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向东一转身来,一撩袍,来了一个京剧的蹁月亮门,嘴上在唱:“昨日里趟风冒雪来呀到塞北。”

    再一转身,扇子抖开,摇扇出扇子功,唱道:“今日里下江南桃杏争春。”

    张文海捧道:“江南美景啊。”

    何向东收扇放手,看着观众唱道:“我是劝诸位酒色财气呐君莫沾。”

    张文海也道:“别碰啊。”

    何向东唱道:“吃喝嫖赌也莫沾身。”

    张文海捧道:“这个更别碰。”

    何向东唱道:“没事儿就把这向文社来进,听两段相声您就散散心。”

    张文海说道:“没事就常来。”

    何向东最后收尾调门再度翻了上去:“抱拳拱手尊列为。愿诸位,财源滚滚,日进斗金呐。”

    全场所有人鞠躬。

第六百六十三章 庆功宴

    天津商演发生了很多波澜,何向东这一生说了无数场相声,经历过无数场面,比这还险还难的场面都见过。

    但是最难忘的还是这一场。

    这一天发生了太多事情了。

    这一夜观众疯了,演员们也疯了,这是一个疯狂的夜晚,一个足以载入相声史册的夜晚。

    现在曲艺已经很没落了,相声也没什么人听了,就算是全免费人家也不希的来,已经是苟延残喘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向文社竟然还能做到如此,真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个让所有人都振奋的奇迹。

    那些一直等到最后的记者也终于等来了他们需要的结果,苦心人天不负,他们弄到了大新闻,真正的大新闻。

    第二天天津的新闻就炸了。

    “向文社商演打响天津相声市场。”

    “北京观众骑自行车至天津观向文社演出。”

    “向文社演员被堵在高速上近八个小时,商演开场仍未赶来。”

    “向文社班主何向东联合天津相声演员临时救场两小时。”

    “向文社天津商演连续返场二十七次,创相声史上记录。”

    “小曲《大实话》唱进观众心里。”

    “向文社天津成功商演,曲艺复兴是否就此到来?”

    ……

    那些等着没走的记者第一时间弄清楚了那晚上发生所有奇怪的事情,何向东也没瞒着他们,意外的确是发生了,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硬是稳住了全场,这是能耐,传出去也是美谈,没必要瞒着。

    所以天津媒体最先炸开来。

    只是何向东没想的是全国都炸了。

    何向东回酒店之后,倒头就睡了,一觉醒来天都黑了,今晚上还有庆功宴呢。

    何向东爬起来就感觉脑袋疼的厉害,嗓子更是像被针扎过一样,再一出声发现嗓子哑了。

    何向东苦笑一声,像他这样的艺人最宝贵的就是这副嗓子,他长这么大,从不喝酒抽烟,连吃辣都很少,都是为了保护嗓子。

    当年他倒仓的时候,方文岐为了保他的嗓子可没少费功夫,这是花了大力气的,就怕何向东这副天生宝嗓坏掉。

    而何向东也很懂事,这么多年一直保护的好好的。可惜,昨晚实在是太费嗓子,今天都哑了。

    嗓子哑了之后,就尽量要少说话,更不能大喊大叫,否则会伤着的。

    田佳妮早早就准备好了护嗓子的药了,西药也有,中药也有,胖大海泡水也有。

    反正就是喝呗,何向东喝舒坦了才去赴的宴,这一次宴会说热闹也热闹,说冷清也冷清。

    因为今晚上是庆功宴,向文社商演成功了,向文社和环天传媒两家宴请当地的接洽团队,包括剧场方,媒体方,还有当地的一些给商演便利的团体。

    看上去满满当当的,很热闹。

    但是同行们就来的很少了,甚至是比上次拜相宴会上来的还少,这次也就是苟启福还有天笑堂那两老两少来了。

    常四爷还有少马爷都没来,倒不是他们不给面子,而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这是庆功宴他们又没帮什么忙,再说好些人都不认识的,来了也没意思。

    当初拜相宴他们是愿意出席,因为这是帮着何向东站脚助威呢,给后辈晚生开门路。

    何向东心中也有感慨,这场异常成功的商演,算是把那些同行们都吓住了,他们是真怕向文社跑到天津来开分社啊,到时候会把他们的演出市场都给沾了,他们可要怎么活啊?

    何向东知道这种事情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索性也就不解释了,愿意瞎想就瞎想吧,他还懒得烦管了。

    他端着个白水杯子装模作样敬酒过来,一桌一桌,到了苟启福那桌了。

    何向东声音很哑:“启福老师,我敬您一杯,感谢您帮衬着。”

    苟启福姓苟,但没有直接称呼人家为苟老师的,这是骂人的话,用名字来称呼就好一点。

    苟启福也有些讶异:“哟,嗓子哑了?”

    何向东点点头,没有多说话。

    苟启福也客气了许多:“那您得多歇着,可不能多说话,得护着嗓子。”

    何向东冲他感激笑笑。

    乔宇就在何向东身边,他道:“何老师嗓子坏了,喝不了酒,我陪您喝一杯。”

    苟启福点点头,笑道:“乔老板,您客气。”

    两人碰了一杯,喝了下去。

    苟启福知道何向东还要去敬别人,他就抓紧说道:“您过两日也就要回北京了吧,等您回北京之后,我带着我们艺福堂的几个小家伙去贵社拜访拜访,也取取经,还请何老师不吝赐教啊。”

    何向东出道比他还早呢,他也没脸摆什么前辈的风范,态度非常诚恳客气。

    何向东笑了笑,嗓子哑了,他的音调就很低:“哎,您客气,您只管来,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互相学习。”

    苟启福举了举杯,满脸笑容:“那就这么说定了。”

    何向东笑着点点头。

    一桌一桌敬酒过去,最后一桌是天笑堂那一桌,就他们爷四个。

    何向东刚走过去,童文声老爷子就说话了,这老爷子性格豪迈:“庆功宴可得喝酒啊,你可不能拿白水糊弄我们。”

    何向东一怔。

    郭文强老爷子劝道:“行了,你别听他的,他就跟你瞎逗。不喝酒是好事,护嗓子,刘宝全一辈子都没喝过酒呢。”

    何向东笑了:“还是郭老爷子明事理。”

    对面四人同时一愣,郭文强讶异道:“你嗓子哑了?”

    何向东点点头。

    郭文强道:“嗓子哑了就少说话,多吃点水果,赶明儿啊,你要是不着急走,我给您熬壶凉茶,那护嗓子,外头都没得卖的。”

    何向东赶紧道谢:“哎,谢谢您嘞,太麻烦您了。”

    郭文强摆摆手:“不叫事,这都不叫事。明儿我叫生意给你送过去,你就踏实着吧。”

    何向东连忙道:“别别别,别麻烦生意了,我自己过去取就好了,可不好再麻烦你们送过来了,这就不像话了。”

    蔡生意道:“没事没事,这不叫事,你在台上捧我呢,就当我感谢你的。”

    何向东客气道:“那是你帮我,我得谢你。”

    此时,童文声却冷哼一声,看着何向东语气严肃道:“你一声不吭就把我们演员弄到你的场子上,这不像话吧?”

第六百六十四章 老人的心思

    何向东一愣,不明白这老爷子怎么突然就发飙了,他也只当是童文声老爷子爱逗着玩,也没往心里去。

    何向东端着杯子,笑了一下,嗓子难受,他话就说的很慢:“我这不是给您认错来了嘛,要不您把我吊起来打一顿好了,我保准不还手。”

    童文声显然没有就这样揭过去的意思,就道:“嗬,那你找根绳子来啊,还敢还手?反了你了。”

    何向东还在乐,道:“您下手可得轻点,我这身子骨可单薄。”

    童文声差点没给气的笑出来,就何向东这180斤的大胖子居然还有脸说自己身子骨单薄,太臭不要脸了。

    何向东也是大笑,他倒是全程欢乐。

    童文声脸一板,道:“你少来这套,你把我们演员到你台上,你还没给我们一个解释呢。”

    何向东终于收敛了笑意,说一次两次可以当成是逗着玩,可是这老是说这话,那就是认真了。

    可是何向东心里头也很奇怪,按理说不应该啊,解释?什么解释?向文社发生的状况他们现在也都知道了,这是帮忙救场啊。

    按理说,何向东是欠了人家人情了,可他也在那么多观众还有媒体面前好好捧了蔡生意和苏生德了,这也算是还了人情了。

    尤其是苏生德,后面向文社演员们都来了,他都还把苏生德叫了上去,要知道这种商演资源可都是很宝贵的,向文社里面都还有多少人等着被捧呢。

    再说何向东跟他们天笑堂的人相处的也挺好的,刚刚郭文强老爷子还说熬凉茶给他治嗓子呢。

    怎么回事啊?

    这怎么还兴师问罪了?

    不应该啊。

    何向东扭头看看一边站着的郭文强,郭文强躲开何向东的眼睛,看向了别处,看样子他完全不想搭这茬。

    何向东再看蔡生意和苏生德,这哥俩也是一脸纳闷,看着童文声的眼神有些发愣。

    何向东摸摸鼻子,稍一思忖,说道:“老爷子,前面我们向文社发生了点状况,演员一时没有赶回来。生意还有生德两位都很仗义,帮衬我救了一下场子。事情紧急没有问过您意见,是我的错,还请您多谅解。”

    按说何向东都这么说了,这篇也就翻过去了。

    谁知童文声还是不依不饶:“你还没说呢,咱们这事儿要怎么解决?”

    这下子就连蔡生意和苏生德都觉得童文声有点过分了,蔡生意拉拉童文声的衣角,小声说道:“师父,您干嘛呢。”

    童文声对蔡生意没好气道:“没你的事儿,一边玩去。”

    蔡生意说不出话来了。

    苏生德也不敢劝。

    再看郭文强,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就假装没听到。

    何向东把手中的杯子放下,心中疑惑不减,就对童文声说道:“老爷子,要不您给个章程?”

    童文声道:“你把我们的人到舞台上了,还让这么多观众瞧见了,再有那么多媒体一报道,你让观众怎么想,他们是认为这俩不成器的小子是你们向文社的人,还是我们天笑堂的人?”

    何向东毕竟是久经江湖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哪里还不明白啊,这两位老爷子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何向东笑了一声,认栽道:“这都误会了,那我们也没辙了,那实在不行的话,不然就让生意和生德去我们向文社算了,不然再回去,等会儿大家还误会你们天笑堂抢我们向文社的演员呢。”

    童文声嘴角终于露出隐秘的笑意了,他道:“哼,我们天笑堂才不需要蹭你们向文社的名声呢,这俩不成器的小子我们早不想带了,你要拿就拿去。”

    苏生德和蔡生意两人都懵了,什么鬼啊?

    童文声老爷子很洒脱,一大杯白酒入肚,说道:“酒足饭饱,走了,来日再会。”

    说完,扭头就走。

    郭文强老爷子也端起酒来,灌了一大杯之后,也说:“告辞了。”

    何向东也拿白水饮了一杯。

    蔡生意和苏生德都傻了。

    这什么玩意儿啊?

    不是好好来参加庆功宴吗?怎么来这一出,而且他们师父怎么甩脸就走了啊?

    蔡生意满脸尴尬,对何向东道:“对不住啊,何老师,我也不知道我们老爷子怎么突然就这样了,您多见谅啊。”

    苏生德也道:“是啊,您别见怪,他们可能就是跟您逗着玩吧?”

    何向东点点头:“没事,去瞧瞧你们师父,你们若是真要来向文社呢,等你们这边事情处理好了,直接去北京找我就好了。”

    苏生德摆摆手:“别别,老爷子开玩笑呢,您别当真。”

    何向东挥了挥手:“行了,去瞧瞧你们师父吧,外面路黑还天寒地冻的,可别摔着。”

    两人应了一声就匆匆就出去了。

    何向东摇摇头,苦笑一声,这两老爷子……

    蔡生意和苏生德毕竟是年轻小伙子,俩老头刚出酒店大门,他们就追上了。

    两人上前,默默跟在后头。

    蔡生意没忍住,有些埋怨道:“师父,您说您干什么呢,人家那是帮衬我们,您怎么还怪上人家了,这不好吧?”

    童文声没说话。

    郭文强叹了一口气,身子也佝偻了一些,他道:“年前啊,你们去趟向文社,把事情弄一下,年后就去那边说相声吧。”

    “啊?”蔡生意吓了一跳。

    苏生德反倒是冷静了下来,若有所思。

    蔡生意急了:“别呀,我们就上去帮了个场,您就不要我们了啊,别呀。”

    童文声长叹一声,说道:“生意啊。”

    蔡生意应道:“师父。”

    童文声道:“好孩子,来。”

    蔡生意上前搀着师父。

    童文声道:“不是师父不要你啊,而是我们天笑堂的庙太小了。你和生德都是好孩子,相声说的也好,人性也好,只是没机会啊。你看我们在我们天笑堂说相声连饭钱都挣不出来,埋没了你们啊。都是大小伙子的,到现在连对象都不敢找,可怜的哟。”

    这回蔡生意也低下了头,眼眶通红,不说话了。

    童文声继续道:“向文社呢,是现在最火的班子,他们人少资源多,你们进去呢,也有很好的发展。他们班主何向东我们也见过,是个有本事的人,而且人品也好,很仗义,有天津这档子事情打底,你们过去,他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嗬,现在向文社可是个香饽饽呢,不知道多少人争着抢着进去呢,我就不求他,也拉不下这脸,就怼他怎么了。哼,我还就把话头给他拿住了,就让他不得不用我的人。别人得自己求着进去,我的人他得请着进。”

    “挨骂就挨骂吧,我们年纪大了,不怕被他骂,你们好也就是了。不过那小子肯定是看穿我们心思了,不然他最后也不会来上那一杯,看破不说破,顾了我们面子,这人仁义啊。”

    郭文强摇摇头,叹了一声,对两人说:“知道你们舍不得天笑堂,我们也舍不得,可天笑堂确实太不景气了,就我们爷四个,也没人来听相声,可不能耽误你们咯。”

    “反正都是说相声,在哪儿不能说啊,更何况向文社还是个说相声的好地儿,去吧。不用担心我们,忙忙活活一辈子了,现在上台都嫌累了,你们也该让我们歇歇了。”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天下无人不识何向东

    新闻有三个要素,时效性、新奇性和重要性。

    新闻的新是有两层含义的,一个是新鲜,也就是时效性,老调重弹的东西再翻出来说就没意思了,不够新鲜了,当然老树发新芽的情况例外。

    还有一个就是新奇,狗咬人不新鲜,人咬狗才稀奇,这种新闻才有价值,观众也会喜欢看。

    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说的通俗一点的,就是要迎合大众的观看兴趣,并且要能引起热议。

    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所以娱乐圈总有大事情发生,什么出轨、打人、离婚、恋爱、结婚等消息层出不穷,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消息才会被人关注。

    新近走红的向文社一直是新闻的宠儿,它身上的新闻点一直都很多,从最初火爆京城,再到后面的连番骂战,再其后的成功商演……

    林林总总,媒体们都喜欢报道,谁让他们戏多呢。

    尤其是这一次的天津商演,这里面的新闻点太多太多了,每一个新闻点稍微运作一下都能成为热议话题,更何况这么多还都凑到了一起。

    所以新闻直接爆了。

    在传统艺术日暮西山的大背景下,向文社还能做到如此,他们这场演出的效果还有火爆程度完全不输任何天王巨星,甚至犹有过之,这实在是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所以太值得报道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何向东和蔡国强刘卫东的那番骂战,也让好多人对向文社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甚至怀疑他们这种民间小剧场的存在是否真的对相声有利。

    那时候,意见是分成两派的。

    好了,现在不用纠结了,向文社用绝对的能力证明了他们这条路的正确性,这才是复兴相声的最正确道路。

    新闻最先是在天津开始爆起来的,当初何向东要来天津做商演,倒是没有几家媒体报道,因为没有什么报道价值,环天传媒财力有限,就只能请动几家而已。

    可是这次的商演太富有传奇色彩了,一直留着不肯走的那些记者弄到了一手资料,然后当天天津的新闻界就炸了。

    于是乎,所有媒体都在跟风报道。

    天津地界上纸媒无一例外,是无一例外全都报道了这件事情,甚至绝大部分都是用了头版头条。

    电视台广播台那边更是一边播放向文社的相声,一边在宣传这件事情,还有些时事评论节目,这两天讨论的话题都是这个。

    就连许多杂志都把这件事情放了上去,评论性文章,屡见报端。

    等到起身回北京的时候,天津已经炸窝了,无数记者都抢着要去采访何向东,结果何向东拍拍屁股回去了。

    记者们没有一个气馁的,为了能采访到好新闻,他们的韧性可太强大了。他们直接买了张车票,就在何向东屁股后头赶奔北京去采访。

    新闻的传播是非常快速和可怕的,尤其是北京和天津隔着这么近,何向东刚回到北京,屁股还没坐热呢。

    北京的新闻圈也炸了,北京炸的比天津厉害多了,毕竟北京才是他的大本营啊。

    何向东只来得及睡一觉,第二天才发现他们向文社门口堵着好几百记者,长枪短炮的,太吓人了。

    何向东还以为他们是来砸场子的呢,当时还给吓了一跳。

    他的经纪人也过来跟他说,这两天已经接到十几个节目邀请他们向文社去做节目的了,看这样子接下去受邀的数量还会攀升。

    而且好几家电视台抛出来了橄榄枝,希望能跟向文社合作做新节目,经纪人有些吃不准何向东的想法,所以来请教一下。

    何向东看着这黑压压的媒体,他笑了,他知道这才刚开始。

    ……

    这天,何向东的嗓子已经好了许多了,郭文强老爷子的凉茶还是很管用的,是蔡生意给他送来的,何向东也正式邀请他们来向文社说相声,正好现在要开分社,缺人。

    蔡生意也答应了,说是把天津这边的事情料理完了就和他师兄去北京投奔何向东,何向东也挺开心的,向文社又揽入两个不错的演员,关键这两人人品很好。

    何向东现在的嗓子说说话可以,上台暂时还不行,还得稍微修养一下,不过正好他能应付一下来采访的媒体。

    只是让何向东没想到的是,来的媒体太多了,他差点没把嗓子又给说废了,最后没辙了,就只能是把大家都聚到了一起,来提问,他来回答,省的一遍遍说。

    好不容易把这波都弄走了,何向东以为能歇一阵,谁知道接下去的好长一段时间,记者络绎不绝。

    最开始都是采访天津商演事情,后来发现这冷饭已经炒了太多次了,他们转而开始采访何向东了,包括他学艺作艺,对曲艺未来的看法之类的,反正何向东现在都红的不行了,采访什么都有人看。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何向东真的很红。

    那些关心向文社的前辈们知道这消息后大为振奋,直呼相声的大时代终于要来临了。

    先前还有不少相声前辈还很担心民间相声这条道路到底能不能行的通,会不会毁掉相声的根基,现在他们终于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那些犹豫不决是否要投身民间相声界的家伙,这回都坚定住了,不再摇摆了,决定扎进来了。

    而蔡国强和刘卫东则脸色阴沉了许多天,这相声界的格局终究是要被何向东给破了,从此不再是体制的天下了,民间相声界马上就要崛起了……

    向文社在天津演出的相声也非常精彩,伴随着现代媒体,广播、电视、盗版盘迅速销往全国。

    是的,这年头还是vcd的时代,盗版盘可是这年头老百姓家里的最常见的东西,不过盗版盘一般是刻电影、歌曲的比较多,当然现在还有向文社的相声。

    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自身的本事不行,那么再怎么炒作也只是无源之水罢了,那是泡沫化的炒作,很快就会破的。

    可何向东是有真本事的,他缺的只是机会,借着这次天津商演的东风,何向东的相声迅速传遍中国,红遍中国。

    一时间,天下无人不识何向东。

第六百六十六章 梦想和现实

    天津有一家颇有规模的服装贸易公司,这家公司成立十来年了,最初是老板摆地摊卖服装的,后来才慢慢做大的,也有今天的规模。

    大老板今年快六十了,虽然还担任着董事长的职务,但其实很少管事了,他把担子交给了自己儿子了,现在一个星期也就过来几趟看看而已。

    今天一早,大老板坐着自己的专车来到了公司大楼下面,大老板拄着拐杖走了出来,大老板其实身体还不错的,但就是喜欢拄拐,说是这样有气派,谁劝也不听。

    大老板拄着拐杖一步步慢慢晃到了前台,前台小姐立马鞠躬问好:“董事长好。”

    大老板点点头,问道:“公司这两天有什么新鲜事吗?”

    前台小姐知道大老板就喜欢跟他们这些小员工聊天,她当即也就笑着说道:“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

    大老板很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态,只见他摇了摇头,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年纪轻轻的一点创造力都没有,搞不出新花样。”

    前台小姐也就是笑笑,没有答话。

    大老板也没心思多聊,本来是就打算直接上楼去的,刚刚转身的时候就瞧见前台小姐摊在桌子上的报纸,他乐了,打趣道:“哟,你还看报呢?”

    前台小姐笑的有点羞涩,因为她平时根本不看报,也不爱看书,她这里就没有带着文字的东西的,她道:“不是,就看看最近的大新闻。”

    大老板问道:“什么新闻啊,我怎么不知道啊?”

    前台小姐道:“就向文社来天津商演的事情,那太一波三折了,我都好悔没去看现场,也怪他们票价要太高了,工资负担不起啊。”

    说完,前台小姐隐晦地看了大老板一眼,她可是已经暗示自己工资过低了。

    可惜,大老板完全不吃她这套,大老板直接问道:“什么向文社啊?我怎么没听说过。”

    前台小姐有些气馁,便道:“就是那个现在很红的说相声的社团啊,他们班主叫何向东,他的相声说的很好诶,董事长,您有空可以听听诶。”

    说完之后,前台小姐却发现她的大老板脸色都变了。

    大老板声音都有些颤抖,看着前台小姐问道:“你说那人叫什么?”

    前台小姐有些纳闷,但还是说道:“他叫何向东。”

    大老板语气急促道:“把报纸给我。”

    前台小姐吓了一跳,赶紧把报纸递了过去。

    大老板接过报纸,看着上面的人物照片,尽管已经二十年没见了,他还是在照片上依稀辨认出了当年那个孩子的模样。

    一时间无数画面涌上心头,从最初做局请来方文岐坐镇,再到后来盘活连城曲艺俱乐部,两个大角儿养活了班子里面所有人。

    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有被人砸场过,也有被人举报过,也有后来遇事散伙,一直到后来剧场彻底经营不下去。

    现在他的生意做得比当初大了多了,身家也很丰厚,可是他最开心最难忘的还是那段时光,可惜时过境迁,当年那些人他却连联系都没有了。

    林正军心头万千感慨,老眼早已泪目。

    其实在何向东和方文岐离开天津之后,他们也请了别的说相声的来了,也约定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连城曲艺俱乐部撑下去,因为他们坚信这爷俩是会回来的。

    可惜后来,园子里的生意实在是太差了,大家伙儿连饭都没有了,演员也跑了不少,林正军被逼无奈只能关张,白凤山和杨三却一定死也要坚持,后来几人大吵一架,就散了伙了,连城最终也还是不得不关张了。

    林正军老眼含泪,看着照片上的何向东,颤抖着声音说道:“小东子啊,你是回来了,你可终于回来了,可是连城却没有了,没有了。是我先跑了,我先跑了,我先跑了啊……”

    说罢之后,一把年纪的林正军嚎啕大哭起来。

    他哭的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屈服了冰冷残酷的现实,他做的是对的,可也是错的。

    ……

    天津,另一处老小区屋子里面。

    一个年轻的女人急匆匆跑了进来,手上拿着报纸,满脸兴高采烈问道:“爸爸爸,你快来看。”

    “菲菲,都是当妈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毛躁呢。”

    那年轻女人却一点不管,继续兴奋道:“不是,爸,您快看您快看,报纸上说的这个何向东是不是我小时候的那个玩伴东子哥哥啊?”

    “谁?”

    “何向东。”

    黄华一把把报纸抓到手里,看见翻看,头皮都发麻了,脸上的鸡皮疙瘩也都起来了,连黄华现在都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

    黄华把报纸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看了好多遍,连女儿叫他都没有听见,这报纸上面既有这次天津商演的报道,也有向文社发展史的内容。

    看罢之后,黄华苦笑,长叹好几声。

    “爸……”黄菲菲有些担心地叫了一声。

    黄华摇摇头,没有理黄菲菲,转身就回了卧室,步伐非常沉重。黄菲菲也不敢跟进去,就在门口等着。

    黄华在衣柜里面把一件黑色大褂拿了出来,伸出手把大褂抖了开了,又熟练地把大褂叠了起来。

    一遍又一遍。

    一铺三叠,对襟磨缝,一点点细细整理,孔雀里,马蹄袖也都显露了出来,叠完之后如同一块方砖,非常整齐。

    直到累了之后,黄华才坐了下来,神色颓然,往事在眼前浮现,当年他一心为了自己相声梦,抛家舍业,整个家里全靠着他老婆养活着,日子过的很困难,他也一度是别人眼里的笑话。

    跟方文岐搭档之后,他也才能赚到一口饭吃,后来女儿要上学了,可是他却连学费都拿不出来,直到那时,现实才击倒了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