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材料帝国-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对面,让他坐了下来。
“是余师傅吧?怎么,你有意到我们特钢厂来工作?”秦海坐在桌子后面,笑吟吟地对余有恒问道。
余有恒是北溪钢铁厂的老工人了,以前就在二号平炉车间工作。现在听说车间被别人承包了,所有的人都要调整位置,他心里有些疙疙瘩瘩的。幸好在承包者的团队里还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乔长生,被乔长生一通忽悠之后,他开始有些心动,想了解一下如果到联营厂来工作,会是什么样子。
“秦厂长,我是个老工人,在北钢都工作了30多年了。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听乔师傅说,到特钢厂来应聘,收入能比在北钢翻一番,这话当真吗?”余有恒怯生生地对秦海问道。
秦海道:“这话也当真,也不当真,取决于余师傅打算怎么做。”
“这是什么意思呢?”余有恒有些犯懵。
秦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先让对方产生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解释。这样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他说道:“刚才徐厂长跟大家说过了,我们这个特钢厂是省里的改革试点。采取的是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工资上不封顶,同时下面也不保底,一切只看工人工作成果的好坏。”
“上不封顶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干得好,一个月最多能拿多少?”余有恒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收入问题,他与乔长生的情况一样。家里都有几个要结婚的孩子,经济上是紧张得很的。刚才乔长生跟他聊的内容,最让他动心的,就是收入问题,如果平时工资能够翻番。年终奖一拿就是一千,那是何等畅快的事情。
秦海道:“我们的薪酬制度,一是看技术水平,二是看工作成效。炼钢是个技术活,高级工和初级工的工资能够相差两倍以上,这一点在咱们北钢应当也是如此。所谓工作成效,就是看你这个班组完成了多少工作,产品的质量如何。如果技术水平高,工作成效好,一般来说,工资的确能够比在北钢的时候翻上一番。如果做得特别好,有突出贡献,翻上两番、三番,也是可能的。”
“那如果我到你们这里来上班,觉得不合适,想回北钢,还能回去吗?”余有恒又问道。
秦海道:“完全可以,我们与北钢商议过,所有到特钢厂来工作的人员,比照停薪留职办理,随时可以回原厂去工作。”
“这么说来,倒是挺简单的事情哦。”余有恒自言自语地说道。
“怎么,余师傅有兴趣来试试吗?”秦海鼓动道。
“不不,我只是先问问,这件事……我还得想想。”余有恒连连摆手,然后赶紧站起身来,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乔长生,说道:“老乔……我在厂里这么多年,又是马上退休的人了,这个事情……我还得想想,想想。”
“可以理解。”乔长生拍拍余有恒的肩膀说道,“老余,你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吧,不成也没事,以后还有一起做事的机会。”
“是的是的,老乔,你这段就在厂里吧?有时间到家里去坐坐,咱们把当年那几个朋友一起叫上,喝几口。”余有恒热情地邀请道。
“一定的,等忙过这阵,我一定上你家喝酒去。”乔长生应道。
余有恒心事重重地离开了,接着又有其他的工人坐下来,向秦海等人询问有关的事宜。此前不在现场的一些工人听到消息,也陆陆续续地跑来,先是向本厂的同事了解情况,然后又凑到跟前,向秦海带来的这几个人咨询。乔长生因为曾经在北钢培训过一段时间,有些人脉,所以一直被围在中间,回答着各种与工作有关或者无关的问题。
整整一天时间,秦海也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话,只记得小姑娘张云嘉给他倒了十几次水,而他似乎没上几趟厕所,所有的水份都变成唾液挥发掉了。
到了天黑时分,前来咨询的人慢慢散去了,秦海扭头看了看自己的人马,发现每个人都累得嘴歪眼斜,比在车间里干了一整天的活还辛苦。他运了运气,喊了一声:“收拾收拾走吧,我请大家吃大餐去。”
“算了吧,头儿,我现在就想回去趴着。”黑子油腔滑调地回了一句。在平钢工作了几个月时间,他与秦海也混熟了,说话也就没遮没拦了。他觉得秦海的年龄比自己小,叫秦海的尊称有些没面子,便从加里森敢死队里学了个“头儿”的称呼,带着他那几个小兄弟就这样一直叫起来了。
“真的吃不下。要不,小秦,咱们都回去吧,我给大家煮点粥喝。”王晓晨也蔫蔫地建议道,她今天是最累的,非但有许多女工来找她咨询,还有一些年轻小伙子也拼命往她这里凑,有话没话都要和她搭几句。她原本并不是一个善谈之人,这会赶鸭子上架,却又遇到这样高的工作强度,嗓子都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行人如残兵败将一般,回到了徐扬帮他们安排的临时住处。张云嘉帮着王晓晨淘了米,煮上粥。大家各自在房间床上趴了一会,起来喝了粥,这才算缓过劲来,一起聚在秦海住的大房间里开起会来了。
“到目前为止,向我们了解情况的工人已经不下百人,但当场表示愿意到特钢厂来工作的,还一个都没有。秦厂长,这个情况可不太妙啊。”喻海涛说道。现在秦海大小也是个领导了,喻海涛在有别人在场的时候,都是尽管称呼秦海为厂长的。
“是啊,头儿,你说的这个办法不灵啊。”黑子大大咧咧地批评道,他觉得这样说话很酷,秦海也懒得去纠正他。
王晓晨道:“今天跟我说话的那些人,他们都觉得咱们厂的收入挺有吸引力的,就是担心咱们的条件太苛刻,有些不相信咱们。我想了一下,如果我不是特别信任小秦的话,可能也不敢来应聘的,国营企业多稳定啊,而且北钢过去的收入也不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当天的情况都汇报了一遍,最后把目光投到了秦海身上,等着他总结。过去半年的实践,已经让大家见识了秦海的本事,大家都相信秦海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
秦海对众人笑了笑,说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其实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不错了。晓晨说得对,人家是国企职工,收入也不差,凭什么要冒风险到咱们这里来做事呢?咱们毕竟只是县里的一个钢铁厂,地位也比他们低,哪怕从面子考虑,他们也会不愿意的。”
“面子这东西,能当饭吃?”老工人戴家寅没好气地评论了一句。当初宁默他们上门去请他回平钢工作的时候,他也因为面子问题而犹豫过,后来拿到了高薪和高额的年终奖,才知道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可笑。面子这东西本来就是人们用来自欺欺人的,工资能够翻一番,还抵不上一个虚幻的面子?
“我觉得吧,大家可能都在等。”乔长生说了一句。
“等什么?”秦海笑着问道,其实他心里也已经有答案了,只是想让乔长生说出来而已。
乔长生道:“我是猜的,是拿我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我觉得吧,其实有不少人都想来试试,但是还没有一个带头的人,所以大家都在等着。谁也不乐意当这个出头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带头的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找个人当托儿
“这个太容易了。”黑子蹦了起来,“我们在街上放高利贷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干,不就是找个人当托儿吗?”
“你那点光辉事迹,就别到处宣扬了好不好?”秦海横了黑子一眼,语气里倒没有太多生气的意思。黑子他们过去因为没有工作,所以在县城里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秦海对此是能够理解的。这些人被招进平苑钢铁厂之后,倒是收敛了许多,学技术也挺上心,已经有些浪子回头的意思了。
黑子被秦海呛了一句,赶紧赔着笑脸说道:“是啊是啊,头儿,我知道过去做错了,现在不是痛改前非了吗?我刚才说的是,乔师傅说要找个带头的人,其实很容易,我和赵辉、徐斌还有小龙这些天也结识了几个北钢的哥们,稍微意思一下,让他们出来当托儿,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辉、徐斌和栾小龙正是此前与黑子一起放高利贷坑学生的几个小伙伴,后来都被秦海招进了平钢,这一次又被秦海带到北钢来了。这几天,他们发挥自己当混混的特长,出没于北钢周围的游戏厅、台球室,还真结识了不少北钢的青工以及子弟。
秦海知道,自己要想在北溪站住脚,这些小年轻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中老年工人一般都比较老实本份,因为要顾念自己的家庭,青年工人们没有家庭负担,又荷尔蒙过剩,往往是闹事的主力,利用黑子他们与青工们建立起私下里的联系,有助于特钢厂的长治久安。
“找你们那帮狐朋狗友来当带头的人,不行。”乔长生在一旁不屑地评论了一句。
“乔师傅,你别这样说。找他们不是更容易嘛,只要打个招呼就成,最多再给包烟啥的。”黑子嘻皮笑脸地说道。
秦海道:“如果是这样,那就更不行了。我赞成乔师傅的意见,要找托儿,也得找专业一点的。黑子。你那些狗肉朋友,不够专业。”
众人一起哈哈笑了起来,黑子挠挠头皮,也没话讲了。他知道秦海说的是有道理的,正因为他们结识的那些小青工容易被利用,所以能够起到的示范作用不大,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给人造成一种特钢厂只收亡命之徒的感觉。
“秦师傅,像余有恒这样的老师傅。有没有可能动员一两个来加盟咱们?”秦海把目光投向了乔长生。
乔长生皱着眉头道:“难啊,他们在国营厂子里干了一辈子,让他们停薪留职,跑到咱们这个联营厂来,他们心里有想法。我和他们也只是多年前的朋友,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只听我说几句就决定的。”
“既然不是只听几句就能够决定的,那咱们就说几十句、几百句。怎么样?”秦海说道。
“什么意思?”乔长生问道。
秦海道:“今天咱们在车间门口搞咨询,只是造势。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件事。真正要想打动人心,还得上门去详谈。乔师傅,你如果不累的话,咱们现在就找余师傅去,上他家去跟他聊聊。”
在这个时候,秦海他们议论到的老工人余有恒。也正在家里纠结着呢。
“凤娣啊,你说我要不要到平苑人搞的那个联营厂去试试呢?”余有恒不知是第多少次向老伴康凤娣问道。
康凤娣摇着头道:“我怎么懂呢,你不是说他们给的工资高吗,要不就去试试吧。”
“我倒是想去试试,可是就怕万一弄不成。再回厂里来就靠边站了。”余有恒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厂里现在生产任务不满,各车间都有待岗的,我一走,位置就被别人占了,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平苑那个什么秦厂长,那么年轻,看起来就不太牢靠的样子。还有,他们也就是一个乡镇企业吧,哪有咱们国营企业稳定?”康凤娣评论道。
坐在一旁看着电视的小儿子余俊胜撇着嘴道:“妈,你的思想太落后了。现在有钱的老板都是乡镇企业的,上次我去红泽,坐车上碰到一个在乡下开工厂的老板,脖子上戴的金链子有这么粗。”
说到这,他比划了一个粗细的样子,为了佐证自己的话,他把尺寸又给放大了好几倍,看起来简直就如狗链子一般了。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确造就了不少有钱人。这些先富起来的企业老板为了炫富,喜欢戴很粗的金链子、硕大无朋的金戒指,也算是一道时代的风景。
“就碰上过那么一个富老板,你都说了多少遍了。”康凤娣笑着对儿子斥道,“每一次你比划的链子都比头一次粗一倍,你还有点准数没有?”
“爸,我听人说,那个平苑来的秦海,是真的挺有本事的。你们知道王逸桥是怎么下台的吗?哈哈,就是这个秦海给弄的。”余俊胜用神秘的口吻对父母说道。
“还有这样的事情?你是说,那个开着吉普车挡火车的年轻人,就是秦厂长?”余有恒有些吃惊。
去年矿渣场的事情,亲眼目睹的人并不多,能够说出宁中英和秦海姓名的更是寥寥无几。北钢的工人只知道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并且直接导致了王逸桥被调往一个无实权实利的政府部门任职,相当于是被撸掉了。而至于是谁造就了这一壮举,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我跟你们说,我是听秦海身边那几个年轻人说的。前几天,我在台球厅碰上他们,还一起打了几局台球,算是认识了吧。他们跟我说,这个秦海今年才19岁,本事大得很,能够和日本人对话呢。”余俊胜说道。
余有恒点点头道:“这个我也听平苑的乔师傅说起了,我还觉得他有点吹牛呢。如果他就是去年那个挡火车的人,倒可能真有一些门道。听说那些矿渣里有宝贝,提炼出来能够造原子弹,小日本想偷偷弄走。结果就是被那个年轻人识破了。这么说来,这个年轻人就是秦厂长?”
一家人正在浮想连翩之际,房门被敲响了。康凤娣起身去开了门,见门外站着一老一少,都是满脸笑容的样子。
“你是老余的爱人吧,我是平苑的乔长生。我过去到过你家的,你还记得吗?”乔长生抢先做着自我介绍。
“哦,是乔师傅啊,我刚听老余说了……”康凤娣有些讷讷地应道。
听到动静,余有恒也赶紧迎出来了,一看来的两个人,他有些愣住了:“老乔,秦厂长……你们怎么来了?”
秦海晃了晃手上的一个酒瓶和一个油纸包,说道:“余师傅。我们对北溪不熟,晚上也没什么去处,所以就想跑到你这里来喝点酒,聊聊天,余师傅欢迎吗?”
“欢迎欢迎,当然欢迎。”余有恒连声答应着,与老婆一起让开房门,招呼着乔长生和秦海进门。余俊胜还赖了巴几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余有恒走上前,啪啦一下关掉了电视机。然后拽着儿子起来,指着乔长生和秦海说道:“俊胜,快过来,喊叔叔。”
“叔叔?”余俊胜看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秦海,嘴巴咧得像喝了药一般,“爸。你不会让我喊他做叔叔吧?”
“呃……我让你喊乔叔叔呢,这是秦厂长,你看看,人家年纪比你还小,就当了厂长了。哪像你,20好几的人了,成天除了玩,什么都不会。”余有恒嘴里絮絮叨叨地数落着儿子。
一干人分头坐下来,秦海把手里的酒瓶子放下,又打开油纸包,里面包的是一些熟肉和炸花生米之类,也不知道是从哪买来的。乔长生笑着对康凤娣说道:“弟妹啊,麻烦你给我们拿几个杯子来,再拿几双筷子。”
“这怎么合适,怎么能让你们带酒带菜来呢。哎哎,你们也不早说,到这个时候了,也没地方买菜了……”余有恒抱歉地说着。
“谁带酒菜不都一样吗?我们就是来聊聊天,不用太在意的。”乔长生打断了余有恒的话,然后接过康凤娣拿来的杯子,给余有恒、自己和秦海都倒上了酒。看到康凤娣只拿了三个杯子,他诧异道:“哎,弟妹,你怎么才拿了三个杯子,你和小余的呢?”
“我不喝酒,你们聊天就好了。”康凤娣摆摆手道。
“给我也来一杯吧。”余俊胜倒是不怯生,他自己不知从什么地方摸出来一个酒杯,又接过乔长生手里的酒瓶子,给自己满满地倒了一杯。
宾主互相客套了一番,然后便举杯喝了起来,边喝边聊着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乔长生和余有恒共同回忆了一下十多年前的友谊,又各自感慨了一番人生易老、儿女不孝之类的套话,然后才回到今天的正题上。
“乔师傅,你今天和秦厂长到我这里来,是有什么事情吧?”余有恒问道。
秦海放下酒杯,笑呵呵地说道:“是啊,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我请乔师傅带我到余师傅家里来,的确是有些事情想和余师傅商量一下。”
“秦厂长有话请讲。”余有恒也放下酒杯,正色道。
秦海道:“余师傅是知道的,我们承包了北钢的二号平炉车间,筹建北溪特钢厂。我们当然可以从别的地方找一些工人来,但别处的工人,总不如咱们北钢自己的工人更了解车间的情况,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从北钢招聘到一些工人。”
“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余有恒说道。
秦海接着道:“现在的情况是,北钢的师傅们对我们不太了解,有点不敢和我们合作。我和乔师傅商量,想请余师傅带个头,先到我们特钢厂来。不知余师傅有没有这个想法。”
“这……”余有恒无语了。他当然能够猜出乔长生和秦海到他家来的目的,但却想不到秦海会说得这样直截了当。他是个本份的工人,一向不爱得罪人,要让他当着乔长生和秦海的面,回绝二人的邀请,他实在有些说不出口。(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睡觉最晚的人
“我说秦海,你就这样叫我爸给你当托儿?总得给点好处吧?”坐在一旁的余俊胜插话了。这种伎俩,也就是余有恒这样的老工人一下子看不透,余俊胜这种社会混混是门儿清的。
“俊胜,你怎么说话的。”余有恒赶紧回头训斥儿子,然后又转回头来向秦海道歉:“秦厂长,你别介意……”
秦海打断了余有恒的话,说道:“余师傅,小余说得对,我们找人带头,的确可以算是托儿。不过,我们找人做托儿,是问心无愧的,因为我们不会坑害大家,到我们特钢厂来工作的师傅,最终会发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至于说带头的好处嘛,……乔师傅,我有一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宣布,最先报名的10位师傅,工资可以上浮10%。”
秦海最后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他原本是打算好了要用一些利益来引诱余有恒这样的工人率先报名的,但一直纠结于没有一种好的办法。幕后交易这种方式,有时候难免会有后患,如果把幕后的许诺变成一种公开的承诺,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我看行。”乔长生也想明白了,“不管是谁,只要是最早报名的,都在他应得的工资基础上再加10%,这可以算是工龄补助嘛。”
“我不是这个意思。”余有恒终于憋不住了,再说下去,好像他是多计较这点好处似的。有好处的事情谁都想沾,但拿了好处之后去给别人当托儿,欺骗自己本厂的同事,这种事情余有恒是干不出来的。
“既然秦厂长说到这个地步,我想冒昧地问一句:秦厂长,你觉得你们这种方式。能长久吗?”余有恒终于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秦海笑了笑,反问道:“余师傅,你觉得我们有哪点做得不对,以至于你怀疑我们不能长久呢?”
余有恒道:“你们是私人企业,我们北钢是国营企业。你们私人企业做得这么大,不就成了资本主义了吗?咱们国家的政策。能允许吗?”
秦海想了想,说道:“余师傅,公有制多一点,或者私有制多一点,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咱们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而且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国家实力的增长。举个例子说吧,现在街上卖菜的都是私人,余师傅觉得比过去好了。还是差了?”
“那肯定是比过去好了。”康凤娣抢着说道,“过去只有国营菜店,不让私人卖菜,我们根本就吃不到新鲜菜,品种也少。后来允许私人挑担子来城里卖菜,我们到厂门口就能够买到新鲜蔬菜了,那比过去就强得多了。”
“正是如此。”秦海说道,“工业和农业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鼓励多种经营,才能提高整个经济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接着,秦海便引经据典地给余有恒一家讲起了政治课,他把后世的一些理念用当时的人们所能够接受的方式阐述出来,直说得众人都点头不迭。老百姓对于姓资姓社其实没有太多的理论认识,他们有一种非常朴素的观念,那就是能够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听完秦海的一番介绍,余有恒若有所思地问道:“秦厂长,照你这么说,政策应当不会变了?”
秦海道:“当然会变,不过肯定是会变得越来越开明的。”
“我明白了。”余有恒道。“好,我想通了,明天我就去向厂里交报告,申请到你们特钢厂去工作,到时候,还得请秦厂长和乔师傅多多关照呢。”
听到余有恒的话,乔长生欣喜地说道:“太好了,老余。我听说你是平炉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到时候可记得多教我几手。”
“老乔你太谦虚了,听说你们在平苑炼的钢都是出口到日本去的,你的技术肯定已经比我强出一截了,以后可得请你多教教我了。”余有恒拍着乔长生的肩膀说道。
余有恒其实一直都在犹豫着要不要去特钢厂工作,双倍的工资对于他是有着极大吸引力的。他没有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政策的走向不了解,对于秦海这个人也不知底,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上当受骗。
秦海与乔长生夜访余家,与余有恒一起喝酒谈心,又向他介绍了未来的政策,这让余有恒终于消除了心理障碍,决定到特钢厂去试一试了。他记得秦海承诺过前10个报名的人能够增加10%的工资,因此便爽快地表示,明天要最早去向北溪钢铁厂递停薪留职的报告。
做通了余有恒的工作,大家心里都非常高兴。几个人又喝了一会酒,秦海和乔长生起身告辞,余有恒把二人送出家门。往前走了几步,秦海正待与余有恒握手告别,余有恒突然想起了一事,对秦海问道:“秦厂长,你们要承包二号平炉车间,那以后车间主任谁来当呢?”
秦海心念一动,反问道:“余师傅,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可以向我们推荐一下吗?”
余有恒迟疑了片刻,说道:“倒是有一个人,就是不知道秦厂长敢不敢用。”
“此话乍讲?”秦海问道,“他是脾气太坏,还是品行不端,我为什么不敢用呢?”
“他政治上有问题。”余有恒压低声音说道。
“政治上?哪方面的问题?”秦海道。
余有恒道:“我本来也想不起他来,可是刚才秦厂长跟我讲的那些道理,我总觉得有些耳熟,刚才我才突然想起来,我们平炉车间原来有个副主任,他就跟我们说过类似的话。后来,我就听说他犯了政治错误,被免职了。要说起来,他可是一个管生产的好手,而且年龄也轻。当年他当车间副主任的时候,比秦厂长你现在的岁数也大不了几岁。”
“居然有这样的人?”秦海的兴趣被勾起来了。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就是20刚出头的样子,这样的年龄就能够当上车间副主任,而且时隔多年还能被余有恒评价为管生产的好手,这可是一个人才,自己肯定是不能放过的。
余有恒问秦海手里有没有车间主任,这个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在平苑钢铁厂,炼钢车间的车间主任事实上是由秦明华兼任的,车间里平常有秦海和李林广等人帮忙,所以各项管理还算是井井有条,没有出什么岔子。
秦海到北溪钢铁厂来,所带的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是能够担当车间主任这个角色的。乔长生做事倒是挺负责任,也懂一些生产技术,但要当一个管理者还有些欠缺。喻海涛虽然是秦海的心腹,但年龄是硬伤,也没有钢铁生产的经验,自然也不可能担任车间主任。秦海最初是打算自己在车间里盯一段时间,但这个想法其实也是不合实际的,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怎么可能被套在车间里?
余有恒提到的这个犯了政治错误的前车间副主任,倒是挺合秦海的意。在所有的错误之中,秦海最不在乎的,就是所谓政治错误。在这个拨乱反正的年代里,过去的政治错误十有**都是冤案,秦海根本不会把这类错误放在心上。
“余师傅,你说的这个人,现在还在北钢吗?他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秦海急切地问道。
余有恒道:“他叫宋洪轩,今年应该不到30岁吧……他是工学院毕业的,是过去的工农兵学员。分到我们厂来的时候,才20岁,那是……1978年吧。他犯错误是几年前的事情,从那以后,他就被调到资料室去了。他就住在资料室旁边的一间小屋子里,你们如果想找他的话,我叫俊胜带你们去。”
“太好了,那就麻烦小余带我们跑一趟吧。”秦海说道。
余俊胜对于替秦海他们跑腿并无怨言,因为刚才聊天的时候,秦海已经答应,替他在平苑钢铁厂安排一份工作,算是解决了他长期待业的问题。依着余有恒的想法,如果秦海能够把儿子安排在北溪工作,那是最好的。但余俊胜却对呆在父母身边感到厌烦了,宁可离开市里,到小县城去闯荡。
接受了秦海的安排,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成为了秦海手下的员工,余俊胜岂能不对秦海服服帖帖。他此前曾经听黑子他们说过,平苑钢铁厂的收入不错,而且平苑县离红泽更近一些,周末想去红泽开开洋荤,也比北溪更方便,所以余俊胜的一颗心早就飞走了。
“秦厂长,这边的路灯坏了,你走路小心一点。你看,前面就是资料室,那间亮着灯的屋子,就是宋洪轩住的地方。他是我们厂里晚上睡觉最晚的人,天天看书,眼镜片比酒瓶子底都厚。”余俊胜一边走着,一边向秦海介绍着情况。
“喜欢看书是好事啊。”秦海点点头,“好了,小余,你不用再送我们了,我们直接到宋洪轩门上去拜访就好。”
“好的好的,那我就先回去了,秦厂长慢走。”余俊胜答应着,果然不再往前走了。
秦海和乔长生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便朝着那亮灯的地方走了过去。秦海不知道,在那灯下坐着的,到底是一个天才,还是一个迂腐的学究。(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慕名而来
“笃笃笃,笃笃笃。”
秦海轻轻地敲响了宋洪轩的房门,紧接着就听到屋里有人问道:“谁呀!”
“请问是宋洪轩同志吗?”秦海问道。
房门开了,一个头发凌乱、身材瘦削的年轻人出现在秦海面前,正如余俊胜描述过的那样,此人的眼镜片比酒瓶底还厚,但秦海分明能够从那镜片的后面看到一对睿智的眼眸。
“我是宋洪轩,请问你们是……”宋洪轩打量着秦海和乔长生,用诧异的口吻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