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董卓布武-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不奉陪。”杨奉起身朝着韩暹微微抱拳,算是下了逐客令。

“他日如厮杀被俘,报上兄弟我的名号。”韩暹有点惋惜的看了眼杨奉,拍拍他的肩,朝外走去。

杨奉轻轻的送了几步,手却隐隐的放向腰间,缓缓的拔出腰间的利剑,狠狠的砍向韩暹。

“呃。”韩暹倒也久经沙场,一听声音不对,一个驴打滚,滚出门外。

“杀了他。”杨奉朝门外的两个亲兵喝道。

杨奉的亲兵反映迅速,四个个人,四把矛戈狠狠的刺向还未起身的韩暹,矛透胸而入,血溅出三尺之外。

“为什么。”韩暹嘴里留着血,勉强吐出三个字。

“白波军行事作风与黄巾军如出一辙,当初黄巾军聚众百万席卷华夏,大贤良师也有望窥得神器,但结果如何?土崩瓦解。”杨奉一口气说完,又道:“但最重要的,你是贼,我是军,你不应该来的。”

“唔。”韩暹吐出一口血箭,瞪大了眼睛,就为了这个,你就杀了我。如此的不可置信,他不相信本来人有两条路,却自断一条。

聚众起义,却只知道劫掠杀戮,派遣说客,却又派你这个蠢贼。郭太更蠢。

嘲讽似的看了眼以死透了的韩暹。杨奉下令道:“厚葬了。”

说完,急切的在房里找了几块布料,摆在案上,奋笔疾书道:“大人,白波军欲南下攻打帝都,似与袁绍等人有所纠结,请大人定夺。”

杨奉只从只字片语中就能得出一些结论,不得不说,郭太确实不聪明,也太相信江湖义气,以为所谓的好友就能拉拢杨奉这样有真才实学,懂得大局观有很强自我主观的优秀将领。

还有几乎弥漫在西凉军,董卓部中的果断毒辣,也被杨奉所继承。

“来人。”放下笔,杨奉走到剩下的一名亲兵面前嘱咐道:“找四个可靠的人,每人一份,两份传往河东,两份带去洛阳,到洛阳后,记得找李儒李大人,不要相信其他任何人。

“诺。”亲兵应声道。

“李儒。这种时候,还是你最可靠啊。”杨奉朝洛阳的方向叹了口气后,深深的吸气,大声叫道:“备马,巡视城墙。”

…………。

推荐朋友滴书:覆唐。书号1190112。且看秉行着低调才是最牛逼的炫耀这一句话的穿越者张宏;如何从泛泛布衣贫寒少年之辈最终俯瞰大唐天下。

第八十章 四战之地

 明亮的书房内,李儒轻轻的放下手中的笔,长出了一口气,让脑中的晕眩感稍稍的消散一下。

董卓在与不在给他的压力完全不同,董卓是个威望极高能镇得住场面的人。

他一去南征,朝廷上下的运行速度平白的就慢了几分,要不是尚书令蔡邕从中替他周旋,他还真镇不住场面。毕竟年岁太轻,先天威望不足啊。

而且意料之外的无数农夫自发的为大军运送粮草,虽然只是短途的运往宜阳,却也解决了他很大一部分的难题。也让他首次的看重起了民心的重要性。

对董卓的那篇屯田策也起了一百二十分的心思,派往雍州各地的田官、物资等都是他亲自过问的。

也让他忙到头晕眼花,有时候看着手中竹简,一晃神间模糊不已,很是伤神。

董潭亲自捧着一碗小米粥走了进来,轻轻放在案上,柔声道:“你啊,就知道做事儿,做事儿…。。,你看,父亲出征才多久,脸都瘦了一圈了。”说着,轻轻的抚着李儒消瘦的面孔,满脸的心疼。

幼年嫁夫,嫁的又是李儒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西凉女子多重豪杰,多少密友都替她不值,但董潭不在乎,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不是吗。

而且她有董卓宠着,不是那种中原的大家小姐,在西凉时可是横着走的。是人见人怕的主。

当初也是她自己毫不羞涩的从父亲的部下中选这么个不起眼的丈夫。因为李儒不同于西凉诸将的睿智是独一无二的。

只是董卓的官越大,李儒的事儿就越多,都没时间一起陪她。

想着,董潭那一张小嘴翘的老高。

“这是你自己煮的。”捧起瓷碗,李儒眉头轻轻的一皱,瞅了眼董潭微微隆起的小腹,有些担忧。

“我现在可是宝贝。”董潭小脑袋翘的老高,得意道。

“嗯,打猎、厨房这些东西一概不要去了,没事在与…与蔡小姐一起说说话。”李儒点了点头嘱咐道。

对于蔡琰这个人,他不晓得董卓是怎么想的,按道理应该不是这样的啊。下重礼,风风光光的取了就是。目前董卓家中无子,蔡邕也应该不会特意阻拦才是。

无子,无子。还真难办啊,李儒抚了抚头,有些烦躁,等董卓年纪再大些,董家可能就鸡犬不宁了。

“哎。”见丈夫关系,董潭欢喜的应了一声。哪有半点外人眼中的跋扈样。

夫妻两个的温馨话还没说上几句,一名守卫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见董潭在此微微一愣,随即反映过来,拜倒:“大人,有一人自称是闻之杨校尉的帐下士卒,有要事禀报。”

“有何凭证?”杨奉的部下?李儒放下没喝几口的小米粥,皱眉道。脑中闪现出一个有些瘦弱,文质彬彬的人影。

“没有凭证,小的问他有何要事他又不肯说,一定要面见大人。看样子很急切。”守卫道。

“找几个人护着他进来,小心着点。”李儒想了片刻,这才道。

“诺。”守卫应声道。

“别太累着了。”董潭柔声的说了声,她晓得丈夫不喜欢女人管男人的事儿的。

“嗯。”李儒点了点头,目送董潭走出房间,盯着她的背影,眼神很柔,似乎面对董潭时,他的阴狠毒辣就完全消散了一般。

片刻后,几名守卫亦步亦趋的领着一名汉子走了进来,一身平常百姓的打扮让李儒眉头深锁,河东出事儿了。

“大人,这是校尉大人亲笔手书,请大人过目。”倒地是军中焊卒,没什么绕绕弯弯,直接递上杨奉的书信道。

李儒朝着先前那个守卫点了点头,守卫这才接过“书信”,恭敬的递给李儒。

“大人,白波军欲南下攻打帝都,似与袁绍等人有所纠结,请大人定夺。”几个醒目的大字下,几行小字,清晰的记载了事情的经过,与杨奉自己的猜测。

杨奉武艺不高,得不到董卓的喜爱。但这个人做事却很稳妥,李儒瞄了字迹开头的一横,和最后的二横,微微的点了点头,确实是杨奉的习惯。

“带这位壮士下去歇息,再预备几壶好酒。”李儒挥手打发道。

“走吧兄弟。”守卫点了点头,客气道。“谢大人。”这汉子拜谢后随守卫退下。

四战之地,四战之地啊,补了那面却防不住那面。加上白波军的特性,没有补给、辎重就能一路劫掠南下,一万多人守得住城池,却守不住道路,要是一路南下切断往关中的道理,就是死局啊。

况且袁绍的五六万人,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李儒麻利的起身,从存放竹简的书柜中翻出一张布料做的山水图,很详细的记载了司隶四周的郡县的位置。

平平的摊开。李儒盯着虎牢关的位置,笑得很深。

丞相遣六万大军屯虎牢关一带,并以大将徐荣为统帅,本是为了防备关东诸侯。但这些乌合之众,对徐荣来说,手下的兵马实在太多了点啊。

李儒一一的扫过一些文治或名望坐上刺史太守位置的人名,不屑的笑了笑。

将勇,兵则强。这些人,哼。所虑者是此人。李儒把眼神定格在河内郡,上面很醒目的写着袁绍两个楷书。

“西凉人从来不干被动防御,要干就干狠的,干大的。”李儒轻轻的书写下几行字后,唤过门外守卫,让他找一小队人马,发往虎牢关。

做完一切后的李儒安安静静的看了数个时辰的公文,直到深夜时,手上又多了一面与中午时差不多的“书信”。

“杨奉稳妥啊,做一区区边关小将确实是屈才了。”李儒叹息道。对杨奉这个人也有了点心思。

第八十一章 破刘岱(一)

 寒风阵阵呼啸,天上也下着小雪花,天地间一片阴冷森寒。

荥阳将军府客厅内,徐荣与徐晃、张辽与一些新近被提拔起来的校尉司马等分主次而坐。

紧闭的房门阻隔了外面的寒风,烧的旺旺的炭炉为厅内提供暖暖的热气。

徐荣缓缓的扫过各个正襟八百的坐着的诸将,有些摇摆不定。

统驭六万大军。但这些人都是并州降卒,董卓又没替他配备一员资历较高的副将,李儒一纸公文,就要他分兵北上,还真是难办啊。

“徐晃。”徐荣最后盯着徐晃一丝不苟,眼神平静的脸,真的很稳重。

但是那夜李儒的话却闪现在耳边,此人忠诚不足,要时刻带他在身边,暗自观察,必要时以军令杀之。

李儒的话还真有分量啊,尽管心里对徐晃几个月来的表现比较满意,但徐荣还是摇了摇头。

扬声道:“从戎入伍,舍生忘死,冲的是什么?是封侯拜将,是一生荣华。”徐荣表情稍显得激动,言语中带着无限的渴望。

从戎为将,荣华自取。乃男儿本色也。

顿了顿,徐荣扫了眼或多或少有些激动的诸将,又笑道:“本将是做梦也想封万户侯,关东诸侯十几万人,在别人眼中是赫赫威势,但在本将眼里却只是颗颗黄金,份份战功,大战在即,诸将当自取。”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豪气盖天,却又带着赤裸裸的诱惑,能令人热血沸腾。

“诺。”由徐晃带头,诸将轰然应诺。

“张辽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准备。”徐荣微微点头,笑道。

“诺。”诸将逐一而出,一时间,房内只剩下徐荣与张辽两人。

张辽抬头轻轻的扫了眼徐荣,只觉得心那颗年轻强有力的心脏不停的跳动着,他不傻,诸将独留他一人,也就是说分兵北上的主将稳稳当当的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他不敢想象,本是丁原部下的一员可有可无的军侯,随吕布投奔董卓后,一路就做到了校尉,而且是那种掌兵权,统兵的校尉,已经让他疑在梦中。

他也确实自负才能不比宋宪,甚至是高顺这些人差,但两万人的统帅,他却从为能想过,至少现在这个年纪当中他未成想过。

封侯拜将。徐荣说的明白,说的诱惑,但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做到的。

“或许,只是让我押运粮草吧。”张辽自嘲的笑了笑,一步步往上走,但毕竟基石不稳,他,却是有些浮躁了。

“李大人的公文你都看过了。”沉默了小会,徐荣的话又让他一跳。

点了点头,张辽静静的等着徐荣的下文。但徐荣却直接的令人瞠目结舌,“下去挑选士卒,明…。不,今日就出发吧,带些干粮,其他的到虎牢关再补给。”

狠狠的咽了口唾沫,张辽强忍着胸腔内一颗跳动的心脏,干涩道:“末将恐资历不足,此军应该由徐将军统帅较为合适。”

老实说。徐荣在某些方面,要比董卓实在高明太多了,他只是轻轻的吐出几个字“你不如徐晃?”就让年轻小将张辽血脉喷张,断然道:“末将领命。”

“好。”叫了声好,徐荣又细细道:“你北上之后,不要想着怎么防住袁绍,那是李傕干的事儿,你要想着怎么对付袁绍,怎么打败他,你年轻,有冲劲,要想着踏着袁绍的尸体往上面走,懂吗?”

这,也是徐荣比较喜欢张辽而不是徐晃的原因之一,虽然他们同样出色,但徐荣天生喜欢进攻,他看得出徐晃很稳重,很是牢靠。但张辽却年轻有冲动。

有时候,不是靠着才能就能得到重用的。也要看上官的喜好。有李儒的那一番话和自身的喜好,他选择遗忘徐晃,这种遗忘会持续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诺。”张辽大声应道。

“下去准备吧。”徐荣挥手道。点了点头,张辽鞠身退下,再怎么有干劲,但却不能弥补资历上的不足,他得安抚一下那些和他平级的校尉们。

不过幸好六万大军中有大部是并州人。

没想到降将的身份,却有这种好处。张辽自我嘲讽的想到。

徐荣笑着点了点头,轻轻的抽出一张地图,摆放在案上。酸枣五路诸侯。十几万人。各自统属,分五路而来,但相距又不远,可以互为掎角,算是中规中矩,但他们也太轻估了我徐荣训练的兵了。何况他们本身就是并州焊卒。

关东诸侯的十几万人。乌合之众。要是给他们几年时间训练,或许是强敌,但现在嘛。徐荣脸上闪现的是高度的自负,笑的很异样。

出酸枣,进官渡,再屯成皋。徐荣最终定格在了一个人身上,兵最少,却爱高谈阔论,有大儒之风的刘岱孔伷身上。

以横破纵,三万人就可以让你们伤筋动骨。

第二日,徐荣在城外点将台上,命校尉李清一万人驱赶荥阳百姓和所有辎重粮草,进驻虎牢关。

不从者杀无赦。

自己则率剩下的三万士卒迎击关东联军,李儒了解徐荣,徐荣也同样了解自己,绝不防御待敌。

“将军,不带辎重粮草,恐怕不妥啊。”大军前方,“徐”字战旗下,徐晃紧挨着徐荣,担忧道。

“以战养战,走到哪就搬空哪的府库,要是不行,就屠城聚敛粮草。”徐荣说的明白阴寒。

“这就是西凉诸将啊。”徐晃呆呆的看了眼徐荣,想要说什么,但在喉咙中蠕动了下,却始终没能说的出口。

徐荣刚而能谋,有极强的自我。就是他劝进恐怕也听不进去。到时再说吧,徐晃颓废的想着。

第八十二章 破刘岱(二)

 成皋汴水附近,兖州刺史刘岱带着几个心腹将军,领着三万余人慢吞吞的行军,不能说如出游踏青,却也很是悠闲了。

本来就是嘛。此次大战不过是在大义上反对董卓,而不是与西凉兵硬来。

除了曹操这个偷人侍女的莽汉以外,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的保持着这个态度,等个一年半载后联军溃散,到时候去留自由。

董卓可狠着呢。刘岱愤愤的想着,本来以为拥袁绍为盟主,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却不想这家伙忽然变卦,以盟主的名义命令他们进兵,说是什么有白波军南下切断董卓后路,他则出河内进攻洛阳,只要酸枣盟军东面强攻,董卓一举可灭。

他刘岱虽然可以在宴会,在文人聚会上高谈阔论,但却极有自知之明的,晓得自己的统兵能力不行,对于东进的行动是打心里抗拒着的。

“唉。形势比人强啊。”刘岱颓废的想着。早知现在,就应该屯兵颍川,与孔伷作伴才是。

兖州、豫州本来就近,自己为何要眼巴巴的到酸枣来吃苦头呢。

中原本就是平原,人口又密集,森林较少,可以说是一望了然。

刘岱深知自己能力不行,但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四周,走的很稳,也很小心。

距大军东面三里左右,几个士卒共用一匹马,在地上走走晃晃,偶尔还坐下歇会,比他们主公都还悠哉。

这样的小队有五六十个,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大军的四周。

“那,那是什么?”突然有个小卒,望着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的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影结巴道。

“敌…。。是敌袭啊。”旁边的另一个人忽然大叫道。却有人比他反映更迅速,翻上马匹就往刘岱的方向疾驰而去。

“操,这就是兄弟啊。”

“哥,咱咋办啊。”

“跑吧。”

一群人很干脆的往南方跑了。

“报……。。报大人。东面发现不明大军。”

“多少人?打着什么旗号?”马上的刘岱差点没座稳当,气急败坏的问道。

“无数人,俺不识字。”逐一赶回的斥候都是这么个答案。

让刘岱心惊肉跳。“列阵迎敌,派人去通知各路大人,让他们支援。”不愧是能做到刺史的人,刘岱虽然惧怕,但却也还算镇定。

本如长蛇般的大军迅速集结,长矛手在中,弓箭手在后,刀斧手在两侧,也很是中规中矩的阵型,迎向西方。

坐镇中军的刘岱只觉得眼皮狂跳,心神不定。是意外,还是看不起他刘岱?不,还是看不起他高贵的宗亲身份?

盯着前方,刘岱有点忐忑,又有点愤慨。西凉匹夫带出来的人都是匹夫,你挑人也得挑曹操啊,他不是投了你们家丞相的侍女吗?干我刘岱什么事儿啊。

徐荣率大军一路疾进,所遇到的斥候不是跑了,就是跪地投降,问过刘岱大军的动向后,自然一刀剐了了事。

渐渐的,黑压压一片数万人的大军映入徐荣眼底,看着刘岱所摆的阵型,喋喋一笑,转头给身边的徐晃使了个眼色。

“强攻中军?”徐晃眼皮一跳,却按捺住心中的不妥,顺着徐荣的意思,分出大军中唯一的一支千人骑兵,迂回往左翼进攻。

“荣华富贵,诸君自取。杀。”徐荣拍马大喝,声盖四野,手下大军更是毫不停留,就这么黑压压一片,乱哄哄的冲向刘岱中军。

此战他压根就没带弓箭手,清一色的长矛手,进攻,进攻,再进攻。才是他的作风。

但他自己却缓缓的降下速度,任由身边的士卒赶超,提着刀,缓步而进。

第一波的箭雨,没哪个人是可以十成十的全身而退的,身为主帅,他绝不能战死在这。

“杀。”

“是徐荣吗?”眼中闪现一丝恼怒,不列阵而前,只这样就想打败我?刘岱满心都是被忽视的愤慨。

“弓箭手准备。”银甲闪闪,刘岱拔出腰间佩剑,亲自在长矛手与弓箭手相隔的过道上来回奔驰,大呼道。

“放。”眼见徐荣大军渐行渐进,刘岱大喝道。

“嗖嗖…。。嗖。”无数支箭矢震颤呼啸着朝徐荣军而去,铺天盖地犹如狂风暴雨。

“抽箭,再射。”弓箭手们虽然带着一丝生疏,但却也算迅速,一波波的箭雨朝着徐荣军而去。

“杀。”在第一排的士卒毫无畏惧,挺矛疾进,有的被飞驰而来的利箭射倒,但更多人却毫发未伤,或任由箭矢插在身上,向前疾进。

悍将带老兵,所向披靡。

吞咽着口水,被刘岱安排在第一排的长矛手畏惧的看着仿若杀神附体,无所畏忌的徐荣军。胆小的甚至腿儿打颤,擦擦额头上的汗,后悔当初入伍啊。

这打仗人就像是牲口,怎么死的都有。

一边守,一边疯狂冲锋,短短的百来步距离的道路完全由鲜血与尸体铺垫而成,壮烈而疯狂。

徐晃所率领的骑兵朝着刘岱阵的左翼而去,绕了个弯,但却比徐荣更快速的与对方士卒发生碰撞。

“杀。”大喝一声,徐晃冲锋在前,千余骑兵狠狠的插入刘岱左翼,撞倒一排排的士卒。

刘岱的兵马不过只训练了几个月的新丁,哪里见过如此阵仗,不由心胆俱裂。要不是身边尚有上将在督促,早就兵败如山倒了。

勉强的提刀与骑兵对战,却如螳臂挡车,不堪一击。

轻喝一声,徐晃摇斧砍下一个小卒,感觉胯下战马如过泥潭裹足不前,眉头一皱,到底是新训练的骑兵啊,要是西凉铁骑或并州骑,早就击溃左翼,挟裹败军冲击刘岱本阵了。

刘岱军却是借机缓了缓气,在一些校尉司马的带领下勉强抵挡住徐晃的骑兵,与之对战。

第八十三章 破刘岱(三)

 “杀。”数万人的碰撞,数万人的厮杀,数万人呐喊,碰撞出无与伦比的滔天巨浪,有迷茫,有恐惧,有胆怯。

但徐荣所统帅的焊卒们却只有一个字,“杀”唯奋勇杀敌才能活下去,前进厮杀,是老兵们从无数次沙场对决中,活下来的不二法门。

长矛手们每前进一步,就会倒下无数同伴,但倒下的敌人却是自身的数倍。他们身上带着的惊天气势,迫使刘岱的人马不断的后退,再后退。

“稳住,稳住啊。”刘岱挥舞着长剑,声嘶力竭的呐喊着,他根本不敢相信,同等数量的军队,他的兵马居然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难道,难道这就是差距吗?不。“侯選、侯選。”刘岱忽然回身大叫道。

“主公。”一个中年将军策马来到刘岱身边,恭敬道,但脸上却难掩的担忧。

“命右翼合拢,你再派人去督战,凡后退者杀无赦,一定要撑到援军抵达。”刘岱忽然镇定了下来,冷声道。

“诺。”

一骑从本阵出发,快速朝右面奔去。

侯選则带着他一营的人马,屠戮擅自后退的士卒,砍杀了百余人后,士卒也不再后退。

前面虎狼环视,后面又有狮子俯卧。刘岱的大军虽然是新军,却也迅速的成熟起来,顶住全身心的不适,死命不退。

堪堪在徐荣大军惊人之势面前,如扁舟般随波逐流,却又勉强的稳住。

又冲到队伍前方的徐荣,眉头一皱,到是小看了刘岱这厮,一击不溃,如毒蛇缠身,难办啊。

“随本将来。”徐荣回头淡淡的对紧紧跟随的百余名亲兵道。

两军本胶着的地带中,忽然冲出数骑百余步卒,如箭头般冲向大军中央的刘岱。

“取刘岱首级,取刘岱首级……。。”一声断喝,一圈圈的荡漾开来,杂乱无比的厮杀声中清晰可闻。

“取刘岱首级。”顿时间附和声无数,如山呼海啸,整个大军声势为之一震。士卒更是勇上数分,悍不畏死的冲击中,又有无数人倒底,无数人被踏成肉泥。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杀。”这时,徐晃也冲泥潭中抽身出来,环顾四周,只剩下了七八百骑,挥了挥大斧,喝道。

“杀。”呼啸声中,数百起再次朝刘岱大军的左翼发起疯狂的冲锋,马蹄声如雷。

忽然,互相厮杀中的中路,传出一声如暴雷般的怒喝:“刘岱首级在此。”迅速传达开来。

徐晃只一愣,刘岱中军未溃,怎么会死?但转念一想,却知是诈。于是迅速大叫道。“刘岱以死,刘岱以死。”

欺负人家是新军,又无大将啊。徐晃嘴角张开一丝笑意。

如他所料,听见这么一句话,本来就紧绷着神经盯着数百骑冲锋的刘岱左翼大军,明显的一顿,而后有些慌乱,不知所措。气势为之一泄。

“杀。”反观徐晃等数百骑却气势大盛,如飙风般席卷左翼大军。

“哗啦。”这次的反抗明显的有些低能,普一接触,骑兵就如割肉般划破整个防线。片刻后就是大规模的慌乱,那些校尉司马虽然奋力喊叫,却无济于事。

“散开。”徐晃只轻轻一喝,身边的骑兵们就非常有默契的散开,接下来不是杀,而是驱赶,再怎么杀,他们也杀不完的,但驱赶就不同了。

人一遇到危险就会下意识的后退,而一个人,一小队的后退则会带动一大群人后退。

“将军是针对刘岱大军早就想好了的?”心思流转,却并不妨碍徐晃挥舞大斧,有一下没一下的砍下几名小卒。尽量的把散军往刘岱的中路大军赶去。

就像一群猎人驱赶一群吓破了胆的绵羊一样。

“干的好。”徐荣在亲兵的拥护下,听着左翼的喧哗之声,眼中光芒大盛。

这时,刘岱大军的右翼慢慢的合围,与徐荣军短兵相接,但左翼却大规模的溃逃,败兵冲击着刘岱本阵脆弱的军心。数千人的溃败,根本不是数百人督战队能抵挡的。

你跑,我也跑。抱着这种思想的人舍弃对战着的徐荣军,朝着同一个方向溃败。

甚至有些性格恶劣的,向袍泽的背后举刀,原因只是被挡住去路。

“走。”刘岱右翼的统兵大将见事不妙,当即立断的舍弃徐荣军,有规模的撤退。差之毫厘的避过溃败的自家军队。

追杀。这种好事绝对不用人指挥。徐荣军看都不看一眼抽身的刘岱右翼大军,驱赶着溃军往北方而去。

留下那个统兵大将不知所措。只一刻钟啊,数万大军就这么溃散了。

徐荣摔着他的亲兵小队,身处在无数敌军的包裹中,但却如锋利的屠刀,砍萝卜白菜似的扑杀四周所有的一切东西,目标却是前方不远处,银甲闪闪狼狈逃窜的刘岱。

左手提刀,右手则轻轻的抽出腰间佩剑,狠狠的一甩,剑在空中划出一道亮光,如毒蛇般射向刘岱。

可怜刘岱身为汉室宗亲虽然勉强会一点剑术,却压根没有敏锐的触觉,对身后豪无所觉。

“碰。”剑正中甲胃,却并为刺穿,只是令刘岱后背一通摔下马来。

四周的士卒却好无所觉,一个个的从刘岱的身上踩过,仿若与他有深仇大恨,誓要万人践踏之。

随着败军,来到刘岱近前,徐荣哈哈一笑,却并未逻落井下石,反而俯身捞起已经人事不省的刘岱,按在马前。

大胜一场,刘岱有些显得微不足道,但好歹也是一方诸侯,也算功劳一件。

刘岱败军在前,徐荣大军在后驱赶。驱赶了一段路后,一支大军却在前方出现。

第八十四章 功亏一篑

 擒了刘岱后,徐荣下令放缓速度,渐渐的与身后的自身大军会和,左右那些已经破了胆子的败军却也开眼,没有惹身边的这几十号杀神。对于徐荣马上的刘岱也选择性的无视了。

坐在马上,自然比那些步卒看的较远,翻过一座小小的土丘后,一支只是列四方阵,上书“张”字大旗的大军出现在不远处。

徐荣把速度放的更缓,并有意识的带动着大军放缓速度,与前面的溃军拉开一点距离。

利用败军冲击敌军是这个时代战场上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战术,想破解也很简单,就是果断射杀,或退而避开,都是办法。

徐荣冷冷的盯着远方的大军,呵呵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异常。

“张邈?你要怎么做呢?”

“张”字帅旗下,张邈与其部将,加上曹操与曹洪、夏侯渊等人并排而立,眺望着远方乱糟糟的场面,每个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刘岱求援时,他们与刘岱大军的距离不过数里,尽管是迅速南下,但没想到只这么功夫,刘岱就兵败如山倒,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斥候来报,刘岱的大军朝这边溃败,他们也就只好列阵。

“孟德,徐荣以败军为前部,自己则引军在后,要是与之相战,恐怕吃亏啊,是否先避其锋芒?”张邈盯着前方,打着却是保存实力的念头。

毕竟他所率领的军队与刘岱的差不多,都是新近训练的兵马。

撇了眼张邈,曹操暗自沉吟了小会后,劝道:“其他三路大军都在附近,只要我等抵挡片刻,大军就会合围,徐荣就如瓮中之鳖,一举可擒杀。徐荣大军一灭,则虎牢关不在话下,袁本初再南下,白波军断董卓后路,此四面合围,要入住洛阳,不难。”

“但要是放徐荣退却则无异于放虎归山,攻打虎牢关也难了。”

“但这些败军。”张邈听着曹操的分析有些心动,但却担忧的看了眼几乎漫山遍野的败军,他们可不讲理啊。

“放箭射杀,赶他们从两翼逃脱,而后对阵徐荣。”曹操断然道。这也是他劝张邈摆下这破四方阵的原因之一。他压根就没想到过跑路。

“嗯。”张邈点了点头,回头吩咐了部将一声,让他下去准备。

曹操则像身后的夏侯渊使了个眼色,让他收拢部曲,随时待命。

败军越发接近。负责指挥的部将得到张邈的命令后也不手软,大声叫弓箭手放箭,漫天的箭雨射向自己联军。

败军之所以称为败军,是因为他们毫无自主能力,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