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之问道长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何等的信任和器重。

    要知道,浣花剑阁在有着古九州之称的青徐二州,势力是何等庞大。

    浣花剑阁凡在沿海州县之城,必设分阁。

    哪怕这些分阁都是为浣花总阁服务的情报组织,但也是一股惊人的力量。

    自浣花剑阁走上正轨,公子就很少来到总阁视事了。

    近年来,就连宗楼训练新人弟子,为总阁补充新鲜血液的大事,甚至都不再出言过问。

    她们姐妹四人先前也曾怀疑,公子有什么深远图谋。

    然而事实证明,公子除却下达一些奇怪的命令之外,是真的不再理会阁中一应俗务。

    如今,公子突然来到浣花剑阁之中,并且罕见地将她们姐妹四人召集起来。

    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要事。

    四位剑侍互相交换了个眼色,一个年龄较大的绿衣女子,就是上前一步。

    行礼道:“不知公子召见属下四人,有何吩咐。”

    陆北凝声道:“我要离开剑阁,有些事情需要交待。”

    四人抱剑拱手道:“全凭公子吩咐。”

    陆北微微点了点头。

    从腰间取过一枚紫玉令牌,放入掌中,向一个大眼睛的年长剑侍走来。

    温和笑道:“书剑,你们姐妹四人,就属你性子沉稳。我有要事需离开剑阁,以后这剑阁便由你来暂时接掌。”

    “属下斗胆,敢问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约莫有十七八岁的书剑,并没有一脸欣喜地接过这枚紫玉令牌,反而扬起俏脸,出言询问道。

    陆北心中长叹一声,敷衍道:“多则十余年,少则五六载。”

    “属下不敢接令。”

    闻听陆北此言,书剑出言拒绝道。

    其余三名女剑侍,也是躬身施礼,坚决表示不敢受命。

    陆北看了看,这四个由自己一手调教长大,关系近乎亦徒亦妹的清丽少女。

    眼眸怅然微起,神色无奈道:“我意已决,紫玉令牌……就放这里了。”

    说完,也不待面面相觑的四女,再次出言询问。

    毫不留恋地将紫玉令牌放在石桌一角,拿起【锦瑟】瑶琴,转身大步向谷外走去。

    徒留一道洒脱背影,在四女微微湿润的眼眸中,渐行渐远。

    这一去,拱手山河,不足惜之。

    这一去,富贵荣华,弃若敝履。

    ……

    山谷外。

    青儿一袭宫装长裙,亭亭玉立地站在野花烂漫,蝴蝶乱飞的田野中。

    仲春暖意融融的日光,将青儿稀疏的刘海儿下,晶莹如玉的脸颊,照射的明丽难言。

    细腻的雪肤上,似乎都泛着圣洁的光泽。

    此女伸出酥软小手,轻抚一株株五颜六色的野花,宁静的神态中有着一丝淡淡的喜悦流露。

    这时,青儿神念似有所觉,盈盈转过身来,明媚笑道:“陆北,都安排妥当了么。”

    陆北眼眸微微一滞,转而幽深平静。

    淡淡笑道:“恩。”

    此时,青儿弯下细细腰肢,自野花丛中,采下一枝枝白色满天星,取过一道手帕,集成一束。

    款步走上前来,递给陆北,落落大方道:“送给你的,一路珍重。”

    她对陆北的远行目的,其实已经有所猜测。

    毕竟陆北平时所弹奏的的那把【锦瑟】瑶琴,上面的灵宝波动,是瞒不过她的感知的。

    甚至陆北心中之志,她多少也是知道的。

    不过她也不好说些什么,三界自有法度,她作为天庭的五公主,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

    作为朋友,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送上临别祝福。

    “谢谢。”

    陆北道谢一声,双手接过满天星,无声笑了笑,也不再言语。

    徐州。

    江左之地,淮南自古繁华。

    一个青衣剑客,头戴竹篾斗笠,身后背着一个长条包裹,骑着一匹快马,扬鞭而来。

    正是陆北。

    据他收到最新的飞鸽传书,那只猴子已经找到了徐州之地的浣花分阁。

    若非他交代阁中弟子要好好招待猴子,恐怕这些人非得把那只猴子当作妖怪不可。

    当然,结果多半是被猴子戏弄一通。

    他不能再耽搁了,那猴子可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主,不会等待自己多久。

    这一日傍晚,一处地居偏僻的三层阁楼前。

    陆北一脸疲倦之色,正待翻身下马。

    却见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瘦小身影,偷偷地从阁楼上,抓着一根木架,溜了出来。

    毛茸茸的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第四章 西海杀机涌

    猴王心中十分失望,口中仍自呐呐言道:“原来,不是什么神仙,亏得让我白跑一趟。”

    说着,就要消失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陆北心中大惊,要是让其走脱了,下回如何得见。

    快步上前,拦住猴子去路。

    猴王抓耳挠腮,奇道:“这位小哥,你拦住我的去路作甚。”

    陆北细细打量了一眼,这前世名传天下的齐天大圣。

    发现其身高不过一米五,与伟岸等形容词根本沾不上边。

    一身宽大到出奇的衣衫,披在瘦弱的躯体上,黑色的璞巾,充作帽子,缠戴在头上,显得不伦不类。

    行走之间,仍有猴性浮躁举止,甚至颇为滑稽。

    此时,哪有大闹天宫,睥睨三界的样子。

    陆北拱了拱手道:“在下陆北……”

    猴王笑着打断道:“原来你就是,那个什么劳什子的北侠。”

    猴王打量一眼陆北,见其形容秀雅挺拔,目光冷峻,掌中按着宝剑,心底也是微讶。

    陆北微微笑道:“听人说,你来寻我,不知何事。”

    猴王摆了摆手道:“我听人说,你这人本领高强,神通广大。以为是神佛仙圣,就想在你这里讨个长生不老之方。”

    陆北笑道:“那你为何又没见我,就独自离开了呢。”

    猴王围着陆北转了几圈,伸出毛绒绒的爪子,戳了戳陆北的肩膀。

    大笑道:“世人夸大其词,你这副样子,如何又是什么神仙。”

    陆北不以为忤,只是朗笑一声。

    倒是把猴王笑的一愣。

    陆北收敛笑容,凝声道:“你有寻访长生不老之心,我也正有此意。不如你我二人同去如何。”

    猴王眼眸转了几转,思索片刻,鼓掌笑道:“妙极,妙极,同去,同去。”

    陆北提起的紧张心绪微松。

    心道,此时的猴王虽然天性顽劣,聪明机敏。

    但也没有达到,被压五百年之后的人情练达,洞察人心的地步。

    西游记中记载。

    猴王流浪南赡部洲之时,朝餐夜宿,一心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从这一点上说,猴王心中是不拒绝有一个同道之人,与其一起去求仙访道的。

    二人事情说定,也是不再耽搁。

    一路向东北方向而去。

    时光悠悠,不觉间又是四年过去。

    二人风尘仆仆,晓行夜宿,其间坎坷路途自不必说。

    这一日,行至西洋大海。

    猴王爬上椰子树,打算摘过两个大椰子,解解腹中饥渴。

    正待招呼陆北。

    却见陆北蹬蹬后退几步,一跃而起两丈高,身形上树,刷刷几剑,斩落几个椰子。

    猴王见了,眼中露出一丝羡慕。

    他在路上见陆北不止一次地表现这一手,心中也曾痒痒地,缠着让陆北教他。

    陆北哪里敢教他,只是推说这是人族才能修习的武道。

    他修炼之后,若是影响到学长生之道,可别再来责怪自己。

    并非陆北藏私,而是此举纯属不知死活。

    猴王心里本来有些不快,但闻听陆北此言,也觉得有些道理,也就不再坚持。

    二人喝完椰子汁,猴王扔下椰子壳。

    高声提议道:“海外说不得有着神仙,我们渡海过去如何。”

    陆北沉吟道:“渡海,得找船只,而且还得准备食物和淡水。”

    猴王笑道:“如何这般麻烦,先前我只是扎个筏子,摘些果子就成了。”

    陆北心道,那是你天生石猴,体质特殊。

    几天不吃不喝,屁事儿没有。

    我相信……你就算抱根原木,也能安然无恙地飘荡到西牛贺洲。

    陆北仍是坚持道:“太过危险。”

    猴王急道:“那可如何是好。”

    “稍等半天,我去好好准备一番。”

    陆北顿了一下,出言提议道。

    猴王无奈之下,也只得到树下暂且等待。

    没过多久,陆北在一处靠海渔镇中,重金买下一只渔船,又在上面准备了许多淡水干粮。

    考虑到猴王喜欢吃香蕉果品,也是准备了许多。

    猴王见此,果然笑逐颜开。

    原先脸上的闷闷不乐,也减少了许多。

    一人一猴,再次扬帆。

    说来也奇,西洋大海之上,竟然是一阵诡异的风平浪静。

    幽深的海水下,暗流涌动。

    甚至根本不用劳烦陆北和猴王划桨,这只小船就直直地向大洋对岸飘荡而去。

    就在陆北渐渐压下,不知从哪里升起的一丝不安之际。

    忽然船下波浪微微翻涌,船只隐动。

    陆北心中一惊,心道不妙。

    转眼再去看猴王,毛爪拿着半剥皮的香蕉,一个呵欠打起,睡眼惺忪,头一歪,已然在船首睡下。

    云头之上。

    白云漂浮,霞光万道。

    一个头戴风翅兜鍪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的身影,手持金刚宝杵,一对儿凛冽的冷眸望着下方的一人一猴。

    身后躬身侍立的摩妙珈蓝,周身佛光隐隐,一脸慈悲之意。

    但此时说出的话却是冷意渗人,煞气腾腾。

    只听摩妙珈蓝冷声道:“菩萨,可曾动手。”

    韦陀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点头道:“你只有一次机会,务必一击中的。”

    闻听此言,摩妙珈蓝心中大喜。

    目中精光四射,向陆北背后的那把瑶琴法宝望去。

    眼底却是闪过一丝隐藏的贪欲。

    他受世尊之谕和韦陀分身,一起来此,护持灵明石猴渡过茫茫西海。

    二人不敢过多干预灵明石猴的行动,防止天机无端生变。

    因此,只是在沿海慢慢搜寻,终于在几天前等到灵明石猴。

    不想,其身边竟然混迹着一个青年,这还得了。

    若是被这青年引动天机变化,二人可免不了要被灵山责罚。

    而且摩妙珈蓝一见那青年,目光就被所背的那件瑶琴灵宝吸引。

    尽管只是幻级雏形灵宝,但对于他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韦陀不愿轻易杀生破戒,因此嘱咐令其动手。

    摩妙珈蓝持咒诵念,浑身佛光万道,刹那之间,海面云雾大起。

    不一会儿,便将西海近百里海域,给封锁起来。

    韦陀刚毅的金色面容上,目光如炬,同样紧紧盯着那一人一猴,准备在船翻之时,暂且护持住灵明石猴。

    “还不动手。”

    韦陀冷哼一声。

    摩妙珈蓝掌中金光大放,乌色木鱼炫目光华亮起。

    如陀螺一般高速转起,带着凌厉杀伐的破空之音,向陆北和猴王所乘小船的船尾击去。

    这若击实,必定是舟翻人亡,尸身喂了鱼虾的下场。

第五章 二僧默然离

    “佛门弟子普度众生,慈悲为怀,如何无端下此辣手。”

    一声娇哼响起。

    继而浩渺云雾水气之中,一道红色流云水袖,灿若锦缎云霞,带着破空之音,后发先至,将那乌色木鱼击飞。

    “咔嚓。”

    乌色木鱼周身金色佛光大放,阵阵天龙禅唱响起。

    哀鸣一声,现出一道道裂纹。

    摩妙珈蓝心疼的嘴角抽搐,神色惊怒交加。

    大喝一声:“何方鼠辈,来坏佛爷的好事。”

    韦陀刚毅威严的面容上,也是冷霜寒罩,阴沉不已。

    他这具分身修为比之本尊较低,一时间竟然没有探查出到底是何人欺近百里之地。

    金色法目拢聚,赫然发现高空云海翻腾,骄阳普照。

    一座五彩祥云缓缓而降。

    祥云瑞光千条,光晕流华。广裙流苏飘飘,迎风轻舞。

    两道俏丽的身影,婷婷玉立,相伴着出现在祥云之上。

    左侧的女子一袭淡白色宫装长裙,头盘成一个美人髻,用一根碧玉云纹簪束着。

    宛若春山的黛眉下,那一剪秋水中隐隐有着几许幽怨之意流露。

    右侧女子身着火红色长裙,明净光洁的额头宛若明玉,泛着细腻的光泽,眉心之中,一朵三瓣梅花印记,嫣红欲滴。

    此女周身气势飞扬,水袖翩翩,风华绝代。

    此时,一双冷眼的眸子中满是凛冽之色。

    正是敖寸心和红儿公主二人。

    这几年间,红儿公主见敖寸心幽怨锁眉,心结难开。便出言提议一起出西海,到南赡部洲去散散心。而她也正好可暗中对先天至宝昆仑镜察访一二。

    敖寸心欣然应允。

    因此,二女足迹踏遍了南赡部洲的仙家洞府,山川胜地。

    敖寸心果然心情也舒展了许多,昆仑镜之事,仍是毫无进展。

    就在二人打算继续寻找之际。

    天庭中却来一个消息。

    原来,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五公主和七公主私自下凡,终于还是被王母发现。

    王母令红儿公主暂时放下手中一切事务,先将两位公主带回瑶池再说。

    因为天庭七位公主之间,有着特殊通讯手段。红儿公主乍闻五公主和七公主私自临凡。

    虽然为自家五妹和七妹的调皮胡闹感到惊异无比,但寻人之事,却也必急于一时。

    于是,就起意先行陪着敖寸心返回西海龙宫。

    二女相伴回到西海,正待回转龙宫之际。

    却发现万里晴空之下,碧波汪洋的海面。

    ……无端起了一层朦胧云雾。

    二女好奇之下,就是运极目力,向其中幽幽探察一番。

    这云雾封锁不过是摩妙珈蓝为了掩人耳目,施展出的普通水行法术。

    如何抵挡住一尊真仙和一位天龙强者的神念探查。

    一下子,就被人觑破端倪。

    二女视线之中,茫茫水域之上,一只小船沿水飘流,上面隐有一人一猴,似乎要渡西海而去。

    还未细观,这时远方传来杀伐之气。

    竟然有人心肠狠辣地要将一船倾覆。见此,敖寸心素手掩口,惊呼一声,还未出手阻止。

    红儿公主已经抢先一步,将那木鱼佛宝击退。

    韦陀看清来人面容,阴沉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握着金刚杵,迎上前去,合掌一礼,沉声道:“二位公主殿下,何以在此。”

    红儿公主并不回答韦陀的言语,却是笑着反问道:“菩萨不在灵山享受香火供奉,参禅礼佛。如何有闲心,在此地妄动杀念。”

    闻听此言,韦陀感受到红儿公主言语中若有若无的讥讽之意,心下有些微恼。

    一脸宝相庄严地向西方行了一礼,高声道:“我佛如来,命贫僧与摩妙,出手护持一有缘之人,渡过茫茫西海。”

    “护持……菩萨,出家人可是不打诳语。你在此地,分明是在对凡人妄开杀戒。此举,实在有违慈悲之意啊。”

    红儿公主展颜一笑,毫不示弱地与这位战力闻名灵山的韦陀打着机锋。

    未等韦陀出言辩驳。

    远处的摩妙珈蓝这时收起那乌色木鱼佛宝,一脸恼怒地走上前来。

    愤愤道:“我等谨遵灵山法谕,如何行事,无需向两位公主解释。”

    韦陀心道不好。

    眼前这位红儿公主,修为不凡。可是天庭七仙女中,唯一的一位真仙级强者。

    一尊真仙强者,威严如何能够轻侮。

    “碰。”

    一道红色流云水袖,带着排山倒海的力量袭来。

    摩妙珈蓝倒飞而出,口吐点点金色鲜血,最终回到原先立身之地。

    “你……”

    摩妙珈蓝神色阴郁难看之极,愤愤不平道。

    “住口。”

    一声冷喝如炸雷般响起在摩妙珈蓝耳畔,将其嘴中的话语,很快堵了回去。不过饱含屈辱的目光之中,怨毒之色一闪而过。

    正是神色阴晴不定的韦陀出言呵斥。

    韦陀握着金刚杵的手掌,都在微微颤抖。

    肌肉遒劲若金铜浇铸的脸上,强行挤出一丝笑容,顿声道:“摩妙起了贪嗔之念,不修口德,出言无状,让公主殿下见笑了。”

    大公主嫣然一笑,似乎完全没有将先前摩妙珈蓝的冒犯之举放在心上。

    不过区区一护法珈蓝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大公主淡笑道:“菩萨,你还未回答本宫的问题呢。”

    韦陀心中对于这大公主笑意盈盈之中,仍自咄咄逼人的态度,实在恼怒无比,但也是无可奈何。

    而今,他只是分身来此,对方却是真仙本尊降临。

    若是言语之间起了冲突,被此女灭掉一具天仙分身,岂不冤枉。

    而且,就算官司打到灵山,这位红儿公主有着身旁的西海三公主作证,也不是可以任凭自己言语攻讦构陷的。

    见红儿公主俏脸似笑非笑,好整以暇地望着自己。

    韦陀收敛起心中不断翻涌的怒意。

    他当然不会告诉对方实情,韦陀深深望了一眼,兀自晃悠悠飘荡在大海中的船只,良久无言。

    最后,韦陀神色古井无波地冲红儿公主,双掌合十一礼,凝声道:“贫僧受灵山佛谕,有些事情不能告诉公主,不过公主一番善心,贫僧也不好再作恶人。”

    说完,转身向兀自一脸恚怒之色的摩妙珈蓝,招呼一声。二人踩着祥云,径直向西方而去。

    “红姐姐,如此得罪韦陀其人,是否……”

    敖寸心方才一直冷眼静观,由着红儿公主处理与韦陀的冲突,她作为龙族弱势一方,更是不好出言调停。

    这时见韦陀离去,她心存疑虑之下,就是忍不住出言相询。

    红儿公主笑着挥手打断道:“寸心妹妹不必担忧。灵山虽然势大,但我天庭也非常人可以轻辱。”

    她对灵山一向好感乏乏,或者说整个天庭,只要是心向玉帝和王母二尊的神仙,都对灵山没有任何好感。

    见红儿公主神情沉静,敖寸心也放下心中担忧。

第六章 终至方寸山

    雾气四合,海天湛蓝无垠。

    陆北心中暗暗叫苦。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和猴子一路拜师学艺,如何能够瞒过哪些暗中观察此事的神仙。

    突然,他的心中无端起了一丝警惕。

    一股被人窥视之感,悄然浮上心头。

    恩。

    这雾……

    不知何时,被茫茫白雾笼罩,视线不过十余丈的海面。

    雾气竟然渐渐稀薄起来,最终完全散去。

    阳光照射平静的海面,波光粼粼。

    陆北心中一松,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为何,他忆起了袁守城昔日关于福缘的一番话语来。

    叹道:“气数之道,果然玄之又玄。”

    这时,猴王打了个呵欠,伸出一只毛爪,揉了揉睡得红通通的眼睛。

    却是醒了过来。

    见陆北神情冷峻中带着几分释然。

    猴王心中虽奇,但也不出言相询。

    一人一猴一路无话,飘荡约有两月之余。

    方看到海岸隐隐在望,正是西牛贺洲的土地。

    猴王大喜道:“陆北,醒醒,我们到了。”

    见陆北毫无反应,猴王忙上前用猴爪拉了拉陆北。

    陆北面色惨白,有气无力地道:“到了么。”

    猴王笑着击节道:“到了,到了。”

    陆北一路在海上飘荡两月,纵然以他武道高手,臻至罡劲的境界。

    都是感到虚弱不已。

    其实这就是武道的弊端了。

    逞血气之勇,不得天地精华补益,精擅杀伐,但过刚易折。

    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道。

    前世更有古籍记载,抱丹之时,浑身血气被抽调一空,形如枯木山石……

    探得一处浅水,一人一猴就待弃舟上岸。

    猴王身形矫健,一个跳跃,淌着海水就要往岸上跑去。

    回头一看,见陆北身形摇摇晃晃,脸色不对。

    猴王眼眸微动,脚步顿了下,返回身来,搀扶起陆北便走。

    陆北心中微微有道暖流淌过。

    登岸偏访多时,忽见高山秀丽,林麓幽深。

    此时陆北与猴王精神焕发,心情振奋,登山顶观看。

    千峰开戟,万仞开屏。

    日映岚光轻锁屏,雨收黛色冷含青。

    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

    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陆北心中一喜,知道是找对了地方。

    望着眼前,修竹千竿,苍松翠柏,荷芷兰饶,流水潺潺的古奇山景。

    忆起近十年来,自己走遍大半个南赡部洲,终于随着猴王来到此地。

    灵台方寸……执剑觅长生。

    他握紧了掌中的那柄名为【浣花】的名贵宝剑,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淡淡惆怅情绪。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歌唱之声,隐隐传来。

    歌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到这里,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

    急忙快步和陆北沿着山道,循声而去。

    走到近前,仔细再看,乃是一个中年樵夫。

    这中年樵夫打扮非常,头上戴着箬笠,身穿布衣,足踏草履。

    此时正在那里挥斧砍樵,脖子上缠着一条毛巾,不时拿起来搽搽额角的汗珠。

    此时,将柴薪打作一捆,正待休息片刻,离开此地。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中年汉子慌忙丢了斧头,转身答礼道:“不当此称,不当此称,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

    陆北站立猴王身后,冷眼旁观,却无上前出言搭话之意,只是面带微笑,神态宁静地打着酱油。

    这前世八六版西游记的既视感,倒是令他心中唏嘘不已……

    只见猴王上前一步,笑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奇道:“我说什么神仙话?”

    “我二人才来林边,只听的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这黄庭乃道德真言,不是神仙,又是什么。”

    猴王拉着陆北一只袖子,一起上前,陆北也是微微颔首。

    樵夫笑着打量两人一眼,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叫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说常念念,可以解闷,不期让你二人听了。”

    猴王是个急性子,眼眸微动,就是问道:“那神仙住处,又在何地,离得远么,我却好去拜访他。”

    陆北目光一凝,知道正题来了,细细听去。

    樵夫手指向一处山林,道:“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成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而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往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猴王扯住樵夫的衣袖道:“老兄,你同我二人去去。若还得了好处,绝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摆了摆手,拒绝道:“不行,不行。我若去了,岂不耽误我担柴出山,你自去罢,自去罢。”

    说完,樵夫背上柴火,提起斧头,绕过二人就向山下行去。

    猴王见此,只得和陆北循着樵夫所言的路径行去,过一山坡,约莫行有七八里远。

    果然望见一处洞府。

    二人顿住脚步,都是惊讶不已。

    真是好去处。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

    陆北回头望去。

    见崖头立着一块儿石碑。

    此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陆北目光微微眯起,思忖道:“所谓斜月三星,正是【心】字。”

    再念及石猴,六个字悄然浮上心头。

    降心猿,伏意马。

    ……不愧是道佛兼通的须菩提祖师。

    正在陆北心中沉思,猴王跳上松枝梢头,准备摘些松子来吃之际。

    “呀”的一声。

    洞门半开,自里面走出一个丰姿英伟,相貌清奇的仙童来。

    仙童走出来,高叫道:“什么人在此骚扰。”

    陆北上前一步,躬身一礼,正待说话。

    猴王扑的跳下树来,跑到陆北身旁,同样躬身一礼道:“仙童,我二人是个访道学仙的弟子,不敢在此骚扰。”

    仙童打量了猴王一眼,又看了陆北一眼。

    疑惑道:“你们都是访道的么。”

    猴王和陆北齐声称是。

    仙童神色狐疑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缘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间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一番。想必就是……”

    仙童说到此处,顿了一下,喃喃自语道:“不对啊,可怎么是两个呢。是我听错了么。”

    陆北心中微沉,不过却是上前一步,微微笑道:“仙童,你定是听错了。”

    猴王毛茸茸的爪子挠了挠手背,望着仙童笑道:“错了,错了,我们有两个呢。”

    仙童摇头了摇头,也不再细究其中缘故,将陆北和猴王让进门来。

第七章 道前三叩首

    陆北与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进入洞天。

    细细观看。

    层层深阁琼楼,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的静室幽居。

    二人一猴,直入瑶台之下。

    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二三十名弟子,侍立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