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电子帝国-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晕:晕倒,看来自己真的小瞧了这家研究所了。
“那就先敲定飞轮电池这一块吧,其他的我们可以慢慢谈,”林铮当机立断,单单飞轮电池涉及到的几个领域所需要的研发成本就已经够自己喝一壶了,林铮很担心自己是否有资格惦记其他领域,这涉及的几个技术领域全都是烧钱的无底洞嘛,“对了,请问张所长,咱们研究所有多少人?放不方便给我介绍一下咱们所的经费情况?”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张唯格所长的笑容中带着浓浓的苦涩,“咱们所在编人员302人,流动人员200人,其中在学研究生122人,今年不算,去年一整年,到位的经费只有不到3000万,其中用于科研的经费只有980万……”
“不是吧?”林铮的嘴巴张的老大,“咱们可是中科院直属的电工科研机构啊,500多号人,一年的科研费用只有980万?这点钱够做什么的?”
以前的林铮对于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少这一点,只是听说,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但现在,听张唯格亲口告诉自己,一个500余人的国家级电工研究机构一年的科研经费只有不到1000万,林铮彻底被震惊了:尼玛哥们的这点小公司,一年的科研经费都不止这个数字的几倍好不好?
他终于有些理解为什么自己愿意出300万他们就这么高兴了:300万已经接近他们三分之一的科研经费了,这能不高兴吗?
刚刚林铮还被电工所的这些听着就无比高大上的科研项目给吓的缩回了头,可现在,知道了整个研究所一年的科研经费竟然只有不到1000万,林铮的胆子瞬间又大了起来,心里不由得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可是集中了整个共和国在电工科研领域最尖端人才的地方啊,既然国家现在财政困难,嗯,哥们先“借用”一下这里面的人才、帮助稳定一下人心,这应该可以理解吧?
“谁说不是呢?这点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做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张唯格苦笑一声,道,“没办法,国家现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科研……”这个话题有些太过沉重,张唯格所长似乎也不愿意多谈,话题一转,向林铮问到,“林先生,听说你对电子技术也很精通,不知道对飞轮电池了解多少?”
“在您面前我只是一个小学生,说精通那就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林铮腼腆的道,“我对飞轮电池的了解只是一些科普性质的东西,这种新概念电池集多种高新科技于一身,可以将飞轮电池看做一个是集发电机和电动机一体的特殊构造体,其中有个电机,当充电的时候,电机以电动机的形式运转,在外电源的驱动下,电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用电给飞轮电池‘充电’增加了飞轮的转速从而增大其功能;当电池处于放电状态的时候,电机则以发电机的状态运转,在飞轮的带动下对外输出电能,完成机械能(动能)到电能的转换。”
“当飞轮电池发出电的时,飞轮转速逐渐下降,飞轮电池的飞轮是在真空环境下运转的,转速极高,理论上,应用了磁悬浮技术之后,飞轮的转速可以达到30万转/分以上,美国飞轮系统公司搞出来的那个飞轮电池的转速已经能够达到20万转/分,据说使用的轴承就是非接触式的磁轴承。”
“林总对飞轮电池的了解其实已经很准确了,基本上也就是这样……林总,咱们进去谈?”张唯格点点头,终于放下心来,他就担心林铮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后被这个研究巨大的投入给吓到,既然林铮对飞轮电池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概念之后还敢决定与电工所合作,那就说明他已经有了相当的心理准备,自己也可以比较放心的和他合作了。
“是我冒昧了,”林铮愣了一下,惭愧的道,“张所长,初次来拜访,我买了点小礼品,估计送货的车一会就到,这个……”(未完待续……)
第425章 知识分子也要食人间烟火
小礼品?张唯格顿时就是一愣。
林铮能够和电工所合作,在张唯格看来这就是电工所赚到大便宜了,从林铮手里拿东西?这点他还真没想过。可没想过是一回事,林铮能够主动给大家送点东西,这就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了,微微一愣之后,张唯格笑着点点头,“我代表电工所全体同仁谢谢林总。”
虽然知道林铮手里有钱,但林铮第一次上门,他也不认为林铮能够拿得出多贵的东西,正经是体现一个礼轻情意重才对,不过既然林铮已经说一会儿就到了,现在再进去那就有些不合适,林铮和张唯格在门口聊着天,王主任则慢慢的踱到门卫室哪儿,让门卫通知办公室的人出来接洽一下。
说一会儿还真就是一会儿,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直接开过来两辆小货车,两辆小货车上的东西还真不少,不但有直接从市场上批发来的5口杀好处理干净的大肥猪,各种鸡鸭鱼鹅肉之类的东西一应俱全……只看这架势,就知道整个电工所里,每人都能分到不少。
电工所这种科研单位实在是穷的不成样子,就这么点政府部门绝对不会看在眼里的东西,办公室里过来帮忙的员工们都是喜笑颜开:每个人都能分到不少啊,看那五口大肥猪,怎么着不得有七八百斤?
趁着这个功夫,林铮把王主任悄悄的拽到一边,塞给他一张条子。
“林总。这东西我不能要……”王主任登时被吓了一跳,碰到这张条子的手仿佛被电了一下,忙不迭的缩回手。心里暗骂:当着领导和同事们的面,你就这么给我塞东西,这是唯恐别人抓不住我的小辫子吗?
“往主任,这可不是我在贿赂你,这是我我的一点心意,”林铮笑眯眯的道,声音虽然不大。却也不小,正好可以让周围的人听到,“这是华联超市的购物券提取凭证。有10万,王主任你看着安排吧……说起来我这是在贿赂咱们整个电工所呢。”
和王主任说这番话的时候,林铮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和华联超市那边联系的时候准备了10万的购物券。整个电工所500多人。普通人员150元,领导适当的多领点,倒也正合适,否则那就难看了。
10万的购物券,林铮其实只花了85000……如果是年底,恐怕就要90000才成,但现在没有什么年节,来办理这个购物券的又不是政府部门。华联超市给的优惠折扣幅度自然就要大一点。
嗯?是价值10万的华联超市购物券提取凭证?王主任登时就放下了心,也跟着提高了一点嗓音。故意向林铮抱怨道,“林总您为我们单位的同志们谋福利,直接说就行了嘛,你看你这……差点儿让人误会了不是?”
可不是么,听说这是价值10万的联华超市的购物券提取凭证,过来帮忙的几个办公室的小伙子都脸上的笑容都比刚才灿烂了几分。
林铮直接甩10万块钱给电工所,十有**是遭人白眼,虽然是流着口水的白眼,但价值10万的超市购物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单位为大家谋取的福利不是?
10万块钱并不多,但正经是只要单位里的人,哪怕是做卫生工作的大妈都能拿到最少150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对于现在一个月拿四五百块的在职研究生、事业编员工们来说,这个数字可就太有诱惑力了,每个人到手的购物券怎么着也能有150,这差不多就是自己10天的工资,有这么一笔额外的收入,给家里买点什么不行啊?
至于林铮说的贿赂整个电工所的话,大家都当成了一句笑话:开什么玩笑呢,堂堂中科院下属的、共和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的电工研究机构,是10万块钱就能贿赂的了的吗?
但真的贿赂不了吗?这事儿也难说,林铮林大老板自然是不将10万块钱放在眼里,可无奈电工所实在是穷的天就了,对于连工资都发不全的电工所的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来说,确实一笔不小的外财了,最起码的一点,10万块钱的现金,到领导手里一转,就指不定还剩下多少……领导们说买了国外的什么资料了,你找谁说理去?可如果是购物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也不是不可以去变现,但难度就要增加了许多,谁都知道买10万的购物券,商家肯定要给相当的折扣和优惠。
林铮用10万……其实是85000就能在电工所卖个好,这真是太值了。
……………………
这些肉蛋副食和10万的购物券的威力的确不小,一路上遇到的人,但凡是知道这个事的,对林铮无一不是笑容以待:看看,这才是尊重知识分子的态度。
甚至连张唯格所长对林铮越发客气了几分,这位林总很大方嘛!摊上这么一位大方的合作伙伴总不是意见坏事。
笑眯眯的给林铮介绍着这个刚刚被自己从实验室里抓出来、正一脸不爽的望着自己的常教授,张唯格给林铮解释道,“林总,这位就是我们所里负责飞轮储能技术研究的常文山教授,常教授是我们所里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磁悬浮,所里的研究和试验资源比较紧缺,今天正好轮到常教授用试验设备……”
所以常教授没能去门口欢迎你,林总你千万有什么误会,这就是张唯格这番话的意思。
“老常,这位就是愿意和咱们所联合研发飞轮储能系统的林铮林总,林总的身份我给你介绍过了,这次与林总的联创科技的合作是咱们电工所进行产学研结合的一次重要的尝试,你今天一定要代表咱们电工所招待好林总……你今天没做完的试验,明天接着做。”
刚刚被人从实验室就“揪出来”的常教授正一脸的不爽呢,所长大人一句话,让刚刚还一脸不爽的常教授顿时满脸开心颜。
常文山教授也不是一点人情世故都不通的人,他其实也清楚这次与联创科技的合作对于自己这个项目、对电工所有多重要,虽然因为自己正在进行的试验被打断了有些愤怒,但既然所长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样?正经是没钱就做不了试验,这个时候招待好财神爷才是应该的,勉强挤出一张笑脸来和林铮握了下手,“林总,不好意思啊,试验被打断了心情有点不好,我不是冲你去的。”
“常教授您太客气了,看到您的工作这么认真负责,你不知道我这是有多开心,”林铮笑眯眯的向常教授一伸手,诚恳的道,“常教授,希望我们今后能够合作愉快。”
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似乎越高级的知识分子,情商就缺的越多,常教授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直接向林铮问道,“林总,所里已经给我说过咱们这次的合作了……我能问一下你这个飞轮电池主要是用在什么方向吗?”
真的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主要是用于汽车。”林铮痛快的道,没有打一点磕绊。
这事儿别人问起来他或者还会犹豫一下,但既然常教授就是负责这个项目,那自己对飞轮电池的未来规划是怎么样的,那就要一五一十的说明白,不同用途的飞轮电池,设计的重点方向也截然不同,这一点林铮还是明白的。
“用于汽车啊,那就是车载的了,”常教授点点头,“这可就有些难了……估计你十几二十年都未必能够实现商业化。”
不是有些难,是整个项目都很难好不好?林铮有些无语:搞科研的果然不愧是搞科研的,这说话……怎么就这么实在呢。
林铮还只是有些无语,可张唯格就有些急眼了,狠狠的瞪了常文山一眼:老常你搞什么呢?哪有你这么说话的,你这是不是打算把财神爷给吓走?
“这个我知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飞轮电池现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太多,咱们国家的技术力量薄弱,在飞轮电池技术上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只是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没有亲自实际操作过,用的时间长一点也可以理解,”林铮笑眯眯的点点头,“就算技术问题解决了,如何有效的减低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过这是我们公司为未来进行技术储备的东西,我们有用十几二十年做好这个东西的心理准备……时间在长一点也没有关系。”
国内对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起步确实比较晚,在93年才开始研究;一直到21世纪初,国内的几所211高校才开始对不同用途飞轮电池的进行立项,清&华大学的研究方向是磁悬浮飞轮用于卫星姿态控制技术;西交大的研究重点则是星载磁悬浮飞轮系统非线性机电耦合振动控制问题,而东南大学则进行了基础固定式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与解耦设计的研究,而郑&州大学对复合材料飞轮的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对车载飞轮电池的飞轮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一个电池的各个子项目竟然需要多所大学来配合,可想而知飞轮电池的技术难度到底有多大。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只有两更了,又欠了大家一更,现在38更了,唉……(未完待续……)
第426章 傲慢的东方贝尔
“林总有这个心里准备那就最好不过了,”常教授松了一口气,表情也一扫刚刚的严肃,向林铮问道,“林总,您的大概的意向我已经明白了,不过我提醒您一点,可能车用飞轮储能装置的研究实验还要更长一些。”
电工所也不是没有和其他单位合作过,但这些单位无一不是会提出一些很不切合实际的条件,最离谱的,莫过于北方的某家生产电池的企业,要求电工所在半年内研制出将每千瓦。时锂电的成本降低到2000元的技术……但问题在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既然林铮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相应的投资也基本能够满足前期研究的需要,这个合作签下来也不错。
“嗯?”林铮微微皱了下眉头,扭头看向张唯格。
“汽车的运行环境非常恶劣,林总你应该明白,汽车的启动、加速、减速、转向甚至是在不同路面上的振动、道路状况及悬挂等都会对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为了解决飞轮电池‘上车’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研究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工况,并为其建立一个工况模型,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研究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动态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
张唯格虽然更多的是搞行政工作的,但技术方面也很精通,闻言,立刻给林铮解释道。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还要解决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工况模型与磁悬浮转子动态模型的数据融合问题。”常教授跟着补充道,“因为工况模型是车载环境下支承基础的振动模型,磁悬浮转子动态模型是支承基础固定情况下磁悬浮转子动态特性。两个模型的融合才是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真实动态特性。”
“但是因为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是支承在汽车上,其支承基础的振动既与路面有关,还与汽车悬架有关,而且整车基础振动至少是4个自由度的,因此工况模型与磁悬浮转子动态模型不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简单叠加,需要从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实验研究等科学方法中获取大量数据,并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与融合。才能建立正确的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动态模型。这个问题的解决,对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核心之一。”
这只是……核心之一?林铮微张着嘴巴,这条路看上去比锂电池难走的多了。他忽然有种感觉,自己似乎选择了一条很难走的路?
林铮的感觉没有错,常教授的话越往下说,林铮就觉得自己的心越往下沉……
“长时间保持真空的技术、复合材料技术、集成驱动的变频发电机&电动机、电力电子控制装置、测试技术以及磁悬浮支撑技术。这些都是飞轮电池的核心技术。前面的四项技术在飞轮电池技术发展中的障碍已经不大,可磁悬浮支承因为它的特殊性,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特别是在车载环境下的磁悬浮支承技术和工况模型更是技术的关键与难点……这一点,连美国人都是在摸索当中,所以林总,你有这份沉得下心的准备,这是很好的。”
林铮只觉得自己的嘴里一阵阵的发苦:这常教授的语气里怎么听都让人觉得这家伙是在幸灾乐祸的味道!张所长看着自己的表情似乎更多的是……同情?
————————————————————————
“听说林大老板大发善心。在电工所那边大出了一把风头?”肖艳懒洋洋的靠在沙发上,似笑非笑的望着他。那笑容……怎么看怎么都让人觉得古怪,“啧,林老板这么有钱,接济一下我们这些穷人好了,怎么就想着拿去打水漂呢?”
“不是吧?还能不能让人有点秘密了?”林铮瞪大了眼睛,不过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怎么今天就传的好像满世界都知道了似的?
“整个首都就这么一点大,你觉得能藏得下什么秘密?京城里缺钱的研究所可不少,我可是听说了,不少人都打算来找林大慈善家化缘呢。”
这话里面的味道真是越来越怪了。
“找我来化缘?”林铮小小的吃了一惊,足足好几秒钟,这才惊讶的道,“难不成都当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么?”
“你林大老板的钱可不就是大风刮来的么,”肖艳笑的越发的开心了,“看看你们的那个丽声VCD,现在卖的简直就跟抢钱一样,那是有多少都不够你们卖的,大家觉得你是土财主,既然电工所那样的废物单位你能甩出来300万,其他单位又多么少总能从你这里化点儿去表示?”
丽声VCD现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很好,拜全国性的VCD市场大爆发所赐,联创科技先期准备的超大规模的年产量甚至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天带着现钱来提货的汽车在厂门口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
“电工所是废物单位?”林铮听的无语了,无奈的摇摇头,“算了,他们来他们的,我见不见是我的事……这次回来怎么样?”
“还不就是这样?”肖艳慵懒的道,似乎并不愿意多提,“对了,东方贝尔给你送来了一封邀请函,请你参加三天后的一个酒会,你要不要去?”
说着,肖艳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烫金的请柬递给林铮。
“东方贝尔?”扫了一眼这张看上去还算豪华的请柬,林铮的眉头一皱,却是接都没接,冷笑一声,“扔了吧……放不下自己的那点儿架子?一点诚意都没有。”
“你倒是看得听清楚的。”肖艳轻笑一声,不以为意的将请柬给收了回来。
他对东方贝尔的做法也很不满意。
东方贝尔的这封邀请函真的足够恶心人,整个白俄罗斯电信改造的工程不下10个亿美元,以东方贝尔在共和国电信行业内的地位,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其中2个亿美元的设备供应份额……这绝对是最少的。
但东方贝尔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整个工程是林铮揽下来的,简单一点来说,林大老板才是这个大工程的大包方,而东方贝尔、华为以及整个电信系统才是二包单位,华为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很明确自己就是个做二包的设备提供商,这倒也没有什么不对,可问题出现了,现在其中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二包,竟然认为林铮这个总发包商压根就不值得自己重视,不但没有主动上门来拜访林大老板,反而十分轻佻的邀请林铮参加一个不知道是为谁举行的宴会,总发包商只是顺带着……是的,林铮就是那个稍带的。
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侮辱人也没有这么个做法的。
林铮到底是年轻,她有些担心林铮是否能够想到这一层,如果没想到这一层,说不得要好好提醒他一番,现在好了,自己彻底放心了。
“这有什么看不清楚的,”林铮冷哼了一声,“无非是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就把自己放在了洋大人的位置上来而已……先让他们歇着吧,等他们端正了态度再说。”
“怎么才算是端正态度?”谭娜追问了一句。
“等他们总经理亲自来拜访吧。”林铮撇撇嘴,道。
“让东方贝尔的老总亲自过来?”谭娜小口微张,她还真没想到林铮的要求居然这么离谱,好一会儿,才惊讶的道,“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当然知道,他们不很稀罕我们的这个单子嘛,”林铮哼了一声,“可话说回来,我很稀罕他们东方贝尔吗?”
按说三五年总共才2亿美元左右的单子就让东方贝尔的总经理亲自过来拜访,倒也并不是很过分,仔细算一下,每年也有好几个亿RMB的单子呢,从这个角度来说,林铮让东方贝尔的总经理过来一趟,似乎也不算过分。
但这账不是这么算的,东方贝尔的产品基本上就在本国笑话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单位,东方贝尔根本不担心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而是……谁敢不买?国家信息安全这是能开玩笑的事情吗?以肩负共和国信息安全为己任的东方贝尔,说不定会撇撇嘴来一句:“当哥们稀罕你们这点儿单子吗?知不知道这几年国家用在电信设备改进上面的投入有多少?知不知道我们的产能是有限的?”
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东方贝尔来说,联创科技的这个单子虽然好,但其实并没有太值得东方贝尔重视的程度。
但林铮的一席话却点醒了肖艳,对于东方贝尔来说,白俄罗斯的这笔生意是一块肥一点的鸡肋,可对于联创科技来说,东方贝尔难道又是什么好的合作对象了不成?如果能借着这次的机会将他们一脚踢开,反而是一件好事。
“你想的……倒也不错。”沉吟了一下,肖艳慢慢的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427章 晶圆工厂?(1/40,求月票!)
“小小的”东方贝尔还不值得林大老板将他们放在心上,有些人,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他们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倒是邮电部那边需要上点心,不过肖艳的下一句话,就让林大老板登时就喷了一口口水。
“噗~~你说什么?”林铮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有个湾岛人在京城兜售晶圆工厂?”
晶圆工厂……这是国家都要大力扶持的产业好不好?只要是5寸以上的,只要有人能弄来,想要什么政策国家就给你什么政策,什么,你说出了晶圆工厂之外连封测的项目也可以上?那恭喜你,你成了共和国的亲儿子了。
“没错,一条0。35微米制程的5英寸晶圆工厂,月产能3万片,连晶圆带封测一起上,投资大概需要1个亿美元,”肖艳的目光有些灼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登时就决定了,拼了命也得将这个项目拿到手里,至于林铮手里没钱……这个问题难道还很难解决吗?“这可是一条5英寸的晶圆工厂啊,怎么样,考虑考虑?”
“不对吧?”林铮沉吟了一下,他没有被这个巨大的消息给击倒,而是奇怪于这个价格,“一个5英寸的晶圆工厂只要1个亿美元?”
虽然林铮对晶圆工厂的造价没有一个太准确的概念,但哪怕是一个4寸的晶圆工厂也不是1亿美元能够拿得下来的吧?稍微对半导体知识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晶圆的尺寸每增加1英寸。其投入就会成倍的增加。
投资晶圆厂,最核心的就是三样东西,一是钱。二是设备,三是人。
先说钱,自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的晶圆厂就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没钱。在林铮的记忆中,2000年之后的intel每年都要砸出差别200亿美金用于研究新制程、建新厂,南韩和湾岛所有晶圆厂每年的投资加起来,也未必就有intel一家多。
再讲设备。晶圆厂需要资金多,资金最大的用处是买设备,上一世的时候。林铮记得大约是在09年的时候,有位港岛的掮客卖二手光刻机,一台1983年生产的二手光刻机就敢要价1500万RMB,而这种设备就是国内8寸以下晶圆生产线的主力设备。
最后讲人。这当然是最重要的。没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队伍,你的晶圆工厂就算建起来了也没办法开动,05年之后国内的做法是砸钱,由政府出面砸出海量的金钱,从因为经济不景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湾岛吸引半导体从业者,吸引来了不少有实力的家伙,当然,借着这股子东风骗钱圈地的也不少。
这个扯的就有些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条月产30000片的5英寸晶圆、拥有0。35微米制程工艺的工厂。如果是全新设备,投资规模不会低于3个亿美元,哪怕是二手设备,投资也不会低于1。5个亿……不算土地成本。
现在肖艳告诉自己,竟然有湾岛人将一个0。35微米、5英寸的晶圆工厂卖1个亿,这其中必然有诈!
“是一个叫蔡南雄的湾岛人在搞的东西,说是台积电淘汰下来的生产线,所以才这么便宜。”肖艳的确对这件事上心了,打听了不少情况。
“蔡南雄?”林铮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一个半导体企业的名字登时浮上了林铮的心头:宁&波中纬!可宁&波中纬不是02年的时候才开始搞的么?而且是6英寸的啊。
02年的时候,湾岛留美博士冯明宪与蔡南雄两人向宁&波市政府鼓吹他们的市场理论:国家不应一味支持高档项目,忽视成熟且经济效益更好的低端市场。
他们认为,当时已经略显过时的6英寸生产线虽然低端,但基础市场大,效益应该不错……如果不考虑其他,这么说当然也没错……他们准备兴建一家拥有年产6英寸芯片24万片的晶圆工厂,可以实现产值8400万美元,其中50%用于出口。
当时正值长三角地区蜂拥而上半导体项目的时候,对于冯明宪和蔡南雄的话,宁&波市政府的领导们登时就激动了,分批次投资2。49亿美元,从台积电引进了一条80年代的6寸半导体生产线,中纬也成为宁波市第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
但前途是美好的,可事情的发展事与愿违,中纬的出资结构先天不足,注册时以进口设备充资,货币出资很少,虽合法律规定,但造成出资结构先天缺陷,导致流动资金不足,资金链紧张,加上生产线老化、产能一直无法有效扩大等原因,企业竟然资不抵债,其效益最好时的月产量也仅为一万多片,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部分台湾高管套取公司资产的事件,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到08年下半年的时候,中纬终于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不得不将相关资产包括工业房地产及电子设备、机器设备、运输设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