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之纠察灵官-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寻常切磋,我只需以筋斗云拉开距离,再辅以神通,胜他不难。今日我二人争斗,实乃取经队伍位置之争,我若后退,必将增加其气焰。”孙悟空有所忧虑,就全力防守,等待猪八戒力竭。

    别看猪八戒身高体壮,孙悟空高不过四尺、浑身骨瘦如柴,若论战斗持久力,猪八戒根本不能与孙悟空相提并论。

    猪八戒不管不顾,将所有力气灌注在钉耙之上,一阵猛筑,只觉得酣畅淋漓,十分快意,身上的力气也飞快流失。

    半个时辰后,猪八戒功力已催至顶峰,依然未能攻入孙悟空的防守圈。

    盛极必有衰,猪八戒体力流失厉害,手中招式不由缓了下来。

    孙悟空终于等到全力反攻之时,他却没有反攻,心中暗道:“我被猪八戒压制大半个时辰,此时即便反败为胜,他心中定然不服,也显不出俺老孙的手段。”就一招棍扫八方,将猪八戒迫退,自己也跳出战圈。

    “你可服了?”孙悟空抢先说道。

    猪八戒手拄钉耙,大口喘气,道:“弼马温,你毫无还手之力,还好意思问我服不服?”

    孙悟空怪笑道:“我一直让着你,你瞧不出来?”

    猪八戒冷笑:“你会如此好心?我看你是顾及老猪手中钉耙才对。我老猪有九齿钉耙在手,你孙猴子只能吃瘪。”

    孙悟空撇撇嘴:“我一身铜皮铁骨,刀枪不入,又岂会怕了你九齿钉耙?”

    猪八戒傲然道:“我这九齿钉耙由道祖亲手锻炼,下海掀翻龙鼍窝,上山抓碎虎狼穴。相持取胜有何难,赌斗求功不用说。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

    孙悟空收起金箍棒,说道:“真金不怕火炼,铜头不怕考验!老孙把这头伸在这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

    猪八戒闻言大喜道:“你可不要后悔!”

    话音未落地,他就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

    “好头,好头!”猪八戒心中大惊:“这猴子怎滴如此厉害?我这九齿钉耙连他的头颅都筑不破,日后如何于他为敌?”

    孙悟空见猪八戒大惊失神,抢上前去,施了个擒拿手,将猪八戒擒住。猪八戒心灰意懒,更加上知道孙悟空不敢伤他,竟然丝毫未作防抗。

    “妖怪,随我去见师傅吧!”孙悟空揪住猪八戒的耳朵,哈哈一笑,驾云向高老庄飞去。

    猪八戒耳朵耷拉下来,已认命当二师兄。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乃是太上老君打造,专门用来对付以力证道者,哪怕你铜头铁骨,也难逃一耙。

    孙悟空任由猪八戒一耙筑在头上,怎会平安无事?这自然是因为如来佛祖技高一筹,提前将金箍儿戴在孙悟空头上。

第四百六十四章 勇挑重担

    自玉帝和鲲鹏先后进入真空劫,众圣避世不出之后,如来是当之无愧的三界第一人。

    如来将三个金箍儿送给观音之时,未尝没有预见到今日的情况。

    金箍是一件控制法宝,能够锁住孙悟空的乱窜的野心,却也能起到保护孙悟空的作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筑在孙悟空头上,伤害被金箍抵消,孙悟空自然毫发无损。

    猪八戒不知其中端倪,以为孙悟空铜头铁臂能够硬抗九齿钉耙,顿失争胜之心,甘愿臣服于孙悟空。

    孙悟空揪着猪八戒的耳朵,驾云至高老庄,在高老太爷大堂前降下。高老太爷请来五六个年高德劭的老者正与唐僧纵论佛法,见孙悟空二人落地,各个骇然起身。

    唐僧见孙悟空扭着一人来至堂前,就知那人是他的二徒弟。

    他举目望去,见猪八戒满脸黑毛,长嘴大耳,活脱脱一个站立的野猪,心中先是一惊,强作镇定,向孙悟空道:“悟空,这就是那妖物?”

    猪八戒不待孙悟空说话,抢上两步,跪在唐僧身前,口唤师傅。

    唐僧虽心知肚明,面上却装作不解道:“你这妖怪,为何唤我师傅?”

    猪八戒说道:“师傅容禀,弟子原是天庭八万天河水军统率,因触怒玉帝,被贬下凡,误投猪胎,名唤猪刚鬣。前些年,得观音尊者点化,让弟子在此处等待师傅,护卫师傅去西天取经。

    自此之后,弟子戒了五荤三厌,改名猪八戒,日日在此遥望师傅。”

    孙悟空嘿嘿冷笑道:“是日日风流快活才对!”

    猪八戒老脸一红,高老太爷更是尴尬,唐僧面容一肃,训斥道:“悟空,出家人要常怀慈悲之心,骂人不揭短,你收敛一些。”

    “五荤三厌,五荤者,葱、姜、蒜、韭菜、蒜苔;三厌者,乌龟、大雁、家狗,此八者食之不祥。猪八戒这个名字自是极好,然则出家人,不但要戒五荤三厌,还要有更高的要求,为师再赐你一个名字可好?”唐僧训斥完孙悟空,转向猪八戒说道。

    唐僧不喜猪八戒的相貌,然则对于猪八戒的到来,心中却是颇为期待。

    他现在只有孙悟空一个徒弟,孙悟空自由主义严重,对唐僧的服侍虽肯尽力,却不肯尽心。

    猪八戒若能加入取经队伍,势必对孙悟空形成冲击,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猪八戒叩头在地,状极虔诚道:“老猪洗耳恭听师傅教诲。”他长期在天庭任职,麾下曾统领八万天河水军,唐僧的性格他一眼就看透了,故而行事投唐僧所好。

    唐僧在屋内踱步片刻,道:“当年佛祖于菩提树下静坐七日,顿悟世间七苦,始有佛门一脉。我们出家人最重一个悟字。你大师兄名曰悟空,为师为你取名悟能,可好?”

    猪八戒大喜道:“弟子猪悟能谢师傅。”他面上欢喜,心中却对唐僧的起名水平颇为不屑,悟能岂不是无能?这是骂人呢!

    “扑哧!”孙悟空听到“猪无能”三个字,忍不出笑出声来。

    唐僧老脸一红,也意识到这三个字不妥,忙补充道:“高才干练谓之能!悟能,师傅希望你能在取经路上不避艰险,勇挑重担,成为一名能僧。”

    猪八戒强忍心中恶心,装作恭敬道:“是,老猪谨遵师傅法旨。”他对于“无能”二字根本不感冒。

    唐僧当场替猪八戒摩顶受戒,算是将猪八戒收入取经队伍。

    高老太爷见猪八戒摩顶出家,脸上露出愧疚之色,从内心来讲,他并不反感猪八戒,毕竟他那偌大的家业都是猪八戒为他赚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贤婿,只能委屈你了!”高老太爷虽未给猪八戒送行,却以感谢的名义送给唐僧许多盘缠。

    唐僧师徒几人辞别高老庄,一路向西行去。

    “师傅,我想去云栈洞收拾行礼!”猪八戒刚出高老庄,就向唐僧请假。

    孙悟空冷哼道:“出家人四大皆空,要什么行礼?”他纵身跃在空中,双眼直冒金光,看破千里之内景物,然后张口喷出一团火焰,将三百里外的云栈洞烧成灰烬。

    “师傅,大师兄欺负我?”猪八戒忙向唐僧告状。他自认在武力上斗不过孙悟空,就立马向唐僧靠拢。

    唐僧眉毛一皱道:“悟空,怎可如此鲁莽?”猪八戒向他状告孙悟空,他心中十分欢喜。

    孙悟空撇撇嘴,不与唐僧争吵。他限于徒弟的身份,若与唐僧争论,必定吃亏,故而讷言敏行。

    猪八戒见唐僧和孙悟空不睦,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暗道:“师傅和师兄不睦,我就能从中左右逢源,以后日子好混了。”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穿猪八戒的打算。他心性刚强,术法通天,根本不屑那些蝇营狗苟。

    “悟能,师傅希望你在取经路上勇挑重担,这取经的担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孙悟空将行李从白龙马身上取下,交给猪八戒。

    猪八戒脸色发苦,可怜兮兮望向唐僧。

    唐僧老脸一红,他被孙悟空抓住言语漏洞,又做不来出尔反尔之事,只能装作看不到。

    挑担子,是取经路上最苦,最累的活计,孙悟空将挑担子交给猪八戒,就是要惩治猪八戒。

    唐僧三人有两担行礼,只有一百余斤重,对于金仙境界的猪八戒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是,取经行礼中有一件贵重物品,谓之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需要在取经所经过的国家,加盖大印。一国之印玺,寄托一国之国运,有山河之重。

    随着取经路线延展,经过的国家越来越多,通关文牒上国印也会越来越多,取经担子也会越来越重。

    可以料想,当取经队伍接近灵山之时,至少要路过上百个国家。那时取经担子怕是有千万斤之重,即便猪八戒有金仙境界,要挑在肩上赶路,也是不易。

    “是!”猪八戒未寻来唐僧庇护,只能老老实实将担子挑在肩上。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多心经

    孙悟空将猪八戒教训一顿,然后将铁棒扛在肩上,在前引路;白龙马驮着唐僧,走在中间;猪八戒挑着担子,行在最后。

    三人一马径直向西,行走一月有余,过乌斯藏国,迎入眼前的是一座高山。

    在西游世界中,各个国家分界线常以三川地理为界。国与国之间常有天堑,这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天然长城。

    “悟空,悟能,可识得前面高山?”唐僧勒住马问道。这一路行来,每遇高山密林,唐僧都要事先询问,心细如发。

    猪八戒抢先道:“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他得罪孙悟空,只能抱紧唐僧这颗大树不松手。

    唐僧问道:“这位乌巢禅师是什么底细?“

    猪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却不知他的底细。“师徒们说着话,不多时,到了山上。

    此山美景处处,山顶有祥光环绕,令人见之忘忧。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好一处仙家福地!”唐僧驻马赞道。

    孙悟空眼观六路,指着前方香桧树上的一个草棚道:“那不是乌巢禅师?”

    唐僧举目望去,但见一株大树之巅,修着一个窝棚,窝棚中端坐一个相貌英俊的僧人,僧人身上散发万道祥光,这些祥光显化于外,或为麋鹿衔花,或为山猴献果,或为青龙蜿蜒,或为彩凤翔舞,一看就非凡俗居所。

    唐僧忙滚下马来,向禅师拜道:“小僧东土大唐唐玄奘,见过高士。”

    乌巢禅师双手虚拖,不让唐僧下跪,口中谦逊道:“圣僧请起,失迎了!”

    “你是猪刚鬣?”乌巢禅师搀起唐僧,向猪八戒说道。

    猪八戒道:“老禅师,我给你作揖了!”

    乌巢禅师说道:“你能进入取经队伍,跟在圣僧身边修行,也是你的造化。”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直盯着乌巢禅师,却未看穿禅师本相,只知他是得道高僧,却看不清底细,不由冷哼一声。

    “这位是。。。。。。”乌巢禅师望向孙悟空,疑惑道。

    孙悟空冷笑:“何必装模作样,你会不认得俺老孙?”孙悟空曾大闹天宫,闻名三界,以乌巢禅师的修为,不可能不认识孙悟空。

    唐僧见状打圆场道:“这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乌巢禅师略一稽首,笑道:“久仰久仰!”口气中却并无任何久仰之意。

    唐僧怕二人闹僵,请教道:“敢问禅师,此处距离西天大雷音寺还有多远?”

    乌巢禅师道:“百里路尚未行出一里。而且过此山之后,虎豹横行,前途多艰矣!”

    唐僧立即明白乌巢禅师与取经幕后人物有联系,他来此志在警告自己,取经任务正式开始,需要与妖族交手了。

    “请禅师指点路途!”唐僧一语双关道。

    乌巢禅师笑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唐僧闻言大喜,他一直羡慕孙悟空的上天入地,降龙伏虎的本事,此时能得高人传经,自是喜不自胜。

    乌巢禅师也不避讳孙悟空和猪八戒,直接口吐佛音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孙悟空闻听多心经,脸上露出肃然之色,他已从经文中窥出乌巢禅师的本相,或者说乌巢禅师故意暗示出自己的本相,警告孙悟空。

    多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说的正是观音菩萨。这篇多心经,也是观音的不传之秘。

    孙悟空已是金仙境界,佛法修为尚在唐僧之上,此多心经他只听一遍,就明了大意。

    多心经是一篇无上秘法,直指大罗金仙境界。若金仙境高手常诵此经,就能分化心神,渐臻大罗金仙之境。

    观音尊者又称作千手千眼观世音,就是因为她分心千用,故能千手千眼,因为她分神亿万,故能慧眼观世界。

    这部多心经是观音的修行体悟,金仙境持之,足以平稳过渡至大罗金仙。

    “此经高明异常,可惜不符合俺老孙的路子。”孙悟空暗自叹息。

    猪八戒神游天外,他对到家双修之术研究很深,对佛家经典却知之不多,这部经书他根本无法领悟玄妙。

    唐僧性情聪慧,只一遍就将全部经文记住,别看他双眼放光,实际上并未领悟精髓。

    “唐三藏,你可领悟此经?”乌巢禅师看向孙悟空,问道。

    唐僧低头道:“弟子已将经文记忆心田,日后定当细细揣摩,朝夕诵读。”

    孙悟空见乌巢禅师紧盯自己,知道观音等待他作出承诺。观音肯将多心经当众说出来,自是希望孙悟空能沿途教授唐僧。

    “师傅,不必同他解释,你若有不懂,问我便是了!”孙悟空拉着唐僧向前走。

    唐僧未明其意,向乌巢禅师道:“请禅师指点西去路程。”

    乌巢禅师笑道:“此去千山万水,只需秉着一颗诚心,自能到达西天。”我说完此话,他脚下升起祥云千朵,瑞气万条,腾空而起,瞬间消失不见。

    ”师傅,请上马!“孙悟空见乌巢禅师离开,请唐僧上马,引导白龙马继续向西行去,不过乌巢禅师有言在先,他心中警惕性大增。

    猪八戒似懂非懂,他虽认识乌巢禅师,却觉得三人之中,似乎他与乌巢禅师距离最远。他眼睛闪动,瞬间打定主意,先臣服孙悟空,暗中观察形势,再做打算。

第四百六十六章 诱饵

    唐僧自从得多心经之后,朝夕念诵,无有休止,却未修出神通法术,不觉心中郁闷,却不敢表露出来。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悟空,为师感觉这两句最是得心,你以为呢?”唐僧与孙悟空接触日久,已知孙悟空的佛法造诣在自家之上,故而时常请教。

    孙悟空说道:“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师傅,佛法重悟,懂了便是懂了,不懂便是不懂,旁人插口不得。佛法即是大道,大道无形,道可道不可道,说出来便是错了。”

    唐僧撇撇嘴,哪里肯信孙悟空的话,就说道:“悟空,你当年修习法术,是怎样的?难道也是顺序渐进?”

    孙悟空摇摇头,如实道:“当年老孙在山中跟随师父修行佛法,听师父讲经七年,只觉新潮汹涌,直喜得抓耳挠腮,却是心中有景道不得。师父走到我身边,在我头上敲了三下,宛若三道清流,从百会涌入,过黄庭穿九窍,透涌泉而出。

    我顿有醍醐灌顶之感,再睁开眼,只觉整个世界都与以往不同了。老孙纵身一跃,直入九霄,诸般神通法术,不学自生。”

    猪八戒满眼艳慕,道:“大师兄,你这是顿悟啊!相传有上古大能,枯坐万载,一招顿悟,就能直入大罗金仙。”

    孙悟空撇撇嘴,道:“这样的人老孙没有听到过,老孙七年学佛,一朝顿悟,直入天仙,已是最了不得的成就。”

    唐僧将信将疑,向孙悟空道:“悟空,要不你向我头上敲一下。”

    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却扭扭捏捏道:“不行,不行。你是师傅,我是徒弟,我不能做犯上忤逆之事。”

    唐僧转向猪八戒,猪八戒头摇的像拨浪鼓,双手摇摆道:“师傅,千万别找我,我学的是双修之法,哪会“当头棒喝”?您要是学床第之术,老猪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唐僧心中苦恼,却不能逼迫二人,就转向林间,在一颗颗树枝上巡视。

    “悟空,你去将那根树枝摘下来,为师要用。”他指着一个儿臂粗的树枝向孙悟空道。

    孙悟空纵身飞上大树,将一根光滑的杂木树枝摘下,递给唐僧道:“师傅,你可要轻点。”

    唐僧咬咬牙,双手握住树枝,朝自己头上一击而下。

    “呀哟,痛!痛!痛!”唐僧下手不容情,额头上顿时鼓起一个大包。

    “师傅,你没事吧!”

    “师傅,我给你揉揉。”

    孙悟空和猪八戒抢至唐僧身边,嘘寒问暖。

    唐僧颤巍巍起身,扔掉手中树枝,泄气道:“看来为师成道时机未至。”他才不会承认自己想走捷径呢!

    孙悟空帮腔道:“是啊,是啊!当年老孙尚诵经七年呢,师傅资质定然是胜过老孙,那也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如今师傅才诵经半年,自然不见成效。”

    唐僧走向白马,声音落寞道:“出发吧!”他心中何尝不知,孙悟空乃天生石猴,禀天地灵气而生,修道资质万年难得一遇。孙悟空尚需要七年成道,他只是**凡胎,所需时间根本无可计算。

    “也许待我白发垂垂时,依然不能悟通佛经,成就大道。”唐僧心中蓦然升起一股悲观情绪。

    孙悟空虽性情刚直,其实却是心细如发,他感觉到唐僧的异常,也觉得先前戏弄唐僧有些过分,就安慰道:“师傅,你只要一心向佛,等到达西天之日,自能立地成佛,一切神通法术都不是问题。”

    唐僧泄气道:“我自长安出发,那时刚刚入秋,在五行山收了你,在福陵山收了八戒,至今已将近一年,可是一只妖物未曾遇到,何时能够到达灵山?”

    师徒四人名为上西天取经,其实三人心中都清楚,取经的目的是扫荡妖族,若不能击杀足够的妖怪,根本不可能到达灵山。

    “师傅,休要着急,老孙替您探探路。”孙悟空纵身跃上云头,手搭凉棚,将方圆千里景物尽收眼底。

    “师傅,前方山高岭峻,崖陡壑深,山路两旁白骨处处,山涧之中冤魂飘荡,料想是一处妖怪巢穴。”孙悟空降下云头,向唐僧禀告道。

    唐僧闻言心中一喜,装作惊慌道:“悟空,前方若有妖物,我等该如何是好?”他很快入戏,进入状态。

    孙悟空尚未说话,猪八戒抢先道:“师傅放心,有老猪九齿钉耙在,定能护卫你平安通过此山。”

    “哼!”孙悟空不悦冷哼一声。

    猪八戒缩缩脖子,讪讪从唐僧身边退开。

    孙悟空道:“师傅放心,凭俺老孙的法术神通,哪个妖怪敢来招惹你?”

    唐僧心中焦急,暗道:“我就怕妖怪不敢招惹我啊,若没有妖怪抓我,我如何立下功德,获得功果?”

    他不能明说,只得暗示道:“悟空,妖怪是否知道我们已经到了?”

    孙悟空摇摇头道:“我们行踪隐蔽,那妖怪又距此上百里,只怕尚未知道。”

    “最好能够瞒过妖怪,让我们平平安安过去。”唐僧入戏太深,语出真诚道。

    孙悟空顾不得同唐僧计较,向唐僧身边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十八位护教伽蓝打了个眼色。

    四值功曹等人齐运法力,唐僧头顶顿时放出万丈金光,方圆百里都能看到。

    这还不算完,金光浓郁至极点之后,如海市蜃楼一般,在金光中出现一道幻影,那影像正是唐僧的模样。

    唐僧如一个放大十余倍的人参果,端坐虚空之中,浑身散发异香,更有微弱毫光闪烁,散发出无穷的吸引力。

    猪八戒也看清天空中唐僧的影像,握紧手中钉耙,暗道:“妖怪啊,妖怪,快来抓唐僧吧,老猪也能取得一些功果。”他已臻金仙境界,心中希望能够在这次取经过程中,借助人族气运晋升大罗金仙,故而十分上心。

第四百六十七章 表演之战

    师徒三人雄赳赳、气昂昂,直向黄风岭而去。

    黄风岭上黑气滚滚,就连风中都含着腥臭,常人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敢从岭上经过?师徒三人佯装不知,冲上岭去。

    虎先锋是黄风怪麾下妖将,有着地仙境初期的实力,地位在黄风岭中不上不下,故而得了一个巡逻的苦差。

    “方圆百里内的人类早已被大王吃尽,外地行人都知道这里有妖怪盘踞,哪里敢从这里经过?大王让我寻几个凡人做案酒,看来只能向百里外寻找了,希望不要遇到人类修士,若是死在他们手中,那才冤枉呢!”虎先锋谨慎前行,渐渐出了黄风大圣的地盘。

    “咦,前方那景象,分明是一个高僧大德出行,那是唐三藏?”虎先锋望见天空中唐僧的虚影,顿时大喜。

    前些天修行界传出一则消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十次,欲要重上灵山,求取真经。金蝉子前世曾为金仙绝顶,佛法高深,投胎转世之后,法力全失,一身气运却得以保存,若能吃他一块肉,就能抵消一次天劫,延寿五百年。

    “唐僧只是**凡胎,他身边跟着两个妖怪,看样子也不厉害,我何不前去将他擒住,献于大王,也许能分得一块肉呢!”虎先锋不识孙悟空和猪八戒,顿起贪婪之心。

    “吼!”

    虎先锋从路边跳出来,惊得唐僧滚下马来,猪八戒后退十余步,孙悟空倒踩七星步,也退出十几米。

    师徒三人配合默契,完全将唐僧凸显出来,置身虎口之下。

    虎先锋顿时愣住,他望向孙悟空和猪八戒,暗道:“这两人是唐三藏的跟班,不是要忠心护主吗?为何将唐三藏抛下?”

    孙悟空和猪八戒立知表演太过用力,出现了破绽。

    “孽畜!那里走!”猪八戒举起钉耙,赶将过去,举耙变筑。

    虎先锋见猪八戒的钉耙势不可挡,顿时骇了一跳,忙直挺挺站将起来,把那前左爪轮起,抠住自家的胸膛,往下一抓,滑剌的一声,把个皮剥将下来,站立道旁。

    这是虎先锋的绝学,金蝉脱壳之法,能够以虎皮代替自身。

    “当!”的一声震响,猪八戒的耙子筑在虎先锋身侧岩石上,将一块岩石击成粉末。

    猪八戒一招“失手”,似乎恼羞成怒,挥耙继续向虎先锋筑去。

    虎先锋向左一跳,摆脱八戒,喊道:“慢来!慢来!吾不是别人,乃是黄风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锋。今奉大王严命,在山巡逻,要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你是那里来的和尚,敢擅动兵器伤我?”

    八戒生怕伤到虎先锋,也住手骂道:“你这个孽畜!你是认不得我!我等不是那过路的凡夫,乃东土大唐御弟三藏之弟子,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经者。你早早的远避他方,让开大路,休惊了我师父,饶你性命;若似前猖獗,钯举处,却不留情!”

    他一句话就将唐僧的底细全部泄露出去,生怕虎先锋升不起贪婪之心,就此离去。

    虎先锋听闻猪八戒之言,虎眼望向唐僧,直冒金光,急近步,丢一个架子,望八戒劈脸来抓。

    猪八戒早在等待虎先锋进攻,见虎先锋攻来,匆忙闪开。

    虎先锋举起双手,不知从何处拿出两柄钢刀,向猪八戒砍去。

    连续两次交手,猪八戒已摸清虎先锋的虚实,他举起钉耙与虎先锋战在一处。

    猪八戒与虎先锋连番交手,一来一往,渐渐战至山坡之下,竟是不分胜负之局。

    若是其他高人在此,定会笑掉牙齿。一个金仙境手持极品灵宝的大高手,竟然跟一个地仙境手持凡兵的妖怪战成平手,何等可笑?

    孙悟空见二人战斗“激烈”,飞沙走石,将沿途树木、山石尽数破坏,生怕猪八戒一不小心将虎先锋杀掉,向唐僧道:““师父,你莫害怕。且坐住,等老孙去助助八戒,打倒那怪好走。”

    唐僧早就不耐烦了,孙悟空在他身边,他如何吸引妖怪?如何获得功果?

    “悟空,你快去帮助八戒,不用顾忌为师!”唐僧连忙催促孙悟空离去,自己则盘膝在地,大声诵读《多心经》,生怕妖怪不清楚他的位置,就差大声喊出来:妖怪,我在这里,快来抓我呀!

    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加入战团。

    猪八戒和孙悟空打的战战兢兢,生怕一个留不住手,将妖怪打杀了。

    战斗又进行一刻钟,在孙悟空和猪八戒有意引导下,终将虎先锋逼至唐僧附近。二人渐渐加重手中兵器力道,虎先锋顿时不敌。

    虎先锋见猪八戒和孙悟空“越战越勇”,顿时慌了手脚,使个“金蝉脱壳计”,打个滚,现了原身,依然是一只猛虎。

    悟空与八戒那里肯舍,赶着那虎,定要除根。

    虎先锋忙又抠着胸膛,剥下皮来,苫盖在一块卧虎石上,脱真身,化一阵狂风,将正大声念诵《多心经》的唐僧摄走。

    唐僧被虎先锋捉住,直向黄风岭飞去,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暗道:“阿弥陀佛,贫僧任务完成,功果到手了。”

    孙悟空和猪八戒见唐僧被捉走,并没有去追赶,而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天啊,累死老猪了!”猪八戒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他挥舞九齿钉耙与虎先锋战斗,就如手持大锤与婴儿战斗,擦着碰着就能将婴儿杀死,故而一直控制力道,竟比正常争斗还费力。

    孙悟空笑道:“老猪,你刚才表演的真像,我还以为你只有地仙境界呢!”

    猪八戒赧然一笑,谦虚道:“不及猴哥表演逼真,老猪险些被骗过了。”

    二人相视一眼,齐声哈哈大笑,关系也亲近不少。

    “两位师兄,我在何处等你们?”在路边吃草的白龙马忽然口吐人言。

    孙悟空摆摆手:“你先去山西边吧,等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