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大圣人-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若,你就别推脱了,难得这小子还有几分良心,举荐你为扬州知府,这知府你不当,若是他胡乱指派一个年轻后生,岂不是误了朝廷的大事么?”这个时候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忽的响起,却见一个发须
斑白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他身穿囚犯的衣服,头发凌乱,很几日没有梳理了,身后跟着两个绝美的女子。
“见过傅大人。”很多人起身行礼。
“小倩。。。。。。”宁采臣看着傅天仇身后的傅清风,他眼中露出了几分惊喜,随后却又黯淡了下来。
差点又忘记了,清风姑娘并非小倩。
小倩投胎转世去了,算时间的话现在顶多只是一个婴儿。
“傅大人。”李修远也起身施了一礼,出于礼节。
“姐夫。”傅月池嘻嘻一笑,唤了一声。
傅天仇瞪了一眼:“不懂礼数。”
傅月池吐了吐舌头又缩了回去。
“傅大人不是在牢房里待着么,今日怎么有空登门拜访?”李修远问道。
傅天仇说道:“老夫问你,你成为扬州刺史可是真的?”
“圣旨颁下,岂能有假,傅大人不信大可一观。”李修远伸手从衣袖一抓,取出了圣旨。
傅天仇看了一眼圣旨,不会有错的,的确是朝廷的圣旨,那一角露出的字迹也是他熟悉的字迹,不过依然狐疑的打量了一下李修远:“既有朝廷的圣旨那老夫就没有意见了,你毕竟立下了功劳,陛下的赏赐
虽重了些,但却也合乎规矩,你打算什么时候入京。”
李修远道:“十日之内。”
“好,老夫就等你十日,十日之后派人押送老夫这个罪臣入京,不用送了,老夫自己回牢里去待着。”傅天仇随后又气呼呼的转身离去。
“。。。。。。”这老头很任性啊。
傅清风这个时候面带愧色的施了一礼道:“李公子,父亲的脾气一直如此,还请李公子莫要见怪,父亲此次前来只是有些不放心而已。”
“我知道,从一个游击将军到扬州刺史,升官太快,怕是有猫腻,傅大人有这样的顾忌我还是知晓的。”李修远道。
“姐夫,到了京城我带你去吃好吃的,我知道很多店的吃食都很美味。”旁边的傅月池高兴的说道,一副嘴馋的样子。
李修远笑道:“好啊,到时候我请客,你想吃什么都行。”
“嘻嘻,说定了,姐姐走啦,父亲说了,没出嫁之前是不能见面的,待久了父亲又不高兴了。”傅月池说和又拉着傅清风离开。
傅清风俏脸一红,低头施了一礼之后便快步离开了。
“我们继续议事吧。”李修远目送她们离开之后便返回坐位开口道。
身为扬州刺史,要管辖一州之地,要涉及到的东西很多。
而且他手底下的人也少,连王平都派出去做知府了。
不过这也是对他们一番辛苦的回报,而且李修远也相信他们胜任知府的职位是绰绰有余的,毕竟经过了这么久的淬炼,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秀才了。
直到半晚时分,李修远方才和众人分别。
带着几分疲累,返回了卧房休息。
“各地城隍的任命早就安排好了,虽然被战乱波及,但是按照之前的任命去办就行了,人神共治也可以开始实行了,扬州的生死簿已经在我手中了,不用担心那些作恶的人受不了惩罚,所以还需要多麻烦一下你了。”李修远开口道。
李林甫笑道:“这是小鬼应该做的。”
“如此就好,我便回去休息了,明日还有事情要处理呢。”李修远道。
李林甫施了一礼,便不打搅他的休息了,身形隐匿不见。
第四百八十七章举头三尺有神明
扬州动荡平息,各地治理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各地的官员听闻九山王李梁金被杀纷纷安下心来,否则每日提心吊胆的,随时准备掉脑袋。
而在这贼匪横行的这段时间内,各地的治安也是相当的差。
很多恶徒借此机会生事,各地的案件也是不胜枚数。
某处县城之中,一位名叫冯安的县令正在处理一件命案,他点灯夜观卷宗,查看着死者的身份,以及死亡的方式。
“奇怪了,嫌犯是县里的郑屠夫,生前和死者因为买卖猪肉有过矛盾冲突,郑屠夫扬言要杀死死者,这是很多百姓都听见过的事实,而不日,死者就死在了郑屠夫家附近,凶器是他家中的剔骨刀,既然杀人
的人是郑屠夫,那为何死者的伤口是由左至右的刀伤?”
“和分明是善用左手的人才会造成的伤口啊,此案定有蹊跷。”
冯安拿着卷宗皱眉思索,他决定把这案件重新审理一遍。
可就在他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忽的,屋外却传来了一声感叹声:“看来你这个县里还不算糊涂,此案若不重新审理的话,这又是一件冤案啊。”
冯安神色一惊,蓦地抬头看向了窗户外,隐约他看到了一个漆黑的人影倒影在那里。
“你是谁?为何出现在本官的家中。”
“我是新派遣到此县的城隍,夜里游城,见到此间屋子有一缕清光闪烁,故此好奇出来一观。”窗户外的那个声音说道。
城隍?
冯安心中一惊,这是鬼神啊。
“既是神明,那敢问此案凶手到底是何人?本官刚才险些犯了错误,诬陷了好人,这是本官的失职啊。”冯安站了起来,对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拱手施了一礼道。
窗外的那鬼神道:“这是县令的工作,我怎么好越俎代庖呢,只有偶尔见到县令有失误的地方好言出声提醒罢了,我还要去抓捕一些本地的凶鬼,就不打搅县令你办案了。”
那门外的黑影似作揖壮,然后一晃,便消失不见了。
冯安急忙披了一件大衣出门一看,结果却看见屋外一个人都没有,只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火味还残留在空气之中。
他心中又惊又惧,然而随后却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又返回了屋子里继续处理积压的政务起来,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之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古人曾不欺我也。
而在另外一处的县城里。
一位叫着方图的县令此刻春风得意的坐在衙署里,他屋内灯火通明,眼前摆放着一个木盒,打开一看却是一锭锭银光闪闪的银子。
“三百两白银,啧啧,那商贾出手还真是大方,明日便把那批货物判给他吧。”方图摸着下颚的短须,看着眼前的银子眯着眼睛笑道。
“真的要收取赃款么?这三百两银子是不属于你的,拿了之后你的福德,官运皆会得到相应的折损。”
忽的,一个声音从屋顶上响起,幽幽的飘进了屋子里。
屋内的烛火摇曳,四周黑影闪动,仿佛有人进入了屋子里。
“谁,是谁?哪来的盗贼,既敢潜入衙门之中来,不想活了是不是。”方图急忙合上木盒藏起银子,大喝一声道。
“你不用喊叫,我已经在屋子里了,只是你看不见罢了,我是前几日来这里就任的城隍,今日见到衙署之内有恶念腾起,化作黑烟笼罩屋顶,故而前来一探究竟罢了,没想到竟是本地的县令在这里收取贿赂
。”屋内响起了一个声音。
声音虚无缥缈,不可捉摸。
方图眸子一缩,大惊失色:“你,你是鬼?你想做什么,本官可不怕你。”
“你的行为已经记录在城隍薄上了,如果明日你真的收取贿赂办了冤案的话,这份罪行就会呈交上去。”那个声音继续说道。
“若是本官行贿的罪行上交上去结果会怎么样?”方图哆哆嗦嗦的问道。
那个声音回道:“圣人的手中有生死簿,每个人的名字都在生死簿上,也许到时候会勾减寿命,削减福德吧,具体的惩罚不是我可以知道的,但还请本地的县令知晓,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钱财是不属于自己的
,尽管暂时留在手中,可是之后会减去相应的福德,财运,若是福德财运不足的话就会以寿命相抵,倘若罪行大到寿命都抵消不掉的话,那么就会祸及妻子,连累子孙。”
“这三百两银子该减多少年寿啊。”方图忍着心中的恐惧道。
“大概十年吧。”
方图闻言顿时浑身手脚冰凉,整个人都怔住了一下,他又慌慌张张道:“若是本官退还银两,秉公办案呢。”
“那么这就是在积攒福德,延长官运,若是死后还有官运的话,下辈子则还能为官,倘若不想品行端正的话,说不定还能在阴间为当阴司。”
这个声音回道:“我虽为本地的城隍,但却无权干预县令处政办案,只能提点,若是县令还要坚持收取贿赂的话,我也是无法阻止的,现在天色很晚了,我要走了,就不打搅县令了。”
说完,屋内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吹灭了几根蜡烛。
身为县令的方图看见窗户的旁边吹开了一角,一个黑影一闪而逝,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随后屋内再也没有刚才那个声音响起了。
方图此刻已经浑身惊出了一身冷汗,再次看着桌上那装着三百两银子的木盒时心中只感到恐惧。
收取这三百两银子竟要减自己十年寿?
说不定还会削减官运,罢免官职。
想到这里,他一个激灵,急忙对外呼喊起来:“来人,来人啊。”
不一会儿一个守夜的衙役来到了门外:“大人,有什么吩咐么?”
方图取了这盒银子,塞到了那衙役的手中:“把这东西给白天那个商贾送回去,告诉他明日的案件本官知道该怎么处理了,让他等待明日的宣判吧。”
“是,大人。”衙役应了声便将这盒子送走了。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接二连三的在扬州各县城之中发生着。
人间的事,鬼神不能多管,但也不能不管,要让人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知道敬畏,知道自己做错事情的代价。
贪官为什么屡禁不绝?
因为利益大于危害,所以才屡禁不绝。
若是贪官的每一笔账都在记录在城隍薄上,再由掌管生死簿的鬼神做出相应的惩戒,如此一来就能让他们知晓,自己哪怕满的再好的贪污之事,也会被鬼神察觉,付出代价。
不过也有不信鬼神的官员。
但亦是无妨,他们要胡作非为也很快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信与不信都无关系。
只能说相信的人可以反省,避免错误。
而这只是李修远人神共治的第一步。
扬州的治理步入正途之后,李修远却是要北上入京述职了。
不过在准备上京之前,在郭北城的瞎道人似乎听到了这个消息,便再也坐不住了,他起身来到了金陵城,并且找到了李修远。
这个一日清晨,李修远在小梅的服侍下洗漱更衣,准备点起一些护卫人马,明日北上。
然而在院子里,瞎道人的声音却突然响起;“徒儿,听闻你要去京城了?”
“嗯?”
李修远巡声看去,却看见自家的院墙上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逐渐变大形成了一个通道,瞎道人身穿道袍,手持拂尘走了进来。
他走进院子之后身后的裂开的院墙又再次合拢了,墙壁上看不到任何裂缝的痕迹。
这是道家的法术,开山术。
第四百八十八章水路
“见过师傅。”李修远略有差异之色,随后施了一礼道。
旁边的青梅也盈盈一礼,声音悦耳道:“道长安好。”
瞎道人此刻双目明亮,乌黑纯洁,像是婴儿的眼睛,不带一丝杂质,他再次问道:“徒儿是否欲北上入京?”
“是的,师傅,扬州已经平定了,现在徒儿要进京述职。”李修远回道。
瞎道人沉吟了一下:“北上入京的话,按行程,水路并进,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倘若放缓一些速度的话,拖延到九十日不是问题。”
“师傅的意思是?”李修远疑问道。
他觉得这次师傅亲自登门拜访肯定是有要事。
否则以自己师傅的性格,还不得有多远躲多远,既怕麻烦,又怕沾染因果。
终归一句话,就是胆小怕事。
“这九十日的时间抽空去师门一趟吧,你得到神权之后力量越发的强大了,需要教导指点一番,不然这般入京城的话会很吃亏的。”瞎道人道。
“师傅的意思是回师门学道九十日?”李修远诧异道。
“不错,当然你也可以不去,为师只是这样建议。”瞎道人说道。
李修远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师傅开口了,那我怎么能不去,路上放缓形成这也不影响什么,而且赶路也是浪费时间,趁着这个时间回一趟师门也是最好不过的了。”
他明白自己现在的不足。
斩仙刀崩了之后,自己靠着神权,以及麾下的四方鬼神,千年大妖镇压妖邪不成问题,可自己却得彻底明白,了解,掌握神权的力量才行。
不然若是遇到危险,自己也没个应变的手段。
“若是想回师门了,可放飞这纸鹤,它会指引你回到师门。”
忽的,瞎道人从衣袍之中取出了一张黄纸折成的纸鹤,这纸鹤在他的手中噗嗤,噗嗤的闪动着翅膀,然后扭着脑袋看了一眼李修远,便飞了过去。
不过一靠近李修远的时候便忽的从半空之中落了下来。
这是道术失效了。
李修远圣人的气息依然在,三仗之内法术无用,不过将这纸鹤放出三丈之外又能再次飞起来。
“师傅不回师门么?”他取过纸鹤问道。
瞎道人说道:“为师回去作甚,那里又没有为师什么事,你到了山门之后自会有人接应你,万事无忧,对了,若是有空,替为师摘几个桃回来,为师很久没吃山上的野桃了。”
“这是小事,徒儿回来的时候自会捎上一点山货。”李修远点头道。
“这就好,为师回郭北城去了。”瞎道人说完便转身离去。
他一步数丈,前面院墙裂开,很快便消失在了眼前。
“道长好走。”
旁边的青梅盈盈一礼,目送道长离去,待道长离开之后,她又有些恋恋不舍的说道:“夫君要去山上修道,虽说只去九十日,但毕竟是在山野清修,不如带个使唤的人去吧,也好生活起居有人照顾。”
“清修之地怎么能带女眷呢,你和青娥就在金陵城待着,进京述职用不了多久的,顶多半年就回来了。”李修远道。
“是,夫君。”青梅乖巧的应了声,便没有坚持了。
翌日。
李修远只带了两都人马上京由韩猛领队,
除此之外他把吴象,毛五等几位护卫也带在了身边,确保自己的安全。
至于李家军,他暂时交给了邢善打理,而且他得留在军中,还的训练弓箭手,教骑兵骑射的功夫,所以走不开。
当然,同行还有傅天仇和清风月池,以及负责押送他们的左千户。
这是左千户的职责,虽然他协助守城多日,但眼下动荡平息,还是需要履行职责,押送傅天仇入京。
“父亲,有李公子在这里,你又何必带上枷锁,坐在囚牢里,被押送进京呢?父亲还是从囚牢里出来吧,我们骑马赶路,不是更好么?”路上,傅清风看着囚牢里,带着枷锁的傅天仇,关切的问道。
傅天仇此刻虽然狼狈不堪,但却脸色极佳,中气十足,他倔强道:“不用了,为父是罪臣,陛下的旨意是押送为父进京,若是骑马赶路那成什么了?岂不是阴奉阳违么?这可是欺君之罪。”
“清风姑娘,你不用劝了,我看傅大人在囚牢里坐着挺舒服的,有马车拉着囚笼赶路,不会累的。”李修远说道。
傅天仇瞪眼看着李修远:“不累,不如你来试试?”
李修远笑道;“这怎么行,我现在可是扬州刺史,要给我上枷锁得皇上的圣旨才行,傅大人的囚牢我是无福消受了。”
傅天仇当即气的吹胡子瞪眼,可是却又憋得难受,找不到话来反驳。
谁能想到,自己来到扬州的时候还是赈灾的大臣,这个李修远才一介秀才,而是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自己成了阶下囚,李修远既坐到了扬州刺史的位置上。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哪有升官怎么快的,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圣旨下来,他都以为是李修远伪造圣旨,诈称刺史,好借此机会霸占扬州。
“李大人,卑职不解,这条路似乎不是上京的路。”这个时候,左千户骑马从后面追来,抱拳道。
李修远道:“走路多累,我们去扬州,乘船北上。”
“原来如此,卑职明白了。”左千户点头道,然后又骑马离去,告诉麾下乘船北上。
李修远看了一眼左千户,心中难道:“左千户对哪位大人都忠心,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哪个大人的命令是对的,哪个大人的命令是错的,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性格才能在京城生存下去。”
没有心计,也就没有威胁,所以不会有人会加害左千户,况且他的武艺很强,对任何人都有用处。
半日之后李修远一行人来到了扬州,这里早有好几艘船只在等待了。
是他提前安排的。
“公子,船只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渡口处,一位约莫十二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哪里施礼道。
这是扬子江王。
李修远走了过去压着声音道:“此番乘船北上,我不在船上坐镇,一路安全需你负责,水中多精怪,全靠你这千年大妖镇压,不过我还会留下三枚雷神令,相信足以护一路平安,倘若遇强敌不敌,裹船遁走
,北上的行程可耽搁,但绝不能出现死伤。”
“公子请放心,我明白。”扬子江王点头道。
“八大王呢?”李修远又道。
扬子江王指了指水下,隐约有一头巨鳖浮现。
“很好,有八大王随行我也就放心一点了。”
李修远点头道,不管怎么说八大王至少有六百年道行,而且得了香火供奉,现在不比扬子江王差多少,也是千年大妖级别的了。
如果这样的势力还被袭击,那么就不是寻常的水妖作怪这么简单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长寿镇
“开船咯~!”
一声吆喝在渡口响起,好几艘大船缓缓的动了起来,离开了渡口向着江面飘去。
这几艘船承载的是李修远,傅天仇一行人,准备逆流而上去往京城。
船只一动,便有一个巨大的黑影蛰伏水下,操控水流,暗中控制船身,让这几艘船只的速度缓缓前进,速度不快不慢,争取九十日之后抵达京城。
李修远此刻在一间无人的船仓之中,他已经将路上的行程都吩咐了下去,如果有人问及自己的话就说自己有事暂时离开了,之后会乘坐另外的船只追赶过来。
他来到窗户边,从鬼王布袋之中取出了一只黄纸折叠而成的纸鹤,往前一丢。
纸鹤被江风吹卷了出去,可是当离开他三丈之远后这纸鹤突然拍动着翅膀一下子活了起来,然后在江面上转了一圈之后迅速的向着东西方向飞去,速度之快不下于飞鸟,一下子就变成了远处的一个黑点。
“速度正是够快的。”李修远目光一动,他一步迈出,身形却立刻消失在了船舱之中。
等到再次出现的时候却已经在了江边上。
“载我一程,追上前面的那只纸鹤。”李修远开口说道,他取出一副古旧的字画。
一道白光飞出,落在地上化作了一匹神俊的龙驹。
翻身上马,神驹嘶鸣如龙,四蹄踏风,一跃而起似要腾空而起一般载着李修远以一个难以想象的速度追赶着那只纸鹤而去。
纸鹤速度虽快,但每次飞远之后都会在原地等待李修远追上,等追赶上来之后又继续往前飞。
龙马亦不是寻常的马,它有这驭风而行的速度,而且能踏水不沉,如履平地,便是山岳,险峰也能轻松的翻阅,只是平日里李修远当做凡马使用,使得龙驹的这本事显现不出来而已。
“不知道师门在什么地方,希望可别太远啊。”李修远心中暗道。
他此番是为求法,并非求道。
他有自己的道,缺的是护道的法。
所以此行的目的是回师门学一点法术傍身。,好应付京城之事。
连那蜈蚣精都不敢说能制伏京城一切鬼神,妖魔,李修远自然也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
妖,厉害的不是道行,而是蛊惑人心的本事。
且不看华姑的白莲教,裹挟教众数万,观那弥勒教王则,千年蛤蟆精不见他道行有多高深,同样是自成教派,迷惑百姓。
只是几只妖邪联合在了一起,便能造反作乱,这还是李修远平乱及时,以及敌人一些决策上失误才赢了这场战斗,不然,任由这些妖邪祸乱下去的话,江南一带,半壁江山怕都是岌岌可危。
这才是妖邪最恐怖的地方。
京城之中的妖邪虽不会蛊惑人心造反,但用在别的地方亦是十分的可怕。
因为那里还有一个皇权在上。
便是李修远也不得不受到皇权的桎梏。
“呼呼~!”
耳旁狂风呼啸,纸鹤速度越来越快,越飞越急。
李修远感觉自己已经至少赶路了几百里了,只是不知道为何还没有到师门所在之地。
忽的。
就在这个时候纸鹤突然放缓了速度,向着一处大山脚下不起眼的小镇飞去。
“哪里是。。。。。。城镇,不是去师门么?”李修远皱起了眉头。
此镇名为长寿镇。
因镇上老人多有长寿者,故因此而得名。
又因为此镇隐匿在大山之下,偏远之地,寻常人听都未听说过,故而不被外人知晓。
小小镇,就像是一处世外桃源一样,任凭外面时局动荡,万民疾苦,这里都不受丝毫的影响,便是派遣到这里的官员,也是深受此地民风感染,久居不远离去,虽与外界联系,但却又独立于世一般。
长寿镇最有名的不是本地的百姓长寿,而是一座山。
此山名为仙人山。
有进山的百姓偶尔看到,有仙人坐在凡人无法上去的峰顶之上,迎着霞光和朝阳紫气呼吸吐纳,又有人看见仙人在山中的百丈崖壁之上对弈下棋,甚至偶尔有身穿道袍的高人下山施药救人。
有进山求道的年轻书生曾言,山中有一道观是神仙高人居住的地方,若是有缘能拜入门下,就能学法术,得长生。
但有百姓好奇进山寻那道观,却根本寻不到,只看见大雾锁山,进山之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不过这里有神仙居住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
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文人,游客,慕名而来访仙求道。
有些人进山拜得仙师,几年之后下山,身穿道袍,能施展法术,有些人求道不得,或遗憾而归,或不愿离去,在此定居,以求某日机缘突至。
盛世之时,求道之人还算少,可是此刻大宋国,朝廷昏庸,黎明疾苦,这访仙求道之人便多了起来,有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希望借此机会求一栖身之所,如同入庙当和尚一样。
但听闻和尚不近女色,不能传宗接代,而修道之人却不禁。
故此百姓心中更愿意修道,他日法术成了,赚个富贵,衣锦还乡也是好的。
今日,长寿镇如往常一样平静,百姓劳作的劳作,小贩做生意的做生意,镇上人不多,却充满了生机勃勃。
“吧嗒~!”
然而就在今日下午时分,一只黄色的纸鹤突然从远处飞来,在长寿镇的上空转了一圈之后随后僵直不动了,从天空上掉了下来。
纸鹤落地,再也飞不动了,似乎法术已经耗尽了,又或者是任务完成了。
“踏踏~!”
马蹄落在年事久远的光滑青石路面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一匹龙驹乘风而来落在了长寿镇的面前。
龙驹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公子,身穿锦衣,腰悬宝剑,身姿挺拔,剑眉朗目,顾盼之前有股摄人心魄的威严。
似凡间的王侯,又似天上的神明,不是寻常男子该有的气质和眼神。
“这里就是师门?看着不像啊,不会是我那师傅的法术失灵了,胡乱指了一条路吧。”李修远皱了皱眉,抬头看了一眼。
却见眼前古色古香的牌坊上挂着“长寿镇”三个字。
字迹缥缈灵动,有浓浓的出尘气息。
“。。。。。。”李修远看着这字嘴角微微一抽。
字很好,可是这字他却认得,是自己师傅写的,这绝不会弄错的,自己师傅写字有一个最坏的习惯,就是末了喜欢加一个蝌蚪文,看上去像是盖一个印记一样,十分的好认。
“既然我那师傅在这里留字了,那师门就在这里没的跑了。”他蓦地留意了一下长寿镇后面的那座大山。
云雾缭绕,有金光浮动,透露出不寻常的气息。
若有山门,必在山中。
“去山中看看。”李修远心中暗道,他翻身下马,先徒步却走过这小镇在骑马上山。
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入城先下马,除非是紧急时刻。
因为马的脾性琢磨不透,容易伤人,虽然龙驹不会,但他习惯使然。
待他路过一间茶肆的时候,忽的有一个声音传来:“前面的那位兄台,看你这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样子定也是来此求仙问道,现在天色已晚,这个时候进山怕是遇到毒蛇猛兽,不妥,不妥,何不休息一日
,明日与我等一同上山求道?”
“嗯?”李修远巡声看了一眼。
却见茶肆之中一位身穿道袍的年轻道人,手持拂尘向着自己打着招呼。
“这位道长是在与我说话么?”李修远回了一礼问道。
“呵呵,我了不是道长,小生名叫成乐,是文县的秀才,因为厌倦世俗之间的勾心斗角,故而和好友周才慕名来此,只为求仙问道。”这个叫成乐的道人竟不是道人,而是一位秀才。
他说完之后,旁边一个男子也站起来拱手施礼,一副文人的打扮。
“原来是成兄和周兄,在下李修远是郭北县的秀才,是受高人的指点来此学法术的。”李修远也自报家门。
成乐笑道:“果真如此,之前见到李兄的时候便看出来了,李兄急于上山访仙,不是求仙问道又是什么?相逢即是有缘,外面天寒,何不进来喝一杯热茶,暖暖身子?”
李修远想了一下,觉得天色的确晚了,这冬日入夜入的快,不如明日一早上山去也不迟,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