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神话世界-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四象宝界中受到两位大能碰撞的余**及而产生的灾难,被妙行天尊抚平。

    陈岩看在眼中,赞叹一声,道,“仙尊真是宅心仁厚。”

    虽然这样的变化,肯定会有因果落下,但对于天仙级别的人来讲,就是毛毛雨,根本没影响。

    妙行仙尊这么做,很显然不是为了天地因果,而是宅心仁厚。

    妙行仙尊做完之后,念头一起,收了神通,道,”你可尽快返回三十三天。“

    “是。”

    陈岩答应一声,和王景春打了个招呼,然后纵身而起,无形剑自身后斩出,劈开时空,他踏步进入,穿梭而行。

    用不了多久,陈岩已经回到了三十三天东荒,然后吩咐了身边人一下,一个人到了仙天,准备重新祭练不生不灭无形剑。

    “咄。”

    陈岩取出两界石,见其上黑白对称,阴阳分明,不同的光晕轮转,徐徐生辉,有有常无常之姿态,他深吸一口气,将之打入不生不灭无形剑中。

    嗡嗡嗡,

    霜白的健身开始泛光,发出玄妙的剑音,不绝于耳。

    四象宝界,金元宗。

    天有碧云,地落黄叶。

    山外玉楼起,秋风洗松光。

    还有斜阳细细,照在阁前,氤氲出一层昏黄,大小不同的光晕在升腾,交织出精致的景象。

    于施恩静静坐在云塌上,透过小窗,看着外面的夕阳落山,长烟自天穹下来,弥漫左右,五彩十色。

    他回想着自峰头退下之后,传来的余波碰撞,所到之处,山崩海啸,火山喷发,灾难降临,带来死亡,恐怖到难以想象。

    现在声音在灵台中激荡,似乎是引起了莫名的变化,有星星点点的篆文升腾而起,排列组合,凝成一篇灾难真经,字字珠玑,讲述灾难之道,历历在目。

    在经文出现的刹那,于施恩身上的气机瞬间变得圆润如意,一跃过了关卡,晋升到真仙层次。

    “这是?”

    于施恩非常惊讶,他仔细阅读灵台中出现的真经,发现比自己宗门传承的还要玄妙的多,其直指灾难核心,很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厚重。

    除此之外,于施恩还发现,随着经文的流转,自己身上的真仙之力在丝丝缕缕的提纯,变得幽深而古朴,有灾难在沉淀。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晋升到真仙二重也只是时间问题,水到渠成罢了。

    “天降鸿福?”

    于施恩却感到不安,这太不符合常理,超出自己的想象之外。

    想到这,于施恩念头一转,身子化为一道霹雳雷霆,只是不到半个呼吸,就到了千秋殿。

    千秋殿中,鹤嘴铜炉吐着七彩宝气,烟云袅袅,透着一股冷意。

    三五只仙鹤翩翩起舞,雪白的翎羽抖动,像是交织成好听的曲子。

    金元宗的太上长老稳稳当当坐在高台上,手持拂尘,鹤发童颜,非常精神。

    看到于施恩来,太上长老慈爱一笑,毕竟是自己最看重的后辈,稍后就是一愣,他停下要说的话,仔细打量了于施恩一会,才开口道,“突破到真仙层次了?而且你的力量和以前不一样。”

    面对向来关照自己的老祖宗,于施恩当然不会隐瞒,他原原本本得将事情讲了一遍,从头到尾。

    太上长老听得很仔细,在听的过程中,还打断了几次,反复询问细节,待完全听完之后,他出了一会神,神情有点莫名。

    于施恩抬头看去,发现太上长老面上的神情复杂,有震惊,有大喜,还有淡淡的担忧。

    “老祖宗?”

    于施恩试探着开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上长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吩咐身前的道童,道,“你去天象阁,将上宗的甘云甘上仙请来。”

    “是。”

    道童答应一声,骑上仙鹤,前去报信,时候不大,甘云就来到殿中,法衣飒飒,衣袂扶摇。

    太上长老见甘云到了后,直截了当地开口道,“甘道友,我家的施恩应该是得到了灾难真经。”

    “灾难真经?”

    甘云出身大宗,对这样的秘闻更是早有耳闻,他略一沉吟,确认道,“可是诸天之中流传的灾难道人的道统?”

    “据我判断,是这样的。”

    太上长老浮摇了摇拂尘,站起身。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坐看风云起 相识燕归来

    千秋殿。

    梅子正青,松下成结。

    明月照进来,掠过重重叠叠的帘影,左右是金莲灯光,晶晶莹莹。

    仙鹤翩翩,舞出满地的霜雪,有一种冷寂和清凉。

    甘云听完了太上长老的讲述,蓦地伸出手,轻轻一点,乾坤如针,平衡阴阳,向于施恩而去。

    于施恩眸子中有经文浮现,字字古朴,须臾后,有灾难之气自身后浮现,左右一绕,化为一幅图案,山崩地裂,焰火焚烧,洪水呼啸,宛然末世景象。

    两人的力量一碰,然后归于无形。

    “是灾难真经。“

    甘云收回发力,眉宇间有凝重之意,道,”灾难道人将无上道果化为九九八十一枚种子,在诸天之中,不断轮回,寻找有缘人,传承道统。“

    甘云踱步来去,环佩叮当,晕开水纹波绿,青风绕身,面上的凝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喜悦,”于施恩能够得到灾难真经,算是很大的机缘啊。“

    太上长老坐在云塌上,年光照身,法衣上绣着风雨声声,道,“是大机缘,也是大危险啊,福祸相依。”

    “也是。”

    甘云想到门中典籍中记载的关于得到灾难真经的修士的各种情况,很是赞同。

    “原本我是希望施恩能顺顺利利修炼到真仙二重,以后能够接任我太上长老的职位。”

    太上长老声音幽幽的,有一种感慨,道,“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现在他得到灾难真经,金元宗这个小池子就容不下了。”

    太上长老看向甘云,道,“甘道友,不知道可否将施恩带到上宗?”

    “这个没问题。“

    甘云笑了笑,道,”宗门中也有一位前辈得到灾难真经,施恩到了宗门,正好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太上长老吐出一口浊气,道,”那就将施恩交给道友了。“

    “长老客气了。”

    甘云看向于施恩,目光晶莹,道,“于施恩现在的修为虽然比不上我,但他有灾难真经护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他庇护我来。“

    于施恩没有说话,他只是想着在裂天谷看到的那一幕,太冥宫的少年人丰神俊朗,一人一剑,立于崖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即使是令上宗的甘云都退避三舍的大人物们,围在周匝,也是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天大地广,男儿当如是!

    想到这,于施恩攥紧拳头,灵台之中,灾难真经吐字如雷,轰响四方,自己将来也会有叱咤风云的一天。

    天庭,南天门。

    瑞气升腾,明辉满天。

    神秘的花纹交织,化为千姿百态的乐器,有的是洞箫,有的是竖琴,有的是琵琶,有的是编钟,有的是大鼓,齐齐震动,发出妙音。

    神将神兵头戴金盔,身披金甲,雄赳赳,气昂昂,都是高有两丈,威势无双。

    太白金星手持拂尘,笑容可掬,他的身边,是个中年人,头戴金冠,身披金衣,上面绣着烟水袅袅,新词新曲。

    此人眸如秋水,不生波澜,正是天庭中赫赫有名的古元常胜天王。

    凡是见到这一阵势的人,都是大为惊讶,一个是天仙级别的天王,一个是帝君的真正心腹,两人到了南天门外迎接,真不知道贵客是何等的身份。

    时候不大,只见天穹之上,虹光跃彩,紫青成珠,万千的妙音同时响彻,簇拥一座飞天彩舟而来。

    彩舟长有百丈,周围是金玉栏杆,雕刻龙凤,云气相随,五彩萦绕。

    再往上,则是一株扶桑树,枝枝丫丫,缠绕赤金,火焰团团簇簇,似是三足金乌,呼啸往来。

    宝树之下,端坐有两人,一男一女。

    仔细看去,男的剑眉入鬓,鼻直口方,腰悬法剑,宝衣上绣着火焰图案,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而女子则是云鬓雪肤,容颜精致,眉心上有淡淡的凤纹,华丽而高贵。

    只是静静而立,就有一种母仪天下的姿态。

    两个人,坐在一起,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珠联璧合,什么是金童玉女,难以用言语描述。

    楼船到了南天门前,稳稳当当停住不动,扶桑树枝叶哗哗作响,有莫名的韵律。

    古元常胜天王见此,绷着脸上露出笑容,道,“东王公,西云母,好久不见。”

    东王公一扶高冠,自楼船上下来,淡淡一笑,道,“古元,是一阵子没见了。”

    西云母则是莲步轻移,环佩叮当作响,非常清脆,语气却是很不客气,道,“你古元是上了高枝,飞黄腾达,哪里还有空去看我们这群不中用的老朋友?”

    “咳咳,”

    古元常胜天王咳嗽一声,没有接口,他是知道,眼前这位是怨气满满的呢。

    原因很简单,当年东王公也是能够竞争帝君宝座的强势人物,声势浩大,非常惊人,但到底是功亏一篑,被人意外挑翻。

    而在这个过程中,古元天王是没有帮自己的老朋友,还发挥了些不好的作用。

    正是这样,东王公和西云母对天庭,特别是现在主事的帝君一系的人很不友好,这次要不是八仙到了,以两人的性格,是不会来天庭的。

    ”东王公,西云母,“

    太白金星笑嘻嘻说话了,道,”两位风尘仆仆而来,定是旅途劳顿,早已经准备好了酒席,给你们接风洗尘。“

    “不用了。”

    西云母摆摆手,玉颜清冷,声音中毫不掩饰讥讽道,“不敢劳动大驾,我们只是见一见老朋友,很快就离开的。“

    东王公不去管自家道侣的话,只是对古元常胜天王道,“不用这么麻烦了,古元,带我们去见一见上洞八仙就行。”

    “好吧。”

    古元天王见两人态度坚决,摇摇头,只能是将两人送到上洞八仙所在的玉楼中,然后打了个招呼,就告辞。

    在路上,古元常胜天王沉着脸,缓缓踱步,周匝松柏竹色,照在人的身上,映出复杂的神情。

    太白金星知道原因,叹口气道,“帝君大人是想缓和和东王公西云母的关系,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古元天王走着,缓慢开口道,“不过我们天庭确实是要拉拢盟友,东王公和西云母是重要目标之一。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帝君大位引争端

    园中。

    池塘水绿,青风扶柳。

    乍雨乍晴时候,燕子来去,在水中一点,盈盈波纹,晕开涟漪。

    正中央,铜炉中煮着酒,香气弥漫,如烟似霞,层层叠叠。

    闻一闻,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东王公稳稳当当地坐在宝榻上,身后是扶桑宝树,枝枝丫丫,悬挂着团团簇簇的火光,倒垂到地面,摇摇摆摆的,发出金乌的声音,在四下激荡。

    他看着远处正在吹奏洞箫,还有翩翩起舞之人,笑道,“上洞八仙齐聚,很少见啊。”

    钟道人身子如龙,威武雄壮,他摇着大蒲扇,呵呵笑道,“是啊,正好趁着这机会走一走,不然的话,都要生锈了。”

    西云母凤目一挑,有一种威严,似乎周围有凤凰高歌,金灿灿的焰火燃烧,道,“三十三天现在看似平静,实则是波澜四起,八位道友现在插一手,不是明智之选。”

    西王母云鬓雪肤,容颜精致,但向来行事说话果断,巾帼不让须眉。

    钟道人知道她的性子,摇着蒲扇道,“大争之世,才刚刚开始,早晚都要入劫,需走上一遭。晚走不如早走啊。”

    东王公坐在宝树下,赤金似的枝叶泛着明彩,照在面容上,刚毅果敢,他笑了笑,道,”钟道友向来是智珠在握,明见千里,是不会出错的。“

    他是积年的天仙,鼎鼎大名,可是面对钟道人,依然是以道友称呼。

    他说的轻松,钟道人笑纳,没有任何的违和之处。

    西云母纤纤玉手摇摆着雪白的拂尘,柄端丹红一片,像是秋天的红叶子,她向来说话干脆,道,“现在劫气弥漫,渗入天地规则之中,自然会有很多冥冥之中的变数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快,还是要慎重。”

    “西云母道友说的有道理。“

    钟道人笑呵呵的,从容不迫,道,”希望结果是好的。“

    三人说了一会话,待炉上酒煮好,荷叶作杯盏,玉液盛之,一人一杯。

    钟道人饮了一口,然后看向两人,道,”东王公,西云母,两位这次来天庭,可不单单是看望我们几个老朋友吧?有事可以说一说。“

    钟道人笑容满面,眸子清亮,道,”在这里说话,倒是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东王公没有说话,只是仔细饮酒,而西云母看了看左右,开口道,“钟道友,你也知道,天庭之上,有五位帝君坐镇,统辖管理。不过有一位,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了。”

    钟道人微微愕然,然后平静下来,目光变得幽深,看向东王公道,“东王公是有意帝君之位了?”

    “不错。”

    东王公性子沉默,惜字如金,但该说话表态的时候,从来不会拖泥带水,他肃容答道,“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我觉得我可以试一试。”

    西云母显然是真正的贤内助,夫唱妇随,她补充道,“要是以往,天庭维持现状尚是可以,但现在是大争之世来临,各种复杂之事都会发生,千头万绪的,有人常久不在,就不行了。”

    “在其位,不谋其正,天下之大,没有这个道理。”

    钟道人静静听完,好一会没有说话,他放下莲花杯盏,展袖起身,来回走动,清气留着,纤瘦容光,碧绿照影,道,“帝君之位,牵扯很大啊,一旦掀起争夺,恐怕整个三十三天,或者还有其他的界天,都会卷人。”

    “现在这个关键时候,发生这样的大事,结局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他没有直接表态,但话语中隐隐有表达,安定为先。

    东王公沉默了一会,用手扶着眉心,缓慢却坚定地道,“我等了许久,就是为了等这个机会,而且还有不少的人在推动。”

    钟道人点点头,知道此事无法改变。

    要知道,帝君两个字,不仅代表着难以想象的权势,还有惊人的资源,以及更上一步的可能,再加上团结在周围的万万千千的受益人。

    这两个字一旦撬动,其中的变化和压力,是任何人都无法让他们回归原样的。

    钟道人念头转动,重新在宝榻上坐下,树荫垂照,冉冉香近,有了决断,道,“这样的话,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支持你。”

    东王公和西云母对望一眼,面上露出笑容,这是他们来天庭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有了默契,东王公和西云母又坐了一会,就告辞离开,他们来天庭,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待两人背影消失不见,只听剑音清亮,浮空如水,吕道人由远而近,法衣青青,他看着自家师兄在发呆,问道,“东王公和西云母来有要事不成?”

    “是个麻烦事啊。”

    钟道人将事情讲了一遍,道,“麻烦,很麻烦。”

    “帝君之位,”

    吕纯阳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想到五位帝君归位时候引起的动荡,是三十三天的大洗牌,甚至波及到诸天万界。

    其中的刀光剑影,其中的明争暗斗,其中的风起云涌,每一段截下来都是史诗一样的故事。

    “对了,”

    吕纯阳想到一事,看向自家的师兄,道,“师兄,天庭中那位不露面的帝君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一位的传闻可是不少,我听说他修炼的玄功奇异,需要不停地轮回转世,积累资粮;还有说法他实际上真身出了差池,正在闭关养伤;甚至还有传言说,那一位是某位金仙道祖的化身,才神神秘秘的。”

    “说法太多了,连我都摸不清头脑。”

    “这位帝君是很神秘。”

    钟道人摇着大蒲扇,凉凉的风,吹动衣袂,人在光中,晕晕真彩,道,“当年他能够自竞争中脱颖而出,登上帝君大位,可谓是真正的异军突起,超乎想象。”

    钟道人目光幽幽,在讲述辛密,道,“像是流星般崛起,又像是流行般不见,让很多人都是诧异不已。”

    “此人具体的来历,恐怕只有当年入局的金仙道祖能够明白,不过我听到过零星的话语,此帝君和太冥宫关系匪浅。“

    ”什么?“

    吕纯阳吃了一惊,太冥宫和天庭的关系恶劣非常,怎么私下还有这样的联系?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秋风起处听横笛 谁是吹笛人

    天近晚。

    庭中绿杨,暖风徐徐。

    枝叶交杂堆砌烟云,袅袅升腾,风一吹,万叶千声皆是韵律。

    还有千里清秋,拢在酒中,沸水蒸煮,汩汩有音。

    钟道人摇着大蒲扇,身姿伟岸,开口说话,道,“太冥宫是反对天庭,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天庭是什么?”

    “天庭,”

    吕纯阳眉宇青青,背后剑光似虹,倏尔往返,晕开纹理,沉吟少许,道,“天庭不仅是五位帝君,还是万万千千的修士和神灵的聚合体,是诸天万界中一股庞大的势力。”

    “正是这样。”

    钟道人目光幽深,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映着天边日晚,长袖如云,道,”与其说太冥宫和天庭不对付,还不如讲太冥宫是和现在执掌天庭的帝君们有矛盾。“

    钟道人看着远处烟敛石前,花竹郁郁,道,”据我推测,当年太冥宫是想要掌控天庭的,于是才有那位帝君上位。只是不知为何,到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位帝君销声匿迹,而剩下的四位帝君统领下的天庭和太冥宫彻底闹翻,刀光剑影。“

    吕纯阳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辛密,他心中涌出惊涛骇浪,能够让太冥宫铩羽而归,可不是现任的天庭的四位帝君能够做到的,这里面,肯定有金仙道祖的插手,或许还不是一两位呢。

    吕纯阳又想到他们的宗门和天庭的关系,又是一惊,难道当初连自家的教主都出手了?

    “天庭的那位帝君,能够这么多年销声匿迹,神龙见首不见尾,但还有帝君之位,肯定是太冥宫的全力支持。”

    钟道人眯着眼,风渐起,石色烟光,层层叠叠,绵长如画。

    “这样的话,”

    吕纯阳忍不住起身,踱步来去,飞云斜阳,挂在天际,丹红的光晕倾斜下来,照在身上,道,“要是东王公和西云母他们有意帝君之位的话?”

    “事情如何发展,决定权不在他们,也不在我们。”

    钟道人笑了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道,“反正有大人物决断,我们静待变化就是了。”

    ”也是。“

    吕纯阳同样笑出声来,道,“反正我无意天庭的帝君之位,我们且行且看且欣赏就行了。”

    “是啊。“

    钟道人收起大蒲扇,安步当车,向殿中走去,道,“收拾收拾,我们该前往东荒了。”

    八月河。

    霜风东来,潇潇暮雨。

    登高见白浪拍打石岸,层叠起浪,一波惊秋。

    三五只水鸟掠过,雪羽毛金冠,鸣声若金石,在四下激荡不休。

    这个时候,水面之上,飘飘摇摇,来了一叶扁舟,翠绿如黛,两头尖尖的,船头之上,一个青衣人手持钓竿,一动不动。

    不一会,青衣人一扬鱼竿,鱼钩之上,不是空空如也,但也不是鱼儿,而是似乎所有的时空在瞬间凝聚,摇摇摆摆。

    时空,本是虚无不可见,能够感受,却见之不着,但现在挂在弯弯如月牙般的鱼钩上,却是实实在在的。

    非常奇异,非常玄妙,非常有冲击力。

    正在此时,祥云乍起,明辉耀空,东王公和西云母联袂而至,金童玉女,美轮美奂。

    东王公来到船上,看着青衣人持鱼竿,稳钓时空,叹息一声,道,“道友的修为真是突飞猛进,羡煞我等。“

    “帝君之位,统辖亿万生灵,天地功德加身,岂能原地踏步?”

    青衣人抬起头,目有重瞳,金灿灿绽放明光,洞彻所有,整个人气质一变,锋芒毕露,不可思量。

    其强大的气机,充塞内外,弥漫时空,无所不在。

    正是天庭的又一位帝君,威能无双。

    “真让人羡慕。“

    现在天庭的值日帝君和东王公关系不睦,但这位不同,两人关系不错,可以畅所欲言,于是道,”我想有一天能登上帝君高位。“

    青衣帝君并没有意外,他放下鱼竿,慢条斯理地开口道,“东王公道友有雄心大志,也是理所当然的。”

    “道友的意见呢?”

    西云母看着青衣帝君,美目晶莹,凤眉入鬓,有一种锐利。

    “我是支持天庭有新帝君上位的。”

    青衣帝君眉目疏朗,法衣上莲花朵朵,交织光影,说话却是很干脆,道,“只是这种事情,可不是我能决断的。“

    东王公早有打算,不会强人所难,道,“到时候天庭大会上,会有人提议,道兄不反对就行。”

    “那就好。”

    青衣帝君面带笑容,道,“要是东王公真能上位帝君,对天庭也是大好事。”

    “那就麻烦道兄了。”

    东王公和西云母又坐了一会,然后告辞离开,他们趁着这个机会,要运作一番。

    青衣帝君待两人的背影消失不见,面上的笑容敛去。

    他手一抬,掌中已经有了一杯酒,郁郁的香气弥漫,在周匝凝成龙凤,白鹤,玄龟,麒麟之相,福瑞满杯。

    青衣帝君嗅着酒香,突地一笑,道,“道兄怎么看?”

    “东王公和西云母啊,都是老熟人了。”

    金玉之音响起,再然后,明光如莲花绽放,垂下玉彩,高有三丈,上撑华盖,经文流转,一人立在下面,身姿如山,珠帘垂目。

    正是值日帝君,他摩挲着玉如意上的龙虎斗柄,神情平静,道,“东王公和西云母两人根脚不凡,向来心高气傲,当年竞争帝君之位的时候,被我抢先一步,耿耿于怀,这么多年来没少给我添麻烦。”

    值日帝君说着话,目光幽幽,道,“他们能够忍耐这么久,都很让人惊讶了,不过他们这次找的切入点不错。”

    值日帝君脚步一动,紫青交加,郁郁葱葱,已经到了扁舟之上,道,“这么多年,探一探对方的底子,也是挺好。”

    青衣帝君当然明白值日帝君所说何事,道,“算一算时间,当年的约定也差不多了,那位老朋友该如何,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云里雾里。”

    “对了,”

    青衣帝君又想到一事,道,“以东王公和西云母的性格,要是他们真上位帝君,可不会和你善罢甘休。”

    “我是支持有新帝君上位的。”

    值日帝君垂帘照面,看不出深浅,只有沉沉的声音传出,道,“至于东王公和西云母两人,我觉得他们还会像上次一样,没那个帝君命。”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起行

    幽云罗域,天上阁。

    青松带雨,绿竹浮光。

    雕栏画栋之间,檐下低垂,花香满座,明月在窗。

    玉磬金钟的声音,绵绵长长,在四下回荡,时而还有鹤唳传来,在九天之上,似是在呼应。

    陈岩头戴莲花道冠,身披法衣,上绣阴阳,下描五行,幽幽深深的黑水纹理,波澜不惊,他稳稳当当坐在云榻上,双目垂光,眼前横有法剑一柄。

    仔细看去,法剑长有三尺,薄若蝉翼,剑刃似霜雪,纯白无暇,而剑柄之上,隐有阴阳交织,生死之道隐成龙纹,印在上面。

    只是一抖,就有玄妙真音响彻,阐述有形无形,生死无常的道理。

    叮当,叮当,叮当,

    陈岩念头一起,法剑一跃,遁入虚空,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了无痕迹。

    “这才是真正的无形剑。”

    陈岩面上露出喜色,融合了两界石的不生不灭无形剑进行了蜕变,在他世界之力的玉石下,缥缈不见踪影,别说是真仙层次的修士难以察觉,即使是修炼成道果之人,要是稍微不注意,对上之后,也得吃亏。

    “大功告成。”

    陈岩收起不生不灭无形剑,展袖起身,来到窗前,展目看去,只见下有深潭,玄龟吐光,白鹤饮于石下,还有成片的苔藓,染着绿意。

    安静,祥和,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太冥宫的经营下,幽云罗域像是真正的洞天福地了。

    正在此时,陈岩蓦地心中一动,冥冥之中有了感应。

    他抬起头,看向九天之上,目光炯然有神。

    “咄。”

    陈岩当机立断,捏了个道诀,光晕如轮,旋而分开,万万千千,妙音响彻,衣袖生云,整个人消失在原地。

    下一刻,

    陈岩就出现在一座宏大的宫殿中,向上走去。

    只见殿中珠帘卷起,绿铜鹤嘴炉中烟气袅袅,香气馥馥。

    三五只长翼朱鸟,停在火树之上,跳来跳去。

    还有浮阁云台,来回游弋,只是空无一人。

    时候不大,只见翠竹葱葱,枝叶摇摆,漫天的青气倏尔一卷,纪文章扶正道冠,自遁光中走出,上了云榻。

    再然后,星星点点的明辉,拳头大小,宛似灯光,连绵成一片,虚西溪同样出现。

    到最后,同时有三团祥光升腾,一道夭矫如龙的剑光,清亮如秋水,一道晶莹似玉的门户,贯通时空,一道妙音香气,倩影可人。

    李疏钟,徐乘鹤,栖宁郡主,在同一时间到场。

    这下子,场中一下子有了太冥宫,天上仙府,星河宗,太玄门,三圣门,真法派,等等等等,六位主事人,都是顶门之上,浮现出云气,托举出金灯千盏,宝光璎珞珠帘般垂下,叮当有声。

    众人相互行礼之后入座,纪文章看了看左右,道,“陈道友真是好福气,居然有仙天在手,羡煞我等噶。”

    陈岩笑了笑,云袖一摆,荷叶田田,涌到殿门外,道,“门中长辈之物,我只是暂用一段时间。”

    栖宁郡主发髻高高挽起,清丽脱俗,她却是关心的其他,问道,“陈道友唤我等来,是为何事?”

    要知道,自从上次他们五家兵合上林地,解了天上仙府之围,就各自散去。不过为了保持联系,互通有无,在陈岩的提议下,在此殿中留下一点神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