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六十九章 超高功率电炉

    听到秦海的话,朱守和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道:“是啊,奥索方面给我们看了生产记录,这的确是1978年的型号。”

    “1978年的库存型号吧?”秦海毫不留情地说道。

    “小秦,你是什么意思?”蒋焕文插话道。他们这一趟出来,就是瞄准了要引进一套达到欧洲70年代末技术水平的电炉及其后续的连铸设备。

    他们到奥索公司去的时候,亲眼看到了这台据说是1978年制造的电炉,据奥索公司说,这台电炉制造出来之后一直存在库房里,依然是全新的。电炉上的烤蓝耀人双眼,每一个电钮都透着欧洲工业的美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与这台电炉相比,红钢现有的几台电炉几乎都是垃圾了。

    可是,就这样一台让蒋焕文他们如此心仪的电炉,却被秦海说成是1978年的库存型号。要说起来,秦海的说法也没错,的确是库存货嘛,但秦海话里的意思,分明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台rp电炉,欧洲至少在1975年之后就已经不再使用rp电炉了。”秦海简单地说道。

    所谓rp,也就是英文中的regular_power,即普通功率的意思。与之相对的,是ultra_high_power,也就是超高功率。超高功率电炉的概念是1964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并在美国的135吨电炉上得到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欧洲各主要产钢国纷纷上马超高功率电炉,到70年代中期,欧洲已经不再新建普通功率电炉。全部新建的电炉都是超高功率电炉。

    与普通功率电炉相比,超高功率电炉的优点在于能够缩短熔化时间、提高生产率,提高热效率,而且易于与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相衔接。以冶炼周期来说,普通功率电炉大约是160分钟,而超高功率电炉可以缩短到60至7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冶炼时间。

    秦海一句话,点醒了朱守和这个梦中人。他也是参加了谈判以及资料翻译工作的,岂能不知道他们洽谈的只是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只是在秦海提醒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普通功率电炉的技术年代,他还以为欧洲70年代末的水平就是如此。

    这其实也不能怨朱守和无知,超高功率电炉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国内的钢铁厂来说,的确有些显得过于“高大上”了。朱守和曾经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看到这个概念。也知道目前国外比较流行这种电炉,但没有想到国外的技术更新换代竟有这么快。

    “你是说,这台电炉不可能是1978年制造的?”朱守和犹豫着问道。

    秦海道:“它的制造日期有可能是1978年,也可能是更早,他们既然出示了生产记录,想必也是准备好了要照这个口径说的,我们无从考证。但它的技术设计肯定是在1975年之前完成的,因为欧洲在1975年之后不可能再制造普通功率电炉。我猜想。这可能是奥索公司为其他企业制造的一台电炉,因为技术落后被别人拒绝了。所以才想方设法要转手卖给咱们。”

    “老朱,小秦说的是真的吗?”蒋焕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盯着朱守和,严肃地问道。

    朱守和有些懵了,他支吾道:“小秦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欧洲到底是不是在1975年之后就不再生产普通功率电炉……我也不太清楚。从我看过的资料来看,超高功率电炉的确是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咱们如果引进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很有可能刚投产就落后了。”

    “你怎么不早说!”蒋焕文恼了,这算个什么事。堂堂技术科长,又是谈判又是翻译资料的,居然连这样大的一个破绽都看不出来,最终还是旁边一个打酱油的小年轻提醒了一句,大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万一小年轻没有多这一句嘴,难道红钢花了这么大精力,就只能买回去一台马上要被淘汰的设备吗?

    财务科长姚国杰在旁边打了个圆场,他说道:“蒋厂长,这事也不能怨朱科长。其实奥索也有更先进的设备,咱们不是买不起吗?这台电炉,虽然像小秦同志说的那样,有点落后,但拿回咱们中国去,也算是先进技术了,起码比咱们车间那些老爷货要强得多吧?咱们是发展中国家,哪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呢?”

    “可是……咱们要搞现代化,不能总是跟在人家后面吧!”肖梦琴满脸懊恼地嘀咕道,她累了这么多天,别说汗水,连泪水都流了半缸,如果最终引进的还是一台淘汰设备,实在是太不心甘了。

    秦海看着一干人等沮丧的样子,有些不忍了。他说道:“姚科长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这台设备比较便宜的话,买回去先用上几年也不是不行,毕竟它的自动控制系统、吹氧技术等等,都比咱们国内现有的设备要先进。我能不能打听一下,这台设备报价是多少?”

    换成此前,秦海问这个问题肯定是不会得到答复的,倒不是红钢的保密意识有多强,而是大家都觉得没必要让一个外人去了解这样的事情。但经过刚才这一番讨论,众人对秦海有了几分信任,姚国杰看了看蒋焕文,得到蒋焕文一个肯定的眼神之后,对秦海说道:“全套设备,包括电炉、变压器和连铸设备,一共是2200万美元。”

    “奥索方面说,他们现在库存有两套,如果我们能够一起拿下,两套只需要4000万美元。”朱守和补充道。

    “你是说,有两套?”秦海心念一动。

    “怎么,小秦,你能找到另一个买家?”姚国杰敏锐地发现了秦海表情上的波动。

    自从听到奥索开出来的条件之后,红钢的几位就一直在琢磨着,能不能再找一个买家。两家合伙把两套设备买回去,每套设备能够省下200万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可是,他们人在西班牙,根本就没法与国内的同行取得联系,因此同时买两套的想法。也就只能搁置起来了。

    秦海快速地在心里盘算了一番,然后对蒋焕文问道:“蒋厂长,是不是如果没有其他的选择,你们就打算花2200万买下这套设备了?”

    蒋焕文点点头道:“是的,我们申请到的经费,也就是这么多,想买更好的设备是不可能的。”

    秦海笑了笑,抛出一个众人都意想不到的新问题:“那么,如果花2200万买下他们两套设备。你们愿意吗?”

    “什么!”姚国杰瞪圆了眼睛,“小秦,你开什么玩笑?”

    秦海道:“我可以试一试,说不定能够帮你们把价钱谈下去。不过,如果能够把价钱谈到1100万以下,你们愿意把两套设备都吃下吗?”

    “可是……咱们要两套设备干什么?”朱守和挠着头皮,他实在有些转不过这个弯子来。作为技术科长,他当然知道厂里只需要一套这样的设备。两套设备买回去,既没有地方放。也没有那么多的业务可做。

    “你们一套,我一套。”秦海终于露出了獠牙,“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安河省北溪钢铁厂的,具体职务就不必细说了。我们目前也面临着炼钢设备落后陈旧的问题,如果红钢能够买下两套这样的设备。能不能匀一套给我们?”

    “你是说,你们北溪钢铁厂和我们红原钢铁厂合作购买这两套设备,顺便把价钱压下去?”蒋焕文沉着脸问道。面对着如此大的一个变化,作为厂长的他必须稳住心神,不能让秦海抓住什么破绽。把他们给坑了。

    秦海摇摇头道:“我们北钢申请不到外汇指标,1100万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目前拿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说,由红钢把两套设备都买下,然后其中一套设备转给北钢使用,我们可以算是租赁经营,未来分三年把设备款支付给红钢……好吧,再加上一些银行利息也是可以的,蒋厂长以为如何?”

    “这是不可能的。”蒋焕文果断地说道,自己花钱买设备,租赁给其他厂子使用,这样的事情他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自己去做。

    秦海笑了笑,把手里的资料递给肖梦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搅各位了。肖工,如果翻译工作比较忙,晚上我可以帮你翻译一些。”

    说罢,他站起身,端着空的食物盘子,向外走去。

    “哎……”朱守和下意识地喊了一声,话刚说出口,又看到蒋焕文那黑沉沉的脸,赶紧把话又咽了回去。一行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秦海放了盘子,然后带着陈鸿程扬长而去。

    “蒋厂长,我觉得这家伙提的方案可行啊。”姚国杰压低声音说道,“反正咱们也打算了要花2200万,买一套是买,买两套也是买。他不是说了租赁吗,相当于咱们白落下1100万美元呢。”

    蒋焕文看着已经没有了秦海背影的餐厅大门,说道:“你们觉得,这小子说的话,可靠吗?”

    “我觉得有几分可靠。”姚国杰道,“就算不可靠,让他去试试,又有何妨?对咱们又没什么损失?”

    朱守和道:“我今天去查查资料,看看他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如果这两套设备真的是过期的技术,那么奥索方面肯定是急于要出手的,咱们把价钱谈低一点,应当也是能够做到的。”

    蒋焕文道:“我的意思正是如此,既然他能够谈下来,咱们也能够谈下来,为什么要受制于他呢?”(未完待续。。)

    ps:  新书月最后一更,大家可能几分钟看完的内容,写手却是克服了无数困难才码出来的。新书月,橙子做到了每日保底两更,自己被自己感动一下。

    大家感动吗?那就把剩下的月票投给橙子吧,月票是有保鲜期的,还剩四个小时就馊了……

第一百七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红钢的几位在如何密谋,秦海无须关心。他知道自己提出来的方案有些惊世骇俗了,要让蒋焕文他们马上接受,恐怕是不太容易的。不过,他也深信蒋焕文最终还是会找到他头上来,因为如果真的有这样大的利润,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人,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陈鸿程懒洋洋地跟着秦海出了酒店,抬头问道:“秦教授,咱们今天又去哪家学院啊?”

    自从秦海接连跑了三天学院之后,陈鸿程就改口称秦海为教授了。他无力改变秦海的安排,只能在口舌上出出气。

    秦海道:“去圣路易学院。”

    “圣路易……咱们不是去过了吗?”陈鸿程诧异道。

    秦海笑道:“去过了可以再去一趟嘛,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陈总应当知道吧。”

    “不会吧!”陈鸿程头都大了一倍,这几天,他天天计算着马德里的学院数量,琢磨着等秦海把所有的学院都走了一遍,自己的苦日子就到头了。谁料想,新的学院还没走完,秦海居然开始重新访问已经去过的学院了,这是真的打算在马德里寻一个教职的节奏吗?

    秦海知道陈鸿程在想什么,他其实也是故意在逗陈鸿程。见陈鸿程马上就要翻脸的样子,他赶紧拍拍陈鸿程的肩膀,说道:“放心吧,老陈,我们今天只是去找个人,然后让他给我们带路……我们今天不去学院了,行吧?”

    “这可是你说的!”陈鸿程来了精神,一抬手,直接截下了一辆出租车,探头用这两天刚学到的半生不熟的西班牙语对司机喊了一声:“圣路易学院!”

    两个人到了学院,秦海果然没有再进办公楼去与学者们洽谈。而是在门卫那里打了一个电话,把一位上一次陈鸿程见过的谢顶老外给喊了出来。

    “这是戈内特先生,冶金专家,对于冶金设备很有研究,西班牙很多钢铁企业都聘他为顾问。”秦海给陈鸿程介绍道。

    “戈内特先生,你好。”陈鸿程用英语问候道。

    “陈先生。你也好。”戈内特客气地向陈鸿程点点头,然后转头对秦海问道:“秦先生,你找我有事?”

    “是的。”秦海道,“我想向您了解一下有关炼钢电炉的情况,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

    “完全可以。”戈内特道,“请到我的办公室去谈吧。”

    秦海摇摇头道:“不,我可能需要麻烦你跟我们走一趟,大概需要占用您一天的时间,可以吗?”

    “这……”戈内特有些犹豫了。他心里想着:我跟你很熟吗,你随便说一句话,我就要跟你去跑一天,凭什么呀?可是,他又想起上一次秦海来的时候,给他讲过几个有关冶金方面的想法,他现在正在照着这些想法做一组实验,没准能够出几篇很好的论文。从这点来说。他其实是欠着秦海一个小人情的,直接回绝了秦海的邀请。似乎有些不讲情面。

    “这是给你的佣金。”秦海从陈鸿程那里拿过来5张1万比塞塔面额的钞票,递到了戈内特的手里。

    “哦……这怎么能行?不不,我的意思是说,我需要上去锁一下办公室的门,还要跟我的几个助手交代一下。”戈内特半推半就地收下了钱,然后便一溜烟地跑回办公楼去了。

    “他居然把钱收下了?”陈鸿程看着戈内特的背影。有些吃惊。在他想来,学者,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应当是颇为清高的,哪有见了钱就眉开眼笑的道理?5万比塞塔。合着七八百美元,放在西班牙也是一笔不错的外快了,但这样当面收钱办事,真的合适吗?

    秦海笑着解释道:“上次来的时候,我了解过了,戈内特和他的同事经常去给企业做技术指导,每次出去都是收佣金的。咱们这也是雇他干活,他没理由拒绝的。”

    “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不单在中国管用啊。”陈鸿程叹道。

    戈内特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换掉了他的西装,改成一件蓝色的工装,看起来有点像个企业里的工程师的样子。他对秦海说道:“谢谢秦先生付的佣金,你说吧,今天你打算要我帮你们做点什么?”

    秦海道:“我想请你带我们去几家钢铁厂走访一下,问问他们现在使用的电炉的价格。”

    “这个完全可以。”戈内特道,“我和马德里各家钢铁厂都很熟悉,如果秦先生需要的话,我还可以通过电话帮你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钢铁厂的情况。”

    秦海道:“这也正是我想请戈内特先生帮忙做的事情。走,咱们先上车吧。”

    这一天,算是陈鸿程到马德里之后最愉快的一天了,在戈内特的带领下,他们到了马德里的四家钢铁厂,参观了他们的炼钢车间,还与厂方的人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戈内特在冶金行业里的人脉的确是没说的,不管走到哪里,对方都是极其欢迎,连带着秦海和陈鸿程也受到了礼遇。

    “小秦,你怎么想到要参观钢铁厂了?”把戈内特送回圣路易学院之后,陈鸿程和秦海坐在返程的出租车上,忍不住问道。

    秦海道:“知彼知己嘛,咱们要卖钢材,怎么能不了解一下对手的实力呢?”

    “可是,我怎么听你在和他们谈电炉的价格问题?你也打算买个电炉回去吗?”陈鸿程又问道。

    秦海道:“我是帮老蒋他们问的。”

    “老蒋……”陈鸿程撇了撇嘴,“他们办他们的事,咱们没必要去掺和。红原钢铁厂对咱们没什么用处,犯不着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秦海摇摇头道:“老陈,你这就错了,这天底下没有用不上的关系。就比如说吧,咱们前几天跑学院,你说没什么用。你看,今天戈内特不是就帮了咱们的大忙吗?”

    陈鸿程叹息道:“这也就是你小秦有这个魅力,换成我的话,看到国外的教授,我腿都软了,哪敢掏钱雇人家帮你跑腿。不过,特莫的,这些老外的工钱真高,一天时间就挣了咱们5万比塞塔,这得是一个干部几年的收入了吧?”

    两个人说笑着回到了宾馆,刚进大堂,就见一旁的沙发上腾地站起来两个人,迎着秦海便走了过去。

    “小秦!”

    “秦工!”

    两个人一左一右把秦海夹在中间,脸上陪着笑容,比见着亲人还亲。陈鸿程认识,这二位正是红钢的财务科长姚国杰和技术科长朱守和,在一天前,这俩人见了他们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姚科长,朱科长,你们这是怎么啦?”陈鸿程诧异地问道。

    “哦,是陈总啊,我们在这等秦工呢,有点……技术上的事情,想向秦工请教一下。”姚国杰笑着向陈鸿程解释道。他知道陈鸿程的职务是红海公司的总经理,但不知道秦海的职务该如何称呼,便索性学着朱守和的样子,管秦海叫“秦工”了。工厂里管工程师一般就用“某工”的称呼,秦海技术过硬,姚国杰喊他一句“秦工”也不为过。

    “陈总,你先回房间吧,我和姚科长、朱科长他们去一下。”秦海知道这二位找自己的目的,既然对方不想让陈鸿程知道,他也没必要拆穿了,反正等回房间之后,他还是可以再向陈鸿程解释的。

    陈鸿程自己回房间去了,秦海随着姚国杰和朱守和来到了蒋焕文的房间,看到蒋焕文和肖梦琴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蒋厂长,你们去谈过了?情况怎么样?”秦海从众人的脸色就已经猜出了结果,他也不兜什么圈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蒋焕文看了姚国杰一眼,没有吭声,也许是觉得自己身为厂长,在一个小辈面前承认失败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姚国杰招呼着秦海坐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不瞒秦工说,我们今天去找奥索重新商量价格的事情了,结果不太如意。”

    “奥索不答应降价吗?”秦海问道。

    姚国杰道:“答应了,不过降价的幅度不大。一套设备可以降到2000万,如果是两套一起买,每套是1800万。至于更多的余地,就谈不下去了。”

    “就这个价钱,还是我们发了狠,他们才让的。”肖梦琴在一旁气呼呼地说道,她是谈判中的翻译,想必也没少受气。

    “那么蒋厂长是怎么打算的?”秦海不慌不忙地对蒋焕文问道。

    蒋焕文道:“首先一点,我们还是要感谢小秦……呃,感谢秦工。如果不是你提醒我们电炉技术年代问题,我们可能连这200万都谈不下来。现在谈下来200万,也是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外汇,这个功劳是要算在秦工头上的。”

    秦海笑了:“蒋厂长这话言重了,我只不过是随便提了点意见而已。不过,如果奥索方面只是答应降价200万,诚意可不太足哦。蒋厂长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方案?”

    “你是说,把价格谈到1100万,然后同时买下两套,把其中一套租赁给你们使用?”蒋焕文问道。

    秦海道:“正是如此,不过,价格方面还可以再压一下,一套最多也就是800万,两套1600万,蒋厂长觉得怎么样?”(未完待续。。)

    ps:  新书月已过,感谢大家的慷慨赠票。

    八月来临,求保底月票,让本书有一个看得过去的成绩。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有海外关系

    1600万!

    红钢的几位都被秦海的狂言给震住了。他们今天磨破嘴皮,甚至以寻找其他供货商相威胁,奥索方面也仅仅是答应了降价200万。人家明确说了,普通功率电炉在欧洲的确有些过时了,但放在中国还是足够先进的,超高功率电炉虽然更好,但你们中国的电网条件能够支撑得下来吗?

    说来说去,奥索的底气就在于吃准了红钢肯定会买他们的设备,欧洲当然并不只有一家生产电炉的公司,但中国人能有这么多时间去选择吗?

    面对着奥索的坚持,蒋焕文等人只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另找供货商,这话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可太麻烦了。他们的签证只是到西班牙的,如果要去找德国、意大利的供应商,难免又要折腾一番,大使馆能同意吗?外贸厅能同意吗?再说,万一到那边去发现价格更高,他们又怎么办呢?

    有了这么多的顾虑,蒋焕文也只能准备接受奥索的价格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砍下了200万的差价,如果没有秦海说的1100万作为参照的话,这200万的差价足够让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蒋焕文让姚国杰和朱守和去请秦海,本来的想法是告诉秦海这个结果,再看看秦海有没有办法把这个价格再压低一点点,能省一些算一些。他万万没有想到,秦海听完他们的叙述,居然直接放出了一个每台只需800万的狂言,比他们谈下来的还要低了整整1000万。

    “秦工,你说说,你怎么能够办到?”朱守和顾不上矜持了,迫不及待地对秦海问道。他反正是搞技术的。习惯于直来直去,类似这样的话,蒋焕文是不便说的。

    秦海笑笑,没有接朱守和的话,而是盯着蒋焕文,说道:“蒋厂长还没有回答我。能不能接受这个条件呢。”

    “买两台,匀一台给你们,这样做我们在省里不太好交代。如果你真能够把价格谈下来,比如说谈到1800万,或者1600万,我可以从厂里给你个人发一笔奖金,……一万元,如何!”蒋焕文咬了咬牙,许下了一个他看来属于天文数字的赏格。

    “蒋厂长也太抠门了吧?”秦海不屑地笑道。“我说了,我能够帮你们把价钱谈到1600万两台,相当于一台只需要800万,比你们买一台的价钱低了1200万,另外一台完全相当于你们赚的,而且还能多余出400万。这么大的差价,你给我一万元,而且还是人民币。蒋厂长不觉得太小气了?

    说句难听的,我如果愿意。从什么渠道借出1600万来,把两台设备都买下,再把其中一台以1600万卖给你们,你们要不要?”

    “这……”蒋焕文觉得有些牙疼了。

    是啊,如果秦海以1600万的价格卖给自己一套设备,自己要不要呢?要吧。明显成了冤大头,出了两台设备的钱,才买下一台,让秦海白白挣了一台。如果不要,改成花2000万从奥索手里买。那岂不是更傻了吗?

    “秦工,我想问问,你真的有把握用1600万把两台设备都拿下?”蒋焕文问道。

    秦海装出一副牛烘烘的样子,说道:“这有什么难的?”

    “你们相信吗?”蒋焕文只好向自己的属下去求证。

    几个属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从他们的常识来说,觉得秦海肯定是在吹牛,因为自己都谈不下来的价格,秦海凭什么能谈下来?可是,他们又想不通秦海吹这种牛有什么意义,能不能谈下来,最终是要见结果的,秦海难道就是为了耍他们玩吗?

    “好!我答应你!”蒋焕文一拍桌子,终于下了决心。他也想明白了,省里答应给他2200万去采购一套设备,他如果能够用1600万买回两套,省里又能说啥呢?两套设备对于红钢来说肯定是多余的,那么匀出一套借给北溪钢铁厂,也是合情合理。这件事未来肯定会有无数需要扯皮的事情,但看在省下1000多万美元的份上,再多的扯皮也是值得的。

    这么大一件事情,蒋焕文当然不能自己做主。他带着秦海先去找了冶金厅的处长,还叫上了陈鸿程,几个人一起来到祝晓峰的房间,由蒋焕文向祝晓峰和那位处长汇报同时采购2套设备的事情。

    “一套是2000万,两套是1600万,这是一个什么卖法?”祝晓峰满脸诧异地问道。

    “2000万一套,是由蒋厂长他们去谈的;而1600万两套,则需要动用我们红海公司的关系。”秦海悠悠地解释道。

    “你们红海公司和这个奥索什么技术公司有合作关系?”祝晓峰看着陈鸿程问道。

    陈鸿程已经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联想到今天秦海带着他走访那些钢铁企业的事情,他知道秦海有什么打算了。见祝晓峰向自己求证,他微微一笑,说道:“是的,我们在马德里和好几家企业都有一点业务上的关系。”

    “原来是这样……”祝晓峰点了点头,接受了陈鸿程的解释。

    关于陈鸿程这个人,祝晓峰只知道他是从物资厅下海去开公司的,至于陈鸿程的公司开成什么样子,有什么业务关系,祝晓峰就搞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祝晓峰觉得自己是知道的,那就是红海公司的确有很硬的海外关系。想想看,来到国外,连他这个大厅长手里都没有多余的外汇,陈鸿程却能一下子拿出十几万比塞塔来,分给各位官员们零花,这样的路子谁敢小瞧?

    “陈总,蒋厂长他们用不了两套设备,只需要一套。你们能不能光谈下一套的价钱?你看,两套是1600万,一套即使是1000万,我们也可以接受的。”祝晓峰开始做起陈鸿程的工作来了。

    陈鸿程用手一指秦海,说道:“这件事,还是让小秦来说吧,奥索那边,他比较熟悉。”

    陈鸿程其实也不知道秦海到底认不认识奥索的人,既然秦海此前不和他交底,他也就懒得去帮秦海琢磨如何圆场的问题了。实在不行,秦海还可以再去找戈内特,戈内特作为一个冶金设备专家,和奥索肯定是有往来的。

    秦海嘿嘿一笑,接过了陈鸿程的话头,说道:“祝厅长,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确有朋友与奥索冶金技术公司关系比较密切,有关设备的价格问题,我也是从他那里打听来的。奥索方面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两套设备同时卖掉,这样就可以清空库存,以容纳新的设备。

    至于说多余的一套设备红钢用不上,我和蒋厂长商量过,可以把这套设备租赁给安河省的北溪钢铁厂。我和北钢那边关系也不错,可以帮忙促成这笔交易。”

    “是这样吗?”祝晓峰对蒋焕文问道。

    听到秦海颠倒黑白的说法,蒋焕文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勉强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秦工很热心,说可以帮助我们把价钱谈下来,还可以帮忙把多余的一套设备处理掉, 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好吧,既然蒋厂长也觉得这种方式可行,那你们就这么办吧。李处长,你觉得呢?”祝晓峰看向那位冶金厅的处长。

    祝晓峰都表态了,李处长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再说,随他一同出国来的夫人刚刚还在跟他嘀咕,让他想办法从陈鸿程那里再借一点外汇,以便买几件相中的商品。在这种时候,他怎么会说出什么得罪陈鸿程与秦海的话呢?

    “我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又省下了钱,多余的一套设备也没有浪费,这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做法。陈总和小秦同志能够急咱们企业所急,想咱们企业所想,祝厅长,我觉得回国之后,咱们应当对他们进行表彰。”李处长大义凛然地说道。

    得到了外贸厅和冶金厅的首肯,蒋焕文总算是解开了心结。走出祝晓峰的房间,蒋焕文诚恳地对秦海说道:“好了,秦工,现在事情都已经说妥了,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你打算如何让奥索降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