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之问道长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陀走上殿来,将西海之事一一禀告如来。

    世尊听完神情无喜无悲,不置可否,反而吩咐阿难尊者道:“你且去将金蝉子唤来。”

    阿难一脸为难道:“世尊,金蝉子师兄自上次灵山法会之后,与我等,扬言称他自此不来听法。而后出了灵山,也不知往哪里去了。”

    世尊淡淡一笑,方道:“他方自北俱芦洲而返,你一去便知。”

    阿难闻听此言,正待转身离去。

    世尊又道:“三百年后,盂兰法会召开在即,劝他作好准备。”

    阿难闻听此言,脚步微顿,然后离去寻找金蝉子去了。

    灵鹫山下,欢喜罗汉的洞府之内。

    一股旖旎***的浓郁香气,充斥洞府。

    摩妙珈蓝眉头一皱,就是暗中封闭了五感。

    见此,欢喜罗汉淡淡一笑。

    欢喜罗汉请摩妙珈蓝落座,一个身材曼妙,衣衫暴露的俏丽女尼,扭着扶柳腰肢,春情盈眸地走上前来,给二人奉上两杯香茶。

    欢喜罗汉笑着站起身来,穿过一道绣着鸳鸯戏水的屏风,在粉红帘帐之后。拿过一个紫檀木盒,在摩妙珈蓝面前打开。

    两颗被粉红雾气包裹的七彩曼陀沙华舍利,静静地躺在木盒之中。

    欢喜罗汉捻起两颗舍利,一边递给摩妙珈蓝,一边笑道:“摩妙,此物配合欢喜之气,疗伤更佳。”

    摩妙珈蓝双手接过,下意识将令自己感到恶心不已的欢喜之气,以佛力化去。揣进怀中。

    神色稍纾,笑道:“罗汉有话,但讲无妨。”

    欢喜罗汉缓缓道:“此事说来,还是贫僧从降龙尊者那里听来的。”

    摩妙珈蓝神情错愕道:“这如何又牵涉到了降龙罗汉。”

    欢喜罗汉笑着解释道:“降龙尊者修为深厚,明晓佛法,交游三界。然而不知为何,降龙尊者却贪于口舌之欲,不能自持。因此与天庭的食神,关系可谓莫逆。”

    说到此处,欢喜罗汉心中就是唏嘘不已。

    同为十八罗汉,降龙伏虎二尊者却是实打实的真仙修为,不必再为长生所忧。

    想那降龙平日放荡不羁,荤素不拒,却禅理高深,修为深厚,真是看也不透。

第十一章 猴王在方寸

    灵山之上。

    塔林高耸,佛音渺渺。

    灵山之下。

    宁静祥和,花草茵茵。

    白色河流宛若玉带,静静流淌在林木之间。

    一袭月白僧袍,面容俊秀,眉目疏朗的金蝉子弯下腰来,望着河中的两只游鱼发呆。

    青色游鱼追逐一片翠绿的水草,摇头摆尾,状极欢快。

    面容庄严秀丽的阿难远远见到,忙是快步走上前来。

    “师兄,可算找到你了,我佛如来……”

    “佛在何处。”

    金蝉子扭过脸来,左右张望,秀雅的面容上洋溢着如阳光一样的暖暖笑意。

    “我佛当在西天。”

    阿难忍不住打了一句机锋。

    又是续道:“世尊让我唤你去雷音寺,有些事情吩咐。”

    金蝉子理也未理,淡淡笑道:“贫僧正在参禅礼佛,不去什么西天。”

    说完,目光又呆呆地投向……那两只欢快嬉戏的游鱼。

    阿难无奈地笑了笑,反而不再着急,上前一步道:“师兄,别看鱼了。”

    “嘘,别闹……我在看佛。”

    金蝉子扭过脸来,冲阿难微微一笑道。

    自己被金蝉子师兄这么当作三岁小儿哄,阿难心中莫名火起,不过他慧根深厚,转瞬之间,压下渐起的嗔念。

    正待出言劝说。

    一丝浩瀚深远的气息自莫名之地,降临几身,阿难心中一惊。

    “呼。”

    两只小青鱼似乎感受到什么,身形微顿,鱼嘴大张着,吐起白色泡泡,转眼之间便快速游走。

    金蝉子也不回头,长叹一声道:“你不是那个宁愿化作石桥,承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五百年日晒……也要见情人一面,如是我闻的阿难了。”

    “我是谁。”

    “你是佛。”

    “我又为何是佛。”

    “游鱼是佛,你自然也是。”

    ‘阿难’笑了笑,并不多言。

    【我若不悟,佛是众生。我若悟时,众生是佛。】

    这就是你金蝉子的道么。

    “三百年后盂兰法会,不要缺席。”

    ‘阿难’留下这么一句话,阿难便长出了一口气。

    他没想到世尊竟然……

    这时,月白僧袍的金蝉子缓缓站起身来,大笑着向远处而去。

    阿难高声唤道:“师兄,欲往何处。”

    “灵台方寸,斜月三星。”

    声音隐隐传来,阿难神情踌躇,若有所思。

    ……

    灵台方寸山。

    十年之后。

    这一日。

    骄阳似火。

    一块大青石上,陆北双眸紧闭,盘膝端坐,呼吸若有若无。

    远处长条青石铺就的空地上,浓郁绿荫之下。

    穿着灰布道袍的猴王,拿着一根玄铁桑木棍,舞动得是呼呼生风。

    原来,猴王见众位师兄,刷刀练剑,光影若飒飒流星。

    心中欢喜,也是找来一根陆北平日用来挑水练力的玄铁桑木棍子,舞动起来。

    猴王对棍棒武器,果然是灵性非凡。

    没有多久,猴王便将一根重达一百多斤的玄铁棍,耍得如指臂使,精妙难言。

    围观师兄一片惊叹之声响起。

    猴王笑着离开人群,便向陆北走去,静站半晌,颇有兴致。

    陆北似有所觉。

    烈烈骄阳下,那已淡若无物的阴影,慢慢恢复正常。

    猴王围着陆北转了几圈,笑道:“陆北,你这练的什么神通,影子都练没了。”

    “【正立无影】,一种防御神通。”

    陆北也不隐瞒,神情淡淡地道。

    猴王一听防御神通,就没了兴致。

    毫不在意地笑道:“老孙这一身铜皮铁骨,要什么防御神通。”

    陆北微微一笑,也不出言反驳。

    他深知,猴王这一身所谓的铜皮铁骨,估计也就是防御个神兵利器的水准。

    没有完全将金丹药效在八卦炉中发挥出来,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猴王。

    肉身防御可是连哮天犬的一口狗牙都崩不碎。

    至于其本身境界为真仙,血肉衍生,灵窍重铸。在大神通的斗法之中,可谓鸡肋无比。

    没错……猴王现在就是真仙境界。

    金之一行本源圆满。

    以其混世四猴之一,灵明石猴的超凡战力,金箍棒在手,估计可与金仙放对。

    想到这里,陆北也是不仅为猴王的绝世天资,感到咋舌不已。

    心道,眼前这猴子才是真主角,满打满算不过修了三年道,长生唾手可得。

    而他现在的修为,元神还差着一步,才能铸就。

    说来也是奇怪,自上次他听从菩提祖师所言,开始修炼【游神御气】,尝试以元精和元气引动三魂铸就元神之后,赫然发现自己三魂好似出了一些问题。

    元神一时间,竟然无法铸就。

    他隐隐有所猜测,可能是与自己穿越此身有关,他不敢去问菩提祖师,只得暗中查阅典籍。

    好在解决之法还是有的,不过恐怕要费一番周折。

    想到此处,陆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十年修道,七年至金丹,三年困于此境。

    这他妈叫什么事儿。

    猴王见陆北神思不属,正要出言询问。

    忽然,菩提祖师在石阶之下,冲自己招手。

    猴王忙是一步三跳地跑到跟前。

    菩提祖师捋须言道:“悟空,事成了未曾?”

    猴王谦道:“多蒙师父海恩,弟子功果完备,已能霞举飞升也。”

    霞举飞升,一般天仙就能作到,甚至地仙都能勉强做到。

    若有天庭正宗腾云口诀,地仙甚至可驾云三彩,神仙可驾云五彩,天仙更可驾云七彩。

    菩提祖师一眼就能看出猴王进境,但仍是这般说,不过引出话头罢了。

    闻听此言,就是道:“你试着飞举我看。”

    猴王弄本事,将身一耸,他云霞去半刻功夫,返复不上三里远近,落在面前。

    叉着手道:“这就是飞举腾云了。”

    菩提祖师笑道:“这个算不得腾云,只算得爬云而已。自古道,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似你这半日,去不上三里,即爬云也还算不得。”

    猴王仰着毛茸茸的猴脸,问道:“怎么为朝游北海暮苍梧?”

    菩提祖师道:“凡腾云之辈,辰起自北海,有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北海却是北海零陵之话语也。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方算得腾云。”

    猴王闻听此言,大喜过望,忙向菩提祖师请教。

    果然,菩提祖师将筋斗云的口诀精要,传授给猴王。

    猴王不愧天资聪颖,一学口诀,凭借其真仙的浑厚法力,一个筋斗,就翻到十万八千里去也。

    陆北远远见着这一幕,哑然失笑。

    心道,这筋斗云和猴王倒是绝配。换个人使出,都是一群手动滑稽。

    ……还不笑掉三界仙佛的大牙。

第十二章 即将离灵台

    依然是十年之前。

    天庭。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南天门。

    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

    玉阶上两列数十员镇天元帅,顶梁靠柱,持铣拥旄。下首处,上百金甲天兵,执戟悬鞭,持刀仗剑。

    金鳞曜日,彩羽凌空。

    天庭主要建筑横纵以天罡、地煞之数排列。

    共计三十六天宫,七十二宝殿。

    遥遥凌驾于三十三重天之上。

    紫薇与北斗辉映之地,便是南天门的入口。

    倏然,云海翻滚,霞光溢彩。

    两道流光自远处而来,不大一会儿,便出现在一众天兵天将的眼帘之中。

    “何人擅闯南天门,还不速速止步。”

    一个身材魁梧,气势威风凛凛的执戟金甲天将,高声喝道。

    流光敛去,玉阶之上,现出两个容颜俏丽的人影。

    一袭青色长裙,云鬓高挽,气质婉约的女子身旁,缓缓走出一个火红宫装长裙,身姿窈窕,气质出尘的冷艳女子。

    神情淡漠道:“是本宫和五公主,还不让开去路。”

    “卑职参见两位公主。”

    一见来人身形,天兵天将忙是低头,拱手施礼。

    但神念仍是默默关注着照妖镜的动静。

    两位公主也不多言,莲步轻移,穿过巍巍宏大的南天门。

    正是自凡间回返的天庭大公主和五公主。

    不知为何,七公主却是没有跟着二女回返。

    原来,大公主红儿接收到王母符传音,忙自去南赡部洲寻找五、七两位公主。

    她们姐妹七人彼此自有感应,红儿公主没费多大光景,便在山东千乘,寻到驻足流连的两位公主。

    然而,让大公主红儿头疼不已的是,青儿公主愿意跟她回返天庭,小七公主却执意要留在凡间生活一段时间。

    红儿公主素来宠溺小七公主,只得与五公主先行动身,回返天庭向王母复命。

    由于天宫之上设有法禁,不得无故飞驰。

    二女离了南天门,便婷婷袅袅地先自向天虹中的七仙阁而去。

    绕过满目星辰绛纱芙蓉观,转过身旁玉簪珠履紫金章。

    玲珑剔透的回廊之上,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突然远远走来。

    此人一袭云纹简领素袍,面相儒雅,气质温润,这时面容上满是温煦的笑意,慢慢向二女迎去。

    青儿公主见了来人,就是扭过俏脸,冲红儿公主嫣然一笑道:“姐姐,你看谁来了。”

    红儿公主冷艳明丽的眸子,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喜色,继而凤眸一眨不眨地望向来人。

    “红儿……公主。”

    食神面上惊喜交加,目光灼热,好似能够融钢化铁。

    星辰一样的眸子中蕴含着千言万语,欲说还休。

    “噗嗤。”

    却是青儿公主见食神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心中只觉好笑不已。

    见此,红儿公主就是没好气地白了青儿公主一眼。

    神女娇嗔,冷眸敛艳,风情流泻。

    红儿公主若春山般秀丽黛眉上,一抹喜色含而不露,微微一笑道:“食神,你怎么在这里。”

    食神伸手挠了挠头,这一副扭捏情态,恰如陷入热恋中的毛头小伙。

    哪有成名万年,视亿万人为草芥,长生真仙的强者模样。

    儒雅的面容带着一丝腼腆,温声道:“青霖说你回来了,所以……”

    闻听青霖,红儿公主冷眸微暖,心中更为甜蜜。

    青霖是一只聪明伶俐的百年青鸟。

    说来,红儿公主之所以能和食神认识,便是由于青霖的缘故。

    百年以前,一只折断双翼的青鸟突然出现在七仙阁外,被偶然经过的食神,和正自百无聊赖,闲庭赏花的红儿公主同时发现。

    二人为青霖疗伤,并抚养她长大,一来二去,才得以渐渐熟稔。

    不过,食神虽然是天庭老牌真仙,但仍对天庭中的天条律例有所顾忌。

    好在二公主和四公主,最爱吃食神所做的桂花桃酥……

    红儿公主知道自己悄然离开天庭,能瞒得过其他天庭诸神,却瞒不过经常往七仙阁,给二妹和四妹送珍馐美味的食神。

    在自己离去的短短几日中,食神必然是嘱咐青霖日夜守候在南天门外。

    听到自己回来,就是第一时间跑来见过自己了。

    念及此处,红儿公主心中欢喜更甚,冷艳的唇角也是悄然勾起美丽的弧度,正待出言。

    这时,咳嗽声响起。

    正是站在一旁,饶有兴致观看的青儿公主发出的。

    原来是一队身穿紫绶彩衣的仙娥,持着花篮,捧着玉如意,缓缓而来。

    红儿公主收敛神色,忙和青儿公主一道向天虹宫而去。

    与食神擦肩而过,二人目光交汇,空气波动,却不知这么短的时间里,传了什么音信。

    食神眉目疏朗,一双明亮的眸子,望着红儿公主渐渐消失的婀娜背影,明净的面容上那腼腆的神色一点点地消失。

    尚自盈满喜悦的眼眸深处……却无丝毫温度。

    “扑棱棱。”

    一只翠羽尖喙,姿态妍丽的青鸟自远处飞来,在食神周身盘旋半晌,不敢落下。

    食神冲这只名叫青霖的青鸟微微一笑,青霖下意识地脖子一缩,忙小心翼翼地向其肩膀落去。

    ……又是十年之后。

    方寸山。

    青松苍郁,山麓幽深。翠柏含青,竹篁滴翠。

    自猴王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了筋斗云的口诀精要之后。

    陆北就三天两头见不到猴王了。

    约莫过了有半个多月。

    这一日。

    春归夏至,众师兄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

    众师兄笑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

    猴王笑道:“不瞒诸位师兄,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都会了。”

    闻听此言,众师兄提议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

    猴王闻言,抖擞精神,有心卖弄手段,毫不在意地笑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

    “就变棵松树吧。”

    猴王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眨眼之间,就变作一颗松树。

    陆北此时也站在众位师兄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看看这地煞较之天罡变化之术如何。

    以神念探查,陆北就是叹了口气。

    猴王所变的这株松树,当真是: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之上秀贞姿。

    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众位师兄,见了都是鼓掌大笑道:“好猴儿,好猴儿。”

    正在猴王脸上笑嘻嘻,心中得意不停。而陆北目光闪烁,暗自摇头不已之时。

    突然一声冷喝传来。

    “是何人在此喧哗?”

第十三章 地府势必行

    众位师兄闻言,慌忙检查装束,正肃衣冠,走上前去。

    猴王也现出本相,站在一旁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并无喧哗。”

    菩提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修行之人,修行之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

    众位师兄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之术,教他变棵松树,形神俱备,弟子们俱称扬喝彩,故高声惊扰了尊师,望乞恕罪。”

    菩提祖师听完,方道:“汝等且去。”

    又唤过猴王到近前,告诫道:“悟空,我问你抖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如何可在人前卖弄手段?假如你见别人有,不会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陆北站在不远处,听得菩提祖师这番言语,心底也是深以为然。

    猴王闻听此言,叩首道:“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叹道:“我也不罪你,你且去吧。”

    猴王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

    祖师扭过脸去,袍袖一甩道:“从哪里,回哪里去。”

    猴王幡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祖师冷声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猴王两眼通红,上前一步,施了一礼道:“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祖师喝道:“哪里有什么恩义?你只要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猴王神色无奈,只得向菩提祖师拜辞。

    祖师冷冽道:“你这一去,定生不良。任你如何行凶惹祸,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挫骨,神魂贬往九幽,管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师说完,转身缓步离去。

    猴王冲着菩提的背影,躬礼高声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

    猴王转过身来,向陆北走来。

    道:“陆北,俺老孙要回花果山了。”

    陆北笑了笑,凝声道:“那我送送你。”

    说着,二人出了斜月三星洞,也不运用腾云之术,沿着方寸山拾阶而下。

    猴王不是什么多愁善感之人,虽然先前被菩提祖师逐出方寸山,心中有些伤感。

    但这一会儿光景,想起马上就要见到在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来,也不再觉得烦闷。

    方寸山苍郁含烟,异草翠绿欲滴,宝花争奇斗艳。

    走了一段路途。

    猴王笑道:“陆北,且回罢。”

    陆北微微颔首。

    “俺老孙去也。”

    一声长啸,震动山林。

    猴王抽身,捻着诀,一个跟斗翻起,筋斗云便载着他向云雾高空遁去。

    见猴王渐渐消失天际,陆北取出腰间的青皮葫芦,摘过木塞,仰头就是喝了一大口竹叶酿。

    醇香醴厚,余韵悠长。

    叹道:“我也是时候离去了。”

    转身就待回返三星洞。

    恩。

    陆北心下微动,目光一凝,往一处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之处,一块儿平整圆润,含烟生翠的青石上,赫然站着一个身穿月白僧袍,丰雅修致的青年和尚。

    在他神念感知中,分明一刻钟前,那里空无一物。

    这和尚是何时来的……

    陆北上前一步,打了个稽首,问道:“大师何来。”

    闻听此言,正自负手而立,抬头看天的青年和尚,低下头来,向陆北莫名一笑。

    当真是:

    目如星辰初熠,眉似弦月方满。

    ……好一个清秀俊朗的和尚。

    “贫僧左右无事,闲来此地观松涛,赏云海。”

    青年和尚这时仔细打量眼前之人,眼底也浮起了一层疑惑。

    心道,近来大劫将启,天机越发颠倒。连自诩灵觉非凡,洞察因果的他都不可尽知了。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那十年前,自灵山步行而来,今日才至了方寸山的金蝉子。

    【金风未动蝉先觉,因勾弦果早已知。】

    正是赞叹那先天灵物,洪荒异种六翅天蝉对于因果,感知敏锐的天赋神通。

    陆北冲这青年和尚微微点头,也不多言,转身离去。

    就这样,金蝉子意味不明的目光跟着陆北身形,最终消失在崎岖的山道拐角处。

    又过了三日。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菩提祖师高坐瑶台,讲完一段法,说过一段禅。

    突然高声宣道:“而今**已毕,汝等弟子都下山去吧。”

    众位弟子闻言,齐齐拜伏于地,面带惊慌地呼喊道:“老师,可是我等作错什么,以至于老师将我等赶下山去。”

    菩提祖师拂尘轻摇,声音飘渺道:“缘分已尽,无须多言。”

    说完,兀自闭目不语。

    众位师兄见此,无奈之下,向菩提祖师拜了几拜,各自洒泪道别离去。

    宏道堂中,唯有陆北一人,默然侍立。

    “汝为何不走。”

    菩提祖师缓缓睁开眼眸,出言问道。

    陆北正色拱手道:“祖师传法于我,此恩早晚不敢或忘。”

    说完,就要深施一礼。

    菩提祖师拂尘摇起,将陆北施礼之势阻住,双目再次紧闭,沉声道:“去吧,去吧。”

    闻听此言,陆北也不再坚持,深深看了菩提祖师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三魂离合不归,也不知传你长生法门,是对是错。”

    随着陆北身影走远,弘道堂中徒留一声长叹,幽幽回响。

    陆北回到所居竹屋,细细将东西收拾一番。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东西,不过是几件换洗衣衫罢了。

    【锦瑟】瑶琴原本作为幻级灵宝雏形,在他成就金丹之后的三年中,施展《天工宝》中的炼宝法门。

    将其重新温养,炼制,终于在前日里成就幻级灵宝,被他收入丹田灵境空间。

    收拾好包裹,见再无遗漏。

    陆北就是叹了一口气。

    他这些日子,修为虽无法寸进,却也没闲着。

    翻阅典籍,已然弄清了元神境界的种种关碍。

    他的元神之所以难以铸就,盖因三魂离合不归一处。

    自己穿越而来的真灵,撞碎前身真灵,窃据前身命魂存身。

    由于自己穿越及时,天地二魂没来得及消散于天地之间,让自己不至于沦为天憎地厌的‘黑户’。

    不过恰恰如此,完全拥有前身真灵烙印的天地二魂。对于由自己真灵吞噬前身真灵融合为一的命魂,就是本能地排斥。

    念及此处,陆北眉头深锁,眼眸晦暗不定。

    为今之计,必须先往地府一行了。

    寻找【转轮黄泉草】、【九幽阴沉木】、【冥灵空心石】这三样东西。

    重新一一洗炼天地命三魂,方才能够窥测元神之境。

    陆北念及此处,不在于此地盘桓。

    提起【浣花】宝剑,腰悬青皮酒葫芦,目光沉毅,步伐坚定地出了方寸山。

第十四章 惊魂转轮殿

    幽冥界。

    一株黑铁木,枝干粗壮,大若手掌的树叶迎风而立,飒飒作响。

    不知何时,一道挺拔的身影无声降临在黑铁木上,悄然化作一片树叶。

    化作树叶的此人目光逡巡良久,忽然远远看到什么。

    身形扭动,眨眼之间,再化作微不可见的一粒尘埃。

    没过多久,便向树下经过的两个青面獠牙,手持锁链,正押着一个无头鬼魂的鬼差,随风荡去。

    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晃晃悠悠,三颠五簸……

    地府。

    仰观鬼门关,遥望枉死城。

    阴风惨惨,黑雾缭绕。彼岸花开,如梦似幻。

    黄泉路曲折弯弯,忘川河浊浪滔滔,奈何桥鬼魂不断,望乡台哭声一片。

    幽冥界天空常年一轮暗红大日高悬,气息压抑昏暗。

    阴云翻滚之处,十座大殿隐隐,虚空漂浮不定。

    正是那阎罗十殿。

    下首不远处,同样有着几座小型宫殿林立环绕。

    正是判官殿,无常殿,游方殿……

    判官主殿中。

    上百位六七品的低阶文武判官,神情肃穆凛然地站在殿中的玉阶上。

    静候青玉案前长身玉立的阴律司督司判官……同样也是判官殿首席判官崔珏,崔府君宣布阎罗天子的谕令。

    崔府君面容儒雅,神情沉静,眼眸明亮,此时双手持着一道黑龙卷轴,展开朗声念道:

    【……阎罗天子敕令,掌殿使签押:察查司六品判官钟馗巡察两界山百年,功勋卓著,又兼神品自行提升,特擢其职为判官殿罚恶司督司判官……】

    崔珏传达完阎罗天子的谕令,殿中凝重严肃的气氛倏然一松。

    一袭大红衣袍,虬髯黑脸的钟馗喜不自胜地越众而出,走上前去,从笑意盈盈的崔珏手中接过,那道黑龙卷轴。

    钟馗双手一接卷轴,自冥冥虚空中,一道墨光带着宏大和浩瀚的先天禁制,杳杳升起。

    甫一出现,便向钟馗七尺高的昂藏魁梧身躯笼罩。

    此时,钟馗只觉得腰间所悬挂的那枚判官阴印,涨大几圈。铭文冥禁更为繁复,显然权柄又重了几分。

    一时间,种种地府秘术,也齐齐向自己灵台涌来。

    钟馗心中更是欢喜难言。

    见此,殿中诸位判官这才走上前来,拱手恭贺此时正兀自笑得露出一口渗人白牙的钟馗。

    喧闹一阵,人群渐渐散去。

    崔府君嘱托道:“钟判,你先去和陆判交接一下。”

    陆之道作为察查司督司判官,作为其人手下判官的钟馗离职,是需要双印相启,撤消原有权柄的。

    钟馗此时将心中狂喜情绪压下,神色踌躇道:“陆判可能不在察查司。这几日,钟某见他频繁往返于两界山,也不知忙些什么。”

    崔府君眉头一皱,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沉声道:“他的阴印就放在察查司的案上,你自去用印吧。”

    钟馗不再多言,拱手离去。

    见钟馗离去,崔府君心中叹道:“这个陆判替人剜心扯肠,割头换面,还真是敢想敢干呐。”

    钟馗心情愉悦地向不远处的偏殿,察查司所在赶去。

    他这次能够在几十名六品文武判官中脱颖而出,成为五品督司判官,执掌一司,可是托了那凡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