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被黄皮子这么一闹,土尔扈特部内部已经混乱了起来,而准喀尔部更是失去了领头人,各个大小贵族谁也管不了谁,闹腾的更加厉害。在江彬手下的部队休息好了之后,打的两个部落溃不成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在又过来几天之后,为了稳定两个部落的局势,通天城内传来命令,直接杀了几个大的贵族以及部落的汗王,然后又扶持了几个早早就投靠了通天城的贵族,让他们自己人去统领自己的部落。

    并且,方洪还宣布了一向命令,就是从此以后,不论是瓦剌的汗王还是三大部落的大汗,必须要到通天城接受城主的加冕,才能有继位的资格。若是谁敢违抗这条命令,就会受到所有人的征讨。

    半个月之后,整个瓦剌已经被平定了。这里的消息,也很快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了赤力把里和鞑靼君主的案台之上,让两国上下都警惕了起来。

    按照道理,赤力把里还在通天城的西边,而江彬等人是往东走的,应该先去攻打鞑靼才是。但是,他们得了方洪的命令,先不跟鞑靼撕破脸,而是调转了队伍,直接往赤力把里而去。

    赤力把里也是蒙古人统治的一个政权,不过,相比起它的邻居瓦剌和鞑靼来说,实力相差的太远了,里面人口严重不足,完全称得上是地广人稀,有时候你走个数百里,都不能看到人。

    早在一百多年前,赤力把里已经完全的向大明臣服了,每年也会进行朝贡,所以,基本上大明的西北不用担心任何战事。

    因为赤力把里太过于弱小,在听闻瓦剌被通天城给平定了之后,赤力把里的大小贵族直接被吓破了胆子,连夜派人送来了文书和财宝,表示愿意臣服。

    通天城周边的三个国家,已经臣服了两个,也就只剩下一个最强大的鞑靼了。

    ……

    在鲁王城的王宫之中,博迪的手中持着一封密信,是刚刚探子加急送来的。信中说明,瓦剌和赤力把里两国,尽数的臣服在了通天城面前。

    “上师,你这是要逼我么?”博迪手中抓着密信,额角浮现出了一层层的青筋。他当初在方洪的帮助下上位,他也很感激方洪。但是,他如今是鞑靼的汗王,鞑靼八部的共主,如果在这个时候一场仗都不打就臣服通天城,那他又如何跟八部的人交代?可如果打仗,通天城的战斗力那么强,数日便平定了瓦剌,再加上那个神秘强大的方洪,瓦剌是不是对手,还是另说的事情。

    “大汗,杨先生求见。”就在博迪心中难以抉择的时候,一个侍从从外面走了进来,恭声的开口说道。

    “杨师父来了?快请。”博迪赶紧从座位上起身,往外面迎去,他对于杨敬业还是挺尊敬的,不仅仅是因为杨敬业的武力高超,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人重义守诺,品行也是极好。

    “见过大汗。”杨敬业穿着灰色的袍服,头上还带着兜帽,看其风尘仆仆的模样,应该是赶了许久的路。

    “杨师父不必多礼,您来的正巧,我这有事要跟您商议呢。”博迪赶紧扶住了杨敬业,自从通天城建立了之后,杨敬业便一直都留在了通天城内,对里面的情况应该知道不少,也好探探口风,自己这一边到底有几成胜算。

    “大汗可是要问通天城入侵三国之事?在下也是为此事而来。”杨敬业一脸的正色,他跟博迪毕竟有师生的情谊,也不忍心看着博迪做出一些不智的事情来。

    “上师那边是什么态度?若是上师需要帮助,博迪自当不遗余力。但是,让我鞑靼向通天城臣服,这点却是做不到。”博迪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掌控着如此巨大的一个汗国,不可能向一个人口不足五万人的小城低头。

    “方洪说了,这次的战斗,他不会出手。他甚至还明言,若是你等打败了他的军队,他从此后便不会再为难你等。”杨敬业从方洪那里得来的消息,确定了对方不会插手这次的征战。

    “此话当真?”博迪的眼睛一亮,有了方洪这句话,那他就能放下心来。虽然对方的军队强大,但就算拼死了也就能拿出个一两万人来,他们鞑靼随便一个部落的士兵就不止这么多人了。他最顾忌的还是方洪,只要方洪不插手,一切都好说。

第八百四十六章 骑兵过万

    杨敬业看了博迪一眼,微微的摇了摇头,方洪如今的实力,已经迈入了不可思议之境,推演能力是何等的强大,既然他派出了一万余人去镇压四方,那说明他必然有着极大的把握,博迪难不成还抱着获胜的希望不成?

    “博迪,若是你信我的话,就千万不要动手,方洪那个人我了解,他虽然念旧情,但他的却不会一味的纵容你,若是你的举动超过了他忍耐的限度,很可能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杨敬业很认真的说道。

    “杨师父,你知道以我如今的地位,此战我无法逃避。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还有身后的整个鞑靼贵族。”鞑靼的国家模式和大明不同,大明皇帝君权神授,乃是天子,地位尊崇。而鞑靼的大汗,却仅仅相当于贵族的首领,对于手下人的约束并不是太强。

    “博迪,不若这样吧,我给你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在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杨敬业皱着眉头,缓缓的开口说道。

    “杨师父请说。”对于杨敬业的建议,博迪还是极为重视的。

    “在你手下的八部之中,必然有人是对你阳奉阴违的,你将那几个部落的名字告诉我,我跟通天城的士兵知会一声,让那些士兵先去攻打那几个部落,若是那几个部落赢了,那自然万事休提,如果输了,我希望你不要再派兵了。”杨敬业叹了一口气,他能够帮博迪的就这么多了,如果博迪依旧冥顽不灵,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听了这话,博迪便沉默了下来,他虽然这些年掌控住了局势,但八大部落之中,对他真心臣服的却没有几个,大部分也只是听调不听宣,若非这些年来,他想法子在离间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始终让自己坐大,他这个大汗的位置早就坐不稳了。

    蒙古帝国的这个国家模式,跟中原在周朝时期的情况很像,一帮子诸侯王遵奉一个大王,大王是名义上的共主而已,对于诸侯国内的影响有限。

    博迪也是如此,他的权力也就集中在鲁王城这一带,算是鞑靼中最强的一支势力。这样的模式,全凭首领的个人威望治国,一开始的时候还好,若是后面继位的首领稍微差点,底下诸侯国的势力就会扩张。

    如果这次能够借助通天城的手将那跟他不对付的几个部落给削弱掉实力,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就麻烦杨师父了。”博迪也不是蠢货,知道这是杨敬业给他争取到的最好办法了。毕竟,他这次的敌人是那位居住在通天城的上师,真正的实力深不可测,还是先让几个炮灰去试探一下吧。

    ……

    鞑靼的势力分为八部,向东发展的有阿剌处、敖汉、乃蛮以及兀鲁四部,向西发展的则是阿鲁、由浩齐特、乌珠穆沁以及苏尼特四部。

    在这其中,往东的四部跟博迪的关系还算是不错,主要是博迪娶了兀鲁部家的公主,而兀鲁部又是东边四部中最强的一支。至于四方四部,就跟他的关系很一般了,尤其是乌珠穆沁部和苏尼特部,几乎就差将阳奉阴违给写在脸上了。

    所以,在博迪便准备让通天城的军队先对付乌珠穆沁部以及苏尼特部,而他则是选择观望,若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他肯定会选择低头的。

    而比较巧的是,这两部离得瓦剌不是很远,在通天城的士兵从瓦剌撤离之后,直接便可以入侵到两部的地盘。

    “驾!”在广袤辽阔的草原之上,黑压压的骑兵纵横前行,如同一道无法抵御的潮水,可以将一切的生命都给吞噬。

    这些,便是通天城的军队。

    几乎所有的士兵身上,都穿着厚厚的牛皮铠甲,腰间挎着长刀,手中举着长枪,胯下骑着的则是一匹匹同样披着皮甲的战马。

    这些战马和皮甲,都是搜刮了整个瓦剌所得来的战利品。通天城因为缺乏劳动力,无法开矿和制作精良皮甲,而在打败了瓦剌之后,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用一国之力供养这一万大军,几乎要将这支军队武装到了牙齿。

    通天城内,也是有着骑术训练的,所有人都是精兵,下马可以当做刀盾手,上马就是骑兵。

    如果说,在一开始的时候,鞑靼还有五成左右的胜算,那现在估计是连一成都没有了。

    潮水一般的军队,先进入的是乌珠穆沁的领地,大军连成一体,如同一块钢板一般,整齐划一的开始冲锋。

    “射箭!”乌珠穆沁的人早早的就开始防备了,在通天城士兵的必经之路上,架着无数的拒马,而在他们靠近的那一刻,则是所有的人都开始放箭。

    鞑靼人天生就有骑马射箭的天赋,哪怕是老人孩子都能弯弓搭箭,在通天城士兵接近的那一刻,无数的箭矢横空而来,如同蝗虫一般。

    “举盾!”骑兵的冲锋速度丝毫不减,但在队伍之中,却升起了无数的旗帜,随着旗帜的摇摆,所有的骑兵在同一时刻举起了手中的盾牌,往高空处一挡,遮住了头脸。

    “笃笃笃,”无数的箭矢,射在了他们手中的盾牌之上,而还有不少的箭矢,却径直的落到了他们的身上。

    蒙古人多是轻骑兵,使用的多是短弓,劲力不大,杀伤力有限,大部分的箭矢都被划开了,就算穿透了衣甲,也无法彻底的射进去。除非是一些倒霉蛋,被射到了要害,才受了一些伤。

    “挑!”冲锋在最前面的骑兵都是最精锐的,几乎都是各个小队的长官,他们随着杨敬业修行武道,已经小有成果。在快要靠近拒马的那一刻,他们的手腕一抖,将长枪刺出,直接把拒马给挑的飞了起来,强行开辟出一条道路,让后面的骑兵通行。

    “再射!”乌珠穆沁的军民大惊失色,这支军队也太可怕了吧,拒马和弓箭,竟然半点都没有拦住对方的脚步。要知道,蒙古的重甲骑兵很少,在对方这么猛烈的冲刺之下,他们除了逃跑,竟然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

    但更关键的是,他们这次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这几天有事,更新早一点

第八百四十七章 踏平

    “举枪!”随着旗语变幻,所有的骑兵尽皆举起了手中的长枪,他们的长枪其实简陋的很,就是用硬木镶嵌上一个铁质的枪头便行了,唯有一些军官,才能将长枪换成通体金属材质的。

    不过,在这等高速冲锋之下,哪怕简陋的长枪,依旧会发挥出极为恐怖的威力来。

    “刺啦。”第一波的冲击,迅猛而爆裂,就这么简单的冲入了乌珠穆沁的领地,只要是挡在前面的生命,都会被长枪给直接洞穿,然后被后面的士兵给踩踏成碎末。

    大量哭喊求饶的声音,从人群之中传来,不少人甚至在跪地求饶,但是,这条黑色的洪流并未止步,一连奔跑出将近十里,几乎将整个聚居地都给犁了一遍。

    “呼呼。”在马匹停下来的时候,大喘气的声音连成了一片,刚刚这些战马用最快的速度奔跑了十几里地,此刻有些受不了了。

    但是,所有的士兵却精神很足,一个个的眼珠子都是红的,如同择人而噬的恶魔。他们很享受这等冲锋的感觉,似乎在他们面前,任何存在都得覆灭。

    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则是已经变得狼藉一片的乌珠穆沁部落,他们刚刚一次冲锋,至少斩杀了五六千人,虽然这其中可能有不少老弱妇孺。但是,战争必然会要死人的,他们在战场上,需要担心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的性命。

    “调转方向,举枪!”在休息了大约一盏茶之后,旗语再次的变幻,所有的士兵下意识的就抓紧了长枪,然后开始调转马头。

    “冲锋!”马蹄践踏的声音再一次的响彻,这一回,乌珠穆沁的贵族乃至军民已经被这声音给吓得半死,根本没有任何想反抗的想法,他们的士气,在刚刚的第一次冲锋之中,已经被打击的干干净净。

    待到第二次冲锋的时候,乌珠穆沁部已经再也兴不起了战斗的**,太可怕了,在这个时代,一旦这些骑兵展开冲锋,绝对无解。

    一炷香之后,第二次的冲锋结束,而乌珠穆沁部在这里的驻地已经被踩踏的狼藉一片,地上丢下了大量的尸体,看上去极为的凄惨。

    而所有通天城的士兵,尽皆面不改色,只是紧握着长枪,等待了上官的命令。

    “有没有能说上话的,站出来!”赵成穿着一身厚厚的皮甲,一拉马匹的缰绳,快步的走上了前来,对着乌珠穆沁部余下的众人喊道。

    “我……我是乌珠穆沁的大汗。”过了好一会儿,一个穿着蒙古贵族袍服的老者站了出来,面上带着畏惧之色。

    “你乌珠穆沁部愿不愿投降?”赵成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老者,然后大声的开口问道。

    “愿……愿降。”那老者伏跪在了地上,颤抖着说道,简直太可怕了,这支万人的军队,比十万人都要强悍,他都不敢想象,世上还有什么军队能够抵抗住这骑兵洪流。

    虽然他乌珠穆沁部在各地能参战的还有数万人,但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就算将那数万人都聚集起来,也不会是这支队伍的对手,若是继续顽抗下去,很可能会把他们部落的的家底都给赔光了。

    这能做到大汗位置的,也都不是蠢蛋,打不过就认怂呗,真要死拼下去,只会让外人占了便宜。

    “去准备一些大豆和粮食,我们要准备吃饭。”赵成很满意这个老者的态度,便翻身下了马,吩咐了一声。

    他们此次出行,并未携带干粮一路上都是先平了某个部落,然后直接从其中掠夺粮食。吃饱喝足之后,再火速的前往下一个地点。

    “下马!”赵成一挥手,所有的骑兵在旗语的指挥下,齐刷刷的跳下了马匹,肃立在一旁,如同一根根木桩子一般。

    在通天城训练,最重要的就是军纪,没有上官的命令,哪怕是天上下刀子,你也必须得给我站在原地。

    “准备休息,受伤的人包扎一下。”赵成率先的坐到了地上,从马匹的背囊之上掏出了一卷白布和金疮药,开始给自己处理箭伤。

    现在在冲刺的时候,他被一根流矢给伤到了肩膀,若是不抓紧处理一下,伤势定然会恶化的。

    “哼。”他咬着牙,猛然一抽那根短箭,在拔出来的那一刹那,鲜血瞬间喷涌了出来。而这一幕,则是让乌珠穆沁的军民看的眼皮子乱跳,这看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这位竟然一声不吭,还真是厉害啊。

    草原上的人,都有一种崇拜强者的习惯,见到赵成这么勇武,对于这帮人的怨气竟然也消了几分。

    赵成迅速的将金疮药给按了上去,然后又用纱布给包裹了起来,再穿上皮甲之后,从外表已经看不出异样了。

    这金疮药是方洪配出来的,他精通毒术,对于草药的使用也炉火纯青,配出来的金疮药效果也是极好,只要不伤及筋骨,数日便可恢复。

    众人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在吃饱喝足之后,便迅速的骑上了战马,往东部而去。乌珠穆沁部已经被平定了,接下来就是苏尼特部。

    苏尼特的部的势力比起乌珠穆沁还差一点,在听闻乌珠穆沁不足一个时辰就被打败了之后,在大军还未靠近之前,就直接选择了投降。

    而这个消息一出,让乌珠穆沁的大汗气的直骂卑鄙,原本乌珠穆沁比苏尼特要强大些许,但乌珠穆沁这次被通天城给打残了,而苏尼特半点没有损失,此消彼长之下,苏尼特的实力竟然超过了乌珠穆沁。

    不足一日功夫,两个部落尽皆臣服,而此番消息,也让鞑靼的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还有些人坚持要与敌人硬拼,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沉默。

    成吉思汗的年代,离他们太远了,这些蒙古的贵族,已经被财富和权力腐化,真正拥有悍勇之气的还剩下几人?而且,草原上那么多的势力,你要是跟通天城打,就算是赢了也会损失惨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肯做这个出头鸟。

第八百四十八章 二十年

    数日之后,博迪向通天城递交了国书,表示愿意向通天城臣服,并且迅速的召集了八部的首领,凑了五万青壮给通天城送了过去。

    而经过这一次的征战,通天城彻底的在附近三国之中打下了赫赫的名声,成为了三国名义上的共主。

    不过,通天城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并未插手各国的内政,这让各国的贵族安了心,他们不怕通天城索要资源和人力,只要不跟他们争权夺利就行。

    这场战争,只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结束了,所有的士兵也从苏尼特回到了通天城。因为这一战打出来的巨大声势,也让通天城的上下都无比振奋,在大军班师回城的时候,大部分的居民都自发的走出了城外,为大军开始欢呼。

    在这个年代,百姓都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就算不担心刀兵之祸,也要担心自然天灾的问题。而来到了通天城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洪涝灾害,再加上如此强大的军队,让他们在这一刻对于通天城充满了归属感。

    方洪站在通天塔之上,在他不远处的案台之上,放着三份国书,这些都是三国递交的臣服文书。

    在天空之中,则是汹涌而来的气运,分别从三个方向朝着通天城包围而来,大部分则是汇聚在谢朝雨的身上。

    没错,就是谢朝雨。因为方洪从头到尾都不是通天城的城主,只有谢朝雨才是,这是方洪早就谋划好的,就是为了躲避因果。若是大量的气运往他身上汇聚,很可能会形成如同朱厚那样的尴尬局面,明明拥有极大的神通,却被死死的限制住。

    看着那漫天的气运,方洪张口一吸,一缕气运便被吞入了他的口中,然后在体内世界的转化之下,迅速的被提炼了出来,变成了一道天命之力。

    相比起香火来说,气运所能提炼的天命之力更多,也更加纯粹。因为凡人祭拜神灵,目的并不是那么纯粹,大多数都是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如此一来,这香火中就必然夹杂着大量的人心杂念。

    气运则不然,就如通天城这里汇聚的三国气运,这是三国的综合实力的体现,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精气神,乃是最纯粹的力量。一道稍有折损,国家必然会发生衰退。

    方洪一连吸了好几口,转化而来的天命之力,赶得上他平时半个月吸取的力量,这个速度已经很夸张了,只要他能够将这些气运都给吞噬掉,那他必然会迈入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

    不过,他在吞噬了几下之后,就没有再继续下去,他如今是在窃取气运,如果一次吞吃的太多,那必然会引起三国气运的注意,届时反倒不好。反正三国已经臣服了,他也不需要着急,每日水磨工夫,终有一天会将这些气运全部给化为自己的力量。

    ……

    在经历了通天城与三国的一场大战之后,通天城彻底的奠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方洪每日里则是修炼武道,吞吃气运,这日子便如同流水一般,平淡而又坚定的向前而去。

    这时间一转,便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二十年里,天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巨大的动荡,各国都安安稳稳的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谁也没有搭理谁。

    这主要还是通天城的功劳,有通天城在,鞑靼再也没有去侵犯过大明的边境。而大明的军队,向来都不会主动攻打关外,自然也乐的清闲。

    “驾。”在离通天城大约三十几里地的一处林子里,一个英武的青年,正穿着一身劲装,骑在一匹浑身枣红的马匹之上。

    虽然林间的树木茂密,但这青年骑马的速度却是极快,在各个树木之间迅速穿梭,显示出了一身高超的骑术。

    “嗖。”一头獐子被马蹄声惊扰,从百步之外窜了出去,而这青年立刻反应过来,弯弓搭箭,一根箭矢如同流星一般的射了出去,直接贯穿了这个獐子的脑门。

    那头飞奔的獐子,在翻了几个滚之后,脚掌一阵抽搐,然后就失去了生命。

    而从那个青年的身后,紧跟着十几个骑兵,那些骑兵迅速的上前,将这个獐子的尸体给拴在了马匹的身上。

    那十几个骑兵的马身之上,都挂着大小不一的猎物,看来他们这次的收获颇丰。

    “真是没有意思,这山林之间,竟然一头猛兽都没有,全是这些小东西。”那青年显得很是不满,便随手的将弓箭挂在了马鞍的边上。

    “少城主武力盖世,就算是有了猛虎,也得被您的气势给吓跑了。”边上有个骑士,开口奉承着说道。

    在旁人听来,这可能是拍马屁的话,但实际上,他们的少城主还真有这份实力。少城主自幼便是一个天才人物,两岁习武,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士兵能够打得过他了,十五岁的时候,可以和杨敬业教头过上数百招,如今二十三岁了,实力更是迈入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境界。如今仅仅是武力强大就算了,更关键的是他还是一个读书的天才,三岁识字,五岁通读《论语》,十岁的时候,通天城的所有书籍都被其看了一遍。甚至有人说,以少城主如今的学识,就算是到大明去科举,也必然会是一个状元。

    “走吧,我们回去吧。”青年一抖缰绳,胯下的马匹便飞奔了出去,往通天城而去。而他身后的骑士,也是迅速的控制马匹,迅速的跟了上去。

    这个青年,就是方洪的儿子方旭了,因为方洪神力浇灌的原因,方旭的天赋绝对是古今罕见的。

    众人疾行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座雄城的面前。和二十年前相比,通天城扩大了十倍不止,原本的那个城池,变成了内城。在内城之外,是经过规划之后的外城,这外城不是由方洪的神通修筑的,而是三国送来的青壮,日夜修建而成。

    外城修好了之后,那些青壮就留了下来,还将他们的父母妻儿也带了过来,再经过了一代繁衍之后,整个通天城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第八百四十九章 变化

    “少城主,您可算回来了,城主在找您。”方旭刚刚回到了家中,一个矮胖的老者就走了过来,急匆匆的说道。

    “成伯,什么事情啊,看你这着急忙慌的样子。”方旭将缰绳递到了老者的手中,随口的问道。这个成伯,就是赵成,如今赵成也有六十多岁了,虽然精神依旧很好,但不能再在军队里待下去了,便主动的到城主府做了一个管家。

    “这我就不知道呢,您快去吧,不过应该是件好事。”赵成笑了笑,将马匹往马厩的方向牵去,而方旭则是迈着步子,往通天塔内而去。

    通天塔一共有九层,下面的八成他都可以自由进出,唯有第九层,乃是他父亲方洪常年闭关之所,不得允许,是不得擅自进入的。当然,你就是想擅自进入也没办法,因为你常常走到了门口,就会脑子一阵的迷糊,然后忘记自己前来的目的。

    “娘,你找我有什么事情?”方旭踏入了屋子,一个中年妇人正在一张案几的后面翻阅着一些文书。

    这个妇人看上去有三十多岁的模样,仪态雍容,极为美貌,看的出来,在年轻时候是如何的风华绝代。

    “旭儿,你这是到哪胡闹去了?弄得一身的泥土。”美妇见到方旭来了,面上也露出了笑容,在看到其身上沾染了不少污渍之后,便不由责怪着说道。

    “娘,我刚刚是去打猎了,可惜啊,没有找到老虎,不然就能用老虎皮给娘做一个大氅了。”方旭嘿嘿一笑,伸手摸了摸脑袋。

    他自幼的时候,就很少能见到方洪,所以他跟自己这个娘亲更为亲近。

    “你这孩子,娘亲还能差你一件虎皮大氅啊。”美妇摇了摇头,伸手在其脑门上一点,但是眼神之中,却全是欣慰之色。

    “对了,娘你找我干什么?”方旭一脸好奇的问道,有什么事情找下人知会一声便成了,何以特意的叫来自己。

    “你看我差点都忘了,旭儿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娘亲帮你问了一下,鞑靼的四公主性格温婉,样貌也好,跟你正好匹配……”美妇轻轻的拍了一下手掌,笑着开口说道。

    但是,他这话还没有说完,方旭的脸色就变了,“娘亲,您当初可是跟我说过不干预我婚事的,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根本就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您总不希望我以后一辈子就跟一个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吧。”

    方旭因为天赋出众,文韬武略皆是人中一流,哪里看得上普通的女子,所以这婚事一直都拖着。原本谢朝雨也不着急,反正孩子还小,那就再等两年吧。但一转眼,方旭也到了二十三四岁,这再不成亲,那得拖到什么时候去啊。

    “这是你父亲的意思。”看着方旭如此的倔强,谢朝雨只得搬出了杀手锏,方旭虽然与她更亲近,但更听方洪的话。

    “父亲……他……他怎么能这么做!”方旭紧紧的握着拳头,眼眶都有些发红了。而见到他这副模样,谢朝雨则是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可能是自己对于这孩子太过于宠溺了,什么事都顺着他的心意,这等事情也是为了他好,他为什么不肯听呢。

    “明日便让你成伯带着你去鞑靼提亲,你先下去准备一下吧。”谢朝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严厉一点,挥手对着方旭说道。

    方旭从通天塔中出来,心中却是越想越不甘心,他自幼虽然通读四书五经,却没有学习理学门人那种三纲五常的道理,反倒认为人都是独立自我的,父母虽然有养育之恩,却不能干涉晚辈的生活。这种命令式的安排,让他极为反感。

    “既然你们非要我去成亲,那小爷我还就不干了,听闻我是在大明出生的,我这都还没有去见识过呢。你们非要逼我,那我就跑到大明去。”方旭的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眼神逐渐的亮了起来,年轻人总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动,脑子一热,什么事情都敢做。

    在转过了几个念头之后,方旭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悄悄的开始收拾了衣物,在到了夜间的时候,便悄悄的潜伏着出了城。

    他的身手已经极为厉害,虽然未能踏入超凡之境,但也到了人力所能达到的顶峰,通天城内巡逻的士兵,根本就发现不了他的动静。

    ……

    大明顺天府。

    在这二十多年之中,大明没有北患的骚扰,最多就是沿海的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