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访做准备,一个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前行者,是需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计划有目的的。
“好,我初步同意这个计划,但是需要学生自愿,你回去吧,今天下午两点,把拟好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条款拿过来,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会让系里发一条通知,强华的人什么时候来?”
“下午两点,我会请我们李总来,他对您也敬仰已久,一心想要跟您请教一下化学方面的疑惑。”
苗翠算是胜利的完成了任务,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是好在她还称得上随机应变,想着能在李建面前邀功,便哼着小曲儿,直奔校门外的强华实验楼,看着那些进进出出学霸级别的任务,心说幸亏化学系的这些学生要去外地,否则李建这个实验楼恐怕不够用了。(未完待续。。)
第一四二章 创业容易守成难
“为什么要发展液晶?”
两点整,李建和苗翠到访,金建民已经开着办公室的门在等待,请李建坐下之后的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
“我是个生意人,生意人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液晶产业将在未来几十年产生巨大的利润,对国计民生有巨大的影响,无论是从利益还是从名声角度,我不在这个时候参与进来,将来都会追悔莫及。”
李建轻飘飘的坐在了帆布沙发上,金建民的办公室里,除了书,还是书,其中很多都是外文专著,李建认识的有日语版、法语版和英语版的专业书籍,还有几种不认识的字体,不知道是德文还是俄文。
“这么说,李总是胸有成竹,能在液晶产业发展中分一杯羹,液晶材料的应用很广,不知道李总是想向那个方向发展?”
金建民似乎不是请李建来谈合作而是在考验李建的水平,苗翠在后面暗暗的吐了一下舌头,幸亏金建民上午没问自己这么专业的问题,让自己回答,最多胡扯一通,他怎么就知道李建会懂,自己介绍李建的时候,可是只说了这是强华公司的董事,金健民见到李建如此年轻,竟然没有任何差异,难道他已经知道了李建?
可是上午的时候他不是还对强华不感冒么?
“我对于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理解只有皮毛,比如三大液晶材料距列型、向列型、胆固醇型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却只对向列型稍微有点了解。热致液晶的温控做好,熔点和清凉点比较容易达到,可以利用其通透性的变化用作显示器之上。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来,最近我们的东边邻居正在大力发展,而且已经把256灰度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放在了个人电脑之上,做出了所谓的移动电脑,其实这只是一个发展方向,我们国内正在大力发展的电视机产业如果能够做液晶电视机,恐怕立即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李建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金建民的眼睛,
“我说的是彩色液晶,超向列显示器。体积小,携带方便,在军用的如飞机、雷达,潜艇。战地电话等方面的应用。金主任肯定比我理解的深刻,至于在民用方面,我的着眼点并不是刚才说的液晶电视机,而是小尺寸显示器,比如我们强华公司的产品,无绳电话,数字寻呼机、以及下一步的产品,移动固话。”
“强华的产品。似乎跟液晶显示关系不大。”
金建民对李建的话题已经感兴趣起来,跟李建对视的感觉让他内心小小的震撼了一阵。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心中自有天地的年轻人,跟他的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却并不暮气沉沉而是冲劲十足,似乎这瘦弱的身体里包裹着无穷的力量一般,他看好的液晶产业,究竟是像他现在说的这样,凭着商人的敏感,还是他对液晶技术的了解已经让他看到未来发展的大势。
液晶产业从广义上讲,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复杂产业,高分子材料制备依靠的是化学工业,灌装考核的是机械加工业的水平,光蚀刻技术更是考验精细化操作,这些都是我国目前的短板产业,不仅仅是从日本进口一条液晶生产线就能够弥补的。
“现在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关系巨大,那强华就要赚不到钱了,等过三五年,金主任会看到强华凭借液晶产业更上一层楼的那一天,我们继续说液晶面板,其实如果想显示彩色内容,就好像crt显示器一样,只要能做到一个点同时显示三原色就可以,液晶面板同一个点如何显示三原色?其实没那么复杂,一层显示一个颜色,三层叠加,只要把面板厚度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就可以了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难就难在实现,强华目前对于彩色液晶方面还算有些研究,向列型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环之外,增加手性基团……”
李建有些欲语还休的意思,诚如他说的,眼光是根据所处的位置有关,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待同一个问题的结果就不一样,他作为一名私营企业主,看的是液晶面板带来的巨大效益,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看到的就是液晶产业带动的几大产业发展。
金建民沉吟着看了看桌面上的材料,
“我在蚀刻夜跟洗脱液方面略微有些心得,如果跟强华合作,能不能由化学系做主导?当然,跟你们提出的条件并无二致,只不过,我要的是一个名分,研究成果,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冠之华清化学系的名号,专利权什么的还是在你手里。”
李建点了点头,他本意就是如此,强华要的是实效,至于虚名,对于他来说,有还不如没有,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已经不得不在一些强权机关面前显露出了水平,现在能夹着尾巴做人最好,否则国防科工委一纸调令强征他入伍,他也没地方去哭啊。
“不,你没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是化学系去找强华实验室谈合作,所以,我们现在去你的办公室吧。”
金建民伸手做出请的姿势,把李建闪了一下,这位金主任也太注重这些虚名了吧,谁找谁合作不是一个样,看他以往的成就,不应该这么务虚才对。
不过现在李建跟他交往不深,顺从了金建民的意思,到了强华实验室的办公室,把合作协议签署完毕,就算是正式确定了化学系学生去春江进行生产的合法地位,李建送金建民回去的时候,金建民看着苗翠不在李建身边,欲言又止,等了半天,似乎做了很多思想斗争,才跟李建提了一句,
“创业容易守成难!”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无论李建再怎么问,金建民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让李建从出了实验室的门,到回到实验室,硬是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时间。
创业容易守成难,这是千古名言,可是自己创业还没成功呢,现在就谈守城,有点为时尚早吧,除非……(未完待续。。)
第一四三章 摩托拉罗的触角(求订阅支持)
李建开始认真考虑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以前强华偏安于春江一地,最多就是在江州市区还算有一点点名气,而在整个江淮省,除了无绳电话刚刚生产出来那会儿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之外,现在早已经沉寂下来。
只是这次进入燕京,有些高调了,无非是跟华清大学几个院系之间搞合作,引起了有些人的注意,毕竟这个实验楼,还有这些仪器设备,都是不菲的投入。
但是金建民死活不说,李建也没有办法,人心都在肚皮里面,谁知道谁是什么想法,不管那么多,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
软件组几天的工作成果就是一套近乎于完美运行的红盾lunix,当然近乎完美是在软件组内部测试的结果,真正的检验,还是需要拿到应用的地方被实践检验,所以在红盾基本完工之后,软件组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其他一些软件的改编之上。
跟后世这些软件设计不同,现在必须考虑电脑的整体性能,尤其是286那极地的内存能否支持起这些软件的完美运行,为内存减负是软件组第一考虑的要务,对此李建只能提一下大致的方向,具体的改编就需要软件组的兄弟们群策群力了。
一零五宿舍的兄弟们只能尽量抽出实验之余的时间加入改编,为了不因为某一个人耽搁整体工作,闫立强把改编工作从头到位切割成了几块,这样统筹下来。能够更好的利用各自的时间。
抽空去拜访了一下唐老爷子,李建谈了最近的成果,唐老爷子又给李建准备了些水果。并没有对李建的工作做出什么指示,只是透露,谭部长已经把国内寻呼机的发展放在了各地的日程之上,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的人也可以用上这种先进的东西。
只是唐老爷子提醒李建,市场的蛋糕,要小心别人来抢夺。尤其是原本就是通讯行业霸主,并比强华更先发展寻呼机的摩托拉罗。
得到唐老爷子的提点,李建似乎一时间明白了许多。难道金建民说的就是摩托拉罗,也对,金建民跟国际上的关系并不只是学术期刊和杂志。
强华的迅捷牌寻呼机已经在阳光贸易的操作之下,顺利的进入了北美市场。当然。强华的短板依然是产能,没办法大肆扩产的情况下,数字寻呼机的专利授权依然被赶去美国的齐翠萍授予了三家企业,生产无声电话的迈恩电子这次并没有获得授权,而相反,另外两家合作企业在生产无绳电话的同时可以进军数字寻呼市场,另外一家合作伙伴,齐翠萍选择的是有着通讯背景的美电数字公司。著名通讯服务企业美电下属的分公司,这也是强华开拓北美市场的一个重要步骤。
寻呼机跟无绳电话可不一样。无绳电话就是一个使用终端,只需要把电话线插在数据插孔里面就可以使用,而寻呼机是需要在服务提供商哪儿备案,记录设备号,并且根据分配的机器号才可以使用服务的。
不跟服务提供商搞好关系,先开展业务,那是门都没有。
李建打进北美市场的做法,已经是侵入了摩托拉罗的老家,但是摩托拉罗在本地市场并没有组织多么强大的反攻,一是有本地企业入美电数字的帮助,二是强华并没有触动摩托拉罗的根本利益,抢夺美国本土市场,以强华几个代理商的政府公关能力,还没办法跟摩托拉罗竞争,更由于这是来自红色东方的生产技术,美国大部分企业机关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并不会选用。
而相反,在红色东方的新兴市场,摩托拉罗看到了诱人的商机,既然强华能够发展出来数字寻呼技术,说明这儿有这种技术滋生的土壤,也有技术发展的空间,摩托拉罗身为著名品牌,想要攻占强华的大本营,优势还是很大的。
从唐老爷子这儿得到的消息是,摩托拉罗已经在羊城设立了事业部,并且在距离香江最近的申镇市跟当地的邮电局合作,紧跟着春江的脚步开始了寻呼机放号的业务。
与春江这样的内地小县城相比,申镇市因为距离香江极近,虽然是新建城市,但是往来人员极多,又多是做业务的商业人士,所以寻呼机这种能够让他们不错过商机的宝贝,以出现就是大抢特抢的势头。
李建跟齐翠萍目前还没得到消息,申镇跟羊城,距离春江和燕京都太远了,强华的触角还没有伸那么远。
从唐老爷子这儿回去,李建跟齐翠萍通了电话,决定还是不去找谭部长诉苦,这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如果强华连这么点问题都抗不过去,也没脸皮去找谭部长袒护,非要让各地的邮电局跟强华合作,如果如此,谈何强华。
既然摩托拉罗的手已经伸进国内,那强华必然要迎战,而且要猛猛的迎战,北美与国内两面开花。
“江州的电子仪表厂你去谈,南都电子设备厂我去,让苗翠去盯着邮电部,部里对于下面的指导意见里,我不管有没有摩托拉罗,但是强华必须位于选择合作伙伴当中,牛老就不要去了,他在家里帮忙出出主意就行。”
李建挂断电话,就跟系里再次请假,反正他来了也没正经上一天理论课,系里对他早就不闻不问,新来的辅导员在前两任都载在李建头上之后,更是不敢多说。
让李建觉得这位胡老师看向自己的眼光,更像是受气的小媳妇看到了老婆婆一样。
原本觉得凭借自己的产品质量跟科技成果就很轻松的不愁销路,现在看来,一只强有力的销售队伍跟公关队伍真的是企业成长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摩托拉罗的威胁之前,李建没把那些仿造的小厂放在心上,他们的产品质量技术通通被强华丢下了几年的差距,只要不是特别着眼于价格而对质量和功能不放在心上的用户,都不会放弃强华的争光牌而去选择小厂的仿制品。(未完待续。。)
第一四四章 摩托拉罗的触角(二)(求订阅)
争光牌无绳电话预留的扩展插口,其他仿造的小厂根本就想不到用处,他们根本就没有预留,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强华的产品,从第一代升级到了第二代,而第二代产品,更是可以升级成第三代,产品升级,价格却没什么太大变化,这就让原本已经被小厂侵蚀的低端市场,再次朝着强华回流。
只是现在摩托拉罗进入寻呼机市场,形势就陡然变化,摩托拉罗是世界级别的通讯大厂,产品质量有保障,本身又是国际品牌,在国人心目之中外国货已经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强华刚刚成长起来的品牌概念在摩托拉罗面前只能溃不成军。
更何况,现在寻呼机是个全新的市场,使用者对数字寻呼和模拟寻呼之间的概念根本分不清楚,谁也不知道模拟寻呼还需要打电话回寻呼台才能知道自己要的号码是多少有多麻烦。
而且强华一时之间根本组织不起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强华够不到的地方也并不是荒山僻壤,如羊城、申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市场前景一点不比燕京跟南都差。
目前强华的最大弊端就是发展的时间还是太少了,从成立到现在,也不过六个月的时间,六个月,不过是摩托拉罗这样的大公司培养企业文化的小部分时间罢了,而且强华还要受到各个方面的掣肘,各级老爷机关都可以从这样那样的事情上卡住强华一段时间,哪怕强华是体改委的试点。
六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强华的发展不可谓不快,李建知道自己可以更快,但是冒的风险就太大了。体改委自从给了一纸试点批文之后再没有任何后续,省市二级也对强华没有什么再大的推动,如果这个时候那个中央部门认为强华走的路线是错误的,尤其是如果强华大肆扩产,被扣上一顶资本主义的帽子,很可能所有的一切都付之东流。
李建能得到的上层助力,目前看来只有谭永胜一人而已。
如果在野的也算。他通过唐阳也算笼络了唐老爷子,这位情报战线上退下来的无名英雄,但是这两位。在强华被某些强权机关扣上帽子的时候话语权恐怕不大,否则谭永胜也不会如此着急的推动寻呼机跟小灵通建设了,他在位的日子不多。
至于紫禁城里的哪位,李建现在不知道老人是否还记得自己。真正的日理万机。对于自己这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能在他脑海之中存留多少时间呢。
离岸公司的皮,能否抵挡住政策的不确定性,虽然不能侵吞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是一句话就有可能让强华的产品在国内举步维艰,甚至不能在国内生产,但愿自己只是杞人忧天。
火车回到江州,早有段铜山派来的司机在江州火车站等候。不过车并不是丰田的皇冠,而是一辆桑塔纳。
李建记得有次跟齐翠萍谈起来为什么非要买丰田车充门面。齐翠萍指着她的太阳穴说,为了警醒自己,我们跟欧美国家有巨大的差距,当年的日本同样如此,但是日本借助战后美国的援助,几十年时间,便发展的跟欧美国家不相上下,甚至在日本都有可以轻松买下美国的说法,我们如果不时刻警醒,只能被他们越跑越远。
看到每天坐的汽车都是日本人制造,怎么能不踏踏实实工作,争取把头上的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取走。
通过南都市轻工业局跟南都电子原件厂发了消息,强华科技要跟他们商谈一下合作,约好的时间是第二天的早上,李建之所以这么着急去而没有回春江,是想好好休息一下,舟车劳顿如果再熬夜,形象肯定不会太好。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第二天早上在南都电子原件厂,看到的人是谁。
“鲁志成,你怎么会在这儿?”
“托你的福,我才能当上这个电子元件厂的厂长,改革么,就是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留过洋,经过商,我这样的人才不来当这个厂长,别人还真不适合,我听说你那个什么强华,想跟我们摩迈电子合作,有什么优惠条件?”
鲁志成看到李建,二郎腿依然翘的很高,在办公桌上一晃一晃的,因为跟董建的事情被曝光,他老爹狠狠的揍了他一通,而且让他禁足一个月,不过随着他留学期间的同学,詹姆士凯恩来到中国,并且跟他取得了联系,让鲁志成激动的是,詹姆士凯恩竟然是摩托拉罗中国区的总裁。
在凯恩的鼓动之下,鲁志成跟他老爹表态,今后重新做人,而且主动提出来要向李建学习,从企业踏踏实实的干起来,于是转眼之间,鲁志成成了南都市电子元件厂的厂长,而南都电子元件厂的企业改制活动,也正式开始。
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李建此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齐翠萍原本信心满满把这家南都电子元件厂拿下,毕竟她老爹虽然不挺她,可市府领导子女的架子还在这儿,尤其是面临改制的压力,原本的厂领导如果不想失去领导权,就要把企业盘活,面对强华伸出来的胡萝卜和身后的大棒,他们没得选择。
但是鲁志成突然参与进来,齐翠萍的脆弱心理那还有心思去考虑背后的各种关系,反正南都电子元件厂只是一个备选厂家,齐翠萍眼不见心不烦,再找一家也不麻烦,而且让她直接面对鲁志成,她宁愿选择逃避,她没有把鲁志成掺合进来的事情告诉李建,恐怕也是不想让李建看她的笑话。
但是她跟李建都没想到的是,摩托拉罗竟然顺着鲁志成这一根藤,直接扎进了强华的大本营附近。
李建这会儿脑子里已经飞快的旋转起来,他不知道詹姆士凯恩的事情,只是直觉鲁志成从一个对电子元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二代直接插手电子元件厂的改制,说明他有十分的把握从中捞到好处,他的背后是谁在出谋划策,又有什么目的呢。(未完待续。。)
ps: 感谢宁==宁、tas、vega_ironman同学的月票,醉马谢谢你们的支持哦!
第一四五章 背后的真想(求订阅支持)
这一切,对强华有什么影响,李建有点庆幸摩托拉罗在东广省的动手,让自己能够硬挤出时间来到南都看一眼,这才发现了鲁志成,否则如果鲁志成在这边儿动点小动作,在背后给强华用什么坏手段,可就真的阴沟里翻船了。
“既然是合作,当然是互惠互利的,南都电子元件厂在国内的电子元件厂商里面,也是老前辈,我们强华目前在通讯行业发展,对于电子元件的采购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希望能跟南都电子元件厂,哦,现在改名叫做摩迈电子了,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今后互惠互利,精诚合作。”
李建故意绕着圈子,其实他为什么而来,想必之前的几位厂领导都清楚,如果鲁志成略微用些心思,就应该知道。
“合作,我们摩迈电子跟那什么县里的小厂恐怕没什么合作了,你们造什么东西?电话机,还有什么寻呼机,我看啊,你们这些小打小闹的东西,自己玩去吧。”
鲁志成摆了摆手,根本就不愿意跟李建谈什么合作,好似赶家禽一样让李建离开,而且在李建出门之前,示威似的说了一句,
“造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是不是会增加很多库存,哈哈哈哈哈。”
李建想起来自己要来的时候,齐翠萍劝了自己几次的样子,想必齐翠萍能够猜测到自己来见鲁志成,没什么好果子吃,这女人。明知道对方是鲁志成,还不提醒自己,是不是想看自己吃瘪的样子。回头一定得教训教训。
至于鲁志成,心里一定想狠狠的把巴掌甩在自己脸上吧,不过因为是通过轻工局联系的合作洽谈,他不能这么冲动,尤其是经历了上次的事情,能让他老爸放他出来,应该做了不少保证。所以他只能这样来看自己脸上担惊受怕的脸色来满足自己的抱负**吧。
“强华从来没有积压库存,强华从来只发愁产能不足啊。”
李建叹了一口气,他说的是实话。强华现在是有多少货能卖出去多少,怎么会愁库存呢。
“快了。”
看着李建出门,鲁志成呸了一口,詹姆士凯恩的身后站着的。可是一尊巨人。强华跟这尊巨人相比,就是大象面前的蚂蚁。
坐上了桑塔纳,李建闭上了眼睛,其实他并没有把鲁志成放在心上,一个官家二代而已,留过学回来,就以为自己代表着西方最先进的经验和文化,但是鲁志成今天的表现。也是让李建起了疑心,鲁志成没什么城府。他既然敢如此嚣张,肯定有着嚣张的本钱。
这个时候应该给一个人打电话,通过他,肯定可以了解到鲁志成背后的事情,李建看了看司机小黄,一个在川藏公路上开过两年车的运输兵,
“黄木桥,不回去,去南都邮电局。”
李建赶在邮局中午下班之前排上了国际长途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听见话筒的另外一端正在轻歌曼舞一般,有着靡靡之音,
唐阳有些欠揍的声音响起,
“谁啊。”
“李建,你在享受什么好东西?”
“李建,你终于给我打电话了,别管我了,你现在是不是很烦?是不是很想揍人,有些上火胸闷,这就对了,你每个月都会有这么两天的,需要不需要我来安慰你。”
“滚,如果你不想变成摩托拉罗的代理商之一,就最好别这么幸灾乐祸。”
李建确实想揍人,如果唐阳的脸就在电话机旁边的话,这小子分明知道什么东西,却不提前告诉自己。
“可别,摩托拉罗的代理商虽然好,但是我们阳光贸易只能是之一,而且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之一,好吧,不笑话你了,怎么样,鲁志成这个龙阳之癖的家伙是不是态度很嚣张?他没什么本事,这次敢把尾巴翘起来,主要是他有个同学,詹姆士凯恩,摩托拉罗新成立的大中华区总裁,给他许了不少好处,当然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
唐阳不怀好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
“鲁志成说对强华的创始人你跟齐翠萍十分了解,詹姆士凯恩对他十分相信,准备把老美的一套搬到国内去,成立一个通讯业协会,主要目的呢,就是对强华的产品进行诋毁,至于鲁志成当的这个厂长,则是准备将来收编强华所用,现在的责任就是当一个中间商,帮助摩托拉罗联系国内的邮电局,主推他们的寻呼机。”
听唐阳解释完毕,李建才知道,鲁志成怪不得这次胸有成竹,他们玩的还真狠,准备釜底抽薪,原来背后有摩托拉罗这棵大树,记忆力那些垄断性或者巨无霸型的企业面对创新型新兴企业的时候,往往会用资本的优势来碾压,让这些小企业资金链枯竭,最后要么收购,要么就让这些新兴科技沉寂下去,他们则继续攫取自己的利润。
如果摩托拉罗在国内采用低价倾销策略,恐怕真的会对强华的市场占有产生巨大的影响,毕竟国人对价格的敏感有些时候会影响到对质量的认可,尤其是摩托拉罗牵头组建一个通讯业协会,在不知道有没有刊号的内部杂志上抹黑一下强华的产品,强华就等于既没有了质量又没有价格优势,销售一定举步维艰。
“既然让我知道了,就不能继续棋差一招,邮电部的老谭,我比你们熟。”
就手用邮电局的电话给谭永胜打了电话汇报,谭永胜对于成立通讯业协会的事情还不知情,国内这个时间对于成立这种协会类的组织没有什么热情,因为还没有巨大的利益显露出来,而各行各业的所谓巨头们还都在各自为战,根本没有任何利用行业协会操控价格与标准的意思。
而即便是国外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对于软驱的标准,网络接口的标准应该还在讨论之中,所以谭永胜对于李建想要挑头成立通讯行业协会的想法并不太理解。(未完待续。。)
ps: 订阅又涨了哦,快到二百了,请朋友们继续支持啊,醉马需要你们。
第一四六章 谭永胜应允
“你应该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和规模上,行业协会这东西,等到其他通讯企业发展起来,自然而然会成立,你的强华发展起来,还用担心别人牵头?”
“那个,摩托拉罗如果跟国内合资建厂,而且规模要比强华更大的话,这个话语权归谁?”
李建把摩托拉罗要在国内进行大动作的事情说了出来而且没忘给摩托拉罗穿上小鞋,这在他那个年代,国内的通讯企业可是亲身体验过的,
“个人认为,无论是从国家通讯安全还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来看,掌握行业话语权的企业,不应该由一个对于我国国民只是他们消费者的企业来承担,国家通讯行业的命运还是应该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谭永胜点了点头,发现李建看不见,便应了一声,
“好的,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摩托拉罗已经开始着手,那应该还没有报到部里来,等到我手里再说。”
李建知道,这种小事,一般不会汇报到一把手部长手中,最多那个司长局长手里,往副部长桌子上一放,签个字就算了,现在谭永胜既然关注,跟秘书一说,这样的报告就不会在副部长手里终结,而是得放在他的案头了。
通讯行业协会的事情搞定,李建等于在道德制高点上利于了不败之地,幸亏鲁志成城府太浅,喜欢显摆。才让自己有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否则按照摩托拉罗的计划,等于给自己釜底抽薪。看来还要好好谢谢鲁志成。
不过这件事情也给了李建以警醒,情报分析,市场动向的检测,永远是一个企业不应该忽略的方向,强华的情报分析……李建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挑起这个大任。
“李建,来,妈给你蒸的鳊鱼。”
车刚停下。李建人还没有从车上下来,袁开春便已经吆喝着李建过来吃她亲手蒸的鳊鱼,自从有了事业。袁开春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都变了,在家里的地位也更强势了,李建有些庆幸自己常年在外,否则在家里常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