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钢铁之外,金属材料集团对有色金属也并未忽视。铜、铝、钨等方面都有所涉足。

    至于功能材料,就更是琳琅满目了,磁性材料、超导材料、敏感材料、电性功能材料、化学功能材料、光学功能材料等等,可谓应有尽有。早些年秦海为了秦玲而提出的音响材料,现在也已经做到一年10亿美元的销售量,在国际音响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除材料业务之外,集团还有其他一些衍生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材料机械和电动汽车。前者是由原来的青锋农机厂发展而来的,目前主要是为各个材料版块提供专用装备。后者是一头实实在在的现金牛,一年近百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量,能够产生出上千亿的现金流,为集团的各项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夏扬杰现在负责的就是高分子版块,除了原有的金塘化工基地之外,在国内还有好几处新建立的化工园区,其中位于赤源市和宜坪市的两个园区正在动工兴建两座百万吨级的RX装置。一开始,夏扬杰对于集团同时建立两座百万吨RX装置是颇为不理解的,担心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有些可笑了。

    “我们的动作还是太慢了,两套装置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够竣工,正式投产要到2006年了。”夏扬杰懊恼地说道。

    “老夏,这可不怪别人,秦海早就提醒过你们了,是你们自己不相信,现在被动了吧?”宁默笑呵呵地调侃着夏扬杰。他们俩曾在金塘共事多年,习惯于互相开玩笑了,他说这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指责的意思。

    担任集团化工设计院院长的秦珊插了一句,说道:“宁哥,这事可不能怨夏工,主要是RX装置的国产化耽误了一些时间,国外拒绝向我们转让RX的专利技术,我们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研发出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有装置。”

    “小秦他们辛苦了。”夏扬杰赞了一声,他这回说的小秦是指秦珊,作为一名化工专业出身的专家,他当然知道开发自主的RX装置有何等难度。也就是秦海舍得砸钱,从国外高薪聘请回来十几位有研发经验的工程师,这才缩短了研发周期,没耽误设备的生产和安装。

    总经理宋洪轩道:“德国的沃伦集团,日本的新冢化工,都在国内加大了公关力度,推销他们的RX产品,老夏,你们那边的确是得抓紧一点,别等人家把市场全部占满了,你们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秦海在一旁点头道:“是啊,这两年国外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明显提高了,我听说新冢化工在海东省建了一个研发中心,专门为海东的那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过去中国企业想让国外巨头提供一些技术帮助,简直比西天取经还费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轮到咱们享受一下当客户的感觉了。”田如芝笑着评论道。

    众人跟着一起笑起来,夏扬杰道:“秦总、宋总,你们放心,要论服务,日本人、德国人都无法和我们相比,我们的产品肯定能够把他们挤出去。”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秦海笑呵呵地应道。

    这些年,大秦集团和海外巨头争夺市场的斗争从未中断,在集团上下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是但凡大秦集团要进入的领域,目标一定是把国外竞争对手挤出去,然后再乘胜追击,占据国际市场。

    倒也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大秦集团的这种观念,曾经有好几位来集团参观的砖家向秦海提出过,做企业要有国际视野,不要总想着什么都自己做,中国人把市场全占了,让外国人吃什么去?对于这种理论,秦海当面点头不迭,表示深受启发,一转身就是一句怪话:外国人吃什么,关劳资屁事!

    在RX方面,沃伦和新冢化工都是老牌企业,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大秦集团在他们面前只是一个新兵。不过,这并不妨碍夏扬杰放出豪言,而且在场的高管们也都没觉得夏扬杰的目标有什么不妥。

    接下来,众人对RX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营、销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敲定了若干重要事项,有一些是需要集团层面进行协调的,担任集团大内总管的田如芝一一记下,准备会后逐项落实。

    最后,话题转到了原料供应方面,RX是石油化工项目,主要的原料就是原油。田如芝看着秦海,说道:“秦总,赤源和宜坪这两个百万吨RX项目如果投产,原油供应可不是小事,必须要明确下来。弗兰丁王子已经发过好几次邀请,请您去沙特面谈,您看您是不是得安排时间亲自去跑一趟了?”

    “没错,我正有此打算。”秦海点头道,“去年忙着铁矿石的事情,顾不上石油的事,现在也到了去拜访一下弗兰丁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 绿化沙漠

    沙特中部,一座名叫盖扎尔的城市。

    这是一家规模庞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巨大的蓄水池一侧,四根足有一米粗细的PVC管道正在汩汩地喷涌着海水,管道的另一头延绵数百公里,像吸水的巨龙一般扎在红海深处。几台水泵不断地把蓄水池里的海水抽进过滤车间,通过超级过滤膜对海水进行过滤。当这些水通过水渠从过滤车间流出时,已经不再苦涩,而是变得甘甜可口,可以用于饮用和灌溉了。

    借助于海水过滤产生的大量淡水,原本人烟稀少的盖扎尔沙漠上已经形成了一片绿洲,盖扎尔市也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王子弗兰丁现在就是这座城市的一城之主,城市及周边绿洲上的所有产业都是属于他的。

    “看,这就是你们帮助我们建起的工厂,如果没有你们的海水淡化技术,我简直无法想象盖扎尔能够有这样丰美的草原。”

    弗兰丁陪着秦海一行,走在海水过滤工厂的厂区里,眉飞色舞地向他们介绍着盖扎尔沙漠这些年来的变化。

    秦海认识弗兰丁,是十年前的事情。那一次,由于油轮在法国沿海发生漏油事故,弗兰丁几乎要陷入破产的境地。秦海使用自己开发的超级过滤膜解决了海水净化的难题,使弗兰丁摆脱了困境。在那之后,弗兰丁邀请大秦集团到他的领地盖扎尔沙漠建立起了这家海水淡化工厂,这家工厂也成为大秦的海水过滤技术最好的示范样本。

    从工厂建成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秦海这还是第一次到工厂来参观。在此前,弗兰丁曾经发出过多次邀请,秦海也曾答应过。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成行。不过,双方的经济联系一直都未中断,弗兰丁从大秦集团采购过滤膜,而大秦集团则从弗兰丁手里采购原油,双方是非常亲密的贸易伙伴。

    海水淡化是依靠过滤膜来实现的,过滤膜是一种消耗品。每年弗兰丁支付给大秦集团的过滤膜采购费用就高达几千万美元。也就是沙特油霸才有这样的底气,换成约旦、也门之类的穷国,那绝对是有心无力的。

    至于大秦集团从弗兰丁手里购买的石油,数量就更为庞大了。双方每年的原油交易量高达1000多万吨,价值三四十亿美元。可以这样说,盖扎尔城的建筑物有一半是用大秦集团支付的货款盖起来的。

    秦海这一次到沙特来,一方面是为了和弗兰丁洽谈未来十年的原油供应协议,为即将投产的RX项目保证原油供给,另一方面则是来向弗兰丁推销大秦集团的全新技术。说难听点,就是找土豪打秋风来了。

    “弗兰丁王子的魄力,的确让人钦佩啊。我虽然从前没有来过盖扎尔,不过听集团前往盖扎尔的员工介绍,十年前的盖扎尔完全是一片沙漠,看不到什么绿色,而现在,城市周围的绿洲差不多有十几平方公里了吧?”秦海用赞赏的口吻问道。

    “足足有15平方公里。”弗兰丁骄傲地说道。“环境完全可以和欧洲相媲美。”

    “不错不错。”秦海说道,“十年时间。从几乎为零,增加到15平方公里的绿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相信,再过十年,这片绿洲一定能够增长到150平方公里,足以让世人瞩目。”

    “这个……恐怕有点难度。”弗兰丁面露尴尬之色。他当然相信秦海这话是出自于真心的,但他自己却没有这么大的雄心。沙漠地区的水份蒸发量极大,凭着海水淡化来进行灌溉,维持15平方公里的绿洲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壮举了。如果要把绿洲扩大到150平方公里,他就需要再建10个同样的淡化工厂。每年的电费、过滤膜消耗、人工成本等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饶是他富可敌国,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

    “怎么?这周围的沙漠不是你的领地吗?”秦海装作不理解弗兰丁的意思,诧异地问道。

    “当然是,甚至更大一些范围都是属于我的。”弗兰丁道,“不过,要继续扩大绿洲,经济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沙漠绿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如果在弗兰丁王子这里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那么王子您是能够名垂青史的。”秦海继续地灌着**汤。

    弗兰丁点头不迭:“这一点我知道,不过,绿洲的用水量太大了,你别看我这家工厂每天能够生产近1万吨淡水,和用水量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们城外的绿洲种的大多数都是耐旱植物,否则用水量还会增加3倍以上。”

    “我们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比你们中国要大得多。我们只能在夜间对植物进行浇灌,天一亮,这些水就全部都蒸发掉了。”弗兰丁的助手德雷奇低声地向秦海解释道。

    “原来你们担心的是这个。”秦海像是刚刚才听懂这个问题,他笑呵呵地用手一指跟着自己前来的工程师于利鸿,说道:“这个问题,我请于工程师向你们解释吧。”

    “我们发明了一种高吸水聚合物材料,用在沙漠里能够起到保水的作用,保证浇灌用水不会蒸发掉。”于利鸿迫不及待地向弗兰丁和德雷奇说道,甚至都来不及做一点铺垫。

    “什么意思?”弗兰丁和德雷奇都愣住了,闹了半天,秦海说要建150平方公里绿洲,并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有所图谋的。

    于利鸿没有在意两个人的态度,他用手比划着说道:“我们发明的产品是一种小颗粒,大小和米粒差不多,把它掺杂在沙子里,一旦环境中有水份,它就会把水吸到自己身体里,同时体积会随之变大,最多可以达到原来体积的10倍以上。当外界的环境变得干燥时,它又会逐步地把水排放出来,提供给周边的植物。这样一来,你们浇灌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水会蒸发掉了。”

    “其实这个原理就和婴儿用的纸尿裤差不多,只是我们降低了一些清洁度方面的要求,同时把成本降到了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秦海在一旁补充道。

    “这种颗粒的效果,有没有进行过试验?”德雷奇认真地问道。

    “当然进行过。”于利鸿道,“我们专门在中国的沙漠地区进行过实验,使这种颗粒之后,沙土里的水份可以保持一个月以上,完全能够保证植物根系生长的用水需要。”

    “那么,使用的成本呢?”德雷奇又问道。

    “成本方面倒是……”于利鸿有些支吾。

    “成本方面完全是可以承受的。”秦海抢过话头,他知道这个于利鸿这个老实人又想说老实话了,只好赶紧打断他。

    “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消耗不超过5万美元,而且专家推算过,在使用10年之后,当地的植被就已经能够固化了,届时就不再需要使用这种颗粒来进行保水了。”秦海说道。

    每平方公里5万美元,相当于40万人民币,这对于中国来说,当然是一笔沉重的开销。中国的沙漠面积有上百万平方公里,就算在1%的面积上使用这种颗粒,成本也是几十亿元,还不如像现在这样组织人力进行植草、固沙。但对于沙特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劳动力极其短缺、而钱多得没地方放的国家,1000万美元对于弗兰丁这样的石油大亨来说,能算得了什么呢?

    果然,听说每平方公里的年消耗不过是5万美元,弗兰丁有些动心了。能够扩大绿洲的面积,对于他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好事。秦海给他规划了一个150平方公里的远景规划,照这个规划算下来,一年也就是花费750万美元,随便卖一两百万桶石油就足够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弗兰丁笑了起来,“秦先生,我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请你安排工程师来做详细的规划吧。”

    “太好了,我就知道弗兰丁王子会满意的。”秦海笑道。

    “看来,秦先生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签署石油进口协议,还有其他的想法吧?这位于先生是搞高吸水聚合物的,那么这位先生和这位女士,他们又是做什么的呢?秦先生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弗兰丁用手指着秦海的另外两名随员,问道。

    “我正想给您介绍呢。”秦海说道,“这位是安河材料学院的终身教授卡安先生,他原来是巴西航空技术学院的教授,他是世界上第一枚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发明者。至于这位女士,她是我的夫人宁静,现在是京城大学超导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弗兰丁王子,非常高兴认识你。”宁静从秦海的身边走上前一步,向弗兰丁优雅地欠了欠身子,说道:“我要特别感谢你送给我丈夫的钻石戒指,因为他又转送给了我。这一次我和卡安先生随同我丈夫来到盖扎尔,是想向你介绍卡安先生的一个伟大设想,那就是雷电搜集。我想,如果要说全世界谁对这项技术最感兴趣,那一定就是独具慧眼的弗兰丁王子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八章 弗兰丁想名垂青史

    雷电搜集?

    这个词从宁静嘴里一说出来,立马就把弗兰丁给雷了个外焦里嫩。这是什么黑科技,地球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技术?

    “弗兰丁王子,我听说,近年来盖扎尔一直饱受雷暴之苦,有这样的事情吗?”

    卡安在一旁发话了,雷电搜集可是卡安毕生的追求,这一次到沙特来推销雷电搜集技术,也是卡安提出的。为了这件事,他专门查阅过沙特近年来的气象资料,所以说出来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这倒是。”弗兰丁皱着眉头道,“盖扎尔这个地方是沙漠,过去偶尔也会有雷暴现象,不过一年也就是七八次,每次持续不过十几分钟,最长的时候能到半个小时就算是很厉害了。这几年有些反常,雷暴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去年差不多有三四十次了,而且动辄就是持续近一个小时。”

    “这并不奇怪。”卡安说道,“雷暴的发生是与地质条件有关的。盖扎尔市引海水淡化用于灌溉,提高了土壤的含水率,使地面的电导率提高,所以雷暴次数就增加了。未来如果盖扎尔继续扩大绿洲的面积,雷暴气候还会继续加剧的。”

    “原来如此。”弗兰丁点了点头,他也是上过大学的人,懂得一点物理常识。过去只是没有人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听卡安一说,他也就明白了,原来这几年当地雷暴增加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因为引水灌溉改变了土壤温度的缘故。

    雷电的形成,不外乎就是空气中积蓄了大量的电荷,遇到异性电荷时发生剧烈的放电。沙漠上的沙土极度干燥,不能导电,所以在沙漠上空的空气电荷很难得到释放。盖扎尔有大片的绿洲。地表湿度大,形成了良好的导电性,所以那些电荷就全往这个地方渲泻了。

    雷暴频发,对于盖扎尔城的居民和企业都带来了不少困扰。盖扎尔是一个石油城市,有不少野外的采油机,还有大型储油罐等。这些设备一旦遭到雷击,后果是十分可怕的。目前盖扎尔的做法就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设备附近设置大量的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地下,所以这几年倒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事故。

    卡安介绍完雷暴的成因,接着说道:“其实,雷电并不是有害无利的东西,雷电本身就是一种能源,如果能够把雷电中蓄积的能量搜集起来,完全能够替代目前的供电。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雷电搜集还能够有效地降低雷暴的强度,避免出现灾难性气候。在这方面,我,当然还有宁静小姐,已经做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雷电搜集的成熟方案,可以供弗兰丁王子选择。”

    这番话,其实就是卡安在吹牛了。他的确是与宁静联手设计过一套雷电搜集系统。并且在安河材料学院附近的荒山上做过实验,但要说有多么成熟。还远远谈不上。

    雷电搜集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用一根类似避雷针的金属导线把半空中的电荷引到地面来,再用储电装置存储起来。要实现雷电搜集,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导线的电阻要非常小,以免在大电流作用下发热烧毁。二是储电装置要有快速存储的能力,能够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吸纳海量的电能。

    卡安当年就是因为受到这两个条件的困扰,而未能突破雷电搜集的技术障碍。在被秦海收编进入材料学院之后,这两方面的困难都相继得到了解决。前者依靠的是宁静研发的高温超导技术,后者则是依靠卡安自己开发的超级电容。

    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经济上的问题。雷电搜集听起来很美,但要付诸应用就不那么有意思了。按照理论计算,一次大规模雷暴产生的电能足够一个小城市用上好几天,但这种大规模雷暴本身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理论上的电能也不可能全部被搜集起来。相比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雷电搜集的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缺乏应用的价值。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限于目前的情况,如果相关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搜集系统的建造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雷电搜集这种方式还是有应用前景的。国外也有机构做过类似的研究,而且还建成过一座主要利用雷电实现供电的智能大厦,这当然就是后话了。

    在中国找不到应用的机会,卡安便把目光转向了中东油霸。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与大秦集团有密切联系的盖扎尔城雷暴频发,研究了相关资料之后,他知道这是由于盖扎尔地区小气候变化的结果,于是萌生了前来推销这套系统的念头。作为一名科学家,自己付出无数心血研究出来的成果得不到应用,这是最为苦闷的事情,但凡有一点可能,他也要努力地去促成它的实现。

    弗兰丁钱多,但人并不傻。他问了卡安几个问题,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雷电搜集的确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但架不住成本太高。无论是高温超导材料,还是超级电容,都是价格昂贵的东西,这一套系统建设下来,如果光靠搜集雷电来挣钱,50年都不一定能够收回成本,更惶论中间还有更新、维护的支出。

    说穿了,卡安就是拿自己这个城市来当实验场,连实验经费都要自己来掏,这种事弗兰丁岂能答应。

    “卡安先生,秦夫人,你们介绍的技术的确是非常优秀,我非常感兴趣。不过,你们也知道,盖扎尔是一座石油城市,能源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弗兰丁微笑着,准备婉拒卡安和宁静的要求。

    “弗兰丁王子。”德雷奇向弗兰丁使了个眼色,“有一个情况,我想向您报告一下。”

    “哦?”弗兰丁收住话头。他向秦海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便随着德雷奇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问道:“德雷奇,有什么问题吗?”

    德雷奇也压低声音,说道:“弗兰丁王子,我倒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接受中国人的方案。”

    “你是说,雷电搜集的事情?”弗兰丁问道。

    “是的。”德雷奇道。

    弗兰丁道:“这套系统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我们的发电成本非常低廉,完全没有必要考虑用雷电进行替代。更何况,他们这套系统并不成熟,搜集的雷电也不能满足全城的用电需要,这完全就是一个多余的东西。”

    德雷奇摇摇头道:“从经济上说,的确如此。但从其他方面来看,这套系统对于盖扎尔城是大有好处的。”

    “为什么?”弗兰丁有些不解。

    德雷奇道:“您想一想,盖扎尔在沙特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吗?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石油城市罢了,即便我们在沙漠中创造出了15平方公里的绿洲,也不足以引起众人的关注。再到整个中东,乃至整个世界,有谁知道盖扎尔这座城市呢?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全球第一套雷电搜集系统,用雷电满足全城半年,不,只需要满足一个季度的用电需求,那么我们就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这足以让盖扎尔成为全城闻名的新能源示范城市,而王子殿下您,则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弗兰丁眼前一亮,德雷奇的话,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每个人或许都有成就功名的愿望。有些人家境贫寒,自身能力也不足,这种愿望自然就只能不了了之了。但弗兰丁不同,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然就具备了名扬天下的能力。这些年,弗兰丁以石油为基础,开展商业经营,积累了不少财富,在全球富人榜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别人眼里,他不过就是一个土财主而已,根本得不到多少真心实意的尊重。

    在盖扎尔搞海水淡化,开拓绿洲,是弗兰丁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过,正如德雷奇所说,这些成绩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旁人说起来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恭维几句,达不到令人感到惊艳的程度。

    而雷电搜集这件事可大不一样,如果这套系统能够在盖扎尔城得到应用,并取得实效,那么弗兰丁就是第一个能够使用雷电的人。想想看,全球的发电技术不外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再加上地热能、潮汐能等偏门的技术,也超不过10种。如果弗兰丁能够在这个名单上再加上一种,他岂不就能够名垂青史了?

    想到这里,弗兰丁只觉得浑身燥热,区区几亿美元的投资算得了什么,他拼命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他转回身,大步走到秦海等人的面前,说道:“秦先生,秦夫人,卡安先生,我已经想清楚了,我准备与你们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雷电搜集技术,并且用盖扎尔城作为技术验证的场所。”

    “太好了,弗兰丁王子!”

    不等秦海说什么,卡安抢先说道:“我相信,您一定会因为这项功绩而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英名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九章 材料产业促进中心

    一趟中东之行,总算是了却了卡安的夙愿。对于秦海来说,这一趟更是硕果累累。先是与弗兰丁确定了未来十年的原油供应协议,确保在国际风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大秦集团都能够优先从盖扎尔获得原油。其次,就是明确了双方在海水淡化工厂、沙漠保水颗粒以及雷电搜集系统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能够为大秦集团带来十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新业务的开拓。

    完成这些任务之后,秦海告别弗兰丁,与宁静一道返回了京城。于利鸿、卡安等一些技术人员还要留在当地做一些评估和设计工作,这样的事就不需要秦海操心了。

    在京城,还有一件好事在等着秦海,那就是经过他多年锲而不舍的奔走呼吁,中央终于批准了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全国材料科研以及材料工业发展的协调机构,称为国家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挂靠在信息产业部的下面。秦海回到京城,正好赶上了中心挂牌的庆典。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人家这个庆典就是一直拖着没办,专等秦海从国外回来才举办的。

    庆典仪式搞得颇具规模,纷纷扰扰的各种繁文缛节自不必细说。中心刚刚成立,还没有成形的团队,大多数的组织和接待工作都是由大秦集团的驻京办协助完成的。仪式结束,各部委派来观礼的宾客陆续离开,秦海陪着中心主任杨新宇和中心首席科学家李林广回到会议室,那里留下的都是一些熟人,包括老将军冀明初和老计委副主任王鸿生,这个中心得以成立,与他们的援手是不无关系的。

    杨新宇在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在机械委的领导岗位。只担任了一个行业协会的会长。这一次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他主动请缨,担任中心的主任,也有发挥一些余热的想法。至于李林广,这些年在材料学界以及产业界都颇有影响力,这一回担任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也算是众望所归。

    “小秦,你很了不起啊,今天这么多部委、企业、高校都派人来参加庆典,我看一多半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吧?”

    秦海一行刚走进屋子坐下,冀明初便笑呵呵地发话了。他是老将军,说话也不用照顾别人的情绪,换成其他人,这样说话至少得让杨新宇和李林广这两位正主感到不悦了。

    “冀老这是给我拉仇恨呢,中心的主任是杨主任。首席科学家是李教授,大家怎么可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呢?”秦海做出一个伸手擦汗的动作,假装尴尬地说道。

    话归这样说,秦海心里明白,冀明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中心毕竟只是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类似于这种级别的单位,在京城多达数千个。没有哪个单位的庆典能够有这么多人来捧场,说到底。还是他秦海的号召力足够大。

    秦海在材料促进中心只挂了一个理事的头衔,但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心的话语权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中心就是为他而成立的,杨新宇和李林广不过都是为他守摊子的人而已。

    大秦集团发展至今,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几千亿。在几乎所有的材料领域里都有所涉足,尤其是在钢铁、化工这两个最大的领域里,可谓是举足轻重。仅仅是有钱,还不足以达到号令天下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大秦集团在材料科研方面无人匹敌的霸主地位。

    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专家,四分之一在安河材料学院,四分之一曾在安河材料学院工作过,还有四分之一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大秦集团的资助。真正与大秦集团没有任何一点瓜葛的,恐怕连四分之一都找不出来,而且往往都是偏向于某些冷门领域的。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业体系中最讲究积累的部分。这些年来,秦海带领大秦集团专注于材料领域,成就辉煌。但他知道,仅仅依靠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材料产业的,产业的发展需要无数的企业携手完成。在多年的实践中,他也亲身感受到了各种无序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