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真四万年-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不是有你师叔和王喜这层关系,凭什么要把政府军大规模换装这样的超大订单交给你们来做?

    整个古圣界,只有你们一家会铸剑不成?

    反过来说,紫极剑宗那几年,一定利用剑痴燕离人和王喜的私人交情,侵吞了不少原本属于其他宗派的大宗军火采购订单,独霸整个市场,因此惹来众怒。

    现在王喜倒台了,别的宗派不群起攻之,“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那才怪呢!

    综合韩元泰和凌兰因两人的话来看,凌兰因的师叔“剑痴燕离人”是大乾修真界公认的“剑圣”,剑术天下第一的高手。

    而王喜竟然有资格和他纠缠了整整七年,两人之间仍旧有切磋较量的余地。

    其剑术之超凡入圣,亦可见一斑!

    关于王喜和燕离人的细节,可以以后慢慢再问,李耀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话锋一转道:“大乾三圣,还有‘两圣’都是谁?”

    凌兰因美眸一转,想到第二圣,脸上却是闪过一抹不知该怎么形容的笑意,道:“第二个可以和我师叔相提并论的,是‘怪圣’,叫花子巴小玉。”

    “叫花子巴小玉?”

    李耀一怔,这什么破名字?

    而且人家好歹是一个超级元婴老怪,就这样叫人家“叫花子”,胆儿太肥了吧?

    “不是‘叫花子’,是叫花‘子’,这个‘子’要读重音的。”

    凌兰因也有些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咱们修真界中人,多有这样以‘子’来尊称的道号,诸如天晶子、云冥子、青玄子、赤松子之类,这位,这位巴小玉老前辈,就自创了一个道号,叫花——子!”

    李耀猛烈咳嗽起来,勉强忍住捧腹大笑,板着脸道:“倒是个妙人。”

    “可不是嘛!”

    凌兰因道,“从巴前辈自封的道号,就可以看出来这位前辈放纵不羁,随心所欲的性格了。”

    “他原本是大乾东海浮罗岛的岛主之子,坐拥海上贸易积累的金山银山,大把海外仙山采集来的修炼资源,是修真界出名的富豪,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公子。”

    “不过,在他少年时,浮罗岛就被三十七家海贼联手给灭门了。”

    “据说,富可敌国的家族,一朝覆灭之后,巴前辈就大彻大悟,从此遁入红尘俗世,隐匿于市井陋巷、凡夫俗子之中修炼,不知怎么,真的被他领悟了绝世神通,成为古圣界最出名的散修!”

    “这位前辈既然自号‘叫花子’,自然时常以乞丐、流民等等粗鄙不堪的形象示人,他的修为和辈分都极高,偏偏性格古怪,对达官贵人、高阶修士都不屑一顾,甚至时常作弄这些人,将他们当成恶作剧的对象;对穷苦百姓却是极好,时常倾尽所有地帮助百姓,哪里遇到了天灾**,往往就能见到巴前辈的身影。”

    “他在民间的评价极高,是真正被大乾百姓当成陆地神仙的人物,称一个‘圣’字,并不为过!”

    李耀缓缓点头。

    叫花“子”巴小玉?

    貌似终于出现了一个,可以全力结交和招揽的对象。

    “第三圣,就是‘铁圣’正一真人齐中道了。”

    凌兰因继续道,“这一位,是前辈闭关之前就叱咤风云,威震天下的修真界领袖人物,就不用晚辈多做介绍了吧?”

    李耀暗暗皱眉,心说,你还是介绍介绍呗?

    想想还是算了,既然是修真界领袖人物,一定大大有名,出去随便打听一番就知道,倒也不值得在这里露出破绽。

    “齐中道的名字,本上人当然听过,的确不用你再多言!”

    李耀沉吟片刻,缓缓道,“方才韩元泰向我说了天下‘四凶’,现在你又说了‘三圣’,却不知这‘四凶三圣’的实力,算得上当今天下前十么?”

    凌兰因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道:“我师叔剑痴燕离人是天下剑术第一;叫花子巴小玉有一身稀奇古怪,千变万化的神通;正一真人齐中道则掌控着洪荒灵宝‘番天印’,他们三个,算得上是正道三强!”

    “白莲圣母万明珠,是天下万鬼之母,一身阴煞之气无与伦比;混天王戚长胜则是旱魈不灭体,修炼《赤地千里》魔功,强横霸道到了极点;王喜修炼《天幻凝阴》神通,能够和我师叔缠斗七年,亦只是稍稍屈居下风;再加上北地雄主,自创《龙狼决》,席卷万里的韩拔陵!这‘四凶’,倒也当得起‘天下前十’的称号!”

    “好!”

    李耀眼底精芒闪动,元婴老怪的滔天霸气源源不断释放出来,花园中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在颤颤巍巍,“三圣四凶,加在一起,就是七个,小娃娃,倘若要你来排‘天下前十’的话,还有哪三个可以跻身其中呢?”

    “这就各执一词,没有非常确定的答案了,毕竟很多超一流高手,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真的豁出全部实力来拼斗!”

    凌兰因顿了一顿,察言观色一番,还是勉强答道,“浮屠宗的苦蝉大师,或许有和三圣四凶一较高下的实力,不过他是方外之人,讲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并不太参与宗派之间的争斗,所以并未跻身‘三圣’之列。”

    “还有,我师父曾经说过,别看当今天子年少,却极有可能得到了昔日大乾开国太祖武皇帝的全部传承,是吸收了大乾千年王气才应运而生,可以力挽狂澜,中兴大乾的明君,其修为也深不可测!”(未完待续。)

第1379章 第一站,紫极剑宗!

    “加上他们两人,也才九个,最后一个呢?”

    李耀目露凶光地问。

    凌兰因脸上飞上两朵红霞,显然平常并不是擅长溜须拍马的人,这会儿还没开始拍马屁,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三圣四凶,苦蝉大师,再加上当朝天子,便是当今天下实力最出众的九大元婴,或许都达到了元婴期高阶甚至巅峰境界,其余元婴修士,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差距。”

    “非要说的话,晚辈以为,前辈足以和他们九人并列,并称为天下无敌的十大高手!”

    “是吗?”

    李耀冷笑几声,忽然凶相毕露,狠狠道,“你撒谎,想要蒙骗本上人么!”

    李耀唾沫横飞,凌兰因好似被一阵飓风碾压而过,满口银牙都快咬酸了,硬着头皮道:“晚辈万万不敢,绝不是因为要讨前辈的欢心才这么说!”

    “黑月尊者是巫南第一高手,元婴期初阶的修为,便不去说他。”

    “那鲲鹏之主韩元泰,却是幽云大草原上成名已久的高手,元婴期中阶的修为,去年鬼秦狼骑践踏中原,他扮演急先锋的角色,旬月之间,踏破了好几座北方宗派的山门,杀死一名元婴,九名金丹,凶名传遍大江南北!”

    “这样一个凶人和黑月尊者加在一起,竟然都不是前辈一合之敌,瞬息之间,就一死一伤,由此可见,前辈的修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下山之前,师父曾经告诉过晚辈,修真界中大致的实力划分。”

    “好像刚才提到的‘三圣四凶’,再加上当朝天子和苦蝉大师,都算是‘超一流高手’的层次,而韩元泰这样的元婴期中阶,则是‘一流高手’,这超一流高手和一流高手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如果没有千载难逢的机缘、奇遇,而本身又不是根骨奇佳、天生宿慧的格局,几乎无法跨越!”

    “前辈能轻而易举镇压一名‘一流高手’,想来也跨入了‘超一流高手’的行列,绝对有资格竞争这‘天下前十’的名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耀一阵嚣张至极的狂笑,黑眸中闪耀出两点绿莹莹的鬼火,目不错珠地看了凌兰因半天,点头道,“好,好,说得好!”

    “本上人阴差阳错,在那……得了一番任谁都想不到的天大造化,又是几十年闭门苦修,忍受无数次扒皮抽筋、脱胎换骨的痛楚,又无数次从走火入魔的凶险中死里逃生,终于练就了这一身神通,自然不能在巫南烟瘴之地白白埋没了!”

    “天下前十?”

    “呵呵,呵呵呵呵,要么不当,要当,本上人就要当天下第一!”

    “小娃娃,本上人的志向,无须向任何人隐瞒,巫南百族这点儿乱七八糟的小事,本上人根本没有半点兴趣来处理,反正你爹和火无忌,还有巫南各族那些族长、祭司、巫师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

    “本上人却是要云游四方,会一会天下群雄,包括你口中那些‘超一流高手’,三圣四凶之类!”

    “此行,不妨就从你紫极剑宗开始,你……意下如何啊?”

    凌兰因心思电转,这种蛮荒地区的野人元婴忽然练成了绝世神通,就像是穷乡僻壤的乡巴佬忽然天降横财,一夜暴富,想要到花花世界当中炫耀一番,乃是人之常情。

    反正这个老怪物现在需要紫极剑宗的资源和炼器场所,双方之间,很有交易的空间,想来他不至于一到了紫极剑宗就大打出手吧?

    而且他默认了由火无忌担任新一任的巫南土司,又不干涉父亲在巫南的行动,显然隐隐还是倾向大乾一边。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最近几个月,正是紫极剑宗最危机四伏的凶险时刻,倘若能多这样一名凶悍绝伦的老怪物坐镇,别人又不知道他只是来借地方炼器,还以为他是紫极剑宗请来助拳的帮手,万一发生什么摩擦,都要多顾忌几分。

    想到这里,凌兰因深深一拜:“灵鹫上人愿意大驾光临,乃是敝派上下的荣幸,欢迎之至,欢迎之至!”

    李耀和凌兰因大致谈妥了条件之后,又由凌兰因将这个消息转告了凌守敬。

    虽然没能立刻得到数万巫蛮大军,但能够说动这样一个元婴期中高阶的老怪物去紫极剑宗做客,这简直是比征召十万大军更好的结局,凌守敬自然没有半点不满。

    火无忌、孟多、古司铎等巫蛮头人听到李耀要出去“云游”的消息,倒也说不上该高兴还是发愁,表面上自然一个个都是如丧考批,就差没抱着李耀的大腿,哭着喊着不让他离开。

    李耀唯恐这些巫蛮修士中,有人曾和灵鹫上人有旧,看出什么端倪,三言两语便将他们统统打发出去。

    包括凌守敬、火无忌、孟多、古司铎还有众多巫南百族的头人、峒主和巫师,又送来大量巫南本地资源,什么蛇虫鼠蚁、巫毒瘴气、胳膊粗细的蛊虫一筐筐流水端上来,一番好意,看得李耀大皱眉头。

    当天夜间,李耀将韩元泰和来自幽云鬼秦的数百名骑士统统释放。

    还有不少火无咎方面的巫蛮修士,倘若留在此间的话,保不齐还会和火无忌的人马发生冲突,干脆也让他们全部带走。

    释放归释放,纪念品还是要留一点下来的。

    李耀初来乍到,又不可能在这里用联邦货币,正是一穷二白,正要靠韩元泰这样的大财主倾囊相助。

    反正韩元泰此次南下,本来就携带了大量金银财宝和晶石资源,这些东西原本的新主人是黑月尊者和各位峒主、头人、巫师,现在自然要改姓“李”了。

    幽云鬼秦这边的人马处理完,凌守敬带来的招讨大军便正式扶持火无忌出任了新一代巫南土司。

    反正李耀已经放出话,不会干涉这些世俗界的事情,他看那火无忌也不像是一个愚忠之辈,反而有点装傻充愣,绵里藏针的感觉,想要调遣他的士兵出去打仗,你们慢慢扯皮去吧!

    凌守敬的大军尚且要在巫南驻扎,宣扬朝廷天威,维护地方上的清净。

    凌兰因是紫极剑宗派来驰援凌守敬的,并不受王命节制,自然来去自由。

    李耀便由凌兰因带路,两人御剑而行,不受地形干扰,一路向中原飞去。

    以李耀和凌兰因现在的修为,再加上古圣界浓郁的灵气,就算催动剑芒一口气飞出数千里,甚至用七八天,十来天时间,直接飞回紫极剑宗山门,也不是不行。

    不过,李耀有心要考察古圣界的风土人情,飞到巫南和中原交界的巫江上游时,便收起剑芒,稍加打扮,伪装成一名低阶散修的模样,又买了一艘用灵能驱动的‘激浪飞舟’,让凌兰因当自己的丫鬟,一路沿江,顺流直下。

    凌兰因心中焦躁至极,唯恐自己离开的这些时日,师门已经和其他修炼宗派发生冲突,恨不得现在就把两肋插满飞剑,瞬间飞回紫极剑宗去。

    不过她知道眼前这个老怪物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此刻虽然有一丝和紫极剑宗合作的意思,但若是惹他不痛快了,随时都有翻脸的可能。

    凌兰因这个堂堂修真界中最年轻的金丹女剑修之一,被无数人誉为紫极剑宗新新一代中最耀眼的存在,昔日王喜得势时,还被修真界中人凑趣评为什么“四大仙子”之一幽兰仙子,这会儿也只能遮掩容颜,忍气吞声,尽心尽力地服侍李耀,等他游山玩水的兴致过去再说了。

    巫江虽然不是横穿大乾的数条大江大河中最长的一条,但绝对是最曲折,最凶险,最激流涌动的一条。

    特别是巫江上游,深林幽谷,大河激荡,两岸悬崖高耸,多有龙蛇虎豹,一叶扁舟沉浮于惊涛骇浪之间,听着两岸接天蔽日、云雾缭绕的悬崖深处,传来各种妖兽的嘶吼吞噬之声,真有穿行在九幽黄泉和红尘俗世之间,惊心动魄的感觉。

    李耀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古圣界尚未经过高度开发的壮丽河山,每到一处码头,都会停泊下来,观察沿江的村落和城镇。

    他发现韩元泰有一点说的没错,这大乾王朝的地方上,的确是被修炼宗派控制极深,成为一个个封建割据的独立王国。

    所到之处,几乎每一座稍大规模的城镇,都有修炼宗派驻扎,而且修炼宗派往往会独霸位置最好的“内城”,建造起气势恢宏、鳞次栉比的建筑乃至堡垒,又有各种五光十色,七彩纷呈的防御大阵终日开启,阳光经过防御大阵的折射,愈发显示出这些修炼宗派的金碧辉煌来。

    此等景象,和普通百姓居住的破破烂烂的“外城”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是两个世界。

    李耀甚至看到,有些地方,天空中两三百米处,是郁郁葱葱的浮空山,亭台楼阁、瀑布环绕、彩虹纵贯、飞鸟云集,好一派仙气缭绕的洞天福地。

    然而,仅仅在数百米之外的地面上,普通百姓的居所,却是在地上掏出坑洞,再用篾席、篱笆和烂泥随便糊弄起来的“地窝子”。(未完待续。)

第1380章 孰是孰非?(第四更!)

    当那些霓裳羽衣,仙风道骨,俊美潇洒的修真者,从金碧辉煌的浮空山中御剑而出,俯视地上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甚至散发出阵阵恶臭的普通百姓时,天人之别,莫过于此!

    “普通人就是蝼蚁!”

    生长在新时代的李耀,极难认同这句话。

    因为在星耀联邦所处的现代修真文明中,即便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也可以衣冠楚楚,干净整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至少一眼看去,未必和修真者有多大区别。

    然而,在这样一个生产力还不甚发达的古修世界当中,所谓“仙凡之别”,是真实存在的,那些在地窝子里苦苦挣扎的普通人,不是羊羔和蝼蚁,又是什么呢?

    所以,李耀暗中观察到的修真者,不说对普通人恶形恶状,恣意****,至少在和普通人接触时,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

    他们看着普通人的眼神,与其说是“轻蔑”,倒不如说是“冷漠”,好像他们和普通人之间的分别,都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连路过十几个宗派,几乎都是如此。

    李耀心中暗暗感慨,正想用星耀联邦那套“修真者是鱼,普通人是水,修真者是人类文明的战刀”的光辉理论,将这些看不起普通人的古修都好好批判一番。

    一些古圣界土著的话,却是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

    那是他在一处叫“石武城”的城镇停留,见当地宗派“石武门”的山门格外高大恢弘,堡垒格外金光灿烂,而附近普通人的村寨却格外破落萧瑟,心中一动,便停下来深入调查。

    他支开凌兰因,自己装扮成风尘仆仆的旅人,进入石武城。

    果然见到此地的修真者格外趾高气昂,横冲直撞,视普通人为无物。

    等到了城外山脚下一处茶肆中,听到几名茶客的闲聊,李耀更是按捺不住心中无名怒火。

    原来,这石武门割据一方,自行其是,非但截流原本应该上缴给朝廷的粮食和税金,甚至代替朝廷发动徭役!

    石武门势力范围内的普通人家,都要抽壮丁去石武门效力,三五七年不等,期间只能得到十分微薄的报酬,甚至分文不给。

    这名茶客的小儿子原本在石武门中当差,给修真者做牛做马,已经苦熬了整整三年,眼看就要放回家中。

    忽一日,却化作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被石武门丢了出来,说是操劳过度,暴毙而亡。

    观其尸体,的确是瘦骨嶙峋,青筋乱爆,气血枯竭的模样,显然是长时间承受了力不能及的劳作导致。

    关键在于,这名茶客在谈论小儿子之死时,除了哀恸之情外,竟没有半点对石武门的不满。

    就连别的茶客也只是叹息他运气不好,小儿子福薄寿短,却不敢对石武门有半句怨言,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石武门的责任。

    李耀实在听不下去,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什么“天赋人权、生而平等”,什么“振臂一呼,唤醒愚昧麻木的古人”等等念头在五脏六腑之间乱窜,忍不住出言讥讽了几句。

    没想到,几句话一出口,却是惹动众怒,被群起攻之,就连那小儿子在石武门中操劳而死的茶客,都对他横眉怒目,大吐口水。

    众多茶客的斥责,先是令李耀目瞪口呆,随后又无话可说,最后却是面红耳赤,羞愧至极。

    原来,石武门所在的区域,乃是巫江流域山势最险峻,丛林最茂密的山区。

    除了这一方小小的盆地之外,四周都被崇山峻岭包围,而崇山峻岭又被终年缭绕不散的云雾死死笼罩。

    山间不少地方,一年到头只有两三天能见到阳光,其余日子,都是连绵不绝的阴雨。

    此等穷山恶水,自然遍布妖魔鬼怪,龙蛇虎豹,非但会将那些误入深山老林的山民吞噬,甚至会成群结队下山扫荡,将整个村镇的人,都吃得只剩下一堆堆的骨头渣子。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能发展出一座大城,七八个大镇和几十个村寨,就全是石武门修真者的功劳了。

    全靠他们悍不畏死,一次次深入山林,斩妖除魔,开拓生存空间,普通老百姓才可以随后跟上,去烧山开荒,建立新的村寨哩!

    “石武门建立两百多年来,每年都要在四方山林中扫荡十几次,铲除妖魔和凶兽的巢穴,每年陨落的仙师,没有五十,至少都有一二十个哩!”

    “没错没错,光是最近几十年,为了斩妖除魔,石武门就连掌门都死了两个了!”

    “没有石武门的仙师,方圆数百里内所有的村镇城寨,都要被妖魔鬼怪给糟蹋了,所以咱们这个地方才叫‘石武城’,就是感激仙师们的大恩大德嘛!”

    “做人要知恩图报,岂能当那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坏种呢?人家连神通广大的掌门都死了两个,普通门人更是每年死掉十几二十个,光是一次什么……试炼,就可以死掉七八个门人,咱们老百姓家里死了一个,又有什么可说?”

    李耀没想到这些“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受害者”竟然会这么说,吭哧吭哧了半天道,不管怎么说,石武门也不该截留朝廷的税金,不该私自征发徭役嘛,这却是将堂堂的朝廷威严,置于何地,倘若每个宗派都像石武门这样,俨然是一个小小王国,那风雨飘摇的大乾王朝,又会如何呢?

    这番话,更是惹来了欢快的哄笑。

    直到此刻,众多茶客都将李耀当成是个读书读傻了的酸臭腐儒,倒是懒得和他一般计较了。

    一名看似教书先生般,稍微斯文些的土著,掰着手指头和他算了一笔账。

    首先,理论上来说,石武门当然没有权力去截留上缴给朝廷的粮食和税金。

    不过话说回来,对老百姓来说,反正都是要缴税的,这些粮食和税金倘若上缴给朝廷的话,鬼知道最后会用到什么地方去,又或者在朝廷那帮大官手里七转八转,最后就转没啦!

    而直接把粮食和税金都缴给石武门的话,石武门好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宗派,再怎么挥霍,大部分总归是挥霍在本地吧,这是猪头猪肉都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

    更何况,剿灭四周山林中的妖魔鬼怪,以便采集他们身上的珍稀材料,还有山林深处的天材地宝,这是对石武门大有好处的事情,甚至是维持石武门发展的根本之道。

    即便不用百姓催促,石武门还是会尽心尽力去斩妖除魔,他们收上来的大部分资源,都要用到这方面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亦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所以,本地百姓当然是全心全意拥护石武门,每到征税季节,都想方设法帮石武门一起截留粮食和税金了。

    徭役的道理,也是一样。

    对老百姓来说,左右都是要服徭役的,不是给石武门当差,就是给朝廷当差。

    但给石武门当差,却是好处多多。

    首先,石武门就在本乡本土,即便高高在上的修真者,大多都是乡里乡亲,七弯八绕之下,多少都能沾上一些关系。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了修真者就能彻底六亲不认,连娘老子都当蝼蚁看待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至少对绝大多数低阶修士来说,还是做不到看着自己的七十老母坐在地上撒泼打滚而无动于衷的程度。

    所以,对自己七十老母介绍进来的杂役苦差,最多态度上冷漠一些,却不可能故意****、折磨。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给石武门当差的普通人,操劳过度而死是有的,但被活活虐待而死的情况,却极少发生,即便是有,也是触犯了宗门法度,被“做规矩”了。

    再一个,为石武门效力,多下一分力气,就能让石武门的修真者多一点时间来修炼,修炼得越强横,就能多斩杀一头妖兽,地方上不就更加平静了吗?

    更何况,在修炼宗派内当差,如果自己机灵点,又运气够好,耳濡目染之下,说不定能学到些粗浅的拳脚功夫,甚至机缘到了,摇身一变,也成为修真者哩!

    这样的可能性虽然极小极小,不过对于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的老百姓来说,却是自家子弟,唯一的上升通道。

    哪怕这条路走不通,只要尽心尽力服侍,博取了某位仙师的欢心,日后在乡里行走,也多一座大靠山呢!

    这些好处,给朝廷服徭役的话,却是一个都没啦。

    首先,给朝廷当差,往往要征发到万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水土不服还是小事,被殴打、****、敲骨吸髓地压榨,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说难听点,死在石武门,还可以留给全尸回来。

    加入朝廷大军,死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能留一缸子灰回来,就算祖宗保佑了!

    再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朝廷大军,是最低贱的职业,几乎没有半点和修真者接触,得到教导、寻找靠山的可能。

    最后,本地青壮都被征召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附近山林里的妖魔鬼怪怎么办,仙师们不能又干粗重的杂役活计,又去斩妖除魔吧?

    什么,朝廷需要大军去打鬼秦人?

    他妈*的鬼秦人和老子有什么关系,几百年来肆虐石武的又不是鬼秦人,是附近山区里的妖魔鬼怪!

    鬼秦狼骑践踏北地,那是北方佬的事情,凭什么要咱们南方人去白白流血呢?

    “朝廷?在我们这里,朝廷就是个卵,石武门才是天!”

    “妖魔横行,虎狼下山之时,石武门的仙师都冲上去厮杀了,朝廷大军在哪里?一根毛都没来!”

    “秋收谷熟,要征粮的时候,来得倒是挺快,统统叫石武门的仙师给打回去了!”

    那看似像是教书先生的土著,用既粗鄙又骄傲的口吻,对李耀如是道。(未完待续。)

第1381章 我们的过去

    这句话又引来了众多茶客的哄堂大笑,每个人都摇头晃脑,与有荣焉,好像将朝廷的税官打回去,是他们莫大的光荣一样。

    一边笑着,他们一边对李耀投来了“关爱弱智儿童”的眼神。

    李耀肚子里有千言万语,想要对这些长期营养不良,因而黑黑瘦瘦,长满疥疮,形容猥琐,和修真者完全是两个物种的普通人说。

    然而在他们这样的眼神注视下,念头兜兜转转了半天,终究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离开茶肆之后,在那教书先生的指引下,他又去了本地据说香火极旺的神庙一游。

    巫江沿岸,神权极重,香火旺盛,各个城镇村寨,甚至深山密林中,都多有神庙、道观和祠堂。

    不过这些神权香火的所在,所供奉的大多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佛,而是本地宗派,在斩妖除魔的行动中,壮烈牺牲的修真者。

    据说修真者在陨落之后,一丝英灵不灭,只要得到香火供奉,依旧会保境安民,庇护一方平安。

    所以,石武门的修真者死后,倘若修为和地位都极高者,就会建立他们自己的神庙,即或是实力低微的低阶修士,也会配属到各个祠堂之中,永享香火供奉。

    此地的各村各寨,都有不止一处神庙或者祠堂,往往是村寨中最高大堂皇的建筑,青砖曼瓦,石狮铜门,和附近低矮破落的烂泥棚屋形成鲜明对比。

    每一处神庙或者祠堂中,都供奉着三五名修真者的英灵。

    这是最紧俏的东西,每当石武门有一名修真者陨落,就会引来十里八乡所有村镇的争夺,大家都拿出最丰厚的条件,希望将英灵接引到自己的村镇去。

    供奉英灵的多少,便是一个村镇实力的象征!

    李耀参观的这一处神庙中,总共祭祀了四名修真者,其中包括石武门的一名长老和一名掌门,唤作“四圣庙”,据说是十里八乡规模最大的一座神庙,怪不得乡民会说此地香火旺盛,极其灵验了。

    四圣庙中,有四名修真者的泥胎偶像,涂满金粉,还在暗中镌刻了几座激发炫光,七彩纷呈的符阵,倒也有几分仙气缭绕,栩栩如生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