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妃之帝医风华-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那批蛊虫还没来得及用,养蛊虫的地方就被一群神秘人毁了,说是不许用蛊虫害人。同时,神秘人在北齐一连杀了皇室数人,以震慑北齐,并放言要是北齐皇帝再用蛊虫害人,便灭了北齐皇室。”孟三叔说完又补了一句:“这事是真是假我也不敢肯定,不过那年北齐皇定一连死了三位王爷、五位皇子、两位世子。”

    “动手的人是谁?”秦寂言不相信是大秦或者西胡人,要是这两国知晓此事,绝不会轻易放过北齐,毕竟此事事关重大。

    “知晓内情的人只有先皇,外人一概不知。”孟三叔说完,想到秦寂言的身份,又多说了一句:“据说,十五年前先皇想再次用蛊虫,不想却横死在宫中,成年的皇子无一幸免,只留下当今圣上。”

    又是十五年前。

    到这里,便又是一个无解的迷。

    孟三叔给的情报真实度非常高,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顾千城和秦寂言却是信了八分,两人事后又一一核实,确定孟家给出来消息,没有任何问题。

    神女塔和女干尸的事水落石出,现在唯一让他们疑惑的就是,出手阻止北齐用蛊虫控制大秦的神秘人到底是谁?

    “这件事没有一点线索,一时半刻查不出来,不用去想。”顾千城的好奇的心一向不强,对于这种久攻不下的迷团,自觉的将其放在一旁,免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

    “你说,这件事会不会和冰城有关?”秦寂言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可顾千城却非常冷静的打断,“殿下你别想了,你现在想再多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的猜测没有任何依据。”

    “这么说也有道理,罢了,不想便是。”秦寂言也将此事暂且放下。

    秦寂言和顾千城来北齐最大的目的,是调和两国的矛盾,解决北齐向大秦索赔一事,现在不仅事情解决了,神女塔的案子也查清楚了,秦寂言和顾千城便不打算在北齐多呆,至于杀害舞阳郡主和恭远亲王的凶手?

    他们就算知道凶手是谁,也不可能合法的带回大秦,当年的事时隔太久,北齐方面早就将痕迹抹干净,他们一点证据也找不到,根本奈何不了北齐。

    秦寂言在摄政王面前,已流露出准备回大秦的意思,摄政王暗松了口气……

    “好在这次借乌于稚占了北齐一些便宜,不然本王这一趟可就亏了。”秦寂言在顾千城面前,才会如此放肆。

    顾千城却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看着手上的信件发呆,她已经对着这几纸,发了一个上午呆。

    “不过是一封信,你不高兴,大可不必理会。”秦寂言摇了摇头,上前将顾千城手中的信抽了出来,随意扫了两眼,“顾老太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知道你重情,便拿感情来胁迫你。”

    “老太爷他……很了解我。”顾千城忍不住叹息。

    老太爷真得太了解他了,知道如果只有他的信,她是不会理会的,可有承欢的信却不一样。不管她对顾家如何厌恶,承欢和承意她却是放心不下的。

    “所以他能一再逼你为顾家谋划。”在信里说什么千城终归是顾家人,不管如何过年还是要去顾家,他和承欢两个人在郊外过年,要是千城不嫌弃,就去城外和他们一起过年,如此一来也算两全了。

    “这一次是老太爷自己在让步。”为了她连年都不回顾家过,老太爷确实是让了一大步。

    “可惜,我们无法在过年前赶回大秦。”秦寂言有些有同情顾家老太爷了。

    顾千城确实是心软了,可惜时机不对。

    “是挺可惜的,老太爷恐怕早就猜到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晚才给我写信。他写信给我的并不是为了叫我回去过年,而是借这个机会恢复与我的往来。”老太爷了解顾千城,顾千城又何尝不了解老太爷,以前她只是不想说破罢了。

    “你家老太爷一向聪明,有承欢的信在,你肯定会回信,且不会只回承欢的信。”秦寂言担着手中的信,嘲讽的道:“这么做有意思吗?连自己亲孙女也算计,这样的祖父不要也罢。”

    “你家不也是这样。”顾千城起身抢过信,不温不火的反击。

    秦寂言没想到顾千城动作这么快,愣了一下才回神,随即捏了捏顾千城的鼻子,“我家是我们祖孙俩互相算计。哪像你,对上你家那只老狐狸,没有本王帮忙就只有吃亏的份。”

    “彼此,彼此。”顾千城抓下秦寂言的手,张嘴咬了一口,“下次不许再捏我鼻子,再捏我,我咬你。”

    “你这么一说,我倒记起来了,你上次不是说,要在床上等我的吗?怎么……本王一回头,你人就不见了?”秦寂言想到这出,就忍不住郁闷。

    白期待了一回。

    “我当时不是在床上等你吗?”顾千城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你自己胆小不敢进去,还能怪我吗?”

    “敢说本王胆小,你死定了。”顾千城这是摸到老虎屁股了。

    秦寂言倾身上前,将顾千城压倒在书桌上……

    同一时刻,北齐皇帝正急急召来季诺,要季诺私下去找秦寂言,他收到消息,秦寂言和事情办完,正准备回大秦,可是……

    秦寂言答应他的事,还没有做!

    给读者的话:净网期间,再三强调清水什么的,你们懂得……

511罚酒,摄政王想要的

    秦寂言答应北齐皇帝的事,当然会做,他要不出手北齐皇帝就一点胜算也滑,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动手,他是找死吗?

    他愿意和北齐皇帝做交易,却不会为了帮北齐皇帝坐稳皇位,而让自己陷于危险中,他秦寂言还没有那么伟大。

    面对季诺的求见,秦寂言只有两个字:“不见。”

    秦寂言不肯见,季诺也无法硬闯,好在秦寂言没有让季诺无法交待,在他离去前还特意让下人转告了一句,“放心。”

    “朕是不是太心急了?”北齐皇帝一脸自嘲,在烛光下又多添了三份落寞。

    确实心急,只是这话皇上可以说,但季诺却不能应,季诺笑道:“皇上,你只是太累了。”

    季诺暗自摇头:他有些为北齐百姓担忧了,也不知这位坐稳江山后,会不会不管对错,一股脑的抹掉太后统治时留下来的政策,到时候苦的可就是百姓了。

    临近年关,就算秦寂言不打算回京过年,可却没有打算在北齐过年,至少也要回大秦边城与凤家军一起过新年。是以,在北齐接受安公子是自己摔死的,不会再以为为由要大秦赔偿后,秦寂言便提出离开北齐一事。

    总算要走了。

    摄政王就差放鞭炮欢送了,急忙为秦寂言举动一个欢送的宴会,让秦寂言不利也得走。

    宴会上,北齐太后只在开场时,说了几句愿与大秦百世交好的话,便不再多言,至于皇帝?

    再一次病重无法出现,大局交由摄政王主持。

    摄政王也不客气,他这段时间在秦寂言手上吃了不少亏,现在机会来了他说什么也不会放过。

    考虑到秦寂言还没有把乌于稚交出来,摄政王也做得相对委婉一些,他没有和上次一样大大咧咧的说什么,而是当着大秦来使的命,赞秦寂言龙姿凤章、天生不凡,比之先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秦有秦寂言在一定会国富民强,秦寂言也会比先太子更受百姓爱戴。

    明着是赞美,可实际上却是坑死秦寂言,要知道秦寂言现在只是皇长孙,并非皇太孙,是不是大秦未来的皇帝还难说。

    摄政王这般称赞,绝对是给秦寂言拉仇恨,话要传到大秦去了,指不定老皇帝、赵王和周王心里怎么想。

    一般人听到这话,怕是要诚慌诚恐,急急打断摄政王的话,再自污一番,可秦寂言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一脸漠然,任摄政王说得唾沫飞溅也不抬个眉头。

    顾千城坐在一旁,无声一笑:北齐其实挺好玩的,她都要舍不得走了。

    摄政王说了半天,见秦寂言依旧不动如山,心里不免有些好气,端起酒杯就走到秦寂言面前,“秦王就要回大秦了,本王甚是不舍,待到秦王登基,本王定亲自朝贺。”说完,就举起酒递到秦寂言面前。

    如果说之前摄政王还有所遮掩,这话就是赤果果的坑死秦寂言,说秦寂言觊觎帝位。

    本以为秦寂言会怒,或者拒绝这杯酒,却不想秦寂言只是看了摄政王一眼,却不开口。然而就在众人以为,秦寂言不会理会摄政王时,他又慢条斯礼的放在酒杯,挥退下人,亲自拎起酒壶不疾不徐倒了满满一杯。

    秦王这是要做什么?

    随着秦寂言的动作,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他身上,眼睛随着秦寂言的举动而移动,就怕不小心漏看了什么。

    只见,秦寂言端起酒杯,优雅起身,却不与摄政王碰杯,而是说道:“本王第一次见到这般劝酒的人,着实的是长见识了。不过嘴长在摄政王身上,摄政王要说什么本王拦不住,不知王爷可说尽幸了?

    “本王在赞你!”摄政王快气疯了,劝酒?当他是陪酒的吗?

    “是吗?没听出来,本王以为摄政王是在借本王说自己,摄政王要是登基称帝,只管告诉本王一声,本王虽不能亲至但一定会奉上厚礼一份。”秦寂言不轻不重的反击,而他的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变了脸。

    “你在胡说什么。”摄政王当即反驳,以证自己的清白。

    秦寂言笑不语,只握着酒杯看着摄政王……

    今晚的宴会,是为了欢送秦寂言回大秦,在场的文武大臣都是太后和摄政王的心腹,他们多少都明白,太后属意的皇帝不是摄政王而是摄政王的儿子。

    秦王这样挑拨未来皇帝和皇帝亲父的关系,真得好吗?

    众大臣哀怨的看向秦寂言:秦王你真得太凶残了,这话说得轻松,可最后倒霉的却会是他们,没看到太后已经变脸了吗?

    而说出这话的秦殿下,却像是无事人一般,完全不管摄政王的脸色有多难看,一口饮尽杯中酒,坐下去前还不忘提醒一句:“摄政王,你敬本王的酒,自己不喝吗?”

    摄政王端着酒杯站在那里,脸色微变,最终还是勉强一笑,无事人似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秦王殿下好心思,本王佩服。”一句话把他堵的左右为难,不敢再发难。

    “本王不过是随便说说,摄政王不必放在心上。就如同,摄政王的话本王不会放在心上一样。”秦寂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一杯确实敬太后,“太后,本王喝多了,言词无状,罚酒一杯。”

    秦寂言一杯喝尽,也不等太后说知便坐了下去,太后不仅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大圆场,“秦王不必介怀,摄政王今天高兴,喝得有些多,酒桌上的话不过是玩笑罢了,谁会放在心上。”

    最后几个字,咬得特别重,顾千城看到摄政王及北齐的官员,以肉眼所见的速度一一坐正,就如同刚刚的闹剧没有发生一般,只是……

    事情真能如此吗?

    顾千城抬头,光明正大的看向摄政王,只见摄政王眼神复杂,周身都散着一股低压。

    不想当皇帝的摄政王,不是好摄政王。

    顾千城大约明白了……

    当然,此时敢光明正大的打量摄政王的,也只有顾千城和太后了,顾千城纯粹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而太后……

    她就比较复杂了。

    她一直都知道摄政王想要什么,只是摄政王想要的她能给却给不了,因为和男人相比,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太后暗暗握紧手中的杯子,似下了极大的决心……

512疯子,没命回去

    放眼三国内斗最严重的就是大秦,大秦从十几年前到现在,皇子之间的内斗就从不曾停歇过,国力也因内斗而越来越弱。

    北齐前两年还好,可这两年随着太后的身体日渐虚弱,权利一一放下去,不少人心里都有了盘算,表面看上去一团和气,内里已经划分成好几块。

    只是这些事只能在暗中进行,不能挑明,一旦挑明有些事就不能再拖了,可是……

    这关秦寂言和顾千城什么事?

    将北齐暗中斗争挑破的秦寂言,如同无事人一般,待到宴会结束,才十分尽幸的告辞离去。

    北齐,他不能白来,总要留下点什么,才对得起十五年前,北齐往他父王身上泼的脏水。

    两人出了城后,秦寂言和顾千城远远挥退了侍卫,穿着一黑一红的毛皮披风,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走着。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安静的黑夜里,只有“嘎吱,嘎吱”脚踩雪花的声音,凤家军在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一个个面露不解:殿下和顾姑娘这是要做什么?

    北齐这场冬雪下了三天三夜,虽说此时雪已经停了,可北风也似刀子一般割得人脸上生疼,地上亦积起一层厚厚的积雪,哪怕是穿着高筒的皮靴可依旧冷的厉害。

    虽说,在积雪的映衬下,夜晚比白天还要白亮几分,可此时真的不适合在外行走,偏偏他们有殿下却因顾姑娘一句:“陪我走走。”便从暖和的马车上下来,两人像小孩子似的,不走清干净的大路,专往有积雪的地方走,一走一个深深的脚印,最奇特的还是他们俩人脚印总是并排在一起。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凤家军摸着脑袋一头雾水,不知为何,却是不敢污了秦寂言和顾千城踏出来的脚印,只在两旁走着。

    秦寂言和顾千城不知身后人的想法,顾千城之所以想要下马车走走,只因为外面的雪景太美,而连绵的厚雪就好像接到天边,走在雪地里就好像天地间只有自己一般。所以在那一个瞬间,一向不任性的她,任性的要求马车停下来,不顾有危险让秦寂言陪她走一段。

    即使身后跟了一堆护卫,可她仍可以欺骗自己,这一刻……天地间只有她和秦寂言,只有他们两个人。

    两人并不着急,漫无目标的往前走着,谁也没有说话,都不想破坏这难得安宁,只是……

    明天就要离开北齐,有些事总得说一说。

    “北齐会内乱吗?”顾千城想到秦寂言今天的表现,隐约猜到了一些。

    “一定会。”不乱,他也要搅乱。

    像北齐或者所谓的大士族,你要从外面攻破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内乱,等他们乱成一团、元气大伤后,才好从外面攻克。

    北齐如此,大秦亦是如此,只是这一招对西胡却是没用,西胡皇帝正值年壮,一时半刻乱不起来。

    “太后似乎知道摄政王起了二心,说来也是皇帝命好。”顾千城想到今日宴会一事,忍不住笑了出来。

    摄政王想要挖坑埋秦寂言,却把自己给坑了。明明是不擅长言词的人,却偏偏想要言语陷阱去坑秦寂言,也不知摄政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凡有一点心气的人,都不愿意跪在自己儿子脚下。”摄政王的选择在情理之中,秦寂言不过是顺手点破罢了。

    当然,就算摄政王不主动挑衅他,他也不会放过摄政王。

    顾千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走了两步又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囤了一堆的炸药包,也不知秦寂言要炸哪。

    “总要等本王平安离京。”左右局布好了,就看孟家接不接招。

    等到北齐的事一出,不管摄政王妃与孟家是真投靠他,还是假投靠他,孟家都只有一种选择。

    伸手,勾住顾千城的手指,两人尾指相缠,秦寂言微微一笑,却让人不寒而栗。

    顾千城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秦寂言和顾千城在雪地里走了半天,在漫天积雪的衬托下,那画面美得就是凤家军那群糙汉子也不忍破坏,只是……

    秦寂言有武功底子不怕冷,顾千城的身子虽比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千金强,可终归是个姑娘,回到驿站就鼻涕直流,有着凉的迹象,幸亏顾千城自己懂医术,开了药方让下人煎了药提前预防,又泡了个热水澡出了一声汗,这才好些。

    “顾姑娘和殿下真奇怪。”护送秦寂言和顾千城回来的凤家军,一路看得明白,可越看得明白他们越是不解,这两人……真不是脑子抽了?

    他们好想找暗卫聊聊,难道这两人经常如此?

    暗卫一趴在屋顶,突然就打了个哈啾,将面前的积雪给喷飞了,吓得暗卫一忙捂住嘴,再不敢发声,就怕惊动了外面的人。

    是的,外面的人,今儿个在北园监视秦寂言的人,比之前多了数倍,想必是在等乌于稚被送回来,可惜……

    乌于稚一直在驿站,北齐人之前找不到,现在同样找不到。

    次日,顾千城精神抖擞,完全没有着凉,秦寂言上下打量一番确实顾千城无事,这才放下心来,毕竟一切都准备就绪,他们此刻已不好更改出行的时间。

    北园通往城门口的路,早被侍卫清理得干干净净,一点积雪也没有,摄政王带着一千亲兵亲自来送秦寂言,而秦寂言带来的三千凤家将也早已在门外等候。

    秦寂言与顾千城出来时,就看到凤家军与北齐精兵一左一右,泾渭分明。

    秦寂言一出来,凤家军齐声高喊“参见秦王。”只有三千人,可那声势却堪比三万人,秦寂言知道这些人是故意挑衅北齐人。

    摄政王不知是昨天吃了闷亏,有心想要收敛一二,还是因为旁的原因,总之摄政王今天表现得极稳重。

    “本王奉旨送殿下一程。”摄政王下马,走到秦寂言面前。

    “送本王一程?”秦寂言一脸玩味的咀嚼着这几个字,不知怎么的就笑了出来,摄政王眉头皱得更紧了,却见秦寂言忽地收敛笑容,一脸严肃的道:“多谢摄政王。”

    疯子!

    摄政王暗骂了一句,心底越发的忌惮秦寂言。

    在摄政王看来,秦寂言就是一个不要命的疯子,从踏入北齐的那一刻就注定他不可能活着回去,就算手上有乌于稚又如何?

    秦寂言有命来,却不一定有命回去!

    给读者的话:还有一章要晚一点,之前写好了又删了,想要写得激烈一些,正在努力中!

513秦王,好狠!

    太后曾交待过摄政王,秦寂言可以死在北齐,但绝不能死众目睽睽之下,哪怕北齐和大秦心里门清,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得漂亮。

    哪怕摄政王再想弄死秦寂言,此刻也要将秦寂言平平安安的送出城,让他与外面的七千凤将军汇合,然后在北齐士兵的“保护”下,一路前往边境。

    至于途中出了什么意外,遇到个雪崩、山匪一类的,那就与北齐无关了。

    天灾**,秦寂言带了一万人在身边,连一万人都保护不了他,北齐能怎么办?

    到时候大秦要为一个已死的皇子和北齐打,那就打,左右北齐虽然会吃亏,但大秦也讨不到好。

    人死了,再重要也就不重要了,一如当年的大秦太子。

    北齐前几天迎来了入冬最大的一场雪,好在今天已经停了,只是街上的行人却不多,冷冷清清,偶有路人看到大军走过来,也是忙着躲开,没有哪个人会不长眼的撞上去。

    一行人,顺利走到城门口,摄政王亮明身份,城门大开,城门外是排列整齐的七千凤家军。

    当然,这是大秦单方面报出来的数,毕竟七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西胡不可能一一去数,只是暗中监视他们,不让他们离开营地就成。

    七千凤家军左右两侧,是一字排开的北齐士兵,看不到头,数量许是和凤家军相等。

    北齐送秦寂言出城的排场极大,生怕别人不知道北齐有多重视秦寂言一般。

    一行人,穿过城门一一朝城外走去,秦寂言的马车正好在中间,前后左右都有北齐的人,马车内,顾千城突然生出一个荒谬的想法:“你说,要是我们出城时,城墙正好塌了,压在马车上会如何?”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天灾,连证人都不用找了。

    “呃……”秦寂言嘴角一抽,没有说话,在经过城墙时,默默地拉住顾千城的手。万一城墙真如顾千城所说的塌了,他还能将顾千城带出去。

    好在,北齐人没有顾千城想得那么大胆,他们还不至于嚣张到,在人前就“制造”天灾,秦寂言所坐的马车,顺利的从城门经过,来到城门外。

    “参见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城外,七千凤家军无视冷冽的寒风,单膝跪下,声音响彻云霄。

    “免礼!”醇厚淡然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明明声音不大,却将七千人的喊声压下,甚至远远跪在后面的人也听到了这一声。

    不仅仅是凤家军,就连北齐摄政王亦是一怔,他低估秦寂言了,秦寂言自身实力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高。

    “唰”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凤于谦上前与城外的副将交涉,秦寂言也下了马车,与摄政王告别。

    一番官府寒暄过后,摄政王才开口道:“我儿陪伴秦王多日,现秦王要回大秦,我儿也该回家了。”这是要秦寂言交出乌于稚。

    秦寂言装傻道:“摄政王的儿子?本王有见过摄政王的儿子吗?”

    摄政王一怔却不敢发飙,因为乌于稚已经过继给太后,也就是过继给了北齐先皇,从礼法上讲他已经不是摄政王的儿子。

    “是我口误,三皇子在哪?”秦王不过是即将死人,他忍!

    “贵国的三皇子?”秦寂言挑眉,“摄政王此言有趣,贵国的三皇子在哪怎么问起本王了?贵国三皇子要是没有封府,自然是在宫里。”

    “你什么意思?耍我?”摄政王手按住刀柄,大有出手的意思。

    秦寂言扫了一眼摄政王腰间的佩刀,很好心的解释了一句:“本王昨夜与三皇子彻夜长谈,今早三皇子便回宫了,摄政王要找人,去宫里找找看。”他是傻了,才会在众目睽睽下,像是交人质一般,将乌于稚交给摄政王。

    “昨夜?什么时候的事?”摄政王眼珠子猛地睁大。

    昨晚,监视的人可没有说,北园有动静。

    “三皇子什么时候回去,本王怎么知晓。”秦寂言无意回答,转身便走,摄政王拔刀欲拦,可他刚一出刀,秦寂言身后的侍卫就握着刀冲上前。摄政王带来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飞速上前,与秦寂言的侍卫对峙。

    “动……”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城内就响起一阵马蹄声,来人身着宫服,一路狂奔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摄政王握刀的手顿了一下。

    来人飞快下马,走到摄政王身旁,跪下请安后,在摄政王身边耳语一句,只见摄政王脸色大变,抬脚就要朝秦寂言冲去,可他还没有动就见一侍卫匆匆上前,“王爷,这是我家殿下交给你的。”

    一个乌木锦盒,里面放了一颗淡绿色的药丸,摄政王打开一看,就知道这必是传话人口中所说的解药。

    “告诉秦王,本王记住了。”又被秦寂言摆了一道,摄政王脸黑如炭,可到底不敢耽搁乌于稚的病情,忙策马回宫。

    主持大局的人不在,北齐的官兵也不敢拦秦寂言,凤于谦一声令下,一万凤家军齐动,护送秦寂言离开北齐,身后则是一路跟随的北齐士兵。

    北齐怎么也不可能,放任秦寂言带着一万兵马,在北齐乱走。这些人,将一路以保护之名,行监视之实,光明正大的紧盯秦寂言一行。

    是夜,北齐城外依旧一片雪白,可城内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与城外的一片雪白相比,城内昏暗无光,非常适合做一些,不宜在阳光下做的事。

    孟家,摄政王妃的娘家,这里没有北齐人监视,以孟家为据点,大大的方便了秦寂言的行动。

    “殿下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在城外接应大人,子夜时分,大人只管带家眷去城门口,自有人开城门,护送大人离开北齐。”暗一早已将炸药包分发下去,并带了孟家所有的死士与护卫,留下暗六监视孟家,以免孟家走漏消息。

    “我们相信秦王。”秦寂言要做什么没有告诉孟家人,可孟家三叔却猜到一二,过了今晚北齐恐怕会变天,而他们孟家再也回不了头。

    秦王,好狠!

    亏得他们没有异心,也没想过再回北齐,不然,他们孟家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给读者的话:终于改好了,瞬间好爱秦王,威武霸气不解释。当然,我也很爱你们,我休息一天你们依旧对我不离不弃,这么久没有加更,你们依旧给我添月票、打赏……此生有你们,彩再无遗憾!

514攻城,终于动手了

    大军开拔,速度根本快不起来,秦寂言和顾千城一行走了一天,也不过是走出六百余里,而这还是速度快的。

    是夜,大军在城外扎营,一切都显得平淡正常,北齐士兵轮翻在四周监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了,更没有发现有人离开。

    主营内,一男一女两道影子特别显眼,即使隔得远远的也能看出来为,他们正在下棋。

    那两人北齐人一直监视着,是大秦皇长孙和他带来的一位女官,至少北齐人是这么认为的……

    秦寂言想要对北齐出手,北齐同样不想放过秦寂言。宫里,太后与摄政王就秦寂言的事起了争执。

    “夜长梦多,今晚就动手。”摄政王一刻都不想多留秦寂言,似乎只有秦寂言死,才能证明他没有谋夺帝位的野心。

    “他是大秦皇帝最喜欢的孙子,可以在北齐出事,但不能太过。”太后有太后的盘算,如果可以,太后更希望秦寂言死在大秦的领土上。

    “最喜欢的孙子又如何?当年大秦太子也是大秦皇帝最喜爱的儿子,早早就立了太子,死了大秦皇帝不是一样不吭声。”摄政王咧嘴一笑,颇有几分嘲讽。

    “此一时彼一时,大秦皇帝老迈,他不会再做出当年的选择。”太后将心彼心,就好比她年轻时为了权利,什么都可以牺牲,现在却只想扶儿子上位,把最好的一切给自己的血脉。

    “老迈?大秦皇帝从不承认自己老人,也没有想过放权,他一直在寻找长生之法。”真要愿意放权,早早就会立储君,而不是放之、任之。

    “长生?这世间怎么可能有长生之人,道家那么多修道之人,也不见飞升,难不成我们这些双手沾满血的人就能?”太后冷讽,在她第一次杀人手,她就没有想过长生,甚至做了死后下地狱的准备。

    “飞升成仙乃大道,大秦皇帝求得不是大道,而是长生的小道。”女人果然头发长见识短,天下至尊的男人怎么舍得放下手中的权利。

    “哦,他寻到了吗?”太后不在意的问道。

    “我怎么知道,我要知道自己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