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之纠察灵官-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零一章 真龙

    张慕仙接连躲过羞花的剑气搜索和金刚的刀气搜索,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当然不会立即出去,有经验的高手都有杀回马枪的习惯,他不允许自己犯轻敌的错误。

    张慕仙潜匿踪迹,心中暗道:“我再潜藏一个时辰,然后发动土遁,在数百里外现身,还怕你们能寻到?”正谋划间,鼻中忽然传来一股异香,他愕然抬头,见身前不知何时多处一个洞,一个马脸怪物正张口向他咬来,那异香来自怪物口中唾液。

    “倒霉!”张慕仙暗骂一声,双手猛然按在岩石上,身体如一柄利剑,穿透五十余丈厚的岩石,直接出现在地表。

    金刚和羞花听到身后的动静,愕然回头,正瞧见张慕仙从地底钻出,一条白龙跟在张慕仙身后,张着血盆大口欲吞掉张慕仙。

    “真龙!”金刚脸色一变,惊呼道。

    张慕仙身体刚飞至半空,身后怪物猛然加速,一口咬在他左腿上,将他整条腿齐膝咬下。他全身战栗起来,巨大的疼痛感通过神经传入大脑。

    “我这先天灵宝级的身体竟然被怪物一咬而断,这是什么怪物?”张慕仙心中升起一股大恐惧。

    “主人,快逃,你身后是一条真龙。”迦楼罗在张慕仙怀中焦急道。

    张慕仙向左一看,正与金刚、羞花夫妻对视,暗道:“天助我也!”忙向二人飞去。

    金刚察觉张慕仙的“祸水东引”之策,拉着绣花的手,转身逃跑。

    张慕仙飞出十里,扭头向身后望去,见一条五丈长,水桶粗细,鹿角马脸的白龙正在咀嚼他的左腿。

    “迦楼罗,你们以龙族为食,怎滴怕那条龙?”张慕仙不解道,迦楼罗一向高傲,尤其对龙族很蔑视,可是见到这条龙态度截然不同。

    迦楼罗焦急道:“来不及说了,主人,咱们快逃走。”

    张慕仙放出迦楼罗,跃到迦楼罗背上,迦楼罗扇翅急飞,一连三翅,飞出十八万里,气喘吁吁道:“不行了,希望它没有追来。”

    一人一鸟降落在一处山头上,遥望后方,见并无白龙追来,齐齐松了一口气。

    张慕仙再次向迦楼罗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这条龙与咱们往昔所见之龙似有不同。”

    迦楼罗道:“往昔所遇之龙只能算爬虫,怎能与真龙相提并论。”

    张慕仙心道:“穿越之前看西游记及神话故事,孙悟空大闹东海,四海龙王悚惧,就连地仙级的上洞八仙也能闹一闹东海,就觉得龙族很憋屈,可是在神话传说中,龙族曾为天地主宰,不该这么弱,看来其中另有隐情。”

    “什么是真龙?”张慕仙问道。

    迦楼罗缓缓道:“真龙禀天地灵机,得交合之气而生,翱翔九天,主宰万物,曾是三界最强大的生物,与我凤凰一族共同统治大地。后来龙族和凤族之间出现裂痕,渐至不可弥补,以至于发生大战,直令天地破碎,洪荒分崩,龙族和凤族两败俱伤。”

    “那目前生活在三界中的龙族是怎么回事?”张慕仙好奇道,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疑惑,龙族占据四海,虽然地位很尴尬,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迦楼罗蔑视道:“它们只能是爬虫,哪能算龙族?”见张慕仙眉头一皱,它不再卖关子,道:“主人,你一定听说过灵山的化龙池吧?”

    张慕仙点点头,迦楼罗道:“不管走兽还是飞禽,一入化龙池,皆能化身为龙。”

    “万物化龙,这化龙池还真是神奇!”张慕仙不禁悠然神往。

    迦楼罗撇撇嘴,道:“主人若知化龙池中池水为何物,就不会如此说了。”不待张慕仙追问,他直接揭示答案:“其中全部是真龙之尿,灵山原为龙族大本营,化龙池正是龙族的小便池,汇尿成池。”

    张慕仙恍然记起一件事,西游记四人组经过朱紫国,孙悟空为国王治病,就曾以小白龙的龙尿为药引。小白龙当时说过: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有此可见,龙尿化龙之说并非无稽之谈,小白龙恐怕也非是凡龙。

    “如此说来,如今四海龙族皆是从化龙池而来?”张慕仙心惊道。

    迦楼罗点点头:“四海龙王是第一批从化龙池中走出的尿龙,所得龙气最为纯粹,是尿龙中实力最强大的存在。”它特意为如今龙族取个“尿龙”的名字,倒也贴切。

    通过迦楼罗讲述,张慕仙对龙族变迁有了大略了解。初始之龙皆为真龙,法力无边,统治三界。他们群居在灵山生活。后来龙族与同样法力高强的凤族发生矛盾,两族大战,两败俱伤,势力大降,再无法主宰三界,纷纷隐退。后来有生物偶然经过灵山,进入化龙池,沾染真龙之气而化龙,成为第一批尿龙,也就是四海龙王,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入化龙池,真龙之气逐渐减少,所化尿龙的法力随之减小。

    这个猜测也有佐证,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曾放生一条鲤鱼,那鲤鱼本是一头龙王,被渔民捉住。一头龙王却被渔网捉住,可见那龙王法力弱到何等地步,必然是入化龙池较晚,龙气减弱、化龙不彻底的缘故。

    “浑怀关怎会有一头真龙?”张慕仙疑惑道。

    迦楼罗摇头道:“龙凤之战后,真龙所剩无几,大部分前往混沌之地潜修,已在三界绝迹,我也不知那里为何有一头真龙。”

    “那座山原名叫压龙山,相传山下镇压着一头真龙,我一直以为是谣传,没想到是真的。”一道声音传入张慕仙耳中。

    张慕仙身体一震,缓缓转身,只见金刚和羞花正坐在他身后五十丈外。

    见张慕仙凝神戒备,将随身四合剑唤出,金刚笑道:“虚惊一场,灵官大人还有兴趣一战?”

    张慕仙皱眉道:“阁下肯放我一马?”若金刚、羞花夫妻现在出手,他只能落荒而逃。

第二百零二章 闻道书院

    金刚见张慕仙心志已弱,竟说出“放我一马”这样的丧气话,哈哈笑道:“放你一马是不可能的!”见张慕仙开始凝聚气势,他又突然转变口气道:“灵官重伤在身,我若此时杀你,胜之不武,三日之后,我夫妻二人在浑怀关等你!”

    张慕仙神情凝重道:“三日之后,申时,张慕仙领教贤伉俪高招。”他将时间定在申时,正是阳气下降阴气升腾之时,于他很不利。

    金刚微微一笑,暗道:“没想到张慕仙如此好强,一分便宜不肯占。”就向张慕仙拱拱手,拉着羞花化作刀光剑影离开。

    张慕仙等二人离开后,让迦楼罗为他护法,盘膝而坐,默运九转元功,法力过处,被白龙啃断的左腿又老树发新芽,恢复如初。

    半个时辰后,张慕仙睁开眼睛,长出一口气。

    迦楼罗见张慕仙面色不似刚才苍白,喜道:“主人,你伤势恢复了?”

    张慕仙摇摇头,脸色凝重道:“只是将伤势压下,若想彻底恢复,需三日之功。”

    迦楼罗一脸骇然,“怪不得金刚将决斗定在三日之后。”

    张慕仙点点头:“金刚早已看穿我的伤势,仅这份眼力就令人折服。三日之后,咱们一起出手,怕仍是一场苦战!”

    迦楼罗点点头,他带着张慕仙从浑怀关逃到这里,只是瞬息之间,却依然被金刚、羞花追上,他也不敢说带着张慕仙逃跑的大话。

    张慕仙心道:“我刚才示敌以弱,引诱金刚和羞花出手,金刚却推脱了,到底是他心怀坦荡,还是他看穿我外弱内坚,存了搏命心思?若是前者还好说,若是后者,那金刚就太可怕了!”

    正当张慕仙苦恼间,一个中年农夫攀上山头,端详张慕仙片刻,道:“这位公子可是山下闻道书院的士子?”

    农夫出现的悄无声息,张慕仙心中暗警,不露声色道:“在下路过此间,并非闻道书院士子。”

    农夫摇头叹道:“可惜,可惜!”

    张慕仙皱眉道:“可惜什么?”

    农夫道:“天下士子均以进闻道书院为荣,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公子气度儒雅风流,却不识闻道书院,岂不可惜?”

    张慕仙心中一动,询问道:“不知闻道书院怎样走?”

    农夫指着一条小路道:“沿着此路一直向前走,五十里即到。”

    张慕仙顺着农夫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山色青翠,苍松翠柏间似有青砖蓝瓦掩映,其上一股浩然正气盘旋,诸邪不侵,心中骇然:“里面定有儒家高人坐镇。”再回首,哪里还有农夫的影子?

    “迦楼罗,可看清那农夫是何人变化?”张慕仙向迦楼罗道,迦楼罗有破妄之眼的天赋神通,应该能看穿那人的变化之能。

    迦楼罗撇撇嘴道:“那小子是护持观音的小帅哥,装神弄鬼,不厚道!”

    “木吒?”张慕仙皱起眉头,心中暗道:“难道这是观音在点化我?嗯!我本与她有约定,她指点我也是应该。”

    “木吒受观音吩咐前来点化于我,他却化作农夫戏弄于我,哼!”张慕仙顿生不满,暗道:“我若练成轮回之眼,哪用受木吒戏弄?”

    轮回之眼是九转元功中的一门绝学。根据张慕仙推演,在他修炼至天仙巅峰时,会在眉心打开一眼,名曰轮回之眼,与杨戬额头上的竖眼相差仿佛,却更加强悍。

    轮回之眼不但可以看破变化之术,不为幻相所迷,时刻明了真我,还能洞悉万里,上看三十三重天,下窥九幽,与如来的“慧眼”相差放佛。修炼至大罗金仙境界,不但视三界若掌中观纹,更能进化出攻击能力,令人一眼入轮回,一眼堕地狱。

    想到轮回之眼,张慕仙的心神又转到修为上,他突破金仙后,法力依然突飞猛进,修为却卡在金仙初期顶峰,迟迟不能突破。他曾以九转元功配合因果大道推演过,模糊得出结论,法力强于元神,若用道家术语来说,他现在命强于性,故而难突破。

    张慕仙一番思索,不得头绪,向迦楼罗道:“咱们去闻道书院看看吧!那里庆云笼罩,定是有得道高人。”他顺着蜿蜒山路一直向山下走去。

    行至山脚,景色蓦然一变。道路两旁以藩篱遮挡,遍植青松翠柏,青松翠柏间植有野菊,正凝霜争艳,一副曲径通幽景色。

    沿着小路又向前行出十余里,这才看到一个大院,五六十间房舍,砖砌围圆、粉泥墙壁,前门一座门楼,楼前坐落两个石狮子,门楼上雕梁画栋,牌匾上写着“闻道书院”四个字,却是大门紧闭,不见学子出入。

    张慕仙上前抓住门上铁环,轻轻扣动,铿锵余韵传入院内。

    片刻后,大门吱吱呀呀打开,走出一个老仆,向张慕仙道:“可是足下叩门?”

    张慕仙见老仆询问,答道:“闻道书院为天下士子心中圣地,在下冒昧来访,不知是否方便?”

    老仆眉头一皱道:“足下来的不巧,大汉朝时局动荡,我院中读书人以平天下为己任,已全部离院,匡扶社稷,院中唯有老奴一人。”

    张慕仙暗道:“怎会是这样?观音即指点我来此处,当不会存心戏耍。”就向老仆道:“天色将晚,附近又无客栈可供投宿,老先生可否行个方便,供在下借宿一宿?”

    老仆见张慕仙相貌清正,气质儒雅,不似凶恶之人,就伸手向里引道:“贵客请入内,院中房舍颇多,若贵客不嫌弃,老奴将您安排在生员宿舍。”

    张慕仙道:“有一屋遮风挡露,有一榻安歇足以,岂敢挑剔?”

    老仆引着张慕仙进入一间宿舍,宿舍一间两进,中间以屏风隔开,外部是书房,内部是卧室。

    “这里是我院甲等宿舍,公子可在此安歇!”老仆道。

    张慕仙躬身施礼道:“多谢!”

    老仆离开后,张慕仙盘膝床榻上,默运九转元功,恢复伤势不提。

第二百零三章 疑惑

    半个时辰后,张慕仙功行九周天,体内紊乱的灵机被初步捋顺。他盘膝不动,将今日战斗场面化为一幅幅图画,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总结战斗得失。

    这种程度的情景再现,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可是神仙力量太强大,往往不会如此做。

    半个时辰后,张慕仙将全部战斗画面回放一遍,脸色越来越凝重,他未发现在战斗中有失误的地方,也就是说他将全身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依然不是金刚、羞花的对手。

    “砰砰!”轻轻叩门声响起,门外传来老仆的声音:“公子,用餐时间到了!”

    张慕仙扬声道:“稍等!”从床榻上起身,整理仪容,开门跟着老仆进入客厅内。

    厅内设一席,席上摆着两道精致小菜,一碗稀粥,那老仆道:“我书院初代院长定下规矩,早饭吃饱,午饭***晚饭吃少,公子勿见怪。”

    张慕仙早已天仙境界,无需食物支撑身体消耗,自不会在意,笑道:“老先生盛情,在下感激不尽,怎会怪罪?”

    老仆示意张慕仙入座,自己却在一旁服侍。张慕仙坚持不肯入座道:“老先生不肯入席,在下岂敢僭越?”

    二人争持一番,张慕仙拗不过老仆,只得入座,举筷夹一口菜,入口清淡,却甚是美味,赞道:“老先生好厨艺!”

    老仆脸上露出笑容:“多谢公子夸赞,老奴生于斯长于斯,于斯终老,只有这一手小菜还算拿的出手。”

    稀粥、小菜,张慕仙不觉将粥菜吃净。

    老仆收拾碗碟,向张慕仙建议道:“院后有一处竹林,院中士子常说: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老奴虽然不明其意,想必其中风景是极好的,公子不妨一游。”

    张慕仙施礼道:“谢老先生指路。”他走出大厅,顺着院中曲折道路,行至后门,推开门,果见一林美景。

    张慕仙放松心情,漫步竹林之内。

    迦楼罗道:“主人,此处茂竹接天拂云,只怕有数百年份,林间怕是有竹妖!”

    张慕仙笑道:“咱们均是得道天仙,还怕小小竹妖不成?”

    迦楼罗道:“主人,你有所不知,翠竹曾染湘妃泪,又传承史香,文气风流并重,若能捉住下酒,不但味道丰美,更能提高心性修为。”

    张慕仙眉头一皱,他心性杀伐果断,若说斩妖除魔,他绝不会眨一下眼睛,若说将妖怪吃入腹中,却心中膈应。

    “妖物化形,懂人言,晓礼仪,虽处于不同阵营,亦该以人待之,岂能看做食物!”张慕仙摇摇头。

    迦楼罗撇撇嘴,反驳道:“三界之中,何处不是弱肉强食,妖怪吃人,人吃未得灵智的走兽飞禽,是同等道理。”

    张慕仙摇摇头,他知这是西游世界的法则,孙悟空曾吃过麾下的猴子,他却来自地球,很难扭转这种同类不相食的观念。

    林中清风徐来,竹影婆娑,竹香阵阵,令人乐而忘忧。

    张慕仙在竹林中漫游半个时辰,并未遇到竹妖,这才缓步返回书院。

    从后门入书院,张慕仙本欲返回客房,却又想道:“既在此做客,睡前总要与主人打个招呼。”就向另一处院落行去,观那处院落布局,乃是仆人居所。这老仆在院中无人的情况下,还能安守本分,这是极其难得的品格。

    行出五六十步,张慕仙见仆从院落一灯如豆,房间中传出郎朗读书声。

    张慕仙止住脚步,伸手在眼前虚抹,已打开灵目。灵目虽无识别变化之能,却能看到鬼魂,亦能望气。他抬头向半空望去,只见老仆所居房屋上方祥光蔼蔼,瑞气千条,一条紫气大龙从东方天际直延伸至房间上方。

    “闻道书院中的高人,竟然是他?”张慕仙蓦然一震,他先前未发现老人有丝毫修为,心中不由纳闷道:“难道这老仆隐居在此,实际是一位大真人?”

    顺着读书声,张慕仙行至老人房门前,屋内读书声越加清晰起来: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随着老人读书声,屋顶瑞气更盛。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这是贾谊的《鸟赋》,可是不应该啊?”张慕仙发现老人朗诵《鸟赋》,两百余字中,竟然有五处读音错误,老人既为儒门高人,祥光罩顶、瑞气千条,怎会犯这样的错误?

    老仆将一篇《鸟赋》朗诵完毕,张慕仙这才敲门,得到老仆允许后,推门而入,见老仆盘膝在榻上,身前无书无案,竟是在背诵。

    “公子览景而归,可满意?”老仆用语文雅,张慕仙心中疑惑更甚。他既通文墨,怎会在背诵时出现如此多的错误?

    “竹林景色宜人,令人乐不思返,在下特来向老先生致谢。”张慕仙施礼道。

    老仆起身还礼,口中道:“公子如此大礼,老奴克以敢当?”

    张慕仙又与老仆交谈一番,老仆对答如流,用词考究,如积年鸿儒,哪里像是仆人?

    “这是一位儒家隐士!”结合先前看到的瑞气、紫气,张慕仙暗中断定,这样一位隐士为何会犯低等错误?

    难道人界通行版《鸟赋》有误,老人所诵才是正确读法?这一念头刚起,随机被张慕仙否定,贾谊是西汉名儒,名气之盛不下于开国将相,太平帝王,他的文章,岂会记载错误?

    “在下有个问题想请教老先生。”张慕仙忍不住向老人询问详情。

第二百零四章 鵩鸟赋

    老仆见张慕仙神情郑重,也郑重道:“公子请讲,但老奴所知,无所不言。”他话语中有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意味,令张慕仙更加敬重。

    “在下听先生诵读《鸟赋》,有五处地方与时下流行版本不符,心中疑惑,还请先生解之!”接着张慕仙将五处读音谬误一一指出。

    “什么?我背诵错了?”老仆神情震惊,失去以往从容,直至片刻后才缓缓道:“这篇《鸟赋》是上任院长教我,从我十岁起,朝夕诵读,从未间断,没想到竟然错了!”

    张慕仙一刹那失神,怎会这样?接着他疑惑道:“先生亦通文墨,从未向院中其他士子校对过吗?其他人未向您提及过吗?”

    老仆神情惶恐,若有所失道:“老奴并不识字,亦不曾有人向我提及谬误。”又过片刻,他才道:“我明白了,上任院长教我此篇文章时,我年岁尚小,想来其中有读音记错了。”接着他向张慕仙一一请教,将错误读音更正。

    张慕仙详细指点老者,直至读音全部正确,这才告辞离开。

    回到房间内,张慕仙盘膝打坐,搬运灵气九周天,收功后又想起老者之事,心中暗道:“这老者不通文字,头顶却有青云笼罩,瑞气千条,那定是这篇《鸟赋》所致,这篇文章是西汉贾谊所作,贾谊是西汉有名的神人,传说其渡湘水时曾跨越时空,凭吊屈原,想来是一位法力高深之士,难道是哪位大神通者投胎转世?”贾谊三十三岁而亡,这对一位修道之士来说,是不可能的,更印证他贾谊是大能转世的猜测。”

    张慕仙思绪纷飞,想到观音派惠岸行者指点他来此,定不会无的放矢,怕是为这篇《鸟赋》而来,如此看来,这一篇文章中定然蕴藏着惊世妙法。它能令不通文墨的老仆成为得道全真,自己若能参透,定能修为大进,对付金刚、羞花夫妻,也能多出不少把握。

    想至此处,张慕仙在心中默诵《鸟赋》,只觉得朗朗上口,大道纶音内藏,心中升起无限喜悦,特别是读到“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一句,只觉其中蕴含天地造化,无上玄机,隐隐与九转元功相合。

    以天地为炉,造化为功,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岂不是凝聚金丹,成就金仙之法,此法与因果练气诀有几分相似,只是格局更加宏大,心法更加奥妙,似乎可以将心神融入空虚,由天地祭炼。

    想知此处,张慕仙若有所感,将心神自体内剥离而出,融入虚空之中。他先是体味天地间阴阳二气,将其想象成炭,再以心神擦亮智慧之火,以天地为炉,仿炼丹之法,祭炼心神。

    行功至黎明,天地阳气上升,阴气蛰伏,张慕仙只觉得天地洪炉中火焰越来越强烈,心神似乎要被炼化为虚空,心中大惊,忙停止练功,将心神融入体内,细细观之,不由神色大变。

    一夜之间,他心神不但未有丝毫进展,反而大大缩水了,修为也由天仙初期顶峰退回到初入天仙境界。

    “若我再修炼一两个时辰,怕是会直接退回至地仙境界,怎会是这样?”张慕仙心中纳闷。

    早餐时,老仆见张慕仙神情疲惫,担忧道:“公子脸色苍白,可是昨夜未睡好?”

    张慕仙心道:“我身体伤势未复,昨夜练功走入歧途,修为大退,脸色不苍白才叫奇怪。但我此举有偷学儒门绝学之嫌疑,哪能说于你听?”就找借口推脱道:“昨夜院外寒蝉凄切,悲鸣阵阵,不由想到那句“生年不满百”之语,越想越是凄凉,以至于一夜未睡。”

    老仆呵呵笑道:“常言道青年畏生,老年畏死。没想到公子年纪轻轻,也有这样的忧虑。”

    张慕仙强笑道:“我只是一时所感,伤春悲秋,过一会儿就好。”

    老仆见张慕仙强颜欢笑,道:“老奴少年时也常有烦恼,每当此时,我都会诵读《鸟赋》,每诵读一遍,心情就会好上一分,及时十余遍后,心中自然而然生出一股丰收的愉悦,至于有什么收获,老奴却说不明白。”

    张慕仙正在夹菜的手一震,暗道:“难道这才是关窍,《鸟赋》的关窍在于无意之间?我刻意为之,所以不但无寸进,反而又大退步,这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老仆未察觉张慕仙的异样,继续说道:“公子一夜未眠,定已伤神,不若再留此一日,稍作歇息。”

    张慕仙不好意思道:“已打扰老先生一宿,怎能再行打扰?”

    老仆笑道:“这院中只余老奴一人,有公子作伴,老奴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你打扰?”接着他狐疑道:“难道公子不愿与我这遭老汉为伍?”

    张慕仙忙起身道:“老先生哪里话,你留我一宿,我感激尚且不及,哪会有此等心思?”

    在老仆劝说下,张慕仙决定再留一日。

    老仆以张慕仙睡眠不足为由,将张慕仙劝入房内休息。

    大战在即,张慕仙哪有心情休息?他回到榻上,立即低声诵读《鸟赋》。

    一遍诵读完毕,张慕仙细察心神,立即感到心神壮大一分。他精心测算,估量出心神比之方才壮大千分之一,心中暗暗震惊:“仅仅诵读一遍,心神就能增强千分之一,这是何等逆天的秘法?”

    张慕仙寻到诀窍,心中喜不自胜,开始诚心诵读《鸟赋》,从早至中午,诵读百遍,心神壮大百分之五,这是由于随着诵读遍数增加,心神壮大速度减慢,最终稳定在五千分之一的水平。

    念诵一遍《鸟赋》,心神壮大五千分之一,这也是一个极度逆天的数据,若是长期坚持下去,几十年间修为就能突飞猛进,可惜张慕仙只余两天时间。

    “时不我待啊!”张慕仙口中喃喃道。

第二百零五章 太上道祖

    中午时分,张慕仙未按时进食,一直默诵《鸟赋》,恢复修为,直至晚饭时分,修为恢复一些,但他心中并不乐观。

    “公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仆在门外劝道。

    张慕仙心道:“我即便两天两夜不眠不休,怕是难有大进步。”就起身至门外,跟随老仆来到客厅。

    晚饭后,张慕仙急匆匆回到房内,又将《鸟赋》背诵一百遍,已至半夜时分。

    “这样不行,需要另辟蹊径!”穿越而来的张慕仙思想活跃,绝不是那种一味苦修之人。他将《鸟赋》拆分开来,每念诵一句都用九元神算推算,意图从中找出玄机。

    当念到“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一句,张慕仙推算出有两道气息融入体内,这两道气息一阴一阳,却又不同于普通的阴阳二气,心中暗道:“这两道气息入体,能够温阳元神,元神壮大的秘密,怕是藏在这两句话中,看来我第一次修炼方向并没有错,只是未寻到关窍。”

    他再次念出“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一句,感受阴阳二气入体温养心神,心神果然壮大一丝。经他测算,念诵一次,心神增强万分之一。

    一篇《鸟赋》六百余字,念诵下来能够增强心神五千分之一,这句话只有二十字,却能壮大心神万分之一,若只念诵这一句,修炼速度直接提升十五倍。两天时间,足够他突破至天仙中期了。

    若是早晨发现这个秘密,张慕仙很可能会依靠这一句口诀突破,现在却不肯如此。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令修炼速度提高十五倍,若是参透其中玄机呢?会有怎样的提高?

    张慕仙自不会放弃继续探索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慕仙口中喃喃道。他闭目盘坐,再次念出“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一句,细细感悟阴阳二气入体。

    他细分心神,又借助九元神算和因果大道的牵引作用,研究阴阳二气的不同。如此百十次,张慕仙终于摸清进入体内的阴阳之气与天地间存在的阴阳之气有何不同。

    进入体内的阴阳之气,虽分阴阳,却非严格的阴阳之气,其中阳气来源于天,是一团清气,阴气来源于地,是一团浊气。

    “据说当年盘古开天,一斧划开阴阳,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难道我吸收的就是开天辟地时的清浊之气?”张慕仙心中缓缓思索,继而又想到西游记中如来说的“天地交合之气”,天地通过天柱交合,产生交合之气,化生万物,难道交合之气是清浊之气交合而来?

    想至此处,张慕仙心中有一个模糊猜测,他似乎找到交合之气的炼制方法。自天柱崩塌后,天地再不能交合,天地间交合之气逐渐减少,异物越来越难成道,他若能炼化出交合之气,自可点化万物成道。

    压抑住心底的兴奋,他默默告诫自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