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战野-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强恰在此时来到,张禄开门见山地问他:“我等各自吸收了一部分堂阳季释放出来的能量,这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魏强苦笑摇头:“可能正常,也可能不正常”随即解释说:“我虽然也是第一次得见仙人的陨落,但曾经听堂阳等数位仙人说起过,仙人陨落,意识弥散,会被附近的仙人所吸纳,从而在知识、见识方面得到一定的传承,这绝对是正常的。至于能量仙人自能吸纳宇宙空间任何形态的能量,但象咱们这样,瞬间被灌入那么大额的份量没听人提起过

    “是因为吸收意念,如承其志,吸收能量,如食人肉,所以仙人们习惯上都不肯主动吸纳同类在陨落时候散发出来的能量呢?还是只有咱们能吸,别人不能?这我还真不清楚。”

    三无叹口气:“明白了问题这事儿还不方便向别人打问”

    张禄紧锁双眉,想了一想,突然开口:“你们认为,仙人们都很高尚么?”

    三无撇嘴道:“天上的道德规范自然与凡间不同,而若以凡间惯常的理念来判断,十指有长短,仙人里自然也有渣滓。比方说我就觉得那些只知道缩在角落里勤修自身的家伙,都是人仙渣。”

    张禄点头道:“既然如此,那若能瞬间吸纳大股能量,会有几个仙人出于道德规范考虑而不去干的?”

    顿了一顿后,他把话说得更明白了:“那些家伙只求自身能得快速成长,进而冲击传说中的二次破境飞升,再度延续自己的寿数,若说食人可得长生,他们真未必干不出来。在凡间不食同类都未必是普适的真理虽然必须承认食人族社会水平都很低更何况天上都并没有形成什么完整的社会形态,哪儿来的普适的道德规范啊?同类相斗,很难躲过旁人之眼,因此成为禁忌,但若吸收陨落之仙的能量呢?谁能发现得了?”

    魏强“嗯”了一声:“否则咱们刚才虽然仅仅一瞬间,还不是主动吸取的堂阳的能量,就早被周边那么多位给发现了”

    三无反驳道:“也许他们都是这么干的,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魏强横他一眼:“我见识不算浅了,连我都难以确定的事情,怎么可能心照不宣?别人不提,唐莹还几乎啥都不懂,她肯定会找人打问的吧?”

    张禄叹口气,总结道:“如此看来,这吸星**还真不是我体质特殊,很大可能是咱们地球余孽的特异功能,那么地球之所以被封禁,也就有道理可循了

    “起码,这可以作为探查封禁之谜的,又一个突破口!”

    三无突然间笑道:“你们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我希望再有谁陨落,这回可以尝试着不怕被人发现,我肆无忌惮地吸它一吸,则谜团自然得解”

第四十四章、广福谒慧可

    魏文成魂魄返回躯体,睁开眼来,就见元嵩和尚正直愣愣地盯着他,见他复苏,面上表情又是欢喜,又似乎有些失望。魏文成就奇怪啊,你见我活过来了,高兴是应该的,可这一闪而过的遗憾又是怎么回事儿?

    当即问道:“我去几时耶?”元嵩和尚答道:“不过半柱香耳……汝已往冥世去来耶?”

    魏文成明白了,敢情自己离魂才没多大一会儿,元嵩怀疑是想入冥世未能成功,就跟土地那儿打了个晃回来的,故此颇感失望。于是笑道:“吾已入冥世,目送申屠入于轮回,且与阎摩罗坐谈少顷——冥世时辰与俗世不同,故早早归来也。”

    元嵩闻言大喜,忙问:“冥世何等景况,吾可听闻乎?”

    魏文成心说这冥世的情况嘛,我可以告诉你,但不能什么都实话实说,一来“界王”之事牵扯过多,而且我也还没能彻底搞明白,二则……阎罗王注意力全都在“界王”身上,除了分手时候关照两句,就没怎么跟我搭过话,这显得我也太过无关轻重啦。

    想了一想,还是这么说为好:

    我先跟着申屠嘉去见土地,随即申屠嘉决心舍弃今生,于是就堕入冥世,我跟着也跳下去了。进入冥世以后,只见烟雾缭绕,对面难见人影,而且记忆力甚至自我意识也开始衰退,好在我及时诵念经文……经论,才保证得灵台清明。念经过程中,浓雾就散了,只见一条巨大的长桥直通彼岸,我沿着长桥走过去,终于得见冥世之主阎摩罗……

    阎摩罗见到我就很惊奇,说看不清我前世之景、后世之情,想来是有大功德、大福报的,要我赶紧回去好生修行,不要再轻易踏足冥世了。我恳求一见轮回之景,于是阎摩罗就向我展示了六道**……

    申屠嘉身入**,投胎转世,仍然做人。接着阎摩罗又勉励了我几句,然后一抬手,我一阵恍惚,当即醒转,回返阳世。

    元嵩向他仔细打问了六道**的情况,不禁抚掌赞叹道:“师兄果非常人也,得非菩萨化身耶?师兄此行,坚吾向佛之心,而益使我痛恨当世俗僧也!”

    他说当世不少僧侣用什么地狱、酷刑来欺骗信众,那你引诱信众虔诚礼佛,说这样就可以不入地狱,不受酷刑,轮回到人道以上还则罢了,他们却还要信众献上大笔布施,威胁说若不能供养僧侣,必堕火狱……这种恶劣行径跟诈骗犯有什么区别?若是不能戳穿他们的真面目,排除他们的鬼花样,恐怕人世先要沦为鬼域啦……

    “吾欲西归长安,宣扬正道,干谒权贵,使禁诸邪妄之说——师兄可肯同往乎?”

    魏文成说你既然作此决定,那就努力吧,我祝祷你夙愿得偿。但我就不去啦,此行乃是奉师命前往邯郸广福禅寺去拜见慧可大师,不可能半途而废,改道儿跟你奔长安去啊。

    二僧又再商议一阵,终于天光放亮。晨光尚且熹微之时,就见有几名庄丁跟祠堂外边儿探头探脑的,魏文成伸手一指:“可寄语胡庄主,鬼祟去也。”

    时候不大,胡庄主和辜典签联袂而至祠堂,元嵩和尚指指供案对他们说,昨晚确实有鬼魅前来,劈断了一块灵牌,但随即我们俩就以精深佛法感化此鬼,终于让他放下仇怨,允诺不再人前作怪……

    “然而,”魏文成及时打断了元嵩的话,突然间双眉一挑:“此事曲在胡氏也!”

    当下把鬼魂的真实身份,以及与胡家结仇的缘由,备悉托出,胡、辜二人尽皆惊愕。魏文成随即就说了,我们跟鬼魂商谈的结果,要胡家归拢掳去的那些申屠嘉的遗物,重新下葬,并且在葬处再起一个小庙,年节祭祀,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自然申屠嘉的鬼魂就不会再出来作祟了。

    原本他们可以跟胡庄主实话实说,这事儿就此而了,申屠嘉既已轮回去也,那肯定不会再出来搞事啦。可是两下里一商量,此事本来就是胡家惹出来的,善恶有报,若不付出点儿代价,做出点儿表示来,即便申屠嘉不再追究,我们俩也觉得心里不舒服啊。不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跟胡家人说吧。

    魏文成当时还笑着问元嵩:“此亦诓言而欺俗众也,吾等僧侣乃可为乎?”元嵩说你别当我是胶柱鼓瑟之辈,我之所以憎恨当世很多僧侣,不在于他们欺骗信众,而在于他们欺骗僧众的目的是为了聚敛供奉,自我享受。胡家做错了事,就当受罚,天不罚、地不罚,佛不罚,申屠嘉也不罚,那就让我等来罚他们一下好啦。

    因此他们才会对胡家提出要求来。胡庄主将信将疑,可是一来看到供案上果然只有一个牌位被劈,其余的还都好好的,二来造个小庙祭祀申屠嘉也花不了多少钱……想了一想,便即拱手道:“诚如尊命,然恐彼不守承诺,还请二位法师淹留数日……”

    我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啊?要是等新坟和小庙也起来了,对申屠嘉的祭祀也完成了,结果妖物仍然作祟,到时候再找谁来帮忙呢?不如您二位多留几天吧,先等我看看你们所说的是否有效。

    二僧对望一眼,尽皆颔首。于是他们就此留在了庄院之中,一呆就是小半个月。这半个月里,胡家果然收拢了申屠嘉的遗物——是不是收全了,那就没人知道啦——在庄外找了块不宜耕种的瘠田埋了,上起一座比土地庙大不了多少的小祠堂,摆一个“前汉丞相申屠公之灵”的牌位,还奉上数色供品,请两位“高僧”来念了一回经。

    魏文成完全不会念经,还得现跟元嵩和尚学,背会了一部鸠摩罗什所译的《阿弥陀经》。祭祀之日,二僧身披胡家奉上的袈裟,捻着珠串,端立祠堂左右,口诵经文,胡庄主领着几名子弟朝申屠嘉的灵位跪拜致歉,恳请他宰相肚里能撑船,放下怨仇,早日轮回……

    这些天胡氏的牌位就一直摆在宗祠里,也没人敢去看守,但直到祭祀结束后第六天,仍然完完整整的,丝毫无损。胡庄主这才定下心来,也同意放两个和尚走路了。

    临行前自然献上供奉、盘费,但元嵩和魏文成把什么锦褴袈裟、毗卢法帽、黄金、铜钱,一概推却,只各自接受了一件半新的僧袍、两双袜子和两双麻履,以及一些吃食而已。之所以接受僧袍之赠,是因为两人身上的衣服都已经很破烂啦,实在不好看相;接受鞋袜,是因为都要走长路,肯定用得着。魏文成本来还想领点儿盘缠,但是元嵩先表态了:“我等僧侣,不当蓄钱、使钱。”这家伙不肯要,他也不好意思单独伸手。

    二僧联袂登程,一直走到黄河南岸,这才依依惜别,分道扬镳——元嵩沿河西向,魏文成则寻船摆渡。话说还呆在胡氏庄院里的时候,胡庄主每日好酒好菜伺候着,虽然这年月即便地主老财也不可能天天吃肉,二僧除了初到和饯别外,再没能啃上鸡腿,好歹每天主食管够,菜里还有点儿油星啊,等到离庄而去,这些天就只能啃干粮,喝冷水了,而且眼瞧着干粮将尽,接下来还只好乞讨……啊不,化缘。魏文成多少有点儿后悔,心说我就该拿点儿铜钱再上路啊……

    可惜后悔药没处掏摸去,他也不愿意在元嵩和尚面前表现得太过贪婪,只能不停地腹诽。好在渡过黄河之后,距离邯郸就不远啦,等到了广福禅寺,理论上哪怕粗粮,也总会有自己的一份儿吧。

    这一路再也无话,不数日即抵邯郸城外,找人打问后,便前往城西三十里外寻找广福禅寺。魏文成本以为鼎鼎大名的慧可所居,应该是座很辉煌的庄严宝刹吧,等到了地方一瞧才知道,敢情这地儿比起太湖边上的广福小庵也大不了多少,内外只有三进,连僧众带雇工还不足二十人。

    他先把法朗和尚的信递进去,时候不大,就有僧侣出来相迎,把他领到后院方丈,见到了闻名天下的慧可禅师。

    慧可本年已经七十多岁了,生得瘦小枯干,满脸的皱纹,端坐在榻上,因为缺了一条胳膊,晃晃悠悠的好似有些重心不稳——他当年法号还叫神光的时候,在嵩山立雪断臂,这才得入的菩提达摩的门墙。魏文成上前稽首拜见,慧可微微一笑:“汝来矣。昔昙林师弟相邀,汝不肯来,今何以改图而归我释门耶?”

    魏文成心说哎呦,敢情惠可和那个昙林是认识的……再一想也对,貌似昙林当日就曾经说过,要是我身入佛门,有所进益的话,他可能会介绍我去嵩山少林跟随慧可。当时我是因为达摩已然挂了,自己没机会受他衣钵做少林方丈,所以才没答应,谁想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要来找慧可啊……

    当即回答道:“缘未至而不得归,缘至而自归,禅师何所怪耶?”

    慧可“哈哈”大笑,顾左右说:“此子果有慧根,汝等不可小觑也。”

    其实魏文成挺懊悔的,早知道迟早要入佛门,还不如当初答应了昙林呢,还有机会做少林弟子……他是料想不到,自己最终还是要往嵩山去的……

    :。:

第四十五章、身似菩提树

    魏文成是天嘉四年抵达的邯郸广福寺,不过当地遵从北齐记年,应该叫做“河清二年”。他跟随慧可禅师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整整五个年头,直到天统四年,这才启程西去,赶奔嵩山。

    嵩山周边地区当时已经落入了北周掌控之中,本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是为天和三年。

    五年之中,魏文成在广福寺里白昼耕地,晚间诵经——没办法,慧可说人人都得劳动,不能坐吃闲饭,即便他再怎么看重魏文成,也得命之下地。可怜魏文成,两世为人就从来都没扛过锄头,刨过泥巴,一开始翻起地来比捏着针刺绣还让他头大哪。好在他前一世就从来不敢轻视劳动人民,也不敢鄙夷体力劳动,还不至于为此摆士人的臭脾气跟慧可顶牛,但在慧可看来,这也算是天生的“佛性”吧。

    种了五年地,魏文成倒是锻炼得筋骨强健,肌肉结实,临水自照,就见一个黑黝黝的粗胚,全不复前一世和前几年那副柔弱书生相。

    可是他虽然剃着光头,穿着僧袍,跟寺僧以师兄弟相称,其实就理论上来说,还并没有真的受戒,不算真和尚。寺僧们一开始并不了解,还以为他在南朝的时候便已是正经僧徒了,后来偶尔聊起来,得知此情,大感困惑,就跑去问慧可,说您既然传授了文成师弟经意,为什么不肯收他为徒呢?他迄今为止还一直都是个俗人呀!

    慧可微微而笑:“彼虽受我教,法缘却不在此。”

    那么魏文成的法缘何在呢?最终慧可把他召至面前,问他:“汝可愿受戒礼佛耶?”

    魏文成心说我假和尚也当了那么多年啦,这都三十多了,无家无业,想讨老婆也晚了……好吧,先不必妄想什么娶妻生子的没影的事儿,我既然已经下定了修行的决心,又碰不见什么靠谱的道门高人,撞来撞去全是高僧,那我不修佛还能修啥咧?修佛就得当和尚,没听说有什么俗家弟子能成大道的,既然迟早都得受戒,那迟受不如早受。

    就算我不是什么“胎里素”,打小养在庙里,“半路出家”这种词儿听着终究不舒服啊。

    于是虔诚合什:“弟子愿受戒律,恳请师尊纳入门下。”

    然而慧可还是那句话:“汝虽受我教,法缘却不在此。”

    他说你虽然是从三论宗出来的,但我实在喜欢你的悟性,希望你可以接受我禅门衣钵。我当初受教于达摩祖师,曾经住持过嵩山少林一段时间,后来东游,得遇一名居士,收之为徒,命其复归少林——这和尚叫做僧璨。你的法缘就在僧璨处,而且僧璨修习《妙法莲经》颇有心得,也正好弥补你某一方面的不足,你且往嵩山去见僧璨吧。

    魏文成表情若无波澜,合什允诺,其实心里却在说:“你特么不想收我为徒,想把我推给僧璨,那我不就平白矬了一辈么?若是僧璨为我摩顶传戒,我就不再是你徒弟,而是你徒孙啦……”

    其实当时的中土佛教各宗派大多还没有成型,更谈不上什么势同水火了,跨派收徒、跨辈收徒的事情本来稀松平常,也没有那么严格的传承和论辈。即便魏文成做了僧璨的徒弟,他再拜见慧可时仍可直称“师父”,而不必叫“师祖”啥的。本来么,佛教源自印度,印度人就没中国人那么明确的辈分区隔,而且众生平等,僧徒之间也平等,怎可能象后世那般等级森严呢?魏文成纯属后世武侠小说、传奇小说看太多了……

    不过他又在想,我若继承了僧璨的衣钵,将来能不能做中华禅宗的四祖啊?那么我做四祖,说不定弘忍就做不了五祖,慧能做不成六祖……你说这是我臆症造成的幻觉吧,这假世界未免架构得太过合乎情理了;若说我是真穿越了吧,难道历史会被改变?还是说,这是个平行世界?

    脑海中各种奇怪的念头纷至沓来,慧可猛然间暴喝一声:“咄,汝何思耶?!但似凡间诸相,但慕佛门诸法,其余杂念,当尽抛却!”

    魏文成赶紧收回思绪,朝着慧可连连点头:“弟子心尚不坚,此去嵩山,当效仿祖师面壁,割舍尘缘,早证大道。”

    心里话说,我这人打小就是念想多,估计是改不了啦。不过话说什么佛缘啊,悟性啊,究竟都是啥咧,我真有么?你们人人见了都说我适合释门修行,真不知道是怎么瞧出来的……而这五年当中,只要表面上与人为善,表现得老老实实的,貌似你慧可大师也没能现我心底的隐秘嘛,我那么擅长伪装,其实这就可以去假冒高僧,广吃四方了吧……

    回去收拾了一下行囊,便即离开广福禅寺,启程西行。他基本上还是来的时候的旧打扮,只是头彻底剃光了,身上的僧袍也更整洁一些;背上竹架上装的除了行李,还包括数卷正牌经书;手里不再托钵,问师兄弟要了一柄旧拂尘——倒是象煞了画像上的大唐玄奘法师。

    至于那卷天书,魏文成在进寺前就找个地方埋了,这回离寺,悄悄地又给刨出来,纳入怀内。

    一路无话,很快便即抵达少室,他又在山下埋好了天书,然后前往少林去拜谒僧璨。少林寺虽然就建筑形态来说与后世迥然不同,但依然是规模宏大,房屋鳞次栉比,比小小的广福禅寺显得辉煌多啦。魏文成看看走近,心里却在说:不知道在少林,还需要不需要我下地劳作呢?

    把介绍信往里一递,没多久便得以在方丈内见着了僧璨。僧璨也是个老和尚——他受慧可之戒的时候就已经四十好几啦——但是圆圆的脑袋,面孔上少见皱纹,一看就是平素营养良好的模样。魏文成跪拜见礼,道信就问了:“汝此来何为?”

    魏文成随口答道:“来谒和尚,请求解脱法门。”僧璨又问:“谁缚汝?”魏文成愣了一下,回说:“无人缚。”僧璨笑道:“何更解脱乎?”

    魏文成心说我就是按照释门习惯,随便说了一句而已,你倒设譬喻想来开导我啊,这种耍心眼儿的公案文字,其实我也会呢。心里瞬间闪过一万种反驳的手段,但他终究不傻,eq也不低,根本不敢说出口,只是欢喜赞叹,拍马屁说师父你说得对啊,你几个字就让我领悟了很多道理了。

    僧璨虽然笑眯眯的,双眸中却似乎隐含着一线失望之色。他说你先下去吧,好好想三天,三天之后过来说说你的感悟,我再决定是否允许你在少林受戒。

    魏文成只得苦着脸离开,就在安排给他的一间小僧舍里冥想苦思。他心说什么感悟,什么大道,我这么多年经论、经文也不是白念的,即便不是真心实意地相信佛理,随口也能当当当当摆出一大套道理来。问题是僧璨上来就耍公案文字,我要是光空口白话说道理,他肯定还不满意——得琢磨出一两句言简意赅,对方还不方便反驳的,从骨子里就透出机灵劲儿的话才成。

    一连琢磨了两天,都不得要领,第三天上有小沙弥来传唤,魏文成不禁有些心慌,心说不受戒,不入少林也就罢了,问题他若赶我出去,我可该找何处立足才是啊?这被人直接轰出来,哪儿还有脸回邯郸甚至回太湖去呢?真要是假装高僧,骗吃骗喝,我也就想想而已,实在是下限没那么低啊……

    突然间急中生智,想到我不是穿越者么,穿越者最大的杀器——抄袭——我怎么给忘记了呢?为啥要自己苦思冥想搞原创啊?!

    于是等面见僧璨之后,僧璨问他有何感悟,魏文成直接就说了:“偶得一偈,和尚请听——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这是传说中北宗禅创始人神秀和尚所作的偈子。且说禅宗传到五祖弘忍手中,某日弘忍命阖寺僧众都来做偈,以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神秀就在壁上题此一偈,自以为能得到衣钵传承。谁想三不知跳出个踏碓舂米的文盲小和尚惠能来,请人在此偈下另题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之大喜,当晚就秘密召见惠能,传其衣钵——惠能就此成为中华禅宗六祖,也是南方禅的始祖。

    这段公案很有名,后世即便对佛教不感冒的人也有很多听说过,魏文成自然更是熟极而流。这要是换个没脑子的,估计就直接抄惠能的偈子了,但魏文成终究读过几年佛经,知道佛学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华禅宗更是与印度禅宗乃至传统释教相差很远,就目前来说,佛教道理还没能走到那一步。打个比方来说,传统佛教是冷兵器,神秀的偈子是热兵器,惠能的偈子是能量武器……这冷兵器时代你抛出件热兵器来就挺唬人的了,直接上能量武器,人肯定当是妖法啊!

    迈步不能太快,会扯着蛋;装逼也不能过分,过分了肯定是对牛弹琴。

    神秀是好几十年之后的高僧大德,他当初题了那个偈子,不仅仅自己得意,阖寺僧众都认为当得祖师衣钵,而且后来神秀还成为北方禅的始祖啊,一度名声远流亡南方的惠能,那这个偈子能差得了么?怎么也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吧。你面对教师,达到学生中的最高水平就成了,直接上顶级专家的成果,对方是否能听懂就是个问题,而且就算懂了,就不会心里起疑么?

    果然,此偈一出口,僧璨的表情不变,双眸中却隐有精光放出。当即站起身来,朝魏文成招招手:“可随我来。”他直接就把魏文成带上了大殿,在僧众的注目下,为魏文成摩顶受戒,将之纳入门墙。

    此外,他还为魏文成起了一个新的法号——原本文成的法号只是魏文成用自己的名字随口编的——叫做道信。

    ——真实的历史上,中华禅宗四祖便号道信,乃是数年后前来拜谒僧璨的一个十四岁小沙弥。当然啦,这事儿魏文成不知道,他本人在禅宗传承中就光记得达摩、弘忍、神秀、惠能了,就连慧可之名都有点儿含糊,更是头一回听说三祖是僧璨,遑论道信……

    受戒之后,魏文成就跟随僧璨学习《妙法莲经》,也简称《法华经》。也不知道是不是学过天书上秘法的缘故,他如今的记忆力极嘉,短短五日便能将经文倒背如流。于是僧璨指点了他经中几处疑难,然后伸手一指:“吾已引汝入门矣,堂奥之窥,须由自身。”随即便命小沙弥带魏文成去找“面壁石”。

    这“面壁石”乃是少林寺中一件圣物,传说当年菩提达摩祖师面石坐禅,一连九年不言不动,竟然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了石头上。小沙弥领魏文成来看“面壁石”,说住持关照,请师兄你也仿效祖师在这里面石坐禅。魏文成闻言吓了一跳:“亦将九年耶?”要我九年不言不动,不上厕所不吃饭,这哪里扛得下来啊?!

    小沙弥笑道:“师兄终非祖师也。”说你好生坐着,旁边就有茅厕,而且到了点儿我也会给你送饭送水来的。魏文成这才放下心来,便即对着那石头上一片模模糊糊的黑影跏趺而坐。

    小沙弥走了,魏文成瞧着那影子,越瞧就越是好奇——这影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真是达摩祖师身影所照?这玩意儿就不科学啊……好吧,这世上有神仙,有佛祖,有鬼魂,有阎罗,本来就不科学……问题那是真事儿还是传说呢?不会是这石头上本来就有个勉强象人的阴影吧?

    忍不住伸手去抚触那片阴影,谁成想手指一杵上去,竟然虚不受物,他一个没控制住重心,不禁身子朝前一倾,整个人就全都跌进那片阴影里去啦!

    完美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uu小说),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四十六章、菩提本无树

    魏文成受命坐禅,他凝望着达摩面壁石上的人形阴影,忍不住伸出手指去戳了一下,谁料想触手空无一物,而且竟然一个趔趄,直接就往阴影中栽了进去,随即趴伏在地。

    抬起头来瞧瞧,面前一片漆黑,仿佛是什么毫无光源的密室,挣扎着转过身来,发现背后还是有光亮的——不过这光亮竟然只映照一面,不能散射,当真好生的奇怪。恍惚之中,仿佛自己是穿过阴影,掉到了石头里面来了,而光亮来源处似乎就是石头外面,那儿仍有一人正在跏趺端坐……

    魏文成打量对面那人,确乎不是自己,而是一条壮汉,面孔黧黑,高鼻深目,络腮虬须,耳挂铜环,穿着一件鄙旧的僧袍……虽然从来也没有见过此人,魏文成却一下子便猜出了此人的身份——我靠这不是达摩老祖么?难道自己又穿越到了数十年前!

    他又朝前一扑,想要冲出石壁去,但却被一道屏障所阻,双手触摸处冰冷光滑,就好象隔着一面玻璃墙。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了?正这么想着,就见原本阖着双目的达摩突然睁开眼来,注目自己,随即嘴角略略一撇,露出了带着一丝嘲讽的无比诡异的笑容,仿佛在说:

    “死心吧,你出不来啦。”

    魏文成惊骇欲呼,突然间就觉得后脊梁上挨了重重的一击,同时有一个声音高叫道:“醒来!”他就觉得脑袋一晕,眼前奇特的景物当即消失,不自禁瞪大了双目,只见面前是石壁,石壁上有黯淡的人影……这怎么回事儿?难道我是睡着了做梦么?可是这梦境却又如此的清晰……

    他发现自己仍然跏趺坐于石壁之前,猛然回首,就见身后站着两个和尚:一个是引自己前来的小沙弥,一脸关切之色,另一个和尚相貌粗豪,貌似有点儿面熟,手持一支挑水的扁担——估计用力捶自己,并且高声呼喝自己“醒来”的,就是这个和尚了吧。

    那和尚见魏文成扭头望向自己,不禁咧嘴一笑:“无事矣。”说着话转身就走。魏文成一脸的懵圈儿,再望向那小沙弥,小沙弥满脸喜色:“师兄终于醒来矣。”

    据小沙弥说,魏文成自从在面壁石前坐定之后,就始终不言不动,眼睛是睁着的,却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他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可是接连三天三夜,魏文成不但正眼也不瞧他带来的食水,就连厕所都没有上过一回,想想实在不对,却又不敢打扰,只好跑去禀报住持僧璨。僧璨的意思:随他去吧,你不必管。小沙弥没有办法,只好再跑回来守着魏文成。

    今天有一个外来的和尚入寺求见僧璨,正好打旁边儿过,瞧见魏文成这种状况,驻足观察了好一会儿,突然开口,说:“得无入魔耶?”小沙弥闻言大惊,急忙哀恳:“可得救欤?”那和尚二话不说,抄起旁边儿墙角上靠着的一支扁担,朝魏文成后脊梁就是迅猛击下,并且大吼一声:“醒来!”

    打醒了魏文成之后,那和尚也就走啦,留下一个小沙弥,将前后事由向魏文成备悉道明。魏文成拧着眉头问他:“吾不言不动,果已三日乎?”可是感觉里也就几分钟的事情啊。自己真是走火入魔了么?怎么可能在才刚坐下面壁不多久,就能心神涣散到如此地步?而且经书中所说的走火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