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三爷和石先生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红的不行了,要不然也评不上十大笑星啊,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九八年了,人家红了整整二十年。

    旁边也有不少演员在窃窃私语。

    “这是侯老师诶,哇,这范儿,绝了。”

    “侯老师怎么来春晚了?他不是好些年没上了吗?”

    “可能是带队领导吧,你看央视的工作人员都出来接待了,啧啧,这才是大腕儿啊。”

    “是啊,石老师怎么没来啊?我可最喜欢看他们俩说相声了。”

    这两人正聊着呢,旁边有人凑过来了。

    “哎,你不知道吧,侯老师这次不是带队领导,他是要上春晚。”

    “啊?侯老师要上春晚?他不是不再上春晚了吗?再说他干嘛来挤一审啊?石老师也没来啊?”

    那人好像掌握了不少八卦信息,神秘兮兮地对他们说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我有内部消息。”

    这话一出,旁边这些人都围过来竖起耳朵听了,很难得能听到大角儿的八卦啊,这些人都兴奋了。

    那人也不卖关子了,就说道:“侯老师这次可不是跟石先生一起上春晚,要不然人家怎么可能跟咱挤一审呢。人家这次是带着一个年轻人来的,瞧见侯老师后面那个穿着黑衣服的胖子没有,对,就是他。侯老师是特意带着这人上春晚,所以才来这里跟我们挤一审的,这次侯老师也是跟那年轻人一起搭档的。”

    旁边那些人听得眼珠子都瞪大了,纷纷不敢置信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不是,你这都是从哪儿听来的?”

    那人没好气答道:“废话,我表哥就在侯老师他们文工团工作呢,这事儿团里面都传遍了,据说领导们都吵过好几次呢。”

    旁边那些人都兴奋起来了,这还真是一个好八卦啊,他们倒不会太担心,他们又不是说相声的,侯三爷不管带谁也影响不到他们啊。

    “哎,这年轻人是谁啊,侯老师收的徒弟吗?话说侯老师对他这小徒弟倒是够好的啊。”

    那人赶紧解释:“不是徒弟,不是,要是徒弟还就说通了,这人就是一个刚进团小演员,鬼知道侯老师干嘛这么看重他啊。”

    “我天,真是奇了怪了啊。”

    那人也应道:“是啊,所以才奇怪呢。他们相声演员像侯老师那一辈儿的人都给后面小辈儿腾路了,都不再上春晚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侯老师居然来了这么一出。今年相声节目估计也就两三个,我估摸着好多人都得脸绿了。”

    旁边这些人都纷纷幸灾乐祸地笑起来。

    果然在他们身边就有一个咬牙切齿脸绿的人,这人是一个十八线的相声演员,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选送上来当炮灰的。

    这人是绝对进不了春晚的,而且肯定是第一审就会被刷掉的货,但是他现在都快恨疯了侯三爷和何向东了。

    他认为侯三爷这样做对他们这些相声演员太不公平了,尽管这人根本没有半点希望进春晚。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侯三爷这样做的确是犯了众怒了,相声界人对他有意见的可不在少数。

    文工团的进去之后被安排在了一个大会议室里面等着,这会议室里面站着坐着还有不少人,侯三爷一进去就有不少演员跟他打招呼。

    但平时那些很热情的以和侯三爷说上话为荣的相声演员们现在却都避而远之,远远站在旁边,没有一个人上前,都在用不满和怪异的目光打量着何向东。

    何向东也在看这些人,他的目光不温不火,也没有什么羞愧或者恼火的,就是非常平淡地看着这些人。

    这些人也在看何向东,一个个扬起头瞪着眼睛,都要跳起来咬人了。

    何向东也只是笑笑,没有多言,他要是害怕这些人的不满,那他也不必来这里了。

    侯三爷也在四处看着,他目光扫过的地方,那些原本还是愤怒不已的相声演员们纷纷把目光挪开了。

    这个大会议里待着的就是语言类节目的演员,所以相声演员也不再少数,侯三爷这一眼看过去,众人纷纷回避,场面极其壮观,还真有项羽在破釜沉舟打破秦兵之后接见各国使臣的时候,众人纷纷不敢与项王对视的威风。

    侯三爷也没说什么,节目一个个轮过去,流程走的挺快的,毕竟一审都是当炮灰的,甚至还有好多人节目都没演完就给弄出去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才轮到侯三爷跟何向东,这两人就直接跟着工作人员走了。等到这两人出去之后,会议室里面才热闹起来,一众人窃窃私语不止。

    而此时在央视大门口也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群人一进来,还在门口等着的那些演员们都傻眼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老大,这不对啊

    何向东和侯三爷随着央视的工作人员的引路,一直走到了一个小舞台里面,这里就是一审的地方,一审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就给你一个小舞台表演节目就好了,其他的什么灯光道具都没有。

    台下坐着春晚节目组的审查人员,一共五个人,这些人负责审查语言类节目,都是些老面孔了,语言类节目是最难审查的,也是打掉最多的。

    何向东和侯三爷两人走了进去,审查组那边的人见侯三爷进来了,纷纷站了起来,打着招呼。

    审查小组的临时组长笑着道:“哟,侯老师您来了啊,可好些日子没见着您了,您都挺好的吧。”

    这就是大角儿,人家侯三爷一进来,坐着的这几位审查组的都站起来主动打招呼了,换做外面站着的那些演员,这些人才懒得搭理他们呢。

    侯三爷也很客气,说道:“我都挺好的,你们呢,今天审查顺利吗?”

    小组长摇摇头道:“嗨,就那样呗,一审是苦力活儿,事儿太多了,我们都忙一上午了,连口水都没喝过。”

    侯三爷道:“春晚是大事儿,上面也盯着,下面十几亿老百姓也都等着看呢,你们是在为了十几亿人辛苦。”

    这话一出,审查小组的那几人纷纷露出了笑容。

    小组长笑着道:“侯老师您过奖了,诶,这小伙子就是那位……”

    侯三爷给几人介绍何向东:“对,这就是何向东,我们团里的青年相声演员,以后这孩子走南闯北的,你们诸位冲我的面子上多关照。”

    何向东也很上路,抱拳拱手对着几人鞠了一躬道:“诸位前辈,小子何向东,您诸位多批评。”

    侯三爷带着何向东上春晚的消息可不只是在相声界引起轩然大波啊,在央视也是一样,他们春晚工作组的人早就都知道了。

    他们每年都负责春晚工作,对相声界的事情知道的也很多,他们都知道文字辈往上的前辈们纷纷给后辈人让路了,侯三爷这会儿突然抛下老搭档,带着一个年轻小伙子上春晚,这消息着实让他们工作组的人吃了一惊啊。

    当然了,从他们做春晚的角度来看,侯三爷这样做他们是欢迎的,这种大腕儿上来能保证春晚的好评度,毕竟这是历经观众几十年考验的老演员了。

    事实上春晚每年都会捧一些新人,春晚也是需要更新换代的,但是晚会上占据主要位置的还是那些老面孔。

    有些演员每年春晚都有他,工作组还每年都要邀请人家,人家不来都不行,无他,就是为了春晚的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罢了。

    小组长道:“侯老师,按理儿来说您应该是直接到三审往后的,您看您还来我们一审凑热闹。”

    侯三爷摆摆手道:“诶,话不能这么说,春晚是大事儿,我也不能搞特殊待遇不是。我们就从第一审开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好不好?”

    小组长道:“好嘞,那您尽快开始表演吧。”

    流程是要走的,但是组里面这些人都知道这也只是走走流程罢了,人家侯三爷都亲自出面了,就算这个节目再不好那也得三审之后再打掉啊,没有谁那么不懂事第一审就给人家这种级别的大腕给弄死的。

    要上台了,何向东和侯三爷换上了大褂,尽管是一审,但他们也没有半点懈怠,都是要全力以赴的。

    两人站在小舞台上,何向东站在逗哏的位置,侯三爷给他量活。

    瞧着这两人的站位,台下那几位审查组的工作人员眉头当时就是一挑,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瞧见侯三爷给人量活儿啊。

    看样子他是非捧这个年轻人不可了,相声虽说有三分逗七分捧之说,但是真正成名立腕的都是逗哏,一对搭档就算红的都不行了,捧哏的那位都不会比逗哏的腕儿大的。

    侯三爷此举太明显了,就是为了捧这个孩子,不仅要带着这个孩子上春晚,而且自己还愿意担当捧哏,特意来捧这个孩子。

    一时间,这些工作人员都很诧异地看着何向东,这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值得侯三爷如此费尽心力去力捧啊?

    两人在台上站好了,何向东也是老演员了,他一点不认为眼前这几人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审查组,他只当他们是最普通的观众罢了,所以他的状态非常轻松自如。

    看着何向东如此潇洒,台下那几人也微微讶异,真不愧是侯三爷看上的人啊,不说别的,单说这台风就比别人好太多了。

    他们也审查春晚多年了,尤其是一审,来的都是炮灰,好多演员见着他们就开始发抖了,连话都说不清楚,状态稍微好一点也是紧张不已。

    他们都审一上午了,难得见到这么轻松自如的演员,尤其这人还这么年轻,恐怕是刚刚从曲校毕业没多久吧,难得一点都不怯场啊。

    这些人对何向东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

    何向东微微一笑就开始说话了,他的开场从来都没准词儿的:“今儿来了不少人啊。”

    侯三爷就在旁边斜着身子看着他,然后又看看台下坐着的那五个人,问道:“有很多人吗?”

    何向东点点头,用手一比划:“有啊,楼上楼下好几万人呢。”

    侯三爷笑笑:“您这眼神可够瞧的。”

    何向东又用手一比划:“您看看这好几万人,这掌声,这声音太大了,震耳欲聋啊,我都听不见了,听不见了,哎呀,听不见了……”

    审查组的成员都被何向东的样子逗乐了,纷纷给予了掌声,虽然并不强烈,但都鼓掌了。他们板着脸审查一上午了,这还是第一个敢一上台就跟他们逗闷子的演员,有点意思。

    侯三爷笑着骂道:“有你这样一上台就要掌声的吗?”

    何向东也在笑:“这只是上台来跟大伙儿开的一个小玩笑,上到台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何向东,是一个普通的小相声演员。”

    何向东在台上说着,下面审查组的一人拿着本子,凑到组长身边道:“老大,这不对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歌颂型相声(感谢被遗忘的记忆的盟主支持,加更稍后)

    小组长轻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那人把手上的一张纸送到了小组长面前,说道:“这是他们这段相声的本子,你看看那个小伙子前面说的包袱,我在本子上没有找到。”

    小组长眉头皱皱,本子的作用就是用来规范演员的演出,临场随意发挥可不行,不过这个小组长审查春晚也有年头了,经验丰富,他对那人轻声说道:“可能是他们相声里面的现场抓哏吧,你继续盯着看看,只要他们的相声还是基本按照本子来的就没问题,偶尔有几个简单的临场抓哏没有关系。”

    “好。”那人轻声应了一下。

    何向东在台上继续往下说:“我就是相声届的一个无名小辈,不值一提,但是要说起我身边这位老师。”

    何向东向旁边一伸手,做出一脸自豪的表情。

    侯三爷冲着审查组的人很客气很谦虚地轻轻摇摇手。

    哪知何向东突然摆摆手道:“也是不值一提。”

    “诶?”侯三爷惊叫了一声。

    审查组那几位都笑了,前面提出质疑的那人正按照何向东的话一句一句对着本子看呢,现在见这个包袱是出现在本子上的,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审查是这样的,演员的本子是不会有大变化的,然后审查组一遍又一遍地听,语言类节目好笑是好笑,但是你听上三次就要吐了,所有的包袱的点你都知道了,也就笑不出来了。

    可关键在后面几审的时候审查组还给你挑刺,你这相声小品一点都不好笑,那播出的时候观众能满意吗?

    你还不能跟人家解释说是你听了太多遍的缘故,你要是这样说了,人家准得给你来一句,听这么几遍就听腻的作品能放到春晚上吗?

    你说死不死。

    侯三爷惊讶问道:“我也不值一提了?”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这是谦虚。”

    侯三爷翻翻白眼道:“那也没有你上杆子帮我谦虚的啊?”

    何向东道:“不用介绍您,大伙儿都认识,您侯老师这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啊?”

    侯三爷摆摆手道:“这您就客气了。”

    何向东给他比出一根大拇指,赞道:“您是我们相声界的大腕儿。”

    “呵……嘿……”侯三爷不好意思地笑着,摆着手道:“嗨,你这,这大声点。”

    审查组的笑了,何向东反倒是愣住了:“大声点?那敢情我之前替您谦虚的确是多余的。”

    侯三爷仰头一笑。

    何向东继续往下说:“我就是一个小演员,真的特别羡慕你们这些大腕儿。”

    侯三爷应道:“不用羡慕,你呀好好学习好好演出,肯定会有成名立腕的那一天的。”

    何向东也接着话茬:“是,到那一天我就能挣大钱了。”

    侯三爷讶异道:“年轻人别老钱不钱的。”

    何向东问道:“那我应该关注的还是相声艺术?”

    侯三爷点头道:“对咯,对艺人来说艺术才是第一位的。”

    何向东扬起头,擦擦眼泪:“一般赚不到钱的艺人都是这么说的。”

    侯三爷不高兴了,指责道:“这叫什么话,年纪轻轻的一天到晚钱钱钱的,有钱了也不一定会快乐。”

    何向东这回终于上路了:“对,有钱人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他不一定买得到快乐啊。”

    侯三爷老怀大慰道:“诶,这就对了。”

    何向东道:“现在那些做生意的大老板,一年挣好几十个亿的,他们就一定很快乐吗?他们……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快乐。”

    说着说着,何向东又悲愤起来了。

    审查组的人也被这个反转哏逗乐了,这些人看这个节目还是比较轻松的,反正是稳进的,他们也就轻轻松松看就是了,没有必要提着心挑刺了。

    侯三爷道:“你这又是什么话,快乐不快乐跟钱没有关系。”

    何向东应了一声道:“对,我就没有钱,我一个月只有二百块的工资,但是我很快乐。”

    侯三爷点头赞道:“这就对了,给大伙儿分享分享你为什么没钱还这么快乐。”

    何向东差点没哭出来,抬起头坚强地忍着眼泪,哽咽道:“因为我没有办法。”

    “嗨。”侯三爷一甩头,都要无语了。

    台下那几人看的倒是有滋有味的。

    何向东继续道:“我没有钱,所以我没有办法不快乐。”

    侯三爷赶紧拦他:“行了行了,就别再解释了。”

    何向东道:“我现在没钱不要紧,我马上就要有钱了。”

    侯三爷疑惑道:“这话怎么说?”

    何向东道:“因为我爸爸马上就要回来了。”

    侯三爷更闹不清楚了:“你爸爸?你爸爸失踪了?”

    何向东摇手道:“不是,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那穷的都不行不行了,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那时候外面下着大雨,屋里面下着暴雨,我们一家都要做站在屋外面避雨去。”

    “就这么大雨?”

    何向东道:“家里穷,没有办法,有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后来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活不下去了,我爸爸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出国打工了,一晃小二十年了,他现在可是挣着大钱了。”

    这就入活儿了。

    侯三爷捧道:“这是好事啊。”

    何向东摇摇头感叹道:“老头儿不容易啊,刚到国外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愣是在街头要饭要了好几个月,然后一路坎坷走到今天,到他挣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你说他容易吗?”

    侯三爷道:“这太不容易了。”

    何向东道:“现在老头儿马上就要回国了,他说他要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还要在国内投资,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来。”

    这就是这段相声的主题了,何向东要说的就是歌颂型相声,九十年代包括二十一世纪初最流行的就是招商引资了。

    何向东讲的也就是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回报祖国的事情,春晚的相声可不是以逗乐为主的,它一定是要把立意摆在第一位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资的段子

    侯三爷应道:“这是好事啊,不忘祖国,拳拳赤子心啊。”

    何向东道:“我爸爸是从苦日子过过来的,他想回国投资,尤其是到咱们首都来,他想做的是事业,不想做一些无谓的事情,也不想乱糟践一分钱。”

    侯三爷捧着说道:“这个要求很合理。”

    何向东道:“您别看我爸爸现在有钱,挣了好几十个亿,但是他生活过的十分节俭,去五星级大饭店吃饭的时候总是要一份白米饭和半块腐乳。”

    侯三爷皱着眉头嫌弃道:“嗬,这日子过的真细致。”

    何向东:“要是单吃饭有点干的话,也只是让厨房给他倒一点腐乳汁来喝喝算了。”

    侯三爷整个人都不好了:“哎呀,这不得齁死啊。”

    何向东还振振有词道:“这是勤俭节约,我爸爸零钱凑够一块他就不再动了,得存起来。”

    侯三爷都傻了:“这日子过的,真不愧是亿万富翁啊。”

    何向东点头道:“这个是自然,我爸爸时常在想,在北京投资会不会有人来刁难?”

    侯三爷赶紧道:“那他就多虑了,北京现在在不断优化对外的经贸环境,大力提倡招商引资呢,只要是有人真心实意来投资做建设,就肯定不会受到刁难的。”

    何向东又道:“可是现在有不少企业家说北京的审批程序太复杂了,签个字仨月,盖个章要半年呢。”

    侯三爷道:“您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不只是在北京,全国各地政府都开始简化审批程序了,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何向东道:“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爸爸也就放心了。”

    侯三爷也道:“让你爸爸放心大胆的来投资吧,咱国内投资环境好着呢。”

    何向东道:“您还别说,我爸爸前一段时间在国外的时候还正好遇见咱们北京的领导出国考察了。听了国内的投资政策之后,我爸爸当时就定下来这事儿了。”

    侯三爷点头赞道:“这是好事儿啊。”

    何向东道:“整整十五个亿的大项目啊。”

    侯三爷吓一跳:“嚯,这么多钱啊。”

    何向东道:“是啊,我爸爸在国外就和咱们的领导签合同了呢,还给了整整三十五块钱的定金。”

    侯三爷拦他:“你等会你等会,十几亿的大项目就给三十几块钱的定金啊?”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对啊,都是崭新的日元呢。”

    侯三爷瞪着眼珠子道:“那就更不值钱了,这也太不像话了吧,十几亿的大项目,就给几十块钱的定金啊?”

    何向东苦着脸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要是当时在场,肯定不能让我爸爸这么做啊,我呀主要是跟你说这段过程。”

    侯三爷道:“那您给说说。”

    何向东从丹田开始提气了,接下来的一段是他新编的贯口,整段相声就这里最费功夫,单写包袱倒是简单了,能逗乐就行。贯口还讲究合辙押韵,还要求语音语调上的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堆话堆砌在一起就行的,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如果单纯让何向东写一个贯口出来,那倒也不算太难,但是今天这段儿就有限制了,要契合招商引资的主题,还要把国家政策放进来,还要编成一段朗朗上口非常合适的贯口,这个难度就大了。

    何向东弄了好久,本子定下来之后,他都还一直在调整,这一段儿他是下了功夫了。

    “北京城了不起啊,五朝天子帝,有千年的建城史。”何向东没有停歇,立刻舌灿莲花,把贯口使了上去:“里九外七,皇城司九门八鼎一口钟,香山的红叶北海的荷花,曲折幽深的小胡同,温馨亲切的四合院,朝阳的庙会大栅栏的繁华,老北京说不尽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何向东偷了一口气,语速陡然加了起来,但吐字却是越发得清晰了:“新北京敞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优化环境日益发展,宽松政策助企业腾飞。北京无限好,此时正清晨,国正民心顺,欢迎四海投资人。”

    何向东最后来了一个漂亮的收尾。

    “好……”侯三爷带头给他叫了一声好。

    审查小组那几人也很给面子地鼓起掌来,在春晚的相声中很难听见贯口,因为有题材主题的限制,喜剧就是这样的,有了限制就很难弄了。所以也没人弄贯口,太难了。

    现在他们突然听见何向东如此节奏明快慷慨激昂的一段贯口,这些人精神全都一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分点啊,不仅在艺术上有所体现,而且还非常切合宣传的需要。

    这几人纷纷点头,心中暗赞不已,果然不愧是大艺术家啊,侯老师弄出来的本子就是高级。

    这些人都很赞赏地看着侯三爷,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是何向东的功劳。

    何向东现在是气韵悠长,一番贯口下来脸不红气不喘,继续说道:“这回不单有我爸爸回国投资,他还找了不少外国朋友一起回国投资发展。”

    侯三爷道:“这是好事啊,我们欢迎啊。”

    何向东道:“我爸爸他和朋友们刚刚昨天回来,我母亲还张罗了好大一桌子菜呢,酒席宴前我母亲还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侯三爷问道:“什么节目?”

    何向东道:“我妈爱唱京剧,好唱两句女老生,张嘴就来‘众亲朋聚一堂,开怀大饮’”

    “好。”侯三爷又叫了一声好。

    审查组那几人也纷纷惊讶于何向东的唱功,春晚每年也审查戏曲节目,也有不少登台的,这些人虽然是在语言类节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分不清戏曲的好坏来啊,何向东刚才这一嗓子可着实让他们颇为惊艳的。

    何向东又道:“我妈唱完了,我爸也站起来了,非要来一句评戏不可,‘数十载离家园,今归故里白发斑斑,记得是河清海晏万民欢啊……啊哈……啊……’”

    最后拉了一个抖长音。

    “好听。”侯三爷又捧了一句。

    审查组的人也眼前一亮,不仅京剧唱得好,这评戏也很有味啊,这人不错啊。

    何向东话语不停歇,继续道:“我爸爸唱完了,他带来一个黑人朋友也站起来了,非要唱一段儿河北梆子不可。”

    侯三爷疑惑道:“黑人朋友还会唱河北梆子啊?”

    何向东解释道:“这是河北人,是出国去晒黑的,所以是黑人朋友。”

    “好嘛。”侯三爷一摊手。

    何向东清清嗓子用梆子唱道:“丰盛时哎……哎嘿哎……记得是国泰民安。”

    “真不错。”侯三爷又捧了一句。

    审查组更加惊艳了,甚至还有几人张大了嘴巴,真不愧是侯老师看上的人啊,这水平真不赖。

    何向东道:“黑人朋友唱完了,旁边饭馆的伙计也要唱了,他要来一句秦腔。”

    “秦腔?”

    何向东不含糊,立马就来了,高亢激昂的声音从他喉头发出:“谁来付钱哎哎……哎……”

    “合着没人给钱啊。”侯三爷傻眼了。

    最后一个底结束了。

    审查组那五人也纷纷鼓起掌来,这一次不是冲着侯三爷的面子,而是这段相声的确不错,值得他们鼓掌。

    何向东也对着他们鞠了一躬。(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其他人出去

    小组长站起身来鼓掌说道:“侯老师,您的这段相声真是不错啊,连我们外行都觉得很舒服,真不愧是大艺术家。”

    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都是春晚的老审查员了,他们可能无法认清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好相声是怎么样的,但是他们绝对明白一个能上春晚的好相声是什么样的,无疑刚才这一段相声就是一段非常有冲击春晚实力的相声。

    侯三爷很客气地摇摇手,说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只不过说相声的年头稍微长了一点,可不敢叫艺术家啊。另外呢,我们刚才说的这段相声不是我写的,是我身边这位小伙子写出来的,我就纯说。”

    几人当时就是一愣,是这小伙子写的?真的假的?

    何向东也很客气地说道:“主要还是您老给我把着关呢,要不然单靠我这一个小年轻可没有这个火候。”

    “哈哈。”侯三爷笑了一声:“行了行了,咱俩就别互相客气了,不过你写本子的能力确实不错。”

    审查组的人听到这里才终于确信侯三爷不是在说客气话,而是这段相声真的是眼前这个小伙子写的。

    我的天,这么厉害啊。

    这段相声可能是没有太多好笑的包袱,但是节奏非常明快,而且主题和立意都很好,尤其是后面朗朗上口的贯口,还有几种戏曲的完美演绎,这都是很见功夫的。

    他们之前见何向东的贯口和唱功都很不错,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对这个年轻人很惊艳了,评价就已经很高了。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个本子居然也是这个年轻人写的,这就了不得了。

    别的演员都是一整个团队好几十号人一起聚在一起攒了好几个月弄出来的本子,都还没有这个年轻人一个人弄出来的好啊。

    我天,这是真的假的?

    前面质疑何向东说的跟本子不一样的那个审查组成员忍不住了,他问道:“这个本子是您一个人写出来的吗?”

    何向东笑笑:“是的,前前后后弄了一个礼拜吧,主要还是贯口难弄。”

    这话一出,所有人眼珠子都瞪大了,一个人一个礼拜就弄出来这么好的本子?你不吹能死啊。

    在场五人没一个信的,都是以为是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