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神话世界-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是一个美貌的凶女冠!
“我道是谁,原来是真阳派的葛道友。”
金乘妙玄仙尊看到来人,长长的细眉一挑,玉足下是大小连环的光轮,里面是细细密密的篆文碰撞,倏大倏小,闪耀着雷霆,道,“你来阻我,是为何?”
“云月臻,”
来人虽然是女冠,但性格向来刚毅,杀伐果断,对来自于太冥宫的金乘妙玄仙尊也不客气,直呼其名,道,“我为何前来,你心知肚明,装什么糊涂?”
金乘妙玄仙尊云月臻对于对方的不客气并不在意,到了她们这种境界,自然不会惧谁怕谁,有人说话客气,有人说话直接,谁也管不了谁,她只是凤眉扬起,身上的气机升腾,道,“葛道友看来是要与我争夺此物了?”
“当然,”
真阳派的葛姓天仙干脆利索,没有任何的遮掩,道,“你自己也清楚,我们两人都和金灵圣母有因果在身,而在这一纪元中,金灵圣母已经出现,我们要是不了断身上的因果,早晚会和金灵圣母对上。”
葛天仙很有性格的长眉挑起,如同刀锋,煞气滚滚,道,“我虽然自负,但也不想和金灵圣母那样的远古人物对上,所以这一法宝我是志在必得。”
她虽然是女仙,但这段话说的铿锵有力,似是刀剑碰撞,有一种锐利扑人眉宇,让人感应到内心的坚决。
心硬如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金乘妙玄仙尊云月臻沉默下来了,她当年走上道途,甚至一路上突飞猛进,有很大方面就是和金灵圣母有牵扯,而因果之说,从来都是有借有还的。
金灵圣母既然已经出现,那以她这样的人物,肯定不会放过这个。
虽然云月臻身为天仙,又在太冥宫这样的超级宗门,并不担心这样的因果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但确实个不小的麻烦。
对于有志于在这一纪元中再进一步的金乘妙玄仙尊当然想要尽快尽早地湮灭这样的麻烦,才能够自由自在。
而眼前的这个金角玉壶对于斩断和金灵圣母的因果有关键作用,金乘妙玄仙尊云月臻同样是势在必得。
“那就没有好说的了。”
事关自己的大道之路,不论出身,不论修为,不论对错,不论背景,只能够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一个人胜出。
什么太冥宫和真阳派的关系,什么天仙间的默契,什么种种种种,完全都要抛开,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的来一场斗法。
为什么修士会孜孜不倦地修炼神通和祭炼法宝,就是用在这个时候,来捍卫自己的道,捍卫自己的长生之路。
佛陀慈悲为怀,低眉对众生,也是需要有明王护卫,铲除邪魔外道的。
没有什么好说的,两位鼎鼎大名的女仙斗到一处。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三头六臂 金灵圣母
新罗地。
正是叶萋萋而吐绿,松森森则凝光。
三五只仙鹤翩翩起舞,映着天上的冷光,渲染出一片的清辉。
再仔细看,似乎有萧声上下,作凤凰鸣,远近可闻。
置身其中,令人神骨俱爽,飘飘然似仙。
少顷,只听清脆的铃铛声响起,一个白衣少年人自山后的林中转出,他骑着一头墨玉麒麟兽,琼姿炜烁,风神超迈,手中握有一根钢鞭,顾盼之间,非常有威势。
少年人身上的气机颇为古怪,起起伏伏,时刻变化,他来到崖前,见上面蒲团空空,上覆有莲花,凝若宝灯,照亮四方。
少年人见此,也不惊讶,他从从容容跳下坐骑,踱步两圈,觉得口渴。
这个时候,就有青鸟落下,翎羽鲜亮,冲着少年人摇摇摆摆,明亮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一样。
“好一只漂亮的鸟儿,”
少年人看到青鸟,觉得口中更渴了。
实际上,以少年人的修为,已经是真仙之姿,不应该有口渴,何况是渴的这么厉害?
只是少年人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去思考,他就是觉得渴,然后去抓青鸟。
哗啦啦,
当他的手掌碰到青鸟的时候,青鸟立刻由实化虚,然后下面有一青石,只有三尺,晶晶莹莹,隐有斑斓纹理。
少年人见到青石,下意识地扬起手中的钢鞭,一下子击中青石,青石立刻化为齑粉,化为一泓清泉。
清泉冒出,只够盈盈一杯。
少年人用手一引,喝了下去,只有一杯,喝完之后,马上枯竭。
“这是?”
少年人喝完之后,只觉得身子暖洋洋的,像是泡在温泉中一样,整个人发出爆豆似的噼里啪啦的声音,然后大吼一声,肩膀上各有一个脑袋凸出,身后又有四只手臂伸出。
这一下子,就成了三头六臂,威猛霸道。
叮当,叮当,叮当,
在少年人有了三头六臂后,虚空中玄音大作,飞来诸般的法宝,有宝镜,有火枪,有长矛,有火圈,等等等等,不断碰撞。
“原来是这样。”
少年人六只手臂握着法宝,眸子中有无量的光氤氲,他似乎是想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他哈哈大笑了几声,冲着蒲团行了一礼,踏空而去。
看他的方向,正是向三十三天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原本空空如也的蒲团之上,浮现出水纹涟漪,然后一个道姑凭空出现,双眉入鬓,神采飞扬。
她手握法剑,顶门上是庆云半亩,清清亮亮,璎珞珠帘一样垂下,非常清脆。
真要是明眼人就会看出,道姑身上的清光很是纯正,很是正宗。
圣人亲传,当然是正宗纯正了。
“这一纪元,”
美貌的道姑眸子晶莹,看透虚空,能够看到自家徒儿正在飞遁,她玉颜上有着淡淡的笑容,法剑发出一声龙吟,声音不大,道,“蛰伏了这么多年,这一纪元终于到了。”,
“这一纪元也是无量量劫。”
美貌道姑正是圣人门下的金灵圣母,以前纵横无敌的人物,虽然曾经遭遇劫数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在这一纪元归来,誓必要掀起风雷。
三十三天,幽云罗域。
山前有翠竹竿竿,挺拔森立。
周匝是溪水澄明,积蓄下满满的晴绿。
风吹来,绿在水中,不断地摇摆。
陈岩头戴莲花道冠,身披日月仙衣,端坐在云榻上,背后是浩瀚的太冥真水,浩浩荡荡,里面是本命法宝五方玄黄明劫门,不断地吞吐出霞气瑞彩,敲打不生不灭无形剑,冲刷葫芦藤,生生不息。
“咄。”
陈岩念头一动,自己的太始世界打开,他的神意化为太始真王,坐镇在世界中,观察着世界的变化。
世界已经开辟,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河大地,有了草木动物,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只是和真的世界相比,里面的规则非常之简陋。
所有的一切,比真正的世界差的太远了。
仔细看去,天穹上不时地坠落一个接一个的星辰,都是实质,而是虚幻,落到地上,就会化为漫天的光辉,向四面八方扩散。
每一次星坠,世界都有少许的进步。
这就是随着他感悟太始之道的深入,世界在不断地稳固,发展,进步,向真正的完美世界趋势。
只是看这个趋势,恐怕要无数的岁月才行。
“太慢了。”
陈岩看着自己的太始世界,心中有一种紧迫感,要是以往时候,他肯定是慢慢来,但正好碰到这一纪元,要是不以常人难以预料的速度进步,就会被纪元的潮头打落。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要是不能立于潮头,那以后就是后悔不迭。
“要想一想办法。”
陈岩看着自己的世界,世界的巩固发展,可不只是自己感悟规则一条路,还可以借助外物,只是这个外物,委实太过珍贵稀少了。
能够对世界起作用的,最主要的是自宇宙开辟喷发的奇物,还有大天等世界开辟时候出现的奇珍。
而这样的外物,或是已经在无数年中消失不见,或是被修士得到,祭炼成了法宝或者神通,或是沾染了俗气,逐步退化。
总之一句话,真的稀少难得。
就是以陈岩现在的地位和身份,要得到都不容易。
“有三个方面,”
陈岩以前没有晋升天仙,不会考虑,现在却在郑重的思考,要得到这样的外物,主要有三个方面,是宗门,是天庭,还有纪元奇遇。
宗门和天庭上,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的数量是定数,只有这一纪元奇遇是变数,能不能多得到一些,就看自己的手段了。
“要想一想办法。”
陈岩皱着眉头,神意再起,太始世界缓缓隐去,他目光炯炯,心中有一种昂扬的斗志。
自己来到这个世上,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碌碌无为。
要的是山,要的水,要的是顶峰上的无限风光。
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肯定是荆棘满地,自己也是无可畏惧,法剑斩之。
想到这,陈岩蓦然一声长啸,声震四方。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世间几时新 不改求道念
陈岩法衣一振,发出一声长啸。
声音远远传出,倏尔拔高,像是到了九重楼上,再次迸射。
声音到了高处,引动气机氤氲,升腾如画,层叠左右,或是云霞明色,或是龙凤呈瑞,或是龙虎凝姿,或是林籁结响,或是泉石激韵。
重重叠叠的画卷连绵在一起,上上下下,下下上上,玉版金镂,丹文绿牒,尽在其中。
松风竹影送入其中,平添了三分鲜活。
锐利,高亢,直接,不可阻挡。
蕴含着破灭所有阻挡的决心,风雷轰响。
正在此时,沈复和白凉凉两人从山下行来,并肩而行。
少年有气质,少女柔美。
两人听到啸声,同时停住步子,他们将声音听到耳中,自然而然在灵台之中浮现出一种飞剑决浮云的豪情。
清亮,纯净,横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沈复听了良久,才转头对白凉凉,道,“难怪陈副殿主入门时间不算久,但修为突飞猛进,现在已经是天仙高层,无人能够比拟,资质天赋不说,这求道的决心就不是人能够想象的。”
白凉凉点点头,声发之时,可见其心。
本来在白凉凉的眼中,陈岩这个人天资绝世,心机也是深沉,表现地极为复杂,这样的人想法会很多,但没有想到求道之心是如此纯一。
真真是想不明白。
似乎是感应到两人的气机,自峰头之上,明光一起,瞬间化为千丈,落到山腰,凝为虹桥,停在两人的脚下。
虹桥之上,万千的星辰交辉,如同流水般氤氲,发出哗哗的水响。
然后陈岩清清亮亮的声音传下,道,“两位上来吧。”
两人答应一声,踏上虹桥,只是一转,就到了山顶,旋即看到陈岩端坐在云榻上,周匝是瑞彩结成璎珞,垂到地面,无声无息。
陈岩现在天仙境界,神游太虚,自然而然能够渗透到时空中,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涉及,不会像普通修士那样害怕打扰,而是能够自由转换。
所以他在感悟自己的太始世界的时候,一感应到两人来,立刻就退了出来,神采奕奕,看向两人,道,“有要事?”
沈复知道陈岩在闭关,于是长话短说,道,“太虚千幻道的周如华在三十三天晋升天仙,已经抵达了东荒,要召集在东荒的诸多门派。”
“太虚千幻道,”
陈岩听到这个名字,想到自己在玄元上景天最后时刻的举动,就是和古春秋交过手,然后将太虚千幻道驱除了出去,没想到这次又要碰一碰了。
陈岩轻轻一笑,扶正道冠,道,“看来是有事做了。”
“那就准备车架,我亲自走一遭,去会一会这位太虚千幻道的天仙。”
“是。”
沈复和白凉凉答应一声,下去准备云车宝辇。
时候不大,只见幽云罗域中冒出璀璨的星光,如同扇形一样铺开,又如同孔雀开屏一般,高高的华盖举起,陈岩坐在云车上,手持拂尘。
他的背后,站着道童,捧着香炉,烟气袅袅。
法驾出了幽云罗域,直上九霄,
明阳真山。
寥寥的雄风自外到内。
浩浩荡荡,横无涯岸,涌入到幽谷中。
风不断,汇聚成龙头之相,张牙舞爪,冲击在耸立孤绝的峰壁上。
常年累月下来,早就打磨地如同千丈的明镜,光滑到难以想象,照亮四方,纤毫毕现。
自上而下看,真的有一种横绝太空的霸道。
这个时候,正是半夜,天光照在如镜面似的玉璧上,然后折射到幽谷底下的霜水中,弥漫着银灿灿的辉色。
在霜水之中,还有碧桃满树,枝叶摇摆。
飒飒的声音,比洞箫的演奏还要动听。
周如华一身玄衣,坐在一棵奇崛的古松上,老干虬枝,夭矫如龙,树皮上是不停的凸起,似是半睁半闭的眸子一样,激射出冷光。
他一动不动,自鼻尖吞吐出三尺白光,上面隐有一个世界的虚影,时时刻刻的变化。
古春秋坐在对面,头戴逍遥冠,身披一字莲叶衣,容颜俊美,眉心上有梦纹交织,别有风采。
只是静静端坐,就有一种深沉,稳重,谨慎的感觉。
这位曾经和陈岩交过手的太虚千幻道的年轻俊才,在修行上也是突飞猛进,已经是真仙三重的修为,锋芒毕露。
不过在周如华这个更为耀眼的天才周如华面前,古春秋已经在尽力收敛锋芒,面上带着笑容。
好一会,周如华睁开眼,鼻尖的白气一卷,将世界虚影收起,然后坐直身子,看向对面的古春秋,开口道,“古师弟。”
“师兄,”
古春秋面带笑容,衣袖挥动,有月色融融,道,“师兄的修为真是突飞猛进,现在一转眼已经是天仙了,真的是让师弟我羡慕不已,也是自愧不如啊。”
“哈哈,”
周如华笑了一声,他和自家这个师弟关系很好,这次见到他,亦是非常高兴,道,“以你的资质,将来也有登上天仙的一天。”
“师兄,”
古春秋坐直身子,挺拔如松,昂然向前,道,“我这次来三十三天,也是因为这是一个纪元的中心,看一看能不能把握住机遇,再进一步。”
“修道一生,不成天仙,很是遗憾。”
古春秋的话,带着一缕金石的铿锵,他是向道之心坚定之人,不然的话,当年也不会前往玄元上景天那样的是非窝,现在又赶来三十三天这样的混乱复杂的中心之地。
有的人,求道是为了能够摆脱生老病死的苦痛,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风花雪月,去松下对弈,去泛舟江湖,有的人,求道是迷恋不可阻挡的力量,能够俯视众生,高高在上,有的人,求道是为了绝顶的风光,一览众山小。
所以,修道之人,或是逍遥,或是慵懒,或是霸道,但总有人孜孜不倦,刚猛精进,攀登新的巅峰。
古春秋自己从来不会松懈,也不会畏惧挑战,更不会踟蹰不前,他向往的未来的星河古道,金仙道场。
周如华起身,拍了拍古春秋的肩膀,道,“最近几日会有不少的玄门同道过来,你四下走一走,交流下经验,也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太虚千幻道的年轻俊杰。”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都是老熟人
山中。
风日采采,弥于水上。
碧桃生树,青云冉冉。
落日余晖降下,霜气未满,天地之间,时闻鹤唳,翩翩其形,沙洲夜明。
少顷,只听玄音不绝,绵绵不绝的云彩从九天之上落下,然后左右一绕,化为水光,在上面,一架青铜马车缓缓行来。
青铜马车,古痕斑驳,透着一种古老,沧桑,厚重的历史气机。
如同是从史诗传说中行来,冷眼旁观现在。
驾车之人,赤着铜皮铁骨,威武不凡,他头上扎着一个简单的发髻,手中握着钢鞭,一动不动,如同雕像一样。
可是任何人看到他,都有一种大恐怖。
叮当,叮当,叮当,
青铜马车在云水间行来,挂在车厢上的紫青铃铛不时地发出脆音,每一下,都有莫名的韵味,在诉说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见到青铜车,不少来到山中的修士连忙避开,他们中不乏明眼之辈,已经认出来人的来历,正是来自于大势力天弃窟的存在。
天弃窟能够被称之为大宗,自然是宗门中有直指通天大道的无上传承,只是和一般的玄门正宗不同,他们天弃两个字非真正的大毅力大智慧不能寻,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人会走上歧路,从而是亦正亦邪。
在普通修士的眼中,天弃窟的人更可怕,因为有的人真的是喜怒无常。
在同时,忽有神音迸发,刚开始之时,微不可闻,须臾之后,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汇聚成宛若实质的江河,自天而降。
神音海洋之中,驶来一架法舟,龙头向前,金灿灿的,照耀古往今来。
在法舟的前面,立着一个少年人,他眉目清秀,身后是半绿翠叶交盖,一帘晶莹剔透的疏雨,身上的法衣上枝叶粼粼,花影交错。
少年人立在舟头,正吹着笛子,清亮的音符随着声音飘落,洋洋洒洒的,如同漫天飘落的梨花,泛着一地的清白。
梨花团团簇簇,香气氤氲,凝而不散。
法舟行来,看声势,要比天弃窟的声势还要大。
青铜马车看到法舟,微微一顿,然后车厢一开,自里面走出一个青年人,头戴着斗笠,背后是乌鸦青松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凝成一个复杂多变的锦绣图案,他身子矮小枯瘦,但龙行虎步,气势不凡。
青年人屈指一点,有银盘新月,徐徐转动,似乎要收起漫天的梨花,声音不大,但传的很远,道,“我倒是是谁,原来是真阳派的贺铸贺师兄,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真是可喜可贺。”
口上说是可喜可贺,但话语中隐有刀锋,可没有半点可喜可贺的味道。
“原来是张师兄,”
贺铸放下横笛,衣袖摇动,上有阴阳双色鱼游走,演化玄妙,他的声音不紧不慢,清亮好听,道,“能够在这碰到张师兄,也令我欢喜。”
同样的,他口中说是欢喜,没有半点欢喜的样子。
原因也简单,最近几年,两个人非常不对付,已经交手了好几次,只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怒火是越聚越多。
现在碰到,虽然还称不上仇人相见,但绝对不会好言好语。
张小山还要说话,正在此时,青铜马车上悬挂的铃铛声变得急促,然后从车厢中传出一个声音,听不出男女,很是中性,道,“太虚千幻道的人出来了,不要吵。”
话语一落,张小山马上安静下来,不再说话。
“嗯?”
贺铸诧异地看了张小山一眼,微微有点奇怪,他和张小山几次交手,知道这个人可是个桀骜的性子,可以说无法无天。
能够一句话让张小山安静,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次天弃窟难道真的来了了不得的人?”
贺铸看着青铜马车,若有所思。
上次玄元上景天一行,天弃窟被驱除出场,在三十三天的布局明显受到了影响,这次要派来强力人物了?
这不是不可能的,像是他们现在要面对的太虚千幻道,就是在玄元上景天融入三十三天的最后时刻被太冥宫强行驱除出场,现在不就是要王者归来,已经有天仙坐镇了?
大势力都是这个样子,吃了亏,可不会闷声不吭,而是要找回面子!
贺铸按下诸般的心思,抬头看向山顶方向。
下一刻,
只见层层叠叠的莲花升腾,其上万气的篆文生灭,宛若星辰,古春秋踏步而来,身后云光于天平,星斗璀璨,扶摇之间,气冲九霄。
古春秋目光一扫,看到真阳派和天弃窟的人,目光似笑非笑,道,“都是老熟人啊。”
“还真都是熟人。”
真阳派的贺铸手持横笛,梨花起落,烟云声声,他神态潇洒,看着古春秋,丝毫不为对方是地主而有所忌惮,笑道,“当日古兄的风采,我可是记在心中的。”
他话语听上去诚恳,实则是明白人都明白其中的讽刺。
太虚千幻道可是在玄元上景天的时候最后时刻出局的,而古春秋是当时太虚千幻道在玄元上景天的主事人,他被陈岩击败的。
作为失败者,有什么风采可言?
古春秋听了,面上的青气一闪而逝,拢在袖中的拳头攥紧。
在玄元上景天,他可不只是对陈岩这个罪魁祸首非常痛恨,他还记得贺铸当时也去过,还将他当做软柿子捏,结果晚了一步。
那个时候的场景,古春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贺兄远来是客,”
古春秋扫了贺铸一眼,金虹在身子周匝,曳彩晶莹,有风吹波纹,道,“现在就不多讲了,以后时间多的是,我们有很多机会再好好交流。”
“好。”
贺铸手持横笛,梨花朵朵,飘飘摇摇,道,“我随时奉陪。”
“这个家伙,”
张小山听到两人的对话,看着和古春秋争锋相对的贺铸,眸子中有精芒闪烁,他可是知道,以贺铸的性子,通常不会这么外露的。
现在锋芒毕露,有一种挑衅,不同于寻常。
“这是要凝结自身的道果了,”
张小山略一沉吟,就有了判断,这种不同寻常是对方要凝结自身道果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各藏心思人不知
是日。
云与山平,弥漫一白。
霜色重重叠叠下来,绕在峰头之上,澄明上下,晕开水纹涟漪。
有惊虹自其中夭矫而出,宛若神龙,呼啸风云。
真的是,气象万千,天上仙境。
张小山站在泛着历史沧桑古老的青铜马车之前,法衣飒飒,玄黑之色,如同黑夜深不见底,他目光涌动,打量着手持横笛的贺铸。
同是玄门之人,张小山明白贺铸的状态,对方这样四下树敌不可一世,可不是本性大变,或者失了智,而肯定是到了修行关隘。
自己迟迟无法突破,只能够借助外来之力的激发,从而超越自我,一举凝结出自己的道果。
“也不过如此。”
张小山明白之后,暗自哼了一声。
玄门大宗,最上乘的功夫是厚积薄发,润物细无声,从从容容。
能够自然而然地跨过天堑,凝结道果才是王道。
这样借助外力,毫无疑问就是落了下乘。
成功还好,要是失败了,就会信心受到打击,以后恐怕再没机会踏上这一步。
古春秋天资横溢,向道之心甚坚,也看出了贺铸的打算,他并不在意,轻轻一推法冠,自上冲出一帘云光,上有绿烟细细,月出东斗,仙人翩翩而来,手持莲花,隐隐有清亮的钟声传来,笑了笑,道,“随时恭迎大驾。”
“好。”
贺铸知道对方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他深深地看了古春秋一眼,大袖一挥,从容回到法舟的舟头上,然后细细密密的篆文瞬间凝聚成华盖,撑在他的身后,璎珞珠帘垂下来,如檐下滴水,络绎不绝。
张小山看在眼中,脚下一转,似是有金灿灿的仙禽之翼展开,让他周身驾云腾雾,回到青铜马车的车厢中。
周匝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有清影起落,似是漫天花开,飘飘落落。
古春秋目光扫过青铜马车和真阳派的法舟,眸子中有精芒跃动,以他的眼力,都看不出里面的深浅,可想而知,这两个宗门肯定会有大人物坐镇。
最起码,有张小山和贺铸充当马前卒,就会非常重量级。
古春秋将念头按捺下去,反正真有棘手人物,自家师兄周如华也能应对,自己不需要烦心,只要看看就行。
于是古春秋也不去打探虚实,而是大袖一挥,吩咐身后的道童,道,“你们去领贵客到后山休息。”
道童们答应一声,乘着白鹤向前,进行引路。
都是玄门大宗之人,身份不凡,气度森然,在这样的场合,当然不会出现什么故意挑衅或者挑刺,而是按部就班。
所以整个过程波澜不惊,顺顺利利的。
古春秋目送青铜马车和真阳法舟离开,大袖摇摆,有月色融融,聚而为灯火,熠熠生辉,散而成细沙,晶晶莹莹,喃喃道,“真阳派和天弃窟到了,其他的宗门也快来了。”
果不其然,念头刚落下。
就见青穹之上,蓦然之间,大星陡然间绽放出无量的光明,仔细看去,光明晕轮,层层叠叠,在其中,是星神坐镇。
或是三头六臂,或是掌拨星河,或是有拔山之力,或是大若山岳,都口吐神咒,沟通星辰。
再然后,所有的大星一颗接一颗,串联起来,化为一张浩瀚的星辰古图,纵横开阖的横竖金线交织,似是棋盘,演绎着诸天星辰的玄妙。
宝图一到,徐徐打开,整个山中,都是满满的星辰之精华。
草木触之而欣欣以向荣,仙禽走兽沐浴则毛羽鲜亮,引吭高歌,甚至有的草木之精生出灵智,化为白白胖胖的小子,咿咿呀呀的叫唤。
星辰所到,生机盎然。
古春秋在一瞬间,好像眼前的山已经消失,在自己的所见,只有一道贯通天地的星河,哗哗哗的声音传来,是星河之中的河水在激荡。
传说之中,星河是星辰的源头,曾经贯通诸天万界,每个世界都会有星河的投影,无与伦比。
而在星河之中,诞生了一位又一位惊天动地的大人物。
到如今,贯通诸天万界的星河已经不见,但星河之中诞生的传承却愈发兴旺,诸天玄门之中最为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星河宗和无极星宫了。
古春秋刚转过这个念头,就见星辰古图上,细细密密的线条勾勒,自无到有,由虚化实,出现一个个的人影,都是长袖大衣,法冠宝履,从从容容,姿态飞扬。
仙人之姿,溢于言表。
“原来是星河宗的人。”
古春秋目光扫去,认出来人身上衣饰上的花纹,他和星河宗的人打交道比较少,所以只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就让道童引领到后山。
“星河宗,”
古春秋立在原地,暗自纳闷。
刚才和他打交道的是一个星河宗的弟子叫做虚西溪,头戴星冠,上缀八颗宝珠,身上披着星辰锦衣,容貌普通,但气质沉稳,眸子深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