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业用电,再也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裘镇长,我是来找你汇报工作的,在罗塔镇设厂这半年来,镇里给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企业的发展也很迅猛,我们要对镇里表示感谢啊。”
李建放下自行车,去跟裘践行握手,把裘践行纳闷的,这不是刚从你厂里挨了熊出来,抱怨我们为企业做得不够,我这巴巴的就跑来变电站,这怎么一会儿时间,你就变得好像来给我们送奖状一样了。
裘践行从李建手里把手抽回来,奇怪的问道,
“李董,你这是有事儿?”
“你看这一片地怎么样?”
李建指了指路对面他看好的一块区域,
“强华要在这儿投资建一个综合性厂区,造纸,生物化工,锂电池制造都在一个厂区内,用地面积也不需要太大,一百亩地就行了。”
“你们不是有厂了么,怎么还要在这儿又划一块地?”
裘践行更加不解,一个厂的投资,就这么近的距离,干嘛要分两块,难道是资金投入的问题,李建不想让上一次的合伙人参股了?
“现在的迅捷厂是电子产品制造厂,对于环境有特殊要求,而我准备新上的厂区,虽然对环境的影响也控制在最小,但是如果距离太近的话,还是怕有影响,而且新厂设计造纸,对水源也有要求,这个位置的各方面条件都足够好,所以……”
“别所以,你准备投多少钱?”
裘践行一向比较直接,李建也不以为然,已经不是头一次了,每次都是很直接的问投多少钱而且是美元,不过这次恐怕老裘要失望了,李建的投资,一个美元的硬币都没有。
“几百万吧,人民币,不过你可别看投资额不大,如果还是享受三免五减半的话,从第四年开始,一个月能给你们镇上增加个几百万的税收,还是没问题的。”
“开玩笑吧!投资额几百万的厂,减半的情况下,一个月还能创收几百万,这怎么可能。”
“减半的情况下有几百万,不减半就得上千万,你一个月上千万,把利润都砸到税收里都不够,什么厂能赚这么多钱,开什么玩笑。”
“一百万也算百万,营业额都算上,一两百万还是能的。”
裘践行身后那几个穿着工作服,身上全是油污的人,纷纷质疑起来,
“这几位都是我们镇上的工作人员,这是财政所的小张,那个是服务站的小李……迅捷厂还没报税,他们跟迅捷厂不熟悉,不知道你们的盈利能力。”
裘践行回头瞥了几个人一眼,又有些不好意思的介绍了一下几人,这些小年轻不知道迅捷这几个月的销售额,所以他们不理解,尤其是看到李建投入的还是人民币,才几百万,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不可能。
要知道那些投美元的厂,也没有几家一个月的利税能过百万的啊。
“那,裘镇长,就是同意咯,我可就组织人把这一片圈起来了,然后叫人来实地测量一下,做一下规划。”
李建没在意那几个工作人员的态度,如果每个无关紧要的人的态度都需要去注意,那么人生的时间恐怕都不够浪费的。
“你回头派人办一下手续吧,这一片按理说划给你也没问题,不过里面还有一口鱼塘,你暂时先别围起来,就算围起来,也给人家老余头留个空,让他把鱼收了。”
裘践行点了点头,他知道老余头的鱼塘,怕李建不知道,提醒了一下。
“鱼我准备都买下来,给厂里工人发发福利,今晚上食堂就做鱼了,如果够多,让老余头给镇里也送些去,感谢诸多同志们为我们企业服务。”
既然一天之内第三次碰到裘践行,李建也准备乘飞机去美国,便把剩下的话都说透,
“这次强华建厂,主要是造纸厂和生物化工厂,还有一个电池生产基地,电池生产基地跟以前一样,也是要求稍微高一些,起码培训之后能够多少懂得如何操作自动化的机器,化工厂就要专门有化工经验的工人了,不过造纸厂这一块,我准备留一部分名额,给本地的村民,毕竟厂子占了人家的土地,这些农民没有了土地怎么吃饭,对本地的情况我们厂放不太了解,还请裘镇长多多费心。”
李建话还没有说完,裘践行的脸色就已经一片潮红,那后面几个工作人员也兴奋的瞪大了眼睛。
“李董,你说的是真的,有专门留给我们本地群众的岗位,干什么,什么工资待遇,有什么要求,多大年龄,什么学历?”
裘践行有些语无伦次,表现看起来不像是一镇之长,这种情绪激动的样子,更像是被领导接见的新员工一样。
李建伸出一个右手食指,做出了后世习惯的no的动作,这才发现现在有些不合时宜,便又收了回来,
“我留的都是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也就是俗称的体力活儿,年龄不要太大,毕竟工作强度在这儿,年龄大了万一有点闪失,我们厂里不好交代,如果家庭实在困难的,回头你梳理梳理,我看看能不能安排两个不用太出力的岗位。”
李建想了想,没有把话说死,他怕裘践行玩意整出来几百个苦难户,他也不能当活菩萨不是。
“那工资多少?”
裘践行有些着急,
“体力活五百块左右吧,具体标准我还要回去跟其他人商量商量,但是低也不会低太多。”
李建说完,就看到几个人的眼白都红了。
五百块的工资,对于这个时代,已经相当于几十年后私企之中高管的收入了,尤其是在农民之中,给他们一个月五百块,他们情愿把手里的土地所有权,都转出去而不会有一点点怨言。(未完待续。。)
第二三五章 收购原材料
骑着自行车跟在裘践行身后到了镇政府的办公地点,裘践行他们放下自行车,让李建先去办公室坐一下,他们则打了一些凉水,把满身的油污洗掉之后,才去招呼李建。
乍一听到李建说的话,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镇深本地人心里都热乎乎的,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镇深只是个位于祖国东南的小渔港,可是渔民们除了打渔之外,也需要土地种植粮食作物。
所以,以往镇里征地,都需要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并不是这些农户相当钉子户,而是他们失去了土地就会失去生存的依赖。
整个罗塔镇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多,这点从迅捷厂旁边大部分都是未经耕种过的荒地就可以看出来,但是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是连成一片,而是错落分布,荒地也就被切割成不同形状不规则的一块一块,想要整个划分出去,也不容易。
所以征地的时候,不分良田和荒地,都要统一规划,也就造成了村民想留下良田,只征收荒地的想法落空。
失去了土地的村民能干什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没上过学,不掌握什么知识。
他们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且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力,所以他们最好的出路,便是在附近的工厂,找一些合适的工作。
所以,有些脑子灵活些,喜欢学习。并且能够学会技能的村民变成了工人,而另外一些,则没有号的选择。只能待在家中。
至于在码头上抗货,当搬运工,这些村民并不愿意,他们觉得,那是低人一等的工作。
现在李建说要给这些村民预留一些工人的岗位,他们这些人能不高兴么,谁还没有三两个朋友。想着到时候介绍一下自己的亲戚朋友,在家里多有面子。
“李董,你这也是够敬业的。一天就跟我见了三次了吧,要是所有的企业家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罗塔镇,不出五年。就是镇深第一大镇了。”
裘践行从铁皮盒子里抓了一把黑不溜秋的碎茶叶面子往茶壶里一放。地上的红色暖水瓶里倒了些开水,给李建倒了一杯茶。
李建伸手接过来,赶紧放在桌子上,有些太烫,
“我这是给自己挣钱,应该的,不像裘镇长你们罗塔镇的政府工作人员,这可是为了大家谋福利。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才对,要是全国的工作人员都像你们一样当公仆。国家何愁不富强啊。”
李建客套完毕,催促着裘践行把政府投资的合同拿出来,因为招商引资的工作太多,这种合同早就已经有了大量的准备,李建想着在自己去美国之前,就先敲定下来,看李建着急的样子,裘践行也就没说什么废话,跟李建把大体合同签好,后续的补充就需要今后慢慢再往里面添加。
有了这一纸合同,李建就可以找人把围墙围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跑马圈地了。
回到迅捷厂里,李建给林开合打了电话,让他抽时间来镇深一趟,把新厂的工业规划先做好,然后联系机械厂,按照春江的化工生产线定做一套设备,造纸设备也同样需要购买一套,至于前期准备的沉淀池什么的,林开合也已经知道该如何设计,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交给他就没什么问题了。
镇深距离我国的毛竹之乡川赣浙湘鄂等省份很近,毛竹在这些地区的产量十分丰富,而且生长周期短,用来造纸算是比较不错的原材料,使用起来也不想树木那样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进行培育。
而毛竹这种东西在这几个省份,根本没有啥很么好的利用,别说竹炭还没有兴起,就算是兴起了,使用掉的毛竹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大量的竹子还是在山间生长着,被村民樵夫们砍下来做成房子,做成扁担,做成竹筐。
偶尔有手艺好的匠人,可以用毛竹制作成各种工艺品,到大城市或者国外换一些钱回来,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但是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大量的毛竹,还是静悄悄的躺在深山之中,享受着风吹日晒。
挂断林开合的电话,李建从办公室的窗户里探出头来,朝下面大喊了几声,
“肖远东,肖远东。”
在车间里的肖远东虽然听不见,但是有在外面的工人听见,抬头看了看是李建在喊,连忙换上工作服进了车间,把肖远东叫了出来。
几分钟之后,肖远东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虽然李建的办公室房门大开,依然咚咚咚的敲了几下,
“李董,你喊我。”
“嗯,你坐下歇歇,不是什么急事。”
李建给肖远东倒了一杯水,招呼肖远东坐下,开始询问他家乡关于毛竹的事情。
“毛竹,我们那儿都没人要,平时烧火做饭就用掉了,到处都是,也没办法换钱啊。”
听李建说起毛竹,肖远东挠了挠头发,这东西从小就见得太多了,一瞬间想起来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最关键的是,他觉得很平常的,没有一点用处的东西,李董怎么会问起来,难道他想做竹雕或者竹筐这种东西,竹家具?
否则的话,李董这种事业有成的人,怎么会关心毛竹这么不值钱的东西呢。
肖远东根本想不出来,这等于一个国家的王子去采蘑菇一样对他难以理解。
“我们厂准备新上一条生产线,需要毛竹作为原材料,大量收购,不过我们缺少对当地比较了解的人,既然你家乡有,你看看能不能带着我们的人,到当地去收购。其实如果你家里人有想法,想致富的话,你可以介绍一两个熟识的人。在当地收购了,运送到镇深来,我们全额收购,你们可以自己赚一些差价,你觉得怎么样?”
虽然自己去收购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最低,但是不利因素是需要派人出去,对于市场当地环境不了解。而且人力资源来说也是浪费,不如扶持一下当地的人或者企业,进行提前收购之后。让他们送到厂区来,这样人力成本降低,而且也便于控制质量。
而且,毛竹的产区并不是一个地方。强华的收购队伍如果每个地方都派人的话。恐怕光这些外购人员,就会超过强华的生产人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设置收购队伍,都是不合算的。
“让人收购了,送到我们厂来,不就跟粮食收购一样了么,有粮食收购点。按一等二等三等算钱,然后粮食收购点把粮食送到粮库去。这个我知道,我们那边也有这样的点,不过,竹子怎么收啊,多少钱一根,每根的大小也不一样。”
肖远东有些想不明白,李建解释道,
“按重量,砍下来的毛竹,晒干之后按照重量算,一吨也就是两千斤,最高价格按照一等品算,大概是一斤一毛钱,也就是一吨两百块钱,二等品一百八,三等品一百六,不过这是我们厂里给收购方的钱,收购方从农户手里收上来的时候,只需要给五六分钱一斤就可以了。”
肖远东听到价格,嘴巴都合不拢了,五六分钱一斤,天啊,这是真的么?
他不是惊讶于价格之低,而是觉得价格很高了。
毛竹这东西,山里自己长出来的,什么成本都不需要,一根砍下来,也得几十上百斤,就是好几块钱,一个人一天能砍十几根,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如果发动自己留守在家的亲戚,都上山去看竹子,一人一天砍十几根就算五百斤,一斤六分钱,就是三十块,一个月就是九百块啊。
想到这儿,肖远东都想立即飞回家里,告诉自己爸妈跟兄弟,让他们上山砍竹子去,这就是钱啊。
“李董,你什么时候开始去收?”
“给你放几天假,看看你家里有靠谱的人么,先让你自己家里人把竹子砍了,晒干,然后选个日子,通知别人去看,你当场点钱收竹子,从你们家乡找一辆大车,运过来,如果竹子太空,占地方,那就用竹刀剖成竹条,叠加起来就没那么占空间了,一辆车可以多运一些。”
听着李建说话,肖远东情不自禁的舔了舔舌头,因为他是年前刚跳到迅捷厂来的,过年期间为了表现,就没有申请放假回家,而是在厂里过得年,只是把工资从邮局给家里寄了回去,结果还收到爸妈的电报,说是想他了。
现在能有机会回家,而且还是厂里放假回家,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只是不知道李董是让自己一个人去,还是再排其他人跟自己去,让自己当场发钱,现在就让自己拿钱回去,那会给自己多少钱啊,这任务也太艰巨了吧,他对自己就这么放心,自己可是刚跳槽过来没几天啊。
“第一次去,也不知道能收多少,不过我建议你作为强华的派出人员,对质量一定要管控好,不能以次充好,因为你这次的成败关系着以后我们会不会继续到赣西省收购毛竹,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李董就是说,让我找一个代理人,由他来出面收购竹子,他收了多少,我们就付多少钱给他。”
“对,因为刚起步,我估计你们家乡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冒风险,你就在当场,当做他的财务人员,他收多少,你按价给钱,但是这一次,就不能给他差价,你知道了吧。”
李建又详细的把工作步骤跟肖远东解释了一遍,就是借一个德高望重人的名,强华出钱办强华的事情,下一次,便把利给这个人留下。(未完待续。。)
第二三六章 硅谷
李建给肖远东安排好,跟他说了要注意的事情,然后让他回去多宣传宣传,最好造出声势来,让周围的村子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好事,将毛竹收购从赣西省扩散到四周的川浙鄂等省份,村民们都砍伐竹子运给强华才能满足强华造纸的需求。
无利不起早,看到利益,原本不值钱的毛竹也就成了经济作物,强华又不是只收一天两天,收的多了,光砍山上的无主毛竹肯定不够,人工种植毛竹就会兴盛起来。
这样即便强华造纸加大产量,也不会对周遭的生态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否则,如果是像树木这样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生长周期,李建宁可不上造纸项目,也不希望村民们发现无木可砍,再去种树,这期间有着漫长的时间空档。
从财务上取了一万块钱交给肖远东,又把张晓辉的办公室电话留给他,李建就让他先回家去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工资照付,只不过需要他回来的时候才能领取。
肖远东回家,李建也去了州广市,从白云机场直接飞往美国,光驱预计还要十几天才能到,他需要提前到美国进行布置。
在飞机上奔波了十几个小时之后,李建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去了poq,跟poq负责销售的约翰见了面。
约翰带着李建去参观了poq的工厂,李建带了几台光驱的样品过来。在约翰的办公室里,就直接将光驱装在了poq的最新产品,doctor之上。
doctor的机箱是卧式机箱。显示器在机箱上,在机箱的左前方预留了一个开口,也是按照强华事先提供的尺寸和样品的尺寸确定好的,在机箱内部有一条可以延伸出来的数据线,将数据线从里面拉出来,跟光驱连接,将电源线再接好之后。将光驱推进去,便能自动卡死。
想要拆装光驱的时候,只需要用力向里推光驱上方的一个小卡条。便可以将里面的自动卡锁打开,而如果只是误碰,再将卡条推上就好。
看到李建的设计,约翰吐了吐舌头。
“亲爱的李。你的设计很精巧,哦,我觉得这个设计本身,比你的光驱还要叫人惊奇,如果我们的所有部件,都可以跟你的光驱一样,设计成可拔插形式,那样的话便捷性又增加了。起码我们的维修人员,不用像现在一样忙碌。”
李建轻轻笑了一下。
“光驱跟其他设备不一样,光头寿命有限,所以如果使用频繁,可能一年时间就会损坏,而像硬盘,内存这样的结构,有可能三年五年都不需要动一下,设计成这样的接口也并不能省时省力,相反有可能增加了局部的散热量,并不合适。”
“不,现在硬盘是个大问题,电压的不稳定,尤其是带电工作时的突然断电,会让硬盘的探针在断电的一瞬间击穿盘片,整个硬盘就坏掉了,这个问题连ibn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也是目前我们的个人电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约翰摊开了双手,做出了遗憾的表情,
“哦,我们的稳压设备应该改进了,不是么,约翰先生?”
李建摸了摸面前这台doctor的漂亮机壳,在机箱的右后方,有一排圆形的散热孔,还有一个四叶风扇,专门用于给电源散热。
“是的,我们正在想办法改进,不过短时间内恐怕没有进展,而且也赶不上doctor的发布了,我想这一次我们的doctor会让所有的用户眼前一亮,毕竟,光驱这个东西,他们以前可没听说过,即便他们见过光盘,那也是在听音乐的时候,可是用光盘装程序,装电影,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约翰对光驱的表现很有信心,李建却知道,光驱在这些电脑上,只是个噱头,真正的应用,还需要独立显卡出现,2d时代的图像质量,真的没办法跟电影院里的胶片相比较。
而自己组建的显卡公司,应该已经有了眉目,齐翠萍已经找代理的事务所去注册了专利,显卡的电路设计图也已经发传真给了雷德斯,只要他找的几个人不是太笨,那么最简单的泰鼎8900就一定能很快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个时候,因特公司也应该开发出386了,甚至连486的也应该有了雏形,内存颗粒的增加虽然目前来说有些贵,技术上却并不存在问题,只是规模化生产来摊薄成本的时间问题。
不过这些,李建现在不会跟约翰说,噱头有的时候,在用户来说,就是购买力,他们或许为了某个概念,便会出手,这是谁也掌控不了的问题。
“那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看到doctor2了,在doctor大卖之后。”
李建跟约翰约定了等货物到达港口,会联系他,让他协调货物进工厂。
而poq的竞争对手hph的总部在加州,从香江过来的货轮在到达poq所在的德州之后,会换上另外一条通往加州的船,所以hph的电脑配备上光驱,就要比poq晚了五天左右。
为此poq着实高兴了几天,他们决定尽快为自己的电脑配备好光驱,然后进行发售,这样不仅仅可以领先蓝色巨人,连hph也可以被他们抛在后面。
李建陪着约翰共进了午餐,然后又买了德州飞往加州的机票,目的地当然就是加州的硅谷。
hph在个人电脑方面,虽然跟poq一样是一家新型公司,但是在小型机领域。hph可是曾经跟蓝色巨人ibn能叫一下板的公司,在小学中学市场,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所以从个人机市场上来看。hph的产品很快就占据了由小学和中学向上发展的大学市场,而各个学校的大学生,更是个人电脑消费的主流,所以hph的个人电脑业务,发展的风风火火 。
不过这并不是hph的全部,hph的主要业务是科学仪器,还有医学仪器。如果不是李建从事过科技工作,恐怕还不会知道,因为在普通百姓的印象之中。hph也不过是造打印机跟电脑的家电供应商而已。
而实际上,hph是能跟ge相比较的大型科技公司,实际上hph就是以科技仪器起家,最初的产品不过是万用表上的示波器而已。后来技术发展之后。包括核磁共振在内的尖端仪器也已经涉足,在hph参与的各个方向上,都已经发展的占据一定市场地位,除了个人电脑领域,而李建现在要去跟hph合作的,恰恰是他们的最弱的一项,个人电脑公司。
约翰知道李建跟hph还有见面,不过也知道这是hph的商业机密。他即便问了李建也不会说,便友好的跟李建告辞。回去之后要求生产线上做好准备,争取在hph得到光驱之前,就先把poq的doctor生产出来,哪怕几天的领先时间,也会对用户产生一种导向作用。
站在硅谷门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李建看着这个还没有进入睡眠时间的庞然大物,知道里面有很多家举世瞩目的公司,思科、因特、升阳、旭电、hph,甲骨文、苹果等等,可以说是在半导体行业的翘楚。
李建不是第一次来这儿,不过他来的时候,这些公司名称里面还要加上facebook,zynga、google这些目前的硅谷人想不到的公司名称,事实上,后者这些公司,对于国人的知名度会更大。
想着自己的公司就要在这儿开始,李建也有些小小的激动,毕竟在国内的镇深或者春江开办一家实业公司,跟在硅谷开办一家科技公司所代表的 意义不同。
如果在硅谷开办的科技公司能够成长起来,说明你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越了同济,至少已经在行业的尖端,而在国内,想要获得整个世界的认可,很难。
按照雷德斯给的地址找到自己的公司,李建发现,自己公司的起步,似乎并不太好,起码这么小小的办公室,并没有hph那种世界级大公司的气势,不过想想雷德斯只给自己招了三个人,要那么大的办公室也毫无用处,这也算是给自己省钱了,李建就释然了。
从房间里透射出的灯光,还有是不是出现的人影,李建可以判断出房间里的人依然在工作,敲开门,雷德斯看到李建,兴奋的上前把李建抱住。
“哦,我的老板,你终于来了,伙计们,停一下,我给你们介绍,这位就是李建,我们的老板。”
雷德斯朝房间里的三个大男孩招呼了一声,语气充满着惊喜跟炫耀。
李建看过去,三个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白人男孩,一个人跪在地上,另外一个则拿着烙铁,还有一个人手里捧着他画的图纸正在研究,三个人摆明了一副正在工作的样子。
而雷德斯在他到来之前,应该正翘着二郎腿在哪儿喝咖啡吧,典型的监工做派啊。
“嗨,你们好。”
电话里雷德斯并没有给李建介绍他们三个的名字,李建只好笼统的打了个招呼。
“哦,天啊,这图纸,是你设计的么?”
“你的想法真的很独特,不过我喜欢。”
“我叫布拉德凯特,终于见到你了,李建。”
李建脑子一转,布拉德凯特,这个名字,自己似乎觉得在哪儿见到过。(未完待续。。)
ps: 祝所有朋友中秋节快乐,阖家美满幸福。
另外提醒一下所有有宝宝的朋友,注意孩子,别离猫狗等动物太近,醉马家的小马昨天晚上出去玩的时候,抱了一下人家家的猫,脸被猫抓伤了,看的醉马心里太难受了。
希望大家吸取醉马的教训,离那些看似温顺的动物远一点。
第二三七章 布拉德凯特
布拉德凯特,听起来跟某位电影明星的名字差不多,但是李建对电影明星没任何印象,能让他有印象的,只能是科技工作者,或者在某个行业取得不可替代作用的人。
比如面前这位,这不是泰鼎8900历史上真正的设计者么,李建其实翻出来的也就是几年后这三个泰鼎创始人的设计,看成2d时代绝顶的设计,只不过因为到了3d时代,他们没有跟上科技的脚步而渐渐泯然众人。
这三个人,现在应该还是刚上大学吧,斯坦福的学生,自己把时钟拨快了两年,但是历史依然还是历史,蝴蝶的翅膀再怎么扇动,8900显卡,依然还是要由他们三个人的手中诞生。
“感谢你们三位帅哥的欣赏,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么看我的人可不好,这是个人崇拜,你们应该欣赏我的才华而多过欣赏我这个人。”
李建夸张的做着表情,顿时惹的雷德斯跟斯坦福三个少年哈哈大笑,气氛在一瞬间变得极其融洽。
布拉德凯特几个人笑完之后,便拉着李建到了试验台前面,各种元器件摆满了桌子,看得出来他们的工作正热火朝天,几块半成品的板卡并排放在实验台上,看起来彼此之间的差距都不是太大。
从外观上看,这几块板卡应该说是一样,因为如果不用尺子去测量,根本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位置上有那么几毫米的差距而已。
但是李建看了一眼就明白,这是几个小伙子。在按照他的线路图进行测试,也就是在测量距离跟电路分布对板卡的影响,李建的设计图之中。虽然对格证数据都做了标注,但是他们显然并不是盲从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考虑。
这也不奇怪,没有这样的特质,他们也不会成为自己创业,并且创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开拓者,也不会有实际上的泰鼎公司在2d时代的辉煌。
“李。你的设计太精妙了,我不知道你当初做了多少试验,才验证了这种设计思路。不过我们把自己能想到的最好设计都验证了一遍,才最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