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青麟也满心苍凉,黑山寇军一路西撤,没有回头,想必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与南军叛军汇合,到时候叛军就有七八万精锐,他拿什么去援、去救?

    现在他们能做的,除了派人送信河西请援董氏外,就是他们赶往黑山、魔月湖的同时,派人通知西羌国内那些还忠于叶氏的宗族势力及逃出王都的北军将卒们,以最快的速度往黑山、魔月湖转移,避免被叛军各个击破。

    叶青麟所有的侥幸之心都完全断绝之后,很快就与董宁联名写就求援信,派人乘灵禽以最快速度赶往铁流岭,他们则不再在松阳湖继续耽搁下去,八千兵马连夜动身,往黑山赶去。

    八千兵马匆匆西撤,沿途也不断遇到从平卢大绿洲逃出来的兵马,所带来也都是听了令人心惶然的噩耗。

    与大燕之间的战事才过去二十年,仇恨没有那么容易忘却,平卢大绿洲内真正支持叶氏与董氏联姻的宗族不多,在张氏叛变、控制王都后,还没有等叛军攻下王宫,平卢湖北岸就有五六座城池宣布投向张氏。

第二百六十八章 援助条件

    五天之后,陈海、叶青麟率八千骑兵赶回到白石峪,这时候西羌国王宫被攻陷、国主叶辰天及叶氏在王都逾千族人,惨遭叛军屠戮的消息也随北逃的残兵败将,传到白石岭。

    叶青麟、叶赫、姜哲等西羌国叶氏的将臣,这时候是满目仓皇。

    叶氏统治西羌国三百多年,二十年前被大燕夺占九成的城池,都率残部煎熬下来了,谁都没想到竟会在昼夕之间,毁于叛贼之手。

    唯一令人欣慰的,河西的第一批援兵由上百头黑羽巨鹫及黑鹫将卒组成,携带大量的灵药及精良兵甲,差不多同一时间赶到白石峪,与陈海、叶青麟他们汇合。

    第一波河西援兵的领队,也是陈海、叶青麟乃至董宁、冉虎都绝想不到的铁流大营都护将军董蒲以及太微宗祖师堂首座葛玄乔二人。

    葛玄乔的地位自不用说,而董蒲作为武威神侯董良的族侄,可以说是董氏第六号、第七号人物,地位仅在秦穆侯董寿之下。

    由于董良膝前,有董畴、董寿二子成就皆是不凡,董蒲没有过继到董良膝下成为嫡世子的可能,但也因此地位最为稳固、极受神侯董良的信任,这些年来一直负责主持铁流岭防线。

    而在太微宗门之内,董蒲作为道丹境的人物,又兼是董氏子弟,虽然他敬葛玄乔为前辈,但地位并不比葛玄乔稍弱。

    董蒲与葛玄乔同时赶到白石峪,可见太微宗及河西都护府对西羌国的形势有多重视。

    董蒲、葛玄乔过来,都不会对外公布真实的身份,赶到之后,就与陈海、叶青麟、董宁到秘室说话,此外就只有冉虎有资格跟到秘室旁听。

    太微宗很早就注意到西羌国形势的异常,以及董宁被困夜渠山时,董蒲在铁流岭都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要不要派兵将董宁接回河西,太微宗以及河西都护府内部,却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

    二十年前,河西出兵随益天帝西征金州,在平卢大绿洲没有少开杀戒,二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办法将血仇冲淡,这也是两家联姻最大的阻碍,这是董氏决意与叶氏联姻之前就考虑到的事情。

    河西出兵,只会在平卢大绿洲激起更激烈以及更普遍的反抗之心,也会让西羌国以西的羌胡势力有借口出兵,介入平卢大绿洲混乱的局势之中。

    甚至都不能派兵将董宁接回去,那样会彻底断绝两家联姻之路,即便那时候河西已经预料到西羌国内部有可能会发生叛变,只能在铁流岭坐观西羌国内部解决这些问题。

    陈海在黑山、魔月湖一系列作为,是河西所没有预料到的最大变数,事实上,董蒲在铁流岭得到碎片般的消息,已经能知道所谓国使就是陈海,但开始并不认为陈海孤身一人能有什么作用。

    时机一直拖延到四天前,信使携叶青麟与董宁联名所书的救援信赶到铁流岭,他们才知道陈海竟然在黑山、魔月湖已经聚集了两万兵马。

    这时候神威董良乃至世子董畴,以及葛玄乔等人都在铁流岭坐镇,密切关注着西羌国的形势发展,即便是知道陈海在黑山、魔月湖聚集了两万兵马,对要不要援助黑山,铁流岭依旧有极大的争议。

    要是能站稳脚,对河西的利益有多大,谁心里都清楚,但谁都知道,陈海麾下这两万兵马,是收编残寇及中小部族健勇而得,绝谈不上是精锐。

    而且黑山、魔月湖的绿洲范围太小,完全没有纵深可言,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即便是董蒲等河西名将,都完全没有信心,凭借这两万残弱之兵,能在茫茫大漠深处搞出什么作为来。

    大多数人的主张,还是希望陈海、董宁他们能撤回河西,叶氏要是愿意归附河西,河西可以在铁流岭西麓划一块水草丰美之地安置叶氏,叶氏可以先在那里休生养息,然后再考虑复国之事。

    最后还是世子董畴主张将决定权交给陈海、叶青麟、董宁他们,由他们自己决定是撤是留,然而河西再考虑如何援应。

    葛玄乔与董蒲一起赶过来,就是要问陈海、董宁、叶青麟他们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叶青麟沉默了半天,都没有吭声。

    “陈海,你怎么看?”葛玄乔问陈海。

    说是秘室,其实简陋得很,石墙茅草覆顶,还有风从缝隙里吹进来,陈海盘膝坐在石案后,见葛老祖问他的话,耸耸肩,说道:“我离开聚泉岭后,四处游历,跑到大漠深处,想要领略这茫茫沙海的无限风光,没想到会遇上这摊事。假冒国使之罪,还不知道怎么洗脱呢。这事啊,葛老祖你实在是没有必要问我的意见啊。”

    董蒲瞅眼看着陈海,看着这个令董氏又恨又爱的家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家伙当年在燕京梅坞堡拒婚,令董氏颜面尽失,这时候却偏偏跑到金州来,鬼才信他是赶巧来看大漠的风光,而且此时聚集黑山、魔月湖两万多兵马,仅有五千是叶氏一族的残军,其他兵马都是陈海打出来的,他们能够不问陈海的意见?

    事实上,为了避免聚泉岭的覆辙,他们第一个要问的,或者说尊重的,就是陈海的意见,不然的话,谁知道陈海会给他们搞什么妖蛾子。

    这也是世子董畴建议葛玄乔与董蒲两人亲自跑一趟的原因。

    葛玄乔看了看陈海,又看了看董宁,心里也是微叹,要没有此前的拒婚一事,他就是厚着脸皮,去找世子董畴不要阻拦他们两人的婚事,也不会发生这多的变故,但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不管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也应该说给我们听听。”葛玄乔盯住陈海,继续说道。

    “无论是撤是留,都要将卒同心,方能谋成大事,”陈海沉吟片晌后,才开口说道,“所以,不管是撤是留,就算不把普通兵卒考虑进来,但也应该要把主要领们都召集起来讨论,在统一思想及认识之后,才能走得更长久。不应该是我们几人坐在这秘室里,去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陈海曾在铁流岭道院修行,也曾在铁流大营麾下短暂时担任过低级武官,随后就编入玉龙大营,董蒲此前都没有机会与陈海见过面,但也知道陈海常有惊人之举。

    董蒲与葛玄乔秘议片晌,跟陈海说道:“那就照你的意见,将诸将都召集起来商议撤留之事——我与葛老祖暂时不暴露身份,对外只说是河西的信使。”

    **********************

    撤往河西,有利有弊,利就是这时候果断东撤,叛军追击的可能性不高,退到铁流岭就安全了,河西也能得一部精锐巩固铁流岭防线,但弊端也很明显。

    西羌国诸族都还没有忘却二十年前的血仇,叶氏与董氏联姻,有些宗族还能接受,但叶氏直接成为董氏的附庸,撤入河西,则会被视为对平卢这片大地的背叛,张氏就将能顺理成章获得大多数宗族的支持,从而成为平卢大绿洲新的王族,叶氏想复国的机会将变得极其渺茫。

    留下来,叶氏统治西羌国的大义名份就能保留下来,但两万多残弱兵马占据几片小规模的绿洲,能做成什么事情?

    樊大春等人,还是希望直接投附河西的,但除了叶氏残将不说,韩庆元、韩謇、邓童儿,甚至郭泓判等部族出身的将领,哪怕再艰难、哪怕重新干起马贼的行当,都还是主张留在大漠之中。

    既然主要将领都决定留下来,接下来就是讨论怎么留的问题。

    拥立叶青麟在黑山继任西羌国主之位、以叶青麟为首对抗叛军是必然的,而且留下来最终的目标,也是助叶青麟及叶氏残族恢复对平卢大绿洲的统治。

    河西董氏不会直接出兵,但必然要提供大量的援助,两三万兵马才能在大漠深处勉强维持下去。葛玄乔、董蒲甚至会将这次带过来的上百头黑羽巨鹫都留下来,但董氏毕竟不是只做好事、不求回报的圣母、圣徒,如何保证董氏的利益,也是讨论“留”这个问题的关键。

    最终的方案,还是在董宁的身份上做文章。

    虽然董宁此次欲嫁的西羌国少君叶游方已经被张氏杀害,两人都没有正式举行婚礼,但叶青麟及叶氏残族会承认董宁乃西国羌少君王妃的身份,册封精绝夫人。

    同时将成立精绝都护府,冶黑山、魔月湖、松阳湖、月牙湖、夜渠山等地,董宁出任可以世袭的精绝都护使。

    作为条件,董宁可以收养董氏子弟,作为日后精绝都护府的继承人,但继子必须改姓叶氏,以示叶氏对平卢大绿洲周边领土的完整统治。

    董氏会帮助叶青麟重新整编、组建一支约两万人规模的王族精锐兵马,但精绝军还是只需要效忠于精绝都护府——冉虎等人与河西脱离关系,作为精绝都护府的家臣部将,编入精绝军;随后河西还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裴晋华等人调过来,辅助董宁。

    总之这些人与物资,河西都算成是给董宁的嫁妆,羌胡诸族都无法指责河西在干涉西羌国的内政。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

    谈妥诸多条件后,董蒲就先返回铁流岭了,他身为铁流大营的主帅,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外;葛玄乔作为客卿,暂时留在黑山坐镇,留在董宁的身边,防备孔鹏、张雄等贼凭借极高的修为,突然进入黑山行刺他们这边的核心人物。

    近百头黑羽巨鹫及御鹫锐卒留下来,也是河西能给董宁最大的一笔直接援力,是作为董宁的嫁妆并入精绝都护府,他们将与冉虎之前所率领的残部,再从附近的部族子弟以及韩氏挑选善战子弟,编成精绝都护府一千人规模的扈卫营,用冉虎为将。

    这可以说是精绝都护府手里掌握最为精锐的一支战力,战力甚于要比同等规模的道衙兵,都要强出一大截。

    上百头黑羽巨鹫,都可以说是空中称雄的霸主。

    河西及太微宗有孵育、驯养灵禽的优良传统,但河西诸营大军中所编的黑羽巨鹫,总数也不到一千头——这次董蒲可以说是,将铁流大营所有的黑羽巨鹫及御鹫锐卒都抽调出来,交给董宁了。

    这样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也说明安定西面,对董氏接下来的布局,是何等的重要。

    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将来不敌张雄、张俊、孔鹏等人攻入黑山、魔月湖,他们有这百头黑羽巨鹫,突出重围也不是什么问题。

    而有这百头黑羽巨鹫,一方面能令贼寇小股兵马无法扰袭黑山、魔月湖,保证这边耕牧生产不中断,同时他们就掌握了一支能日行两三千里的空中运输队。

    这个能解决很多头痛的问题,能保证每个月都能从河西获得一定量的物资。

    而与平卢大绿洲那些还倾向叶氏的诸多城主,物资交易也会变得更迅速、更隐蔽。

    董氏势力之强,也由此可见一斑。

    整个平卢大绿洲,都未必有三四百头这样的凶猛灵禽,但大多数还分散在诸城城主手里,张氏即便掌握西羌国的南北两军,手里顶天也就六七十头凶猛灵禽。

    然而想要伺养这近百头黑羽巨鹫,除去大量强筋健骨的中低级灵药不说,仅肉食消耗每年就需要上万只的沙羊,这是一个极恐怖的数字。

    黑山、魔月湖等地,包括战马在内,总共就能蓄养十多万只沙羊以及两三万余头更大型的沙驼、耗牛、马匹等牲口。

    然而这些牲口,一方面要充当畜力及战马,同时主要还是诸部族牧民自身维持生计的奶肉来源。事实上,精绝都护府,每年最多也只能征用一万头沙羊作为肉食来源,却都要被这百头凶猛灵禽消耗掉。

    除了董宁嫡系的扈卫营外,精绝军与王族军,前期计划也要编三万兵马,而三万兵马都要想编练成精锐之师,充足的肉食又是必不可少的,但附近却已经没有多余的肉食可以征用。

    即便不考虑肉食供应,短时间可以从用成本更高的低级灵药替代,但三万常编将卒以及近两万匹战马所需要的粮草,也是天文数字,也不是黑山、魔月湖这些弹丸之地所能供应。

    陈海此前从诸寨收集的上千万斤粮食,看上去极其恐怖,实际上只能支撑五六个月。

    而黑山、魔月湖等地的农耕生产即便不打断,以十抽二、甚至十抽三的高比例进行征税,每一年的收获季也只能增加五六百万斤的存粮,与两千万斤粮草的需求相比较,缺口太大了。

    城池修建,所需要的资源又是天文数字;此时两三万兵马只能驻扎在简陋的营寨里,谈不上有什么防御可言。

    诸将决定留下来之后,才突然发现,所有的问题堆到眼前,就像是一座座巨山碾压下来。

    “我此时虽然顶替着都护使的虚名,但实在是没有什么治政、治军的经验,诸多事务还该是你来主持,你现在却连左司丞一职都不愿担当下来……”

    白石峪深处,陈海站在一座黑砂岩的断崖前,眺望白石峪左右的地势,董宁苦心劝陈海接受左司丞一职,希望以后实际由他统揽精绝都护府的军政大权。

    陈海微微一笑,看着董宁这段时间明显清瘦下来的脸颊,也怕自己心软就答应下来,忍住去摸她脸颊的冲动,说道:“这天下之大,我还是亲自去走一走。我所说要游历天下,并非是对董氏推脱的虚辞。此间事了或不了,我都不可能在这里长留,该承担的责任,还得要你自己担当下来。”

    “现在这么多的问题,你总得给出个主意,不然董宁这丫头怕是真承受不住。”葛玄乔走过来说道。

    葛玄乔锐意修行,在太微宗不问世事,也不擅长治理军政事务,看到这一大堆头痛的问题,也没有能力替董宁拿主意,只是想不明白陈海为何要拒人以千里之外,樊大春、邓童儿等人,实际上都还是忠于陈海的。

    “冉虎、樊大春、韩謇、韩文当等人可治军,韩庆元、邓童儿、郭泓判等人可治政事,用好他们,经过前期的混乱,慢慢就会安稳下来,”陈海说道,“而我现在拉着葛老祖勘探地形,也不是真要闲下来。要是我所料不差,黑山地底真是一整座浅底岩层,后续将诸地涌泉所形成的溪流,往内侧引导,就可以多孕育三四倍大的绿洲,两三年后,很多问题就会逐步的改观。”

    “即便是绿洲扩大三四倍,想养三四万精锐兵马,也不大可能做到自给自足。”董宁说道,她即便是董氏子女,但也不想完全依赖于董氏。

    “精绝都护府常编三五千精锐足够了,其他兵马并不需要常编,诸将卒给予牛羊战马,在黑山或魔月湖授以牧地、耕地,助其成家立业。每二百到五百卒,或者在部族的基础上,设立折冲府、委任折冲校尉辖管之,平时牧耕照旧,闲时传授技击之术、操练刀兵骑射,战时集结,此乃府兵之制……”陈海也是思考许久,考虑到精绝都护府所面临当前的困境,唯有府兵制能与当前诸多部族拥立精绝都护府的现实情况能更好的结合起来。

    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除了能大幅节俭精绝都护府的军资用度外,也要将大量的奴隶、马贼降俘融合到诸部族之中,才能真正安稳下来,成为忠于精绝都护府的有效兵源。

    “府兵制?”董宁疑惑的问道,她没想到陈海给出来的策略,不是集中兵力,而要将手里不多的兵力分散下去。

    “我在练兵实录第二卷里,对府兵制都有详细的叙述,你可以结合此时的实际情况施行……”陈海从怀里取出一卷抄本递给董宁。

    宁蝉儿对精绝都护府以及精绝军什么,都不甚感兴趣,毕竟弹丸之地也养不了多少兵马,真要夺回平卢大绿洲,也只是助叶氏复国,但这会儿见陈海果断抽时间写就练兵实录第二卷,她便眼眸放光的看过来。

    “我现在只是将练兵实录第二卷交给你,”陈海继续说道,“要是河西想要得到第二卷实录,需要拿黑羽灵鹫的驯育之法跟精绝都护府来交换……”

    所谓练兵实录第二卷,陈海也只是将长矛方阵的编训及作战要点、配重式投石弩、初级机关战车、初级机关连弩的制造及使用,以及府兵制的推行之法抄录下来。

    不管董宁怎么想,陈海并不想精绝都护府完全沦为董氏的附庸,相信叶青麟等人也不愿看到这一点;此前跟董氏所谈,目前也只是借债的方式,从河西获得援助。

    当然了,这些借债,仅近百头黑羽灵鹫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更不要说每月数以千斤计的灵药了。

    一旦与张雄、张俊、孔鹏等贼战事持续下去,黑羽灵鹫难免会有折损,陈海想着精绝都护府这边,最好还是能掌握住黑羽灵鹫的孵育驯养之法。

    陈海怕董宁不好意思跟董氏开口,就当着葛玄乔的面,提前这个条件限定下来。

    事实上,黑山、魔月湖周围都是茫茫大漠,空间极其广阔,极适合驯养凶猛灵禽,同时驯养凶猛灵禽能大幅降低妖兽对牧耕的侵害。

    陈海没有在精绝都护府担当任何职务,樊大春、韩庆元、邓童儿、韩文当、韩謇、郭泓判等人及近两万精绝军统统转交给董宁统领,董宁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沉重起来。

    董宁翻看练兵实录第二卷,内容实在是琳琅满目,一时间无法完全消化,再加上还有一堆事情需要她去处置,也就先回驻营去,也没有多打量始终不以真容示人的宁蝉儿。

    ***********************

    “你真就袖手不管了?”葛玄乔看到董宁离开时,眼眸里藏着失落,这时候忍不住问陈海道,“难道在金州纵横大漠,也非你的志愿?”

    董宁名义上是西羌国的少君妃、册封精绝夫人,但她与陈海之间短时间内除了不会有正式的名份外,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上的障碍了。

    陈海要是将他在聚泉岭的嫡系调过来,再加上樊大春等投附的马贼将领,在茫茫大漠深处,成为一方霸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陈海能助河西挡住西面的威胁,世子董畴也不会再强行阻断他与董宁的关系。

    然而,陈海这时候却早早就流露出有一天会远走高飞的意愿,葛玄乔他现在也搞不清楚陈海所求到底是什么。

    “在金州当一个大漠之王吗?不是。”陈海摇了摇头说道,他的志向当然不在这里,即便金州以后要出一个大漠之王,为何不能是董宁呢?

    董宁自己还没有这个意识,陈海他只能一步步的将董宁逼上这条路,所以才坚决不在精绝都护府担当任何职务,减少董宁心理上对他的依赖。

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

    精绝军加上叶青麟直领的王族军,看上去有三万兵马,但都是七拼八凑起来的,打突袭容易,但在张雄、张俊及孔鹏这样的老将面前,实难讨到什么便宜。

    目前只能趁叛军难以完全掌控平卢大绿洲的局面,以及平卢大绿洲距离黑山有两千里的茫茫沙海阻隔,精绝都护府及叶氏王族军也抓紧时间进行休整,恢复元气。

    陈海还是希望能引诱叛军跨越茫茫沙海来攻,他们这边以逸待劳,才可能会有更大的胜算。

    要不然的话,就算这边的形势先安定下来,也需要在平卢大绿洲内部培养、扶持反抗张氏逆贼的力量,在有一定把握之后,再率三四万精锐直接插入平卢大绿洲,才是与张雄、孔鹏等逆贼决一胜负的机会。

    现在还是要做一些基础性经营。

    陈海以往要想派出数支勘测队,将黑山附近的地底岩层都勘测一遍,以验证他的推测,这原先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做到,但此时他有修为踏入道丹境后期的葛玄乔过来,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陈海不在新成立的精绝都护府担任任何职务,也是想脱身出来,尽快验证他的推测。

    一旦验证黑山附近的沙海地底是一整块能防溪河渗透的大岩层,他们今年就能开始做溪河改道的工作,明后年就能让黑山附近的绿洲面积逐步的扩大。

    这才是精绝都护府能真正扎根沙海深处、推行府兵制的根本。

    后期即便助叶氏成功复国,叶青麟也不可能在平卢大绿洲范围划一块水草之地给精绝都护府立足。

    陈海与葛玄乔,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黑山周围的沙海里摸了一个遍,最终确认黑山周围三百里范围,实是一整块凹型黑砂岩层,岩层深度在三到五十米之间。

    要是将覆盖岩层的沙层都清除掉,就会发现黑山周围,就像是一座四周环山的浅槽型盆地,外围十数座绿洲,恰好是浅槽型盆地外围的环形山脉主峰。

    陈海与葛玄乔带着这样的结论返回白石峪,除了董宁、冉虎他们外,要率族人在此地扎根的韩庆元、韩謇、郭泓判等人更是兴奋,他们这一刻都能理解这一验证这一点的意义有多大,但心里还是很困惑:“这事做起来,也没有多难,怎么除了国使之外,以前谁都没有想到要做这事呢?”

    陈海微微一笑,并不欲解释什么。

    燕州的平民社会本质上还是农耕文明,而金州大漠深处,牧耕结合,平民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要比燕州更低,虽说燕金两地的宗阀宗门,炼器及对符阵的研究都相当的发达,但这个跟平民社会没有丁点关系。

    是这种巨大的隔阂,限制了诸多人的思维。

    在验证黑山地底确是栈槽型岩层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精绝都护府还是要迁回黑山,在白石峪所筑的简易城寨,则移交给叶青麟所率的西羌王族军驻防,也以便能就近收编更多北逃的叶氏残族势力。

    下一步除了在外围的绿洲,将涌泉所形成的断流溪河以及大小湖泊,分步的往黑山内侧改道导流外,还要在黑山附近寻找水脉,打穿岩层开掘出更多的泉井,加快浅槽型岩层储水的进程,以便能尽快繁育更大规模的草木。

    经过两个月的讨论跟研究,精绝都护府也拿出大家都认可的府兵制推行方案来。

    精绝都护府计划在诸多部族的基础上,设立五十座兵农合一、兵牧合一的军府。

    除了魔月湖设十二座军府,黑山设二十四座军府外,精绝都护府同时还在金象岭、黑隼崖、姑获山等绿州,也设立三到五座不等的军府,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将诸多部族健勇以及释放的奴隶以及马贼降俘,都编入五十座军府管理。

    每座军府编二百到五百不等的卫卒,除了平时耕牧、闲时操训、战时集结之外,还各自负责修造军府哨垒;同时董宁还计划将五十头黑羽巨鹫及相应的御鹫锐卒,分配到每座军府。

    这么做,一方面是加强诸折冲府与精绝都护府之间的联络。

    毕竟只有黑羽巨鹫这样的凶猛灵禽,能够在千余里范围,快速运转两三千斤重的货物,还能够监视大漠深处的敌情;这都有助于加强精绝都护府对下属折冲府的控制。

    同时也是将每头黑羽巨鹫的伺养成本,分摊到下面的军府,以便黑羽巨鹫能更大范围的在大漠深处自行捕食猎物。

    不然的话,一百头黑羽巨鹫,就能将精绝都护府吃穷掉。

    当然,精绝都护府也会对下面的提供灵药、兵甲以及战械等方面的支持。

    府兵制推行下去后,精绝都护府能编得卫卒两万三千余,而精绝都护府的常备兵马则控制在五千人以下。

    这么一来,除了耕牧及水利改造有充足的劳动力外,精绝都护府平日所消耗的粮草,即便还有缺口,但也不像之前那么恐怖了。

    而此前从诸寨收编的千余匠工,除了少量分配到各军府,确保军府都有一定的农具、兵甲修造以及哨垒建造及水利施工能力外,大多数人都集中在黑山城,编为精绝都护府直领的少匠府。

    精绝都护府不可能无限制的依赖于河西的援助,而魔月湖、黑山的农牧产出实在太有限,只能从矿产及工造上想办法弥补缺口。

    陈海清洗诸多贼寨,前后缴获五千多斤玄胎精铁,这并非偶然,实在黑山、魔月湖的黑砂岩层里,富含黑砂精金及玄胎精铁等物。

    马贼掳掠那么多的奴隶,除了强迫他们修造兵甲、城池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从矿脉里开采、冶炼黑砂精金与玄胎精铁。

    黑山及魔月湖等地,能产玄胎精铁的矿脉还有那么几条,但以往诸贼寨冶炼玄胎精铁的工艺太落后了,产出很有限,董宁就计划从聚泉岭请两名匠师过来。

    要是黑山这边每年能炼成五六千斤玄胎精铁,就能弥补很大的一块亏空。

    “还有要你写一封信送到聚泉岭提一下这事……”

    等郭泓判等人商议过事情离开后,董宁跟陈海说道。

    “你写信给周景元、赵无悔,他们必不会拒绝你,”陈海笑道,“此时还不是回归聚泉岭的时机,信也没有必要写,省得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你为什么就不愿意留下来帮我?”董宁定睛看着陈海的脸,强忍住伸手去摸他脸上伤疤的冲动。

    “无论是叶氏,抑或西羌国的民众,都需要一个能忠于这片土地的精绝夫人,唯有这样的精绝夫人才会值得他们效忠或并肩作战,他们所期待的,可不是一个已经沦为董氏或他人附庸的精绝夫人,这是我身为‘大燕国使’,却绝不能在精绝都护府任职的关键,”陈海笑道,“再说了,就算没有我,你也做得很不错啊。”

    “无人相助,我也只能一个人咬牙坚持。”董宁不无幽怨的说道。

    陈海心里也是一笑,现在人多嘴杂,有些秘密、有些事情要单独找机会跟董宁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