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声大师-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苟启福对面的是跟他年龄相仿的男人,只是这人长得油头粉面的,看起来圆滑了许多,这人叫周国庆,是天津芳兰剧场的经理。
苟启福给周国庆沏着茶,周国庆肥肥的脸上满是笑容,对苟启福说道:“哎,姐夫,那向文社来天津商演的事情你知道吧?”
苟启福没抬头,依旧专心沏茶,嘴上回道:“嗯,听说了,怎么,你也知道这事儿了?”
周国庆笑道:“当然啦,他们就是选的我们剧场演出。”
“哦。”苟启福应了一声,把茶水送到周国庆面前,说了声,“喝茶。”
周国庆用手轻扣桌子两下,表示感谢,嘴上却很迫不及待,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哎,姐夫,这北京说相声的可跑到咱们天津来踢场了,你就这样看着啊?”
苟启福把自己桌上那杯茶水拉到身边一点,语气平淡说道:“什么踢场不踢场的,自古以来,说相声的得在天津打出名气了,才能算是立腕了,这人啊,是来天津扬名来了。”
周国庆还在挑事儿:“我可听说他们在北京城都红的不行了,那票房门口都是人挤人的,好多人拿着钱都买不着票呢,北京的黄牛也有一大半在人家那里扎堆呢,而且我还听说了,人家在北京都已经办了四次商演了,挣了好几百万呢。”
苟启福微微颔首,周国庆说的这些东西他都清楚。天津自古就是京畿重地,跟北京城离的很近,再说大家都是相声行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最近风头正盛的向文社还有何向东啊。
现在何向东还有向文社的相声就有好些在天津广播台播放了,很多天津观众都听到人家的相声了。
只不过向文社目前还是火在北京,在天津的影响力还是差了许多的,毕竟北京是大本营,何向东跟北京电视台、广播台都有合作,这种宣传是覆盖性持续性的。
天津又没人帮他宣传,就是广播台偶尔会放一点何向东的相声,所以在北京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何向东,在天津就差了许多了,连京畿重地都是如此,就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出了京津一带,何向东就比路人强的有限了,毕竟这不是后世的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另外就是何向东走红的时间太短了,到现在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呢。
周国庆坏笑道:“姐夫,你说我要不要在他们商演上使点手脚?”
苟启福都要无语了,斜着眼睛看周国庆,没好气道:“我说你是不是不挑事儿就浑身不自在啊?他们向文社红了,这对相声界来说是件好事,他们能带动更多人听相声,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件好事,我们也能活的更滋润,中国那么大,他向文社一家又没法抢占所有市场。”
周国庆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姐夫你真豁达,我可听说北京说相声的那帮人可跟何向东打的不可开交啊。”
苟启福摇摇头:“那没办法,何向东憋着弄死他们,人家也想要弄死向文社,这能不打起来吗?”
苟启福又叹了一声:“不过啊,何向东这个人是有点独的,而且性子也硬,现在看起来还挺膨胀的。”
周国庆疑惑道:“膨胀?怎么说?”
苟启福道:“他来天津办商演,也没见他跟谁打过招呼,这还不膨胀啊?”
周国庆哈哈大笑:“你还装大方,现在露馅了吧?”
苟启福摇摇头,没有说话。
拜访当地同行这种规矩在旧社会时期是很普遍的,那时候每个地方的人都很独,都是比较排外的,你外地人要过来做买卖,得拜会当地同行,得到他们认可了,你才能在这里做生意,不然人家轻则不理你,重则就要捣乱了。
以前跑水走码头的人士管这种方式叫做拜码头,而江湖艺人管这种事情叫做拜相,行客拜坐客,外地同行来此拜会本地同行,当然在本地的同行不一定是本地人,但只要他来的早,你还是要拜会人家的。
按照老规矩来说,你只要上门来拜会了,一般情况下本地艺人都是会同意的,而且还会告诉你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的性格习惯,好叫你在卖艺的时候能多挣些钱。
就算有什么意外情况,人家不想让你在这里卖艺,也会给你一点盘缠,让你到外地去的,这都是旧社会时期的老规矩了,到现在就淡了许多了。
现在的拜相只是让人挑不出理儿来,不拜相也没关系,谁还能硬拦着你,不让你演出啊?
“师父,有您一封请帖。”外面进来一个小年轻。
苟启福接过打开一看,乐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蔡生意
何向东从酒店出来的时候,眉头锁的很是厉害,他遵照老礼儿给天津同行们都下了帖子,也在当地的一家大酒楼里面,摆了十几桌了,可是却应者寥寥啊。
那些人不是推脱自己有事情,无法赴宴,就是随便派出两个徒弟过来吃顿饭就得了,天津民间相声班子也就两家来人了,一家是艺福班,一家是天笑堂。
艺福班是班主亲自来的,何向东和艺福班的班主苟启福也畅聊了一番,何向东对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苟启福也跟他说了许多天津的风土人情,还有做演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这才是正常艺人的交往,何向东也对苟启福表示了感谢,还邀请了他到时候一定出席向文社在天津的商演,苟启福也满口答应了。
天笑堂是全军出动的,这班子跟当初向文社初建时期是一样的,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两个老前辈退休之后闲不住,就跟小年轻一起办班子说相声了。
马家,常家也来人了,少马爷有事没能来,不过他说了会去看向文社商演的,马三爷则去年就去世了,患了病,没能治好。
常家是常四爷亲自出席的,见着了何向东常四爷不免大加夸赞了一番,何向东还是九岁的时候他就见过,还一起同台演出过。
后来在牡丹奖评选上,常四爷还帮何向东说过话,再后来何向东遁入民间之后,常四爷也以为这小子要完了,谁知道这小子现在居然红成了这个样子,还真是世事难料。
总而言之,拜相有好有坏吧,有不少同行很警惕何向东,生怕他会在天津驻扎不走了,到时候就会把他们的相声市场都抢走了,让他们没饭吃。
也有那些看的明白的人,就像常四爷还特地问何向东要不要把向文社的分社开到天津来,这里观众基础好,相声演员也多,比较适合开分社。
这就是差距了,小门小户总担心自己手上这点客源会被大鳄剥夺干净,其实市场是需要做大的,与其老是担心这里碗里的这三瓜俩枣,还不如齐心协力把盘子做大呢,生意可以小,但志向得大嘛。
何向东这边也把范文泉请来了,范文泉是作为何向东的师门长辈出席的,而且田佳妮和乔宇夫妇也都来了,向文社行政团队和环天传媒老板们也都来了,这阵容算是豪华了。
酒席结束之后,范文泉还有环天传媒那些人都回去休息了,何向东和田佳妮走了出来,他们身边还有一个新朋友,这人叫蔡生意,是天笑堂的演员,吃完饭他就跟着何向东出来了。
这人倒是蛮有意思的,他非常喜欢何向东的相声,天津广播电台只要播何向东的相声,他就肯定会听,而且前些日子他还特地跑到北京的四方茶馆里去听了向文社一场相声,用后世的话说这蔡生意是何向东的小迷弟。
天笑堂拢共也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这回倾巢而动了。两位老爷子喝多了一点,蔡生意的搭档送他们回去了,蔡生意在陪着何向东和田佳妮。
蔡生意瘦瘦高高的,脸上的肉却很多,笑起来很有亲和力,他对何向东道:“何老师,您看现在也不算晚,不如我带你们去看看天津的夜景吧?”
何向东和田佳妮对视一眼,又看着蔡生意说道:“好啊,我们确实有个地方想去。”
蔡生意疑惑道:“哦?哪儿啊?”
何向东笑道:“一家酒楼。”
蔡生意脱口就是一句:“啊?您没吃饱啊?”
何向东大笑道:“哈哈,走,带你去吃下一顿去。”
……
歌江楼是一座有十层楼的豪华酒楼,装饰豪华,跟八年前何向东看见的一模一样。
站在歌江楼前,看着酒店豪华大门,何向东眯着眼睛,目光萧瑟悠远,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的画面。
田佳妮看着自己丈夫的模样,心中发疼,悄悄靠近了两步,把自己的脑袋依偎在何向东身上。
蔡生意看着这两口子突然在大街上秀起恩爱来了,他是一肚子不解啊,不是说去吃夜宵吗?怎么都愣在门口了?
但是看着这两人好像非常感慨的样子,他就明智地闭上了嘴巴,就静静看着他们。
这一刻,何向东的内心是很感慨的,以前的连城曲艺俱乐部的地址就在现在的歌江楼的大门附近,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何向东还是能很清楚记得当年那个小小俱乐部里面的每一寸环境。
物是人非啊,何向东从上台开始就成角儿了,俱乐部里面大大小小几十口子人都是指着他这个孩子吃饭的,那时候的时光是真的很难忘,也很开心,生活无忧无虑的,何向东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了。
第二次再过来的时候已经是96年了,连城曲艺俱乐部已经变成酒楼了,而那时的何向东已经不再是角儿了,他已经落魄到只能勉力维持温饱的地步了。
仿佛曾经所有的荣光都随着连城曲艺俱乐部被拆迁而都被掩埋了,八年过去了,在这八年时间里,何向东再没来过这里一步,他总觉着自己没脸来,毕竟混的还不如他九岁时候的模样。
现在他又站在了这里,这一次他挺直了腰杆,他觉得他已经能向当初的自己做个交代了,纵使行业没落如斯,可他还是把向文社做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这难道还不够他骄傲的么。
何向东深出一口浊气,心头郁闷尽去,整个人明朗了许多。田佳妮看看何向东的样子,心中大石也落了下来,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蔡生意在时候也说话了:“诶,咱们是在哪儿吃宵夜啊,去这酒店吗?还是去别的地儿啊,我倒是知道这旁边有家烧烤蛮不错的,要不咱去试试?”
何向东笑了,转过身问蔡生意:“你是天津人?”
蔡生意回道:“对啊,土生土长的天津人。”
何向东又道:“那我考考你,这歌江楼是后来建的,你知道这地界以前是干嘛的吗?”
蔡生意笑了:“嗨,你要是问别的地方我还真不知道,但这里啊我还是知道,这里以前有一个相声班子呢,叫叫什么曲艺俱乐部来着,名字我给忘了,不过这里有说相声的,那时候在天津可特别红火呢。“
何向东笑道:“嚯,你还真知道啊?”
蔡生意得意道:“那是啊,那时候这里还有一个小孩子说相声呢,说的可好了。那孩子跟我一边大吧。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屁事不懂的小学生呢,结果人家就有那么多观众上杆子抢着去听他的相声了。”
何向东低头笑了一声。
田佳妮也在笑。
蔡生意还凑过去神秘兮兮说道:“我小时候就跟家里大人来听过他好几回相声,也是打那时候起我才对相声上瘾的,后来也才入了相声这行当的。”
何向东打趣道:“所以你还得感谢这孩子呢。”
蔡生意道:“那是啊,那小孩就是我小时候的偶像。不过话说过来,那小孩的天赋真的是太好了,我就算是用现在的目光来看,都不得不说一声那小子的相声说的是真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不过他后来就离开了天津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还说不说相声了。如果能坚持下来,或许他会是个人物吧。”
第六百三十八章 见了鬼了
拜相结束之后,何向东一行人也就回了北京了,只把向文社的一个副总,还有环天传媒一行人留了下来。
商演的时间敲定在2005年1月1日,元旦商演,地点是芳兰剧院,这个剧场有两千个座位,跟北展差不多。
拿到审批之后,环天传媒的宣传也开始了,宣传分成两方面,重点当然是天津本地了,毕竟是在这里做的商演。
广播台还有电视台也都开始播放一些何向东的相声了,报纸媒体的舆论宣传也都开始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另外一个宣传重点就是北京了,毕竟北京才是大本营,那里的观众比较多,而且北京和天津离的也不远,那些铁杆粉丝是会跨城去捧场的。
这种宣传方式,环天传媒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何向东也不需要多操心,把这些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就好了。
何向东最近除了演出方面的事情,他还在找剧场,他打算明年在北京开一个向文社的分社,跟四方茶馆一样,两三百人的小剧场就行。
进入何向东法眼的有好几家,目前还在挑选,但是摆在何向东面前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手不够,现在这些演员也就只够管四方茶馆这一家,空不出人手去别的地方啊。
招演员是何向东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向文社走红了之后,倒是也有好些艺人找上门来,说是要在一起搭班演出的,但这些人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让他们做做慰问演出还行,说卖钱的东西就不行了,卖不了钱啊。
那些人还挺不服气的,何向东有些时候也就让他们上场试一试,结果上台还没几分钟就被观众轰下台了,这些人连话都不敢多说,遮着个羞脸就逃走了。
人才难得啊,民间说相声的太少了,而那些在体制内的人长期脱离市场,说不了卖钱的玩意儿,头痛啊。
“去哪儿找能说相声的呢?”何向东站在家门口看着夜空思索着,其实最好的还是他自己培养出来的,现在的陈军就已经很有几分模样了,老二老三也很不错,可是自己培养太费时间,建分社已经迫在眉睫了。
“诶?那人就不错啊。”何向东嘴角露出笑容,眼前浮现出了一个庞大的身影。
……
京道茶馆是一家老茶馆了,生意做得也不错,来的都是老客户,这里的价格很亲民,老头们都喜欢上这儿来泡茶馆。
茶馆是有茶馆文化的,也有熟座儿之说,有些退了休的大爷在这里是有熟座的,人家茶馆也会给他们把专属座位留出来。
这里面好多人天刚亮就起床了,爱玩鸟的提着鸟笼子就来了,爱养蛐蛐的拿着油葫芦也来了,这里面好多人连牙膏牙刷都放在这里的,到了茶馆再刷牙洗脸的。
然后吩咐伙计沏上一壶茶,弄点早点,吃了之后,一群老头儿就开始山南海北胡吹海侃了,玩鸟的玩鸟,聊蛐蛐的聊蛐蛐,反正都有。
京道茶馆这里在周末也是有相声演出的,两块钱一张门票,反正两块钱也不贵,就两张油饼的钱,来喝茶的大爷们都会顺带听一场相声的。
今天周六早上,京道茶馆来了一个生客,是一个年轻人,长得胖胖乎乎的,到了之后就要一个高沫,还有几个小点心。
伙计也不以为许,高沫就是茶叶沫子,有些人就好这一口,弄一个大茶壶沏一壶高沫,但是只能沏一次,就不能再续水了,不然就没味儿了。如果还往里面加水的,那就是图省钱,买的便宜茶叶呢。
不过看这个年轻人这模样倒也不像是缺钱的人,人家手上还拿着最新的诺基亚呢,而且看这人面相有些眼熟,就是想不起来了在哪儿见过了。
伙计摇摇头,没去多想,心里认为可能是这人什么时候来过茶馆吧,自己印象不深了,他也就给人家把茶水点心拿过去了,没有多说什么。
这人自然就是何向东了,何向东喝着茶水,也跟旁边这些老爷子随口聊上两句,气氛倒是蛮愉悦的。
向文社是一天开两厢,下午一场晚上一场,这里的话就只有周末开演,是上午下午两场,晚上这里是没人喝茶的,所以他们也就不演了。
两块钱一张票,何向东四处看看,这里也就做了十来个人,这一场说下来还不到三十块,唉……
九点整,相声演出开始了,也没人报幕,演员自己上来就是了,茶馆伙计这会儿也不忙,也弄了一个小凳子坐着看相声。
何向东把目光看向台上,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舞台,就是大堂前面的那一块空地,演员们都是从后厨那边上来的。
出场的是一胖一瘦,胖的是真胖,跟一座山似得,走路都晃晃悠悠的,这人绝对是相声界重量级演员。瘦的那小子精瘦精瘦的,长得跟猴子似得。
何向东拿眼一瞧,就乐了,俩都见过,一个是管洪,另外一个人就是当年跟在管洪屁股后头的那个愣头青。
四年前向文社搬家的时候,何向东还跟管洪他们比了一场,他们也看上了四方茶馆这块宝地了,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了,这几个毛头小子可不是何向东的对手。
不过那次过后,何向东对捧哏的那个胖子印象很深,他当初还想着把这胖子弄来给自己做量活儿的。可惜,那几个小家伙初出茅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自以为出来说相声很快就能成名立腕挣大钱,当时就给拒绝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何向东也跟薛果确定是一场买卖了,自然也不用这胖子了,但是现在向文社缺人,何向东就想起这人来了,这可是个好量活儿啊。
何向东饶有兴趣看着台上两人。
台上两人也开始说话了,瘦瘦的愣头青扫了观众一眼,说道:“人来的不少哇,这刨去空座都坐满了。”
说罢之后,迟迟不见管洪接话,愣头青扭头一看,发现管洪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瞧着一处,他也转头看去,只是一眼,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他也见了鬼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鬼见李逵
尴尬啊,没见过这么尴尬的,管洪脸都臊红了,话都说不出来了。那瘦瘦的愣头青也是如此,脸红的跟猴子屁股似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何向东只是脸上带着笑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
刚刚愣头青说的那个迎门包袱是何向东的,何向东基本上每场演出都会说这个包袱的,这都已经变成是他个人专属的了,都打上他的个人标签了。
自从何向东走红之后,他们也经常听他的相声,也想起来这人就是他们当年在四方茶馆里面比试的那个对手了。
当年一别之后,谁能想到这人现在居然会红成这个样子,真是世事难料啊。愣头青他们也挺兴奋的,说何向东是目前最当红的相声演员也不为过。
而他们当年还跟何向东干过仗,这说出去多有面子啊。他们倒是一点都不妒忌何向东,因为完全妒忌不上啊,这都不是一层面上的,何向东一场商演票房过百万的,他们说一场相声到自己手上才几块钱,这能比吗?
既然完全没有可比性,妒忌也就不存在了,妒忌只发生在差距不大的双方身上,像他们这样的云泥之别,没有妒忌,只有崇拜。
何向东跟他们一样都是民间艺人出身,人家现在取得了这么大成绩,这岂不说他们未来也有可能如此,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所以在他们说相声的时候,愣头青就非常喜欢用一些何向东的包袱,也会拿何向东抓哏砸挂,乐在其中,今天一开场他们也是一样,愣头青随手就抓了一个何向东的迎门包袱,本来是他们是打算用这个包袱逗闷子的。
结果好家伙,人家正主儿就坐在下面。
这就好尴尬了。
李鬼撞见李逵了,完了完了,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何向东的突然到访啊。
相声演员拿人找包袱砸挂,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说谁都可以。这个对象必定得是同行,不能是外人,尤其不能是观众。
因为怕惹人家不高兴,你说拿人找包袱,有些人是开不起这个玩笑的,这就容易引起纠纷了,所以行规就出来了。
但是同行就没关系了,不是说你拿人家开玩笑人家就一点不介意,只是你没有资格去介意罢了,你吃的就是这碗饭,你应的就是这个差事,你挣得就是这份钱,所以你就得遭这个罪,这是职业要求,跟工地扛活晒太阳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里面也有细分,就是找包袱的对象一般是自己认识的亲近的人,见都没见过,聊都没聊过的,你突然拿人家找包袱,这就有点不像话了。
所以这愣头青还有管洪尴尬就尴尬在这里了,平时何向东不在的时候,他们还是说的挺欢的,这回人来了,他们却哑火了。
那尴尬劲儿就别提了。
何向东只是嘴角噙着笑意,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也不说话。
还是胖子回过神的快,不管台下坐着的是谁,但是既然上了台,就不能让自己死在台上,要死也得去台下死去。
胖子管洪拉了愣头青一把:“你行了吧,这都别人的东西,别瞎用啊。”
愣头青都快哭了,委屈道:“我也不想用啊。”
管洪张嘴就是一句:“那还谁逼你了啊?”
愣头青看着何向东,眼泪水都快下来了:“我也不知道人家正主儿就在这儿啊,我都快吓尿了。”
管洪都接不下去了。
坐着的这些老大爷也有些疑惑,纷纷对视,脑子一下子没转过弯来。要不怎么说还是年轻人脑子快了,那坐在一边的年轻小伙计一下子就把目光注视在刚刚来的那个人身上了。
用疑惑和思索的目光看着新来这人,从来人胖乎乎脸上来回看到第四遍的时候,他才猛然惊醒。
“哎哟哦豁。”小伙计蹭的一下子就站起来了,眼珠子瞪着何向东就不放开了。
那些大爷们也纷纷责怪呢:“干什么,瞎叫什么,被开水烫着了还是怎么着了?”
小伙计压根没理他们,他看着何向东都傻了眼了,这是明星啊,哎哟呵,可了不得了,茶馆来明星了。
何向东对着台上俩人笑着喊道:“没事,大胆说吧,我们这儿还给了钱的呢,这算花钱请你说了。”
大爷们纷纷扭头看何向东,这回终于有人认出来了:“哟,这不说相声的那何向东嘛。”
“哟,您怎么在这儿呢。”
“哎哟呵,我还每晚都听您相声呢,居然没认出您来。”
何向东也是仰头在笑,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明星看过,出门也就大大方方出门了,弄什么口罩,带什么墨镜啊,到了茶馆他也就点了一壶高沫,和大家一起听相声了。
委实何向东红的时间太短了,好些人都没反应过来呢,这里就有好几位大爷爱听何向东的相声,可是何向东坐在他们身边,他们愣是没认出来。
何向东也很和煦地笑笑,对着众人说道:“哎,谢谢,谢谢您诸位,多捧了多捧了,咱们先好好听相声好吗?待会儿咱们再聊啊。”
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就算是看见明星了,他们也不会像小年轻那么激动,顶多多看两眼就是了。
茶馆伙计可是个小年轻,这年头手机还没法拍照呢,他也没照相机,不能和何向东合影留念。于是,他就赶紧去柜台那边拿了张纸,请何向东签了个名,何向东还特地问了小伙计的名字,还给他写了一句小赠言,小伙计幸福地快要晕过去了。
他对何向东的回报就是各种瓜果点心伺候,知道何向东喜欢喝高沫,他还特地包了一小包花茶的高沫送给何向东,说是他请的,何向东哈哈一笑也就道谢收下了。
台下挺欢乐的,台上那帮小子可都没怎么见过世面,台下一下子坐了这么一位大高手,他们全都紧张起来了,尤其是那瘦瘦的愣头青,因为前面用何向东包袱被抓个正着,这会儿心里都羞臊的不行了,所以他的相声说的是云里雾里的,何向东都替他心累。
第六百四十章 我要你
管洪的捧哏水平不错,而且这人经得住场面,那小愣头青已经慌了神了,可他却还是一副镇定的模样,依然捧得非常出色。
这也何向东对他的满意多加了几分,相声演员在台上会遇到无数情况,如果容易被台下影响,那这相声就没法说了。
何向东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们这个相声班子的名字,叫光逗不乐相声队,这名字是有够衰的。当初都还有六七个人呢,现在就只剩下三个了。
瞧着这三个年轻人在台上说相声,何向东心中也有感慨,现在相声这碗饭是真不好吃啊,他们也就是周末过来当个业余爱好罢了,靠这个吃饭是不行的。
不过这三个人也就只有管洪能瞧,其他两人的水平是真的不够,一看就知道是没有正经学过的,没有个明白人给他们好好规整过。
何向东把目光再度落在管洪那个庞大的身影之上,面露思索。
……
相声总算是说完了,那些大爷们也纷纷起哄说让何向东上去说一段,茶馆小伙计也是一脸期待的样子。
四方茶馆就是因为和向文社合作,所以现在生意才会这么红火的,茶馆行当这些老板们都夸邱武宇好眼光呢。
如果万一何向东把向文社分社开到这家茶馆来,那到时候……小伙计已经浮想联翩了,可是看看眼前稀稀落落坐着的几个大爷,他又叹了一口气,闹心啊。
何向东还是没有答应大爷们的请求,这是别人的场子,人家演员都在这儿呢,自己上台说相声算是怎么回事,这属于砸窑,在行内是大忌。
非得是人家来请你帮忙演出了,这叫帮场,你过去了是给人家站脚助威帮忙去了,这是可以的,也是美德。
演出结束之后,那边那三人都挺不好意思的,尤其是那愣头青,一个劲儿尴尬地笑着。
何向东看着管洪,笑了一声,说道:“这都快中午了,要不咱一起吃个饭?”
愣头青抢着道:“好呀,吃饭好呀,你想吃点啥?”
何向东笑着说:“我都行啊,就在旁边找一小馆子,随便吃点就行,卤煮啊或者炸酱面都可以。”
管洪抿抿嘴,对愣头青说道:“小高,你和方方去老季火锅排队等位子吧,我跟何老师说几句话。”
愣头青不愧是愣头青,这都好几年过去了,这小子还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他当时就说道:“说什么话啊,怎么还不能让我们知道啊?”
管洪一把就把这愣小子推开了,没好气骂道:“一边玩去。”
愣头青还郁闷不已呢,自己都没法听他们的私密谈话了,这帮人里面的另一个叫方方的人就稳重多了,知道他们有事情要谈,就拉着愣头青走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