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老狐狸啊!秦海在这一刻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年幼无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锋厂改制

    与宁中英确定好方案之后,秦海回到家,把这个想法又与父亲秦明华商量了一下。秦明华对于大局的判断远不如宁中英有经验,但他对于兼并青锋厂这个想法也是持赞成意见的,理由与宁中英所说的没有太大差异。

    一切考虑周全,秦海马上撰写了一份请示报告,通过刚开办不久的特快专递业务寄送到京城农业部,直接呈交崔洪春。在请示报告中,秦海提出希望能够将青锋农机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他个人以私人股东身份入股,持有95%以上的股权,最多留下5%作为国有股,由安河省农业厅持有。

    在那个年代,私人要求入股国企,而且还要占有95%以上的股权,实在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但崔洪春收到这份请示报告,却并未感到惊讶,甚至还有些不出所料的感觉。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秦海希望入股的企业居然是小小的青锋农机厂,崔洪春原本还以为他会把目光投向更大一些的企业,因为毕竟他手上的业务量是巨无霸级别的。

    “这倒是一个知进退的年轻人啊。”崔洪春拿着这份报告,向秘书李阳感慨道,“其实,他即使想入股北方农机厂、山南农机厂这样的大型企业,我也是无法拒绝的。可是,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这种大企业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消化得了的。”

    李阳心存不屑,脸上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他说道:“部长,我觉得这个方案的背后,可能有其他人给秦海出主意吧?前些天,我专门找人打听过青锋厂厂长宁中英的情况。听说他是一个处事非常老道的人。没准秦海的这个想法,是和宁中英商量过的。”

    “完全可能。”崔洪春道,“秦海想入主青锋厂,如果没有老厂长的支持,是不可能站住脚的。以秦海的谨慎,提交这个方案之前。他肯定会和宁中英交底。至于这个主意是不是宁中英替他出的,咱们就没法掌握了。”

    李阳指着方案上的数字,对崔洪春说道:“部长,秦海这个方案是不是太贪心了?他只给国家留下了5%的股权,这还不如全部拿走呢。”

    “呵呵,这也是我说他知进退的原因啊。”崔洪春笑道,“他如果想把青锋厂全部兼并,就意味着青锋厂完全变成了私营企业,国家不会同意。职工也无法接受。他留下5%的股份,这样大家都好说话了。至于国家占股的比例,5%也非常不少了,你想想看,他的业务是几亿美元的利润,国家拿走5%,也是上千万美元,这可相当于白白拿走的哦。”

    “这是不是有点交保护费的意思啊?”看到老板的心情好。李阳也笑着评论道。

    “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哦!”崔洪春错愕了一下,呵呵地笑了起来。想到自己一个堂堂的副部长。居然干起这种收保护费的勾当,他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丢人。

    秦海的报告在农业部的部长办公会上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青锋厂规模虽小,但毕竟也是国有企业,与私人进行合资改制,在以往是不曾出现过的事情。不过。当崔洪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介绍了一遍之后,部领导们就释然了,他们的想法与崔洪春一样:只要能够把热喷涂机的业务留在农业系统内,让出一家小小的青锋厂,又算得了什么呢?

    部长办公会议通过了此事。崔洪春随即给安河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杨亦赫去了一个电话,商讨有关青锋厂改制的事情。杨亦赫此前并不知道秦海他们在圣保罗折腾出来的这件大事,接到崔洪春的电话,他先是狂喜,继而又佯装恼火,毕竟秦海是他治下的人,遇事不先向他汇报,却辗转通过部里的领导来传话,这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之举了。

    “老杨,你可别怪罪小秦。关于改制这件事情,是我们部里的想法。我们也是希望支持小秦的创新,对于咱们省里来说,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大好事啊。”崔洪春在电话里笑呵呵地给杨亦赫做着工作。

    杨亦赫其实也不是真的生气,他只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宣示一下青锋厂以及秦海本人的归属权而已。所谓县官不如现管,青锋厂虽然是农机系统的企业,但所有权是在省里的。听到崔洪春的解释,他也笑着说道:

    “我就知道是你老崔想的鬼点子,这样一来,这个功劳就算在你们部里了,没错吧?”

    崔洪春道:“我们部里只是占个名义,但厂子在你们安河,利润、税收、创汇、就业,这些不都是归你杨省长的吗?”

    “本来就该是我的。”杨亦赫道,“这个秦海我可是早就盯上了,一直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是你崔部长不讲道理,非要抢到你们农业部去。”

    崔洪春道:“我说杨省长,你也得讲点道理好不好?如果不是我们农业部把秦海带到圣保罗去,他能这么快就把热喷涂机的市场打开吗?我可告诉你,我们带去的产品全都给他做了广告,我还没找你们安河省给我付广告费呢。”

    杨亦赫笑道:“广告费我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崔部长过来取呢。怎么样,啥时候屈尊到我们省里来走走?我请你喝酒。”

    两个省部级领导互相骂骂咧咧、吹吹打打,就把这样一件秦海觉得挺困难的事情给说定了。

    挂断杨亦赫的电话之后,崔洪春第一时间拨通了青锋厂的电话,找到宁中英,对他如此这般地吩咐一番,又让他给秦海带话,叮嘱秦海要抓住机遇,好好发展。

    至于杨亦赫,此时也同样没闲着。他让秘书紧急联系了省经委、农业厅、北溪市的相关领导,召开了一个联席会议,讨论青锋厂改制以及后续的支持工作。前来参加会议的北溪市副市长缪永华听说秦海居然弄到了产值高达几亿美元的出口业务,惊讶得几乎都要晕倒了,当即把胸脯拍得山响,扬言要倾全市之力,为这样的“特大型出口创汇企业”保驾护航。

    联席会议之后的第二天,由农业厅和北溪市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就到达了青锋厂,宣布青锋厂进入改制程序。改制的具体内容就是将青锋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秦海个人以热喷涂机生产技术和人民币2000万元入股青锋厂,获得青锋厂95%的股权;青锋厂原有的设备、土地等折价计算为5%的股权,由省农业厅和北溪市各持有2。5%。

    “什么,我们厂变成私人企业了!”

    改制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一下子就在青锋厂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身为副厂长,项纪勇是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他急匆匆地闯进宁中英的办公室,瞪着眼睛对宁中英问道:“宁厂长,改制这件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这本来就是我给小秦出的主意。”宁中英摆出一副光棍姿态,对项纪勇说道。

    项纪勇一下子就哑了,其实他早就猜到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应当就是宁中英,毕竟宁中英与秦海之间的关系是明摆着的,如果这两个人事先没有商量好,根本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合作。他原本以为宁中英会装聋作哑,这样他就可以对宁中英义正辞严地进行质问。可谁料想,宁中英根本就没有隐瞒的意思,这倒让他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老厂长,你这是什么意思?”项纪勇的语调低了八度,满含委屈地问道。

    宁中英笑呵呵地问道:“怎么,你觉得咱们厂跟小秦搞合资,吃亏了?”

    “这哪是什么合资啊?国家才占5%的股份,小秦个人倒占了95%,这完全就是把咱们厂卖给小秦了嘛。要说起来,小秦这个人本质还是不错的,我对他个人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咱们辛辛苦苦搞了这么多年的厂子,现在生产形势也不错,一下子就卖给私人了,我不理解。”项纪勇说道。

    宁中英问道:“老项,你知道小秦要咱们这个厂子,是干什么吗?”

    “不就是生产热喷涂机吗?”项纪勇答道。前一段时间,青锋厂就已经在帮秦海代工生产热喷涂机了,项纪勇对此事并不陌生。

    “没错,生产热喷涂机。”宁中英道,“可是,你知道产值有多少吗?”

    “产值?”项纪勇愣了一下,问道:“莫非能有几千万?”

    宁中英大笑道:“哈哈,几千万?照小秦跟我说的意思,他一年的产值要达到10个亿,而且是美元!听清楚了,10亿美元!”

    “10亿美元!”项纪勇傻了,“老厂长,你没搞错吧。10亿美元……这就是差不多40亿人民币啊,这这这……这怎么可能呢!”

    宁中英就知道项纪勇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也深知一旦报出这个数字,项纪勇马上就会由改制的坚定反对者变成坚定支持者。他言简意赅地把圣保罗博览会上发生的事情向项纪勇做了一个介绍,同时告诉项纪勇,秦海已经拿到了2000万美元的订金,只等青锋厂的改制完成,马上就可以开始生产。

    “太棒了!”项纪勇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代之以一片灿烂之色,“我现在就去找小秦,咱们也等什么改制完成了,现在就开始准备生产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肉吃就是硬道理

    刚打发走项纪勇,随即萧东平、苗福男、喻咏平等中层干部也三三两两的结伴前来了。这一整天时间,宁中英的办公室几乎就没有空闲过,来来去去的全都是来打听消息的干部和职工。

    大家手里的铁饭碗端得舒舒服服的,突然间宣布要进行改制,换了一个私人老板,这事搁在谁身上也淡定不了。青锋厂所有的人都知道秦海是宁中英的心腹,甚至于宁中英的儿子宁默就是秦海做生意的合伙人之一。现在厂子要卖给秦海,大家自然而然地就要到宁中英这里来问个究竟了。

    宁中英在青锋厂执政多年,对于厂里大多数的人都非常了解。根据每个前来打听消息的职工的具体情况,宁中英都有一套针对性的说辞,能够让对方从惴惴不安变成欢欣鼓舞。

    其实归纳起来,大家最担心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保障,二是前途。

    关于保障,宁中英和秦海商量过了,决定改制之后将会保留青锋厂原有的全部职工,国企原有的各种保障措施只增不减,让所有人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关于前途,宁中英告诉大家,改制后的青锋厂业务规模会比现在高出数十、数百倍,厂子将会扩建,人员将会增加,职工的工资、福利会在现有基础上先翻上一番,然后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厂子的绩效不断提升。

    用最通俗的话说,那就是大家的铁饭碗非但不会被砸烂,而且碗里装的肉会比过去多得多。

    有了宁中英的这个承诺,绝大多数的职工都安定下来了。大家每天辛苦工作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能混到肉吃吗?什么国企不国企的,有肉吃才是硬道理。且不说其他那些经营困难的厂子。就是青锋厂自己,在前些年韦宝林当厂长的时候,大家的生活也是过得紧紧巴巴的,这样的国企身份有什么价值?

    秦海是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这一点大家早就见识过了。现在他带着大笔的出口订单回来了,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一回他创造的奇迹会比过去要大得多。至于说私人兼并青锋厂,与前些年韦宝林承包又有什么区别?工厂还是这个工厂,工人还是这些工人,再说,国家不还保留着5%的股份吗,这些股份不就是用来给大家提供保障的?

    青锋厂的改制以出人意料的平稳和高速完成了。与此同时,秦海通过陈鸿程在国外采购的大批数控机床、锻压设备、电焊设备以及部分国内无法提供的原材料等也陆续到位。

    进口这些设备和原材料,动用的是秦海在圣保罗收取的热喷涂机订金,这笔外汇从农业部农机展团的临时账户转到安河省经委的账户。又经杨亦赫大笔亲批,划归秦海自由使用。杨亦赫清楚,要想完成几亿美元的订单,从国外进口一些设备和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动用一些外汇,是为了日后赚取更多的外汇,这笔账他算得非常清楚。

    设备到位了,厂房自然也需要扩建。平苑县积极配合。把青锋厂旁边的一片农田以及一家已经濒临破产的电石厂的厂区都划拨给了青锋厂,用于新建车间。秦海财大气粗。一口气就启动了四个车间、一幢办公楼和五幢宿舍楼的建设。在全国上下建筑材料都极度短缺的条件下,秦海手里的钢材和水泥却是源源不断,建设速度自然就是日新月异,各种建筑物几乎可以称为拔地而起。

    在宁中英、秦海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京城西北郊的京城大学校园里,已经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季。一辆吉普车驶到京城大学的校门口停下。车门打开,从车里跳下来三个姑娘,为首的一人看起来年龄比另外二人略大几岁,一张嘴便是一口好听的京腔:“小静,小珊。咱们就在这下车吧。车子直接开进校园,影响不好。秦海叮嘱过的,不让你们搞特殊化。”

    “哲奕姐,我们到这就可以了,多谢你从火车站把我们送过来,你就先回去吧。”秦珊带着几分腼腆,对那为首的姑娘说道。

    “小珊,别急啊,咱们先去陪小静报到,找到宿舍放下东西。然后咱们再去华清,送你报到。你哥专门交代过我,我可不敢失他的约。”那姑娘嘻嘻笑着说道。

    这姑娘正是王哲奕。秦海忙着搞青锋厂改制的事情,没时间送宁静和秦珊到京城上学,而两个女孩子又坚决拒绝父母送她们。无奈何,秦海只得与王哲奕联系,让她到火车站去接秦珊和宁静,再把这两个人送到学校去。王哲奕本人就是京城大学西语系毕业的,加之又是京城本地人,有她负责,秦海自可放心了。

    “小李,你先把车停到那边去,在那等着。我们这边办完,再去华清。”王哲奕向司机吩咐了一声,便与宁静、秦珊一道,拎着行李走进了校门。

    80年代后期的大学校园,思想已经是极其开放。作为一所综合性学府,京城大学的学生更是无拘无束,各种花样百出的迎新海报让两个刚从县城中学里出来的女孩子觉得新鲜无比,热血贲张。

    “快看快看,那边就是你们物理系的位子。”王哲奕不愧是在京城大学里混过几年的,眼睛只是一扫,就看到了物理系的大旗,大旗下摆着两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三男一女共四位负责迎新的老生。那女生手里捧着一本大厚书,正在忙里偷闲地背着托福单词,那三位男生则无所事事,馋兮兮地看着中文系、经济系那边新来的漂亮女生,小声地抱怨着:

    “唉,好白菜怎么都让中文系那帮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出来的蠢猪拱走了?”

    “今年的新生名单上不是也有一个女生吗?宁静……听着这名字倒挺不错的,但愿是个美女。”

    “你就别幻想了,美女能考京大物理系?”

    “这倒也是……不是长得困难到一定程度,谁读物理系啊。”

    “喂喂,怎么说话的!”那位闷头看书的女生受不了了,没好气地敲打着桌子,表示着抗议。

    “呃呃……我没说完呢,我是说……除了咱们戚月同学之外。”先前说漏嘴的男生赶紧道歉。这位戚月姑娘可是物理系86级唯一的女生,虽然长得稍微缺乏点女性特征,但好歹人家也是女的,是物理86这片沙漠里唯一的绿洲好不好?

    “哎,老赵,由之,快看,有三个美女,好像是向咱们这个方向走过来了。”一个男生突然有了新发现,他惊喜地推了推自己的两个同伴,用手指着前方喊道。

    被称为老赵和由之的两位顺势望去,果然见着三个漂亮女孩看着他们这个方向走了过来。这三个女孩长相都颇为靓丽,而且身上的服饰也有些档次,在一片穿着土里土气的新生中间,显得格外出众。

    “请问,这里是物理系的迎新台吧?”王哲奕笑吟吟地对三个目瞪口呆、只差流着哈喇子的猪头男生问道。

    “是是是,我们就是物理系。我叫夏三乐,这是赵霖,这是罗由之,请问你是宁……”那位自称叫夏三乐的男生晕头晕脑地正准备问对方是不是他们一直在等的唯一女生宁静,但仔细一打量对方的容貌,把话又咽回去了。眼前这位一看就不是新生的样子,脸上那份成熟与老练,几乎可以和学校里的辅导员相媲美了。顺便说一下,他用来作为对比的是别班的辅导员,因为他们自己班的辅导员也是男性,女性在物理系实在是太过稀罕了。

    “小学弟,什么眼神!”王哲奕把眼一瞪,大学姐的派头显了个十足,“你看我像你们的新生吗?我毕业的时候,你们还没入学呢!”

    “嗨,三位师兄好,师姐好。”宁静走上前,抬起手向四个老手摇了摇,表示着问候。她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女孩子,这一次的圣保罗之行,又给了她很大的锻炼,面对这种场合,她已经不会感到怯场了。

    “师妹好,师妹好!”三个男生倒是窘得满脸通红,他们自己班上虽然有戚月这个女生,但他们平时根本就感觉不出戚月的性别,所以也就没培养出与女生打交道的能力。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女孩向他们打招呼,他们的第一感觉是灵魂已经进入了四维空间,别说找不着北,连立体感都不存在了。

    戚月也放下书站了起来,她绕过桌子走到宁静面前,热情地自我介绍道:“我叫戚月,是86级的。欢迎你,宁静师妹,这下好了,我总算有个伴了。”

    “有个伴……是什么意思?”宁静有点不理解。

    王哲奕在旁边呵呵笑了起来:“小静,你是被秦海给坑了吧?物理系一向就没有多少女生报考,听你这位师姐的意思,你和她两个人估计就是全物理系所有的女生了。对了,秦海怎么这么丧心病狂,让你报物理系的?”

    “谁说是他让我报的?明明是我自己选的,我就是喜欢物理,不行吗?”宁静微微撅着嘴,争辩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莫名的排斥感

    宁静自己也说不清楚,她为什么会对这位名叫王哲奕的学姐有着一种莫名的排斥感,她们俩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而且王哲奕还到车站去接了她和秦珊,又亲自把她送到京城大学来报到,她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对王哲奕有什么不满的。

    她和秦珊二人是在红泽上的火车。秦海开着吉普车,把她们送到火车站,然后告诉她们说自己联系了一个在京城的朋友,名叫王哲奕的,会到京城火车站去接她们,还说未来几年之中,她们都可以把王哲奕当成大姐姐,有什么事就可以去找她帮忙。

    在听到秦海这番吩咐的时候,宁静的脑子里想象出来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穿着大花褂子的农村大妞的形象,这是她自己在乡下的几个堂姐、表姐的样子,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已经结婚生娃,心地善良,婆婆妈妈。

    可是,当王哲奕真正出现在宁静面前的时候,宁静一下子就傻眼了。眼前这个姑娘容貌俏丽,穿着淡雅,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大家闺秀的从容气质。在平苑中学的时候,宁静觉得自己就是全校最有气质的女生了,再配上一身在圣保罗买的时尚夏装,她自己都快被自己的风采给迷住了。可当她看到王哲奕时,她突然想到了丑小鸭这个词,没错,对方就是一只高贵的天鹅,而她,不过是一只丑陋的小鸭子而已。

    “你就是王哲奕?”宁静傻乎乎地问了一句。

    “是啊,你就是宁静吧?那么你肯定是秦珊了,别说,和秦海长得还真有几分像呢。”王哲奕一开口,就把自己摆在了大姐大的位子上,让宁静的自惭形秽之感又多了几分。

    “哲奕姐好。”秦珊倒是乖乖巧巧地喊了一声。“我哥说你是他的朋友。”

    “你哥是说哲奕姐是他的好朋友好不好?”宁静果断地纠正了秦珊的措施,朋友这个词是有歧义的,宁静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歧义。

    “没错,我是秦海的好朋友。”王哲奕倒没有宁静那么多想法,她大大方方地叫来司机,一起帮着宁静、秦珊二人把行李搬到了吉普车上。然后一齐前往京城大学。

    在一路上,王哲奕不停地给两个女孩子指点着路边的建筑物,告诉她们这是什么地方。遇到没什么知名建筑物可以介绍的时候,她就问起宁静、秦珊在家里的情况,三句话里倒有两句会涉及到秦海,这又让宁静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快。

    刚才见到迎新的老生时,宁静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也是因为看到王哲奕在他们面前谈笑风生的样子。宁静觉得,自己不能显得比王哲奕差。必须让王哲奕看到,她宁静也是见过世面的,不是一个乡下小丫头!

    登记好了报到信息之后,在戚月的引导下,王哲奕、秦珊陪着宁静去了宿舍,占好床铺,放下行李,然后再前往华清。给秦珊报道。

    华清的男女生比例比京大又更加凶残,秦珊的出现。让化工系的男生们又欢呼了一番,弄得秦珊颇有一些窘迫,这些事自不必细说。

    把两个女生都安顿好,王哲奕又坚持要带着她们到校园外吃了一顿饭,然后才坐车离开。秦珊陪着宁静去坐355路公交车回京大,一边走一边聊着今天的感受。

    “珊儿。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王哲奕有问题?”宁静迫不及待地把憋了一天的话说给好朋友听了。

    秦珊没有宁静那般小心思,自然也就想不到那些弯弯绕绕的事情。她诧异地看着宁静,说道:“我没觉得啊,你觉得她有什么问题?”

    “你不觉得。她和你哥有什么关系吗?”宁静说道。

    秦珊挠着头想了想,迟疑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是说,她是我哥的朋友?不会吧,我从来没听我哥说过。”

    “如果没关系,她凭什么对咱们俩这么好?”宁静愤愤地说道。

    “你别胡思乱想了。”秦珊突然明白了过来,都是十**岁的女孩子,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了,相互之间那点小心思还能看不出来?秦珊把手搭到宁静的肩膀上,笑着说道:“小静,你就放心吧,哲奕姐和我哥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看她……挺有气质的。”宁静酸溜溜地说道。

    秦珊道:“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她比我哥大,而且大挺多呢。你听她跟你们师兄说,说她毕业的时候你们师兄还没入学,那么她最起码也有25岁了,我哥才20岁,他们怎么可能呢?”

    “那可不一定……”宁静嘴上这样说着,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按社会上的习惯,男方比女方大五六岁甚至十几岁,都是有可能谈朋友的;但女比男大出三岁以上,就不太可能了。王哲奕如果真的比秦海要大出五岁,秦海应该不会对她有什么想法吧?

    “一定不会的,你就放心吧。”秦珊嘻嘻哈哈地捶打着闺蜜的肩膀,调笑着说道。

    “我放什么心,是你哥的事情好不好!”宁静红了脸,回过头对着秦珊一通粉拳。

    两个漂亮女孩子就这样在355路公交车的站牌前嘻笑打闹着,让旁边一大群等车的华清汉子们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

    林西省曲武市。

    刘硕、黄燕玲二人从巴西回来之后,立即召集兄弟陶瓷厂的全体股东,也就是13家的兄弟姐妹开了一个会,向他们通报了会场上的情况。当听说秦海发明的售价220万美元的热喷涂机一口气卖出上百台这个消息之后,所有的人都惊傻了,一个个掰着手指头算着这笔钱的总数会是多少。

    “大哥,燕玲姐,听你们的意思,秦厂长这一下就做成了几亿美元的业务?”生产副厂长明永波迟疑着问道。

    “可不是吗?听崔部长说,光是我们展团的临时账户上收到的订金,就有2000万美元呢。”黄燕玲说道。秦海的钱必须能够中国展团的临时账户来收,而农业部的那些官员是不会替秦海保密的,所以2000万订金这件事情,团里的人都知道。

    “妈呀,光订金就2000万美元,合7000多万人民币了,咱们陶瓷厂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挣的钱都没有秦厂长一个零头多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另一个名叫程华萍的中层干部嘟囔道。

    “这是高兴的事情,有什么好生气的。”刘硕纠正道,“华萍,你想想看,秦厂长也是咱们兄弟陶瓷厂的股东,他能耐大,对咱们来说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程华萍嘻嘻地笑了起来,说道:“大哥,我就是随便说说的。你说哦,秦厂长怎么就不给咱们支个招,咱们也不想太多,能挣个2000万人民币也成啊。”

    众人一起笑起来,对于程华萍的建议都觉得心有戚戚。刘硕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笑着说道:“谁说秦厂长没有给咱们支招?上次咱们做的那个陶瓷刀,不就是他给支的招吗?”

    “对啊对啊,大哥,你和燕玲姐带了陶瓷刀出国去,有没有拉到订单啊?为了搞这个陶瓷刀,咱们可投了二三百万进去,现在还欠着银行的钱呢。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吧?”明永波问道。

    陶瓷刀就是明永波带着一群工程师和工人搞出来的,但从他个人来说,觉得这种陶瓷刀有点华而不实,漂亮是够漂亮了,但漂亮又管什么用呢,谁会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套这种刀?

    为了造陶瓷刀,兄弟陶瓷厂购买了球磨机、磨床等设备,花费不菲。尤其是给陶瓷刀开刃的磨具,必须使用金刚石砂轮,成本简直贵得惊人。但不用这种砂轮也没办法,二氧化锆的莫氏硬度是9,在所有材料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用别的材料做砂轮,还不知道是谁磨谁呢。

    听到明永波的问话,刘硕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次参加的是农机展会,不合适把陶瓷刀拿出来公开展示,所以没有拿到订单。”

    “啊?那……那你们干嘛去了?”心直口快的程华萍直接就质问了一句。

    黄燕玲笑道:“大哥在逗你们呢。我们虽然没有公开展示陶瓷刀,秦厂长却是专门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来宣布咱们的陶瓷刀,你们看,这是我们从国外带回来的报纸。”

    说到这里,她掏出了一大卷各种语言的报纸,分发到众人手中。众人拿到报纸都傻了眼,因为上面的字,他们一个都不认识,不过,报纸上登载的陶瓷刀的照片,却是大家都一眼就能够看到的。

    “这是咱们的陶瓷刀吗?”明永波不确信地问道。

    “当然是。”刘硕说道,“听秦厂长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咱们一家厂子能够造出这种刀来。对了,我们在巴西还遇到了两个小鬼子,听说是一个什么世界著名的陶瓷公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