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电子帝国-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咦?这家伙竟然没感到愤怒?不是说美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都很强么?有些疑惑的林铮很想问问贝尼尔为什么,不过想到昂贵的卫星电话费用,他生生的止住了这个想法:算了,还是赶紧说正事吧。虽然卫星电话的费用比起烧油来真的不算贵,也不过每分钟几十元RMB而已……

    遗憾的是,还没等林铮开口,贝尼尔首先开口了,只是语气很是有些遗憾,“不过老板,您说的没错,既然您之前和摩托罗拉已经有了这份不愉快,相信我们和摩托罗拉的合作会很困难……真是太遗憾了,如果能够在双向寻呼机上实现移动版ICQ功能,我们的用户数量一定还能再次扩大很多……最少一倍。”

    贝尼尔的遗憾当然是有道理的,摩托罗拉不但是全球移动电话领域的龙头老大、寻呼机业务的老大,更掌握着双向寻呼机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利,市场上也不是没有其他生产双向寻呼机的企业,但他们都要从摩托罗拉那里获得相应的技术授权……哪怕他们有自己开发的技术,但摩托罗拉的专利群是他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在摩托罗拉那里花钱的多与少而已。

    老板既然已经得罪了摩托罗拉,想要在双向寻呼机市场上实现ICQ功能就不太可能了,看来只能在移动电话上想想办法?虽然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还很低,但相信那些企业级用户会对这个功能感兴趣的(2000年时美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是37%,再早一点的就查不到了,不过基本可以推断,1995年时应该不会超过25%)

    “那也只能这样了,”林铮叹了口气,“这样吧,你去和诺基亚、爱立信或者阿尔卡特这些企业接触一下,看看我们有没有可能和他们一起联合研制一款ICQ的定制机型,摩托罗拉在模拟移动通讯市场很厉害,但新兴的G**数字移动通讯市场,摩托罗拉还差了点儿,我想这些欧洲企业对于打开美国市场应该很有兴趣的。”

    “好的,我回头就和他们联系,”贝尼尔答应了下来,只是虽然如此,贝尼尔多多少少的还是有些不甘心,少不得再次追问了林铮一句,“老板,在双向寻呼领域,我们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我们是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啊,面对摩托罗拉的那么多专利群,我们怎么绕的过去?”林铮苦笑一声,但是下一刻,林铮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了一般,“嗯……”

    我怎么把哪家企业给忘记了?(未完待续……)

第368章 怎么可以不趁火打劫?&信心

    贝尼尔能够从哈弗商学院毕业,你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听到自己老板话里面最后的语气转折,登时就是一个激灵:嗯?莫不成老板还真的有办法不成?这个时候可就顾不得老板的电话费贵不贵的问题了,连忙追着道:“老板,您这是……”

    “我还真想起来,似乎有一家公司有可能避开摩托罗拉的技术封锁,嗯,只是有可能,”林铮说不得再次重复了一遍,“貌似他们现在也在研究双向寻呼机,但他们的双向寻呼机和摩托罗拉的技术路线不同,或者这是我们的机会。”

    “这是哪一家啊?”贝尼尔听的心中大奇,“如果真有这么一家企业,咱们完全可以和他们合作吗?”

    ICQ公司虽然混的是互联网圈子,但互联网本就要依托传统的电信网络而存在,对于传统的通讯市场很熟悉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基本上市场上有名的厂家的技术路线都能说个一二三四来,可如此,他还真就没记得有哪家公司竟然这么牛,可以避开摩托罗拉在双向寻呼技术方面的技术封锁。

    “这是一家加拿大的公司,叫RIM,ResearchInMotion,在滑铁卢市……和拿破仑倒霉的欧洲的滑铁卢没什么关系,这家公司的创立者叫MikeLazaridis与DouglasFregin,如果我没记错,这家公司现在的首席执行官应该叫JimBalsillie。”林铮努力的回想着这家公司的相关情况,“他们希望通过Mobitex标准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

    在手机这个圈子里混饭吃,有一个曾经一度很牛逼、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政要首选的手机品牌那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黑莓。

    现在的RIM公司还没有改成名字叫黑莓。还处于蛰伏期的他们甚至还没有推出自己的第一款双向无线寻呼机,当然,更没有推出他们标志性的产品:无线电子邮件,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业内从业者对黑莓公司的过往很熟悉。

    事实上,林铮也曾经是个“煤油”,对于这家曾经很牛逼的公司,林铮一直十分敬佩。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能够在摩托罗拉的老窝里生生的杀出来一条血路……那可是摩托罗拉啊。

    “RIM公司?我似乎有些印象,”贝尼尔皱着眉头。他隐约记得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听别人说起过这么一家公司,但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贝尼尔则完全记不得了,但还好。虽然自己没记得。幸好老板知道。他小心翼翼的向林铮问到,“老板,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与这家RIM公司合作?”

    “我个人更觉得,以ICQ的知名度,应该是RIM公司很荣幸与我们合作。”很清楚这个时候的RIM公司有多穷的林铮,自然很清楚这个时候才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了不小知名度的ICQ相比。谁知道RIM是哪根葱?这个时候不趁火打劫那简直就太对不起黑莓了。

    老板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贝尼尔若是再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完全可以从ICQ所在的第16层楼上跳下来了,“好的老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您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不要求控股,也可以不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可以给他们股份回购权,但一定要迅速占领市场,一定要确保每一台RIM的终端产品上都要装有我们的移动版ICQ软件……其他的你说了算,嗯,与电信运营商的洽谈也是你说了算。”在这种问题上,林铮一向很放权,放权的同时,他也很懂得给予干事的人以鼓励,“如果你能够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为公司争取到RIM的股份,我们获得的总股份的10%,其收益属于你。”

    “没问题老板,交给我了。”有了林铮的这句话,贝尼尔登时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对于老板的眼光,他向来是很佩服的,ICQ获得RIM总股份的10%?如果ICQ能够获得RIM公司30%的股份,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每年都能够获得总分红3%?

    作为一名美国的职业经理人,他太清楚这额外的3%的股份分红意味着多大的奖励了,尤其对这种现在名不见经传、将来却极有可能创出一番大事业的公司。

    “很好,那就这样,我需要休息一会儿。”林铮说完,二话不说的挂上了电话,这段时间他的确是太累了。

    ————————————————————————

    “那个中国人真的有一架豪华私人飞机?”望着灰暗阴冷的天空,白俄罗斯机场的一群无所事事的白俄罗斯人、准确的说是来迎接林铮的白俄罗斯人,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中国富豪展开了讨论。

    这倒也可以理解,就在几年前大家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嘛,既然“系出同门”,自然知道“专机”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在讲究公平的社会主义国家,私人是绝对没有拥有飞机的可能的,哪怕是一架最普通的农药喷洒机,那也不能属于私人,那属于国营农场。

    可事情还偏偏就奇怪在这儿了,现在竟然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民营企业老板通告白俄罗斯政府,他的私人飞机……好吧,是私人飞机而不是私人专机……从美国出发,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机场降落,希望白俄罗斯政府能够给与特批。

    没错,就是特批,现在的白俄罗斯虽然已经独立了,但很多习惯上还是延续了前苏联时期的传统,国际航班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架从美国飞来的私人飞机?这个问题甚至被拿上了新扎上任的卢卡申科总统的办公会上进行了讨论,最后还是卢卡申科总统拍了板:能够拥有私人飞机,那就证明了别拉斯的合作伙伴还是有些实力的嘛,让他来!

    于是事情这才算是定了下来。

    “如果通报的消息没错的话,那就没错,那是一架湾流II…SP,湾流II当中的长航程型号,”说话的这位显然是对私人飞机比较了解的,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这是一种私人飞机当中最大的飞机,长度和翼展都有20米出头……但会不会是租来的呢?”

    这个怀疑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大家的身份在这里,不像普通老百姓那么“单纯”,没错,就是“单纯”,自然知道即便是在私人飞机市场,因为养活一架私人飞机实在是太贵,也有些人会选择临时租用一架飞机……有承租的自然就会有出租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是不是租来的很快就知道了,望着天空中那架正在缓缓下滑的飞机,当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天空中那架飞机的外形和喷涂的时候,为首的那个家伙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干!这家伙是来炫耀的吗?”

    没错,林铮就是来炫耀实力的,就如同在国内,一辆凯迪拉克、林肯或者奔驰S系列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一样,在国际上,一架豪华私人飞机也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去和合作方谈判,与乘坐民航飞机……哪怕是头等舱……带给客户的信任度那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国际喷气机销售公司告诉林铮已经完成了他那架湾流II…SP的改装之后,林铮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在这次的白俄罗斯之行中用一次,让这些白俄罗斯的土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为了这个“扬国威于域外”的崇高理想,林铮不但请专门的设计公司为自己的飞机设计了一个机徽,当然是和自己有关联的,还特意定做了一批徽章,将这些银质徽章布满了机舱内大大小小的器具。

    没错,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隐晦的向这群白俄罗斯的土鳖们炫耀自己的实力。

    果然,看着飞机上那个很容易就让人和林铮联系在一起的、带有英文字母的徽标,大家看向那架和民航飞机相比并不大的飞机的眼神就变了:敢情这真的是一架属于这个中国来的富豪的私人飞机啊。

    一时间,众人甚至觉得这架只有“区区”20米出头的“小飞机”的个头都变大了不少。

    “林先生,我是别拉斯公司的总经理布西科,我带来了卢卡申科总统的问候,卢卡申科总统热情欢迎您到白俄罗斯来考察和投资,并且衷心的祝愿您有一个愉快的回忆;同时我谨代表我本人以及别拉斯公司热烈欢迎您的到来,相信这将是一次让我们双方都满意的会面。”当头的一个脑满肠肥的胖子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握着林铮的手一阵猛摇。

    在旁边翻译的帮助下,林铮一边连连点头应着,但心里却有些奇怪,不是说会有明斯克市的领导在场吗?大家都是社会主义一脉,不会不知道这个规矩吧?怎么先上来的竟然是别拉斯公司的总经理?

    不过下一刻,他就知道为什么了,紧随别拉斯其后的,才是明斯克市市长马丁诺夫……(未完待续……)

第369章 白俄罗斯人的“学费”

    白俄罗斯的日子还真不是人过的,机场寒暄完毕之后,看着前来机场迎接的车队,林铮愣了好大一会儿:这车队也太寒酸了一点吧?

    的确是寒酸了些,而且寒酸的绝对不是一点,虽然车子还算是不错,但整个车队里面最好的就是一辆奔驰S500,这车……林铮看的都直咧嘴,他虽然看不懂白俄罗斯的车牌怎么划分的,但下意识的,他总觉得这车不是别拉斯重型车辆制造公司的。

    坐在这极有的一辆奔驰S500上,林铮咧了咧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终于摇摇头,“布西科先生,贵公司的接待条件,真是……”

    布西科怎么可能不知道林铮话里面的意思?凭心而论,车队确实是寒酸了点儿,除了这辆奔驰S500之外,其他多数都是前苏联生产的豪华轿车……启动的时候一股子黑烟腾腾冒起、开动的时候动静宛如柴油机的那种。顿时有些尴尬,再联想到人家林铮刚刚从私人飞机上下来,这份尴尬顿时就被放大了好几倍,声音不由自主的低了一截,“这个……白俄罗斯刚刚结束动乱,经济情况不是很好……”

    没办法,在这么一位超级大富豪面前,布西科没底气啊。

    “这可真是……”林铮想了想,道,“这样吧,不管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否能够达成,我都会捐赠几辆豪华轿车给贵方……就两辆凯迪拉克fleetwood和两辆奔驰S500吧。”

    两辆凯迪拉克fleetwood和两辆奔驰S500?布西科登时就是一喜,连连向林铮拱手。见牙不见眼的高兴的连节操都没有了,“林总,谢谢您。您放心,在双方的合作这件事上,我一定尽力帮您说好话。”

    林铮笑眯眯的点点头。

    是的,毫无疑问这个举动是林铮有意为之,否则4辆车的价格也要30多万美元,林铮是吃多了撑的还是显得无聊将钱丢给这么一家眼下根本看不到希望的企业?

    是的,现在的别拉斯真的看不到什么希望。鼎盛时期的别拉斯、也就是现在的白俄罗斯汽车制造厂拥有有超过12000名员工,不过苏联解体后,别拉斯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了。从苏联解体到今年的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别拉斯的日子过的异常苦逼,苦逼到了什么程度呢?苦逼到了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只交付了12辆矿山车……对于一家几年前还能排在世界前三的重型矿山车制造企业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可就这12辆。还不是卖掉的,而是被人坑了的,前苏联刚解体那会儿,别拉斯接到了一个单子: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亚库梯自治共和国需要一款铰接型的、额定载重为280吨的超重型矿山车。

    如果是前苏联时期,这个任务真的没什么难的,但对于刚刚经历了前苏联解体,各个配套工厂协调困难、人员流失严重的白俄罗斯汽车制造厂来说,这个任务的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但无奈,当时的白俄罗斯中央政府将12辆后来被命名为75501的超重型矿山车看的很重:这12辆车可以为白俄罗斯中央政府换来上千万美元呢。这对于当时处于内外交困当中的白俄罗斯中央政府来说,绝对弥足珍贵!

    但还是那句话,前苏联解体了,原来为别拉斯做配套的各个工厂不在一个国家了、协调起来困难不说,更要命的是倒闭的倒闭、关门的关门,这困难简直要命了,但上千万美元对于白俄罗斯中央政府来说实在是太过珍贵,哪怕是头拱地,这桩生意也要完成……但是该怎么完成呢?

    这个时候,日本小松找到白俄罗斯中央政府,表示他们能够能够为白俄罗斯汽车制造厂提供一些配套,帮助白俄罗斯完成这桩交易……

    不过作为来自于资本主义毒草国家的以赚钱为根本目的的企业,小松株式会社自然也不是来发扬国际主义庚哥的,小松很直白的对白俄罗斯方面表示,作为小松对白俄罗斯中央政府的支持,他们希望白俄罗斯中央政府将这笔生意交给小松来运作,当然,白俄罗斯政府的那一份一分钱也少不了,不过额外赚了的就算是小松的,这个没问题吧?

    此外在额外,小松还少不了暗示一番,表示如果这桩合作能够达成,以后小松还少不了与白俄罗斯方面合作之类的。

    没问题吧?当然没问题!已经被这桩生意愁的眼珠子都发蓝的白俄罗斯方面顿时一蹦老高,日本人,好人啊,亲人啊!至于日本人从中有可能赚点儿?那还不是应该的?!

    于是12辆载重量高达280吨的75501型矿山车顺利完工,再然后,然后……白俄罗斯中央政府方面愕然的发现,没有然后了,小松方面竟然没将剩余款支付给白俄罗斯方面,白俄罗斯方面从头到尾,满打满算不过拿到了不到300万的前期款!

    到了这个时候,白俄罗斯方面再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该死的日本人坑了那真的是白活了这么多年了,可还是那句话,就算你知道自己被人坑了哪有怎么办?人家日本小松说了,这账他们认,可……这不是这段时间国际形势不太好么,这钱暂时被……嗯嗯,大家都意思意思啊……

    相关领导的了好处,那就总的给人家小松一点筹钱的时间,结果这一筹就是将近2年下去,小松满世界大把大把的继续赚钱,而原本可以和卡特。彼勒抗衡的世界顶级矿山车巨头别拉斯则直接落得一个单位里的中高层消失60%以上、三年半的时间里事实上没有卖出去一辆车的窘境。

    只是这事儿委实有些丢人,白俄罗斯方面秘而不宣,从安德烈那里知道了白俄罗斯曾经被日本人给摆了一道之后,林铮花费了不小的代价才打听清楚事情的原委……这事儿其实还挺重要的,起码可以在白俄罗斯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时候有个准备。

    现在自然还不是谈合作的好时候,人家林老板刚来的,两个在车上闲聊的人说起汽车来,谈的最多的竟然是林铮即将送过来的那两辆凯迪拉克fleetwood。

    说起来也怪,所有前苏联的人都知道是美国人把苏联给搞垮的,有人疯狂的羡慕美式自由民主生活的同时,当然也有人疯狂的诅咒着这个国家,但有一点是这两种人都相同的:对于美国的各类精致的工业制成品,他们无一例外的极其羡慕,这一点,只要看他们将吉尔4104系列豪华轿车做的简直让人分不清和凯迪拉克fleetwood有什么区别就知道。

    看着说起fleetwood来一脸羡慕的布西科,林铮少不得要“奇怪”一下,“布西科先生,我这两辆车是送给你们公司的啊,怎么……听你的意思,似乎这四辆车的怎么安排你还做不了主?”

    “这个……”布西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现在的白俄罗斯百废待兴,卢卡申科总统上台之后要大力发展经济,听说要学习你们国家对外招商引资的经验,既然要对外招商引资,总还是需要几辆表示诚意的接待用车的,别拉斯作为白俄罗斯最重要的重工业企业之一,当然要多多支持中央政府的工作。”

    这话说的挺崇高的,可林铮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话里面的不甘心?

    “……”林铮一脸同情的拍拍布西科的肩膀,好一会儿,才苦笑着摇摇头,“算了,我会在白俄罗斯先设立一个联系处,办事处里会有一辆fleetwood,布西科先生有需要时候,给联系处那边打个电话,直接让人过去开车就行了,算是我借给你用的。”

    所谓“借给你用的”是怎么个意思,布西科好歹也是在前苏联政坛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老油条了,岂能不知道这话里面的猫腻?这辆fleetwood根本就是准备长期“借”给自己用的,如果有人觊觎这辆车,自己还可以用“借的,马上就要还给林老板了”为借口堵住那些人的嘴巴。

    林老板好人啊,布西科登时精神一震,整个人也跟着热情了许多,哈哈大笑着拍着林铮的肩膀,眼中的笑容不再是之前那个戒备的模样,带上了几分真诚,“林,你真够朋友!晚上我请客,请你喝酒!”

    “好啊。”林铮笑着点点头,布西科释放出来的善意,他当然能明白。

    …………………………

    善意是善意,可看到那明显刚刚打扫过的、根本看不到几个工人的车间的时候,林铮就不由得有些郁闷了:“布西科先生,我记得你们别拉斯公司现在有近万名工人的?”

    这话是别拉斯发给林铮的资料上说的,林铮当然不会介意在这个时候拿出来轻抽两下布西科的耳光:尼玛你这是坑人呢,这空的喘口气都能听到回音的车间就几个不知道是不是临时抓来的家伙在保养设备,你竟然敢告诉我你们有近万名工人?(未完待续……)

第370章 很受伤

    “呵呵……”

    布西科讪讪的一笑,林铮坚持下了车之后就要去生产看看,这打了个布西科一个措手不及:按照之前的安排,这是后天的活动,今天上午才刚刚打扫完已经很久没用的生产车间呢。林铮的这个动作虽然让布西科有些不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方是真的很重视这次的合作的。

    重视就是好事啊,布西科怕的就是林铮的不重视,如果林铮再玩一招小松的把戏,自己也就不用过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布西科不但心中的那一点不快尽去,反而还还多了几分轻松,“林先生,对于我们别拉斯的情况,相信您在来之前已经了解了不少……您认为一家几乎整整两年没生产任务的工厂的生产车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话反问的确实有道理,而且道理无比强大:没错,我们的车间里是空荡荡的……这不,刚刚有一支老鼠跑过去,可这不是因为我们没什么生产任务么?没有生产任务,你难不成想要我们把工人都集合起来、把车间弄得热热闹闹的不成?

    集合起来搞的热热闹闹的当然也不是不成,可生产总需要有原材料吧?没有原材料您让我们怎么办?

    同时这话里面还暗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如果不是我们困窘到了如此境地,也不会和您合作,对吧?好歹别拉斯曾经也是世界三大自卸矿山车制造企业之一呢。

    面对这个强大无比的理由,林铮都没话说了。苦笑一声,这才道:“这么说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岂止是不好过啊,”布西科说不得就叹了口气。“现在的明斯克,能吃饱肚子的就算是富裕家庭了。”

    能吃饱肚子的就算是富裕家庭,那位数众多的普通家庭……林铮听的“嘶~~”倒吸了一口凉气。

    “所以啊,除非有什么切实的好处,否则大家也不愿意出门。”布西科苦笑着补充了一句,他伸手指指车间里的那些大型的生产设备,“也就是这些东西不能吃。填不饱肚子,否则也早就没了。”

    当然,出门就代表着身体要活动。活动就意味着能量消耗加快,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身体活动额外消耗了能量实在是一件能要人命的事……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你们的情况可真是……”终于明白了现在的白俄罗斯到底处于一种怎么样的困境的林铮,苦笑着拍拍布西科的肩膀。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曾经听长辈说起过三年大灾难的时候的困苦。老百姓的粮食不够吃,草根和树皮是真的被吃光了的,至于到底饿死了多少人……不管是详细的还是大致的数字,反正没人知道。

    “所以啊,林先生,今天晚上多照顾两个姑娘吧,就当是做好事了,嗯。给她们50美元就成,保证都是你们中国人最喜欢的漂亮的处&女。”

    布西科在对林铮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无比坦然,丝毫没有什么难为情的意思,显然是在他看来,不,是在这个时候的所有的白俄罗斯人看来,不管能用什么办法换来钱,哪怕是用贞操换来钱,那就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只是……漂亮的、还是处的小姑娘只要50美元?林铮咧咧嘴,就算是在国内,破个长的最一般的处的价格,也得20张往上了吧?这在白俄罗斯合计RMB还不到5张?

    只是林铮的皱眉在布西科落在眼里顿时就会错了意,少不得要给他解释两句:“其实一般的20美元就够了,不过我特意给你挑了两个漂亮的……搁在大学里最少也是个系花的那种。”

    尼玛!系花只要不到5张!林铮听的越发郁闷了:现在的白俄罗斯到底困难到了什么程度?!不对,困难……困难?!

    “布西科,”在刚才,因为布西科的强烈抗议,林铮对布西科的称呼已经从“布西科先生”变成了“布西科”,因为按照布西科的说法,林铮很够朋友,值得开一瓶伏特加。林大老板沉吟了一下,这才慢慢的、试探着开口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的合作,有没有可囊采用一半现金、一半实物……我指的是粮食、蔬菜、肉蛋副食这些东西……来进行,你觉得怎么样?”

    没错,看到白俄罗斯的局面这么困难,林铮有些动心了:或许我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节省一部分开支?

    单纯只是RMB的开支,林铮自然是不怕,但问题是白俄罗斯方面显然更加青睐美元啊。林大老板当然知道现在白俄罗斯的物价飞涨到现在这个程度还要多谢西方国家“所赐”,自己的这个做法未免有得罪了某个巨头的嫌疑,但如果自己将物资扩散的范围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应该问题不大吧?

    但是林铮显然小看了食品等物资对于现在的白俄罗斯的吸引力!

    前苏联时期,白俄罗斯地区是前苏联最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靠着国家的统一筹划,白俄罗斯地区的产业工人们当然生活的很幸福很愉快,至于自己的粮食?自然有国营农场给我们种嘛,种了会通过铁路运过来。

    但苏联解体之后,事情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一直认为钢铁可以当饭吃的白俄罗斯人骤然间发现,自己几十年的观点竟然是错误的:是的,在前苏联时期,钢铁可以当饭吃,但当民主和自由的光辉照耀在白俄罗斯人头上的时候,钢铁竟然不能当饭吃了!这可真是……与自由和民主相比,显然还是填饱肚子更加重要一些,但问题是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没有可能找回来了。

    听到林铮的话,布西科眼珠子瞪的灯泡似的溜圆,整个人都在哆嗦:“林,你说你可以帮我们搞到粮食?”

    “确实能够搞到一部分,”林铮当然不介意用食品以及其他轻工业品换来合作的机会,某牛人还用轻工业品换来了4架飞机呢,但他绝对不打算当一个专门的倒爷,真敢这么做,自己可就得罪了太多人了,说不得必须强调一点,“但不可能照顾到太多人,只能简单的保证我们这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可能一次支付,必然是分批次支付,嗯,价格参考白俄罗斯现在的市场价低20%……”

    言外之意,我只能保证如果跟我合作,白俄罗斯汽车制造厂的人最起码有一口吃的,至于其他的人?我照顾不过来,也不敢去照顾……白俄罗斯总统是干什么吃的?

    “够了够了,足够了,”布西科眉开眼笑的点头,对于他这个厂长来说,在没有什么比填饱大家的肚子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在这个年代,能够带着大家填饱肚子的老板就是全天地下、哦不,是全白俄罗斯最有本事的老板,更何况除了发米面油粮等食品和副食之外还能发一半的现金?至于林铮说的比市场价低20%的建议,他根本不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