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玄幻三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衙等着诸位!”
原本邓晃觉得常定乡乃是穷乡僻壤之地,常定军中除了声名远扬的楚河之外,就没有什么强手,如今见到姜维,心中顿时一凛,倒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别的不说,单看姜维这份气势,就知道他绝不是易于之辈。
甘天这个人向来恩怨分明,人敬自己一尺,自己敬人一丈,如今城内定然是千头万绪事务极多,楚河能派出常定军二号人物亲自出迎,足以表明楚河的诚意。
更何况,他上门借粮,楚河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三千石米粮,让双峰山可以支撑半年时日,这份情谊不得不记。
他没有拿捏什么,也是笑道:“说来惭愧,双马县的二千新兵,就让我们双峰山伤亡不轻,相比起来,常定军轻易攻下凤来县城,才真的让甘某佩服!”
姜维没有和甘天互相吹捧,只是点点头:“元霸兄请!楚队长已经在城内布下酒席给双峰山诸位兄弟庆功。”
“对了,如今凤来县内民众恐慌未定,还请元霸兄能约束一下手下的兄弟,免得惊扰了百姓。”
他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甘天知道楚河打算争霸天下,他的叔叔甘宁还指望楚河能扭转天下大势,解除他被气运镇压的下场,因此自然不会轻易败坏自己的名声。
听得姜维提醒,甘天点点头,正容说道:“伯约兄放心,甘某麾下的双峰山兄弟,纪律也是严明,若是有胡作非为之辈,不用潜渊兄动手,甘某就会严惩不贷!”
邓晃在旁边动了动嘴巴,却是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徐敬自是让人吩咐下去严禁扰民之事。
甘天将黄巾降军交给常定军之后,带着许定,与众人到了城内官衙之处,果然发现在外面的校场,已经架起了一个个大铁锅。
铁锅里面滚着香喷喷的猪羊膏汤,数十酒坛堆放在一边,让激战了一场的双峰山强匪顿时觉得饥肠辘辘起来。
常定军其实也是轮流进食补充能量,和双峰山的山匪一起开怀畅饮,大口吃食,确实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当然,看到常定军休整进食的时候,都带着明晃晃的钢兵,穿着亮瞎眼的战甲,双峰山匪心中那份酸意就不提了,不少囊中有点钱银的强匪刻意讨好常定军,旁敲侧击的看能否购买常定乡的制式装备。
双峰山和黄巾军一战,对方虽然是新兵,但武器装备齐全,军队中有劲弩强弓,双峰山阵亡的兄弟,大半都是接战之前死在弓弩之下的。
若是有常定乡这样的铁甲钢甲保护,双峰山的伤亡率起码要降低七八成。
只不过当他们听得一把钢刀就价值千两银子之后,这个话题便戛然而止了。
甘天则是带着许定,与邓晃、徐敬两人,随姜维进入了官衙之内。
楚河正在案上看着堆得小山一样的竹简和书册,头疼之极。
这里的资料文案,可不像地球那样,一个u盘文档,一叠十四开的文件就能记录完成,单单是粮仓中的大米、杂粮、骡马食用的干草、豆子之类的,就用了十几本纸册和上百个竹简。
偏偏这些东西都要楚河自己清点,粮草这些大事,主将是不能丢给别人,心中有数才行,顾高和焦勇两人就没有在旁边告诫楚河。
见到姜维带着甘天等人进来,楚河才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抬起头来,笑着说道:“元霸兄,此行可曾顺利?”
“这位可是双峰山的邓晃兄?”
其实如此直呼名字,正式来说是有点无礼,不过邓晃徐敬这些山匪,地位低贱,自是没有取字,也只能如此称呼。
邓晃这是第一次见到楚河。别看他在外面大发牢骚,在进城之后,那一队队兵甲鲜明,气势强横的的常定军士兵,已经彻底的击碎了他的倨傲之心。
如今见到这楚河,虽然个头不高,但坐在案桌之上,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气度,甚至让邓晃这个无法无天的山匪都有些局促起来,更是不敢轻视这个据说才十岁出头的常定乡神童。
听得楚河提到自己,邓晃讪讪说道:“在下正是邓晃。”
楚河笑道:“诸位请坐。”
随后,他目光落在被五花大绑的许定身上:“你就是许定吧?黄巾军在凤来县这边的主将。”
许定被封住内劲,又被牛皮筋死死困住,丝毫动弹不得,听得楚河发问,也不知道怎么说,干脆把头一扭,不理会楚河。
楚河也没有在乎许定的态度,挥挥手:“把他带下去,严加拷问,问清黄巾军在天水郡的布置。”
身后两个潜渊卫应声上前,单手提着许定离去。
“如今凤来县内的黄巾军大败,双马县也被双峰山杀退,怕一段时间之内,黄巾军都组织不起反攻的力量,不知元霸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楚河目光朝甘天看去的问道。
甘天沉吟了一下才说道:“黄巾军不来便可,来的话,怕就是大军压境,不好应付,潜渊兄不要大意。”
“如今攻陷了凤来县城,双峰山的兄弟这一两年是不愁衣食,甘某打算进入虎牙岭潜修一段时间,还望潜渊兄能代为照看一下双峰山。”
徐敬顿时一愣:“大当家,你又要闭关潜修了?”
甘天点点头:“不错。我刚刚登上中潜龙榜,带来了不少气运,另外也怕基础不牢,打算潜修一段时间,巩固境界,设法冲击四品中期。”
楚河微微颔首说道:“既然如此,那潜渊预祝元霸兄马到功成!”
“这是攻占凤来县后得到的物资,大部分已经清点在册,甘天兄请看。”
说着,楚河把一本厚厚的桑皮纸书册递给甘天。
邓晃和徐敬都微微愕然,却是想不到楚河会交出清点书册。
哪知道甘天并没有接过书册,摆摆手说道:“攻下凤来县都是诸位常定乡兵将的功劳,我们双峰山只是锦上添花,不要饿着各位兄弟就行。”
这次双峰山出动的都是精锐山匪,千人不到,但双峰山上,有不少山匪家眷,还有最近招揽的流民,楚河虽然不知道双峰山上具体有多少人,但三四千的数目肯定是有的。
楚河想了一下才道:“这样吧,十万石米粮,五千匹布,五百牛马,外加十万两银子,另外,凤来县内的兵器库,有不少皮甲弓弩,双峰山的兄弟尽管挑选。”
他略微一顿,笑着看向甘天:“甘天兄认为如何?”
听得楚河如此说道,邓晃心中顿时汗颜,甚至不敢和楚河目光对视。
这楚河果然不愧有仁义之名,如此多的物资,足够双峰山兄弟三年食用,亏他先前还以为楚河想独吞凤来县的物资。
以双峰山的规模和动用的兵力,如此收益,已经是意外之喜了,真的给双峰山更多的物资,双峰山怕也不敢要下来。
物资虽然重要,但也得有足够的力量守护才行。
要是甘天不在,双峰山又积累了大量的物资,各地饿疯的山匪,又或者是黄巾军的人,乃至大同县的兵马,怕都会心生觊觎,兵发双峰县,夺走他们的物资。
甘天笑了笑:“如今常定乡内,怕有十万丁口,凤来县又落入潜渊兄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米粮钱银来养活他们,我们双峰山的钱粮减半便可,俘获的黄巾军也交给潜渊兄处理。”
“不过,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潜渊兄莫要见怪!”
楚河点头道:“元霸兄但讲便是了。”
甘天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想要二十套潜渊卫的兵甲。另外,希望潜渊兄可以给我重新打造一套战甲和一双月牙戟。”
停了停,他目光朝姜维看去,开玩笑的补充了一句:“伯约兄这身打扮,真个是英明神武,可让甘某羡慕之极啊。”
言下之意,自是想楚河用姜维战甲的材料给他打造兵甲短戟,只不过怕楚河拒接,才留有余地而已。
邓晃和徐敬本来对甘天说钱粮减半有些意见的,那有把到手的东西推出去的。
这减去一半就是五万石米粮,五万两银子,哪怕换成战乱之前,双峰山收成最好的年月,一年劫几十个商队、富户,怕都得不到这些物资的一半。
听得甘天随后提出的要求,邓晃和徐敬心中顿时一热,哪里还顾得这些钱银米粮,对他们说来,兵甲才是最重要的!
一套兵甲,就要一万多银两,二十套就是二十万多,甚至比少要的米粮和钱银价值更高。
但楚河这次就没有轻易答应下来,而是皱了皱眉头,沉吟了许久。
二十套钢兵战甲,给双峰山的话,把双峰山的壮骨境武者等武装起来,绝对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现在楚河出售钢兵,战甲和钢弓是极少流出去的,更多的是钢刀钢枪之类的,最多也就是镶钢铁甲,全钢战甲的话,只出了三套。
其中一套落到王家手中,另外两套则是常定乡缺粮的时候,大同的两个大粮商非钢甲不换米粮,姜维才不得不拿出了两套钢甲。
三国皆是禁甲弩,不是没有原因的,甲弩对实力的提升极为巨大,若是民间大量拥有,定然会成为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楚河倒是不怕双峰山的人与常定军为敌,只是怕双峰山被黄巾军的人攻陷,战甲弓弩落入黄巾军手中。
要是真的这样,黄巾军那些凝血境武师,组成一支二十人的精锐小队,如此刀枪不入的特种兵,绝对可以给常定乡带来极为严重的隐患和伤亡。
不过,甘天既然亲自开口,就算不看在他的份上,甘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双峰山把俘获的一千黄巾军送给常定军,也是一份厚礼。
楚河沉吟许久,随后笑道:“既然元霸兄提出,潜渊自然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元霸兄。”
“不过,钢甲钢弓,皆是杀器,还望双峰山的兄弟能小心保管,切莫落入黄巾军手中。”
甘天也知道轻重,以如今黄巾军的势力,不知道收拢了多少秦州各地的强者,还有黄巾军本部的相助,找出百八十个凝血境武师绝不是问题。
要是这二十套兵甲落入黄巾手中,让那些凝血境后期武师装备起来,恐怕战力和防护力都能和四品初期武宗相比了。
二十个武宗实力的强者在凤来县和大同县兴风作浪,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要不是兵甲之力,可以对武者的实力有极大的增幅作用,甘天这个四品武宗也不至于厚着脸求一套合金钢战甲。
要知道如今姜维身上的战甲钢弓和狂龙破虎枪,皆是五品兵器,相当于三品神兵,别说是凝血境武师,就算很多五六品的大能,都未必能凑齐一套三品神兵。
楚河话音落下,甘天就断然说道:“潜渊兄放心,若是兵甲落入黄巾手中,甘某自然亲自出手把兵甲夺回来!”
楚河点点头,转头对姜维说道:“大兄,你等下给元霸兄送来二十套兵甲。”
“不过,甘天兄要的月牙戟,就得稍等一下,估计最多七天,便可打造出来。”
甘天拱手说道:“那就有劳潜渊兄了。”
分赃之事谈拢,接下来自是酒筵侍候,众人一同到了校场,与将士同食,楚河大方的拿出了两坛浓缩果酒,喝得甘天等人大声叫好,甘天甚至又厚着脸跟楚河讨要了一坛。
这家伙真的一点四品武宗的颜面都不要了,反正人情都欠下了,也不在乎欠上更多。
酒席之间,便有亲卫抬了十几木箱子过来,打开一看,里面的都是兵甲。
208、另一件国之利器
反正都应允下来,楚河自然不会在这些小节上跟甘天耍心眼,一套兵甲,包括战甲、钢刀/钢枪、钢弓、钢盾,皆是齐全,更是让邓晃和徐敬狂喜。
在这个乱世,拥有这样一套全钢装备,跟多了一条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夸张来说,是多了好几条性命。
一个三品凝血境武师,拥有这样战甲,防御力比拟四品武宗,攻击力也是极大的提升,还拥有强劲的远程攻击手段,说多了几条命还真的不算过分。
毕竟四品武宗在战乱中的存活率,是远远超过三品武师的。
其中一套战甲是特别引人注目,赫然是常定乡如今出产的第二强悍的装备,合金战甲。
这些合金战甲,本来是打算赏赐给这次攻城战立功的将领,现在是拿了一套合适甘天穿戴的过来。
也只有楚铁匠精心锻造,另外添加了原料的超合金,才比硅锰合金钢厉害许多。
只不过这超合金钢产量极低,大部分都用来锻造八牛弩的弓弦和弓体,剩下的是给姜维打造了狂龙破虎枪,超合金战甲是来不及打造。
即使这样,硅锰合金战甲常定乡打造的也不多,除了姜维和楚武之外,就没有几个有资格穿戴,便是楚木楚石等都一样,楚河这次只带了三套出来。
除了几个将领之外,普通的兵将,装备普通钢铁战甲就行了。
看着这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全钢装备,邓晃和徐敬越看越是喜欢,忍不住当场穿戴起来。
随后两个钢铁战士出现在众人面前,威风凛凛,灌注内劲之后光芒大作,如同天兵,在面甲的覆盖下,都认不出他们本来的样子了。
借着酒意,两人竟然在校场之上比斗起来,一个枪影如花,一个刀光如虹,爆发出阵阵巨响,确实是相当厉害,看得校场上诸人惊叹连连。
那些自问有资格分得兵甲的山匪头目更是红了眼的朝着木箱看去,久久都不舍得移开视线,仿佛移开视线之后,兵甲就会被其他人抢走一般。
楚千重终于来了,和楚文一起来的。
楚河传回去的消息之后,还在路上的两人当下加快速度,上万的车队绵连出十数里外,一辆接一辆的实在壮观之极。
城内的青壮民夫,也被楚河征调,帮忙运送米粮,每人一天五百大钱,外加五斤米粮的报酬,让这些心中忐忑的民壮喜出望外。
他们本来还担心常定军会问他们帮助黄巾军守城的罪,想不到楚河不但没有跟他们算账,反而拿出米粮钱银来雇佣他们干活,自是卖力得很。
要知道黄巾军征调他们进城,只给他们提供一日三餐的粗粮饭食,运送粮食到了前线,能不能回来凤来县都难说,对比之下,当然是帮助常定军更加划算。
一袋袋米粮从粮仓搬到车上,数万民壮车夫一起搬运,都不需要常定军出手了。
连带城里的车队,两万车辆,一次就可以运输二十万石的米粮回去常定乡。
双峰山的人也带着车队,兴高采烈的运送米粮回山寨,二十个穿着钢铁战甲,手握钢兵的山匪走在队伍前列,更是气势十足,很有睥睨天下的姿态。
接下来,黄巾军果然没有任何反应,分驻在凤来县各要地的常定军,都没有发现黄巾军的踪影,只不过抓了好些疑似黄巾军细作的流民。
大局落定,楚河并没有留在凤来县,只把姜维和楚文留在这里。
兵马方面,一千潜渊卫外加两千常定军,虽不足以掌控凤来县全境,但守护凤来城不成问题,就算黄巾大军进犯,也能支撑一些时日,等到常定乡这边的军队来援。
楚文这个小书吏,这回真的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一来就成为了凤来县的主官,掌管一切民生政、治事务,和姜维一文一武的管理凤来县。
经过调查摸底,凤来县如今其实只有十八万丁口,青壮不足五万,大片田地荒废。
黄巾军让他们耕作的,都是那些最为肥沃,水源充足的田地。
地里出产的粮食更是基本上都征收上去,只有加入黄巾军,或者替黄巾军效力的农户,才能从黄巾军手中得到米粮衣布。
凤来县内的一百八十万石米粮,楚河只运送了一百二十万石回常定乡,其他的都留在凤来县这边。
他总不能看着乡民饿死,每家每户都分发米粮下去,足以让这些乡民挨到春耕的时候。
楚河的仁政,还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双马县那边,陆陆续续有上万人偷偷的搬迁到凤来县这边。
另外还有三个双马县望族全家到常定乡内,却是要举族投靠楚河。
楚河自是大喜,虽然这三个士族加起来也就是百来族人,另外的家丁护院两百余,这点实力对楚河来说不值一提,但这却说明楚河的名声传出去了。
有士族愿意投靠自己,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楚河亲自接见了他们,询问一下,才知道三族来投的原因。
原来这三士族,在黄巾军攻击双马县的时候,倾力相助双马县官府对抗黄巾军,上千家丁护院大半死在战场之上,如今只剩下这点人。
后来黄巾军攻陷双马县,出于顾虑,怕引起双马县全体士绅阶层的反弹,没有对他们举起屠刀,但也是多加刁难,不但夺走了他们大半的家财,还要他们把家族的年青一辈全数投到黄巾军中。
三家多番周旋,又花了大量的钱银,这才保住自家子弟。
等听得凤来县被常定军攻占,前去援助凤来县的双马县黄巾军也是大败而回,这三家便生出了心思,暗中派人到凤来县打探究竟。
知道楚河实施仁政,厚待乡民,也没有压迫凤来县内的士绅,三家合计了一下,觉得留在双马县,迟早会被黄巾军祸害,干脆举族搬迁到常定乡。
出于千金买马骨的度量,楚河干脆把三家的子弟都用起来,正好他手中缺乏管理人手,三家子弟基本都经过文化教育,多少能在各项事务中帮上忙。
大同县那边,在得知常定军得胜回归,连绵不绝的车队把米粮运送回常定乡,当天就把赵一义等护送回常定乡了。
送赵一义回来的大同县部队,领队的是县令李岩和县丞苏可。
到了常定乡后,两人姿态放得很低,请求拜见楚河,然后两人在楚河的书房与楚河密谈了许久。
其他人不知道他们谈论的内容,只知道出门的时候是楚河亲自送他们出来的,三人都是面带笑意,显然相谈甚欢。
回去的时候,一千辆牛车,都是满载了米粮。
表面看来,大同县和常定乡的关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大同县也对常定乡大肆练兵不闻不问。
但大同官衙的有心人,隐约感觉到有什么变化,当初提议控制赵一义一家、以此威胁楚河的邓典武,在刘岩和苏可带着米粮回来之后,就被解除了职务。
楚河发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之所以人员生活密度极低,偌大的一个大同县,放在地球,活个几百万人都不多,如今就三十万人口,原因有三。
一是农业不发达,耕作技术落后,田地里出产不多,一亩地通常就是一到两石的产量。
第二,便是这里的人食量极大,一个就顶地球三个人。田地里出产得少,吃的又多,自是养不了多少人。
第三,这里的农夫为低贱之人,那些务农之人,都是想方设法的摆脱农户身份,使得耕作的人越来越少。
其他地方的情况楚河不清楚,但秦州城这边,粮食的供应从来都是不足的。
他现在和刘岩等达成协议,除了大同县城外,其他地方都归楚河管理,楚河只需要保证城内居民的粮食供应。
再加上凤来县那边,这近十万平方里(二点五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足够让楚河大展拳脚,当下决定对农业生产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这改良其实也简单,就是楚河所知道的一些能提高产量的办法。
如选种、深耕、轮耕、沤肥、挖渠灌溉等。
反正现在有了大量的米粮,无需缴纳赋税,乡民又大量的死在战乱之中,人数减少,楚河最近积存下来两百多万石米粮,足够大同、凤来两县一年的食用。
就算新的耕作方法出什么问题,都能支撑得住。
趁着秋收之后百姓无事,楚河组织人手,挖掘沟渠,引水开源,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深耕除草,使用草木灰、牲畜和人的粪便等肥田。
当然楚河只是给出一个方向,真正做事的是负责农事的楚镇海。
一些地势高难以灌溉的地方,楚河也制造了好些大水车帮助引水,加上大量的优质铁制农具的使用,足够的牲畜,楚河相信,就算没有化肥和农药提高产量,田地的产量也定然超过三石一亩。
最让楚河惊喜的是,他以前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番薯和土豆,只是把番薯、土豆的画像分发下去,并承诺找到这两种植物的,一种赏银五百。
想不到,还真的有农夫知道这种作物,一个样子憨厚的凤来县农夫,在潜渊卫的严密护送下,战战兢兢的带着连苗带茎的番薯到了常定乡这边。
不到这农夫不胆战心惊。
他看到城门贴着番薯的图画,下面还有一行字,好奇的问了一下,竟然是楚潜渊亲自发布的命令,谁找到这两种植物,就可以得到五百两银子。
老农回家犹豫了许久,看着那两个刚刚才到腰间的孙子,最终咬咬牙,也不管对不对,就把番薯带到了城里,跟城门的潜渊卫说自己知道哪里有番薯。
正常情况下,农户绝不想跟这些兵将发生接触的。要知道以前的官兵,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对象,进城的时候少交人头费,都可能对农夫拳打脚踢。
这老农哪里试过被兵将如此客气郑重的对待,更想不到会亲眼见到凤来县的大官,然后在数十个铁甲兵将的护送下,一路疾奔前往大同县。
凤来县如此大动干戈,可差点没有把老农吓死!
楚河亲自见了这个老农,也亲自检查了他带来的番薯,和地球的番薯一模一样,只是个头有点小。
他和颜悦色的问了一下,原来这番薯,是被老农当成野菜挖掘食用的,并没有试过种植。
楚河觉得奇怪,还以为是番薯和土豆的产量不行,毕竟后世的那些番薯和土豆,都是经过改良育种去毒等手段,才有一亩数千斤的产量。
哪知道一问,原因却是让人相当的无语。
番薯和土豆的产量,虽然不如后世的高,但根据这农夫所言,一棵番薯也有六七个拳头大小的块茎,产量对比起稻谷来说是高产了许多。
问题是番薯不好储存,也不知道如何育种种植,这老农自是不敢把地里的种了几十年的稻谷换成番薯。
万一出了什么意外,番薯没有人要,田地里又没有米粮,缴纳不起粮税,一家人都要完蛋的。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无法承受风险的缘故。
楚河的承受能力当然和老农不一样,而且他也知道怎么保存番薯,如挖掘地窖储存,又或者制造薯粉。
当下如诺的给老农奖励了五百两银子,并派遣两百潜渊卫护送他回去凤来县,查探清楚番薯的情况,并把一部分番薯连根带土的挖掘回来常定乡。
楚河是在家里接见老农,楚全见到楚河竟然如此郑重的对待,两百精锐潜渊卫,甚至都能攻下大同县城了,就为了一棵不知道来历的植物?
他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河儿,这未必有些劳师动众吧?现在训练新兵,监督修筑城墙等等,都要用到潜渊卫,若是把两百人派出去,人手就有些不够用了。”
攻陷凤来县的时候,俘虏了近四千的黄巾军,又有数千青壮请求加入常定军。
楚河从中挑选了一下,扩军五千,剩下的黄巾降军,都丢到矿场和城墙那里服劳役,最少也得三年的劳役才能脱去降军的身份。
他们自然还得派遣人手严加防范。
训练新兵需要的人手更多。
把常定军渗入新兵之中,才能更快的让新兵训练起来,形成战斗力,但凤来县那边驻守了三千人马,自是让楚河有些捉衿见肘。
如今农事、军事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建造城墙,动用了超过十万民壮,事情极多,常定乡各首脑人物,就没有一个能闲下来的。
听得楚全如此说道,楚河脸色一正,沉声说道:“这番薯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别说两百潜渊卫,就算是两千,孩儿心中都有点不稳。”
“如果说,潜渊卫、常定军、八牛破甲弩和钢兵,合起来是争霸天下的利器,那番薯就是另外一件利器!”
楚全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什么?这番薯竟然如此重要?”
楚河点点头:“只要番薯能大规模的种植,就算是大同县这点地方,都能养活数百万人口!”
“如今现在孩儿还不能确定番薯的产量,但一亩地出产十石番薯是绝不成问题!这番薯和米粮一样,都能当成主食的!”
209、文相、战神
蜀州,蜀国都城所在,权力的中心,坐落在蜀国腹心之地,地域广袤,物产丰富,可谓是人杰地灵之地,强者辈出,四五品大能处处可见。
蜀州虽然不是蜀国州郡中最大之州,人口却为大蜀之冠,一州之地,上亿丁口。
即使蜀州物产丰富,也不足以支撑这亿万人口的消耗,需要从各州郡运输大量的物资进入蜀州之内。
络绎不绝的车队每时每刻都运载着无数物资进入蜀州,更使得蜀州极为繁华鼎盛。
成都城,正是蜀国都城,朝廷所在之处。
这座雄伟无比的巨城,城内人口千万,城墙高达三十丈,城宽五百米,可供数万兵将在城墙上演练,拥有无数符文法阵加持,有万千军械布置其上。
这蜀国第一巨城,乃是蜀国在原本的成都城墙的基础上扩建,动用了数百万劳力,上万方士,历时十年方建造而成。
在这个世界,有这样一句话,成都不落,蜀国不亡,可见成都城对蜀国之重要。
事实上,这成都城不但是蜀国的政治权力中心,也是军事第一重城,城内有数十万精兵,四五品将领数以百计,震慑三国,威名滔天的五虎上将赵云赵战神便坐镇其中。
虽然,打下蜀国天下的五虎上将五大战神,如今只存赵子龙一人,蜀国后来的诸多将领,没有谁能登上战神宝座,接替五虎上将的位置,但只要赵战神还在,就没有人敢轻视这座成都城。
蜀国五虎上将,赵战神或许不是领兵能力最强的战神,但绝对是武力最强大的战神。
赵战神一柄以天外神铁打造的龙胆神枪,加上自创的八品武技七探盘蛇枪,绝对可以让任何人都心惊胆寒,被誉为天下第一七品强者。
他也是最有可能晋升为八品神将的战神,是蜀国两大支柱之一。
当然,真正让天下人对这座巨城无比敬畏的,乃是城中的八品纯阳境无双国士诸葛孔明。
对于诸葛文相,世人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心怀异心,在昭烈帝在位的时候,就与昭烈帝貌合神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