后气势汹汹的离开了,显然是去捉拿那个冒领银钱的马丘了。
毕竟李公子发话了,谁能抓住了他,并且将其送至官府,谁就能取他身上的银钱。
郭北城虽大,但是对城内的闲汉而言没有他们不认识的地方,相信很快那个马丘就要倒霉了。
善后的事情又过去了几日。
城内的瘟疫彻底散去,秩序也都开始逐渐恢复了。
原本死气沉沉的一座城池,眼下宛如老树抽芽,再次萌发出了生机。
不过这一日李修远却已经是准备收拾了行礼,带着护卫,准备离开郭北城,返回家中去了。
这次他来郭北城是参加院试,如今院试早已经完毕了,中途不是发生了这么的事情耽误了这么久的话早就应该回家去。
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家书保平安,但是李修远相信自己长时间不会,父母应当也很担心了。
“城里的事情就有劳师父多操持了,徒儿先回家乡报个平安,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李修远说道。
瞎道人抚须笑道;“若有解决不了的难事可以让阴兵通知为师,为师会去助你的。”
“多谢师父关心。”李修远说道。
“吕伯,府上就有劳你打理了。”
旁边吕伯有些受宠若惊道:“这是老奴应该做的,大少爷客气了。”
“大少爷,马匹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这个时候邢善大步走到了大堂外,拱手道。
“好,有劳了,师傅,徒儿告辞了。”
说完,李修远便出发了。
带着护卫,一行人很快离开了郭北城,向着县里的方向而去。
然而到了河边,准备渡江的时候,李修远才发现因为前段时间水灾的缘故,这河上已经没有了渡船,原本的渡口已经被冲垮了,而且也没有修复的迹象。
怕是渡口附近摆渡的百姓受灾更严重。
“咦,怎么没船了,之前小的路过这里的时候还见到有零零散散的几艘渡船呢。”吴非纳闷道。
“有船,有船,怎么会没有船呢。”这个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谁,谁在说话?”吴非听到声音有些陌生当即喝到。
旁边的邢善也皱起了眉头,下意识的警惕了起来。
“呵呵,是我,是我,李公子不认识我了。”
这个时候,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竟从河里走了出来。
那河水在他身边自动的分开两边,浑身上下竟没有淋湿一丁点,让人只觉神异无比。
“是妖怪?”吴非惊呼道。
“哦,是八大王?”
李修远听到这个声音却是认了出来,然后见怪不怪道。
八大王笑施了一礼:“拜见李公子。”
“正想去寻你呢,只是听说你已经不在护城河藏着了,想必是回到了自己的水域之中。”李修远说道。
“正是,不知道李公子寻小神所为何事?小神今日在河中游荡,见李公子为渡江发愁,方才现身,欲送李公子过岸。”八大王说道。
李修远笑道:“有一件好事寻你,你也应当知道乌江龙王死了,这片地界的大小水域无人掌管吧。”
“是的,所以小神提前回到了水域之中,梳理河道,免得被淤泥堵塞河道再次酿成水灾。”八大王说道。
李修远说道:“梳理一条河道太少了,我想让八大王你梳理这片地界的所有河道,掌管这片地界的所有水域。”
“这小神如何做的?”八大王惊道。
“八大王是做不了,还是不敢做?”李修远问道。
八大王讪讪一笑:“既做不了,也不敢做,小神道行一般,哪能掌管这么多水域,能在这一小片水域做一个小大王就足矣了。”
李修远摇头道;“道行是会涨的,但是眼下机会就只有这一次了,乌江龙王酿成的祸害可不止如此,他不光自己丧命了,附近大小水域的水神也因为他而受到了迫害,眼下是一个重新恢复秩序的最好时候,所以这一片地界需要一个管理者,如果八大王你能答应的话,从今往后你就是这片地界水域的王,成为名副其实的八大王了。”
“当然,若是你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命,我只能去物色别的水神了。”
八大王闻言当即心动不已,但旋即又有些犹豫道:“这升职任命,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没有天宫的敕封,小神有名无分啊。”
“不需要天宫的敕封了,天宫已经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