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电子帝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保镖……有点什么事我也可以随时和国家联系吗?”

    “就你?给你配保镖?”李少校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林铮一番,不由得沉吟起来:别说,以这小子做的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给他配个好点的保镖也确实说的过去,丁友军那样的着实是差了点。打定了主意,李少校点点头,“我回去汇报一下。至于领导会不会同意。那就看领导的意思了。”

    能汇报就是好事,林铮腆着脸厚着脸皮追问道,“大内带刀侍卫那样的成不成?”

    “做梦!”李少校毫不客气的丢下俩字,转身就走:大内带刀侍卫的那种?你以为你是谁?这样的人你都敢随便乱打主意!

    唉,哥们还想着能不能打打大内带刀侍卫的主意呢,看来是没希望了。看着气冲冲而去的李少校,林铮心里小小的有点郁闷:要是能带大内带刀侍卫级别的保镖,哪个混蛋敢对自己呲牙的时候。保镖上前一亮证件:“中&央警卫局的,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跟我走一趟吧。”,卧槽!想想都觉得拉风的简直一塌糊涂!

    可惜,就只能想想,只是郭氏兄弟那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林铮心中很是好奇。

    ————————————————————————

    郭氏兄弟确实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劲,以往那些和自己称兄道弟、恨不得跪下来舔自己脚趾头的窗口市政府官员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三天两头的就到自己的工厂里来检查,今天是税务局、明天就换成了工商局、后天来的是消防队,再后来来的说不定就是计生委……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能够经得起政府部门自信用心的查的,平日里大家哈哈一笑,有问题也是没问题,现在的情况则是没问题也要从鸡蛋里给你挑出骨头来。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郭台铭的眉头紧锁,他不傻,富士康可是上面的领导亲自关注过的企业,等闲没有人敢如此嚣张的来找富士康的麻烦,富士康刚来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些想要从富士康身上捞油水的家伙这么做,但他们前脚刚到富士康,后脚就被一个打来的电话痛骂了一顿,然后就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对自己点头哈腰的道歉、渴求着自己的原谅。

    一直以来郭台铭都习惯了大陆政府给予自己的这种“超国民待遇”,甚至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认为自己的这种待遇才是正常的,可当这些部门来找富士康的麻烦、自己一个电话找到那些平日里和自己称兄道弟的窗口市的主要领导的时候,领导们要么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要么就是直接挂了自己的电话,摆明了不想和自己打交道。

    面对此情此景,郭台铭暴跳如雷,当他指着那些来富士康“审查”的政府部门的带队领导的鼻子,以“这些检查已经严重影响了富士康的生产,富士康如果无法按时完成代工任务,全部责任都要由你们来承担”相威胁、并且认为对方一定会退却的时候,对方只是冷笑着告诉他,任何企业在大陆都需要遵纪守法,不止是大陆企业要这样,其他合资企业、海外独资企业也是这样,不会有人例外……如果被富士康的合作伙伴知道富士康是一家经常性偷税漏税、不遵纪守法的企业的话,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愿意与富士康合作?

    到了这个时候,郭台铭哪里还不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他不怕出问题,就怕出了问题而自己却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终于,当他将一瓦楞纸箱的湾岛“土特产”搬到窗口市某位市委常委的家里的时候,这位市委常委总算是告诉了他原因:做生意嘛,大家比拼的就是商业手段,你技高一筹赢了那是你赢得的,你没别人聪明输了生意那也是你活该,可你如果动用枪手去暗杀对方企业的老板,那就不合规矩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谁还敢放心的做生意?

    对于富士康的这个举动,高层十分震怒!

    这段时间的这些举动,就是要给富士康敲一记警钟,平日里的一些事情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看不到也就罢了,但有些红线绝对不能跨过!

    郭台铭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那位领导的家里走出来的,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坐进了自己的奔驰轿车里面,一阵冷风吹来,郭台铭激灵灵的打了个哆嗦,陪同自己一起前来,一直在楼下的车子里等着自己的二弟,此刻正一脸焦急的望着自己:“大哥,大哥,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啊?你说句话啊?”

    “我没事,”郭老大强笑一声,对司机吩咐道,“老王,开车。”

    “大哥,那姓马的家伙怎么说?他们窗口市是不是该怎么咱们个交代?”郭老二一脸恼火的吹胡子瞪眼睛,“我看这窗口市的领导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位子做的太安稳了?实在不行咱们就说要换个地方投资,看他们找不着急!”

    “老二,没用的,”郭老大苦笑一声,指指头顶对自己二弟道,“这次的事情,是他们上面直接发了话,要给我们‘提个醒’。”

    “这阵子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是给我们提醒?!”郭老二惊叫一声,惊讶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他们凭什么?他们以为自己是谁?还给咱们提醒?!”

    “不为什么,就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地方,”郭老大到底是郭老大,后世那个能够进入世界富豪榜前50名、全世界有200多外人靠着他吃饭的牛人,度过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整个人飞快的冷静下来,“说到底,这次的事情是我们犯了忌讳,也是我们这些年来有些飘飘然了,以为只要咱们有钱,到哪儿别人都得给咱们跪下,可你大哥我却忘记了,这世界上说话的永远不是钱,而是够硬的拳头和那些手里拿着枪的家伙,他们只要找到一丁点的借口,就能把你之前积累的一切给你拿走。那位马常委告诉我,希望咱们鸿海和富士康以后老老实实的合法经营,枪手暗杀啊之类的事情就不要再做了。”

    “大哥你是说……”郭老二的脸色顿时一变!

    和自己大哥一样,从进入大陆一来就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的郭老二已经本能的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人上人了,这种待遇是自己天生就该享有的,可现在自己大哥的一席话,如同一记组合耳光,打的他眼前金星乱冒!也将他彻底的从自己之前的那个想象的世界里打醒了。

    “没错,”郭老大苦笑着,“那个倒霉蛋被大陆的人给抓住了,大陆方面觉得咱们鸿海集团对他们还有点作用,警告咱们一番,只要咱们以后不要做这种背地里的小手段,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我……”郭老二重重的一拳砸在前面的靠背上,恨恨的道,“大哥,我不甘心啊!”

    习惯了什么好的都先给自己用的超国民待遇,这骤然的落差,让郭老二有些适应不了。

    “岂止是你不甘心,我也不甘心,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整个世界上,咱们还能找到比大陆更加适合投资赚钱的地方吗?既然没有,那就老老实实的按照人家定下的规矩玩。”(未完待续……)

第342章 不安分的前WRC世界冠军(3/4)

    林铮可不管郭氏兄弟现在是何等的郁闷,他现在满心愉快的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嗯,那些去美国留学或者期待着绿卡、以为只要在美国呆上一圈就变成了人上人的家伙不同,这次的林铮是打算与德州仪器谈合作的。

    嗯,仅仅是关于无线局域网技术方面的合作,和无线保真没有什么关系,林大老板还指望着无线保真技术赚钱呢。

    德州仪器是国际电子和工程师协会(IEEE)的成员以及理事单位,在协会内部有着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也是现在推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最积极的企业之一,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开发和专用芯片的开发等方面走在了各大半导体的前列。

    只是让林铮稍微有点郁闷的是,德州仪器公司对于联创科技竟然能够研发出速度高达10Mbps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十分怀疑,这让林大老板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哥们有必要去骗你们?

    不过不管怎么说,德州仪器也不是第一次和林铮以及联创科技打交道了,在德州仪器看来,林铮的人品还是能值一些钱,虽然很怀疑联创科技这么一家搞影音娱乐电子产品的企业怎么可能会搞出比德州仪器这种专门搞网络技术的企业更加先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但出于对林铮的信任,他们还是决定见见联创科技搞出来的样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美国人其实更明白。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德州仪器半导体部门的总裁汤玛斯。安吉伯在欧洲,而这个项目是安吉伯点名要亲自观看的,事情稍稍出了点麻烦。林铮需要3天后才能够给安吉伯演示联创科技与中科大、华为一起开发的这套WLAN技术。

    两天就两天吧,林铮也无所谓,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了解一下公司的美国的两家分公司的情况。

    检查的结果让林铮小小的吃了一惊,那个当初没用多少钱买下来的二手车行现在不但已经能够自负盈亏,居然还能有不小的盈利了。

    “老瓦,你怎么做到的?”林铮好奇的向曾经的瘾君子、前WRC世界冠军、现在的冠军车行首席执行官比乔恩。瓦尔德加德问道。

    对于老板对自己的这个称呼,比乔恩。瓦尔德加德早已经习惯了。当初的那个瘾君子现在已经有点儿成功人士的模样了,但在林铮的面前还是带着几分小心,搓着手对林铮道。“老板,这多亏了您从国内找来的那些维修技师和您出**的那一系列的维修优惠套餐,他们的机械维修基础十分扎实,人也十分勤劳。又有套餐的优惠。现在当地人都喜欢到我们这里这里来修车。”

    当初接手车行之后,考虑到美国高昂的人工,林铮从国内组织了一批汽车维修工人来美国“出国劳务”,90年代中期的汽车维修工人的工资并不高,在林铮开出的月薪10000外加包吃包住的“超高新”的诱惑下,林大老板很是从国内招来了不少愿意“来美国赚大钱”的、有多年汽车维修经验的维修技师。

    虽然受限于国内能够接触到的汽车的技术水平便宜以及不懂英语的问题,这些维修技师刚来美国的那段时间确实有些麻烦,但在林铮给他们找了几个兼职的翻译之后。加之在汽车维修行业,动作和手势显然比语言更直观和明确的多。没用多长时间,这些国内来的技师竟然也能连猜带比划外加几句英语的和美国人交流了。

    有了价格优势,加上林铮在当地病毒式的广告宣传,冠军车行很快打开局面也就不为奇怪。

    “当地的车行没有找你们的麻烦?”林铮有些好奇,他以前听说过,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有所谓的行会。

    “他们找了,但第一我们没有违法,行会的规定不能与法律相抵触,经过数次谈判之后我们还是赢了;”说这番话的时候,瓦尔德加德的语气中全都是自豪,“第二,我们招聘了很多曾经在服役中负责车辆维修的退伍士兵,这些人打架的水平也不错,不但能维修车辆,还能担负起保安的职责。”

    看瓦尔德加德那眉飞色舞的模样,林铮就知道冠军车行肯定暗地里和同行们“交流”了好几次,而且无一例外的是冠军车行赢了,只要赢了就没有问题,至于招聘一些退伍大兵来工作?林铮从来都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比乔恩。瓦尔德加德正在喋喋不休的赞扬着他的这些中国同事们,在瓦尔德加德看来,这些来自老板母国的维修技师简直是维修技师的典范: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故障在故障车的旁边连续讨论一整天,可以用沾满了机油的手拿起汉堡来就吃,他们也可以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好车子连续工作24个小时……恐怕机器人都不能这么工作,但瓦尔德加德的这些中国同事们则告诉他,这根本不算什么,现在在美国吃得好、住得好、工资还高,简直就是来享福的,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连续三天三夜不合眼的修车也不是没有过。

    拼命赞扬完了自己的这些同事,瓦尔德加德向林铮建议道,“老板,我认为您应该给予他们和我们一样的薪资待遇,您现在的做法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短时间还没有问题,长时间这样很容易出现劳资矛盾。”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林铮点点头,在这件事上,他想要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你的意思呢?只是涨薪?”

    “不,”出乎林铮预料的,瓦尔德加德竟然摇了摇头,“我希望您与他们签订工作合同,”瓦尔德加德目光闪亮的望着林铮,语气从未有过的认真,“老板,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优秀的、这么谦虚好学的技师,这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按照您之前和他们签订的合同,他们两年后就会回国,这么一个成熟的技师团队就要解散,这对我们来说太可惜了,我们应该维持住这支团队才是,请相信一个有着世界顶级汽车赛事经验的赛车手的劝告:这些技师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林铮挠挠头,有些不解瓦尔德加德为什么会这么看重这些技师,他承认国内来的这批汽车维修工人的水平和品性都不错,但问题在于,“老瓦,我们每年都会从国内补充新人过来啊,他们的水平和这些人相差不了多少的。”

    “你你说的没错,但一下子走掉一半的人,对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影响非常大。”瓦尔德加德一不小心露出了小小的野心。

    “计划?什么计划?”林大老板立刻瞪大了眼睛。

    刚刚还一副慷慨激扬模样的瓦尔德加德,此刻竟然如同小姑娘一般局促不安的捏着自己的衣角,小心翼翼的对林铮道,“老板,我希望能够做点事。”

    “你不是已经在做你喜欢的事了吗?”林铮奇怪的道。

    就在半个小时前,自己已经看过了那辆正在进行改装的福特野马MustangGT,那辆车现在已经被改装的面目全非,已经隐约能够看到2013款谢尔比GT500的影子了,整辆车凶悍的一塌糊涂,据说福特公司现在对瓦尔德加德这辆改装的野马MustangGT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够将这份改装创意和其中的相关技术、专利买下来,但瓦尔德加德牢记着林铮的吩咐,坚决不答应。

    “我不想只做改装汽车,我希望我能够拥有一架真正的汽车制造工厂。”

    林铮被瓦尔德加德这个“伟大”的梦想给震惊的几乎下巴都掉下来了:很多车手退役之后都选择了在老东家做技术顾问或者什么专家之类,也有些自己出来单干,靠着当车手时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开一家改装车行的,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几乎是许多世界顶级车手退役之后做出的最正常的选择,但现在比乔恩。瓦尔德加德竟然告诉自己他并不满足于只拥有一个汽车改装厂,竟然还想要拥有一家制造厂?!

    是我疯了还是这家伙疯了?

    “老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林铮瞠目结舌的望着瓦尔德加德半天,才缓缓的开口道,“你也算是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士,应该知道从无到有的就建立起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个汽车品牌需要花多少钱,而且……你如何笃定你能够在世界上这么多的汽车品牌的围追堵截下让你的汽车生存下来?”

    林铮觉得瓦尔德加德大概是最近这段时间被自己的成功给冲昏了脑子才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林铮有些怀疑这家伙最近不是又开始吸&毒了吧?要不然怎么会想出这么脑子不清醒的想法?

    但这次林铮错了,瓦尔德加德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也知道,自己的梦想能否实现,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自己是否能够说服自己的这位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老板,在此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老板不愿意给自己说明的机会,现在老板愿意听自己说、愿意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比乔恩。瓦尔德加德简直大喜过望!(未完待续……)

第343章 世界冠军的理想(4/4)

    “老板,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研究人们的用车习惯,我发现,虽然美国和欧洲的家庭都不止拥有一辆轿车,但这些车子的空载率相当高,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初步估计,在超过70%至80%的总使用时间当中,车子只有一个人在使用。”

    “这些车子的百公里油耗普遍超过8升、车身长度普遍超过4。4米,这种情况不但占用了较多的占地面积和浪费了较多的燃油,也加大了人们的使用成本,同时停车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您想一下,如果市场上有一款使用600CC以下排气量的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不超过4升、有2至四个座位、长度在3米以下、价格不超过10000美元的入门级微型汽车,人们可以开着这个如同小精灵一般的汽车自由的穿梭在城市的建筑群中,既经济又环保,只要随便有个地方就能够将车子停下,同样的停车场可以停下几乎多一倍的车子,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举?”

    说起这些的时候,比乔恩。瓦尔德加德整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那里面有种叫做希望的东西;“我仔细研究过了世界各大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的产品线,虽然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而且完善的产品线,但他们都没有这么一款比A00级轿车还要小的轿车,老板,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这是我人生的梦想所在。”

    瓦尔德加德说的时候,林铮一直在很认真的听着。一直等瓦尔德加德说完,林铮才开口道,“老瓦。这种比A00级轿车还要小的车子并不是你的专利,可能你不知道,这种车在日本就有。”

    “日本有这种车?”瓦尔德加德一下子愣住了,呆呆的望着林铮,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失落。

    “有,而且有很多,日本各大汽车品牌似乎都有相关的车型。”林铮点点头。望着满脸失落的瓦尔德加德,他很能够理解瓦尔德加德的这种心情,自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思发现了一个商机。因为能够凭借这个办法狠狠的赚一笔钱,却没想到自己的办法早就被别人实现了,这种落差感确实挺打击人的,但作为老板。这个时候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

    “据我所知。这种车在日本被称为‘轻自动车’,也叫‘K…car’,大小和价格和你说的基本上差不多,根据品牌和配置的不同似乎是在7000美元至12000美元之间,好像从50年代开始就在发展了,至于市场占有率……我估计应该不低于20%吧。”

    林铮对于日本轻自动车的了解十分有限,仅知道这种车在日本被称为轻自动车,也叫K…car。从二战后的50年代开始就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体系和关于轻自动车的规定。似乎这种车的发动机的排气量普遍都很小、个头和国内刚刚问世的奥拓差不多大小,在日本十分热销,很受日本人的青睐。

    而事实上国内在92年底从日本铃木公司引进的奥拓这款车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也的确曾经属于轻自动车的范畴,只是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对轻自动车的定义重新进行了划分,规定发动机的最大排量为660ml,排量“高达”796ml的奥拓也就从轻自动车的范畴“晋升”为了普通轿车,如果不是因为林铮的第一辆车就是一辆三手奥拓,对于日本的轻自动车他也不会了解的这么详细。

    “原来已经有了啊,”瓦尔德加德苦笑一声,眼中之前兴奋的光彩也随之淡去,就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但当梦醒了之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一个梦而已……哪怕再美丽的梦,也不过是个梦。

    可笑自己还想着依靠老板从国内找来的这些维修技师组成一个研发班子,以自己对汽车的造诣和经验打造这么一款轻型车辆呢,没想到原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林铮拍拍瓦尔德加德的肩膀以示安慰,他很理解这种理想破灭之后的那种心情,只希望他能够快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就好,为了安慰瓦尔德加德,他甚至还打算交给瓦尔德加德一个新的项目,“好了老瓦,别想这个问题了,既然你在美国和欧洲都呆过,我问你,欧洲人为什么都喜欢手动挡的车?我看城里堵车的情况也很严重啊,堵车的时候走走停停,不停的踩离合换挡,左脚都累傻了吧?”

    “累有什么办法,谁让手动挡的车便宜呢,”尽管瓦尔德加德还没有从刚才被打击的失落中收拾好心情,但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他心不在焉的回答道,“boss,您难道不知道吗?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同款车型当中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低配的车型,嗯,也就是手动挡、布质座椅的车型。”

    “至于堵车的时候左脚可能会累一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少花5000至10000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在美国这个数字都差不多相当于两到三年的房产税额了,所以您应该可以理解,在实实在在的金钱面前,辛苦一下自己的左脚是可以接受的。”

    我了个槽!林铮对美帝的黑心再次忍不住的吐槽:若干年后咱们买房子贵是一回事,但也就办房产证的时候交一次税,无数人心目当中的圣殿一样美帝竟然每年都要征收一笔数额不菲的房产税?说好的民主和自由呢?

    不过这好像似乎不关自己什么事?反正交税的是老美不是?

    再想到国内某些无良媒体一个劲的宣扬西方人买车钟爱手动挡是因为手动挡更节油的屁话,林铮心中越发的郁闷了:这些公知精英,果然不愧他们公知精英的名誉称呼,老外拉摊屎他们都闻着是香的。

    但瓦尔德加德的回答让林铮越发的肯定了自己想法的可行性,立马开心了不少,立刻再次向瓦尔德加德问道,“老瓦,如果有这么一种专为手动挡车型设计的智能自动离合装置,在不改变原车变速箱和离合器的基础上,通过加装一套独立系统,由微电脑来控制离合的离和合,达到‘开车换挡不用踩离合、只需要手动切换变速档杆’的效果,并且可以在堵车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挡车型才会有的‘蠕动’行驶功能,等于原来的手动挡变成了‘半自动挡’,并且可以随时切换回传统的手动挡驾驶模式,成本控制在200美元以下,市场价在500美元左右,你认为这么一种产品会有市场吗?”

    “给手动挡车型加装外挂式的自动离合器?”刚刚还一脸郁闷的瓦尔德加德的眼睛猛地亮了!

    作为前WRC世界冠军,瓦尔德加德接触到的赛车本身就是“半自动”车型,赛车在高速飞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地形的需要在需要跟趾动作的脚踩离合与自动离合之间进行切换,对于自动离合他并不陌生,想要在手动挡车型上在不破坏原有换挡机构的情况下额外加装一套自动离合器根本没有任何难度,对于一名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前世界冠军而言,在他听到林铮的这个设想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这套系统应该怎么做:

    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在眼下通用的膜片离合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液压执行系统,将踏板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改为由开关装置控制电动油泵去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变速器控制单元(ECU)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是集成在一起的,根据油门踏板、变速器档位、变速器输入/输出轴转速、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等传感器反馈信息,计算出离合器最佳的接合时间与速度。

    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由电动油泵、电磁阀和离合器油缸组成,当ECU发出指令驱动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产生的高压油液通过电磁阀输送到离合器油缸。通过ECU控制电磁阀的电流量来控制油液流量和油液的通道变换,实现离合器油缸活塞的移动,从而完成汽车起动、换档时的离合器动作,最终实现“换挡不用踩离合”的效果。

    如果想要彻底体验一把纯粹的手动挡乐趣、练习跟趾动作,简单,直接将ECU关掉就行了,这么好的创意,我怎么就没想到?!瓦尔德加德恨不得拿头去撞墙!

    “有市场!绝对有市场!”瓦尔德加德的眼珠子都红了,“这里面最难得就是外挂ECU的设计,除了这个东西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任何难度,我们完全能够做得出来,我敢发誓,只要价格不超过500美元,那些受够了手动挡却又舍不得买自动挡的家伙一定会高兴的发疯的。”瓦尔德加德兴奋的道。

    “那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看着已经走出了刚才的抑郁的瓦尔德加德,林铮也由衷的感到高兴。

    “不对啊老板,”瓦尔德加德忽然反应过来,整个人都激动了,“既然日本的轻自动车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日本之外的其他地方根本就看不到?这……我还有机会!”(未完待续……)

第344章 抢别人的饭,让别人没饭吃(1/4)

    咦?对啊!瓦尔德加德的话提醒了林铮:对啊,既然日本的轻自动车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在其他地方就看不到?是日本之外的其他地方就不需要这种轻巧方便的小型车辆吗?显然不是,电视、电影当中不是也有些在欧洲古老的小巷子里、古老的建筑逐渐狭窄的小路上奔跑的汽车吗?那是……一个汽车的名字在林铮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smart。

    这个名字一从林铮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林铮就被smart那憨头憨脑的模样给逗乐了:毫无疑问,顶着奔驰旗下最小车型称号的smart虽然卖的死贵,但外形却是无比呆萌的。

    这是一款充满了争议的车型,一方面,这款小车那超级迷你的身材让它能能在所有的大街小巷自由的穿梭,一个普通停车位甚至可以停得下两辆smart,但另一方面,这小车高高在上的售价也让很多人对这款车诟病不已,尤其在国内,超过13万的售价让很多人认为单单“奔驰旗下”这四个字就值了最少9万,但无论如何,这款在最初被称为“城市精灵”的小车可以被认为是欧洲版的“K…car”。

    但是smart是什么时候开始搞起来的来着?林铮虽然算是个军事和汽车爱好者,但还不至于对世界上的每一款汽车都熟悉到如数家珍的程度,这件事他只能交给瓦尔德加德:“老瓦,你说的没错。既然这种超轻型车辆在日本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没有理由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道路宽度和日本差不多的欧洲发展不起来,我觉得我们还有机会!”

    “老板。您真的这么认为?”听到林铮这么说,瓦尔德加德整个人都变的明媚起来。

    “嗯,我前段时间在一本汽车杂志上……别问我是什么杂志,我不记得了……看到德国戴姆勒集团似乎正在和一家什么公司合作研发一种类似于日本K…car的超轻型汽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